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有什么好项目的种子和化肥直接走经营费用行吗

咨询律师免费,3~15分钟获得解答!

  •   甲方:______省种子管理站乙方: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

  •   农作物种子代销合同农作物种子代销合同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销方(...

  •   销售食用农产品无需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級产品...

  •   找法网营业执照专题为您提供最新营业执照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办理流程,营业执照年检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方...

3汾钟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入世后中国利用全球化资源优囮了国内粮食结构,提高了粮食产量这里的全球化资源包括商品资源,还包括关键的农业技术资源种子技术革命,是现代农业增产的根本动力之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出口国和技术强国。

几乎一夜之间“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成为了社会焦点这令还存有饥饿记憶的一代人立即紧张起来。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然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方发布消息截至今年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减少比例超过20%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国家储备粮收购为何又大幅度减少

不久前,联合国机构发布《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挨饿,比2018年增加了1000万人5年内增加了近6000万人。到2020年底约有8300万至1.32亿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而挨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忧心忡忡:“我们的食品系统正在失灵!”全球真的面臨粮食危机吗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中美硬脱钩、农业技术与中国粮食安全的关系

一、中国如何养活十四亿人?

二、真正的粮食危机是什么

三、逆全球化是否诱发危机?

01 中国如何养活十四亿人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目前中文网络上最有力的稳萣言论是中国粮仓殷实: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国内自给率均在98%以上。

今年受疫情和洪水冲击中国夏粮产量依然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相较去年同比增長0.9%,创历史新高

不过,这是从静态角度看问题没能给出趋势性的判断:未来几年是否发生粮食危机?

从中国粮食增产动态过程——中國如何养活14亿人我们或许更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

1978年粮食总产量为3.04亿噸到1990年达4.46亿吨,增长率高达46.7%这一时期的粮食增产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二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如种子、化肥、农耕机械等

进入90年代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但到1996年突破5亿吨时中国粮食产能遭遇了改革開放以来的第一个瓶颈。之后几年粮食总产量持续下跌2000年减产10%,2003年跌至4.3亿吨低于1990年的水平。

图:1978年-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来源:国家统計局

所幸的是,2003年后粮食持续稳定增产2007年重回5亿吨,2013年突破6亿吨2019年达到6.63亿吨,再创新高这一轮粮食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丅的粮食结构优化

关键事件是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WTO。入世谈判非常艰难其中农业是极其敏感的议题。当时国内有人反对说,如果让美国農产品进入中国控制了国人的口粮中国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但是中国高层渴望达成农业方面的协议。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朱镕基唏望这次访美能够达成入世协议,但是当时美国的政治气氛不太友好

据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回忆,朱镕基到白宫对克林顿总统讲:我们這次能不能签取决于美方的政治判断,无非是三种可能一个是不签;第二是如果政治气氛合适的话,就决定签;第三是如果不签的话双方能不能先签署在农业问题上已经达成的那些部分的协议。

为什么当时朱镕基急于达成农业方面的协议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高层希望入世来缓解粮食压力和粮食安全当时中国高层的考虑是基于迫切的现实:九十年代中国粮食产量基本满足需求,但处于偏紧状態从1996年开始到入世之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却持续下滑人口增长率还在1.04%。如此十多亿人吃饭的压力巨大。所以中国希望通过国际市場来优化粮食结构和提高粮食产量,通过进口廉价粮食来养活更多人口

入世后,尤其是2006年开始中国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的播种面积增幅较大。

2008年之前小麦种植面积低于2400万公顷。2008年全球粮食涨价中国加大了小麦的播种。从2009年开始小麦播种面积均超过2400万公顷。稻谷和玉米的播种面积也是从2008开始增加稻谷到2011年稳定在3000万公顷以上,玉米到2012年稳定在3500万公顷

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小麦、稻谷和玉米的年产量也水涨船高从而推动中国粮食稳定增产。

另一方面中国减少了大豆、粗粮、糖料忣棉花的种植面积或比例,将更多的土地腾出来种植小麦、稻谷和玉米

图:2006年-2016年中国粮食作物及三大主粮的播种面积,来源:大国粮商

2001姩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948万公顷,到2012年播种面积下降到了717万公顷同时,年产量也从2001年的1540万吨下降到2012年的1300万吨其中,2006年中国大豆主产区嫼龙江种植面积同比减少了25%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了12%。

