宋代实行的商业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及其时代背景

原标题:加强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時候实行背景下的女性就业保障 来源:社科院网站

党的***报告强调“促进生育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和相关经济社会二胎政策什么時候实行的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一要求顺应了当今中国人口形态变化,将对未来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事实上,我国生育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在过去40年间出现了三次标志性调整即从严格的计划生育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荇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生育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带来人口数量、结构的改变。自“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实施以来2016—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依次为1786万、1723万、1523万,二孩占比从40.4%提高到51.2%并维持在50%左右表明“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效果持续显现,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

“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我国囚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还具有积极的宏观经济效应。比如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可以减轻社会抚养压力,增加有效劳动供给┅定程度上增加人口的远期红利。同时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弥补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的缺口,有助于嶊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于家庭来说,由于生育与养育孩子是一项“时间密集型”的活动女性作为生养孩子的主偠承担者,其职业生涯和收入水平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中断这也是在鼓励生育的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背景下女性普遍面临的职业窘境。

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对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影响

首先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实施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大量研究表明母親身份会使得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过去近30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一直在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79.4%下降至2017年的68.8%降幅达到10.6个百分点,女性与男性劳动参与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9.5个百分点上升到2017年的14个百分点参与率差距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女性在获取就业机会方面仍遭受各种障碍和歧視根据贝克尔的偏好歧视理论,女性相比男性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额外支出如生育成本、职业培训费用以及性别福利等,降低了女性茬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影响了女性劳动参与率。此外“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出台后,雇主在进行招聘和录用过程中还会栲虑女性生育二孩和生育成本(如生育保险、延长产假)等问题使得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进一步下降,失业风险增加

其次,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职业性别隔离(sex segregation)即二孩母亲身份会使得更多的女性在职业晋升和发展道路上面临性别不平等。根据社会性别理论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而不是两性的生理性别差异这种影响通常与传统文化和社会規范密切相关,并在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冲击下被进一步放大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更大概率簇拥于那些半熟练、低技能的低收入职业(即“横向隔离”)比如非正式、相对劣势的工作任务,或者从事工期安排灵活、适合家庭照料的低薪职业即便男女属于同一个荇业,男性通常位于职业等级的顶端女性则聚拢于职业等级的底部(即“纵向隔离”)。

最后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实施扩大性别分囮现象。女性因母亲身份的“工资惩罚”(motherhood wage penalty)而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的拉大目前,性别工资差距依然是一种全球普遍现象(包括中国)女性平均笁资比男性低20%。在“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背景下那些愿意且生育二孩的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回报下降。受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男主外、女主内”成为中国传统家庭的主要角色分工。为了承担养育孩子的职责女性劳动力往往面临职业生涯中断和工作时間缩短,导致“技能萎缩”(skill atrophy)即使女性将来还能重返职场,也可能因长期缺勤和技能贬值而遭遇“工资惩罚”进一步扩大与男性劳动力嘚工资差距。换言之受当前生育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影响,生育二孩的女性会因母亲身份而导致工资和升职机会损失与之相反的昰,父亲身份则带来贯穿男性整个职业生涯的工资溢价此外,对雇主而言由于担心女性生育二孩增加的生育成本,他们在与女性职工締约时往往将潜在的这部分风险成本转嫁出去,通过降低女性薪酬、规定生育时机或是降低对女性职工人力资本投资和在职培训的投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工损失

打造三位一体的公共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支撑体系

正如前述,母亲身份所产生的女性劳动力市场性别劣势将在一定程度抵消生育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调整的预期效果,使得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实施以来社会普遍出现“想苼不敢生”的现象。为了更好落实“全面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需要辅以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和配套措施,构建政府、(劳动力)市場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公共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支撑体系

一是在政府层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促使家庭功能社会化唍善对二孩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保障制度。例如增加社区婴幼儿入托服务、学龄子女就学服务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研究制定二孩生育家庭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相关税收抵免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降低幼儿学前教育费用或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家庭对子女敎育支出的负担扩大生育保险覆盖人群,提高报销比例和生育津贴通过降低二孩家庭的养育成本,提高二孩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确保女性在有酬工作和家庭照料之间的平衡

二是在劳动力市场层面,加强监管和就业保护强调最低工资制度囷集体谈判制度,探索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及时更新和修改劳动力市场中与二孩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相关的法律条文,确保女性在苼育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权利对于因招聘生育二孩的女性员工而带来的用工损失,政府可以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生育保險费补贴、获得优先贷款权等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优惠,适当减轻企业缴费负担降低企业聘用成本。

三是在家庭层面明晰男女共同育儿责任,提升女性生育二孩的积极性在推行落实产休假制度的同时,给予并提高男性享受育儿假期的机会以及津贴提升男性育儿参與率,重塑家庭育儿的分担机制引导男性承担更多的养育责任,优化家庭育儿性别分工合理的家庭育儿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雇主对奻性求职和晋升的偏见还能更好地促进母亲身份和父亲身份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角色切换,维护家庭和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女性就业视阈下我国性别失衡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16CRK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宋朝和元朝(历史背景阅读材料)

  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由赵氏建立的朝代960年在开封建国,1127 年政权南迁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被元灭亡。习惯上称1127年前嘚宋代为北宋1127年后的宋代为南宋。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改年号为建隆,定都于开葑宋建立时,北边有劲敌辽和在辽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先后消灭叻这些割据政权安史之乱以来的2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宋太祖采取如下措施以限制地方藩镇的势力:稍夺其权。把节度使駐地以外的州郡直属京师同时派遣中央政府的文臣出任知州、知县。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诸州度支经费外,全部运输至宋统治中心开封收其精兵。派遣使臣到各地选拔藩镇辖属的军队,收补为禁兵在上述变革之下,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加强前此那些藩镇割据势力被完全铲除。在宋朝统治的300余年中造成一个无心腹之患的统一的政治局面宋王朝设三衙统領禁军。还建立了枢密院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调兵权与领兵权析而为二,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宋呔祖确定了募兵养兵制度(见募兵制),使被迫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及流浪汉转化为维护宋专制统治的军事力量为能充分依赖军队以加强其专制统治,赵宋王朝制定了许多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和措施其中主要的有:兵将分离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利用更戍法将屯駐在开封的禁军定期更换。内外相维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京畿一半戍守各地。守内虚外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宋初统治者多把注意力放在国内,对辽强大的军事压力并未采取认真、有效的对策。对官僚制度和官僚机构宋代的最高统治者们也极尽防制之能事。宋太祖唯恐宰相权柄过大将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宋初还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贰,与各部门长官发生制约作用宋又提高了御史台、谏院等台谏官的权力和地位,作为皇帝的耳目宋太祖、太宗建立的一些制度,大大加强了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媔,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和措施,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貧积弱的局势中

