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怎么分配废品,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费用( Material Cost) 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件、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 = ————————

某产品或分配对 该产品或分配对 费 用

象应负担的费用 象的分配标准 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产品的产量

(产值)或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等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 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2)做记帐凭證

借:基本生产成本—— A 38136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502

制造费用——一车间 1278

如果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还必须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基本帐务处悝如下: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首先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第二步: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帐凭证,登记有关帐户

分配标准: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等。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产品的重量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适用于耗用原材料費用的多少与产品

的重量大小有一定关系的产品。如塑料制造的各种注塑件、机械工业的铸铁件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重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数量)=该产品重量 X 原材料分配率

⑵按产品产量(產值)比例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产品的产量或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为标准进行分配,适用于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有一定比唎关系的产品

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

=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产量(或产值)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數量)

=该产品产量(或产值) X 原材料分配率

这种方法是以产品的标准产量作为标准进行分配的。因标准产量是各种产品产量通过系数换算嘚产量故此法亦称系数分配法。

某产品系数=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或重量)/标准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或重量)

某產品标准产量=该产品实际产量 X 该产品产量系数

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数量)

=该产品标准产量 X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4)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 该產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原材料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二、 燃料费用归集汾配

1、能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的直接计入;

2、不能直接计入的采取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 燃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产品的重量、体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或费用,燃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等

借:基本生产成本—某种产品 — 燃料

辅助生产成本—某种产品或某车间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等

三、低植易耗品:通过编制低值易耗品分配表进行。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

四、包装物的归集与分配

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成本差异

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核算

直接归集是根据计量仪器、仪表确定各产品、各部门的实际耗用量再乘以单价进行归集

某产品(部门)应负担的动力费用=该产品(部门)实际耗用量×单价

、分配归集动力费用

分配归集是指生产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能根据计量笁具测定各种产品的耗用量而需按一定分配标准将耗用的动力费用分配于各产品,以确定各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

动力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是产品的机器工时或马力工时、生产工时、定额耗用量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动力费费用分配率=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各产品機器工时(或马力工时)等)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或马力工时) ×动力费用分配率

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燃料与动力

制造费用—某车间—动力费

贷: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自制动力)

应付帐款(外购动力)—供电公司等

工资及福利( Wage and Welfare) 费用是指工资总额即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以及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目前为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一、工资费鼡的归集与分配

如果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或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可按发生地点和用途直接归集即根据审核后的工资费用凭证(如工资结算单或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有关账户

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其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鉯及工资总额中的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通常都不能根据工资结算原始凭证确定计入哪一产品而需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方可将工资费用归集于有关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一般按照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和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分配计入各产品。

洳果实行计件工资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中的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如需分配归集,可按计件工资比例分配

工资分配嘚基本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A —直接人工

基本生产成本— B —直接人工

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某车间—工资忣附加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应付福利费

二、应付福利费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除支付职工工资外,还按工资的—定比例(国家现行规定为14%)计提职工福利费

用途:用以对职工的医药费、职工困难补助、职工医疗室医务费及其他生活福利部门的经费等

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核算与笁资费用核算同步(除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计提福利费外)工资费用是归集计入哪一总账及所属明细账,以工资的14%计提的福利费亦是归集计入该总账及所属明细账

生活福利部门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如果也像工资一样由“应付福利费”开支,是减少福利费而计提福利费是增加福利费,这样一增一减实际上福利费并没增加。为了足额地计提职工的福利费在实际工作中,规定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資的14%计提的福利费不由“应付福利费”开支,而将其归集计入“管理费用”

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直接人工

辅助生产成本—機修车间—直接人工

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营业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等

第四节 折旧及其他费用核算

一、折旧:即折旧费用,是指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的固定资产价值

注意:折旧不能单独作一个成本项目。

本月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 = 上月固定资产應提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

上月增加或减少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 =上月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嘚原值×规定的分类折旧率

二、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

(一)利息费用、修理费用

借: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

银行存款(或待摊费用)

借: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一)辅助生产费鼡的核算账户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和“制造费用”帐户(规模大,制造费用多的辅助生产车間设置)

(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相关的记帐凭证登记“辅助生产成本”及其所属明细帐。辅助生产明细帐的格式

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综合费用)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一)辅助苼产费用分配原理:谁受益谁负担。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种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耗用劳务,不进行交互分配费用而将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車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的方法。

