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4日,江树人校长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校长斯比尔曼在农村发展学院签定
了中国农业大学—瓦格宁根大学教育合作项目协议。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成立于1918年,是荷兰,也是欧洲领导农业研究与教育前沿的一流大
学。去年10月份,江树人校长率中国农业大学代表团对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进行了访问,并就
具体合作内容与荷方达成共识。为强化两校间高质量的农业研究与教育合作,满足21世纪农
业与环境科学发展及中国加入世贸对国际农业商务人才的要求,两校决定从2001年开始执行
联合教育计划——启动赴荷本科—硕士联读班和工商管理硕士班。本科硕士联读班专业涉及
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第一、二年学生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主要学习相关的基
础知识及强化英语课程。第三、四年就读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业
合格者由荷兰瓦格根大学授予国际承认的理学学士学位。被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可继续在荷
兰瓦格宁根大学进行硕士课程的学习,学业合格者将获得由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授予的国际承
工商管理硕士学制为18个月,前9个月学生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后9个月就读于荷兰瓦
格宁根大学。学业合格者将获得由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授予的国际承认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我校已授权农村发展学院具体执行这项中荷教育合作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010-62736604 校登记号:NW—0202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添加时间:2006-11-16 阅读次数:606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环境保护状况令人担忧。鉴于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两个约束性环保指标,即
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与此同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倡导和创办了许多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园区,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一些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会为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环保企业又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寻找到新的空间?而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为了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中荷可持续发展论坛将邀请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政府官员、外国驻华使馆官员、环保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代表以及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代表,分别就十一五期间的环保产业政策、环保投融资机制、环保科技成果产业化、环保信息资源开发及国际合作等专题进行研讨,并与参会代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为关心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各界同仁搭建一个沟通和互动的平台。 届时欢迎各级政府官员、驻华使馆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代表以及从事环保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敬请光临。
会议主题: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荷可持续发展论坛是荷兰政府援助中国政府的双边合作项目---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网络化信息共享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常年开展网络与实地相结合的专家讲座。该论坛的目的是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讲授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解读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国家信息中心为了将这一项目建设成果在更大范围内为社会服务,决定举办2006中荷可持续发展论坛年会,并通过互联网向内蒙古、陕西和甘肃进行现场视频直播。
会议以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全面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环保产业、投融资、科技、国际合作、信息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对今后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主办单位致辞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长胜 国家商务部国际司司长 姚申洪 荷兰驻华使馆官员 马丁毕克 9:3010:10
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国际合作的发展机遇和难点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原秘书长 张坤民
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趋向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 赵家荣
10:5011:30 国家环保投融资政策方 ...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风景秀丽的百望山脚下。历经近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
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
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
年,是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农村发展学院等院系(部)基础上组建的,是中国农业大学下属的
个学院之一。该学院下设发展管理系、国际教育系、社会学系、法律系、科技管理系、媒体传播系、外语系和社会科学部。学院附设有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农民问题研究中心、推广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农业遗产与农业文明研究中心、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教育技术中心、中国当代政治思想研究中心等研究咨询机构。 二、中国农业大学中荷项目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从
)开展中荷教育合作项目,今年面向社会招收第七届学生。中国农业大学中荷项目凭借其高水平的教学和严格的校内管理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广泛认可的精品项目。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邀请,项目负责人作为代表在荷兰莱顿大学举行的国际教育改革论坛上介绍合作办学经验。
余名学生通过本项目进入海外大学深造,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国外大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以上学生选择在海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年两个阶段组成。学生首先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两年,然后进入国外大学学习两年,并最终获得由国外大学颁发的国际认可的本科***。学习期间通过全国***高考的同学可申请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 三、招生专业与出国标准 2006
中荷项目招生的专业有:国际农业商务管理、国际园艺与营销、国际土地与水资源管理。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两年之后,学生课程成绩全部合格,并按要求时间达到雅思
分,可以赴荷兰继续中荷项目后两年的学习。对于雅思成绩未达到
分的同学,可以推荐赴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皇家农学院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继续学习。雅思成绩未达
分后再赴荷兰继续中荷项目国外阶段的学习。 四、招生条件
年高考,并且成绩高于当地一类大专线,英语单科
通过人文与发展学院单独英语考试和面试。文理兼收。 五、学费
元 ...农学院与荷兰盈可泰公司签署备忘录 拟共建中荷种子科学中心(图文)
6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李召虎与荷兰盈可泰(INCOTEC)集团公司董事长Jan Willem Breukink先生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共同建立中荷种子科学中心(SDSSC)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长期合作研究关系。
中荷双方在谅解备忘录中指出,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在农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的大学。中国农大农学院的种子专业主要从事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系统和技术、种子加工技术、育种及宏观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盈可泰公司是全球种子处理和包衣技术领域最先进的公司,旗下公司分布在欧洲、美国、巴西、中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南非。盈可泰公司一向致力于提升种子价值的各项研究,主要技术包括:种子升级、引发、消毒、膜状包衣、包壳和种子丸粒化以及作物保护产品、微生物和生长调节剂等在种子上的应用。
双方在前期“盈可泰公司生物性及非生物活性物质在种子包衣应用上的评估实验”基础上,决定继续进行更多的合作活动,不断提高中国种子技术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农业发展;促进中国农大农学院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盈可泰公司种子技术对于中国农业的潜在价值;加强对种子和植物生物学进行相关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将以中荷种子科学中心为基础建立基本的种子技术设施,为中国农大学生提供国际研究和培训机会,组织专家、学者来华开展种子技术讲习班、学术会议和专题研讨等交流活动。同时,盈可泰公司也将面向中国农大农学院优先招收相关专业背景的盈可泰(中国)公司雇员。
盈可泰集团公司全球研究董事Bob Legro,中荷农业创新促进中心、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亚洲区负责人Jan Fongrers,荷兰驻华使馆农业参赞Emar Gemmeke、科技参赞Eric Van Kooy,瓦格宁根大学中国首席代表谭淑豪,盈可泰亚太总裁山本中、中国区总裁张明,北京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郑渝、海淀区副区长孙宝启、海淀区种子商会会长张燕明、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董仁杰、农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志红、农学院教授孙群等参加,农学院教授王建华主持签字仪式。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010-62736604 校登记号:NW—0202The requested URL /ie/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