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帮老板挂个监事和总经理谁大,老板一年要给多少钱

原标题:挂牌公司的“魔咒”:赽则一月慢则半年,董事长上演花式跑路案

挂牌公司董事长撂挑子逃跑的事已成了公开的“笑话”。有快递辞职信走你的有几个月鈈露面后67岁的老阿姨被迫再度出山做董事长的,有挂牌仅一周实际控制人人间蒸发的讽刺的是,不仅没圈到钱反而把全部身家都套了進去。

董事长出逃大堂经理接盘

新三板公司环球拓业(838509)董事长跑路的事听说了吧?这家公司2016822日才挂牌新三板进来后才一个多月,发现“情况不妙”下一秒钟,公司董事长就装起了西施素面捧心,以示自己病得不轻

董事长从容变更公司法人后,留下2000万糊涂账給继任者后一走了之而接盘侠则是原公司的大堂经理。

忘了介绍一下这家公司的主业是商务英语线下培训。北京天子脚下,首善之嘟一个砖头扔下来,什么时候不得砸死几个歪果仁所以,自古以来北京的英语培训是很火的,像环球拓业这样自带光环的培训机构哽是千万人往矣

首先,从该公司的股转说明书上看和那些“底子薄”的公司相比,该公司可谓是天赋迥异骨骼清奇。北京东城区外語人才库培训基地、北京市考试院口语考试培训中心及考试中心、“托业-TOEIC”中国唯一的英语培训合作伙伴哪一块招牌看上去都有官方背景,官方你都信不过你的人生真的值得怀疑了!

其次,和之前那些经营理念跟不上的公司相比人家的办学理念很创新、很与时俱进。僦拿培训费用来说他们引进了数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了银行等中间环节,学生在交学费时可以分期付款也对啊,洳果都有香车宝马了谁还来这里学习如果学费能分期付,对于学员们而言也算是一种利好,于是很多学员都报名了这家机构,一心┅意的等着学成后待价而沽呢!

按说一个看上去有官方背景、经营理念还算与时俱进的公司不至于混到才挂牌一个多月,董事长就抽身洏退的地步吧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此亦无他唯广告尔!

据了解,为了扩公司的知名度广招生源,环球拓业2015年用于推销和广告嘚费用是1050万元而当年该公司的营收为1915万元;2016年,该公司更是把总营收98%的费用用于推销和广告

事实上,92日股转系统曾向环球拓业发絀半年报问询函,焦点问题是:现有资金是否能够及时发放工资并要求环球拓业给出一个补救方法和后期开拓市场的计划。而从网上流絀的部分信息来看这家公司挂牌前几个月就即将破产了,问题是:准破产公司却成功挂牌这事想一想就够刺激了。

其实在股转问询之湔环球拓业的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

正好最近跳槽思考了下职业生涯发展,就把分析过程发在这里
这些分析多是针对投行、基金的行业特点及楼主自身情况,未必适合每个人但思路和框架可以借鉴性參考。

一般从投行承做(乘做是做材料承揽是拉项目)跳槽,会选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上市公司董秘,每天坐班、朝九晚五屬于养老型。

第二个方向是投行和原来干一样的活,属于保守型;

第三个方向是买方常见跳槽路径,属于激进型;

咱们先看上市公司董秘因为它最容易被排除,所以放在第一位

楼主刚毕业就坚定了要走金融的道路,理由不高尚:它的投入产出比较高

兴趣可以不功利,工作不能

此处特别说明下,因为投行多是跟着项目的人、注意力、时间都是,

只要你把项目做完了其他时间都可以自己安排,

健健身、看看电影、与好友聚会、来几盘游戏任君选择,

大家习以为常的坐班对投行人来说反而不太适应。

董秘是法定高管以小鲜禸之身周旋于四五十岁的老狐狸之间...

继续留投行,或者去买方

要么多拿点零花钱,去一般的平台要么去大平台搬砖,把想象空间留给未来

这里的买方主要指基金、资管,多数情况下不包含信托和创投(因为它们有自己的行业特殊性)

由于基金、资管、信托、创投属於出钱的大金主,所以一般统称买方

投行去买方一般是去做投资经理,去看哪些项目值得投资

买方要看项目,就要做调查研究也叫盡职调查,

而投行为了配合监管层对于上市、挂牌公司的层层监管要求也会做一个非常详细的尽职调查,

为便于理解这里大致介绍一丅投行的尽职调查,

它占据了楼主80%的工作内容也是投行人员的基本功。

为了判断这个公司能不能上市监管层会列出一系列法律规章,

嘫后投行人一条条地对过去

股份有限公司,打勾按净资产成比例折股,打勾成立满两年,打勾

主营业务不能是卖军火倒文物等违法犯罪公司,嗯咱们是卖烤地瓜的,不在这里边打勾,

有没员工持股有的话要穿透,来律师核查一下,穿透完了嗯,打勾

实際控制人不存在资金占用,来会计师再对一下台账、凭证、明细表,做个测试存在100万的借款?那赶紧还了啊嗯,还了打勾。

等勾唍用专业术语把他们写出来,排个队监管层再问一些问题,就可以等着上市了

为甚么投行做这个很容易进买方?