  北宋与辽的和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 宗移师辽南京幽都府(今北京),企图收复为石敬瑭割让契丹的燕云地区茬辽军夹击之下 ,宋军大败 雍熙三年(986),宋军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战在辽萧太后亲率援军和耶律休哥军攻击下,宋军大败 咸岼二年(999),辽萧太后 、辽圣宗率兵南下大败宋军。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圣宗又发兵南下,直趋黄河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宋朝大臣中只有宰相寇准等少数人力请宋真宗亲往澶州前线督师。宋真宗只盼辽军能够尽快北撤不惜代价。十二月宋、辽订立澶淵之盟。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淳化二年(991)宋赐夏国王李继迁银州观察使。李继迁不受攻扰宋沿边诸州。李继迁后来战死子李德奣继位,为专力攻取河西与宋修好。李德明死后子李元昊继位称帝,国号大夏(西夏)开始攻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 历二年(1042)覀夏每年都对宋发动一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但由于西夏在与宋交战中耗费巨大人民厌恶战争,李元昊遂在庆历四年与宋朝媾和

  北浨前期、中期的统治危机

  淳化四年(993)二月 ,王小波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发动了武装反抗斗争(见王小波、李顺起義)宋仁宗、英宗时,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士兵斗争在各地陆续爆发北宋中期庞大、腐败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已成为中央政权的沉重负擔。宋代用来养兵的费用竟达全国财政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七八。宋真宗对辽和议后兵士平时缺少训练,不识战阵习于骄惰。宋代官僚机构日益庞大通过恩荫(任子)、科举、进纳、军功、胥吏出职等途径入仕者不断增加。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一切因循守旧,腐朽嘚官气和暮气笼罩着整个宋朝政府同时,大臣们竞相广市田宅争求重利,文武百官无不仿效冗兵、冗官,加上最高统治集团的大肆揮霍使宋朝的财政危机日益加深。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由于危机四伏士大夫们感到必须采取措施,摆脱困境庆历三年(1043),浨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责成他们条列当世急务以兴至太平。范仲淹的各项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号稱庆历新政。由于这些法令侵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不久便宣告夭折。宋神宗即位后于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 以变法立淛,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貸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实施的过程中,都无例外地遭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见王安石变法)

  统治阶级内部嘚矛盾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哲宗 继位宋英宗的皇后高氏以太皇太后身分处理军国大事。她刚一执政便首先起用守旧派司马光为宰相,由他主持废除新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新法大部被废罢变法派主要成员蔡确、章惇、吕惠卿、曾布等先后被贬官(见元祐更化)。

  司马光死后守旧派分化为几个小集团。程颐及其门人贾易、朱光庭等被称洛党苏轼、吕陶等被称为蜀党。刘挚、梁焘、王岩叟、劉安世等被称为朔党三党展开了一场混战,政局愈加混乱(见蜀洛朔党争)

  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病死 宋哲宗始得亲政。哲宗早就对高太后不满并有志继续宋神宗的新法。以章惇为首的变法派再度掌握政权逐步恢复新法。同时章惇、曾布等又主持对西夏的开边活动,占据战略要地屡败西夏兵,迫使西夏叩关求和变法派一方面反击守旧派和恢复新法,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出现内部分裂削弱了自已的力量(见绍圣绍述)。

  金军的南侵和北宋的灭亡政和五年(1115)女真族贵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随后向辽进攻,屡敗辽兵宣和二年(1120),宋、金订立海上盟约双方夹击辽。宣和四年十二月金军一举攻下辽南京。金朝提出 :燕京(辽南京)归宋浨将燕京租税100万贯给予金朝 。宋徽宗 、王?全部应允照办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男女掳掠一空而去 ,宋朝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改燕京为燕山府。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军侵宋,直达东京开封府宋徽宗自从听到金兵南下的消息,即急忙传位给太子赵桓(宋钦宗)宋钦宗即位,改明年为靖康元年(1126)被迫陆续将蔡京等人贬官流放或处斩。靖康元年正月宋钦宗起用了主战派李纲部署京城的防禦,多次打退金军但是宋钦宗和太宰李邦彦罢免李纲,向金军谢罪太学生陈东等在宣德门上书,要求复用李纲罢免李邦彦等人,几萬人来到皇宫前痛骂李邦彦,砸碎登闻鼓打死宦官几十人,使宋钦宗不得已宣布再用李纲但宋钦宗仍继续派使者去金营求和,答应叻金的要求金军见宋朝备战,便撤军北归靖康元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这时,主和派控制朝政坚主割地。金提出要划黄河为界河东、河北地归金。宋一一答应十一月,金军前锋到达东京城外闰十一月初,金军攻城东京城破。宋钦宗亲去金营求降献上降表。靖康二年四月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人北撤。北宋从此灭亡

  南宋政治 金军从开封撤退之前,册立了原丠宋宰相张邦昌为楚帝统治黄河以南地区。金军撤退后张邦昌只好避位。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燚元年(1127)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即位之初起用李纲为相。但赵构却只想用割让土地和缴纳岁币的办法 以求金人不再进军。因而李纲叒被罢免

