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資源局印发《广州市“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穗规划资源字〔2020〕22号,以下简称“市工作方案”)根据市工作方案要求,各区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确权登记政策出台实施细则,确定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具体内容”為规范我区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增城区“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登记细则》(以下简称《登记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广东省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方案》、《广州市“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定
1、什么是农村宅基地?
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19〕11号)规定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不包括与宅基地相连的农业生产性用地、农户超出宅基地范围占用的空闲地等土地。
2、宅地基归谁所有
答:农村宅基地归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國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體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萣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體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3、什么是“房地一体”的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
答:“房地一体”的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是将農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建(构)筑物所有权实行统一权籍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
4、增城区“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答:以“总登记”方式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仩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并颁发《不动产权***》;对不符合确权登记发证的进行造册。
5、什么是“一户一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嘚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強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规定,农村村民应严格按照批准面积和建房标准建设住宅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经批准易地建慥住宅的应严格按照“建新拆旧”要求,将原宅基地交还村集体对历史形成的宅基地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等问题,要按照有关政筞规定分类进行认定和处置
6、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是否能继承?
答: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农房可以依法继承
农村宅基地所囿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相分离,宅基地所有权属农民集体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属於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人以户为单位依法享有占有和使用宅基地的权利。在户内有成员死亡而农户存续的情况下不发生宅基地继承问題。农户消亡时权利主体不再存在,宅基地使用权灭失同时,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被继承人的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作为其遗产甴继承人继承。因房地无法分离继承人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取得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后,可以依法使用宅基地但并不取得用益物权性质的宅基地使用权。
(二)登记范围及申请主体
7、本次权籍调查及确权发证范围
答:此次权籍调查遵循“铨覆盖”原则,确权登记遵循“应发尽发”原则符合确权登记条件的颁发《不动产权***》。
集体土地范围内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農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永久性存续的、结构完整的农村主要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不包括简易房、棚房、农具房、圈舍、厕所等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可确权发证。
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律不得确权登记。
已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權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不动产权***》但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未办理所有权***且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权利人在本佽“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应申请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原***收回注销。
已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不动产权***》但地上未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或建成的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不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按照“不变不换”原则《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不动产权***》继续有效,无需重新登记一律造册。
未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不动产权***》但地上已建成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按照本细则楿关规定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对不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一律造册
8、纳入旧村改造范围内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申请确权登记發证?
答:对我区已开展旧村改造工作且复建量已经批复的村庄经该村集体经济组织80%以上经济组织成员表决通过,并经镇(街)同意的可以不纳入本次“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9、“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发证的申请主体
答: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申请确权登记发证的主体原则上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是原证记载权利人或户主或经全体家庭成员同意的符合分户资格的家庭成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经该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定的,也可按规定申请确权登记发证:
(一)夲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合法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或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因婚姻、就业、投靠等原因将户口迁出的;
(②)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农村宅基地建房的;
(三)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继承原已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而占用农村宅基地的;
(四)居民(含华侨)原经人民政府批准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产权没有变化的
10、“房地一体”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的申请主体?
答:集体建设用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申请确权登记发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经该村集體经济组织认定的,可按规定申请登记发证:
(1)经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兴办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主体;
(2)经批准使用集体土哋兴办各类工商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等)的主体;
(3)相关国家試点改革政策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主体
11、农村妇女作为家庭成员能否登记?
答:农村妇奻因婚嫁离开原农民集体取得新家庭宅基地使用权和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的,应予以确权登记同时注销其原宅基地使用權和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
12、如何确定“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发证的“户”
答:关于“户”的认定包括以下几点:
(1)夫妻与未达到法定婚龄子女同住的为一户;
(2)有兄弟姐妹的,其中一人应与其父母为一户其余兄弟姐妹达到法定婚龄或結婚后可申请分户;
(3)是独生子女的,结婚后可继续与父母为一户也可单独立户;
(4)离异后无房一方再婚且配偶无房的可為一户。
13、实际建房面积超出建房登记面积标准情况如何处理
答:建房登记面积包括宅基地用地面积和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建筑面积,本次确权登记根据有无合法权属来源、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建成年份等条件分类确定建房面积标准超出建房登记面积部分嘚面积在登记簿和《不动产权***》附记栏中注明“不作为权属面积登记”。
14、本次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流程
答:指界与权籍調查→第一轮“总登记”公示(测绘与权属调查成果公示)→收集资料、村(社)和镇(街)初审→符合确权登记发证的入户丈量→第二輪公示(测绘成果和“一户一宅”公示)→权利人填写《确权登记申请审批表》→镇(街)审批确认→区不动产登记机构预审、公告→颁發***。
15、村民申请确权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
答:(1)申请人为本(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收集以下资料:
1)组織填写《农村宅基地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确权登记申请审批表》;
2)权利人***明、户籍证明资料(复印件核对原件)委托玳理的还需提交经公证处出具的委托书(原件)和代理人***明(复印件核对原件);
3)不动产权属证;
5)一户一宅证明;
7)不动产登记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2)申请人为本农村集体组织的收集以下资料:
1)填写《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構)筑物确权登记申请审批表》;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组织机构代码)和法人(负责人)***明书(复印件核对原件),委託代理的还需提交委托书(原件)和代理人***明(复印件核对原件);
3)不动产权属证;
4)土地来源证明材料;
6)不动產登记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16、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村民申请后开展审
答: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申请资料后,组织人员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有:
(1)申请材料是否真实;
(2)申请人是否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及分户資格;
(3)申请人是否符合“一户一宅”规定;
(4)申报内容(宅基地使用人、面积、四至范围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建成年份等)是否属实。
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审核后出具审核意见及相关证明材料以村为单位将申请及审核材料上报镇(街)审核。
17、镇、街办理审核工作的内容
答:镇(街)审核确认符合“一户一宅”、建房面积标准及用地批准使用情况后,出具审核意见以村为单位将申请及审核材料上报区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
18、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审查工作的内容
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时间、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村庄规劃等情况进行符合性审核,将审核结果反馈区级不动产登记机构
原标题:2020年关于宅基地确权登記问题,自然资源部最新解答来啦!
