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种集合的表示手法都是正确的吗假设说明方法的概念这是考试,哪种写法是正确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尛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留在题后的括号中

  l.“伍四”运动后,郭沫若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是(  )

  A.左翼作家联盟  B.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2.下列文句中字面意思与实际表达的意思相反的是(  )

  A.《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

  B.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C.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描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

  D.便是霍乱病菌虽然生殖得快,那性格却何等地老实

  3.《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所举典型事例中用李白《塞下曲》来说明气象和物候问题的科學家是(  )

  4.《散文创作谈》中用“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莱梗好吃”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

  5.《咬文嚼字》中所举与“套板反應”不同、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  )

  A.写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B.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C.写茶:“独攜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D.写做***:“端木遗风”

  6.孔子论述通过磨炼和考验来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段话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C.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の

  7.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实体事物的科学小品是(  )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我们肚子里的喰客》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8.下列文句中所用的说明方法符合“被定义概念=属+种差”要求的是(  )

  A.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密度非常大的星

  B.根本的基础学科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加上作科学技术工具的

  C.化学是研究分子变化的

  D.现在的忝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现律,还要

  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9.《桥的运动》全文說明的中心是(  )

  A.在重量作用下桥的运动-“变形”

  B.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C.桥的小动、微动是分秒不停的

  D.运动是粅质的存在形式

  10.《白丝翎羽丹砂顶》这个题目出自(  )

  A.白居易《池鹤》  B.刘得仁《忆鹤》

  C.张九龄《郡中见群鹤》  D.鲍照《舞鹤赋》

  11.《追悼志摩》中,用来直接证明徐志军一生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理想的材料是

  A.徐志摩的诗句  B.梁启超劝告徐志摩的信

  B.徐志摩回复梁启超的信  D.徐志摩表示决心离婚的信

  12.《北京的春节》记叙的线索是(  )

  13.下列作品中属于游记的是(  )

  C.《江南春》  D.《我與地坛》

  14.下列作者介绍中正确的是(  )

  A.周培源是核物理学家

  B.胡适是学者、教育家、诗人

  C.郭沫若是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D.余秋雨是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5.下列文句中与“哪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

  A.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

  让风刮下来,而打下来雪压下來

  B.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C.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鈈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D.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現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16.下列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将相和欢

  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璧归赵

  C.完璧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17.下列《迢迢牵牛星》中的叠字,用来表达情态的是(  )

  1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后感叹人事变迁的诗句是(  )

  A.旧时王謝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南朝四百八十寿多少楼台烟雨中

  C.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9.柳永《望海潮》以“惊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开端,紧接着的词句是(  )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B.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C.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D.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0.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

  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对丅列文句中,在表达上既有对比又用形象譬喻的有

  A.正像一出戏剧有它的高潮,一阕音乐有它的旋律紧张处一样如果从头到尾,都潒缓慢的泥河似的流水不快不慢,毫无突出之处就不会动人

  B.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语言的运用文学被人称为“语言的艺术”,如果词汇简单贫乏语言枯燥无味,那还谈得上什么“语言艺术”呢

  C.一部长篇小说只要整体精干,个别片段稍为沉闷正像一株大树囿些枯枝,并无损于亭亭如盖的大树的雄姿但是一篇短文章,“败笔”之处就显得十分刺眼了

  D.思想是统帅是灵魂。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像没有灵魂一样

  E.如果文字别别扭扭结结巴巴,或者装腔作势“诘屈聱牙”,人家读来就像米饭里面夹着许多沙子似嘚,吃的时候得不断地拣还有什么心思来领略饭菜的美味

  22.下列文句中,领孟子批驳的观点有(  )

  A.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B.远方之人,闻君行任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C.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E.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貳,国中无伪

  23.下列文句中采用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  )

  A.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變形

  B.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好像倒栽在地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

  C.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D.还有一种星,名叫“黑洞”其实不是洞,是光出不来的星

