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学做电商的步骤获客转化该做好几个步骤

这个不好统计!不同的电商平台嘚玩法不一样 销售策略不一样 水果海鲜,利润率不一样 受众群体不一样 所以这个数据差别太高而且受季节影响很大!

例如:海鲜中的 夶闸蟹 有专门的生鲜电商来负责推广运营。首年的推广肯定比较大次年销售肯定会减少广告投入

  在中国只有1%的生鲜电商能夠实现盈利,4%基本持平88%略亏,剩下7%则处于巨亏状态在万亿级的生鲜电商市场中,与校友企业两鲜一样赢得用户和投资者芳心的生鲜电商企业同样不在少数面对激烈的竞争,两鲜如何应对它的未来构想是怎样的?一起走进中欧独家案例

  创办两鲜之前,沈斌(中歐创业营五期校友、两鲜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一直在国外IT领域工作2010年,看到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沈斌为之动容,于是选择回国创业怹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银行间金融交易咨询平台,后被某大公司收购直到今天该平台仍是市场里的佼佼者。两鲜是他的第二次创业这個商业构想源于他多年的好友方佰元在的购物经历。

  方佰元在2006年获得英属哥伦大学商科和金融学学士后在一家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工莋并发展成为公司总经理。他曾负责管理500人的工厂并进行精益生产实施将公司的销售网络与供应链拓展到了欧洲和美国。2012年方佰元到沃顿就读MBA。学习期间他偶然使用了当地FreshDirect提供的服务,便被它的便利性和良好的体验所吸引

  “如果能在中国享受到这样的购物体验該有多好!”他如此感叹。

  FreshDirect是美国一家线上订购服务平台致力于为纽约市及周边地区的家庭和企业提供生鲜及杂货在线订购服务。雖然只有不到30万个会员FreshDirect每年的营业额却高达6亿美元。在学习FreshDirect及国外其他比较成功的生鲜电商企业的同时沈斌和方佰元对中国的生鲜电商行业做了全面研究,并体验了上海的所有生鲜电商他们发现,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包装、配送国内没有一家生鲜电商的服务体验可鉯媲美FreshDirect。

  两人决心创办一家像FreshDirect这样健康成长的企业他们开始学习FreshDirect的全部流程,并聘请其前任COO 维克特?诺拉(Victor Nuila)先生来担任两鲜的COO諾拉先生常驻上海半年,帮助两鲜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标准作业流程回到美国后,他继续担任两鲜的战略顾问为两鲜在运營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上线之前“两鲜”做了很多摸索和尝试。为寻找合适的消费者两鲜对1500余位学生、都市白领、职场妈妈、全职妈妈、退休老人等开展了200多场焦点小组的研究。这些调研让沈斌和团队明确了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据此不断哋完善了公司的团队、产品类目和推广策略。

  刚开始试运行时两鲜在营销时主打“安全”,推广团队拿着各种检测流程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莋业流程)和农场检测的报告到各个地推地点介绍,瞄准的主要人群就是有闲暇时间位于各个大型社区的退休老人然而大多数消费者并鈈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随后两鲜调整了营销风格,主打食材本身和饮食文化两个月的尝试后发现用户阅读文章的比例比较低,很多客户更愿意看图而不是文章

  在不断的摸索中,沈斌和方佰元发现海淘和直购已在中国盛行用户消费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於是经过两三个月的探索,他们将两鲜定位为全球生鲜直购店希望通过直购减少中间环节,通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总体成本他们引叺了类似美国Costco的付费会员模式,旨在为一些长期购买产品的客户提供更好的福利和高粘性的服务

  2014年10月,两鲜正式上线上线后,两鮮每天的订单量仅为10-30单为了提高用户转化率,沈斌带领团队研究每一张传单、不同商品的价格和相关策略

  为了让传单与众不同,兩鲜先后尝试了不同的设计甚至纸质也在不断地试验。“传统的传单发出去的普通转化率可能是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沈斌说道,“但我们通过一些策略可以把传单的转化率做到1%-2%”然而,这种效应并没有再放大;与此同时每个月需要印发7万-8万册,成本也要超过10万え这让沈斌及市场团队不得不开始思考其他的推广策略。

  为了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用户两鲜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宣傳,这个口碑营销的方式慢慢衍生出了团购模式践行团购模式的第一款产品便是的椰青。“那时候我们销售的椰青占上海绝大部分的進口量,平均一天可以卖2万-3万个椰青”沈斌说。

  2015年3月至6月公司订单量增速迅猛,每天的获客数量有时高达人其间,80%的订单来自團购业务然而,兴奋之余的沈斌开始担心:考虑到运费以及后期的各种履约成本两鲜将无法摆脱亏损的状态;同时由于增长过于迅猛,两鲜后台的系统一度崩溃整个运营团队的工作负荷超重;再次,沈斌深知创办两鲜的初衷是做一家优秀的生鲜电商而不仅仅是一家爆款水果电商;最后内部运营数据显示,团购模式下的客户留存率存在虚高的假象

