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标签: 应届生求职网消息称,目前财务会计依然排在热门专业前列。然而,《中国会计报》记者从各方了解到的情况是,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让用人单位不尽满意。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到底不满意什么?到底需要什么?它们的苦恼和抱怨或许能让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有所借鉴。
缺乏钻研精神最致命 一家央企因品牌扩张近几年发展迅速,亟需大量会计人才。然而,往年从各重点高校招聘的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表现让财务部门负责人很难说出一个“好”字。其中最让这位负责人耿耿于怀的一个原因是,新近毕业的部分大学生缺乏钻研精神。 央企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更注重学生的培养潜质,招聘重点大学毕业生是其最起码的要求。李成(化名)在一家经营快速消费品的央企担任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除了财务管理工作外,还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按照惯例,企业每年均从重点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但是几年下来,李成发现这些毕业生在岗位胜任能力方面没有太多提升,有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甚至不熟悉《企业会计准则》,税收制度相关知识也没有掌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其定性、耐性和可塑性,专业仅作为参考,至于经验,更不是重点考虑要素。因为,用人单位都清楚应届毕业生从学校跨入职场后,面临的将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而且他们只有不断提升,才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进步。
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它需要一种对专业的钻研精神。然而,这正是现在的大学生所缺乏的。对这点有深切感受的不仅是用人单位,还包括跟学生有密切接触的大学老师。“不少学生因为追求生活质量或者贪图享乐,无法沉下心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多是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一位高校会计专业老师谈到这些不禁摇头。
没有应变能力只能被淘汰 “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种行为是: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之后不反映不汇报,直到出了问题才让领导知道。
这是浪费公司和个人时间的行为。 如果遇到这样的员工,我们只有将其辞退。”深圳某房地产民营企业财务经理陈云峰说得直截了当,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应变能力的表现。 一般来讲,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都会被安排在一些工作简单的岗位,因为复杂的岗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陈云峰尤其强调其应变能力。 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这种应变能力应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独立性、条理性、灵活性。“比如把和供应商的陈年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