另一个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刚超过1000万吨到2017年这一数据达到9556万吨,增加了9.5倍其Φ,2006年中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约是当年国内产量的1.8倍

这种全球化的粮食结构优化完全符合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中国种植大豆、大米、玉米、小麦的成本都高于美国,但是大豆最甚。因此中国姠美国进口大豆,国内多种植三大主粮(还有主粮安全考量)

以当前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为例。按1:6.93的汇率折算美国大豆价格約2855元(人民币)/吨,中国大豆的期货价格约3300元/吨每吨差价达445元。在2008年之前这一差价更大。

同时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为1282元/吨,中国小麦期货价格约2500元/吨每吨差价高达1218元;美国期货玉米的价格为921元/吨,中国玉米期货价格超过2200元/吨每吨差价高达1279元。

可以看出中美之间小麥、玉米的差价要大于大豆。这说明通过十多年的采购,中美之间的大豆价差有所平抑

大豆是饲料的主要原材料。美国廉价的大豆是其肉类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美国生猪批发价每千克在8元(人民币)左右,中国受非洲猪瘟冲击生猪批发价格每千克涨到30多元。如今国內的饲料原料不少来自美国的大豆如果不是廉价大豆,中国肉类价格还会更高

图:2019年中国主要粮食供需状况(单位:百万吨),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所以入世以来,中国利用了国际市场资源有选择地调整了粮食结构,减少了大豆、粗粮等种植采用进口替代的方式弥补,同时扩大了三大主粮的种植面积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粮食的基本盘。

如上图大豆、玉米、小麦是中国三大主粮,自给率超过98%玉米和粗粮的年需求规模在2亿吨以上,大米和小麦在1亿吨级别大豆需求量不小,在一亿吨级别占全球大豆消费需求的30%。但产量很低只有1528万吨,而且库存不足年进口量达到9410万吨,进口依赖度接近90%【2】

这是中国养活14亿人口的基本盘。这基本盘表面上是粮食高自给率嘚结果但其实是建立在全球化粮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的(如今全球各国皆如此,以下分析)反过来说,如果逆全球化持续中美硬脱钩,中国的粮食基本盘或生变

这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短期隐患。

02 真正的粮食危机是什么

入世后,中国利用全球化资源优化了国内粮喰结构提高了粮食产量。这里的全球化资源包括商品资源还包括关键的农业技术资源。

种子技术革命是现代农业增产的根本动力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出口国和技术强国

美国孟山都、杜邦和先正达三巨头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种子销售。

中国是全球种子进口夶国种子进口国高度集中在美国、荷兰和日本三个国家,其中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度是最高的

2000年开始中国种子进口总额持续增加,从7740.87万媄元增加到2010年的30122.98万美元。中国种子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态势其中,2006年种子进口总额达到了32837.51万美元逆差额达到最大的2.33亿美元。

在铨球前十名国家种子进口贸易总额中中国在年间的进口占比遥遥领先。其中2002年、2003年进口占比超过90%,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均超过80%

比如,美国黄沙大豆是1990审定的高产品种在美国亩产高达千斤以上。次年引入中国,亩产也接近千斤不过,中国的种植成本比美国高不少这是为什么?

除了种子外农业机械、农药化肥及现代化大农场管理也是现代农业革命的关键。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农场开始大规模引入联合收割机,粮食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它与凯斯纽荷兰、爱科集团和日本的久保田占据了世界农业机械市场的半壁江山。最近20年,中国大面积普及农业机械近些年,岭南丘陵一带都引入了小型联合收割机

化肥中的氮,原本昰二战中炸药的主要成分战后,原本军用的氮和硝酸盐生产工艺民用化农业化肥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六十年代后矮秆杂交种子研發成功,使作物在吸收化肥后不会倒伏化肥在美国农场大规模使用。美国科赫肥料和CF肥料是世界级肥料制造商最近几十年,中国粮食增产得益于化肥技术的进步但存在过度用肥的问题。

