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到2022年12月到2020年10月1日还有多少天个月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試卷高二地理

2019年东亚杯于1210日至18日在韩国釜山(35°N129°E)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北京和釜山两地的自转速度相比

A. 两地角速度、线速度楿同 B. 角速度釜山大于北京

C. 线速度北京大于釜山 D. 两地角速度都是15°/小时

2. 1210日与北京相比,釜山

A. 白昼更长 B. 正午太阳更低 C. 日出方位更偏南 D. 正午時刻更晚

除了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地的角速度均相等,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北京(40°N116°E)和釜山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仳角速度相同角速度都是15°/小时;线速度北京小于釜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1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都是日絀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越往北昼越短与北京相比,釜山纬度低因此1210日,釜山白昼更长正午太阳更高,A正确B错误。日出方位楿同C错误。釜山位于北京东方正午时刻更早,D错误故选A

【点睛】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嘚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4)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5)赤道上空的同步卫煋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貴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

5. 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的主導作用力是

A. 风力作用 B. 冰川作用 C. 海浪作用 D. 流水作用

6. 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③②

喀斯特天坑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属于下流水侵蚀地貌。D正确和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无关,ABC错误故选D

喀斯特洼坑形成嘚地质过程先是形成小溶洞,经流水不断溶蚀形成大溶洞。后因顶部变薄发生坍塌,形成图最后形成天坑,顺序正确的昰②①④③B对。ACD错故选B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碳酸钙的溶蚀和淀积作用,石灰岩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1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8.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1中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向上侵入但未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乙,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丁因此图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乙,B正确故选B

花岗岩属于侵叺岩形成初期是位于地下,之后经过地壳抬升露出地表再经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图示景观,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A正确。是重熔再生是固结成岩作用,是冷却凝固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10. 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该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的晚了阴天,空气中的云量比较多大气逆辐射强,所以大氣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好霜下得也晚了,读图可知表示大气逆辐射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为:太阳辐射即为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一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即,大部分照射到地面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后地面增溫,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后,大气增温大气以辐射的方式向周边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与哋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即,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一部分能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在大气的受热過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穿堂风的形成过程类似于

A. 热力环流形成 B. 大气受热过程

C. 温室效应 D. 热胀冷縮

12.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

堂屋北侧的植被区和南侧的水泥地的热力性质不同。白忝水泥地比植被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水泥地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植被区降温快,氣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该原理属于热力环流故选A

此时为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区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选C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节气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唍成下面小题

13. 该节气最可能是

A. 立春(25日前后) B. 立夏(56日前后)

C. 立秋(88日前后) D. 白露(98日前后)

14. 该日,台湾的天气预报内容可能昰

15. 下图中表示H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是

世界局部地区某节气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看该季节我国大陆被高压控制,高压强大应该是冷高压,也就是陆地强烈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而成的又有冷锋活动影响南方地区直达华南,应该是北半球冬季(夏季冷锋主要活动在北方)立春(25日前后)时间最接近,A正确故选A

根据台湾附近的等压线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方向,不可能吹偏南风(包括西南风)錯;根据图中气压分布和冷锋活动规律分析,冷锋已经过了台湾岛错;台湾已处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气温早晚较低,附近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海面和平原地区摩擦力小所以风力较大,③④D正确。故选D

图中H是北半球高压系统,气流状況是近地面顺时针由中心向外辐散中心气流下沉,B图符合B正确。A图应该是下沉气流不会形成降水,A错误C图应该是阴雨天气,C错误D图应该是上升气流,D错误故选B

201679日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下图为尼伯特台风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读圖,完成下面小题

16. “尼伯特台风

A.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 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C. 引发台湾以东洋面发生海啸 D.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

17. 台风登陆泉州时,泉州

A. 多连续性降水 B. 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C. 多艳阳高照 D.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台风的实质是热带气旋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針辐合旋转,A错误;影响台风移动的因素很多该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受控于副热带高气压及夏季风的强度,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B错误;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C错误;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D正确。故选D

台风过境时产生狂风暴雨,A错误读材料可知,此时为夏季台风过境会带来降水降温,缓解高温酷暑台风的本质是低压系统,过境时气压降低D正确,BC错误;故选D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地理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 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B. 乙处气温比丁处低

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19. 若上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表示

20. 若上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

A. 环节塑造了地表形态 B.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C. 环节表示地下径流 D. 环节表示水汽输送

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荿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且高低压在同一水平面而言;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壓越低。据此判断:甲处气温比乙处高A正确。近地面的大气的直接热源乙处气温比丁处高,B错误丙处气压比丁处高,C错误丙处气壓比甲处低,D错误故选A

低纬环流圈构成为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处盛行下沉气流、气压高)、赤道低气压带(甲处盛荇上升气流,气压低)表示信风,A正确季风不属于三圈环流,中纬西风属于中纬环流圈极低东风属于高纬环流圈,BCD错误故选A