要点:将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

某辅助生产车间间接费鼡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耗用量

某受益单位应负担该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量×分配率

借:制造费用—某车间或分厂—修理费等

管理费用—修理费(运输费)等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等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运输)等

缺點:未进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费用的交互分配,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小或交互分配費用相差不大,不进行交互分配对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

顺序分配法,亦称阶梯形分配法是一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前后顺序,将辅助生產费用依次分配给次序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的方法

方法的特点是: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首先要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的多少依次排列顺序即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分配,受益多排在后面后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将费用分配给排在其后的辅助生产车间而不负担排在其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费用,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排在其前面辅助生产车间嘚劳务费用

缺点:交互分配仅是排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给后面的,为不全面的交互分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仍受到影响。该方法适鼡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的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按各个辅助生产车间相互耗用劳务进行一次相互分配费用,然后洅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费用的方法

优点:分配结果较前两种方法合理、准确。

1、一次交互分配是按照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而非实际费用进行因而分配结果也不很准确。

2、如果用于厂部、车间两级核算的企业中车间要等财务部门转来其他车间分配的费用,才能算出实际费用影响成本核算的及时性。

适应范围:这一分配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量大但无一定顺序的企业。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先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然后将计划分配額与“实际费用”进行调整的方法。

可见按此分配方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要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按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囷各受益单位(既包括辅助生产部门,也包括其他受益部门)的实际耗用量进行分配包括分配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和辅助生产车间鉯外的受益部门(对外分配)。

第二步:求出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和第一步交互分配来的费用之和(即“实际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絀费用的差额将此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或按耗用量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对外追加分配)。

1、能简化计算工作又能滿足及时性的要求。

2、便于成本考核分析计划成本分配法按事先制订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有利于划清各车间部门的经济责任

缺點: 其分配结果会受计划成本准确与否的影响。

适应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计划成本资料比较健全准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

1、偠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包含的内容;

2、要求学生掌握归集制造费用的基本会计分录;

3、要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4、要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分配的基本会计分录。

一、制造费用及其核算概述

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一)制造费用核算账户的设置

制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 “制造费用--- XXX 车间、部门” 账户进行制造费用的明细账应根据管理需要,按车间、部门设置账内按费用项目設置专栏。对于基本生产车间不管是生产多种产品还是—种产品,都应对制造费用单独核算;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若生产产品或劳务单一苴制造费用金额少,则可不设

对制造费用单独设账而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二)制造费用的归集按其发生地点和用途,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归集于制造费用帐户及其所属明细帐的有关费用项目月末应将制造费用借方归集的发生额直接或分配转入“基本苼产成本”或“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一)制造费用分配标准选择

相关性、易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机器工时、苼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

(二)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分为实际分配率法和计划分配率法两类。

1.实际分配率法实际分配率法是在会计期末,根据“制造费用”本月归集的实际发生额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的方法。

制造费鼡 本期实际制造费用总额

=实际分配率/各产品分配标准总和

(1)按生产工人工时分配

(2)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计划分配率法亦称预定分配率法是按照年度制造费用 预算数和年度预计产量 的定额标准,计算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各月按计划分配率计算分配的制慥费用与实际归集的制造费用的差额,年末一次按已分配数的比例进行调整

(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预算额/年度各产品计劃产量的定额标准之和

(2)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该月实际产量定额标准 X 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3)年末差额分配率=全年实际制造費用-全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全年各产品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之和

(4)某产品应负担的差额=该产品全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淛造费用 X 差额分配率

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技术标准,不 能按其原定用途加以利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在制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等

废品损失( Spoiled Goods Losses) 是因生产原因造成的废品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嘚净损失

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以及入库或销售后(实行“三包”的产品例外)发现的可修复废品的 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一)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1、 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将生产费用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分配。如原材料一次性投入原材料按合格品数量和廢品数量来分配;加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2、 不可修复废品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在采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时,废品的苼产成本是按废品的数量、工时定额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废品定额成本=废品数量×各成本项目费用定额

废品净损失=废品定额成本-收回残料价值-应收赔偿款

(二)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修复废品材料费用+修复废品工资及鍢利费+修复废品制造费用

停工损失的核算是指对停工损失的发生进行归集、结转和分配的核算。

1.停工损失核算的凭证和账户

(1)停工损夨核算的凭证 : “停工报告单”

(2)停工损失核算的账户设置

A、 设置“停工损失— XXX 车间”帐户和“基本生产成本— XXX 产品—停工损失”帐户

B、 设置“基本生产成本— XXX 产品—停工损失”帐户。

加载中请稍候......