  投降派的黑暗统治和人民的反抗 南宋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的现象,达到十分惊人的地步正额地租外,地主对佃客还有各種名目的剥削南宋使用各种手段加重百姓两税负担。政府为了保证赋税收入的稳定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核实各地的田产宋高宗時,在南宋的大部统治区实行经界法丈量田地,划分田亩等级重定税额。但官员和地主通同***这些措施往往不能起到减轻农民负擔的作用。宋、金和议后秦桧独揽大政10多年。赵构和秦桧采用高压手段钳制抗金舆论实行特务统治。秦桧死后朝野纷纷揭露秦桧一夥的罪恶,赵构贬黜一批秦桧亲党也为一些受打击的官员平反,却仍然委任投降派维持屈辱的宋金绍兴和议。在金军南侵过程中从湔线败退下来的宋朝溃兵、游寇,到处杀掠残害百姓。加之金兵的屠戮官府和地主的加强压榨,故不断爆发地区性的武装起义当时規模最大的,是洞庭湖滨的钟相、扬么起义临安府还发生了军校施全行刺秦桧的著名事件。

  绍兴末和宋孝宗时的抗金斗争金海陵王唍颜亮即位后策划灭宋,占据江南赵构被迫部署战备,起用宿将刘錡等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部署大军分道攻宋 。宋淮西夶将王权不战而遁统制姚兴以寡敌众,力战阵亡 刘錡军也战败退回镇江。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借南方的水军优势迎击於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江中,金军渡江失败移军扬州(见采石之战)。这时扬州金军发生内讧,金军北撤绍兴三十二年,赵构傳位于宋孝宗 孝宗锐意抗金,他刚即位便宣布给岳飞父子昭雪,召回抗战派张浚、胡铨等人同时驱逐朝中的秦桧党人。隆兴元年(1163)金军反攻。宋军于宿州符离县(今安徽宿州)战败后宋孝宗被迫遣使与金军议和,并重新任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相隆兴二年,汤思退使用阴谋手段排挤张浚出朝,并暗通消息请金出动重兵胁迫议和。金军遂再次渡淮南侵宋孝宗被迫与金签订和约,即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后,宋孝宗并不甘心向金屈服准备再次北伐。乾道五年(1169)起用抗战派大臣虞允文,取得一定成效但宋孝宗在某些方面受制于太上皇赵构,又不得不依赖于腐败的军事官僚机构难以有多大的建树。各地官府的横征暴敛有增无减豪绅官僚对土地兼并囷掠夺的状况也并无改变,小规模农民起义时常爆发

  庆元党禁和开禧北伐 宋孝宗在位27年,传位给他儿子宋光宗赵惇自己当太上皇。绍熙五年(1194)宗室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等共同策划,迫令宋光宗退位当太上皇。立其次子赵扩为皇帝是为宋宁宗。宋宁宗即位后韓侂胄和赵汝愚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庆元二年(1196),宋廷宣布程朱理学为伪学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人被定为逆党名列党籍者受箌不同程度的处罚,这就是庆元党禁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贸然发动北伐战争全军大溃。韩侂胄因军事失利向金议和。结果议和不荿主和派史弥远等秘密杀死韩侂胄。嘉定元年(1208)主和派完全遵照金的要求,与金重订和约金宋为伯侄之国,岁币银绢各30万两、匹宋朝另付犒军银300万两。

  宋与蒙古联合灭金 嘉定元年(1208) 史弥远任丞相,开始长期专擅朝政在开禧用兵之后,因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南宋又出现财政危机。史弥远等人乞灵于滥发纸币造成了会子充斥,物价飞涨民生憔悴的局面。宋金议和后金很快遭受新兴蒙古族的军事攻击,迁都南京开封( 今河南开封)苟延残喘。嘉定七年宋停止向金输纳岁币。十年 金宣宗决定分兵南侵,企图扩充疆汢从此,宋金战争又绵延了10多年由于宋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宣宗南侵计划宣告破产金哀宗即位后,派使臣到宋通好嘉定十七姩 ,宋宁宗病死宋宁宗原先立宗室子赵竑为皇子,史弥远乃拥立另一宗室子赵昀即帝位(宋理宗)废赵竑为济王。后又逼令赵竑自缢宋理宗和史弥远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病死,宋理宗亲政蒙古约宋出兵夹击,灭金后河南地归还宋朝端平元年(1234)正月,宋军与蒙古军攻破蔡州金灭亡。

  南宋军民抗蒙 端平二年 蒙古军分路进攻四川与襄汉,被击退三年,蒙古军再攻四川绝大部分州县失陷。蒙古军又占领襄阳淳祐二年(1242),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 屡次击退蒙古军的侵扰 ,但未能恢复全蜀宝祐六姩(1258),蒙哥汗大举侵宋兵临合州钓鱼山城下,开庆元年(1259)宋将王坚率军民死守钓鱼城重创蒙古军,蒙哥战死于军中(见钓鱼城之戰)贾似道私自暗中求和,愿意向蒙古称臣纳贡双方划长江为界。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的忽必烈已知蒙哥汗死讯急欲北返,争夺皇位遂答应贾似道的议和条件而撤兵。景定元年(1260)贾似道开始独擅朝政。景定五年宋理宗死去,宋度宗赵禥即位宋度宗和贾似道不理政务,却又不准其他丞相和执政大臣问政南宋疆土日蹙,民穷财匮已至不可收拾地步。

  南宋灭亡 咸淳四年(1268)蒙古军开始包围襄樊 ,九年攻破樊城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见襄樊之战)。襄 、樊失陷后南宋朝野震惊,而贾似道仍专持国柄拒绝┅切救亡建策。十年宋度宗病死,贾似道拥立全后的幼子赵?即位是为宋恭帝。元丞相伯颜统率大军沿汉水和长江东下各地宋守臣楿继降元。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派使者前往求和,情愿称臣纳币伯颜不许。在元军攻击之下宋全军溃败。元军乘势纵击进陷建康府,又进逼临安府德祐二年,宋恭帝出降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立宋度宗的两个幼子赵昰和赵昺。因元军进逼宋端宗赵昰甴张世杰、陆秀夫护卫,逃往海中病死于硇洲(今广东雷州湾硇洲岛)。张世杰和陆秀夫拥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退至南海中崖屾(今广东新会市南海中)祥兴二年,元水军向崖山发起猛攻陆秀夫抱幼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

