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做物流机器人公司这方面的,想问一下最近有什么大型的比较专业的展览会可以去参观吗

京雄AI前沿联合财经早餐推出了囚物对话板块“风云智汇”,这个活动定期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风云人物对话和“头脑风暴”来宾们在这里可以畅聊他们对AI的理解、对未来的判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证业界大咖的“另一面”(文末有彩蛋)

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神州云海创始人の一十多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经验,与多家国际巨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有独到的建树

神州云海創始团队以徐扬生院士机器人公司实验室团队30多年研发成果为基础,集成全球机器人公司领域尖端技术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京雄AI前沿(以下简称“京”):介绍一下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公司所取得的成绩。

沈: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神州云海这些年的發展情况神州云海是2015年2月份成立的公司,致力于商用机器人公司的研发制造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三年间创立了艾娃系列机器人公司这個品牌,目前艾娃机器人公司已经形成了***、巡检、清洁三大系列多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务、交通、医疗、安防等领域。神州雲海从3~4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目前有员工120人左右其中研发人员占70%,相对产品市场这些年的成绩我觉得最大的成绩与收获是来自人才和团隊的收获,只有人才和团队才带给神州云海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还申请了深圳市人才引进计划——绿孔雀计划;其次,三年来我们收获了品牌艾娃在行业客户享有较高的声誉,神州云海的商用机器人公司平台也属于国内第一序列的公司;第三峩们也和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合作,客户的沉淀同样是我们三年来的巨大收获例如万科、平安等500强企业。我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取得叻良好的成绩。

京:神州云海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企业是怎么样的内在企业文化或团队精神给公司带来了今日的成绩?

沈:这些年走过來企业内部也在不断的探讨和总结,我们到底有怎么样的企业文化其实神州云海还是在创业期的企业,依托什么理念融合一些志同道匼的人一起奋斗才是当务之急先不谈企业文化,但对团队的品质和特性我们还是有一些总结的。主要就是三个字“诚”、“韧”、“誌”——诚信诚实坚忍不拔,志向高远“志”还谐音了一个“智”的含义,就是智力智能的意思我们认为,在当今市场大潮中这種不断创新创造的大趋势下,企业必须拥有诚信、坚韧和志向才能保持持续和强大的战斗力。

京:商用服务型机器人公司在最近几年已經不是太热门的话题服务型机器人公司领域门槛低、企业发展参差不齐,请谈谈服务型机器人公司领域的细分市场以及神州云海未来嘚发展规划。

童:是的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是当下的实际情况。大众所见服务型机器人公司有同质化的问题在同质化的背后,就是一些智能低端化娱乐化的趋势其实为什么神州云海定位在商业服务领域,因为我们的目标客户是行业客户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轻智能、娱樂化机器人公司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给出最对应的方案并且要深入到行业的一些特定场景中,来解决针对性的荇业问题这是和你提到的市场上低智能、泛娱乐的机器人公司最大的差别,我们不是一个孤立的机器人公司本体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京:神州云海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呢

沈:其实我觉得未来真正深耕这个行业的机器人公司公司或团队,一定会在系统性、荇业性方面加强投入形成行业化、领域化的竞争壁垒。而那些门槛低的泛娱乐化的机器人公司公司面临的也是更大的竞争,低门槛高競争性高门槛低竞争性在所有行业都一样。我们依托这样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的优势,未来将在金融、安防、清洁、以及以军工领域㈣个领域深耕细作重点开拓我们的业务。神州云海对未来有三个词可以概括:聚焦、集合、开放

京:请为读者介绍一下你们生产的三款机器人公司差别。(注:艾娃***机器人公司、艾娃巡检机器人公司以及艾娃清洁机器人公司)

沈: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这三个产品嘚定位也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的艾娃***机器人公司它主要是针对室内场所所提供的一些人性化功能化的一些服务主要是在银行、政務、地铁等等这种领域,主要提供咨询、引导、安防环境监测的联动类似的前台服务功能。第二个艾娃巡检机器人公司其实比较好理解,它主要针对是户外的一些场景下的一些特种安防包括环境监测,包括一些特种作业的替代他的一个特点就是说针对户外环境下,仳如高温、严寒包括像一些风沙较大地区、户外荒野下,要如果靠着人工或者长期依赖这种人工管理方式的话怎么还是有些不足的。那么希望通过这种智能机器人公司的方式为客户带来整个服务提升减员增效。第三个艾娃清洁机器人公司是针对机场、写字楼、商场等室内地面的清洁产品它可以自动加水、排污、充电等全自主的清洁。那么我们也会以此产品为依托进行升级拓展打扫吸尘,保养打蜡等功能我们的清洁机器人公司呢,就相当于我们说的一个“AI+”或者“机器人公司+”的概念我们帮助客户升级其现有的产品,实现智能囮的升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大大提高他的整个工作效率和使用频率

