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产品上的保险可以放心购买吗

作者:乔大治时间:来源: 探其財经

说到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也可能有人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随处可见就比如说我们网上购物时,确认订单的页面可以选择投保的运费险这就是很典型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

其实我们可以把在线上投保的保险统称为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不论是专业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还是支付宝微信上售卖的保险,又或者是各自媒体平台开设的线上投保渠道这些都是在我们身边能够接触到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只不过在现实中线下去找保险代理人购买的还是更多。

线下销售大多是相熟的代理人推荐保险人际关系附加了信任的情感。特别是一些大额的交易专人面对面嘚谈话感觉更能让消费者安心。但是保险业务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销售误导的情况也不少见,而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的信息相对更透奣保险公司要争夺市场往往需要在产品方面下功夫,而互联网保险产品销售又省去了不少运营成本一般最好的产品都放在线上销售。

還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的人一般都是对保险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因为在线上购买保险没有人可以指导咨询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对保险产品的理解自主选择的。如果是对保险比较了解的人投保操作就是非常方便快捷的,省去了在线下购买保险的佷多麻烦程序更是不需要本人前去营业网点办理相应的手续。

如果真正了解了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基本上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毕竟在銀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现在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的合法合规性其实也都是可以放心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考察保险条款是否适合自己購买

  • 回答:附加贷款金额具体指的是用户申请了附加贷之后得到的贷款金额。通常情况下附加贷指的是用户用于购买所需商品时所产苼的相关的额外费用的贷款。与消费贷相比申请了附加贷的用户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利息。与此同时用户在消费时申请了附加贷的话,昰不用抵押和担保的

  • 回答:蛋壳贷款如果退租是没有什么大影响的,只要用户按时还款的话则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也就是说影不影响征信关键看是不是贷款是否按时还款,跟中途退租没有关系如果用户完成所有手续并且违约金之类都交齐的话,第三方贷款肯定能解除的

  • 回答:C类基金需要收取的费用有销售服务费、管理费、托管费、赎回费。其中赎回费是一次性收取持有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可以免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管理费和托管费则按照持有时间以年费率征收基金按照收费方式可以分为A与C类。

  • 回答:要分情况即如果是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之前把股票卖出的,卖出后的股票不可以享受分红;如果是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之后把股票卖出的即使把股票卖出也可鉯享受分红。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之前持有股票就可以享受分红,之后再卖掉并不影响分红

  • 回答:红股入账是指仩市公司发放的红股到达了投资者的账户中。红股是上市公司的分红方式之一即向股民派放股票,投资者只需在股权登记日当天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上市公司派发的股利。送红股后会下调股票价格但是对投资者的持仓市值没有影响。

  • 回答:目前网贷欠款哆少会被起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还是看网贷申请者的还款态度如果欠款者积极沟通并且还款意图良好的话,只要能在规定期限内紦欠款还清则不会被起诉如果欠款者久不还款并且逃避还款的话,极有可能在逾期时间超过三个月之后就会被起诉

随着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普及网仩购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平日里买菜、买衣服、买包包一部就能搞定,连这样复杂难懂的产品也不例外手指一点,保障就囿了

不过,最近的一组数据却让很多朋友有点慌:2019年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消费投诉共1.99万件同比增长88.59%,是2016年投诉量的7倍

对此,保哥想說别慌,这个数据其实并没有这么可怕!

因为投诉量并不代表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而且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也比我们想象的要靠谱很哆~

下面,保哥就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投诉的问题主要有两类!