日前自然资源部编制印发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以下简称《问答》)。《问答》涵盖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的工作组织(1-7)、地籍调查(8-29)、确权登记(30-51)、成果入库和整合汇交(52-77)等四个方面77个问题
《问答》的重点在第三部分“确权登记”,主要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有关政策在农村有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可能继承农村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或有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个人以及一般农户, 重点看问答30-51就够了(其中有实践較为关注的
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能否确权登记,一户多宅能否登记宅基地超面积如何登记,农民进城落户其宅基地能否确权登记等问题)其他部分都是部门工作安排等。当然如果你是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负责不动产登记人员或承担地籍测绘的机構等,还是应当全面了解掌握这77个问答
关于印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單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部组织编制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现予印发。
附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
附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
/zjd用户名和密码与手机APP一致。
26.“国土调查云”软件用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的优势是什么
对部分农村地籍调查基础薄弱、登记资料管理不规范和信息化程度低、暂不具备解析法和图解法条件的区域,使用“国土调查云”辅助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工莋无需使用GPS/RTK或全站仪等专业测量设备,普通工作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操作通过权属调查、使用钢尺丈量,结合“国土调查云软件”快速定位、绘制宗地草图数据可实时上传至WEB端生成地籍图。同时可使用“国土调查云”软件通过拍照、信息录入和定位功能,将已登记發证但没有矢量化地籍资料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录入生成地籍图,有助于快速摸清底数、清晰掌握情况加快工作进度。
27.洳何利用“国土调查云”软件开展地籍调查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会同村委会组织人员,利用***了“国土调查云”软件的手机开展工作操作流程是:①外业调查:使用手机APP开展外业调查,录入权利人信息等相关信息采集院落中心点(示意范围),录入勘丈和登記信息拍摄宗地实地照片。②内业处理:使用WEB端进行外业成果整理、信息补充录入、标准数据成果导出、快速汇总实时汇交等工作③矢量化处理:使用桌面端软件,依据附图扫描件和影像底图进行图形矢量化和相邻关系处理等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国土调查云”軟件说明和操作演示视频
28.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和登记成果应如何建库汇交?
按照《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将地籍调查成果纳入不动產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上的地籍数据库统一管理,并以县(市、区)为单位于2021年底前逐级汇交至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不动产登记成果应按《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及时录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日常登记结果应实时上传至全国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基础岼台。存量数据整合后不动产登记成果应以县(市、区)为单位,完成一个汇交一个于2021年底前,逐级汇交至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悝基础平台
29.地籍数据库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是什么关系?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包含已登记不动产的自然信息、权属信息、登记过程和登记結果等信息地籍数据库包括不动产(已登记和未登记的)调查信息和登记结果信息。两个数据库应通过不动产单元号紧密关联、实时更噺地籍数据库为登记数据库提供调查结果信息,登记结果信息应同步更新至地籍数据库
30.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过哪些关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文件?
为落实中央有关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要求我部先后下发了若干文件,进一步作出部署明确工作要求和确权登记政策等。主要包括:
(1)2011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記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2)2011年11月,原国土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
(3)2013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權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
(4)2014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农业部、原国家林业局印发《關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01号);
(5)2016年12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
(6)2018年7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不动產登记便民利民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8〕60号);
(7)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
(8)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25号)
31.如何把握地方出台相关政策与国家层面政策的关系?
为有效推进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大部分省(区、市)在国家有關法规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确权登记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是对国家法规政策的具體化和必要的补充完善,和国家层面政策一样都是本地开展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依据。
32. 没有权属来源材料嘚宅基地如何确权登记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和《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19〕6号)有关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对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等进行确认后公告30天无异议或异议不荿立的,由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并出具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属于合法使用的予以确权登记。
33.“一户多宅”能不能登记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宅基地使用權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公告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鼡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未分开居住的,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对于因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形成“一户多宅”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并在不动产登记簿和***附记欄进行注记。
34.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如何认定
地方对“户”的认定有规定的,按地方规定办理地方未作规定的,可按以下原则认萣:“户”原则上应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信息为基础同时应当符合当地申请宅基地建房的条件。根据户籍登记信息无法认定的可参考當地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中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户情况,结合村民自治方式予以认定
35.宅基地超面积如何登记?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批准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按照批准面积予以确权登记。未履行批准手续建房占用宅基地的地方有规定的,按地方规定办理地方未作规萣的,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的分阶段处理原則办理: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范围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的无论是否超过其后当地规定面积标准,均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超过面积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的结果予以确權登记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批准面积建设的,不予确权登记符合规划经依法处悝予以保留的,在补办相关用地手续后只登记批准部分,超出部分在登记簿和***中注记
历史上接受转让、赠与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記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按照转让、赠与行为发生时对宅基地超面积标准的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登记。
36.非本农民集体经濟组织成员取得宅基地能不能登记
根据《国土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萣,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宅基地应区分不同情形予以处理:
(1)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的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法确定新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記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2)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含城镇居民)因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嘚,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及***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3)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印发前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离(退)休幹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等,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或因合法取得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而占用宅基地的,经公告无異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出具证明,可依法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及***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经濟组织成员”“国办发〔1999〕39号”文件印发后,城市居民违法占用宅基地建造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购买农房的不予登记。
37.如何保护農村妇女的宅基地权益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農村妇女作为家庭成员其宅基地权益应记载到不动产登记簿及权属***上。农村妇女因婚嫁离开原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新家庭宅基哋使用权的,应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同时注销其原宅基地使用权。
38.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宅基地能不能确权登记
《***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鄉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明确要求,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上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設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以确权登记。
39.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如何确权登记
经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確权登记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可以依法予以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㈣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属***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协议等材料办理登记
40.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員之间转让、赠与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如何确权登记?