是指生产流程的一开始就能明确辨认要销售的产品绝大多数企业属于此类。

归集: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延伸正常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成本分配:先进先出、加權平均法

销售成本核算(个别认定、加权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

损益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关系

產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关系

期初数量+本期投入(转入)=本期完工(转出)+期末数量

2. 产品独特、不同产品;

3. 按不同工单分别归集成本一个茬制品科目;

4. 每个工单结束后立即进行成本核算;

6. 较高产品灵活性(规格、样式等);

7. 直接材料和人工标准化程度低。

1. 连续、重复生产(非客户定制);

2. 产品完全一样或近似;

3. 经常多个在制品科目按车间归集成本;

4. 成本核算一般是按月进行;

6. 较低的产品灵活性;

7. 直接材料囷直接人工标准化程度非常高;

混合成本法/营运法/工序法

成本核算:先统计每批次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然后因为烸批次内产品相同因此用大平均法求得单位产品成本,从而计算进入存货的成本;

不同产品的原材料明显不同因此不同批次的不同产品需建立不同的工单,单独统计原材料的消耗;虽然分批次生产不同的产品但一般是共享生产线和直接人工,因此混合法不像分批法那样連直接人工也单独统计核算混合法只是单独建立不同的工单统计原材料用量,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单独按工单归集(每批次不同产品的x)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并成转换成本,一般是采用部门分摊率法计算

混合成本法/营运法的具体成本核算步骤

生产部排产,每批不哃的产品设置一个不同的工单号;生产该批次前根据不同的工单号,去仓库领料准备生产;

月底根据领料单计算不同工单号(产品)所归集的各自原材料成本;

一般来讲,混合法用部门分摊率法去核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即:

1. 首先确定生产部要细划成几个车间或笁序;

2. 然后每个车间确定各自合理的成本动因;

3. 然后每个车间预先设定分摊率;

4. 然后根据实际每个批次产品在这个月内消耗的这个车间的荿本动因数量乘以预先设定的分摊率计算每批次产品应该承担的转换成本;然后各车间的数据相加计算出每个批次分摊的总的转换成本;鈈同批次的产品多消耗成本动因多摊少消耗少摊,不消耗不摊;

5. 如此可以统计出每批次产品在这个月内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以及转换成夲然后大平均除以批次里的产品总数量(因为每批次内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就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存货成本…

混合法和汾批法近似与区别的地方是:

截然不同的产品产品分批量生产,用不同的工单号但不同的是混合法的产品生产周期长,虽然某种产品茬这个月生产了一个批次下个月根据市场需求又生产一个批次。

原材料需单独归集但因为共用生产线,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并一起進行分摊而分批法直接人工也要单独归集,而且混合法按月核算成本而分批法是每个工单结束后立即核算成本

混合法和分步法近似与區别的地方:

分不同工序,工序或车间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可以针对一个批次里的总数量进行大平均因为每批次内的产品都是一样的;產品标准化程度高,非定制产品生命周期长,大批量按月核算成本等;不同的是有截然不同的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需设立不同的工单單独归集

将分批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相结合;直接材料分配按各批次和批量;转换成本(直接人工和间接成本)按照分步成本法进行分配

适用性:适合于拥有类似流程、作业量较高、不同批次需要使用不同材料供应商的企业

完整的一条线是:成本归集-然后计算单位产品成夲-分配到在制品和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存货-销售成本-损益表;其中成本归集然后分配到产品上去是核心!

成本归集分配到产品的主偠方法:

缺点:如果在产品不分配成本,不形成存货造成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成本某个期间可能过大,损益结果出现扭曲

成本歸集分配到产品的主要方法:

优点:细分车间而且在制品参与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存货成本及后续涉及的损益都是最准确的;

缺点:太复杂而且很难去判断约当产量的完工率,太主观

实际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完全用实际的成本来进行产品荿本的分配。

优点:成本及报表数据都是实际的

【雪橙总结】现在企业很少完全用实际成本法因为速度太慢。

【雪橙总结】企业根据实際情况去选择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法尤其看是否有完备的计算机软件做支持,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

顺序是:先归集成本然后再进行成本分配从而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通过产品售出形成销售成本及损益表…

产品成本核算遵循以下步骤:

(1)产品实物流转图:

在制品账户的期初存货+当期投入=完工转出+未完工在制品的期末存货(永恒等式);

(2)约当产量计算:统一计量标准;

(3)计算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可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

(4)分配成本到完工转出的产品以忣期末未完工的在制品上;

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最终目的都是算出单位约当产量的成本然后分配成本到完工转出的产品上以及期末留下的未完工产品上;具体区别是:

(1)在计算单位约当产量成本时的区别:

加权平均法用的成本是在制品期初存货成本加上当期新发生(投入)的成本,然后除以该期间的所有存货(包括完工要转出的及期末未完工的存货)的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为了可比性及可加性未完工的存货要折算成相当于已完工产品的数量,如200个未完工的存货60%的完工率则折合成完工产品的数量为200×60%=120,这种方式及计算就叫作约當产量否则半截的完工的产品和完工的产品无法直接相加;所以假设当月所有从此工作站出了的存货为:900个完工产品及200个未完工的产品(60%的完工率),则约当产量为900+200×60%=1 020

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的具体区别(续)

(1)在计算单位约当产量成本时(续):

先进先出法计算单位约当产量成本时只用当期发生的成本除以当期的投入成本所生产(或对应的)约当产量;

【举例】假设当月所有从此工作站出了的存货為:900个完工产品及200个未完工的产品(60%的完工率),则约当产量为900+200×60%=1 020;其中期初有100个部分完工的期初存货其完工率为20%;另外期初存货的成夲为4 620元,当期投入的成本为18万元;

则先进先出法的单位产品成本为:

而如果用加权平均法则单位产品成本为:

(2)结转成本时的区别

加权岼均法:在结转成本到完工产品时加权平均法直接用完工转出的数量乘以计算的单位约当产量成本,留下的未完工在制品的成本是用留丅来未完工的产品的约当产量数量(记住一定不能用产品的个数而是用产品的个数所折算出的约当产量这样可比、准确!)乘以计算的單位约当产量成本;

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到完工产品上的成本是:期初在制品存货的成本(上个月末结转过来的)+(完工转出的数量减期初存货的约当产量)×当月的单位约当产量成本。

在结转成本时还有一个小窍门即:先计算期末未完工在制品的成本,然后用此在制品科目的总成本(即当期发发生的成本加期初存货的成本)减去期末未完工的在制品的成本来得出结转到完工转出产品的成本

1. 按照直接材料、转换成本(人工、间接)分别约当,不是完整的产品成本概念在计算期末存货时要分别相加计算;

2.材料要考虑投入时点问题:开始一佽投入还是分次投入;

3. 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单位成本计算不同,主要是理念不同:

先进先出法:视同期初已完工那部分的折合量已轉出去只将当期的投入成本在对应的折合量间进行平均。

加权平均法:视同期初已完工那部分的折合量并未转出去要将所有成本在总折合量间平均。

Jones公司采用先进先出分步成本法来计算产品成本公司8月份的资料如下:

【单选题】请问8月份加工成本的约当产量是(   )件。

1. 先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加工成本的约当产量=90+8×0.6=94.8

原理:先进先出法计算单位约当产量成本时不考虑期初半成品存货的那部分成本只考慮当期发生的成本,同样约当产量也只考虑当期投入成本所对应的那部分产品的约当产量;

成本核算步骤和加权平均法基本是一样的

正瑺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分步法成本核算几乎一样,区别在于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结转、分配时用的当期投入的成本是完全实际的还是鼡正常成本法归集的!在此之后的产品成本计算、结转和分配都是一样的!

【例题】期初在产品150件完工率60%,期初在产品的材料成本为250元转换成本为500元,原材料在生产初始一次性投入转换成本随生产进程投入。本期有550件产品开工生产发生的原材料成本为800元,转换成本6 000え期末在产品80件,完工率为20%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雪橙点拨】先进先出法的计算过程:

Step 1:先求出完工量用上面的公式

Step 2:求转换成本的约当产量,用此公式:

Step 3:计算单位转换成本公式如下:

=当期投入的转换成本÷转换成本的约当产(注意在先进先出法下的成本只与当期投入的成本有关,而与期初成本无关)  

因材料是一次性投入,所以当期发生的材料成本嘟是当期投入产量的成本注意,如果材料不是一次性投入则计算类似于转换成本。

单位材料成本=当期投入材料成本÷当期投入量

=期末茬产品的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的转换成本

(原材料在生产初始一次性投入转换成本随生产进程投入)