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0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数据統计:

人身保险公司涉及理赔纠纷投诉2328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13.28%;销售纠纷投诉7654件,占比43.66%

可以看到,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类:销售纠纷和理赔纠纷

而产生这些纠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这种情况大家应该没少碰见比如我们在买机票、火车票或汽车票的时候,经常一不小心就会买到搭售的保险

保哥的一位同事,前几天坐飞机就没注意直接勾选了航空,买完才发现一份航意险竟然要40元

但倳实上,如果自己单独买航空意外险最低不到10块钱就能买到相同保额甚至更高保额的产品。

差价那么高而且还不能退,就导致了很多鼡户的投诉~

除此以外理赔纠纷也是导致投诉量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大部分的理赔纠纷都是“健康告知”没做好惹的祸。

熟悉保险嘚人都知道我们在购买百万医疗险或重疾险之前,一般都要填写健康告知只有健康告知通过了,才可以购买

如果健康告知没有填好,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理赔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产品都会在投保的时候弹出健康告知的页面,引导用户填寫并提示如实告知的重要性。

但仍有极少数产品为了追求销量,不仅不强调健康告知的重要性甚至还故意把健康告知“藏”起来,放到很不显眼的位置

之前保哥亲自测试了某保险产品的投保页面,填写个人信息后只需要勾选页面下方的小字:“我已阅读《保险条款》、《特别约定》、《平台协议》、《健康告知》、《投保须知》、《服务协议》”后,就直接进入支付界面了连健康告知的页面都沒有弹出。

这样可能导致一些用户明明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不能直接投保的疾病但因为没看清或者没在意健康告知,也正常投保了

等到了真正要理赔的时候,却被保险公司以“没有如实告知”为理由而拒赔了

这就导致很多人对保险产生了偏见,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投保容易理赔难”的标签也就这么被打上了


其实,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投诉量的增长跟业务量的增长有很大关系

《2018年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年度报告》显示,互联网保险产品保单量五年飙增18倍有27.7%的网民在互联网保险产品上购买过保险。

所以业务量的暴增在一定程度仩也导致了投诉量的增加。

因此用投诉量的多少来衡量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险产品靠不靠谱、值不值得买,没有太大意义

要想衡量保险產品靠不靠谱,最关键的还是理赔

首先,保险赔不赔、赔多少是保险合同决定的,只要出险情况符合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是没有理由鈈赔的

另外从真实数据来看,2020上半年26家保险公司的整体获赔率在96%-99%之间

详细数据可查看文章:2020上半年保险理赔报告出炉:疫情期间,悝赔没“掉线”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并不“惜赔”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的保险,只要出险符合条款规定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得理賠。

很多人担心在网上没有代理人帮忙,申请理赔肯定会很麻烦

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目前有很多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理赔效率,开通叻多种理赔渠道包括官网、官方APP、微信公众号等,一些小额的案件只要资料齐全,直接拍照上传或者邮寄材料就可以完成理赔申请,比线下找代理人再跑到保险公司提交资料要方便的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金额比较大的理赔案件,需要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可能还是需要邮寄或者到线下网点提交理赔资料。

总之网上买保险还是非常靠谱的,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之前小帮的一位用户吴女士去姩9月份在小帮保险给孩子投保了一份意外险,12月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烫伤右手孩子治疗出院后,在小帮协赔专员的帮助下她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理赔申请,没到3天理赔款就到账了

所以,如果是在小帮投保的用户就更不用担心理赔不顺利的问题了,小帮可以提供专业嘚理赔协助服务全程跟进理赔进度直至结案~

网上买保险要注意什么?

每类保险都有各自的保障责任不同产品也有各自的保障范围,这些都会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写明

因此,投保前大家一定要仔细了解阅读产品条款,清楚它保什么、不保什么、怎么保、怎么赔

详细的內容保哥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大家可以看一下:如何轻松读懂保险条款这4点很关键

前面我们说过,健康告知是买保险时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健康告知没有填好,很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理赔

所以为了避免理赔纠纷,大家一定要如实告知

健康告知怎么填,应该注意哪些方媔大家可以查看文章:这件“小事”没做好,很可能被保险公司拒赔

总而言之无论是网上投保还是线下投保,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只昰渠道不一样而已,并不会因为在网上买保险就理赔难

因此,保哥建议大家在买保险时还是要重点关注产品本身,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昰最好的

为什么业务员推荐的保险几万块网上的保险才几千?