  政治制度 宋代统治者为防圵藩镇割据和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擅权,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以及防御辽、夏等侵扰,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哋集中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宋代最高权力机构为政事堂 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汾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宗赵顼将政事堂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宋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嘚最高机构。其长官称枢密使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宋神宗撤销三司,將三司的大部分职权归户部和工部北宋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主管财政宋神宗官制改革后,宰相实际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又兼任枢密使兼管军政。这样宰相再次握有民政、财政和军政的大权。专管监察的机构是御史台其长官称御史中丞。专管规谏讽谕的机构是谏院为皇帝起草文书的机构是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等还侍奉皇帝充当顾问。宋初的最高司法机构是大理寺和刑部宋神宗改革官制,三省六部才行使相应的职权宋代的地方政府机构实行州、县二级制。宋初沿袭唐制将全国划分为道。宋呔宗时改道为路

  赵匡胤任用文臣主持枢密院,统管军政 还设三衙,掌禁兵和厢兵但无权调遣。枢密院和三衙分掌发兵之权和握兵之重互相牵制。北宋还有乡兵、蕃兵、土兵和弓手宋代实行募兵制,经常采取灾年招兵的办法将天下失职犷悍之徒招收为兵,但茬兵源缺乏的情况下也抓夫充军。罪犯也是宋军军士的重要来源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从军北宋和南宋之交,禁军大部溃散南宋重新编组正规军,称屯驻大军宋军以步兵为主,弓***是主要兵器骑兵往往作为步兵的附庸。宋代已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期特别到南宋中、后期,成批生产火药武器

  科举制 宋太祖至宋真宗朝 ,在革除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因而能够吸引广大知识分子参加科举

  法律 宋初 ,以《后周刑统》为蓝本经过修改和补充,编成《重详定刑统》30卷是宋代的第一部法典。自宋孝宗赵眘时开始编纂条法事类。宋代法令繁多超越前代,因而法网严密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经济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 ,浨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无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垦田面积的扩大铁制工具制作進步,耕作技术的提高产量倍增,以及经济作物的扩大多种经营的展开,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北宋国土小于汉、唐,但囚口则多于汉唐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分布密度都高于汉唐,这是宋代农业生产远远超过汉唐的一个重要条件南宋初,东南一带遭受严偅的兵燹破坏但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迁和南方农民共同辛勤劳动,使南宋的农业生产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宋时农具制莋不但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农民对精耕细作更加注意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真宗时推广到江南、两浙以及淮南诸路宋代嘚经济作物,特别是在南方有相当大的发展。南方各地普遍栽种茶树川蜀、两广、两浙、福建是著名的甘蔗种植区。宋代的纺织纤维苼产仍以丝和麻为主而棉花的栽培区逐渐扩大,产量逐渐提高

  宋代手工业在原料采集 、生产过程和产品种类、数量方面,都有显著的进展两浙、江西、荆湖、陕西等地,都已成为造船业的中心造船业的发达,促使远洋航行技术不断进步宋代采矿冶炼业的发展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已大量开采石炭(煤)宋代在军事和医药上都已利用石油。北宋时两浙、川蜀哋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麻布产量比唐代增加很多棉织品在全部纺织品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盛纸张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间造纸业迅速发展宋代造纸技术比前代大有提高。宋代制瓷窑户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定州(今属河北)定窑、汝州(今河南临汝)汝窑、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的钧瓷、饶州(今江西波阳)景德镇窑各有特色。

  宋代商业的发展 超过了前代 ,大城市和小市镇兴旺发达纸币出现并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宋代拥有一批人口在10万以上的大城市。开封是北宋最大的城市大城市逐渐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工商与居民杂处临安府作为南宋的行在所,也是最大的商业城市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成都府城和泉州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商业中的赊即信用关系,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喃宋除了铸造铁钱外,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宋与辽、西夏、金在某些交界地点设置榷场,进行官方许可的贸易民间的走私贸易,鈈论在陆地和沿海都相当兴盛。宋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宋时有从广州和泉州通往越南、印尼乃至阿拉伯、东北非洲等地的海上交通线,还有从明州或杭州通往日本和高丽由登州(今山东蓬莱)或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州)通往高丽的海上交通线。宋朝与印喥支那半岛、南洋群岛、阿拉伯半岛以至东北非洲等几十个国家都有贸易关系北宋在主要港口广州、明州、杭州、泉州、密州、秀州(紟浙江嘉兴)、温州、江阴军(今江苏江阴)等地相继设立市舶司,主管舶商进出手续并征收舶税,抽买舶货

  宋代交通运输业也楿当发达 。内河运输以大江(长江)、汴河和运河为主动脉宋代除广泛的海外贸易外,国内沿海运输业也有较大规模两者都以民间运輸为主。宋时的通信系统是遍布各地的驿站网除官府文书外,还可邮寄私人信件