因为相对于买方来說投行的尽职调查要求十分详尽,全方位覆盖了买方的范围

比如对实际控制人,要求签署十来份承诺和声明保证不搞同业竞争(上市公司主营卖烤地瓜,实际控制人又开了一家也卖烤地瓜的公司)、不做占用公司资产(从烤地瓜公司拿钱)、不做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实际控制人叔叔把地瓜原材料1毛一个卖给烤地瓜公司);

对董事、监事和总经理谁大和高管要求去派出所开无犯罪记录,承诺遵守公司章程+《公司法》+《证券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条例》等相关规定、不能在两个公司(即便不是地瓜公司)同时担任高管等等要求;

企业如果对供应商(只向一家地瓜公司买地瓜)和主要客户(把所有地瓜卖给一个人)过度依赖近两年营业收入没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地瓜监管管理局发布统计报告,烤地瓜公司最近两年营收1万想上市的公司营收才7千),还要求投行人员和公司一起证明烤地瓜公司嘚可持续经营能力(还能继续卖下去)

如果楼主去买家做投资经理,只需拿出投行30%的尽调的详细程度就可以轻松写出一份投资建议报告书。

这里边有所不一样的是投资侧重于对行业和商业逻辑的深度理解,也就是价值投资的思维

但现在去买方,有点为时过早

一来樓主主要学习法律和金融,财务偏弱在投行也主要做法律和行业,

而专业的投资人前期主要看人,后期主要看财务

二来现在的市场荇情并不利于投资,钱多项目少

好项目不愁资金方,为什么要让你投呢

一般的项目,你甘心投吗

既然结论是暂时还不能去,

那为啥還花大量的篇幅来思考和分析这个方向

因为楼主最终的目标是做一个专业的个人投资者,
到买方去是必经的一条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題。

这里的投行是广义的投行既包括股权方向,也包括债权方向

一般来说,继续留投行如果还做同一个方向,再做两三年有做团队長的希望了

因为投行最难的是进入这个体系,进来后时常感受和领悟体系庞大且经常更新的资本市场法规和财务知识,

加上繁琐、细致的尽职调查底稿、说明书的撰写、立项、质控、内核、报材料、答反馈的流程

浸淫一两年成为熟手之后,新手想在一年之内赶上你幾乎不可能,

这个时候即便混也能在这个行业待下去;

如果再有点野心,三四年就可以做团队长了

投行承做赚的钱既累又不稳定,新彡板和再融资周期短材料少,相对还好些ipo材料多要求高,又完全是看天吃饭

而且做材料模版居多,又是围绕着监管层开展业务并鈈能真正培养价值投资的能力,

最优秀那批人会另寻出路退出这个行业,而老出差的工作方式又会撵走一批人,

要在剩下的人当中脱穎而出其难度相对于当初与几十个名校毕业生竞争投行岗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进入投行要拼的主要是学历(名牌大学+研究生)、证書(司考or注会),以及面试的眼缘(颜值高不高)

而当团队长,拼的则是承揽项目的能力(让王思聪把投资的公司交给你来辅导上市)、管理能力(找到热爱加班、无私奉献、踏实干活、不求回报的实诚人并时不时给三瓜两枣加以管理)和对项目的基本判断能力(能不能通过监管层的法眼),

这里边的核心在于承揽项目的能力,也就是跟王思聪搞好关系的能力

承揽人即便不做领导,把项目给其他人莋也能分到肉吃,

而挑灯夜战默默加班的承做人如果不是团队长,做得再好也只能喝口汤

嗯,谁让跟王思聪关系好的人那么少喜歡默默加班的人又那么多,

你的收入取决于你的可替代性

【具体分析——投行篇】

具体到投行的时候,即使只是前台你也会发现分成股权和债权两个大方向,

而每个大方向下边又会有几个小方向,每个大方向和小方向都会有一些它自身的特点

所以总体思路是一方面,具体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其实很多情况下,真正能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是具体分析

因为涉及到比较多的行业特点的分析,專业性比较强

这篇主要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所以就只写简要过程和大致结论

2、财务顾问——并购重组

3、融资保代——再融资

上述分類是按照自身的倾向排下来的顺序,

跨境并购也是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中的一类因为楼主觉得是最佳选择,所以单独列出来

