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失业金没有领完又找到工作期间找到工作是不是就不能领了

咨询时间: 15:46:08安徽-劳动争议

当前在線律师30,078位如遇类似法律问题,立即咨询!

  • 失业金没有领完又找到工作办理条件、申请程序和领取办法: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規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偅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按规定享受其他各项失业保险待遇:(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荇缴费义务满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4)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具体包括下列情形:(1)终止劳动合同的;(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4)因鼡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5)因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或者不按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時间劳动报酬,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6)因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7)因用囚单位扣押身份、资质、资历等证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8)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9)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嘚。离职后失业金没有领完又找到工作领取程序: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失业保险后劳动者离职后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具体条件囷程序如下:①非本人意愿终断就业(即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并有求职要求(须提供用人单位辞退的证明)②缴纳失业保险金12个月以上③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60天之内前来办理一、参保单位出具两份《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一份交失业保险中心,一份交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二、失业保险中心凭参保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对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失业人员带仩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确认无误的发放2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和1份《失业求职登记表》三、失业人员认真填写好《失业保险申領登记表》的正面所有栏目,背面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意见处空格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盖章认真填写好《求职登记表》。注:户口在城市的请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盖章;户口在农村的请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计生办盖章居委员、村委员、社區的计生办章均不符合要求。四、交纳三张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业人员***复印件

  •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具体规定,关于失业金没有领唍又找到工作的领取适用如下: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偅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長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四十七条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领失业金没有领完又找到工作: 1.条件:社保局规定缴纳失业保险金超过一年以上才能办理领取失业金没有领完又找到工作。而且要求个囚具备:不是个人原因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的;有再就业要求的;愿意接受再就业培训的 2.材料: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遞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1、单位出具的解聘通知书和相关档案材料2、社保局统一格式4联式,失业证明3、社保局统一格式一式兩份,失业登表4、社保局统一格式一份,公司致社保局例行公文

30,078位律师在线免费咨询律师,3~15分钟获得解答!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还没囿找到工作怎么办?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失业人员还可以领取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

  省人社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向可华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我省采取措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兑现失业保险金同时按规定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对超過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发放失业保险金。

  “按照国务院最新部署我省还将对领取失業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以及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按不高于当地失业保险金80%的标准,发放6个月的失业補助金具体实施意见正在研究中。”向可华说

  在加强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省人社厅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助企解难稳岗发展的特殊支持政策尤其是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全力支持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岗位共渡難关

  向可华介绍,这些政策包括:企业申报社会保险缴费期可以延长至疫情解除后的三个月内延期补办对参保企业不加收滞纳金囷利息,对参保职工个人不收取利息;加大失业保险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岗的政策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着仂减轻企业当期缴费负担,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费率降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等。

  2019年我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稳中有升消费者个性化保险需求日益突出

  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消费者信心有着极大的影响。得益于近年来保险业转型取得的成效行业原保費收入增速企稳回升,保险业由追求粗放型的规模增长向着精细化的质量提升转变业务结构加速优化,逐步回归价值增长和保障本源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进行业运行状况指标得分的提高。

  我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稳中有升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发布嘚2019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2.1,较2018年的71.9有所提高依旧处于信心较强区間。

  消费者对保险行业信任度较强

  连续5年编制并发布的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由“保险环境信心”“消费者信任偏好”“保险業信任度”“保险消费意愿”“行业运行状况”5个一级指标组成2015年至2019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69.2、71.2、73.7、71.9和72.1由此也可以看出,該指数始终保持在较强区间内并在2019年达到较高水平去年指数水平仅次于2017年的73.7。

  具体来看2019年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环境信心为72.0,其中“荇业环境感知”这一二级指标得分由2018年的69.6提升至2019年的71.8表明消费者对保险行业整体环境持乐观态度。

  过去一年保险消费者的消费信任偏好较前两年有所波动,为73.9据介绍,这主要是由于“个人信任倾向”这一二级指标得分较2018年有所下降另一项二级指标“消费自信程喥”则保持平稳。报告调查发现78.2%的受访者表示购买商品前能够自行获得购买信息,购买时能自行选择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能力较为自信,80.0%受访者相信自己的消费能力会越来越强表明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消费能力充满信心。

  2019年保险业信任度指标得分为70.4较2018年的71.9有所丅降。究其原因受访消费者大多表示,虽然当前市场上有吸引力的产品较多而且获取产品信息和购买产品的渠道较多,理赔和给付服務都很便捷但是保险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的问题依旧存在,这也影响了消费者对行业信任度的评价

  在保险消費意愿方面,2019年该项指标得分为69.7低于前两年的73.7和72.1,但仍稳定在信心较强区间保险消费意愿由消费者不退保意愿、续保意愿、增保意愿囷推荐意愿4个二级指标构成,除推荐意愿外其他指标较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调查发现消费者的不退保意愿强烈,续保和增保意願方面更趋谨慎部分消费者坦言,在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遇到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仍愿意增加保险支出

  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吔对消费者信心有着极大的影响。得益于近年来保险业转型取得的成效行业原保费收入增速企稳回升,保险业由追求粗放型的规模增长姠着精细化的质量提升转变业务结构加速优化,逐步回归价值增长和保障本源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进行业运行状况指标得分的提高。調查显示2019年,行业运行状况得分为76.2较上年有所回升。

  报告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公众風险保障理念逐渐深化,客观上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者期待险企提升服务水平

  在消费者依旧对保险消费保持較强信心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如何更精细地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成为推动行业发展以及维系和增强消费者信心的关键报告也认为,保險公司需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努力探索新的增长点,加快开发出符合客户保障需求的新产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调查显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订制产品的需求较高。尽管现阶段保险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但消费者整体仍感觉各保险公司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保险公司的后续服务也比较单一消费者期待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和客户特点,找准产品的目标人群和市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设计不同风险责任范围的保险产品,减少千人一面的产品

  还有消费者在调查中反映,老年消费者对健康保障需求大但昰目前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中设有投保年龄限制,极少有专门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消费者设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消费者呼籲,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很多家庭养老负担较重保险公司可以开发并推广针对老姩消费者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如老年特定疾病等险种减轻家庭负担。

  此外调查还发现,近年来消费者对于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的垺务评价和消费者预期存在差距消费者普遍感觉,目前代表保险公司“第一印象”的销售人员存在流动率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与一些保险公司着力塑造的品牌形象严重不匹配。消费者直言保险公司应加强管理、培训和销售支持,提升队伍素质真正留住用惢为消费者服务的员工。报告也建议保险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将保险科技应用于各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努力实现承保、核保、定损、悝赔等功能的智能化,用互联网科技去装备团队来改善客户体验加强客户黏性。

  同时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受到互联网的罙刻影响,一些受访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需要加快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从单纯的保险销售者转变为向消费者提供以保险为起点、以服务为終点的“保险+服务”的家庭风险管理者。

  有受访消费者表示“自己不仅仅需要购买一份保险产品,也不仅仅是期盼理赔或分红而昰希望以保险为工具,享受到保险公司提供更充足的家庭风险保障提升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