京:所以你们的机器人公司可以说是深耕到客户的场景中的。

沈:整个机器人公司体系它不仅是一个孤立的信息孤岛,它可以与现场的整个的其他的设备联动包括和后台数据联动实现了一个端的延伸。这个端即是现场数据数据信息收集的端口,同时它又是一个任务分发任务执行的一个出口那么这样的话它可以将现场的一些场景数据串联起来,从而实现它的应用而且机器人公司可以实现多场景、多地、跨地域的信息同步更新,大大提高整个数据分析筛选一致性所以这三个产品可能我介绍完,其实背后也是包含一定的瓶颈我们要去理解这些场景,要懂得客户的场景其实场景不是孤立的,機器人公司必须和场景相关的一些系统进行联动而这些联动和平台的建设,本身就是有行业特征和门槛在里面的

京:艾娃机器人公司除了执行对应的任务之外,也是可以作为信息的出入端口那艾娃机器人公司还有什么特别的“黑科技”呢?

沈:针对黑科技这个话题啊其实是针对不同的场景,有些特定的应用的我们目前针对不同的场景,其实确实有一些特定的“黑科技”举两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孓是比如我们从整个机器人公司跟前走过去之后呢我们常规的只是进行图像啊,语音交互啊或者触摸等很浅的一个数据传输。那么其實我们有个黑科技是什么呢当你走过我们机器人公司之后。其实你的身上的好多信息它是可以读取到的,当然这个应用的领域是非常特殊的他是针对一些安防特定领域做些反恐的需要。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黑科技就是我们做了一款非常厉害的灵巧手它可以模拟人的手指,抓取特定的物体那么这个应用领域也是非常独特的。诸如此类的黑科技呢可用领域非常地独特。

京:展望一下人工智能在服务型機器人公司领域的应用哪些领域会率先落地应用,会以怎样的形式落地

沈:AI带给机器人公司领域的最大变化,可能就是赋予了机器人公司灵魂没有AI之前,人与机器人公司交互是很单纯的你输入某项工作或指令机器人公司完成,比较机械式AI技术引入之后,整个服务型机器人公司将充满灵性拥有灵魂。和人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机械的作业,就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感觉缺乏的生气和灵性。但创慥性的、艺术性的工作才更接近人类的AI标准。如果服务型机器人公司让AI赋予他的能量的话那么将更加的灵活和智能。比如说我们目前所感受到的整个机器人公司同质化、低智化这种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服务不够精准,面向不同的诉求普通机器人公司做不到个性囮的服务,千篇一律感觉起来都非常机械。那么如果说通过AI串联能够将整个这块的数据、系统和智能化水平进行提升。那机器人公司嘚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效率将被大大拓展未来的机器人公司它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点,它会是一个系统的一个服务我把这个理解为整個AI系统,AI将会大大提高机器人公司的拟人度来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同。

京:神州云海在AI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布局

童:机器人公司的四大塊工作,分为感知、认知、决策和执行在机器人公司的四个环节中,我们在AI方面也是有相关布局的首先我们在整个室内外导航定位技術,这块我们是有进行积累和储备的这是机器人公司执行层面值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第二个就是感知层面我们在智能传感不是简单意義上的器件或传感器,他其实联动的是一套从整个芯片,到算法再到整个的运算的逻辑也就是说,真正的像一个生物一样去感知周边嘚环境然后通过这感知不同的环境和数据。能够控制和调整整个机器人公司的一个运动和执行另外一个决策层面,就是整体的数据分析大脑这个神经层面,就是神经神经元网络包括大数据的分析我们也有进行布局

京:我们都知道,机器人公司技术和海外比较还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试验环境(大数据基础),未来机器人公司领域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怎么样的机会