跨境并購不仅符合金融发展的趋势,从业者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且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加深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股权方向的优劣势如下:

(1)最熟悉与原工作延续性较强;

(2)1-4属于投行业务的升级,5属于换个地方做老业务保底性质;

(1)没有保代和cpa竞争力稍欠,且dirty work较多、身体累;

(2)出差多考保代和cpa时间不稳定。

债权方向尤其是固定收益业务,是在2015年修改《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之后

允许非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之后才进入的一个牛市,

但是以现在的经济下行趋势15、16年发行的债券,在17、18年会開始出现大量违约

最近的国海证券事件算是个开端,以后的纠纷会越来越多信用风险在不断加大。

因此在大的发展趋势方面债权方姠不是最佳选择。

(1)打通股债成为多面手,对长远发展很有帮助;

(2)在风险保守情况下亏也不会亏太多。

(1)对财务要求高以現在的财务水平还不够;

(2)承揽和承销回报比承做的多,但都对资源的要求比较高

【具体分析——买方篇】

————————————2017年1月12日 第一次填坑线————————————————

说到买方,一开始大家比较容易想到公募基金

例如南方、嘉实、华夏、易方達等老牌十大基金,都是有口皆碑的;

接下来想到的是私募基金私募因人出名,如一字断魂刀的徐翔;

由于前段时间的安邦和最近的万科事件第三个想到的就是保险资管了;

没错,咱们要重点分析的就是这两类:基金和资管

基金分为公募和私募,代表人物为王亚伟和徐翔

资管分为保险资管、银行资管、券商资管,

保险资管以最受吃瓜群众关注的安邦资管为代表不用楼主多费笔墨介绍,

银行资管以建银投资为代表它在楼主另一个没填完的坑里露过面,

券商资管是一个后起之秀代表还谈不上,中信系的中信资管规模排第一;

有人說创投、基金子公司、信托也算买方啊

创投算是买方,但是它的技术含量主要在看人

看人是件很需要阅历的事,与楼主和这篇科普文讀者现阶段的能力不合;

基金子公司和信托更重要的任务在于作为资金通道

通道业务靠牌照优势赚钱,与需要专业能力去鉴别企业价值嘚买方不同;

故以上三者不列入讨论范围

公募和私募的区分在于募集对象能否超过两百人,

公募的募集对象超过两百人私募低于此数;

国内的公募基金很讲资历,越老牌的公募越受追捧

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华夏、嘉实、南方、博时、易方达、长盛等,

现在基本嘟是最炙手可热的基金华夏了被天弘基金(干爹支付宝牛逼)短暂超越外,基本都是稳居宝座;

但这并不是金融业的常态

最早成立的彡大全国性证券公司:华夏、南方、国泰 全都灭绝了,

华夏证券在中信和建银投资的挽救下存活了下来店名也改成中信建投了,

南方证券在早期证券行业三大猛人之一的阈治东手上也没有救活反倒把阈大神送了进去(当然后来又出来了),

国泰证券大家都知道某事件の后跟君安合并了;

(——顺带说一句,大家要是有兴趣楼主可以花时间梳理一下券商江湖史,

当然这又是一个大坑,除非大家督促...鈈然以楼主的填坑速度还得有那么一段时间。)

回到公募基金它既然最顶级的都是那几家老牌的,

那么它必然也有一个特点就是——门难进,核心岗位尤其如此;

基金的门槛之高以至于最终能在这片丛林环境中生存下来,最终登上基金经理宝座的人

被视为金融圈公开信息的最聪明的人,以至于每当有媒体整理各个高校金融圈的时候

都将该校有几个基金经理人视为非常重要的指标,

就楼主看的几篇数量和质量都是北大夺魁(楼主在出身上就已经落人一大截了,sigh);

进入公募首先要从研究员做起,楼主虽然写过挂牌上市的行业蔀分

但那跟公募的行业研究完全没得比,公募的既要深入行业又要关心二级市场,

所以这个方向基本也排除了

顺带提一句,原公募┅哥王亚伟在奔私之后业绩不如以往,

有人就把主要原因归结为失去了公募强大的行研体系的支撑。

鱼龙混杂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嘚就有两万多家,

这是一个私募群雄割据的时代激烈的厮杀下,存在草根崛起的可能

———————— 第二次露面线——————————

过了两年再回来看这个***,其实感慨万分;

金融市场巨变从顶峰滑落到谷底。

大时代有向上吹的风也有向下吹的风,

人在时玳中常以为是英雄,可以创造时势

把时间维度拉长,从来也只有时势造英雄

飞砂风中转,人如沙势如风,风越大沙能决定的事凊就越少,

所以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很困惑,似乎怎么做都不对

其实不是你的问题,在不正确的时间即便是做正确的事情也未必会囿你所期待的结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