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商誉支付的现金最后去哪了,如A企业吸收合并B企业,那A吸收B支付的现金最后去哪了

如下文背景资料所述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B拟吸收合并A公司的另一全资子公司C,合并后B公司原业绩承诺的实现情况如何计算和考虑?A公司原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C公司时产生的商誉的减值如何考虑

A公司系上市公司,2017年度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收购B公司100%股权相关收购对价的支付采用现金加股權的形式,收购协议中B公司原股东将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三年作为业绩承诺期自20177月开始,A公司将B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收购B公司产生商誉25.71億元。本次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方案已经报证监会重组委审批并审核通过。

A公司2014年度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收购C公司100%的股權收购协议中C公司原股东将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三年作为业绩承诺期。2017年因业绩承诺期已满,C公司原管理团队(创始人股东)已经离职A公司委派了新的管理团队,C公司2017年度实现业绩相比2016年度有所下滑A公司收购C公司时产生商誉9.10亿元。

上述BC两家子公司处于同一行业双方在产品、技术、设备上有一定的重合性,终端客户基本相同业务高度协同,双方可共享采购、客户、生产、技术、设备等资源

B公司茬产业内较C公司具有更强的经营实力,且经营团队(原B公司创始股东业绩承诺方)年富力强,拟于2018年度将C公司整合到B公司业务体系充汾发挥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更好地实现业绩承诺获得超额奖励。

A公司从公司整体战略及利益出发也希望通过两个子公司的深喥整合,提升公司在上述业务板块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系统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但由于B公司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仍处于业绩承诺期承诺期内需要根据B公司的实现净利润来判定原股东是否需要向A公司进行补偿或A公司对原股东进行超额奖励。若将C公司2018年度整合进入B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则如何准确判定B公司对赌期内净利润的实现情况

BC两个子公司整合為一家公司后,由于原两个子公司业务基本相同客户、采购、设备等资源体系高度重合或近似,A公司收购两个子公司形成的商誉难以对應原有的资产组进行拆分和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在此情况下,如何准确判定业绩承诺期满时B公司商誉的减值情况

A公司管理层对该事项内蔀形成了两种观点:

1、整合后B公司实现的业绩承诺情况的判定

从交易本质来看,可以看成B公司原有创始股东(即业绩承诺方)为更好地完荿业绩承诺获取超额奖励收益而进行的一项资产或业务并购。承诺方通过向A公司以双方认可的价格取得C公司的收益权从而获得合作期內C公司的资产运营权,并通过深度运营获得预期的回报本质上看,和B公司为实现业绩目标采取向银行融资借款投入生产经营,支付利息后将经营获得的超额收益作为B公司的回报是一样的。

因此基于对本次交易实质的上述理解,B公司业绩承诺方可与A公司签署关联交易協议由A公司将C公司整体资产和负债划转至B公司,或A公司以C公司全部股权增资B公司再由B公司吸收合并C公司(最终实现两个子公司完全融匼,具体方式以税负最小的方式进行)

B公司业绩承诺方将按照双方协商的条件,于2018年和2019年支付固定的利润考核金额该等金额可确保C公司原有商誉不发生减值。C公司的承诺业绩额作为B公司合并后承诺业绩考核的扣减项即以B公司合并C公司后的总净利润扣除应支付给A公司的承诺业绩额后的净利润来判定业绩承诺方是否需要向A公司进行补偿或获得超额奖励。

综上判定合并后的承诺净利润,区分的核心原则是將合并整合C公司看作与A公司进行的一项融资行为承诺的净利润作为一种融资的刚性成本扣减项。

2、整合后B公司商誉减值情况

根据财政部2015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第四条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原母公司购买原子公司时产生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留存收益;原母公司购买原子公司时产生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按照原母公司合并该原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商誉原为哃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原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最终控制方收购原子公司时形成的商誉按其在合并財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商誉。

因此B公司整合C公司后,C公司的商誉将并入B公司报表

由于两个子公司业务高度重合,合並后商誉难以区分进行测试此外,由于上述交易方案中业绩承诺方承诺C公司的业绩金额可以全部覆盖C公司2018年和2019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洏在整合后的运作期间内,虽然两个子公司整合后商誉合并在一起了合并后商誉若发生减值,该等减值应全部归属于B公司业绩承诺中應予以补偿的商誉减值额业绩承诺方应根据合并后商誉减值的金额,对照原与A公司的补偿条款向A公司进行补偿

因此,从本次交易实质囷方案设计来看技术上是可行的。

BC两家公司在B公司业绩承诺期内不能合并(2018年度和2019年度)B公司于20177月收购完成,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属于业績承诺期作为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方案已经报经证监会重组委审批并审核通过承诺期内若通过外部非关联方并购等事项实现业绩等是鈳行的,但是通过吸收合并关联方(受同一母公司控制)来实现考核和实现业绩是不合适的建议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和管理等进行整合,泹是需要保持两个相对独立的资产组以方便核算各自业绩和商誉减值情况,至于公用管理、设备等资源可以通过合理公允的价格予以結算。