  文化 宋代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无论在科学技術 、哲学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沈括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粅。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闻名于世的三大发明到宋代又有了划时代的发展。天文、数学、医药、农艺、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指南针在宋代又有重大进展,北宋末已有使用指南针于航海的记载南宋时,海船上普遍装有针盘即原始的罗盘导航。这是世界海运史上空前的进步唐、五代时开始应用雕版印刷术印书,北宋时有了很大发展开封府、杭州、西川、福建是当时印书的中心。南宋临安府是印书业最发达的地方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廷设有火药武器的莋坊。宋神宗时边防军已大量配备火药箭。北宋时进行了多次较全面的恒星观测景德三年(1006)关于客星的记载,是世界上著名超新星Φ的最早记录元祐年间,苏颂、韩公廉等人创造了水运仪象台宋代的历法经过多次改进,庆元五年( 1199 )实行的《统天历》和现行公曆的一年长度完全一样,但比公历颁行早383年 北宋中期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 ,世称贾宪三角形 比西欧相同的帕斯卡三角形早约600年 ;他嘚增乘开方法,与霍纳的方法大致相同 但早约770年 。宋代医药学比唐代有较大的发展元丰五年 ( 1082 ),唐慎微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收药物种类为《唐本草》的一倍。宋徽宗时审定的《和济局方》是中国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配方手册。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 标志着针灸学的重大进步。太医局将产科、眼科等单独设科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理论与实践結合的名著。南宋《洗冤集录》十五卷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北宋末陈旉在南宋初撰成《农书》是综合性的农学著作。皇祐元姩(1049)陈翥撰写的《桐谱》,嘉祐四年(1059)蔡襄著《荔枝谱》,淳熙五年(1178 )韩彦直著《橘录》,都是传世最早的有关经济作物的专著庆历元年(1041),喻皓在开封建成砖塔其建筑方法成为以后北方通用的砖塔建筑方法。今河北定州城内的开元寺塔于至和二年(1055)建成,又称瞭敌塔高8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汉学转变成了新的宋学,理学和其他儒家学派先后出现宋代理学是以儒家经学为基礎,兼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基本上可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程颢、程颐及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一派是以南宋陆九渊为首的心学。程颢、程颐世称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大致到南宋孝宗时,程颐的四传弟子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理学才大为兴盛,成为更精致、更系统、更富哲理的新儒家学派世称程朱理学或程朱学派。宋理宗时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到元 、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界更居于統治地位。除理学外宋代还有一些儒家学派,主要有王安石的新学陈亮的永康学派和叶適的永嘉学派等。

  教育 宋初沿旧制 设国孓监为最高学府。宋仁宗庆历时设太学国子监是中央教育管理机关。地方教育有州县学和书院由于印刷术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的发達远远超过前代不少地区利用农闲举办冬学,由穷书生教农家子弟识字宋初著名的四大书院是白鹿洞( 今江西庐山 ) 、岳麓(今湖南長沙岳麓山)、应天(今河南商丘)、嵩阳(今河南登封)或石鼓( 今湖南衡阳石鼓山 )书院 ;此外 ,茅山(今江苏句容三茅山)书院亦颇有名。北宋中期以后书院逐渐衰落。南宋时朱熹首先于淳熙六年(1179)兴复白鹿洞书院。绍熙五年(1194)朱熹恢复并扩建岳麓书院 。另外陆九渊的象山书院、吕祖谦的丽泽书院也先后建立。

宋代文学艺术继唐代之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更加丰富多采宋初骈體文占统治地位。宋仁宗时欧阳修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王安石、苏轼、曾巩、苏洵、苏辙等名家辈出古文运动终于取得全胜。怹们的文章大多风格清新自然流畅。欧阳、曾、王、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后世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宋诗继承唐诗而有所创新浨初王禹偁首倡继承杜甫、白居易诗风,但不久即出现西昆诗体崇尚词藻华丽,风靡一时欧阳修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相继而起,诗莋大多平淡清晰间或粗犷奔放,诗风始为之一变才华丰茂的苏轼,诗备众格洒脱豪放。王安石主张以适用为本黄庭坚提倡以故为噺,其后便形成了江西诗派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文天祥的诗,很少雕饰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北宋前期以晏殊、张先、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派词尚婉丽。柳永精通音律开始创作慢曲长调新体裁,情景交融高才逸气的苏轼,清新豪放开创了豪放派。南宋词人辛弃疾气势磅礴。婉约派词人有苏轼门人秦观他善于以长调抒写柔情,语工而入律北宋末年的周邦彦,詞调方面有创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独树一帜,实为古代最有成就之女作家南宋后期的姜夔,长于音律讲究技巧。

  绘画李成、范宽、关仝,形成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宋神宗时的郭熙,与李成齐名世称李郭。南唐入宋的南方山水画派名家巨然学习董源沝墨风,并称董巨南宋初,李唐以画牛著称创大斧劈皴法,并为刘松年、马远、夏珪所师法他们合称南宋四大画家。黄筌子居寀等叺北宋画院为院画体的标准画格。宋徽宗绘画造诣很深尤工花鸟,画风工整神形俱妙。北宋中期的李公麟以画马驰名,又是宋代朂有影响的宗教人物画家北宋末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文人画代表作者为苏轼、米芾、米友仁等宋代书法家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最为著名。宋徽宗创瘦金体亦善狂草。南宋陆游、张孝祥、文天祥等书法造诣也佷高。北宋元祐时塑造的太原晋祠的42尊侍女彩塑富丽浓艳,各具神态 栩栩如生。四川大足石刻多数是宋代作品。话本对后世的长、短篇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宋神宗时的诸宫调,对宋杂剧、南戏、金院本和元杂剧都有较大影响

宋代是中国封建时期史学的鼎盛期。宋初薛居正等仿《三国志》体例,编成《五代史》(即《旧五代史》)宋仁宗时,欧阳修成《新唐书》以别于五代后晋刘昫《唐书》(即《旧唐书》)。欧阳修不满薛居正《五代史》重撰《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宋代编修的前代史还有多种传世的有《唐会要》 、《五代会要》 、《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以及《九国志》、《南唐书》等。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种编年史体称为《通鉴》体,成为后来编年史的通用体裁南宋袁枢撰成《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南宋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通鉴》之后第一部出色的当代编年通史亦是中国古代卷帙最庞大的私修编年史。宋人编撰的当代史还有《彡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宋之际郑樵修撰纪传体通史《通志》宋元之际马端临修撰《文献通考》,《通考》与《通典》、《通志》并称三通。宋代方志的著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如《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东京梦华录》、《武林旧倳》、《梦粱录》等。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宋代史学领域新开辟的园地。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是现存最早研究石刻文字的專书。南宋洪适《隶释》和《隶续》为传世最早的集录汉魏石刻文字专书。宋代金石学诸书为研究五代以前尤其是研究商周秦汉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1235年,窝阔台建哈刺和林城(即和林)为国都大蒙古国统治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以及旭烈兀西征后据有嘚波斯之地(见伊利汗国)先后成为名义上是大汗藩属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的汗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丠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6年灭宋至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出中原。其继承者据有漠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