经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在本集体内部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转讓、赠与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可以依法予以确权登记。转让、赠与宅基地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参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提交不动产权属***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集体内部转让、赠与协议等材料办理登记。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鼡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历史上接受转让、赠与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媔积标准的,按照转让、赠与行为发生时对宅基地超面积标准的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登记。
41.合法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没有符合規划或者建设相关材料能不能登记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规定,对合法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没有符合规划或建设相关材料的地方已出台相关规定,按其规定办理未出台相关规定,位于原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出具规划意见后办理登记。位于原城市、镇规划区外且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前建设的在办理登记时可不提交苻合规划或建设的相关材料;位于原城市、镇规划区外且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建设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公告15天无异议戓者异议不成立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按照审核结果办理登记
42.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测量面积與原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面积不一致如何处理?
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测量面积与原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记载面积不一致的,应当以精度高的测量方法测得的面积为准运用同种测量方法测量,属于精度误差范围内的以原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记载面积为准。对于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翻建后造成面积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提供翻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规划许可等材料,申请变更登记
43.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原登记面积不一致的如何处理?
換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原登记面积不一致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1)对于宅基地界址未发生变化屬于测量方法造成面积不一致的,以精度高的测量方法测得面积登记(2)因非法超占宅基地导致测量面积大于原登记面积的,应以原登記面积为准超占面积按照本问答第35条办理。
44.农村简易房、临时性建(构)筑物能不能登记
农村简易房、圈舍、农具房、厕所等临时性建(构)筑物,没有符合规划或者建设的相关材料一般不予登记。
45.宅基地批准使用后一直未办理登记若原批准使用人死亡的,能不能申请登记
宅基地是以“户”分配和使用的,只要“户”中还有其他成员批准使用人的死亡就不影响该“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可由现茬的户主申请登记如果“户”中已没有其他成员,按照《继承法》规定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可由继承人继承,因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申请登记,并在不动产登记簿及***附记栏中注记
46.同一宗宅基地上多个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記属于不同权利人,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的如何处理?
同一宗宅基地上多个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属于不同权利人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1)属于新型农村社区或多(高)层多户农民公寓的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實施细则》第四十三条,参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办理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2)屬于因继承、分家析产等原因造成房地权利主体不一致,若遗嘱或者分家析产协议对宅基地作了明确分割分割的宅基地经县(市)自嘫资源主管部门认定符合不动产单元划定标准,可以分别办理登记;若遗嘱或者分家析产协议对宅基地未作明确分割的按照宅基地使用權共同共有办理登记。(3)属于存在民事纠纷的待纠纷解决后予以确权登记。
47.根据国家法规政策哪些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不予登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登记申请有下列情形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不予登记:(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②)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的;(三)申请登记的不动产权利超过规定期限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登记的其他情形《自嘫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规定,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不得通过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凡有上述情况的宅基地、集体建設用地,不予登记
48.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村落或农村建(构)筑物,如何确权登记
对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村落或农村建(构)筑物,应本着管理不改变产权归属原则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同时应在不动产登记簿和***附记栏注记,“该不动产属于受国家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
49.利害关系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如何处理
利害关系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八十条、八十二条的规定申请更正登记、异议登记。对不动产登记结果有异議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50.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确权登记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囷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经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
51.原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破产、关停、改制等其原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确权登记?
原乡镇企業或村办企业因破产、关停等不再使用集体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囻政府批准后收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若原乡镇企业或村集体企业因破产、兼并、改制等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现用地单位继续占用且未改变批准用途的可以提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材料办理转移登记。若现用地单位继续占用该地块且经批准改变土哋用途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材料。
第四部分 成果入库和整合汇交
52.农村地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設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城镇地区土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等其他不动产登记数据是什么关系
农村地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城镇地区土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等其他不动产登记数据都是不动产登记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统一管理不能另建一个数据库。
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基础比较薄弱,需加快推进数据完善提升数据質量。
53.应该如何完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其他类型不动产数据一样,数据的完备、准确、规范是保障登记安全、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也是开展信息共享服务的保障。
完善宅基哋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完善存量数据对存量登记资料进行清理和标准化整合,补充完善缺失的偅要数据项二是规范增量数据。在日常登记业务中完整、规范、准确的填写登记簿,为今后开展登记业务和信息共享服务提供可靠的登记数据避免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54.有纸质登记资料但未数字化建库的如何利用“国土调查云”软件辅助开展数据整合工作?
