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比较火爆的黄金投资产品有哪些论坛?想要一个比较全面的...

其实大宝喝茶并不多,资料室里的多是转载。
  2006年11月24日14:57   中国基金网cnfund 研究部  
,英文全称是“Listed Open-Ended Fund”,汉语称为“上市型开放式基金”。也就是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发行结束后,投资者既可在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交易所***该基金。不过投资者如果是在指定网点申购的基金份额,想要通过交易所的系统卖出,需要办理跨系统的转托管手续;同样,如果是在交易所系统买进的基金份额,想要在其他指定网点赎回,也要办理转托管手续。
市场目前有15只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基金)可以办理场内申购与赎回业务。即除了场内的实时连续竞价交易以外,还可以以基金净值来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
套利的原理:以目前一般交易情况来看,开放式基金净值与实时成交价格间一般存在着 1% -- 2% 的价差。深交所开放LOF基金场内申购与赎回后,申购的基金份额或赎回资金均在T+2日可用。当日场内买入的基金可于T+1日在场内卖出;当日申购的基金份额 T+2 日可以在场内卖出;场内卖出基金份额资金当时到账可用,赎回基金份额的资金2个工作日后可以到账使用;大大缩短了套利的时间风险与套利成本。整个套利过程操作成本约为0.6%(场内***基金手续费约为0.1%,赎回成本为0.5%)。从长期以来的LOF基金净值表现来看,基金净值与场内交易价格一般为每天相差1-2% 左右,套利空间约为 0.4%- 1.4%/天!。
我们以场内交易最活跃的“广发小盘”基金为例,11月21日基金场内全日收盘价为1.805元/份。当日基金净值为1.8428元。如果21日在场内买入基金,18日基金份额到帐后在场内市场赎回基金。22日基金净值为1.856元。完全计算全部成本(基金赎回按0.5%,买入0.1%手续费计算成本为1。8158)两天的套利收益约为 2.21%;在行情下跌时,根据广发小盘基金的历史数据,基金净值与场内交易价格价差在1.0%左右水平的时候。所以利用LOF基金套利是一种比较稳健的获利方式。
现在交易开放场内申购赎回的LOF基金有15只。分别是:融通巨潮100(161607)、万家公用(161903)、南方积配(160105)、博时主题(160505)、广发小盘(162703)、景顺鼎益(162605)、嘉实300(160706)、南方高增(160106),中银中国(163801)、兴业趋势(163402)、招商成长(161706)、景顺资源(162607)、鹏华价值(160607)、荷银效率(162207)富国天惠(161005)。
场内申购、赎回基金操作流程:
LOF普通***和一般股票、封闭基金相同;LOF申购赎回一般在证券公司的场内“ ...[b]★闲谈技术分析之均线[/b]
【 原创:源石  2005-10-21 22:16  数据乐园 浏览/回复:31064/99】
  借信兄的宝地,闲聊几句,欢迎大家板砖。特别欢迎数学和统计学出身的深入指导:)
  先打个提前量,我本身并不用技术分析,而是一个地道的“基本族“,因此说不到点子上您也别笑:)
  这篇主要是向有较深数学统计功底朋友请教,欢迎深入交流,针对这一类技术分析的数学本质探讨的其本质含义。
【 ? 原创:源石  2005-10-21 22:17 】  
  自诩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怎么会研究起均线了,看完就明白:)
  以下主要是有鬼股仔兄的帖子有感而发(大家可以参考他在闽发的帖子),我对技术分析绝对是外行,虽然我起步于此,但早已经放弃。因此以下部分如有错误和初级笑话,我并不准备负责任:)
  主要是想说说均线的固有缺点
  1,均线的预测性,均线就是在以前日子数据的平均基础上产生的一条线,用公式来表达即为s=(a1+a2+a3+a4....)/n,这个当然并不是具体的计算,但其含义就是这样。
  为什么这个均线并不是预测的好方法呢?这个理论基本上跟市场的有效性紧密联系,虽然技术分析的基础是反对市场的有效性,但是这个公司表明,市场的信息来源于以前信息的加总。假如当市场是随机漫步,最简单的可以写为at=a(t-1)+e。先不说这本身的矛盾来看看这个思想自有的弊端。
  2,一般看均线,主要是看重其预测趋势,但是上面的公式表明,均线的转折处并不是实际的转折点,掀翻他是在转折已经发生后,因此并不能做到判断转折。
  那它是不是发展的好判断指标,不是!