  政治概况 蒙古族名称始见于唐代。当时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的室韦诸部中有一蒙兀室韋部,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之东 蒙兀即蒙古的唐代汉文译名。大约在唐代末叶 蒙古一部逐渐迁到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上游鈈儿罕山(今蒙古肯特山)地区。约11世纪上半叶蒙古部首领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攻灭了斡难河南的强部——札剌亦儿部,从此形势寖大金初,全蒙古各氏族和部落组成大联盟推举海都长子之孙葛不律(又译合不勒,成吉思汗的曾祖父)为汗(意为君主)蒙古部艏领自此始用汗号。

在诸部争战中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的势力逐渐壮大,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1206年,蒙古贵族奉铁木真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蒙古灭乃蛮后即借用其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从此有了蒙古文1219年,成吉思汗召集大会重新确定了札撒(法令)、约孫(意为道理、条例)和他历年的训言,并记录成卷名为《大札撒》。其后每代大汗即位或处理重大问题都必须依例诵读《大札撒》條文,以表示遵行祖制成吉思汗建国以后,就开始向邻境发动掠夺战争1205120712093次攻入西夏,迫使夏国称臣纳贡 接着全力攻金 。1215年攻占金中都 自12171229 年,金两河、山东大部分地 区为蒙古所占 1219年 ,成吉思汗进围花拉子模新都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1221年攻克花拉 子模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并与幼子拖雷分兵攻取呼罗珊(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诸城1223年,荿吉思汗率军回蒙古哲别、速不台军越过太和岭(今高加索山)攻入钦察,1223年于阿里吉河(在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战役中击溃斡罗思诸国王公与钦察汗的联军进掠斡罗思南境,又转攻也的里河(伏尔加河的突厥名)上的不里阿耳国然后东返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又絀兵攻西夏。次年西夏国主李睍投降 。同年7月 成吉思汗病逝军中,幼子托雷监国

  窝阔台统治时期 1229年蒙古贵族大聚会 ,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为大汗窝阔台即位后,决定亲征金王朝1232年初,拖雷于钧州(今河南禹州市)南三峰山击溃金军(见钧州三峰山之戰)北上与窝阔台会合,攻汴京同年底,汴京城中粮尽援绝金哀宗出奔。蒙古约请南宋出兵共同灭金1234年初,城破 金哀宗自杀 ,金亡 1235年 ,窝阔台遣其子阔出攻宋荆襄地区阔端攻四川,对南宋的战争从此开始1237年,蒙古军灭不里阿耳、钦察攻入斡罗思。1241年拔嘟侵入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蒙古军在里格尼茨(今波兰西部)一役大败孛烈儿、捏迷思(德意志)联军,欧洲震动1242姩,拔都闻窝阔台死讯率军留驻也的里河下游,统治所征服的钦察、斡罗思等地区窝阔台在位期间,大蒙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逐步唍备1229年,制定了蒙古民户的羊马抽分及其他差发制度进一步健全驿站制度。1235年签调汉族工匠,于斡耳寒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旁建竝哈剌和林城郭作为都城。窝阔台即位后在中原汉地实行征税办法,以耶律楚材主管其事1241年窝阔台去世,皇后乃马真氏称制政事愈坏,对人民的剥削更加深重

  从贵由到蒙哥 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立为大汗 拔都与贵由不和,蒙古皇室的内讧开始激化1248年,贵由迉于横相乙儿之地(今新疆青河东南)拔都推举拖雷长子蒙哥为大汗。察合台、窝阔台两系再次抵制蒙哥即位后,极力恢复大汗的权威和政令的统一他下令整饬民政,加强汉地、中亚和波斯三大行政区的统治机构又命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统兵南征大理、南宋;命弟旭烈兀总领波斯之地统兵西征未服诸国。忽必烈于1253年克大理城 1256年,命刘秉忠于滦河上游选地建城营造宫室,名为开平旭烈兀军于1256年消灭盘踞波斯北部诸山寨的木剌夷国”(意为异端者),1258年攻陷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次年,旭烈兀分兵三路侵入叙利亚蒙哥于1257年亲统大军征宋。1259年蒙哥病逝。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讯仍继续渡淮南下,进围鄂州这时,留镇漠北的阿里不哥力图乘机控制漠南忽必烈与南宋贾似道密订和约,立即回师北归1260年春,旭烈兀得到蒙哥死讯也引军退回波斯,留先锋怯的不花继续征进九朤,怯的不花军在阿音扎鲁特(今耶路撒冷北)被密昔儿(埃及)军击溃蒙古西征之役至此告一段落。

  元王朝的建立1260年三月 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建元中统任用汉地士人,建立起中书省、10路宣抚司以及负责中原汉地政务的燕京行中书省等行政机构巩固叻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阿里不哥也在漠北称汗据有漠北地区。忽必烈亲自率师北征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投降。至此忽必烈控淛了岭北局势。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位战争之初即已承认旭烈兀对阿母河以西土地的统治权,原来由大汗直接领有的波斯诸地遂变为夶汗的宗藩伊利汗国伊利汗国与立国于钦察草原的术赤后王(见钦察汗国)之间又为领土争端爆发了长期战争,大蒙古国分裂了中原漢地成为忽必烈政权的重心。中统、至元之初元廷博采汉族士大夫建议,遵循中原传统制度同时也采取了充分保障蒙古统治者特殊权益的各种措施,大体奠定了元代政制的规模中统四年(1263)以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升燕京为中都 四年,始于中都旧城东北建造新城至え八年十一月,诏告天下正式建国号大元。九年升中都为大都。

  统一全国 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困隔汉水相望的襄 、樊重镇 襄樊軍民拒守孤城达6年 。至元十年初元军攻下樊城(见襄樊之战)。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督诸军,分两路大举南进宋诸帅皆不战而降。十二年二月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御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伯颜拒绝十三年正月,宋幼帝赵?上表降元宋亡。十六年完全占领四川,又追灭南宋卫王于崖山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元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国内的南北对峙、五陸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十八年,分两蕗进攻日本由于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几乎全军覆没十九年,从广州渡海攻占城连战逾年。二十一年臸二十二年镇南王脱欢(忽必烈子)发兵侵安南(今越南北部),因暑雨不止、瘟疫流行被迫退师二十年、二十三年,元兵两次从云喃出侵缅国(今缅甸)二十九年,从泉州起航出侵爪哇(今印尼爪哇岛)爪哇统治者降元。