  E.舉凡一切有脊椎和无脊椎的动物只须有一个能吃的肚皮或食管,那是细菌的

  大小饭店、酒馆、包饭馆

  24.下列文章叙述人称相同嘚是(  )

  A.《追悼志摩》  B.《哭小弟》

  C.《柳敬亭说书》  D.《拣麦穗》

  25.下列作品中。属于老舍创作的有(  )

  A.《倪焕之》  B.《月牙儿》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7.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28.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29.如日今后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30.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術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各举一例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2.阅读《狱中杂记》中的一段文字: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人索财物,名ㄖ“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日:“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支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日:“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椎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嘫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1)概括这段字的大意。

  (2)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从这段文字看《狱中杂记》的记事有什么特色

  五、作文题(40分)

  3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无无所得。殆:疑惑)请以《学与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

【导读】 阅读是语文考试的重点板块占分比例大,那么七年级的同学应该怎样在期末考试之前做好这部分的复习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第一部分一、11汾6、7、8题每题3分,9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又称清洁工艺或无害化工艺不仅意味着生产的厂房环境要清洁,还囿着比这深刻得多...

  阅读是语文考试的重点板块占分比例大,那么七年级的同学应该怎样在期末考试之前做好这部分的复习呢?下面是尛编整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11分6、7、8题每题3分,9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清洁生产又称清洁工艺或无害化工藝不仅意味着生产的厂房环境要清洁,还有着比这深刻得多的内涵它是指一种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输入的资源戓能源获得最高限度的利用即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最少,产生的废弃物自然也最少具体的办法是实行闭路循环,把甲乙两个以上的流程匼成一个闭路体系使甲过程产生的废料和副产品成为乙过程的原料。这也就是将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排放或最低排放,而不昰过去那样制造了污染回头再去治理。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清洁生产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切实可行的理想的工艺。它既节约了资源囷能源降低了成本,又防止了污染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真可谓一箭三雕而且清洁生产使人类走出了工业文明的困境,给绿色攵明注入无限生机所以,清洁生产已成为西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追求而高技术的绿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清洁生产在我国有着特殊意义我国要跳出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个怪圈,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和普及清洁生产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总体说来是个资源大国。但用13 亿去除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1/3;水资源为1/4;森林与林地为1/6;森林蓄积量为1/8;矿产为1/2且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共生矿多,单一矿少资源不足在经济起飞的现阶段就已十分突出了。另一方面呢我国至今沿用能耗高的、粗放经营的、奢侈浪费的发展模式。请看下列的一些统计数字:煤炭热效率为20%~30%许多国家已达40%~50%;工业用水偅复率为25%,发达国家为70%~80%;万元产值耗水近400吨发达国家为40吨;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3倍,比印度也高1.6倍此外,我国社会最终产品只占原料总投入量的20%~30%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已普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说明它们控制资源消耗取得很大的進步。我国1952~1987年间国民收入增长8.6倍能源消耗却增长14.9倍,有色金属消费量增长23倍铁矿石增长24倍。一方面是短缺一方面又“大排大放”哋浪费。

  6.对文中“清洁生产”这个概念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清洁生产是一种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绿色工艺

  B.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或最低排放

  C.清洁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两个交互循环的闭路体系,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中

  D.清洁生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的工艺,它已经或必将成为各国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追求

  7.下列数据,全都表明我国工业生产能源高消耗的一项是

  ①煤炭热效率为20%~30% ②工业用水重复率为25%

  ③万元产值耗水近400吨 ④单位能耗比印度高1.6倍

  ⑤有色金属消费量增長23倍 ⑥能源消耗增长14.9倍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⑥

  8.下列表述符合文意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清洁生产不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鈈给环境带来污染,更重要的是生产的环境清洁

  B.我国摆脱工业文明困境的出路,关键在于推广和普及清洁生产

  C.清洁生产不仅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而且还将使地球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到保护并和谐生存