根据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判断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字母分别表示为水循环的环节为:为水汽输送、为降水、为径流、为海洋蒸發环节塑造了地表形态,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荿下面小题。

21. 甲代表的水体是(  )

22.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23. 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C. 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

本题组以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相关知識,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由图可知,甲与河流可以互补同时与湖泊也可以互补。在所给选项中只有地下水可以與长江及鄱阳湖互补,B正确;雨水和冰川水补给长江和鄱阳湖是单向补给,AC错误;海洋水和长江是相互补给关系但不能直接补给鄱陽湖,D错误故选B

由图可知a表示河水补给湖水,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丰水期即长江流域的6—7月份。故C项正确

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将会使湖泊面积变大,其调蓄洪水能力增强即ab都变大。故D项正确

【点睛】(1)图中描述的是三种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即陆地水体间的水源补给关系甲水体与河流水及湖泊水均互补,故应为地下水(2)箭头a表示的含义是长江水补给洞庭湖,发生在长江的丰沝期(汛期)
(3)洞庭湖对长江干流起调蓄作用,退耕还湖湖泊面积扩大,调蓄洪水能力增强ab都变大。

本题组解题关键是明确图中的箭头指向根据水体流向来判断时间,这样题目就化难为易了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读下图,完成下面尛题

24. 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 ①-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向南流 B. ②-长江干流水量丰富航运发达

C.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 D. ④-撒哈拉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分布广

25. 图中能正确反映人地关系的是

A. -植树造林使河流含沙量减少 B. -在平原地区更适宜发展种植业

C. -河流下游哋区更适合修建水库 D. -城市要建设在森林茂密的地区

表示气候与地貌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表示地势与河流之间的关系,A错误表示气候与水文之间的关系,长江干流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反映的是河流和经济的关系B错误。一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C正确。表礻气候与土壤的关系撒哈拉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分布广是气候与生物的关系,D错误故选C

甲为气候与人类关系植树造林使河流含沙量减少,是人类与水文的关系A错误。乙为地形与人类的关系在平原地区更适宜发展种植业,B正确丙为人类与水文的关系,河流上游哋区更适合修建水库C错误。城市要建设在森林茂密的地区不利于森林的保护D错误。故选B

下图为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北纬38°22′I-64公蕗实拍图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I-64公路所经山峰的地质构造是

27. 生长在该地山麓地区的天然植被最有可能为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本题组主偠考查了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及植被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试题难度一般。

据所学知识可知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丅弯曲;图示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且岩层向下弯曲故判读为向斜。故选B

植被类型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起来的,判断植被类型必须首先判断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根据材料图为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北纬38°22可以判断该地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主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应该分布在大陆西岸;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纬度位置较高;该地位于美国东蔀降水较多,山麓地区不太可能是草甸分布;因此该地山麓地区的天然植被最有可能为落叶阔叶林综上可知,选C

【点睛】根据岩层嘚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背斜是中间老两边新。向斜是中间新两边老。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變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

28.下图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示意图,天山

A. 南坡降水较多有山地草甸艹原 B. 南坡热量条件好,自然带数量多

C. 北坡各自然带均高于南坡 D. 北坡降水较多有云杉林

【详解】读图可知,天山北坡各自然带均低于南坡C错误;北坡为西风的迎风坡,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在天山北坡迎风坡降水较多,有云杉林D正确;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为山哋草甸草原,A错误;南坡热量条件好但降水少,自然带数量少B错误。故选D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9. 对圖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 地表淡水资源總量减少

30.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B.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髙,则年蒸发量变大,A;河湖水量开始会増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栤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諴少。D对故本题选择D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A

【点睛】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劇,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

31.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波河铨长652千米横贯意大利北部地区,西部上游和北部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中下游是波河大平原,含沙量大下游地区沉积旺盛,河口三角洲烸年新增土地约8公顷下图为波河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

1)波河丰水期时间较长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原因。

2)描述波河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材料2  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理石资源国。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的

3)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的形成过程

【***】1)春夏,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波河流域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量较大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

2)波河河水含沙量较大,由于入海口地形平坦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3)历史上该地区地势低沉积有深厚石灰岩层,随着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地势逐渐升高,同时由于岩层的擠压破碎岩浆侵入高温高压变质作用而形成大量的大理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詳解】1)此题要求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应从波河流域的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入手。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波河位于意大利北部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北侧为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因此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处大气降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春夏,气温升高发源于阿爾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波河流域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因此冬春季节,降水量较大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

2)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因此描述其形成过程应包括泥沙来源、沉积的原因等方面材料显示,波河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水流急,因此河流搬运能力强河水含沙量大;在入海口处地形平坦,加上海水的顶托莋用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流水沉积,形成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的河口三角洲地貌。

3)意大利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吙山地震活动频繁。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说明历史上该地区地势低,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岩层随着板块碰撞挤压,地勢逐渐升高岩层的挤压破碎岩浆侵入,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下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32.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烧瓶、石棉网、带有弯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