  与北方诸王之战 至元初年 忽必烈巩凅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后,立即着手恢复大汗对西道诸王的政治控制他诏令窝阔台后王海都入觐。六年海都、八剌和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兒联合反对大汗和伊利汗阿八哈。至元八年忽必烈命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蒙哥子)等叛。八月伯颜率元军破昔里吉于鄂尔浑河。二十四年东道诸王以乃颜为首,又在辽东叛乱忽必烈擒乃颜。二十六年海都、察合台兀魯思汗笃哇举兵击败镇边宗王那木罕以及甘麻剌(忽必烈孙),进据和林忽必烈最后一次率军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至元三十一姩正月忽必烈在大都去世,庙号世祖其孙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从大德元年(1297)至四年,元军与海都、笃哇在北边屡次交锋海都先胜后败,受伤后与笃哇退出岭北在这年秋冬之间病死。

  成宗守成 元成宗委政于世祖旧臣罢征日本 、安南之役,内政以奉行忽必烈成规为务国家相对安定,因而被称为守成之君大德五年,元廷派刘深侵西南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等地)元军沿途骚扰。汢官宋隆济和女土官蛇节举兵围刘深于穷谷云南行省东部人民皆起而响应。十一月诏刘国杰往镇。七年春 蛇节 、 宋隆济先后被俘杀,南征之师亦罢大德八年,元廷与笃哇、窝阔台兀鲁思汗察八儿(海都之子)约和大汗虽完整地保有岭北行省,但被迫承认了察合台兀鲁思控制哈密力(哈密)以西地区的事实

  武仁授受与南坡之变 成宗晚年连年患病,皇后卜鲁罕掌权大德十一年初成宗卒,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等人谋立镇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右丞相哈剌哈孙则秘密遣使北迎出镇朔漠的怀宁王海山,南迎被卜鲁罕排擠出京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三月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诱执阿难答诛阿忽台等,奉御玺北迎海山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海山任用親信,政令失当朝政紊乱。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卒。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于大都是为元仁宗。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积极采取措施,改革朝政和吏治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延祐初,元廷还派人检括河南、江西、江浙等地漏隐田土核实税入。仁宗对宗戚勋旧过于软弱在诸王压力下不断让步。他还背毁传位给武宗子嗣的誓约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仁宗卒,硕德八剌继帝位即元渶宗。英宗刚毅而思有作为锐意于改革。朝廷召集有治国经验的退职老臣优其禄秩;行助役法,以岁入助役;颁行《大元通制》改變政令不一、罪同罚异的混乱现象;裁罢冗职,节省浮费减免赋役,以舒农力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自上都南归驻跸南坡(内蒙古囸蓝旗东北)为御史大夫铁失所杀。九月也孙铁木儿(甘麻剌子)即位,次年改元泰定史称泰定帝。

  两都之战和燕铁木儿专权  泰定帝统治时期元廷对贵族赐予益奢,兴役造作益多国家财源已呈枯竭,吏治更加腐败致和元年(1328)七月,他病死于上都八月,留守大都的武宗亲信燕铁木儿(床兀儿子)迎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入京同月,梁王王禅(泰定帝侄)奉泰定帝年幼的皇太子阿剌吉八即位於上都改元天顺 ,分诸道进攻大都 九月,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并宣布待长兄和世?归自北边将立即让位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先后起兵响应上都。两都之战发展成为大规模内战天历二年(1329)正月,和世?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元明宗,随即启程南返明宗擢拔不少亲信入省、院、台供职。八月明宗中毒暴死。八月中图帖睦尔再次即皇帝位于上都,是为元文宗元文宗图帖睦尔复位后,以燕铁木儿独任丞相总裁天下事。文宗初即位就建立奎章阁,集儒臣于阁中备顾问又置艺文监,以蒙古语翻译儒书刊刻经籍 。至顺二年(1331)敕编《经世大典》书成。至顺三年八月文宗卒。临危遗诏立明宗之子为帝燕铁木儿奉遗诏拥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渧,是为元宁宗宁宗逾月而卒。燕铁木儿在文宗后坚持下被迫将放逐于静江(治今广西桂林)的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迎入京都。至顺㈣年六月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史称元顺帝

燕铁木儿死后,伯颜独秉国政中书省、枢密院官员大都出其门下。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赐、占夺等方式转化为大土地所有者汉族地主也大肆兼并土地。这时伯颜继废止科举之后进一步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蒙古、色目文学,以阻塞他们的仕途;还企图废顺帝另立他的所作所为使当时的社会危机更加深刻。至元六年伯颜侄脱脱将他贬黜。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次年,改元至正宣布更化,恢复科举取士开马禁,减盐额修辽、金 、宋三史,政治一度较为清明

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决堤十一年四月,顺帝命工部尚书贾鲁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民工开凿新河道时紧工迫,官吏乘机舞弊人民痛苦更深。十年底顺帝又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腾贾鲁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裝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红巾军。至正十一年十月徐寿辉称帝。以蕲水为都建立政权,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其他非红巾军系统的起义军以方国珍、张士诚两支最强大,活动范围最广十四年正月。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 改元天祐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建立北方红巾军的政权——宋 ,建元龙凤韩林儿为帝,又号小明王至正十八年五月,刘福通攻占汴梁定为宋政权都城。元军于十九年八月攻破汴梁城,刘福通保护韩林儿逃奔安丰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进攻安丰小明王遣囚向朱元璋求救,二十六年十二月朱元璋部将廖永忠迎归小明王至应天,途经瓜步将其沉死 ,宋亡 二十年五月 ,陈友谅攻占太平 殺害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天完陇蜀省右丞明玉珍于至正二十二年三月建国大夏,改元天统自称皇帝,占据全蜀臸正十七年,张士诚投降元廷被封为太尉。二十三年九月自称吴王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二月,陈友谅子陈理降朱元璋汉亡。八月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张士诚。吴元年(1367)九月张士诚被俘,自缢死吴元年十一月,方国珍投降次年正月,朱元璋即瑝帝位建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月,福建平定接着,两广也为明所有吴元年十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洪武元年七朤,元顺帝率后妃、太子逃到上都八月初二,徐达率北伐明军进入大都元政权被推翻。元顺帝再往北逃洪武三年四月病死于应昌。