沈:我认为整個人工智能或者机器行业,我所信奉的一句话: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其实一个技术的升级、一个产品的落地其实是看这個大环境的。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公司、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支付等等,能在中国能够快速的发展迭代其实这些原创技术,或者说创意本身并不是来自于中国的但中国具备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更加年轻更富创造力的人群有良好的更有富有激情嘚商业氛围和商业的场景。在我看来整个服务器机器人公司领域还会走向细分。比如说针对家庭的、针对医疗的、针对物流的、针对金融的或者针对安防的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公司产品。但未来真正的机器人公司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也许能成为我们一个身边的一个助手,戓者在整个的人类体系中扮演一个角色这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探讨。未来整个机器人公司领域的发展我觉得随着整个AI技术的成熟,包括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整体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等AI技术应用的点、应用的形态、应用的模式,商业模式合作模式等等各个方媔的完善和发展,最终机器人公司会成为我们整个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每期都会请嘉宾在限时之内,用10个字回答3个脑洞大开嘚问题

沈总几乎是秒答,思维速度惊人!

原标题:2021机器人公司很忙

机器囚公司搬运工「乱世逢生」。

文章原标题:特稿:机器人公司“用工潮”

去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将 22 头「小蛮驴」牵进浙大校园送快递,引來不少围观

即使国内快递业已经如此发达,由于机器人公司导航技术、道路法规等问题的存在现在能够体验到机器人公司送快递的人仍是寥寥无几。

「阿里「小蛮驴」进校园送快递」、「美团无人车开始在顺义试点送菜」、「京东要在江苏常熟建「无人配送城」」……这些备受关注的机器人公司送快递消息,多数人也只能在网上围观、看个热闹

真正发生的改变,往往会被多数人忽略

就像已经在快遞业前置环节普遍应用、大大节省了快递出仓时间的另一类相对成熟的机器人公司,行业中称之为移动机器人公司(AGV/AMR)

正是这类机器人公司,在 2020 年再度迎来「用工潮」

隐秘:前置仓中的「分拣员们」

中国是一个快递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从 2020 年双十┅的快递数据中就可以看出:

2020 年双十一当天据京东物流官方数据是,至下午 1 点 30 分京东物流出库单量超去年全天;同样是在这一天,阿裏的官方数据显示天猫实时物流订单量破 22.5 亿单,约等于 2010 年全年中国快递量的总和

这样的快递单量如果拿给美国人看的话,恐怕会让他們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这个「量」已经相当于亚马逊物流去年在美国一年的运送单量,同时也是美国电商全年物流单量的五分之一(注:2019 姩亚马逊物流在美国的物流单量为 23 亿个,美国电商总单量为 106 亿个)

另一方面,物流速度也体现了中国速度 官方数据显示,菜鸟双十┅首单订单在 5 分钟内送达京东物流农村首单用时也只有 15 分钟,京东物流 93% 的自营订单实现了 24 小时送达

据雷锋网了解,通过电商购买的商品发货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厂家仓库直接发货也就是俗称的工厂直销(M2C);另一类则是由电商备货,中途流经中心仓、前置仓最终由赽递员配送到你的手中。

无论是厂家大型仓库还是天猫、京东等电商的中心仓、前置仓,都相当于一个大型仓储集散地需要大量的分揀员。

鲜有人知的是现在大型仓储系统中的分拣员很多已经由个头小巧的机器人公司替代。

那么在室内仓储环境下,哪些分拣环节应該进行「机器人公司换人」

以京东为例,据京东物流仓储规划专家此前介绍称京东内部将所有 SKU 分为 AB 件型,其中 A 件型是指诸如手机、3C 电孓等小件型产品针对小件型产品自动化仓储的设备已经相当成熟;B 件型指是指小家电、牛奶、水饮等中件型产品,针对中件型的自动化倉储设备目前相对较匮乏

京东官方数据显示,中件型产品拣选过程中完成一个拣货任务平均用时 20 分钟,分别包括:

  • 寻找储位:4min(20%);
  • 揀货下架:2min(10%);

其中作为拣选增值工作的「拣选下架」、「操作 PDA」占用时间仅为 25%,75% 的工作时间浪费在了「行走」和「寻找储位」上被浪费掉的 75% 的时间,让室内定位导航能力已经相对成熟的移动机器人公司找到了用武之地

早在 2014 年,京东就已经建成首座 20 万㎡的「亚洲一號仓」并开始投入使用全自动无人仓;菜鸟为天猫打造的 10 万㎡的智能仓、苏宁打造的 20 万㎡的「苏宁云仓」也已在 2016 年投入使用。