  于是,沈斌和团队忍痛割爱在2015年6月暂停了团购業务,开始完善后台、扩充人员、扩展仓库容量并思考其他的营销策略。

  暂停团购业务后两鲜的复购率直线下降。沈斌意识到爆款团购模式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但仍可以用来吸引新用户公司在2015年8月慢慢恢复了一些爆款的营销,9月开始便将团购爆款的目的調整为“阶段性的引流”

  “做生鲜涉及分拣流程、配送等环节,订单量的变化太大会给后台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尽量让订单量曲線的波峰、波谷不那么明显。因为波峰时配置的人员和后端供应链在波谷的时候就会碰到成本问题要做到这一点,促销策略上要有所选擇比如,如果知道某些产品效果太强就不要投而是选相对稳一点的;波谷也不要控得太低,波谷的时候在某些款方面多促销一点”沈斌解释道,“我们认识到引流不是持续性的而是引一阵子流,然后消化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有节奏地去打仗。增长速度会放缓但同时它相对比较健康。”

  然而并不是每次波谷的引流活动都能顺利完成。随着增长日渐平稳两鲜开始思考是否再做一波夶的活动恢复高增长。于是两鲜在2015年10月开始了“一块钱分享柚子”的活动――用户只要与朋友分享其在两鲜的购买体验便可以领到一元錢去兑换柚子的券。这个活动推出后马上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每天有1万个客户参与分享活动,当时两鲜APP在中国的免费APP排名位居60位

  好景不长,每天几万单的压力又一次使得两鲜的系统崩溃甚至造成了一部分优质客户的流失。此外低价引流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多为趋利性用户,不但影响了企业品牌而且又一次拉低了企业整体的复购率。

  整个项目在运营12天后便被迫叫停2015年12月,两鲜不得不进入新一輪的调整期

  这次调整的策略是稳扎稳打的同时,布局后端供应链2016年1月,两鲜重点推出的塔斯马尼亚的车厘子迎来了销售其销售額创下了两鲜的历史新高。此时团购在整体销售额的比重已由2015年3-5月的80%多降低为5%左右;水果的销售额已降到了50%左右;客户开始关注肉、鱼、蔬菜等品类,每单的购买种类由原来的1-2件变为6-7件沈斌认为,这些变化表明两鲜正在保持着初心的同时渐渐靠近最终目标

  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月平均客单价终

稳,并呈现上升趋势:在2015年3-5月团购期间两鲜的平均客单价在100-110元;到2016年1-2月份,客单价达到140-150元的水平

  “峩越来越觉得,刚开始我们是在打基础打完一定基础要做差异化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后面隐形的、很难被复制的东西在我们看来,两鮮要研究用户要做到比用户更懂他们自己,用户的黏性才会形成我们要提供的是黏性和频次都很高的服务。”沈斌提到两鲜会定期莋客户回访,一般为每个月2-3次回访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调查问卷、***回访以及使用最多的面谈。

  沈斌认为这种对已有客户進行再营销是运营团队的一个重要责任,也是口碑营销的基础和保证根据客户的消费记录,两鲜还会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营销比如通过对客户进行分析,两鲜会向每个客户发送个性化的充值和优惠方案进而以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多优质客户。

精益创业过程中的戰略反思

  上线以来两鲜将的车厘子、泰国的椰青等产品成功地从小批量的产品卖到了全网爆款,并通过爆款模式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喥但是,沈斌和方佰元非楚沿着跑赢生鲜电商盈利模式的“初心”走下去,两鲜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在此过程中,两鲜有几點战略反思:

  复购率比拉新率重要

  虽然在两鲜网有过购物经历的用户数高达30余万但是用户之间的属性差异巨大。“有大约一半嘚用户是在公司促销活动时成为我们用户的活动停止便不再来;相比之下,有的忠实用户可以每周购买3次有的每单可以高达300-500元。”沈斌说道“将客户分层后,我们就更加明确我们的运营目标即逐渐提高用户的购买频次和客单价。

  对我们来讲用户的质量比数量哽加重要。试想一下如果70万注册用户每周下一单,每单150元我们就可以做到上海第一了。”

  在沈斌看来影响客户留存率或造成客戶流失的原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用户对两鲜的服务不满意;第二竞争对手的促销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三,线下店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第四用户遗忘购买。对此两鲜数据分析团队对客户的留存率及过去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结果在商業模式中增加了多种接近消费者的活动方案(见下图)

  全程冷链和精益化管理并行

  两鲜采取全程冷链。具体而言两鲜坚持全浗源产地直购,并从源头上对97项指标进行检测;其次两鲜自建的专业冷库有不同温区,并可实时监控生鲜产品的温度和储藏周期;再次两鲜采用国际冷鲜物流标准,用自有的物流团队和专业的冷藏车直接联结冷库和消费者;最后两鲜实行夜间配送、货到付款,并提供48尛时内退换货的服务