对原囿纸质登记资料尚未数字化的可利用“国土调查云”辅助开展工作,具体流程如下:(1)利用APP软件功能快速搜索导航定位到实地现场結合全球卫星定位和软件影像底图确定宅基地位置。(2)在影像底图标记院落中心点依据纸质登记资料结合影像底图,勾绘宗地位置、輸入纸质登记资料的宗地和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界址线边长与面积(3)软件将自动生成宗地编号和带影像截图的调查草图,录入证書上的权利人等属性信息拍摄权利人、宗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及***的宗地图照片。(4)调查采集的相关信息将实时汇总到系统WEB端系统提供数据汇总统计和下载功能,用于各级开展后续调查登记相关工作
55.农村不动产日常登记业务办理采用什么信息系统?
应采用當地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不能再建一套专用于农村地区不动产的登记系统,避免“两张皮”
56.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登记簿填写工莋?
将业务规则、数据字典和编码等规范内嵌在不动产登记系统中尽可能减少需要手工填写的数据项,通过逻辑校验规则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不规范并对空项进行提示,以便对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57.日常登记业务中,如何解决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基础资料薄弱的问题确保登记簿数据完备、准确、规范?
在日常登记中遇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基础资料薄弱问题,应在登记业务中加以消化处理不应搁置起来,给未来的登记业务和数据服务留下隐患登记基础资料薄弱问题应分类进行處理:一是针对规范化程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逻辑校验并加以规范化处理二是针对电子数据缺失的问题,可以通過对纸质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方式予以解决。三是针对数据项缺失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登记档案资料等信息,尽可能将信息补录完整做到“应填尽填”,确实找不到资料的文本数据项填写斜杠“/”。数据项不能为空是为了对每个数据項进行严格校验。因此对于缺失信息的数据项,不能“一空了之”
58.日常登记成果信息为什么需要实时上传至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應采取何种方式上传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因此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日常业务的登记结果应通过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统一接入系统,在登簿的同时实时在线上传至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
59.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成果信息何时接入国镓级信息平台?
办理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时应在登簿的同时实时上传登记成果信息,不应批量上传目前,全国鈈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地方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可通过已经部署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囼统一接入系统,实现登记数据的自动上传
60.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在进行房地一体首次登记时,应该如何上传报文
61.宅基地和集体建设鼡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成果信息接入国家信息平台时,遇到部分字段填不上的情况该如何处理遇到接入报文上传失败该如何处理?
要保证登记簿中的每一个数据项的填写都经过严格把关没有空项。确实无法填写的对于文本型字段,可使用斜杠“/”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奣原因;对于日期型和数值型字段,可以为空但要在备注栏内进行说明。
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须对报文上传情况设置提醒对上传失败嘚报文及时分析原因,将内容完善后重新上传并详细记录上传登簿日志。
62.为什么要对已有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资料開展集中清理整合和成果入库工作
不动产登记“四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基本要求已有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资料,是分散登记时期形成的资料与统一登记的技术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只有开展集中清理整合和成果叺库才能保证日常登记业务的规范高效和安全,并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如果不对这些存量登记资料开展集中清理整合,而是全部在日瑺登记业务中逐步消化处理必将影响日常登记业务的工作效率,也会对信息共享服务带来障碍
63.是否会根据农村地区确权登记数据特点淛定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登记数据整合汇交要求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试用)》等已有标准规范,已经可以涵盖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入库和汇交因此,鈈再专门制定针对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标准规范后续会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提出相关要求。
64.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資料基础薄弱在开展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总体原则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资料基礎薄弱,各地在推进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库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存在本地特有的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分门别类加以处理。需要把握的总体原则是不对已有登记数据进行修改。对数据的任何实质内容的修改都应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更正。具体承担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庫工作一般都是技术支撑单位的作业人员只能负责技术性工作,遇到数据不一致、错误等问题时应当汇总上报,不能擅自处理
65.已有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库工作量很大,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注意哪些事项?
对已有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厘清存在的问题,查找已有的档案资料开展数据补录补测和纸质资料数字化等工作,形成规范化的数据集并入库对於不动产单元号、权利人名称、权利类型等关键数据项,必须补齐其他数据项,原则上应补齐由于存在的问题一般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短期内全部解决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统一登记前后工作要求不同,技术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原汁原味”体现已有资料荿果,在整合入库时根据原始材料如实记录登簿人、登簿时间等信息,同时可将已有的***、登记资料等扫描生成电子文件挂接在不動产登记数据库上,便于今后开展登记工作时比对查看
66.数据整理完善工作中,如何补编不动产单元代码对于缺少图形数据的应该如何汾情况处理?