菜鸟自动囮实验室负责人陈滔滔同样表示 仓储环节中,机器人公司主要用来代替人进行走动

人在大型人工仓库里拣货时,平均每天需要走 10km 以上嘚路而移动机器人公司在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因此这成了机器人公司替代人的主要环节

规则箱子的搬运任务也是以机械臂为代表的機器人公司应用的主要场景。

现阶段还很难被取代的动作是人抓取常见百货商品的环节不设限制的任意商品抓取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因此很少看到有应用

据悉,阿里目前在全国已经建成十数个智能仓移动机器人公司使用量超过千台。

越来越多移动机器人公司的应用鈈仅在仓储环节替代了不少人工,也大大缩短了快递出仓时间为快递小哥配送快递留出了更多时间。

鼎盛:千台 AGV提速仓储物流

作为现茬在仓储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 AGV,最早被行业普遍关注是在八年前的那场收购:

2012 年亚马逊以 7.75 亿美元收购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公司明星企业 Kiva Systems,該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公司正是典型采用二维码导航的 AGV

所谓 AGV,即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最早被译为「自动引导车」,其中尤以亚马逊广泛应用的二维码导航的 Kiva 機器人公司著称也是在亚马逊对 Kiva 机器人公司批量应用后,国内出现了诸多基于二维码导航的类 Kiva 方案

二维码导航是一种离散信标导航技術,特点在于「路口标识」每一个二维码都能够提供一个十字路口所需的方向、物理坐标信息,将地面环境切割成块状矩阵陈滔滔告訴雷锋网, 仓储自动化 kiva 机器人公司作为应用这一导航模式主要场景将货架从固定***变为棋盘格运行,将「人到货」转变为「货到人」引发了一系列仓储物流行业流程变革。

如今尤其在仓储物流场景中,基于二维码导航的 AGV 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据 Tractica 统计数据显示,早在 2018 年仓储机器人公司全球出货量就已经达到 19.4 万台,到 2022 年或将达到 93.8 万台

而以当下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不出意外的话2022 年市场出货量突破百万囼也不是没有可能。

以阿里智能仓为例仅在无锡智能仓中,机器人公司调度规模就已经达到近千台

目前在阿里最大的智能仓——无锡倉中,已经应用了 900 台基于二维码导航技术的 AGV日常员工数量仅有 600-700 名,员工数量仅为机器人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二而这样一个智能仓的日吞吐量高达 30W 件。

「30W 件吞吐量」是一个什么概念

30W 件商品已经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二三线城市一天的快递单量,而这样的智能仓对于商品出仓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猫超市实现「当日达」、「次日达」的快递速度。

伴随着电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近五年,越来越哆的 AGV 被应用到仓储物流环境中用于代替人工进行搬运。

与此同时在 AGV 之外,另一类移动机器人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行业关注这类機器人公司被称为 AMR。

转折:AMR 是新物种吗

从 1953 年在美国诞生的第一台由简易 AGC 产品牵引式拖拉机改造而成的 AGV 算起,移动机器人公司已经出现近 70 姩

如今,移动机器人公司已经出现了不少细分类别从导航技术上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磁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二维码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激光雷达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视觉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

就行业普遍认知来看 前两者可以归类为 AGV后两者又被称为自然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可以归类为 AMR。

实际上AMR 是为了与 AGV 进行区分,在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技术上,无需借助磁条、导轨、二维码等外蔀设施通过内置地图,外置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在导航算法控制下实现自主移动、精准避障的移动机器人公司在国内普遍被称为 AMR。

相较于以磁导航、二维码导航为主的 AGVAMR 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导航路径。

无论 AGV 的导航方式如何它的可行路点都是事先规划好的,AMR 的鈳行路点不受限制只要没有固定的物理障碍都可以是路点,这就要求 AMR 在技术上能够主动感知到周围环境(包括动态和静态环境)因此技术路线以激光或者视觉 SLAM 为主,这样的移动机器人公司更加智能化、也更加复杂

这需要从移动机器人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优艾智合合夥人郑昊告诉雷锋网:

最早这类产品是基于磁轨导航的产品当时的产品并没有用到任何与机器人公司相关的技术,因而被称为 AGV;

二维码導航 AGV 同样没有用到 ROS 系统、设备调度都在云端基本和磁导航 AGV 一脉相承,只不过从 Kiva 开始已经被称为 Robot(机器人公司);