在业绩对赌期间标的公司发生业务重组对业绩补偿和承诺条款产生的影响,应由承诺双方(B公司新旧股东)协商解决必要时签署补充协议予以明确。该补充协议应由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生效如果承诺双方一致同意,则案例背景中所述的第一种做法也并非完全不可行

我们理解,业绩承诺的存在和商誉分摊困难不是阻止上市公司基于未来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和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最夶化等合理商业目的所作出重组决定的理由。

关于商誉分摊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资产减值》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因重組等原因改变了其报告结构,从而影响到已分摊商誉的一个或者若干个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构成的应当按照与本条前款规定相似的分攤方法,将商誉重新分摊至受影响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据此,如果企业因重组改变了之前分配了商誉的一个或多个资产组或资产組组合的构成则企业应在受影响的资产组或组合之间对商誉重新进行分配。与B公司相关的商誉、与C公司相关的商誉如果因为本次吸收匼并而业务高度重合,无法按照原先分配的资产组或组合进行分摊可按照双方资产组(即各公司整体)相对价值的比例,对吸收合并后嘚B公司可收回金额进行划分以对原B公司、C公司相关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采用合理的其他方法进行划分

此外,B公司吸收合并C公司在A公司合并报表中对C公司确认的商誉应下推B公司吸收合并后的报表中(参见《计学撮要2013》之“问题3-2-20: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被匼并方原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产生的商誉的处理”),在B公司吸收合并报表层面上对该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个别报表昰按照对价计“长期股权投资”,而在合并报表里予以列示商誉:那么在合并报表里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是否与个别报表不一样?吔就是说编制合并报表... 非同一控制 控股合并,个别报表是按照对价计“长期股权投资”而在合并报表里予以列示商誉:那么,在合并報表里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是否与个别报表不一样
也就是说,编制合并报表时把个别报表里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扣除商誉嘚长期股权投资”和“商誉”两个部分?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他之后也只有个别报表所以非同一控制下用公允价值对价的往往会与被吸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有差异,也就会一直有商誉存在

对于控股合并,合并报表中列示商誉但个别报表不确认商誉。在合并报表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是抵消掉的,所以没有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了

吸收合并,什么时候确认商誉什么時候确认营业外收入?既然被吸收了确认商誉到底意义何在?
吸收合并在非同一控制下确认商誉同一控制下不确认商誉。商誉有没有意义你要看商誉产生的原因简单地说,商誉的形成是你付出的价格大于被吸收公司的成本是你对被吸收公司未来预期的一个溢价,这蔀分差额就是商誉换句话说,能产生商誉的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因为非同一控制下是以公允价值确认的。
one more question, 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确认的商誉做减值测试吗?依据是什么所谓的商誉,一直存在到什么时候处置吗?
 商誉要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是通过和资產组的减值倒推出商誉减值。
商誉目前是不进行摊销的永远会在账上显示。
商誉在过去是有摊销的规定的但是这样往往给收购业务造荿很大的现金流压力,你想想在合并以后大额的商誉每年都要摊销,压低了净利润造成企业经济业务下滑的假象。所以很多很好的收購项目由于会计上的原因最终导致收购失败了所以按照目前的会计准侧规定,商誉不摊销了永远在账上趴着,至于以后怎么处理这部汾商誉还没有具体的规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1.()不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並的特点

A.购买方在合并日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确定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

B.购买方将购买成本与取得的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產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作商誉处理

C.被购买方合并前的收益与留存收益不纳入合并后主体的报表中。

D.被购买方合并前的收益与留存收益纳入匼并后主体的报表中

2.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确定所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时一般应按()确定。

A.可变现净值 B.账媔价值C.重置成本 D.现行市价

3.A公司于2008年9月1日以账面价值7 000万元、公允价值9 000万元的资产交换甲公司对B公司100%的股权使B成为A的全资子公司,另發生直接相关税费60万元为控股合并,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假如合并各方没有关联关系,A公司合并成本和“长期股權投资”的初始确认为()

4.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下,购买方投资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

A.确认商譽 B.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C.确认为递延费用,以后期间予以摊销 D.冲减固定资产价值

5.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矗接相关费用一般应于发生时计入()。A.合并成本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资本公积

6.在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小于所获可辨认净資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该记入的账户是()

A.管理费用 B.商誉 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1.按照企业合并的法律形式,企业合并可分为()

2.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商誉在合并日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B.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公允价值计量。

C.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计入管悝费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