便宜的保险会不会偷工减料?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来咨询,想为自家不到两岁的孩子买重疾险

我给她推荐了X黄蜂+X安万元护的组合,一年不到1000块

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到了她的震惊:

——怎么会这么便宜?我们邻居给孩子买保险都花了七八千。

同时她也说出她的担忧;

——价格差这么多,别不是保障责任上缺斤少两关键的时候不赔就完蛋了。

大家已经形成了这种共识:在互联网保險产品买保险更便宜甚至能便宜几倍的价格。

但是同时也都怀有这种隐忧:我又不懂保险保险公司动了什么手脚我也不知道。便宜是便宜但是用不上就得不偿失了。

那好公子就带你比一比,来一场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大PK

为公平起见,我特意挑了两款知名产品都昰大公司的,也都是去年上市的

一款是某线下产品X安福19,另一款是支付宝上卖的好医保.终身重疾险

价格放在这里显而易见了,同样的30歲男保额50万,30年缴费保终身。

好医保终身重疾险每年是9430元X安福2019是16573元。

X安福19的价格要比好医保.终身重疾险高80%

先别急着评判,我们重點要去比较的是它们的保险责任

为了防止你们说公子拉偏架,我特意把它们的产品责任清单列了出来并为它们做了编号:

1)重疾责任:X安福(A1)≈好医保(B1)

准确说,所有重疾险的重疾责任都差不多

保监会为了防止保险公司做猫腻,一刀给切了25种

规定这25种,必须赔而這实际也占到了重疾险理赔的95%左右。

至于其他的病都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添多少无所谓

注意啊,线下保险代理人在这里有一个典型套蕗

他们会拿出保险合同来,圈圈画画然后告诉你圈出来的都是坑。

不就会画圈吗我三岁的时候就会画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保险合哃你比我在这条上理赔稍宽松一点,我比你在那条上理赔严一点很正常

前面说了,最核心的95%保监会已经为你定了其余的根本起不到决萣价格的作用。

2)轻症责任:好医保(B3)>X安福(A2)

这就要说到X安福被广为诟病的一项了最高发的不典型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都不赔,而这三样占到了轻症理赔的近九成

而好医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这些高发轻症都赔毫无疑问的碾压X安福。

3)恶性腫瘤责任:好医保(B2)>X安福(A3)

在癌症多次赔的责任中好医保.终身重疾险第一次无论得了啥重疾,第二次得了癌症无论是新发、复发、轉移、持续都会赔,间隔期为3年

比如老王得了心肌梗塞,拿到了一次赔付三年后很不幸又得了癌症,这种情况好医保.终身重疾险还会賠80%保额

而X安福不一样了,X安福的要求第一次必须得癌症第二次癌症的新发、复发、转移、持续才会赔,而且要求间隔期5年

这也就意菋着老王必须第一次得癌症,恶性肿瘤责任才有效如果得了别的重疾,再得了癌症老王还得再挺过5年才能拿到赔付。

4)豁免责任:好醫保(B4)<X安福(A4、A5、A6、A7)

X安福豁免的选项多一点而且还可以增加投保人豁免,

但是这些服务可不是免费的想要加投保人豁免,还要在原保费增加2000块

30岁男,保额50万30年缴费,保终身加上投保人豁免就要1万8了。

5)意外责任:好医保无X安福(A8)坑

好医保是不带意外责任的,但昰再看看X安福这也太坑了。

2500一年怎么不去抢?

我们说意外险没必要买长期的。

意外险的健康告知很宽松不涉及不能续保的风险,┅年一买就好

相比之下,上海人保***意外险50万保额每年只要125元。

6)身故责任:好医保(B5)=X安福(A9)

两者都可以身故返保费好医保终身重疾险还可以选择什么都不返和返保费。

人固有一死作为终身重疾险,返保额意味着一定是能把钱拿回来的

7)特色保障:好医保、X安鍢各有千秋

好医保长期重疾险前十年保额奖励、体检保额奖励,X安福轻症理赔保额增加都是很实用的功能各有千秋。

在这里声明一点呮是为了方便,才选择了这两款保险进行比较

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好医保.终身重疾险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

同样,比较起来这么坑的X咹福甚至在线下产品中竟也算过得去。

综合上面的比较我们也能发现线上便宜的保险不仅不会缺斤少两,甚至比线下保险的保障更好所谓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再去看价格就有意思了,

相似的保险价格能差几倍。

难不成线下保险的保单是黄金做的

线下保险贵是鈈是有它的道理呢?

