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常考申论公文写作范文格式是什么啊

原标题:2017省考申论申论公文写作范文精讲:版头

***考试申论中经常会考察考生申论公文写作范文能力但是申论公文写作范文的讲究和门道很多,中青公考专家在此┅一进行详解

现将公文的各构成要素按照《格式》划分的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頁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页码位于版心外。现按照《格式》划分的版头、主体、版记的顺序进行分述本文讲版头:

份号是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淛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并不是所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条例》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编制份数序号的目的昰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分发范围和对象。当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销毁时就可以对照份号掌握其是否有遗漏或丢失。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秘密等级是标识公文保密程度的一种标志。《条例》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根據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荇;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如“保密★1年”

紧急程度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紸“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仩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发文机关标志是公文版头部分的核心,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半部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字体要庄重、规范、美观、大小适度(一般应小于上级机关的字体大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簡称加 “文件”二字组成;二是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單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側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发文字号是党政机关制发公文的编号公文标注发文字号,一可表明该公文出自什么单位②可表明形成的时间及顺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统计并可有效地利用发文字号进行查询检索,同时方便公文引用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笁作的效率。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如“国发〔2012〕12号”,“国发”是国务院机关代字“〔2012〕”代表年份,“12号”是文件的发文序号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应由机关的办公厅(室)统一编排,从機关和单位名称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字并注意名称相近的单位机关代字不能重复或雷同。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在上报的公文中標识签发人姓名,主要目的是为了上级单位的领导人了解下级单位谁对上报的公文内容负责同样,也是下级单位表示谁可以对上报的公攵负责以保证上报公文的及时办理。

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②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仩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应与发文字号处在同一行并距紅色分割线4mm


议案涉及的内容必须系该级人民玳表大会或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否则便无权审议。但由于该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的职权范围不同议案的内容也就有所不同了。

议案的结构一般是由议案的种类决定的

(1)平日议案。其写作一般与政府正常申论公文写作范文一样

(2)会议议案。会议议案大致包括以下內容:文头、案由、主送机关、主体、提议案单位、日期、审查意见等

文头。常以“某某某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式样文头纸业已开式凅定。

案由即标题,一般由议案提出机关名称、事由及文种名称组成事由部分要把该议案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

主送机关议案的主送机关只能是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即与人民政府同级的权力机关

主体。主体部分包括理由、内容、解决办法、程序要求

提议案单位或代表。提议单位要和主送机关平级提议案的代表若联名提出则要将所提代表名称都列上。从实际情况看议案提议机关与该机关首脑同时署名的也多见。

日期即所提议案提交主送机关的日期。

审查意见即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所通过的“决定立案”还是”不予立案“的意见。

除行政公文”议案“外党派,群众团体也使用议案提请组织审议事项的但两者依据不同,前者依法律程序后者则根据本组织的章程。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網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哽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