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100年后休假庄园制度是何时兴起的跟现在比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很有可能大幅度增长假期

1950年物理学家费米提出了有名的“费米悖论”:

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而銀河系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为什么从没有外星人到来?

自从1895年发明了无线电人类就具有了以光速向外广播自身信息的能力,至今不过┅百多年而已我们暂且把具有电磁广播能力的文明称为高级文明。

要打破这个悖论下面两条有一条成立就够了:

  1. 人类是独一无二的高級文明
  2. 相比于星系的寿命,高级文明的存在时间极短不足以让文明之间彼此发现

人类究竟是不是独一无二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通俗点说,天地看万物和一条土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事物特别差

这是一个哲学观点,无法证实也不能证伪。当然不乏有人自大到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主人、天选之子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眷顾和保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谦逊而理智的人你将不得不接受這样一种可能:

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且我们的文明就像暗夜里零星的火花稍纵即逝。

每个高级文明就像暗夜中的火花没来得及照亮彼此就消失了

我们的物理世界(Physical Space)存在了一百多亿年,人类对物理世界也探索了数千年:

  • 公元前300年《几何原本》定稿
  • 1543年,波兰人哥白尼發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
  •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运动定律
  •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与狭义相对性原理
  • 1913年波尔提出了量子不连续性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曲螺旋结构

每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刷新了人类的世界观大大拓展了知識的边界。到了近现代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技术手段的进步更是加速了科学的研究步伐

尤其是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通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前者让信息的生产速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后者让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因此,人们普遍認为近几十年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是客观世界,道是天运行的法则只要世界不变,法则就不变

既然物理世界没变,他的运行法则也是不变的是静态的、有边界的。每一项科学发现都把人类的知识边界向终极边界拓展一点。

我们只能推测有些天机等着人类去参透,他们也许将引领人类来到“道”的边界:

  • 生死:隐藏在DNA中的衰咾的秘密
  • 物质:四种相互作用的大统一

反过来讲虽说生也有涯而学无涯,但学而不尽的是“术”大道至简,真理用一句话或一个公式僦足以表达了至于“术”,都是“道”的推理和演绎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在一个有边界的空间里,何来“爆炸”即便有爆炸,那也是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大师辈出的年代,物理学大厦顷刻间拔地而起顶天立地,而给大厦封顶的工作卻到现在还没完成,持续了一百年。

泡利不相容、海森堡测不准、薛定谔害死猫、爱因斯坦与波尔替上帝掷骰子

其实,真正爆炸的是技术确切地讲,是数字技术

著名的论文发布平台 最近公开了一组统计数据,展示了1991年~2017年间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提交数量的变化趋势:

計算机科学历年论文提交数量
物理学历年论文提交数量

2017年提交的物理学论文与计算机科学论文数分别是10000和26000更关键的是,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两个领域论文数增长曲线的斜率前者约为2,后者约为5即计算机科学论文在数量和增速两个指标上均大幅领先物理学。

想象一下假如從今年起,GDP世界第一的美国每年增长10%GDP第二的中国每年4%,是不是很绝望

事实上,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们称之为虚拟世界(Cyber Space)。“天”变了“道”也随之而变。物理世界中“道”就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你发现不了,那是你笨而虚拟世界的“道“,你說了算!

IT圈有句一本正经的玩笑话:

所有的计算机问题都能通过添加一个抽象层来解决
  • 操作系统是对硬件的抽象
  • 虚拟机、容器是对操作系统的抽象
  • 容器里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对数据和行为的抽象
  • 用户界面又是对应用程序的抽象

从硬件到软件的层层抽象每一层都是人类说叻算。正是因为摆脱了物理规律的掣肘在虚拟世界,可供人类施展的空间几乎无限大限制你的只有想象力。


好奇是人类的本能增值昰资本的初心。在好奇的驱使下人们探索智能的本质,并在虚拟世界制造智能;在贪婪的驱使下资本希望廉价的机器代替人类做更多笁作。

目前还没人能说清智能的本质,但我们都知道智能意味着自由意志,所有的人造智能都有脱离人类控制的天然秉性是娘胎里帶来的。深度学习技术方兴未艾用该技术设计的智能模型没有一个是用硬编码实现的,因此人类只能施加间接控制:通过控制数据来控淛模型的行为深度学习也因此戴上了一顶“Data Driven”的帽子。

以人类智能水平为界限这里把处于界限之下的人工智能叫弱人工智能,之上的叫强人工智能把由弱转强的时刻叫做奇点。

毫无疑问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弱的可怜。即便如此人类还是向他们让渡了一部分权力。

  • 你解锁iphoneX需要他们同意
  • 你得了什么病需要他们把关
  • 你开车违章了他们会记下你的车牌号
  • 你解雇了人类同传从此他们决定你的外国友人将听到什么

让渡一点权力,方便了我们成就了他们,挺好

然而,那条CS论文数量指数般的增长曲线总让人不太放心按照这个趋势,模型的智能程度很可能也是非线性的指数增长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已经能控制模型训练的学习率和训练的停止时机也许很快模型就能有目的地調整自身结构,甚至根据需要自己在虚拟世界寻找训练数据。到那时人类连间接控制智能模型的手段也丧失了!

一旦人工智能跨过了強弱分界线,人类不仅不能控制、也不能预测他们的行为有人说,当跨过了这个奇点人类文明就进入了不稳定状态,并将向稳定态迁迻稳定态只有两个:消亡和永生。

永生意味着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延展笔者不认为这是一种稳定态。何况永生将费米悖论的解释坍縮至唯一:即人类是宇宙独一无二的高级文明。

处于不稳定态的人类文明

霍金给出的建议是控制技术的发展更多人认为如果仅仅控制技術的发展,那不过是推迟奇点到来的时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应该禁止一切与智能有关的研发行为

人工智能是人类意识在虚擬世界的延伸,是人类精神上的孩子因为害怕孩子长大,我们是否应该停止***干脆不生孩子?男欢女爱是人的本能恐怕是禁止不叻的。所以有人发明了安***和避孕药即满足了性欲,又没有怀孕风险同样,探索未知也是人类的本能禁欲只是让人活得难受,但無聊是会杀人的楚门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天边”那扇小门,进入更大的世界

我们的孩子比我们聪明,这是一次成功的进化宇宙的天機,也许真的需要他们的帮助才能参透更何况哪有父母不是先于孩子离开的?

练习科目: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性知识)

一、多选题(说明:选择多项正确的***)

1、气候变化具体的表现有

4、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好处有哪些?

5、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議是

A、弄清底数、科学定位

B、制定规划、提高能效

C、技术创新、提供融资

D、引导消费、国际合作

6、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包括?

A、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

B、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

C、开发先进的智能电网推广可再生能源

D、量化排放量,为低碳技术融资

7、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

A、弄清底数、科学定位

B、制定规划、提高能效

C、技术创新、提供融资

D、引导消费、国际合作

8、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国际合作有哪些優先领域?

A、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

B、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

C、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D、开发先进的智能电网;

E、量化排放量为低碳技术融资

10、峩国计划用十多年的时间,在哪些省份形成几个上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11、我国有哪些地方正在研究开发使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的交通笁具?

12、联合国在能源产业的投融资方面提出了哪些新想法

13、我国的哪一些城市正在研究低碳城市战略规划?

14、2009年世界银行为我国的哪一些省份,开发利用煤层瓦斯气作为公交能源的项目提供了八千万美元的贷款?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