  这个公式最大的毛病还在于它给以前每一天赋予相同的权值,都是一。这也就是说一些突发性的大的“理好”并不能在公式里面给于恰当的突出。时间越长。波动受某天或是某段时间的影响越小。
  当然有很多人会说这恰恰是反映了趋势正在形成。
  如果是短线,比如日线,五日均线,恰恰是在信息波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趋势的改变。
  如果是中线,最近一段时间的趋势恰恰并不能正确反映到均线当中。
  如果是长线,完全可以抛开均线,专注价值分析
  这里其实也有改进均线效果的方法
  1,从数学的角度来将,可以加入一个衰减因子,比如0。9,这样信息就能相对较好的反映到。再有就是很专业性的移动平均法(GARCH).但是这种方法一是太复杂,要求很高的数学功底,在一个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也缺乏有效和经济应用。
  当然有非常大爱好数学的,可以参考 ...随性 率直简单 有时温柔 有时刁蛮 大部分时间通情达理 爱玩 懂得享受生活 懂得感情 学习之用
第一大误区:像素越高越好 这个是笔者看到很多网友经常要问的问题,而且是买数码相机就会问“你看是不是600万象素的机器比300万象素的好多了?”,“是不是800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很好呀?”等等。对于这个购买误区必须指出的是: 按需购买,才是正路。以追求高象素为购买原则,买到的不一定就是一款好的数码相机。 某些数码相机广告宣称该款产品的分辨率高达600万像素,而售价却相对低廉,这对于普通消费者的诱惑力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仔细研究该款相机的说明书,不难发现所谓的600万像素分辨率不过是通过硬件插值获得的,而实际的总像素不过330万,不用硬件插值的有效输出像素也不过300万左右。这个在富士的数码相机和一些国产数码相机中表现最为明显。富士还好,插值以后照片还是能够接受。但是国产的呢,为了迎合一些不懂数码相机只知道盲目追求高象素的朋友的口味,也搞插值,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插值的效果根本无法接受。 真正能够分得清插值象素、总像素、有效像素的区别的消费者在今天的市场上还并不多,当然要剖除那些经常跟数码相机打交道的消费者。这里主要是指没有对数码相机有过深入研究就想购买的消费者,某些数码相机生产商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个弱点,大肆鼓吹某款相机的分辨率如何如何高,继而诱导消费者为其买帐。 下面介绍一下正确的购买原则: 根据需求选择您购买数码相机的最大非插值像素! 从消费者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用户使用数码相机都是用来拍照,然后进行数码冲印。现在普遍使用的200万~500万像素数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了。其中200万以上像素是冲印照片最基本的要求,200万像素可以达到1600×1200的分辨率(这是最大分辨率,建议使用1280×960),按照一般300dpi的标准来计算,210万像素就可以完美地输出5英寸的照片,而500万像素可以达到大约2580×1936的分辨率,能够完美地输出14英寸的照片。目前市场上炒的很热的800万,按照这个算法可以输出16英寸以上的照片了。但是凭心而论,您用的到吗?洗一张14寸的照片需要多少钱!?再说如果是在电脑上显示的话19寸的显示器也就显示到2048*1536吧,那么大的照片您也要缩小的吧。不要说你买800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就是为了把800万象素的照片缩小到300万象素来看,如果这样500万象素都足够了。 一样的价格,但是象素差100万,选什么? 到2004上半年,市场上普及机型出现了300万和400万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