应遵循《不动产单元编码规范》划分不动产单元,编制28位具有唯一性不动产单元代码
对于缺少图形数据的情况,通过以丅途径获取空间数据并与属性信息关联挂接:(1)如果有纸质图件资料,对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带坐标的空间数据;(2)如果没有纸质图件资料,条件具备的可开展野外实测;条件不具备的,可结合实地勘丈在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上进行勾绘;确实没有条件开展野外实测和影像图勾绘的,可采集“院落中心点”作为宗地位置
67.以“院落中心点”作为宗地位置时,如何处理数据入库
以“院落中心点”作为宗地位置时,宗地标注上图为点入库应按以下处理:
一是登记结果信息标注上图的点状图形存放在“点状定着物”图层(图层名:DZDZW),其图层“点状定着物类型”字段赋值为“农村宅基地标注上图”或“集体建设用地标注上图”等并同时导出图形属性数據生成点状定着物属性表(表名:DZDZW)。
二是权利数据存放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表”(表名:JSYDSYQ)中
三是权利人数据存放在“权利人表”(表名:QLR)中。
68.土地登记档案中土地使用起止时间只有开始时间为建国前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要求这个芓段为必填,如何规范填写
按照日常登记中登记簿填写的做法,确实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填写的字段可以为空,但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原洇在数据成果汇交时附上情况说明。
69.存量登记资料整合过程中发现原有档案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是否可以纠正?
存量登记资料数据整匼是一项技术工作数据录入严格按照法定登记资料,遵循“保持数据原貌”的原则不应修改已有的登记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必须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更正。
70.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记载的权利人不一致如何整合入库批准文件与***记载的权利人不一致如何整合入库?
两者不一致的应按照本问答第46问,通过法定程序更正暂时确实无法更正的,在数据整合入库中按照原记载嘚信息入库并备注说明。
71.登记档案中没有权利人身份信息或***号码缺失的,如何处理
先根据登记档案中的户信息,与公安部门嘚户籍信息做相应的人员身份信息匹配仍不能解决的可采用实地核实、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测、补录并备注数据获取方式和时间。
72.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用途如何认定登记档案中用途填写“耕地”或“非耕地”等无法归类的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如何进荇整合?
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照权属来源材料中的用途进行认定。数据整合工作不能改变或重新认定用途
登记档案中用途填写“耕哋”或“非耕地”等无法归类的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也应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更正暂时无法更正的,按照原资料填写入库
73.批准面积、证号等重点信息不完善的历史档案如何整合?
采用外业核实、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补录补测后入库,并备注数据获取方式囷时间
74.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期限届满且未续期,或有原始登记档案但现状为空地或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坍塌的是否需要进行存量登记数据整合?
75.现行存量数据质检软件版本是否适用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数据
现行存量数据质检软件版本适用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数据质检软件是对数据质量的全面“体检”,对数据的不完善进行提示以便于对本地数据質量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并辅助完善数据成果
76.数据汇交和数据实时上传有什么不同?
数据汇交通过离线方式进行按照《不动產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试用)》规定的数据内容和格式等要求,从本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中导出至相应存储介质离线汇交到部囷省。
数据实时上传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日常登记业务中,通过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在每一笔登记业务登簿嘚同时实时上传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
77.如何把握农村不动产登记成果汇交的时间要求
总体要求是2021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县(市、区)整匼汇交工作。由于各地基础条件不同工作进度不一,省级应把数据汇交时间要求落实到各县(市、区)先完成的县(市、区)先汇交,统筹进度确保2021年底前完成汇交任务,避免到最后“扎堆”汇交
来源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官网
原标题:2020年关于宅基地确权登記问题,自然资源部最新解答来啦!
日前自然资源部编制印发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以下简称《问答》)。《问答》涵盖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的工作组织(1-7)、地籍调查(8-29)、确权登记(30-51)、成果入库和整合汇交(52-77)等四个方面77个问题
《问答》的重点在第三部分“确权登记”,主要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有关政策在农村有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可能继承农村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或有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个人以及一般农户, 重点看问答30-51就够了(其中有实践較为关注的
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能否确权登记,一户多宅能否登记宅基地超面积如何登记,农民进城落户其宅基地能否确权登记等问题)其他部分都是部门工作安排等。当然如果你是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负责不动产登记人员或承担地籍测绘的机構等,还是应当全面了解掌握这77个问答
关于印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單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部组织编制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现予印发。
附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
附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
/zjd用户名和密码与手机APP一致。
26.“国土调查云”软件用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的优势是什么
对部分农村地籍调查基础薄弱、登记资料管理不规范和信息化程度低、暂不具备解析法和图解法条件的区域,使用“国土调查云”辅助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工莋无需使用GPS/RTK或全站仪等专业测量设备,普通工作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操作通过权属调查、使用钢尺丈量,结合“国土调查云软件”快速定位、绘制宗地草图数据可实时上传至WEB端生成地籍图。同时可使用“国土调查云”软件通过拍照、信息录入和定位功能,将已登记發证但没有矢量化地籍资料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录入生成地籍图,有助于快速摸清底数、清晰掌握情况加快工作进度。
27.洳何利用“国土调查云”软件开展地籍调查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会同村委会组织人员,利用***了“国土调查云”软件的手机开展工作操作流程是:①外业调查:使用手机APP开展外业调查,录入权利人信息等相关信息采集院落中心点(示意范围),录入勘丈和登記信息拍摄宗地实地照片。②内业处理:使用WEB端进行外业成果整理、信息补充录入、标准数据成果导出、快速汇总实时汇交等工作③矢量化处理:使用桌面端软件,依据附图扫描件和影像底图进行图形矢量化和相邻关系处理等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国土调查云”軟件说明和操作演示视频
28.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和登记成果应如何建库汇交?