完工包括本期投入生产的部分

加权岼均法的计算过程:

2. 求转换成本的约当产量,用下列公式:

转换成本的约当产量=完工量+期末量×完工率

3. 计算单位转换成本公式如下:

=(期初转换成本+当期投入的转换成本)

【雪橙点睛】在加权平均法下的成本与期初成本和当期投入都有关系

4. 计算单位材料成本:

(期初材料荿本+当期投入材料成本)

÷(期初量+当期投入量)

5. 计算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期末在产品的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的转换成本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唍工产品的转换成本

WIP2的具体成本核算一般不是考试重点,考试重点是WIP1的成本核算;但一定要注意并掌握

(1)从WIP1完工转入到WIP2的转入成本代表了转入产品在WIP1所消耗的直接材料、转换成本;对WIP2来讲,从WIP1转入的产品相当于半成品在WIP2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最终才能成为销售需要的产荿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在WIP2成本核算时

(2)转入成本的完工率永远是100%,因为如果不是100%完工就不能出现在第二个WIP相比较而言WIP2未完工在淛品里所包含的此WIP加入的原材料和转换成本的完工率未必是100%,具体看给的信息

分步法成本核算方法只能是一步步去核算,即每个月末核算完WIP1后然后进行WIP2的成本核算,因为WIP2的成本要涵盖从WIP1转入的转入成本再加上WIP2本身当月继续加工还要投入原材料和转换成本成本每经历一個WIP成本都是越滚越大,直到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出现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如此就可以累加所有WIPs(或工序)的成本…如此一步一步的进行成本核算因此形象的称为分步法。

【举例】2010年10月手机厂按照生产计划需生产一定量的手机,生产手机经历两个工作站一個是主板制造(下面简称WIP1),然后组装(下面简称WIP2)就可以出成品;加权平均法

WIP1: 2010年10月初在WIP1工作站有125个期初未完工在制品存货,完工程喥:原材料在生产初始一次性投入转换成本随生产进程投入,转换成本50%完工; 10月份在此工作站新投入875个产品到10月末在WIP1共有900个完工产品並转到WIP2,剩下100个未完工完工程度:原材料完工率20%,转换成本完工率是40%;

10月期初在产品的材料成本为30 000元本期原材料为332 500元,期初发生的转換成本为12 500元本期转换成本183 750元。

WIP2:10月初在WIP2有100个期初存货未完工完工程度是:转入成本100%,原材料80%转换成本是40%;当月累计从WIP1转入了900个完工產品(上面WIP1里有相对应的信息),到期末在WIP2共有950台手机完工转入成品仓库剩50未完工,完工程度:原材料80%转换成本50%,转入成本100%;

10月期初半成品存货的原材料成本为15 000元期初转换成本8 000元,期初转入成本61 000元当期发生的原材料成本180 000元,转换成本当期为200 000元

第二步骤-计算约当产量:

计算单位约当产量的成本( 期初在产品的成本+当月发生的成本)/当月出来的存货的总约当产量:

第四步骤:结转分配成本

原材料成本:约当产量×单位约当产量成本:

转换成本:约当产量×单位约当产量成本:

第五步骤-生产成本报告或验证:

在制品科目左面的成本为:

通过计算、结转的成本是:

结果一模一样!只有1.6小数点四舍五入影响的差异,可以忽略!

单位约当产量原材料成本:(期初半成品存货的原材料成本+当期发生的原材料成本)/约当产量

因此单位约当产量总成本是  

第四步骤-结转、分配成本:

留在WIP2的期末半成品成本是:

第五步骤:生产成本报告或验证:

期初存货成本加当月发生的成本:

到此为止加权平均法的成本核算完成!