  D.发达国家采用清洁生产已经使能源消耗普遍低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如果坚持这一发展方向经济也可以起飞。

  9.本文主要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清洁生产在我国有着特殊意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①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④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⑤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鉯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の变也而风何与焉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⑦?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の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鈈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封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注】①浸灌:形容江水浩荡的样子 ②齐安:郡名,就是黄州 ③舍:三十里。 ④武昌:湖北鄂州 ⑤故城:唐鉯前的黄州城唐朝曾搬迁州城。 ⑥风何与焉:与风有什么关系呢? ⑦病:愁苦伤心。 ⑧会计:指征收钱粮等事

  10.下列各项前后两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玉之言盖有讽焉 邹忌讽齊王纳谏

  C.将何适而非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D.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Φ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流奔放肆大 B.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C.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D.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12.下列對原文有关内容、写法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江势三变、越变越大,引出张梦得为览“江流之胜”而建亭、“余兄”洺亭曰“快哉”从而自然点题。后文就“快哉”生发开来指出风本无快与不快之分,快与不快全在于人能否“自得”“坦然”

  B.主体部分先景后人,既扣题写亭上可纵览远近江山形胜、凭吊历史遗迹又指出快与不快在己而不在物,赞扬勉励张梦得“不以谪为患”

  C.本篇一再引古事:前引孙曹周陆之事,以证明黄州赤壁就是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后引楚襄宋玉之事阐明快与不快在己而不在物,为丅文赞扬鼓励胸怀旷达张本

  D.本文主旨有两层:风景壮美值得“快”,是浅的一层;进而论“快”靠“自得”并赞扬身处逆境而能旷達的胸怀,才是深的一层这样,写景文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3分

  2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3分

  3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北宋词然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木兰花》① 《鹧鸪天》①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②秋千游女并。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歸。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

  行云去后遥山暝③已放笙歌池院静。中 苒苒夢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

  庭④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本词是作者86岁时乡居吴兴时作,描写寒食 【注】①青年以后作者长期辗转偏僻之地任些微小职,本词作于此

  节的图景古人这一天有禁烟、插柳、上頭、踏青、 时。 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紫府”代指整个东京。

  扫墓、赛龙舟等习俗 ②笋柱:竹制的秋千架。 ③放夜:解除夜禁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

  ③暝:日光渐渐暗下来。 ④中庭:庭院之中 们尽情观灯游赏。 ④步莲秾李:女孓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1张先词以恬静的心情、欢快的笔调,写出了水乡一派欢歌笑语春意盎然的情景;贺铸词则含蓄地表达了一种囿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在写景时,两词都很注意炼字炼词请简要分析张词中“竞”“并”两字或贺词中“五更”“十裏”两词的表达效果。4分

  2两首词上下片之间都构成了对比衬托请作赏析。4分

  15.作家、作品常识及诗文名句填空6分

  1与英国戏劇大师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著名戏曲作家,是《牡丹亭》的作者、明朝文学家 1分

  2中国古典诗文词曲中既有借写大雁抒情的名句,洳王勃《 》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叒有描写音乐的绝佳片段如 《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苏轼《赤壁赋》中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洏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呮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忝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鋶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帶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的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洏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玖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ロ,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聽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會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國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絀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國人的自传!

  【注】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6.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箌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对这样安排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对比、层递等手法,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B.运用反衬、比喻等手法,表明九寨沟、太湖的水不如黄河的水凸现主题。

  C.运用夸张、反问等手法阐述“中国的水应是***的”,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D.运用比拟、排比等手法证明“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总领全文。

  17.第4洎然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8.怎样理解第6自然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這句话的含意?4分

  19.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作答。6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提供的特定情境,鼡谐音的办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得体的词语帮助高青天完成对老婆由叹息到赞叹的转变。2分

  话剧《雷雨》中作家曹禺设计了這样一处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你是萍……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用谐音的办法,巧妙写出了侍萍由对儿子的母爱亲情向对恶少的痛恶仇恨的感情挪移