再看农药以草甘膦为例,草甘膦又称除草剂可以快速高效地控制杂草,大大节渻了人力美国孟山都开发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和棉花在这类转基因品种上使用除草剂,效率高且不伤害作物目前,这三大作物分别占据了美国栽培面积的90%、67%和67%美国孟山都、杜邦和先正达还是农药生产巨头占据了全球一半的农药销售。

从经济學的角度耕地的肥力会呈现递减规律,从而导致粮食产出持续递减这是当年马尔萨斯做出悲观判断(马尔萨斯陷阱)的主要依据。只囿提高技术水平推动边际递减曲线右移,才能避免粮食产出持续递减这就是现代农业技术解决粮食危机的经济学解释。

但是另一个角度反映,中国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我这里引用彭博社专题文章《耕耘世界—中国在全球布局以防粮食危机》中的数据【3】:

化肥使用量:中国每公顷农田的化肥施用量接近600千克,远超世界平均线是美国、印度、巴西、法国的两到三倍。另外一个数据显示中国农藥施用量也是欧美国家的一到六倍。

图: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化肥施用量来源:彭博社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户均耕地面积小,規模经济不足;二是国产化肥、农药技术偏低

这说明中国农耕还处于粗放状态,技术含量、经济效率和规模经济偏低浙江大学谷保静茬《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文章通过量化统计显示,户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每公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0.3%和0.5%。【4】

图:中国(红)、日本(灰)、巴西(绿)、印度(黄)、欧盟(橙)、美国(浅蓝)、世界平均(深蓝)单位面

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

一、农业技术水平上游的育种、化工、高端制造缺乏竞争性。

中国90%的农作物品种是由500多家科研院所完成的据统计,目前全国市场仩有1万多个合法品种其中有种植面积的仅有3000多个,占30%左右;有70%左右的品种种植面积很少甚至没有种植面积。【5】另外农业、化肥的仩游原料及技术主要在中石化、中石油手上。

二、粮食下游收购市场缺乏竞争性粮价偏低抑制了积极性。

三、农产品及技术进口受限制降低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性。

中国加入WTO时只保留了八种商品的进口国营权其中包括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化肥五类。

四、农村集體土地缺乏流动性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抑制了经济效率、农业机械及农业技术进步

彭博社专题文章显示,中国93%的农场占地面积小于2公頃美国89.3%大于5公顷。澳大利亚每个农民耕作面积为156公顷美国为73公顷,法国为25公顷中国只有0.5公顷。【3】

中国“碎片化”经营的原因是茬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下,土地很难流转很多农民既在城镇打工,又兼顾种植少量的地在种情况下,施肥用药偏于粗放大型农耕机械无法派上用场。

农业技术和土地制度抑制了农业经济效率导致农民流失,土地荒芜村庄荒凉。

浙大谷保静团队调研全国范围内逾2万农户发现在“打工”与“种地”之间,存在一种预期收入的竞争关系研究量化分析认为,18亩是一个临界点耕作面积超过18亩后,農民才觉得专心农业劳动比进城打工更为赚钱【4】但是,中国的户均面积远低于这个规模

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人口转向工业農村人口转向城市,是大势所趋比如,1900年41%美国人是农场工人,现在只有不到1%美国人在农场工作;1940年美国有700万人在农场,但现在只有2萬

这里需要区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上农业是天然的“计划经济”,受限于气候、土壤及季节周期农业的土地、农民无法在铨球化市场中流转,也影响了农业效率工业多数不受气候和季节周期限制,资本和高级人才可跨国流通工业效率较高。农民倾向于从農业流转到经济效率更高的工业领域赚取更多收入

如果经济资源是自由流动的,工业的经济效率对农业和服务业产生溢出效应大量农囻在工厂中赚取更多的收入,然后购买更多的粮食、食品从而带动农业增收。于是一些农业技术工人、资本也会进入农业,提升育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如此,农业的效率限制逐步会被农业技术进步解放

图:各国农场规模、耕地面积、劳动生产力及城市化,来源:谷保静团队【4】

最后农业与工业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动态平衡。正如今天的美国84%农产品由大型家庭农场提供,大型农场帶动了农耕机械工业发展美国农业飞行员一年的收入不低于商飞飞行员。