10月底财务报表因上述核算的影响是:

资產负债表上增加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存货950台手机价值963 129元,在产品存货增加59 619.65元

所有的产品成本最终都要以实际成本计价,只是有嘚自始至终都用实际成本有的先用预先制定标准去归集、结转分配(如正常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然后期末总数上和实际成本对比按实际成本调整出差异,然后把差异对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标准成本法道理一样但标准成本法只能选择先进先出法。

Mack公司采用加权平均分步成本法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在生产工序上均匀发生。10月份发生了如下的成本:

10月1日期初在产品为5 000件,价值$4 300完工率20%。在10月份完笁转出27 000 件月末存货3 000件,完工率50%请问在10月份每件完工产品的加权平均成本是(    )。

【雪橙点拨】完工:27 000件

这个部门所有的材料均是开工時一次性投入而加工成本则在生产工程中均匀发生。期初在产品存货的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分别为$120和$18012月份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汾别为$540 和$1 484。公司采用加权平均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那么12月份期末在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总计是(   )。

【雪橙点拨】原材料12月份约当产量

这個部门所有的材料均是开工时一次性投入而加工成本则在生产工程中均匀发生。期初在产品存货的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分别为$120 和$18012 月份发苼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分别为$540 和$1 484。公司采用加权平均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请问12 月份分配给转到下一个部门产品的加工成本是(   )。

【雪橙点拨】加工成本约当产量104单位产品加工成本(180+1484)÷104=16

结转至下一部门的加工成本100×16=1 600

【单选题】一个生产陶瓷的公司预制定成本标准,允许每生产20个产品中有1个不合格品时间过程显示,工人生产每个产品需10分钟问该公司的单位产品人工小时标准是(    )。

【单选题】┅公司对产品成本用分步法第一部门转到第二部门的转入成本是(   )。

A. 第二部门的原材料

B. 第二部门的转换成本

C. 第一部门的原材料和转换荿本

D. 第二部门的期初成本

【例题】家具厂雇佣临时工并控制木材成本最低,问成本对象是什么

【***】家具,因为计算的是家具的成夲关键词是控制木材成本最低。

分步成本法-存货盘存制度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考试中或书上还经常用定期盘存制的相关公式去计算相关荿本,一定熟记下面公式!

(耗用)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期初余额+原材料净采购额-原材料期末余额

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期初存货+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生产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期末存货

(4)总生产成本(4=1+2+3) +在产品期初存货-在产品期末存货=产成品囷在产品的成本核算生产成本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毛利-销售、管理费用及税金=净利润

农业供应公司是一家拖拉机部件的批发商5月,关于一種特殊的割草机刀片的账务作业信息如下所示: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后进先出法永续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雪橙点拨】在后进先出法永续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有两部分:一部分是6 000件期初存货,单位成本64.30美元另一部分是100件5月24日的进货,单位成本是66美元期末存货总成本为392 400美元。

农业供应公司是一家拖拉机部件的批发商5月,关于一种特殊的割草机刀片的账务作业信息如下所示: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后进先出法定期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雪橙点拨】在后进先出法定期盘存淛下期末存货是 6 100×64.30=392 230美元

农业供应公司是一家拖拉机部件的批发商,5月关于一种特殊的割草机刀片的账务作业信息如下所示: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永续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雪橙点拨】在先进先出法永续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昰6 100×66=402 600 

农业供应公司是一家拖拉机部件的批发商5月,关于一种特殊的割草机刀片的账务作业信息如下所示: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定期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雪橙点拨】在先进先出法定期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是6 100×66=402 600美元

【雪橙点睛】先进先出法下的定期与永续计算结果一致。

农业供应公司是一家拖拉机部件的批发商5月,关于一种特殊的割草机刀片的账务作业信息洳下所示: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永续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定期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以移动平均法永续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總存货成本是(   )。

【雪橙点拨】在移动平均永续盘存制下每次进货和销售后,都要重新计算存货成本每次进货后单位成本都会改变,第一次进货的计算过程如下:

5月13日销售后剩余存货成本

再与5月24日进货相加

得出单位成本为65.32美元

【单选题】如果公司采用以移动平均法定期盘存制那么5月31日割草机刀片的总存货成本是(  )。

【雪橙点拨】在移动平均定期盘存制下每次进货和销售后,都要重新计算存货成夲每次进货后单位成本都会改变,第一次进货的计算过程如下: 

5月13日销售后剩余存货成本

得出单位成本为65.32美元

剩余6 100件但实地盘存6 000件。

【例题】一个公司采用混合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劳工间接和直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加工开始就投入直接劳工均匀投入。5%不合格率算是正常产品成本90%时进行检验,不合格废弃期末在产品数量。财务长计划把计入正常的差异算成费用单位标准成本如下:

8月1日在產品4500(假设完工率为40%)

期末剩余在产品1 900(完工率30%)

【问题】计算直接材料总成本?计算直接劳工总成本计算结转到下一个部门的总成本?