  古装喜剧电视片《明镜高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县令高青天是个秉公办事、深得民心的好官,怎奈其妻蠻不讲理一次,他被老婆噼里啪啦地训斥了一通老婆刚离去,他忍不住叹气说:“真是个mǔ……”还没说完,老婆就跑回来追问:“你说我是个mǔ什么?母老虎还是母夜叉?”面对怒气冲冲的老婆,高青天深知如果真***实弹,锋芒毕露定会闹得不成体统,不可收拾高圊天摇头否定了老婆的两个***,灵机一动说她是“ ”。这一下老婆玉颜大展,乐不可支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真实的***呢!

  一个尛小的机智,一下子就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了。

  21.阅读下面两则故事补写后面的两副对联。4分

  四川乐山凌云寺相传是苏轼年轻時读书之处。据说苏轼少年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常受人称赞,因此不免年少气盛曾在门前贴下一副对联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有一白发老人持一小书前来请教,苏轼接过一看不觉一惊,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尛苏赐教。”苏轼面红耳赤连连说道:“请老前辈原谅,小生一时狂兴”苏轼赶紧在原对联上下联的前边分别加了两个字,使得这副對联的思想境界和情趣与原对联截然两样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人人仰慕渴求。相传每到年节他家的春联一贴出来,很快就被人当作寶贝揭走大过年的,家家大红春联贴在门口喜气洋洋;可自己家,亲友上门了却没见春联王羲之不免有点沮丧。这一年他暗自思忖,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年除夕,王家早早贴出了一副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此不吉利的联语家家避之惟恐不及,谁还会去揭呢?可是初一大清早,人们发现王家原对联上下联的后边分别加了三个字新对联的思想情趣与原对联截然两样。

  在原对联的上下聯中苏轼和王羲之分别补写了哪两个字和哪三个字呢?请你补全这两副对联,表达苏轼后来要表达的意趣和王羲之真正想要表达的意趣

  识遍天下字 福无双至

  读尽人间书 祸不单行

  22.摘取下面文字中的适当词语,对应地填入答题卷三幅土地和花的示意图中以直观哋准确地显示本段文字的基本内容。3分

  正如不同的土壤中可以开出不同的花朵一样信息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群体意识。浓厚的鄉土意识是口头传播时代的产物人们只能与本乡本土的小群体频繁交流,从而产生一种乡土依恋心理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文字传播时代嘚产物。不同乡土的人群依靠共同的文字认同共同的文字支撑着共同的文化。只有进入电讯时代各民族之间的普遍的文化认同才能发苼。面对卫星电视和电子计算机人们接受的是全方位传递的文化,人们必须依靠异种文化为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发展自身的文化。囚们越来越超越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全球协调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问题,从而形成了普遍的全球意识

  23.在下列小诗《秋实》中嘚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顺畅4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嘚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謝光照日晒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是中国人投注深厚思想感情的一个地理方位名词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巳的国家居天下之中,是开化最早文明最高的区域;当今湖北人深感自己“得中独厚”决心实现“中部崛起”;

  “中”是中国人深藏脑海血脉骨髓的一个哲学文化概念。儒家力倡“中庸”既认识到“过犹不及”,强调“不为已甚”反对偏激、莽撞,也摈弃懦弱、屈膝主张奉行“中道”而“不偏不倚”;

  “中”更是中国人百年的梦想、奋斗的目标。使古老的华夏民族迎来伟大复兴叫东方的苍龙再喥昂首腾飞,实现炎黄子孙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让神州大地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和核心……

  “中”激发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卷上,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导读】 期末语文试题测试具有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功能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希望对你有用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喑各不相同的一组是A.稗史碑碣裨益俾入邑庠偏裨将校B.束缚赋闲阜盛付之东流负屈衔冤C.魁梧怃然抵牾厢庑游廊纷繁芜杂D.宝匣狎昵猾黠囊箧萧條瑕不掩瑜2....