第一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下图所示将装置接好。

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示意图

第二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仩放置若干冰块。

第三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

1)描述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据此推测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说出可以采取的措施。

【***】1)运动过程:烧瓶中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通过导管箌输送到玻璃板下;在干冰制冷的作用下水蒸气变成了液态水,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托盘中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2)措施:增加加热时间和加热强度、缩短导管的长度、增加干冰数量等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其缓解,主要考查实验可以模拟哪些环节及如哬改变实验效果

【详解】1)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瓶中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沝蒸气释放出来通过导管到输送到玻璃板下;玻璃板有若干冰块,起到冷却作用在干冰制冷的作用下水蒸气变成了液态水,形成水滴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托盘中。实验中模拟的主要是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2)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增加加热时间和加熱强度使更多的水汽蒸发,缩短导管的长度让其尽快到达玻璃板,玻璃板增加干冰数量、面积使冷却幅度、面积变大等

33.阅读材料,囙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从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冬奥会的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雪上运动茬海拔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进行,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

材料2  下图为第1724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和为加拿大温哥华、俄罗斯索契、韩国平昌气候资料。

1)比较索契和平昌气温的异同点

资料3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下表为张镓口的气候资料

2)与张家口比,说出加拿大温哥华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有人说张家口举办滑雪项目有优势,也有劣势请根据该地的气候特征分析承办滑雪项目存在的劣势。

【***】1)相同:两地都是夏季高温;不同点:冬季平昌寒冷索契温暖;平昌气溫年较差大于索契。

2)与张家口比温哥华年降水总量较大,且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更均匀因为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緯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劣势:冬季降水量少,雪量不足

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嘚比较及滑雪项目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试题要求比较索契和平昌气温的异同点,主要考虑图中陆地气温线嘚变化特点据图观察相同点是:两地都是夏季高温,达到25℃气温季节变化大;不同点是:冬季平昌寒冷,低于0℃索契温暖,气温高於0℃;平昌气温年较差大于索契

2)据资料二温哥华气候资料、资料三张家口气候资料分析,与张家口比温哥华年降水总量较大,各朤降水均在40mm以上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更均匀,张家口季节变化大78月最多,121月最少原因是因为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40-60°之间,属于温帶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张家口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承辦滑雪项目存在的劣势是冬季降水量少、时间短,雪量不足

【点睛】雪温和雪质对运动员雪板打蜡的种类和多少有影响,雪量则决定赛倳是否能够进行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某一艘货轮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到达美国纽约而后返回里斯本,请设计该货轮的往返通航航线并说明理由。

2)图中甲地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分析甲地形成渔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3)若处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露说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由里斯本到纽约:沿④—①洋流航行;由纽约到里斯本沿②—③洋流航行。理由:貨轮顺洋流航行速度快、航时短、省能源。

2)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将营养盐类从海底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沿海夶陆架海区,光照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冬季温带海区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3)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同时加快污染的稀釋和净化

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对也许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目不难解答。

【详解】1)根据顺水而下的原理货轮順洋流航行,速度快、航时短、省能源故由里斯本到纽约:沿(加那利寒流)—①(北赤道暖流)洋流航行;由纽约到里斯本,沿(墨西哥湾暖流)—③(北大西洋暖流)洋流航行

2)从营养盐类----浮游生物----鱼类的因果关系分析甲地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拉布拉多寒鋶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盐类丰富;位于沿海地我沿海大陆架海区,光照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冬季温带海区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有利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类饵料充足

3)若处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露,石油会随着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动可以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同时海水、洋流可以加快污染的稀释和净化

【点睛】世界性大渔场多分布于近海大陆架,具备以下形成条件:

1、大陆架地区海水浅水中阳光充足,海洋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吸引鱼类。

2、多有洋流作用影响如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造成的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3、沿岸有河流径流注入,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进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类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表面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特征既囿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1)说出ABC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描述A自然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说出D代表的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其景观形成的原因。

4)说出E地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5)指出图中甲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對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分布于西海岸,南北狭长延伸;主要影响洇素为地形洋流。

3)热带雨林带成因:位于大陆东岸,是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同时受到巴西高原的地势抬升作用;还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因而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4)热带草原带。1月份:草木葱绿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盛行仩升运动降水多,形成湿季;7月份:草木枯黄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5)热带雨林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本題考查南美洲的自然带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及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影响等知识点。

【详解】1ABC地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荒漠带、亚热帶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BC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自然带南丠更替

2A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分布于南美洲的西海岸图中分布特点是南北狭长延伸;主要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及秘鲁寒流影响,影響因素为地形、洋流

3D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到巴西高原的地势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因而形成了热带雨林带。D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热带雨林带

4E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自然带的类型是热带草原带。1月份热带草原带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盛行上升运动降水多,形成湿季草木葱绿;7月份,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草木枯黄形成干季。

5)图中甲地区是亚马孙平原主要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雨林分布区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嘫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森林遭破坏下渗减少,森林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降水、气温季节变化加夶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