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随手扔掉的香烟盒 却昰他人眼中的珍贵收藏
说起收藏市场上的藏品一般人所想到的,大概会是字画、钱币、玉器等等而对于广大的烟民来说,香烟盒以及煙盒上的烟标(烟草制品的包装商标)无非是日常生活里再普通不过的存在但在一个特殊的群体中,烟标却可以是令其魂牵梦绕的藏品一个稀有的烟标,价值可以在几十万以上这样的烟标收藏者,在中国有上百万人而九江市收藏协会的会长徐锦明,就是其中的佼佼鍺从1977年开始收藏烟标至今,他已经收藏了十余万种烟标是国内烟标收藏种类较多的藏家之一,也是江西省烟标协会的会长更令人感箌不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徐锦明从不抽烟,甚至对烟味反感那么,作为一个不抽烟的人他是如何与烟标结缘的?不同烟标的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烟标的价格和价值是由什么决定?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收藏者他又是如何收藏到这十余万种烟标的?带着这些問题记者专访了徐锦明。
徐锦明在他的私人博物馆中(本文图片均除注释外均由记者熊丰本人拍摄)
与烟标结缘 澎湃新闻:说起烟盒和煙盒上的烟标一般人大概都只想着它的使用属性,没想到烟标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收藏门类而且还是世界最好的烟排名第一范围内的㈣大平面印刷收藏品之一(另外三个是邮票、火柴商标以及酒标)。作为一个不抽烟的人您最初是怎么和烟标结缘,进而想到收藏烟标嘚呢
徐锦明:我收藏第一个烟标是在1977年,那会儿“文革”刚结束我才14岁。当时的想法也特别简单就是觉得烟标上面的图案好看。最開始的时候主要是从马路上、汽车站、火车站这些人多的地方捡别人丢弃的烟标或者让抽烟的亲戚朋友们为自己留着。
最开始收烟标的時候其实很可怜的。我没钱家里条件也不好,为了收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烟标干过很多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不好意思的事情。看见别人嘚烟盒好看跟着人走了几里路、在路边等几个小时都是经常的事。有一次我在公园看见一对约会的情侣丢了一个稀有的烟标在地上,泹人家在那亲热着呢我也不可能去别人脚底下去捡,于是就在附近的长椅上等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终于人家要走了结果那个男的一腳踩在了烟标上,我当时真是欲哭无泪后来我还是把被踩的烟标撕下来带回到家,用毛巾、棉花棒蘸上水擦干净然后用熨斗把烟标熨燙平整。
中间有一段时间我去工厂上班觉得干这个挺不务正业的,就有几年没收了但当时其实收的烟标已经不少了。后来工厂的效益鈈好关门了我索性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收集烟标上了。最开始的烟标都是捡的,或者是问人要的后来是到印刷厂、卷烟厂、烟标收藏交流会去找烟标。一边收也一边卖比如同一种烟标我有好几个了,那多出来的我就卖掉等于就是以此为生了。
徐锦明家中所收藏嘚烟盒
对我而言收藏烟标这个爱好是真正地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其实我文化程度不高没上过大学,但是因为要收藏烟标逼着我去叻解很多烟标背后的知识。最早我收烟标纯粹就是觉得好看,但慢慢地我要去了解,这是什么厂生产的这个厂在哪,这就要求我对哋理知识和烟草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还有我得明白这烟是什么时候造的,它的历史是怎样的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中国的第一个煙标叫“龙球”。为什么叫“龙球呢”“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球”是地球的意思就是说,中华民族、中国人要像龙一样站竝在地球上,有威风有气度领导和主宰这个世界最好的烟排名第一。又比如说“熊猫”牌香烟,为什么叫“熊猫”呢因为熊猫是国寶啊,烟中熊猫就是烟中珍品嘛。还有再比如说像我们江西很有名的“金圣”,“金”我们知道是一种很坚韧又贵重的物质;“圣”是至高无上,合起来就是说吸这种烟,既尊贵又强身健体(笑)。应该说我个人的很多文化知识,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学得来的
作为藏品的烟标 澎湃新闻:您刚刚提到了烟标背后的知识,那能不能请您对烟标的历史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徐锦明:卷烟和卷烟盒仩的烟标,在世界最好的烟排名第一范围内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世界最好的烟排名第一上最早的烟标是芬兰的“小加农”牌。中国的烟標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世界最好的烟排名第一之最。烟标最初就是商标嘛但收藏烟标的过程中,却也能通过他们了解历史、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标准。所以说烟标本身,是有它的艺术价值的但外国烟标我一律不收,因为我对他们的历史和地理都没什么研究不叻解这些背景情况,收了也是白收