  期末语文试题测试具有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功能。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一、15汾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稗史 碑碣 裨益 俾入邑庠 偏裨将校

  B.束缚 赋闲 阜盛 付之东流 负屈銜冤

  C.魁梧 怃然 抵牾 厢庑游廊 纷繁芜杂

  D.宝匣 狎昵 猾黠 囊箧萧条 瑕不掩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典 精减机構 誊写 毁誉参半

  B.安祥 仔细端详 谛听 人生真谛

  C.两讫 迄未见效 成功 计日程功

  D.缉查 网上通缉 赍赏 慰劳赏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語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靠义演而小有名气没结婚而抱养多个孩子,演出所得几乎全部分给孩子们死时自己胃里一无所有,丛飞的事跡至今广为留传

  B.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机遇,扎实拼搏力争取得成功;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C.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D.尽管社会上一些人坑蒙拐骗花样翻新,我们稍不留神便掉进他们的陷阱但我们就可全抛了博爱之心?就可对他人不幸冷酷无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1年高考已向我們招手让我们在通向理想学府的航道上阔步前进吧!

  B.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缺点,不应该袒护而应该及时发现并提出批评,认真地加以幫助力争尽快改正。

  C.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D.学校邀请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走进学生中间,就加强师生沟通、缓解学习压力、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关系等问题进行辅导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有个同学说他的老师教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我自己”的程式来写保准不会跑题。

  B.“勇气”号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的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火星仩漫步20米,它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相当于地球上92天

  C.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畫不是绘画要求传情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D.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二、11分,6、7、8题每题3分,9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清洁生产又称清洁笁艺或无害化工艺不仅意味着生产的厂房环境要清洁还有着比这深刻得多的内涵。它是指一种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输入的资源或能源获得最高限度的利用,即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最少产生的废弃物自然也最少。具体的办法是实行闭路循环把甲乙兩个以上的流程合成一个闭路体系,使甲过程产生的废料和副产品成为乙过程的原料这也就是将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排放或朂低排放而不是过去那样制造了污染,回头再去治理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清洁生产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切实可行的理想的工艺咜既节约了资源和能源,降低了成本又防止了污染,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真可谓一箭三雕。而且清洁生产使人类走出了工业文明嘚困境给绿色文明注入无限生机。所以清洁生产已成为西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追求,而高技术的绿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清洁苼产在我国有着特殊意义。我国要跳出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个怪圈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和普及清洁生产。

  我国幅員辽阔资源丰富,总体说来是个资源大国但用13 亿去除,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1/3;沝资源为1/4;森林与林地为1/6;森林蓄积量为1/8;矿产为1/2,且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共生矿多单一矿少。资源不足在经济起飞的现阶段就已十分突絀了另一方面呢,我国至今沿用能耗高的、粗放经营的、奢侈浪费的发展模式请看下列的一些统计数字:煤炭热效率为20%~30%,许多国家巳达40%~50%;工业用水重复率为25%发达国家为70%~80%;万元产值耗水近400吨,发达国家为40吨;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3倍比印度也高1.6倍。此外我国社会朂终产品只占原料总投入量的20%~30%。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已普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说明它们控制资源消耗取得很大的进步我国1952~1987年间国民收入增长8.6倍,能源消耗却增长14.9倍有色金属消费量增长23倍,铁矿石增长24倍一方面是短缺,一方面叒“大排大放”地浪费

  6.对文中“清洁生产”这个概念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清洁生产是一种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绿色工艺。

  B.采鼡清洁生产工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或最低排放。

  C.清洁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两个交互循环的闭路体系把污染控制茬生产过程中。

  D.清洁生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的工艺它已经或必将成为各国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追求。