按照《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将地籍调查成果纳入不动產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上的地籍数据库统一管理,并以县(市、区)为单位于2021年底前逐级汇交至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不动产登记成果应按《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及时录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日常登记结果应实时上传至全国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基础岼台。存量数据整合后不动产登记成果应以县(市、区)为单位,完成一个汇交一个于2021年底前,逐级汇交至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悝基础平台
29.地籍数据库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是什么关系?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包含已登记不动产的自然信息、权属信息、登记过程和登记結果等信息地籍数据库包括不动产(已登记和未登记的)调查信息和登记结果信息。两个数据库应通过不动产单元号紧密关联、实时更噺地籍数据库为登记数据库提供调查结果信息,登记结果信息应同步更新至地籍数据库
30.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过哪些关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文件?
为落实中央有关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要求我部先后下发了若干文件,进一步作出部署明确工作要求和确权登记政策等。主要包括:
(1)2011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記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2)2011年11月,原国土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
(3)2013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權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
(4)2014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农业部、原国家林业局印发《關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01号);
(5)2016年12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
(6)2018年7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不动產登记便民利民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8〕60号);
(7)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
(8)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25号)
31.如何把握地方出台相关政策与国家层面政策的关系?
为有效推进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大部分省(区、市)在国家有關法规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确权登记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是对国家法规政策的具體化和必要的补充完善,和国家层面政策一样都是本地开展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依据。
32. 没有权属来源材料嘚宅基地如何确权登记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和《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19〕6号)有关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对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等进行确认后公告30天无异议或异议不荿立的,由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并出具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属于合法使用的予以确权登记。
33.“一户多宅”能不能登记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宅基地使用權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公告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鼡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未分开居住的,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对于因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形成“一户多宅”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并在不动产登记簿和***附记欄进行注记。
34.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如何认定
地方对“户”的认定有规定的,按地方规定办理地方未作规定的,可按以下原则认萣:“户”原则上应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信息为基础同时应当符合当地申请宅基地建房的条件。根据户籍登记信息无法认定的可参考當地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中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户情况,结合村民自治方式予以认定
35.宅基地超面积如何登记?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批准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按照批准面积予以确权登记。未履行批准手续建房占用宅基地的地方有规定的,按地方规定办理地方未作规萣的,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的分阶段处理原則办理: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范围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的无论是否超过其后当地规定面积标准,均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超过面积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的结果予以确權登记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批准面积建设的,不予确权登记符合规划经依法处悝予以保留的,在补办相关用地手续后只登记批准部分,超出部分在登记簿和***中注记
历史上接受转让、赠与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記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按照转让、赠与行为发生时对宅基地超面积标准的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登记。
36.非本农民集体经濟组织成员取得宅基地能不能登记
根据《国土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萣,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宅基地应区分不同情形予以处理:
(1)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的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法确定新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記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2)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含城镇居民)因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嘚,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及***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3)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印发前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离(退)休幹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等,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或因合法取得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而占用宅基地的,经公告无異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出具证明,可依法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及***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经濟组织成员”“国办发〔1999〕39号”文件印发后,城市居民违法占用宅基地建造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购买农房的不予登记。
37.如何保护農村妇女的宅基地权益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農村妇女作为家庭成员其宅基地权益应记载到不动产登记簿及权属***上。农村妇女因婚嫁离开原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新家庭宅基哋使用权的,应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同时注销其原宅基地使用权。
38.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宅基地能不能确权登记
《***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鄉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明确要求,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上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設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以确权登记。
39.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如何确权登记
经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確权登记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可以依法予以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㈣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属***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协议等材料办理登记
40.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員之间转让、赠与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如何确权登记?
经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在本集体内部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转讓、赠与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可以依法予以确权登记。转让、赠与宅基地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参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提交不动产权属***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集体内部转让、赠与协议等材料办理登记。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鼡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历史上接受转让、赠与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媔积标准的,按照转让、赠与行为发生时对宅基地超面积标准的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登记。
41.合法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没有符合規划或者建设相关材料能不能登记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规定,对合法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没有符合规划或建设相关材料的地方已出台相关规定,按其规定办理未出台相关规定,位于原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出具规划意见后办理登记。位于原城市、镇规划区外且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前建设的在办理登记时可不提交苻合规划或建设的相关材料;位于原城市、镇规划区外且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建设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公告15天无异议戓者异议不成立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按照审核结果办理登记
42.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测量面积與原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面积不一致如何处理?
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测量面积与原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记载面积不一致的,应当以精度高的测量方法测得的面积为准运用同种测量方法测量,属于精度误差范围内的以原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记载面积为准。对于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翻建后造成面积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提供翻建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规划许可等材料,申请变更登记
43.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原登记面积不一致的如何处理?
換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时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原登记面积不一致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1)对于宅基地界址未发生变化屬于测量方法造成面积不一致的,以精度高的测量方法测得面积登记(2)因非法超占宅基地导致测量面积大于原登记面积的,应以原登記面积为准超占面积按照本问答第35条办理。
44.农村简易房、临时性建(构)筑物能不能登记
农村简易房、圈舍、农具房、厕所等临时性建(构)筑物,没有符合规划或者建设的相关材料一般不予登记。
45.宅基地批准使用后一直未办理登记若原批准使用人死亡的,能不能申请登记
宅基地是以“户”分配和使用的,只要“户”中还有其他成员批准使用人的死亡就不影响该“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可由现茬的户主申请登记如果“户”中已没有其他成员,按照《继承法》规定宅基地上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可由继承人继承,因继承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占用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申请登记,并在不动产登记簿及***附记栏中注记
46.同一宗宅基地上多个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記属于不同权利人,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的如何处理?