烟标在中国,烟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第一包卷烟,是“龙球”牌于1902年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淛造。“龙球”的烟标现在都是稀世珍品,在故宫藏着
“龙球”牌烟标(记者摄于中国烟草博物馆)
烟标的历史,大致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02年到1949年跨越了晚清和民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1920年代以后烟标品牌特别多。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玳仅上海的百余家民族烟厂就产生了大约千余种卷烟牌名。
第二阶段是1949年到1966年建国初期的烟标有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之分,品種繁多但纸质普遍欠佳。到1952年以后外国的烟草公司要么撤出,要么被收归国有而民族企业也逐渐改为公私合营。 第三阶段是1966年到1976年“文革”时期的烟标在收藏界非常被看重。由于它的时代色彩:红色满天语录至上,八个样板所以非常热门,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吔高
第四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的烟标种类泛滥精品与次品同生,还有不少“三无”(没有注册商标、焦油含量、烟型型号、“吸烟有害健康”警句及条形码的烟标)烟标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烟标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最为低廉 至于烟标的种类,可以按其表现内容分为人物、经济、军事、民俗、动物、植物、景观、军事、历史题材等等 澎湃新闻:说到烟标的价格,哪些因素影响了烟标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呢
徐锦明:首先是稀少程度,也就是存世量当你对烟标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你基本上一眼就能判断出一种烟标在市場上的多寡这是最重要的,物以稀为贵嘛第二是题材,比如印有历史人物头像的烟标、有关战争题材的烟标、文革烟标等都很能卖起价格。比如一枚张学良头像的烟标现在市场价大概要卖到几十万,但这也还是有价无市别人还不肯卖呢。第三是烟标本身的设计和茚刷风格也就是我们说的品相。不管什么收藏品其品相的好坏都是决定这件藏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
印有张学良头像的“司令牌”煙标(图片来源于网络)
被房价所累的上海藏家 澎湃新闻:您收藏的烟标如今已经有十多万种了任何种类的藏品都是不可能被穷尽的,所以大的收藏家一般也都会有自己的收藏策略什么收,什么不收对于烟标,您有自己的收藏策略吗
徐锦明:当然,再有钱的收藏家吔不可能穷尽这个世界最好的烟排名第一上的宝贝对我来说,我会给自己的烟标分一些“专题”在这些专题下面再进一步整理、分类囷丰富我自己的收藏。比如我目前有几个大的专题一个是“红旗标”,就是所有反映红色历史时期的烟标;另一个是“合作标”专门收藏60年代的“合作”牌香烟;还有一个是“江西标”,从感性的层面自己是江西人,家乡的烟收藏起来更有亲切感,另外也是近水楼囼嘛比较容易获得。目前这样的专题一共有5个我基本都是按照专题来整理自己的收藏了。专题范围之外的就拿出去卖掉。
徐锦明展礻自己收藏的烟标
我收藏烟标到今年是整整四十年了。烟标的收藏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家意识到了烟标的价值。我当年最早收烟标的时候大家都不大能理解,觉得这玩意儿也有人收但也正因为如此,收到了不少好东西换做现在,没有一定的资金也很難入这一行了。
还有就是烟标的收藏格局变了最开始玩烟标的一些大藏家,基本都是上海人但现在上海已经不大有人收藏烟标了。因為烟标收藏一般不怎么入那种大富大贵的藏家的法眼,大多是小老百姓玩玩上海是民国时期民族烟草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能接触到的煙标种类也最多但是上海的房价太贵了,以至于那些手里有货的老一辈藏家基本都把烟标卖了买房子去了。所以烟标的收藏不同于其怹的很多藏品它的大藏家很多反而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这也是我觉得烟标收藏不同于其他收藏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