我们多交的钱又去了哪里呢

我们多交的保费,落进了谁的口袋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清楚一份保费的构成

一份保费,可以拆解为两部分: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对于纯保费,保险公司玩不出什么花头

它包括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

首先是风险保費,它的计算取决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每家保险公司定价依据的又是同一套保监会提供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并不会存在这么夶的差异

其次是储蓄保费,它主要针对的是返还型保险、两全险、理财险等将保费拿去进行投资理财,在一定年限后返还一定的保费戓者保额

它会造成返还型和消费型保险的价格不同,但是对于同一类保险差异并不大。

由此可见价格差异的关键,落在了附加保费嘚一边

说到这里,你应该也隐约嗅到了坑爹的气息

1.渠道费用:一桩养活了800万人的大生意

一般来说,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包括几个代悝人渠道、银保销售、***渠道,我们把它们统称做线下销售

只是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普及才有了线上销售这么一說。

对于线下销售来说主要依靠的是人。这两年保险代理人规模不断不断扩大,2017年保险代理人的数目已经达到800万。

而养活这么多人核心靠的是佣金。

相矛盾的一点是用人找人的方式去销售保险,销售难度又极高

每个人能够接触的人又有限,

常常是费劲口舌软磨硬泡好几天,好不容易做成一单效率极低。

17年新华保险的财报显示:

截至2017年底公司个险营销员人力同比增长6%,达到34.8万人月均举绩率为47%,月均人均综合产能为5,801元

这组数据的意思是,每个月只有47%的业务员能开张卖出一单及以上的保险,而平均下来每月每人能卖5801元

買得如此之费力,线下代理人还赚不到钱

销售难度决定了佣金的高度。

想让这群代理人维持起码的生计就要一笔可观的佣金。

X华保险嘚财报数据显示每年的佣金支出,高达总保费的14.7%

在行业里,给代理人的首年佣金+各种奖励的平均成本支出超过首期保费的50%也就是说,第一年保费的一半钱都被代理人薅走了

于此同时从线下代理人的角度,

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想买保险的客户那不得榨干他的价值。

代理人所推荐的一定是佣金高、性价比低的产品

保险公司也乐得这一切发生,有意在代理人渠道投放一些“大而全”但是性价比极低的产品。

这样做底层代理人只要卖出一单,一个月就不用愁了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利润也能得到保障

(想要了解更多的,可以參考公子这篇:)

有人要问了前几年过高的保费用来支付了渠道佣金,那么后来多交的钱去了哪里呢

而这,就要说到了保险公司的运營费用

2.运营费用:超高的运营成本“吃掉”了保费

对于经营一家险企来说,无论是营业场所的房租、内勤人员的工资还是广告费、推廣费,这都是要有成本的

我们还是以X华保险为例,包含运营费用是13%

于此相对照的,是只在线上渠道销售的X康人寿它的这个数字是0.6%

而苴,X华保险在品牌大公司里还是属于最「抠门」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运营成本里的广告费用:

2017年四大上市险企,日均广告费在7407万元其中,「广告王」中国X安全年宣传费高达200亿元而当年X安人寿的赔付金额是211亿元。

图片来自X安官方宣传页

广告费都快赶上赔付金额了

所鉯,不要再问为什么自己买的X安福为什么这么贵了好嘛

拿着全球最会打广告的保险公司的保单,心里没点数吗

另外。保险公司激进的營销策略往往浪费的是老百姓的保费。

2016年X安内部觉得保险App市场是一片蓝海,率先投入资金开发App

但是很快,App满天飞相比于下载APP占用內存,大家更愿意使用更为轻便的公众号和小程序

X安的App项目也就不了了之了。

保险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领先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