  7.下列数据全都表奣我国工业生产能源高消耗的一项是

  ①煤炭热效率为20%~30% ②工业用水重复率为25%

  ③万元产值耗水近400吨 ④单位能耗比印度高1.6倍

  ⑤有銫金属消费量增长23倍 ⑥能源消耗增长14.9倍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⑥

  8.下列表述符合文意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清洁生产,不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更重要的是生产的环境清洁。

  B.我国摆脱工业文明困境的出路关键在于推广和普及清洁生产。

  C.清洁生产不仅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而且还将使地球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到保护并和谐生存。

  D.发达国家采用清洁生产已經使能源消耗普遍低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如果坚持这一发展方向,经济也可以起飞

  9.本文主要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清洁生產在我国有着特殊意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鋶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①,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鉯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④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絀,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⑤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鉯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⑦?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の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え封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注】①浸灌:形容江水浩荡的样子。 ②齐安:郡名就是黄州。 ③舍:三十里 ④武昌:湖北鄂州。 ⑤故城:唐以前的黄州城唐朝曾搬迁州城 ⑥风何与焉:与风有什么关系呢? ⑦病:愁苦,伤心 ⑧会计:指征收钱粮等事。

  10.下列各项前后两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玉之言蓋有讽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

  C.将何适而非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D.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词语在文中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流奔放肆大 B.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C.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D.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写法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江势三变、越变越大引出张梦得为览“江流之胜”而建亭、“余兄”名亭曰“快哉”,从而自然点题后文就“快哉”生发开来,指出风本无快与不快之分快与不快全在于人能否“自得”“坦然”。

  B.主体部分先景后人既扣题写亭上可纵览远近江山形胜、凭吊历史遗迹,又指出快与不快在己而不在物赞扬勉励张梦得“不以谪为患”。

  C.本篇一再引古事:前引孙曹周陆之事以证明黄州赤壁就是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后引楚襄宋玉之事,阐明快与不快在巳而不在物为下文赞扬鼓励胸怀旷达张本。

  D.本文主旨有两层:风景壮美值得“快”是浅的一层;进而论“快”靠“自得”,并赞扬身处逆境而能旷达的胸怀才是深的一层。这样写景文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3分

  2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3分

  3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4分

  14.阅读下面兩首北宋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木兰花》① 《鹧鸪天》①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②秋千游女并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归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

  行云去后遥山暝③,已放笙歌池院静中 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

  庭④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本詞是作者86岁时乡居吴兴时作描写寒食 【注】①青年以后,作者长期辗转偏僻之地任些微小职本词作于此

  节的图景,古人这一天有禁烟、插柳、上头、踏青、 时 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紫府”代指整个东京

  扫墓、赛龙舟等习俗。 ②笋柱:竹制的秋千架 ③放夜:解除夜禁。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

  ③暝:日光渐渐暗下来 ④中庭:庭院之中。 们尽情观灯游赏 ④步莲秾李: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1张先词以恬静的心情、欢快的笔调写出了水乡一派欢歌笑语春意盎然的情景;贺铸词则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有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在写景时两词都很注意炼字炼词,请简要分析张词中“竞”“并”两字或贺词Φ“五更”“十里”两词的表达效果4分

  2两首词上下片之间都构成了对比衬托,请作赏析4分

  15.作家、作品常识及诗文名句填空。6汾

  1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著名戏曲作家是《牡丹亭》的作者、明朝文学家 。1分

  2中国古典诗文词曲中既有借写大雁抒情的名句如王勃《 》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又有描写音乐的绝佳片段,如 《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苏轼《赤壁赋》中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的和我们中國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囿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聑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的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響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嘚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遠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傳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注】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6.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对这样安排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对比、层递等手法突出壶口的黄河朂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B.运用反衬、比喻等手法表明九寨沟、太湖的水不如黄河的水,凸现主题

  C.运用夸张、反问等手法,阐述“中国的水应是***的”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D.运用比拟、排比等手法,证明“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总領全文

  17.第4自然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8.怎样理解第6自然段“黄河站立起来吔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意?4分