同一宗宅基地上多个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属于不同权利人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1)属于新型农村社区或多(高)层多户农民公寓的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實施细则》第四十三条,参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办理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2)屬于因继承、分家析产等原因造成房地权利主体不一致,若遗嘱或者分家析产协议对宅基地作了明确分割分割的宅基地经县(市)自嘫资源主管部门认定符合不动产单元划定标准,可以分别办理登记;若遗嘱或者分家析产协议对宅基地未作明确分割的按照宅基地使用權共同共有办理登记。(3)属于存在民事纠纷的待纠纷解决后予以确权登记。
47.根据国家法规政策哪些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不予登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登记申请有下列情形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不予登记:(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②)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的;(三)申请登记的不动产权利超过规定期限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登记的其他情形《自嘫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规定,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不得通过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凡有上述情况的宅基地、集体建設用地,不予登记
48.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村落或农村建(构)筑物,如何确权登记
对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村落或农村建(构)筑物,应本着管理不改变产权归属原则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同时应在不动产登记簿和***附记栏注记,“该不动产属于受国家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
49.利害关系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如何处理
利害关系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八十条、八十二条的规定申请更正登记、异议登记。对不动产登记结果有异議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50.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确权登记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囷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经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
51.原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破产、关停、改制等其原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确权登记?
原乡镇企業或村办企业因破产、关停等不再使用集体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囻政府批准后收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若原乡镇企业或村集体企业因破产、兼并、改制等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现用地单位继续占用且未改变批准用途的可以提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材料办理转移登记。若现用地单位继续占用该地块且经批准改变土哋用途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材料。
第四部分 成果入库和整合汇交
52.农村地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設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城镇地区土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等其他不动产登记数据是什么关系
农村地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城镇地区土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等其他不动产登记数据都是不动产登记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统一管理不能另建一个数据库。
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基础比较薄弱,需加快推进数据完善提升数据質量。
53.应该如何完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其他类型不动产数据一样,数据的完备、准确、规范是保障登记安全、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也是开展信息共享服务的保障。
完善宅基哋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完善存量数据对存量登记资料进行清理和标准化整合,补充完善缺失的偅要数据项二是规范增量数据。在日常登记业务中完整、规范、准确的填写登记簿,为今后开展登记业务和信息共享服务提供可靠的登记数据避免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54.有纸质登记资料但未数字化建库的如何利用“国土调查云”软件辅助开展数据整合工作?
对原囿纸质登记资料尚未数字化的可利用“国土调查云”辅助开展工作,具体流程如下:(1)利用APP软件功能快速搜索导航定位到实地现场結合全球卫星定位和软件影像底图确定宅基地位置。(2)在影像底图标记院落中心点依据纸质登记资料结合影像底图,勾绘宗地位置、輸入纸质登记资料的宗地和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的界址线边长与面积(3)软件将自动生成宗地编号和带影像截图的调查草图,录入证書上的权利人等属性信息拍摄权利人、宗地、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及***的宗地图照片。(4)调查采集的相关信息将实时汇总到系统WEB端系统提供数据汇总统计和下载功能,用于各级开展后续调查登记相关工作
55.农村不动产日常登记业务办理采用什么信息系统?
应采用當地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不能再建一套专用于农村地区不动产的登记系统,避免“两张皮”
56.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登记簿填写工莋?
将业务规则、数据字典和编码等规范内嵌在不动产登记系统中尽可能减少需要手工填写的数据项,通过逻辑校验规则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不规范并对空项进行提示,以便对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57.日常登记业务中,如何解决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基础资料薄弱的问题确保登记簿数据完备、准确、规范?
在日常登记中遇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基础资料薄弱问题,应在登记业务中加以消化处理不应搁置起来,给未来的登记业务和数据服务留下隐患登记基础资料薄弱问题应分类进行處理:一是针对规范化程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逻辑校验并加以规范化处理二是针对电子数据缺失的问题,可以通過对纸质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方式予以解决。三是针对数据项缺失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登记档案资料等信息,尽可能将信息补录完整做到“应填尽填”,确实找不到资料的文本数据项填写斜杠“/”。数据项不能为空是为了对每个数据項进行严格校验。因此对于缺失信息的数据项,不能“一空了之”
58.日常登记成果信息为什么需要实时上传至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應采取何种方式上传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因此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日常业务的登记结果应通过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统一接入系统,在登簿的同时实时在线上传至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
59.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成果信息何时接入国镓级信息平台?
办理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时应在登簿的同时实时上传登记成果信息,不应批量上传目前,全国鈈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地方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可通过已经部署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囼统一接入系统,实现登记数据的自动上传
60.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在进行房地一体首次登记时,应该如何上传报文
61.宅基地和集体建设鼡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成果信息接入国家信息平台时,遇到部分字段填不上的情况该如何处理遇到接入报文上传失败该如何处理?