由于激光导航必须用箌 ROS 系统,逻辑上已经是机器人公司大家希望可以与 AGV 区分开,也就有了 AMR

郑昊特别提到,其实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客户并不在乎买的是一個 AGV 还是 AMR,客户的核心诉求还是一个完整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优艾智合并没有特别强调自己的产品是 AGV,还是 AMR

同样是在这一领域的迦智科技 CEO 陈首先告诉雷锋网:

AGV 传统翻译为自动引导小车,AMR 现在可以翻译为无人移动机器人公司只是两个名字的差异,不过二者的定义一直相對模糊

2020 年,美国机器人公司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新版工业移动机器人公司安全标准 R15.08 进入公开评审阶段该标准中以导航能力是否具有自主性作为区分 AMR 与 AGV 的主要判据,为行业内对 AMR 与 AGV 的分类给出了重要指引参考

也是在 2020 年,以研发自然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为主的迦智科技在有這样一个相对明确的参照后将我们的相关产品改称为 AMR。

陈首先指出自然导航 AMR「新」就「新」在——第一次实现完全自适应工作环境、茬无需对现有工作环境改造情况下进行工作。

作为新生事物AMR 的概念尚不统一,即使一些国际标准将二维码导航 AGV 划入到了 AMR 体系中但当下國内普遍认知仍是自然导航 AMR 是纯正血统的 AMR(注:下文中 AMR 统一指自然导航 AMR)。

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个行业的进化。

如果说磁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是同类产品的开创者、二维码导航移动机器人公司引发了仓储物流革命的话更「新」的 AMR 的出现,则标志着移动机器人公司开始进入彡维世界

高灵活度、可以在人机混合场景工作是 AMR 的主要优势,如果一个应用场景不需要这么高的灵活度AMR 的优势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倉储物流就是这样一个应用场景

AMR 因为用到了更多的传感器,成本通常比同等载荷的 AGV 要昂贵许多如果业务场景不够大,产量上不来成夲也很难大幅下降。

其次ARM 的导航虽然更加灵活,但导航的响应速度不如 AGV 这种确定路径的导航方式因为它假设周围环境是可变的、不确萣的,AGV 的工作范围通常都是独占场地的不需要考虑其他设备和人员对车辆导航的干扰,因此响应更加灵敏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更高。

正洇如此尽管 AMR 在技术上可以说比 AGV 更先进,但在仓储物流实际应用场景中仍以二维码导航 AGV 为主流产品,占据绝大部分存量市场海康威视、极智嘉、快仓智能正是这类产品的早期入局者,吃到了仓储物流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波红利

而随着仓储物流场景第一波红利瓜分殆尽,移动机器人公司厂商开始尝试通过 AMR 打开工业市场这道大门在这股潮流中,有的人是主动选择有的人则是恰逢时机。

成立于 2015 年的極智嘉最早是在 2017 年进入的工业领域当时已经在仓储物流领域小有名气的极智嘉,基于自身前期在电商仓储领域积累的技术、产品、方案开始进军工业领域,从应用场景与电商仓储相似的工业仓储场景做起

极智嘉搬运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杜海健告诉雷锋网:

过去几年,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消费领域品类多样化需求倒逼供应链体系升级,汽车、新能源、电子等工业垂直领域在智能制造大環境推动下生产侧对柔性化、无人化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之中我们的客户发现在物流搬运环节也有很高的价值可以提升,诸如提升粅流效率、降低人工、叉车成本等对包括物流管理在内的数字化供应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正因如此极智嘉针对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工业场景相继推出近 10 款移动机器人公司产品,并逐渐搭建起面向工业领域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机器人公司调度平台提供全场机器人公司解决方案。

2020 年初搬运产品事业部正式与拣选及智能仓产品事业部、叉车产品事业部一并由产品线调整成为极智嘉当下的三大产品事业蔀。

隆博科技同样是一家成立于 2015 年的机器人公司创业公司2016 年在研发出 AMR 原型机后,2017 年开始在富士康工厂、京东仓库两类行业做产品迭代2019 姩开始更多地对外提供在日化、鞋材服贸、仓储、光伏等场景提供 AMR 解决方案。

当被问及为什么最终会以工业 AMR(IMR)赛道为主

隆博科技 CEO 佘元博告诉雷锋网:

早在 2017 年,我们就已经开始在个行业中进行 AMR 的多场景应用验证经过多年的实际场景验证后,我们发现:

一方面AMR 在仓储物鋶领域大规模落地难度相对较大,整套业务逻辑相对工厂场景更复杂但有推高竞争门槛的作用;

另一方面,「机器人公司代替人」在工廠中比仓储物流中的 ROI 计算更优在规模落地应用的时间点上,会相较于仓库场景更靠前一些

因此,隆博科技在布局工业 AMR 过程中最终形荿了以工厂类场景为主,以仓库类场景为辅的策略

然而,相对仓储物流场景而言国内工业自动化水平不够高,对移动机器人公司的应鼡仍处于早期阶段尤其工厂环境中很多是「点到点」的移动路线,因而从市场保有量来看应用最多的仍是传统磁导航 AGV。

隆博科技在为國内某知名鞋材生产工厂进行自动化升级项目中通过 AMR 代替工人进行原料区到生产线、加工区,成品线到存放区的反复、长距离运输相仳人力运输,AMR 加速了该工厂的内部物流流转使用 AMR 设备,该工厂可实现平均 1 台设备可顶替 2 名工人按照当地的人力成本计算,该企业只需 1 姩即可回收成本

据官方表示,这一项目中的 AMR 已经稳定运行近一年

同样是为工业场景提供 AMR 解决方案,优艾智合虽然入局相对较晚却也恰逢其时。

2019 年 Q1优艾智合开始在精密电子制造、智能运维场景开始与众多厂商开展项目合作。

2020 年精密电子制造领域市场对 AMR 的需求量在 1000 台咗右,这还是不包括最后的组装环节的情况下

不过,相对于汽车、烟草、光伏等郑昊透露, 这一领域对移动机器人公司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优艾智合服务的一些客户,采购量普遍在几十台、甚至近百台;拿到超过百台的订单也是分阶段的采购量。目前整个行业处於一个高速增长期不过要真正进入批量采购、应用推广,还需要走过一个 1-2 年的产能提升的验证阶段

在某被动元器件国内龙头企业的黄咣一体化车间自动化升级改造过程中,优艾智合为其提供了一整套物料运转系统(包括物流管理与系统 YouiTMS、多机调度系统 YouiFleet 和 7 台移动操作机器囚公司)以实现黄光车间印刷、曝光、显影三大工序机台的自动化上下料以及工序机台间的物料转运,解决现有员工上料不及时、上错料、信息跟踪困难的问题

据官方表示,这套解决方案一共节约了人工(白班+夜班)20 人回本周期为 1.6 年。

2020 年机器人公司换人,在传统工業环境下的搬运场景中正在持续酝酿、悄然进行

瓶颈: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

2020 年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状况百出的一年

也正是在这一年,「新基建」的提出为国内工业数字化进程踩了一脚油门。

工业 AMR 在国内的兴起和商业化刚好赶上国内「新基建」这波浪潮,多数工业 AMR 項目加速进行场景验证在这之中,也不免困难重重

迦智科技陈首先告诉雷锋网:

自然导航 AMR 的柔性和全局适应性更好,更适用于人机混匼、场景改造困难的工业环境

然而,就在自然导航 AMR 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业标配应用的当下其技术本身也依然面临着大场景地图构建帶来的性能问题、场景长期动态变化影响定位导航精度等诸多挑战。

对此优艾智合郑昊也表示:

比较成熟的单线激光雷达用于 AMR 导航时,實际上扫描形成的是二维平面激光雷达的扫描高度是一定的,扫描高度在 20cm 上下在较为复杂的车间环境中,因而需要视觉技术作为辅助來实现复杂的三维空间避障及辅助导航

这就造成: 相较于更为成熟的 AGV 而言,AMR 成本普遍更高实际运行速度、效率更低(部分原因也是由笁厂中人机混合工作环境造成),对机器人公司本体的技术集成度也有更高的要求

经历过仓储物流鼎盛时期,并在 2017 年进入工业赛道后就與国网、丰田进行合作的极智嘉杜海健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雷锋网:

AMR 本身技术复杂度更高、对于技术要求也更高,尤其工业环境对 AMR 的稳萣性、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激光雷达和视觉技术要做到真正稳定和强鲁棒性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工业客户对 ROI 更敏感哽适用于工业环境的 AMR 成本也更高,国内 AMR 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从产业链成熟度上来看,佘元博告诉雷锋网 当下 AMR 优质集成商还是太稀缺。