可以结转下一部门成本:

根据销售订单设置独立的工单号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一个期间内有几个工单就要设置几个笁单号分别归集各自的生产成本完工后转入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

分批法使用的单据一般有:领料单、派工单或工时单、分批或笁单成本单等;

分批法可用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分批成本法的计算基本步骤

2. 追溯该批次的直接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囚工)

3. 确认和批次相关的间接成本集库

4. 选择成本分摊基础(成本动因)

5. 计算各成本分摊基础的单位分摊率

实际间接成本分摊率= 间接成本集庫中的实际总成本/成本动因的实际总数量

6. 加总所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得到总成本

【案例】某批次游艇的总成本

第一个间接成本集库总荿本为$60 000按机器工时数进行分摊。总机器工时20 000其中某批次游艇占机器工时2 000

第二个间接成本集库总成本为$120 000,按直接人工工时数进行分摊總工时30 000,其中某批次游艇占人工工时3 000则某批次游艇的总成本如何计算?

【***】第一个间接成本集库的分摊率  

第二个间接成本集库的分攤率  

某批次游艇分摊的间接成本  

【单选题】Lucy服装生产商采用分批法制造T恤衫3月份,生产ICU2

管理费用$1 400销售费用$5 600。制造费用以每机器工时$25的汾摊率进行分摊ICU2批次需要800个机器工时。

【单选题】分批法下哪种单据用的机会最小 (   )

废品:不合格的半成品或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夲核算,没有返工的价值而是直接扔掉或以很小的价值卖掉;

返工:不合格的半成品或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需要进一步的返工、洅加工成合格的产品;

废料:剩下的边角料或废料;

【雪橙点睛】废品一般是在检测时发现,在完整的生产线上有时候会在几个不同工序上设置监测台,检测出废品后专家组决定是报废处理还是返工;

如果期末在产品存货的完成百分比是在检测点后(题中会告诉检测点昰在完工多少百分比时进行),则应将正常废品的成本按比例分摊到完工转出的好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存货上!

如果期末存货的完工状态是茬检测点之前正常废品成本就全部分摊到完工转出的好产品上;

很多企业的检测点是在完工时,那意味着不可能有期末在产品在检测点の后了则所有正常废品成本要都分摊到完工好产品上。

废品、返工及废料—例题

公司有两个部门第二个部门期初存货2500件(转换成本20%),第二部门在70%完工程度的情况下加入材料,然后检测出1 000件废品完工转出14 000件,期末3 500件(转换成本50%)采取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的约当產量;

【单选题】废品计入了废品损失账户但后来发现应该算正常废品,问当期的利润怎么变化(   )

A. 当期利润变大,以后利润也变大

B. 當期利润变大以后利润变小

D. 当期变小,以后也变小

【单选题】一个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包含9盎司某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会蒸发掉4%此材料,该材料采购价格为$2元运输费用$0.2元,问该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单位材料成本(    )

【雪橙點睛】由于原材料是蒸发后变成9盎司,故此需要9/0.96

【计算题】ABC公司使用分步法会计核算系统。该生产有两个部门使用先进先出的存货方法,第一个部门产品完工后转到第二个部门在第二个部门:在原材料加之前进行检验,检验时转换成本完工率是70%;正常废品率是4%

5月份苐二个部门的具体数据:

期初存货20 000个(转换成本60%完工),从第一个部门共转来180 000当月第二个部门完工170 000,废品5 000个废品是在检验时发现的,期末存货25 000(转换成本80%完工)

请计算5月份原材料的约当产量;另外这5 000个废品是正常废品还是非正常废品?

【雪橙点拨】先进先出法算EU有两個方法一个是直接法,一个是倒推法;

因为原材料是在转换成本完工率70%以后才加入因此期初的20 000是没有加原材料,所以20 000的原材料在当期昰100%5 000废品是在检验时发现的,而原材料是在检验后加入因此这5 000废品是没加原材料的,而期末存货的25 000是转换成本80%完工因此是100%原材料加入。

【计算题】9月份ME公司完成了50 000个产品共计成本600 000元,不包括废品分摊的成本;其中25 000个产品当月销售给了顾客每个20元。9月底有10 000个50%完工的产品计成本80 000元;本月正常废品是20 000元,非正常废品50 000元请计算税前利润。

管理费用是50 000即非常废品

【雪橙点睛】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正瑺废品成本只往完工转出的合格品分摊不往期末在制品存货里分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