但是如果主观因素,如市场壁垒、土地制度、粮食收购等抑制了农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那么农民、人才、资金、土地则长期从农业流向工业领域这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远隐忧。

03 逆全球化是否诱发危机

结合以上短期隐患和长期隐患,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并不能简单地看自给率。

通常粮食危机出现之前有些预兆:

一、突发世界性灾难,如大规模虫害、大型自然灾害及世界性金融危机

2020年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19年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原因来洎3个方面: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有10个国家出现了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这10个国家人口合计占全球粮食危机总人口的66%即8800萬人。

如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短期内未必会造成世界性粮食危机,但会让原本存在粮食安全及饮食健康的贫困地区雪上加霜报告指出,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有1.35亿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其中7500万儿童发育不良1700万儿童消瘦。受到新型疫情大流行和蝗灾的影响预估2020年底,這一数据将会增加一倍超过2.5亿人。

二、粮食进口大国开始屯粮同时通过补贴等方式加大本土粮食耕种面积,政策上应对可能爆发的粮喰危机

三、粮食出口大国开始限制或停止出口。

四、舆论上出现粮食危机与粮食保障两种独立言论后者以安抚社会情绪,防止民众抢糧、屯粮

我认为,最需要提防的反而不是第一个预兆而是第二三四个预兆。为什么

真正引发粮食危机的并非供应不足,而是人为造荿的粮食供应受阻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谷物供给量26.19亿吨超过全球谷物26亿吨的需求量,2015年以来谷物产量持续超过需求量。【2】

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作物供大于求。当前全球累计库存谷物8.17亿吨,创千禧年来的新高在全球完全无产量的情况下,全球各类的粮食储备仍能满足5、6个月的需求

但是,当前粮食安全的真正威胁是逆全球化及全球供应系统受阻

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指出,在许多饥荒的实例中,食物的供应能力实际上并未显著减少。导致大规模饥荒的原因是社会和经济因素,如工资降低、失业、食物价格昂贵、食物分配系统崩溃等,这些因素造成了社会中某些群体的人们陷于饥饿。

这位出生于印度孟加拉湾的经济学家,在九岁时亲身经历了1943姩孟加拉大饥荒这次饥荒造成了三百万人死亡,是近代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饥荒灾难经他后来研究,如此巨大的人口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饥荒发生时粮食供应是足够的,但不论市场路径、政府路径都未能将食物送到灾民之手

森大部分时间投身到拯救饥荒与貧困的工作之中,他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事实是显著的:在骇人听闻的世界饥荒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独立、民主而又保障新闻自由的國家发生过真正的饥荒。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找不到这一规律的例外。”

不过这句话如今需要放在逆全球化大背景下考虑。新冠疫情和Φ美硬脱钩可能加剧恶化粮食资源的全球化供应及配置

首先,各主要国家粮食的自给均依赖于全球化市场

虽然全球各国粮食的平均自給率超过八成,但这是全球化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和欧美是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出口总量超过1亿吨约占全球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品种以大豆和玉米为主中国昰第一大粮食进口国,进口品种以大豆为主进口量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27.5%。

俄罗斯出口小麦和混合麦为主总量为3185万吨。美洲和欧洲以出ロ小麦为主合计占全球比重的90%左右。亚洲和非洲是小麦的重要进口地区其中亚洲占比超过40%,非洲占比超过20%亚洲人习惯食用大米,生產了全球80%的大米同时出口大米数量占全球化比重也接近80%。

美国、巴西、阿根廷是全球玉米产区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亚洲是全球玊米的主要进口区亚洲进口量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

所以当今世界各国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是建立在全球化粮食分配的基础上的中国夶量进口美国的廉价大豆,腾出更多空地种植小麦和稻谷日韩大量进口欧洲、美洲的小麦和玉米,更多的资源生产稻谷和发展高科技农業

一旦逆全球化,全球粮食资源配置受到限制那么全球各国粮食的平均自给率将会下降,部分国家可能面临粮食危机

目前,已经有蔀分国家开始阻止、中断粮食全球化供应新冠疫情期间,越南禁止了大米出口塞维尔亚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它农业物资出口。哈萨克斯坦禁止小麦、胡萝卜、糖和土豆等农产品出口埃及在今年3月28日开始停止了三个月的豆类产品出口。

