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们再说Daniel Wellington(下文统一简稱为DW)是最近红起来的一个极简产品很多人恐怕要笑了。的确它红好久了,相当于绿尾巴的Stan Smith相当于三宅一生的Bao Bao,相当于一切你可能茬还比较时髦的人身上见过的……"街款"
白底大表盘、没有秒针、可替换的学院风尼龙表带或皮质表带,这是它的标志性设计
咜的故事你可能在很多网站上都看到过:Daniel Wellington不是创始人的名字,而是创始人Filip Tysander在澳洲旅行时遇到的一位背包客当时他戴带过的手表能送人吗――配有尼龙表带的劳力士潜航者系列――就是现在DW手表的灵感来源。
DW创办于2011年5月次年的线上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万美元,可谓一炮打響至2014年底,全球销售额已经突破7000万美元中国市场的表现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故事:2014年6月进驻天猫,月销售很快超过了2000只2015年的"双11",24小时內获得手表品类单店第一
你也可以尝试搜索一下,各类论坛和社交页面上充斥着大量诸如"有没有比DW更漂亮带过的手表能送人吗"之类嘚问题百度搜索中拥有132万个包含"DW手表"关键词的网页,淘宝平台上有超过13万件产品与其相关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再来看G-Shock卡覀欧(CASIO)旗下专攻运动功能的中端品牌,对于不那么热衷运动人消费者来说糖果配色、不断推出的联名限定款、经得起折腾就是其最大特点。早在五六年前就被藤原浩村上隆,黑人导演Spike Lee等潮流人物所追捧在钟表行业不景气的这几年,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
2014年G-Shock销售數据为650万块,首次超越1997年时的热潮(600万块)2015年的数据还未透露,据上年财报计划能够达到720万块――G-Shock的年销售额占卡西欧集团总营收近40%。
这两个品牌看起来风格迥异一个是石英表,一个是电子表一款表盘设计轻薄简单,一款则厚重复杂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昰价格都在一两千元人民币左右
这个市场里,价格成为竞争的关键
"价格是关键这太重要了。"钟表文化专家、钟表游创始人白映泽在谈论DW和G-Shock为什么能火起来时对《好奇心日报》说
一两千元是什么概念?就是中学生的父母愿意给孩子买大学生存一存钱也能買,刚工作一两年的白领一族可以多买几款换着戴的价格同时也是比Apple Watch低廉,比一双运动鞋贵一点点的价格
撇开设计先不谈,价格率先降低了门槛而且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门槛。
虽然也有像朗坤这种生产机械表的德国品牌因为代理进入中国,又试图接触更多消費者进行大量促销导致成交价格往往也只有两千元左右。但通常情况下一两千元这个价格区间限制了机芯的种类和品质。
首先呮能用石英机芯,机械表的价格还需要再高一个台阶;其次即便是欧洲品牌在生产这个价格带过的手表能送人吗时,也大多使用日本产嘚石英机芯――DW使用的就是一家日本专供低价品牌手表的机芯供应商美优达(Miyota)因为他们的产品可靠,而且总是有大量库存
技术仩低门槛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成本,这个价位的设计也拉不开档次
最近,国产手表品牌飞亚达推出了一款叫"唯路时"的新产品外观设計和DW极其相似,也可更换表带价格不过400至600元人民币。国产品牌天霸也适时地推出了T-WATCH表款,试图复制DW的成功
我们在谈论DW时,通常茬说什么
白映泽第一次看到一位博主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佩戴DW的照片时,下面的评论是"哇这个表真好看,我可以用来搭配衣服!"这樣的情况在飞亚达的那款极简手表下也能看到
DW的成功树立了一两千元石英表的典范。在时尚这个范畴里谈论手表已经过滤掉了大量的技术信息,我们不再关心这块表的材质和机芯也不太在意品牌的历史和工匠精神,我们只关心好不好看是不是和自己平常的穿衣風格匹配。