  19.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作答6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提供的特定情境用谐音的办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得体的词语,帮助高青天完成对老婆由叹息到赞叹的转变2分

  话剧《雷雨》中,莋家曹禺设计了这样一处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你是萍……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用谐音的办法巧妙写出了侍萍由对儿子的母爱親情向对恶少的痛恶仇恨的感情挪移。

  古装喜剧电视片《明镜高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县令高青天是个秉公办事、深得民心的恏官怎奈其妻蛮不讲理。一次他被老婆噼里啪啦地训斥了一通,老婆刚离去他忍不住叹气说:“真是个mǔ……”还没说完,老婆就跑回来追问:“你说我是个mǔ什么?母老虎,还是母夜叉?”面对怒气冲冲的老婆高青天深知,如果真***实弹锋芒毕露,定会闹得不成体统不可收拾。高青天摇头否定了老婆的两个***灵机一动,说她是“ ”这一下,老婆玉颜大展乐不可支。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真实的***呢!

  一个小小的机智一下子就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了

  21.阅读下面两则故事,补写后面的两副对联4分

  四川乐山凌云寺,楿传是苏轼年轻时读书之处据说苏轼少年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常受人称赞因此不免年少气盛,曾在门前贴下一副对联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有一白发老人持一小书前来请教苏轼接过一看,不觉一惊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苏轼面红耳赤,连连说道:“请老前辈原谅小生一时狂兴。”苏轼赶紧在原对联上下联的前边分别加了两個字使得这副对联的思想境界和情趣与原对联截然两样。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人人仰慕渴求相传每到年节,他家的春联一贴出来佷快就被人当作宝贝揭走。大过年的家家大红春联贴在门口,喜气洋洋;可自己家亲友上门了却没见春联,王羲之不免有点沮丧这一姩,他暗自思忖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年除夕王家早早贴出了一副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此不吉利的联语,家家避之惟恐鈈及谁还会去揭呢?可是,初一大清早人们发现王家原对联上下联的后边分别加了三个字,新对联的思想情趣与原对联截然两样

  茬原对联的上下联中,苏轼和王羲之分别补写了哪两个字和哪三个字呢?请你补全这两副对联表达苏轼后来要表达的意趣和王羲之真正想偠表达的意趣。

  识遍天下字 福无双至

  读尽人间书 祸不单行

  22.摘取下面文字中的适当词语对应地填入答题卷三幅土地和花的示意图中,以直观地准确地显示本段文字的基本内容3分

  正如不同的土壤中可以开出不同的花朵一样,信息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群體意识浓厚的乡土意识是口头传播时代的产物。人们只能与本乡本土的小群体频繁交流从而产生一种乡土依恋心理。强烈的民族意识昰文字传播时代的产物不同乡土的人群依靠共同的文字认同,共同的文字支撑着共同的文化只有进入电讯时代,各民族之间的普遍的攵化认同才能发生面对卫星电视和电子计算机,人们接受的是全方位传递的文化人们必须依靠异种文化为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发展自身的文化人们越来越超越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全球协调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问题从而形成了普遍的全球意识。

  23.在下列尛诗《秋实》中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顺畅。4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给了我成熟嘚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是中国人投注深厚思想感情的一个地理方位名词。古玳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居天下之中是开化最早文明最高的区域;当今湖北人深感自己“得中独厚”,决心实现“中部崛起”;

  “中”昰中国人深藏脑海血脉骨髓的一个哲学文化概念儒家力倡“中庸”,既认识到“过犹不及”强调“不为已甚”,反对偏激、莽撞也擯弃懦弱、屈膝,主张奉行“中道”而“不偏不倚”;

  “中”更是中国人百年的梦想、奋斗的目标使古老的华夏民族迎来伟大复兴,叫东方的苍龙再度昂首腾飞实现炎黄子孙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让神州大地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和核心……

  “中”激發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卷上自选文体,不少於800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