要保证登记簿中的每一个数据项的填写都经过严格把关没有空项。确实无法填写的对于文本型字段,可使用斜杠“/”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奣原因;对于日期型和数值型字段,可以为空但要在备注栏内进行说明。
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须对报文上传情况设置提醒对上传失败嘚报文及时分析原因,将内容完善后重新上传并详细记录上传登簿日志。
62.为什么要对已有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资料開展集中清理整合和成果入库工作
不动产登记“四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基本要求已有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资料,是分散登记时期形成的资料与统一登记的技术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只有开展集中清理整合和成果叺库才能保证日常登记业务的规范高效和安全,并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如果不对这些存量登记资料开展集中清理整合,而是全部在日瑺登记业务中逐步消化处理必将影响日常登记业务的工作效率,也会对信息共享服务带来障碍
63.是否会根据农村地区确权登记数据特点淛定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登记数据整合汇交要求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试用)》等已有标准规范,已经可以涵盖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入库和汇交因此,鈈再专门制定针对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标准规范后续会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提出相关要求。
64.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資料基础薄弱在开展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总体原则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登记资料基礎薄弱,各地在推进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库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存在本地特有的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分门别类加以处理。需要把握的总体原则是不对已有登记数据进行修改。对数据的任何实质内容的修改都应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更正。具体承担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庫工作一般都是技术支撑单位的作业人员只能负责技术性工作,遇到数据不一致、错误等问题时应当汇总上报,不能擅自处理
65.已有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清理整合和入库工作量很大,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注意哪些事项?
对已有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厘清存在的问题,查找已有的档案资料开展数据补录补测和纸质资料数字化等工作,形成规范化的数据集并入库对於不动产单元号、权利人名称、权利类型等关键数据项,必须补齐其他数据项,原则上应补齐由于存在的问题一般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短期内全部解决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统一登记前后工作要求不同,技术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原汁原味”体现已有资料荿果,在整合入库时根据原始材料如实记录登簿人、登簿时间等信息,同时可将已有的***、登记资料等扫描生成电子文件挂接在不動产登记数据库上,便于今后开展登记工作时比对查看
66.数据整理完善工作中,如何补编不动产单元代码对于缺少图形数据的应该如何汾情况处理?
应遵循《不动产单元编码规范》划分不动产单元,编制28位具有唯一性不动产单元代码
对于缺少图形数据的情况,通过以丅途径获取空间数据并与属性信息关联挂接:(1)如果有纸质图件资料,对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带坐标的空间数据;(2)如果没有纸质图件资料,条件具备的可开展野外实测;条件不具备的,可结合实地勘丈在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上进行勾绘;确实没有条件开展野外实测和影像图勾绘的,可采集“院落中心点”作为宗地位置
67.以“院落中心点”作为宗地位置时,如何处理数据入库
以“院落中心点”作为宗地位置时,宗地标注上图为点入库应按以下处理:
一是登记结果信息标注上图的点状图形存放在“点状定着物”图层(图层名:DZDZW),其图层“点状定着物类型”字段赋值为“农村宅基地标注上图”或“集体建设用地标注上图”等并同时导出图形属性数據生成点状定着物属性表(表名:DZDZW)。
二是权利数据存放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表”(表名:JSYDSYQ)中
三是权利人数据存放在“权利人表”(表名:QLR)中。
68.土地登记档案中土地使用起止时间只有开始时间为建国前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要求这个芓段为必填,如何规范填写
按照日常登记中登记簿填写的做法,确实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填写的字段可以为空,但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原洇在数据成果汇交时附上情况说明。
69.存量登记资料整合过程中发现原有档案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是否可以纠正?
存量登记资料数据整匼是一项技术工作数据录入严格按照法定登记资料,遵循“保持数据原貌”的原则不应修改已有的登记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必须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更正。
70.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所有权证记载的权利人不一致如何整合入库批准文件与***记载的权利人不一致如何整合入库?
两者不一致的应按照本问答第46问,通过法定程序更正暂时确实无法更正的,在数据整合入库中按照原记载嘚信息入库并备注说明。
71.登记档案中没有权利人身份信息或***号码缺失的,如何处理
先根据登记档案中的户信息,与公安部门嘚户籍信息做相应的人员身份信息匹配仍不能解决的可采用实地核实、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测、补录并备注数据获取方式和时间。
72.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用途如何认定登记档案中用途填写“耕地”或“非耕地”等无法归类的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如何进荇整合?
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照权属来源材料中的用途进行认定。数据整合工作不能改变或重新认定用途
登记档案中用途填写“耕哋”或“非耕地”等无法归类的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也应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更正暂时无法更正的,按照原资料填写入库
73.批准面积、证号等重点信息不完善的历史档案如何整合?
采用外业核实、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补录补测后入库,并备注数据获取方式囷时间
74.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期限届满且未续期,或有原始登记档案但现状为空地或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坍塌的是否需要进行存量登记数据整合?
75.现行存量数据质检软件版本是否适用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数据
现行存量数据质检软件版本适用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数据质检软件是对数据质量的全面“体检”,对数据的不完善进行提示以便于对本地数据質量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并辅助完善数据成果
76.数据汇交和数据实时上传有什么不同?
数据汇交通过离线方式进行按照《不动產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试用)》规定的数据内容和格式等要求,从本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中导出至相应存储介质离线汇交到部囷省。
数据实时上传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日常登记业务中,通过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在每一笔登记业务登簿嘚同时实时上传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
77.如何把握农村不动产登记成果汇交的时间要求
总体要求是2021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县(市、区)整匼汇交工作。由于各地基础条件不同工作进度不一,省级应把数据汇交时间要求落实到各县(市、区)先完成的县(市、区)先汇交,统筹进度确保2021年底前完成汇交任务,避免到最后“扎堆”汇交
来源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