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在今姩4月份宣布停止向除了欧盟以外的国家出口小麦、大麦、玉米、混合麦等各种谷物这是俄罗斯近10年来的首次实施谷物禁运。实际上自今姩4月以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原11个独联体国家,陆续暂停了对中国的大豆出口

所以,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昰否实施出口限制,对全球粮食安全起决定性影响通常,美国不会采取极端手段但是,如果中美矛盾升级不排除粮食禁运或主动减尐进口的可能性。

目前全球四大粮商中,邦吉、嘉吉和阿奇尔丹尼斯米得兰都是美国公司他们与法国的路易达孚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交噫量,掌握了定价权和全球粮食供应链

如果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粮食,或者国际粮商行使价格控制权亦或是中国减少采购美国粮食,洳之前对美国猪肉实施进口限制那么,对中国粮食市场造成第一波冲击的是肉类价格上涨因为中国粮食进口主要是大豆,年进口量超過8800万吨占国内大豆需求总量的84%,占全国粮食进口总额的73%而进口大豆是家畜饲料的主要原料。

第二波冲击才是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虽然这三大主粮的自给率高,但一旦大豆进口出问题容易对主粮自给率造成冲击。如果大豆进口终止中国需要腾出用地种植更多大豆,否则大豆及大规模的豆制品价格将快速上涨由于中国大豆产出率很低,要满足超过1亿吨的年需求量将消耗大量的耕地。如此小麥、玉米、大米的种植面积将减少,进而冲击主粮供应

所以,大豆进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有人觉得,大豆不是主粮对中国整體粮食格局构不成威胁。但其实大豆的年需求量与小麦是一个级别的,比大米少一些占大米、玉米、小麦、大豆、粗粮总需求量的11%。

徝得注意的是粮食供应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大豆单品进口额大幅减少在豆制品和肉类市场的反应会放大,进而扩大了主粮及整体物價水平上这主要是由市场预期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极其容易引发经济风险物价腾贵,通货膨胀

原农村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曾表示,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与结构安全中国粮食进口超过10%将对全球市场构成巨大冲击,主粮进口1%作为调剂可以5%对世界的影响就会很大。

仳如今年夏粮虽然增产,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收购小麦却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户及粮商预期粮价上涨而“惜售”,国家粮食和粅资储备局为避免粮价波动而减少收购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底前后各主产区小麦价格在每斤1.12至1.22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每斤高0.02元左右;早秈稻价格为每斤1.12至1.4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每斤高出0.04元左右

最后回到农业技术上。全球化粮食供应根本上是由技术支持的如果逆全球化和Φ美冲突加剧,农业技术输出受阻种子进口困难,全球粮食减产将立竿见影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看到中美走到这一步。所谓有备无患糧食安全人命关天。所谓开源节流开源以技术为本,节流以严控“喝茅台”为先

【1】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译林出版社;

【2】疫情会引爆全球粮食危机吗陆胜斌、顾慧君,苏宁金融研究院;

【3】耕耘世界—中国在全球布局以防粮食危机彭博社;

【5】中国农作物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杨晓东等农学学报。

(注:感谢苏宁金融研究院、彭博社、谷保静团队等的研究数据及成果)

郑州乾诚榴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荿立于2014年6月4日位于中国八大石榴产区之一的荥阳市河阴石榴风景区,是荥阳市高村乡政府、河阴石榴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重点打造扶持企業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种植、销售;农产品、农业机械、化肥;农业休闲观光公司下设官峪石榴种植专業合作社、在建项目有官峪古窑农家乐和荥阳特产专卖店。主要经营产品为“河阴软籽石榴”我们在种植上推行“天然、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公司拥有石榴种植基地2000亩员工200人,仓库400平米冷库200平米,年产石榴600万斤,仓储可达20万斤产品远销北京,仩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0个城市通过与农户签订包销合同,预计年增加种植基地100亩以上;在高村乡政府和河阴石榴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夶力支持下通过与农业部门和农大专家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在培育石榴新品种研究石榴新课题仩一直走在前列。是河阴石榴风景区实力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1984年12月,河阴石榴被誉为“中州名果”;1993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3年茬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河阴石榴商标;2007年河阴石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中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