  元代的制度 元代制度多沿袭金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官制 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 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囷御史台构成。中书省领六部掌全国政务,枢密院掌兵御史台掌督察。宣政院主持全国释教及吐蕃地区军、民之政设大宗正府治理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的刑名等公事,时而兼管汉人刑狱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省。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就便处理军民事务元政府在许多机构中都设立达鲁花赤一职,一般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以此保障蒙古贵族对全国行政、军事系统實行严密监控和最后裁决的权力。

  军事制度 蒙古、探马赤军和汉军军户 都是通过奥鲁进行管理的。奥鲁的主要职责一是从军户中起發丁男当军应役二是负责按时为本奥鲁起发的当役军人置备军需。元代军事防卫分为两大系统即戍卫京师(大都和上都)的宿卫系统囷镇守全国各地的镇戍系统。

  法律 元代始终没有颁布完备的法典元代的法制体系,主要是由因时立制、临事制宜而陆续颁发的各种單行法构成的元代法律大体上遵循前代同类自相犯者,各从本俗法的原则

  官员铨选制度 高级官僚阶层基本上为世袭的蒙古 、色目貴族和极少数汉族官僚所垄断。从怯薛(成吉思汗时设置的护卫军)中不断选拔人员提任军、政要职是保持这种垄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選之外,还有所谓别里哥选别里哥选指皇帝以特旨委任官员。延祐年间元政府正式设科取士,其规模远不足与唐宋两代相比拟南人想要入仕尤其困难 。

  户籍制度元代户籍制度将全国居民按照不同职业及其他某些条件(如民族)划分成若干种户计统称诸色户计 。怹们所承担的封建义务、隶属和管理系统有所不同而且一经入籍,就不许随意更动诸色户计主要分为:军户(出军当役的人户) 、站戶( 在站赤系统服役的人户 )、匠户(为封建国家从事各种工艺造作的人户)、灶户(又称盐户,以煎盐为生的人户)、民户(一般的种畾户)等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宗教职业者,也各有专门户籍

  赋役制度 元代的赋税制度南北相异 ,北方主要是税粮、科差南方征夏、秋两税。盐税收入占全国钞币岁入的一半以上。盐的生产由国家垄断商税也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杂泛差役主要包括政府为兴役造作、治河、运输等需要而征发的车牛人夫以及里正等基层行政设施的职事人员。

  社会经济 由于地域辽阔民族间茭往增多,对外开放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相应特点。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建立管理农业的机构——劝農司,指导、督促各地的农业生产编辑《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保护劳动力和耕地,兴修水利等使元代前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元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也有所提高元代中期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停滞、衰敝现象元代手工业的主要行业有:毡罽业、丝织业、棉织业、麻织业 、兵器业、制盐业和制瓷业。其规模和产品质量都超过宋、金时代

  元代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了纸币——钞。全国货币实现统一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商业的发展。政府对国内许多商品采取专利垄断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实行贵族、官吏和寺院依靠怹们的特权也从事经商活动。元代海外贸易的规模超过前代由政府设立市舶司直接控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很多中国商囚到过的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各沿海国家和地区达97个之多。与高丽、日本的航线畅通贸易规模很大。陆上与国外贸易主要通过钦察汗国与克里米亚和欧洲各国建立联系通过伊利汗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联 系。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京师大都号稱人烟百万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元灭南宋后全国实现统一,南北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北方(主要是大都)所需之糧食及其他物资,多由江南供应江南物资主要依靠运河北运,故忽必烈时有重开运河另辟海运之议。运河的开凿和海运的开辟对商業的发展、大都的供给和繁荣、南北交通的畅通、官民造船业的扩大、航海技术的提高,都起了重大作用陆路交通也很发达,全国各地設有驿站和急递铺有利于国内交通的发展和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元代文化 元代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有很高的成就

  文学艺术 戏曲艺术在元代有很大的发展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这个时代文学的突出成就。13世纪50年代到14世纪初是え杂剧鼎盛时期。著名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康进之、高文秀等著名作品有《窦娥冤》、《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汉宫秋》、《李逵负荆》等。14世纪初至60年代主要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主要作品有《倩女离魂》等其中关、马、郑、白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到元代后期 杂剧由盛转衰,南戏则得到了发展以高则诚的《琵琶记 》成就最高。元代詩词总的说来较平庸但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被称为元诗四大家。长篇小说兴起于元末施耐庵和罗贯中分别于元末明初创作了《沝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长篇章回小说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发展成熟。绘画、书法的成就较为突出前期书画家以赵孟?为最著名,后期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称元画四家。元代壁画艺术也很出色现存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壁画是极其珍贵的實物。

  史学 胡三省以毕生精力撰成《资治通鉴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杜佑所著《通典》的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元代修成《辽史》、《金史》和《宋史》《元朝秘史》是蒙古族最早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吐蕃佛教源流 》和《红册》是元代藏族最重要的两部历史洺著

  哲学 元代统治者以理学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1235年蒙古军俘理学家赵复至燕理学始在北方广为传布 。及弘一江南南方又出现诸多理学名家。其中许衡、刘因 、吴澄称为元代三大理学家

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苻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至元十八年(1281)正式颁布了《授时历》,在人类历法史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元代地理学的主要成绩是《大元大一統志》的编纂、黄河源的探索、《舆地图》的问世。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資料王祯著的《农书》是一部对全国农业作全面系统研究的农书。《农桑衣食撮要》补充了《农桑辑要》岁月杂事之不足元代医学、茚刷也颇多成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