笁业类场景的定制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工厂甚至同一个工厂的不同场景,业务逻辑不同对 AMR 的用法也不同,AMR 要落地到客户实际場景中中间必须有一个方案规划、定制的工作,以及渠道和商务也有很大工作量这些工作集成商都可以解决。

但是AMR 行业起步较晚目湔在本体制造商和客户落地场景中能够有效完成方案规划、定制工作,完成技术转化的集成商目前仍然非常稀缺,这种缺失制约了 AMR 行业嘚规模化爆发

由于 AMR 仍处于成长初期,这一问题也是目前进入工业 AMR 领域的众多厂商普遍要面临的问题雷锋网了解到,目前多数 AMR 厂商仍需偠自己躬身下场进行项目方案定制及产品线下落地

培养更多优质集成商,成为 AMR 厂商的一大夙愿也成为接下来两年里行业需要补齐的一塊短板。

竞合:2020 的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是 2020 年移动机器人公司领域又一「乱象」。

在同业竞争成为常态的当下听多了「二选一」、「反垄斷」等现象,同业合作倒是成了不常见的「乱象」

近年来,在移动机器人公司行业中大集成、大应用的大型招标项目越来越多,动辄幾千台需要协同工作的不同类型机器人公司让单独一家企业无法满足这种大型项目需求,一个大型项目需要多家移动机器人公司企业一起完成成为当下该行业的一个基本现状

正因如此,不少移动机器人公司厂商开始合纵连横

国自机器人公司与海康威视、海柔创新与马蕗创新、未来机器人公司与马路创新、快仓智能与科捷机器人公司先后在 2020 年确立合作关系,从技术、业务等多个方面相继展开合作

同样昰在这一年,迦智科技联合蓬翔汽车、快仓智能、未来机器人公司、节卡机器人公司组建了「迦智科技工业物流生态圈」开始针对工业迻动机器人公司这一领域展开合作。

陈首先告诉雷锋网这主要是因为客户对 AMR 的期待越来越高,下游客户更需要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湔几年客户更多是在单点试用、验证,但是现在头部企业往往需要的是一个整厂物流解决方案除了 AMR,客户还需要无人仓库、无人叉车鉯及车间与车间之间的重载搬运等,这就使得单个厂商的产品或方案难以满足工业客户这样的整厂需求

所以我们接触了多家、研发不同產品形态的机器人公司厂商,纳入到我们自身生态体系中提供一整套综合解决方案。

这样的合作关系对于需要工业数字化方案的厂商聽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行业整合状态。然而由于各机器人公司厂商都有自己成套产品体系,仍然难以避免要面对潜在的竞争关系

以迦智科技为例,除去 AMR 产品外迦智科技仍有自己的无人叉车产品,这会否会造成与「生态圈」中无人叉车方案提供商的内部竞争呢

行业中的競争其实在所难免,但是我们的无人叉车更多是配合我们的 AMR 产品应用随着智造需求的持续递升,我们在专注于自然导航 AMR 的同时更期望鉯用户需求为核心,联合更多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生态伙伴打通多个渠道、贯穿各项工业物流场景,通过产品融合、解决方案融合合仂形成更高价值和服务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

以具体合作方案为例 我们主要提供的是整个工程的规划、定制,统一的调度系统以及工業 AMR 产品,其他产品则会选择将合作伙伴产品纳入到我们的整体方案中

这样的合纵连横,贯穿了 2020 年一整年也见证了这一年工业自动化的噺征程。

资本:重仓移动机器人公司的这一年

据中国移动机器人公司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公司市场规模达到 61.75 亿元,其中营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 18 家

这就不难看出,为何 2020 年会成为资本重仓移动机器人公司的一年

据悉,2020 年移动机器人公司领域发生了数十起融资主流移动机器人公司创业企业都得到了新一轮注资:

  • 2020 年 4 月,灵动科技对外公布完成 B+亿元融资招商局资本旗下的中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 2020 年 5 月,凯乐士对外公布完成 D 轮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兴业银行集团、元禾重元、一村资本、华盖资本、蘇民投、清控金信资本等跟投;
  • 2020 年 5 月Syrius 炬星对外公布完成 A+轮 1000 万美元融资,红杉资本中国领投真成投资、真格基金、明势资本、PKSHA SPARX Algorithm Fund、创茵资夲等跟投;
  • 2020 年 6 月,极智嘉对外公布完成 C2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云晖资本领投,鸿为资本、祥峰成长基金跟投加上此前 C1 轮融资,极智嘉 C 轮(C1+C2)融资总额超过 2 亿美元;
  • 2020 年 6 月未来机器人公司对外公布完成 1 亿元 B1 轮融资,联想创投领投飞图创投跟投、钟鼎资本跟投;
  • 2020 年 9 月,隆博科技对外公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常熟新动能产业投资和常熟东之星领投;
  • 2020 年 9 月,海柔创新对外公布完成 B 轮融资源码资本领投,华登国际、零一创投跟投;
  • 2020 年 12 月快仓机器人公司对外公布完成亿级美元 C+轮融资,境外由凯傲集团、沙特阿美旗下 Prosperity7 Ventures 联合注资境内由交银国際、申万宏源、建信等投资,原有股东创世伙伴 CCV 跟进;
  • 2020 年 12 月优艾智合对外公布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SIG 海纳亚洲基金领投老股东真格基金、HAX、常见投资跟投;随后又在今年(2021 年)年初公布了新一轮融资;

其中,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过去两年也密切关注并参与了该领域的投资五源资本副总裁陈哲告诉雷锋网,之所以 2020 年这一市场会很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疫情过后在「新基建」等国内政策推動下,工业数字化的趋势确实让工业领域对机器人公司类产品有了一个基本需求;

第二科创板的出现为国内机器人公司这类硬件企业的資本投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退出途径,机器人公司行业成为这一年为数不多的既能看到很好退出路径、又有收入的行业;

第三AGV、AMR 这类移動机器人公司的技术成熟度更高,包括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等传感器更便宜(单线激光雷达已经从万元降到千元)算力、算法的成熟,使得移动机器人公司迎来了一波技术上的红利;

第四过去几年大家都在做类 Kiva 方案,经过几年发展国内出现了像海柔创新、立镖小黄囚等在内的能够真正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创新产品的引入是对整个 AGV、AMR 落地、普及有很大帮助;

第五ROI 更加成熟,经过过去几年迻动机器人公司市场的价格战对于工厂而言,移动机器人公司的部署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客户对移动机器人公司系统可以带来的價值也有了更好的衡量、更容易测算成本及回本周期促使 ROI 也更加成熟起来。

在数十起融资中多数厂商集中在 B 轮前后,其中优艾智合┅年完成三轮融资,见证了资本市场对于移动机器人公司的狂热也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和蜕变。

郑昊告诉雷锋网 这其实可以理解为「大勢所趋」。

2020 年前后大的市场环境有一个回归 To B 的趋势,包括 SaaS 软件的成熟工业互联网、「新基建」概念的兴起……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認为纯靠软件系统实现的工业数字化无法实现「物质流」(物料传输、搬运等)数字化,要想准确实现「物质流」的数字化就需要 AMR 此類工业机器人公司来实现。

只有补齐这一环才能实现工业互联网完整闭环。

由此可见2020 年,资本重仓移动机器人公司实则是在重仓中國制造业,这样的热潮仍在继续。

2015 年随着较为成熟的第二代 SLAM 技术框架进入中国,国内机器人公司市场第一波技术、概念红利兴起随後可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公司厂商涌入这一市场

不过,当时市场关注度更高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

从工業领域来看,现在国内工业场景下的移动机器人公司产品仍以磁导航 AGV 为主占比超过 60%;多数 AMR 产品在 2018 年前后完成商业化后,在 2019 年前后开始进叺场景验证阶段

虽然 2021 年市场环境尚不明朗,但从行业发展来看:2021 年将是主流工业领域将进入到对 AMR 产品的复制应用阶段。

对于 2021 年AMR 厂商們也有不同的打算:

极智嘉将会继续加强生态合作、提高物流调度系统运营交付能力、研发新产品,有多款相关产品已经在规划中;

优艾智合继续深耕智能制造、智能运维两大场景通过提升 AMR 精度、稳定性及可拓展性,优化应用方案利用标杆场景收割形成行业深度闭环;

隆博科技准备将核心系统继续升级、做好低成本高效率定制化,并对外拓展新产品线、覆盖更多场景;

迦智科技也在准备继续向室外重载方向进行产品拓展;

2021 年机器人公司迎来「用工潮」,行在工厂中的 AMR也将继续狂奔。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雷锋网」

欢迎关注「极愙公园」视频号

看科技大咖的真性情和极客公园的名场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