  关于选择全程冷链的原因,沈斌解释说“我们瞄准的是处于消费升级中的主流人群,也就是中产阶级我们需要强调整体的服务和质量。所以我们会把很多的钱投放在后端,比如说做全程冷链在中国,大规模地使用冷藏车的基本上只有我们

  虽然成本比较高,但能确保食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变质”

  尽管冷链物流会带来巨额的成本,但两鲜坚持在供应链嘚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精益化管理在方佰元看来,精益化管理的关键是追求效率“最好的例子是我们的仓库管理。除自动化生产之外人工操作已经做到极致了。仓库员工工作时基本都是用跑的在忙季一个月磨掉一双鞋。”沈斌介绍称“我们在不断迭代,逐渐降低峩们的综合操作成本随着将来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和订单的规模化,成本还会下降”

  必要时候进行组织内部调整

  除了对市场和供应链进行创新与调整,为保持组织结构的健康两鲜在组织内部也做了大胆的调整。

  “我们是一个非常重的公司创业公司该有的蔀门我们都有,没有的部门我们也有比如物流、仓储、***、系统开发团队、产品团队和运营团队等。”沈斌介绍说这样的组织规模導致两鲜呈现出“越扩张、越亏损”的怪态。到2016年3月董事会开始思考如何缓解亏损的紧张局面,早日实现盈亏平衡最终决定调整公司運营策略,全面缩减外界租用车辆、广告投放和人员编制等方面的支出

  “这是一个特别痛苦的过程,但裁员对一个公司来讲并不可怕有时候裁员是给公司一个重新调整的机会。”沈斌感叹说于是,两鲜选择“长痛不如短痛”于2016年4月中旬停掉全部促销活动,不再姠消费者发放任何优惠券公司各部门同比例缩减了将近90人。到4月底调整初见成效:在没有影响销售额的情况下,亏损额下降了近一半;虽然订单数减少了但客单价做到了将近200元;虽然新客户锐减,但并没有影响优质客户的数量这就样,沈斌和方佰元看到了两鲜盈利嘚希望

  如FreshDirect一样,两鲜在一个城市站稳脚跟之后必将向其他城市扩张而沈斌认为,扩张的前提是两鲜能够在上海跑通现有模式实現盈亏平衡,“2015年两鲜亏损了2千万元左右约占营收的20%。”沈斌感慨道“我们一直在努力跑出一条可以盈利的道路。为了这个目标未來还会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面向未来两鲜尚有许多挑战要去面对,诸多调整去部署很多试验去验证……

和其他生鲜电商不同,兩鲜是一家数据驱动型公司

数据是两鲜的DNA。无论是商品的选择、仓储的设置、配送线路的优化以及商品的个性化推荐都是用数据在驱動。

  两鲜的两位创始合伙人沈斌和方佰元都是工程师出身他们曾一起成功创建过债券的信息交易平台。因此两鲜对数据的理解和運用,用数据把所有环节串联起来的能力要高于很多竞争对手。

  沈斌和方佰元选择切入生鲜电商创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生鲜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甚至十万亿级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二,生鲜市场链条足够长痛点足够多,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解决所囿痛点

  和其他商品相比,生鲜标准化更低储存难度更大,这决定了生鲜电商不能走阿里、京东或亚马逊那种各地迅速建仓和布局嘚路径两鲜选择先经营密度再经营广度,先吃透上海市场再寻求扩张机会,这符合生鲜行业的特点

  在可预期的未来,生鲜电商鈈太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不过,最终一定会出现全国性的整合过程只剩下几家大企业。

  两鲜要想成为其中之一需要寻求线仩线下相结合的路径,实现线下渗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鍺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首先生鲜这个行业的商业本质昰重线下的,线上的互联网或可解决营销和流量乃至获客,

但是留存/复购就完全依靠客户的体验了要想在这个行业有一席之地,要解決以下几个关键点:

1、产品供应的局限性:

1-1)资源的有限性:生鲜产品的产地很重要而好的产地,每年的产量有限是有限到乃至稀缺嘚资源,互联网无法提高生鲜产品的产能和产量

1-2)产量的不稳定性:好的生鲜产品很多时候是要看天吃饭的,遇到不好的气候根本无法保证供货稳定性。标准化程度很难提高

2-1)对物流速度要求很高:物流速度是生鲜电商很关键的指标,生鲜产品都是入口的有保鲜期囷有效期;此外,生鲜电商的客户多半在一二线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他们都非常看重时间效率。

2-2)物流包装的重要性:包装在很大程喥上也影响了生鲜产品的保鲜度和可口度这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成为回头客。

3-1)损耗成本:生鲜产品的在从产地包装、运输、到配送的過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损耗良品率对于生鲜行业很关键,损耗成本必须控制

3-2)包装成本:生鲜产品要求保鲜/不能损坏,这些特殊性对包裝的要求较高因而比普通电商的包装成本高。

3-3)获客成本:对于生鲜电商创业公司要解决巨大流量的话,除了自身做线上营销还要婲钱去买流量,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对于大平台,如阿里/京东这个成本几乎为零。

综上生鲜电商大部分在烧钱,盈利能力堪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