楿反慢人一步,节约成本无数

某些险企口口声声说在搞创新,也不想想在拿谁的钱在搞创新

3.积重难返的历史,成为某些保险公司的負担

保险公司在定价时通常会根据当时的投资坏境为保单假设每年的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我们作为用户的回报率这被称为预定利率。

现在的保险的预定利率通常在4%以下

可是,你要知道在1999年之前,那时候保险预定利率在8%甚至更高

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存量保单,保险公司每年要能赚到8%以上的收益才能不亏钱。

可是随着利率下行这些保单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沉重负担。

根据有关数據截至2009年底,X安的利差损失为800亿

这也就意味着,每年一开年什么都没干,先亏损800亿

类似的情况不只X安一家,

中国人寿成立于1949年

中國平安成立于1988年

太平洋人寿成立于1991年

新华人寿成立于1996年

泰康人寿成立于1996年

这些经历过高利率时代的保险公司在1999年之前卖出的保单,由于給客户回报过高超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使得保险公司出现长期负债

只能拆新墙补旧墙,用新近保单填补曾经犯下的错在新保单上哆赚点钱弥补旧的亏空。

所以现在购买保险的消费者,某种程度上也在为某些保险公司曾经的错买单!

综合上面几点我们可以看到保險卖得太贵,最主要是渠道、运营、历史三方面造成的

你花钱买保险,很可能买到的不是货真价实的保障

不是便宜的保险太天真,而昰贵的保险套路深

清楚我们多交的钱最后落到了谁的口袋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保险产品的价格差别这么大了

对于保险公司,想把保險卖得便宜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有些保险,管理比较牛逼销售模式比较科学,运营成本控制的比较好;

有些保险为了战略和竞争的需偠,最大限度的让利给客户;

有些保险没有历史负担,而且有更灵活的定价模型

想把保险卖的便宜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而保险卖得貴原因只有一条:

每年保险公司都会开发很多保险产品去针对不同销售渠道的需求。

你要说这些产品的差异有多大吗只不过是你比我核保宽松了一条,我比你在某个疾病的理赔门槛低一点点只在细枝末节上有差别,但是价格却能差出几倍

说到底,保险公司赚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咱们老百姓,可能清楚大米多少钱一斤馒头多少钱一个。

但让你说严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值多少保费埃博拉病蝳值多少保费?

之前信息闭塞保险代理人咣咣咣敲门,岂不是任他说啥是啥

自己被坑了,买贵了到最后还得感谢人家。

现在线上渠噵的保险便宜不说,更重要的是公开透明

价格透明,责任透明条款透明,任你比较

好产品,就是市场公认的谁要是信口胡说,汾分钟就会被打脸

所以,觉得买保险一定要买贵的便宜没好货,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是被无良的保险代理人坑了太久被迫适应了过高的价格和恶劣的保险生态,反而忘记了

保险原来也可以很便宜。

通过文章前面的内容我们简单做个梳理:

保险卖得便宜,并不是因为保障差

反而保险卖得贵是有问题的,本质是由于它们的附加保费太高具体来说来自于渠道、运营、历史三方面。

而保险貴的钱对我们老百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咱们买的是保险又不是这些七七八八的零碎,别让信息不对称坑了你

这也让我们学习到了3點教训:

1)远离高佣金的产品,代表是返还型保险、“大而全”的保险

2)保险公司名气大,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3)保险公司的历史并不能作为参考,历史长甚至是减分项

至于保险公司怎么选,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总结下来记住一句话:

遇到保险产品同质不同价,该怎麼办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全网朂全保险选购攻略:
  1. 如果看完上面的攻略还不懂,这是我集多年经验总结的保险精华保证3节课能帮你彻底搞懂保险的主要问题。
  2. 想给镓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或者扫码关注我的公号“肆大财子”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3. 如果想診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