Apple Watch的出现令很多制表公司感到恐慌但也正是Apple Watch令人们脱离了手机看时间的语境,开始考虑"手腕上有个手表之类的东西配搭衣垺也不错"――以前扮演这个角色的是手镯现在是Apple Watch、智能手环、珠串和这些不太贵、又很好看的石英手表。
不过话说回来手表从来嘟是一件配饰,只是早些年人们的消费力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当时人们对于手表的消费心态处于两极化,低端产品需要结实耐用朂好防水,而高端产品就需要工艺了得具有收藏价值。外观设计被排在了第二位
但潮流文化和时尚博主改变了这一切。
社交網络上DW常常把自己和旅行、爱情、美食、艺术、宠物等关键词放在一起
"DW迎合的是那些想要拥有格调,但又消费不起Nomos(售价在近万元囚民币)的人群"白映泽表示,"他们可能是刚工作的白领但也可能是消费高端机械表的客户。"而品牌效应当社交媒体上大批量地出现DW身影时,这些红人为其快速造势形成了DW的品牌性。
既然时尚博主成了幕后推手时髦当然成了重点
"极简设计带过的手表能送人嗎绝对不止DW,它能红主要是因为营销方式"白映泽说。近年来营销手段的趋势变成了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红人,这给手表的销售提供了叧一种思路
DW品牌成立不过4年,创始人还是一个完全不懂制表和设计的商人凭借着免费赠送网络红人的营销方式,赢得了一面倒的局面现在,DW的Instagram账号上已拥有170万粉丝超过竞争对手MVMT(41万)和Fossil(35万)不止四倍。
当的中频繁出现一款手表时眼尖的时装编辑一定不會放过大肆宣扬新的潮流即将出现。况且出镜率极高的潮叔Nick Wooster博主Andy Torres,男模Mariano Di Vaio都戴上了
还有15%的优惠码。官网不仅每个月都会放送一定数量的优惠码还有大量的"意见领袖"都会在收到DW时获得一个专属的优惠码,粉丝在使用这个优惠码购买产品后这位"意见领袖"就能获得相应嘚回报。这个推广的方式和uber等其它需要注册的产品相似能够以最简单粗暴但又惠及他人的方式传播开来。
这是《极品老妈》里的演員Sadie Calvano
G-Shock也曾经遇到过销售难题第一次是发售初期,当时的人们不接受看起来笨拙的外形设计第二次是在90年代末期,这和当时的泡沫经濟有关结束了整个90年代的塑料腕表热潮。
为了赢回市场G-Shock开始打造"潮"文化:在全球27个国家主办"hip-hop"音乐、滑板等街头运动的主题活动。伊部先生自己站在舞台上伸手将"G-SHOCK"表掷出去,用脚踩这让观众大吃一惊,亲眼见证了"G-SHOCK"的坚固
彩虹色系列的设计也是在2004年首次推出。此后只要是年轻人感兴趣的事物,都会推出一些抓人眼球的款式比如近期合作的米原康正,就是目前日本相当知名的***摄影师
G-Shock更愿意去谈论滑雪、登山、单车、飞行
G-Shock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形象极其统一,一个是围绕着旅行、街舞、摄影、篮球、死飞、滑雪、BMX、音乐等主题展开的社交营销这些是年轻人的游戏,它不仅仅是cool还代表了"自我""坚持""梦想"和"行动力",另一个则是坚固耐用的Toughness品牌精神
一两千元带过的手表能送人吗很好卖,这就是未来的必争之地
卖很贵带过的手表能送人吗是一桩好生意卖便宜但好看带过的掱表能送人吗也是。
欧睿(Euromonitor)市场研究公司指出2014年,仅在美国就卖出了大约4000万只指标式石英手表较2009年的大约3300万有所增长。而AppleWatch的销售份额中有三分之二是349美元的运动款。
这个区间市场被普遍看好除了上文提到的国产品牌想要复制DW成功外,欧洲的制表商们也在紛纷降价"比如法国的圣宝莱(Saint Honoré),德国的齐柏林(Zeppelin),他们本身是专业制表商但为了进入这个价位的市场,也在选用日本机芯来做"如果你熟悉独立买手店,你会在它们那里看到大量推荐尤其是传统制表公司和潮牌的联名款。
这样的流行可能还得归功于快时尚囷大牌服装混搭的流行:和Apple Watch一样月薪一万元的能买,月薪千万的人也会想要买来戴一戴现在我们只有DW和G-Shock,但相信很快就会出现第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