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标准化考试的弊大于利时候,为什么会过,你知道吗

怎么说呢。黑驾校和黑教练,是指收了学费,不让你考试的驾校或教练。一般行业里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了。因为只要人找得到。政府也在监管。有驾校的资质才可以开班。如果没有的,比如在某一个城市学,去另外附近的一个城市考试的,也都有科目一考试过后才收全款的方式结算。

驾校怎么黑总不能和车管所一起骗人。

来说说做驾校最郁闷的两件事吧。

1是,车管所的政策是调整期。怎么说呢,我和武汉的一个同行聊,他们狠郁闷。学车,先6个月报名后去办居住证,否则没法在车管所报名。上海在15年8月10号之前是每辆教练车让9个人进车管所系统考试,然后毕业出去一个人,补上来一个人。8月10号之后变成每个车每个月让3个人考科目一。这样按照以前的算法,上海考试平均6个月毕业一批出去,一年毕业2批就是9*2是18个人。每辆教练车一年考18个人的驾照。名额放开之后,一年是12*3是36个人。相当于名额放开了一倍。

但是名额放开了。每个月科目三只能考试2个人。这样一个人一定等到下个月考科目三。同时,如果考试的2个人要挂了。其他的人,就是这辆车开班后面的人,都要继续等。所以就造成了科目三在上海考试会考到你自己都忘了你在学车。

另外比如绍兴,车管所要全国联网,名额限制住了。学员都积压着。车管所的人真的不急的。他们不在乎的。

同时名额放开了,学费就降低了,因为大家都可以多招生了。那么抢生源,就没办法开班了。就会拖着。所以很多教练收了学费,签了合同。就不给你开班考科目一。

再说上海,科目一之后35天左右是必须去考科目二的,又有一部分学员担心自己35天学不出来,要上班,要出差,没时间,大姨妈肚子疼,下大雨,早上6点起不来。所以也希望教练先别考科目一。。也愿意拖一下。

另外,还有一个拖的地方就是暂住证,很多地方的暂住证是办不出来的。或者很难办。学员报名就不操心了。其他的各种流程,体检,报名,开班都要走流程的。所以会造成考试时间拖延。

送礼,确实能走捷径,这个我不知道会不会和谐。毕竟都是人,教练也是人,教练也是要吃饭的生活的,请大家不要看见互联网三个字就以为是烧钱来补贴用户服务各种好! 在学车这个行业没有这回事。完全没有。同样是3个学员,一个教练,一个嘴甜,一个送礼了。3个人从不同渠道来的。一个可能是亲戚介绍8000 快来学的。一个可能是某互联网平台低价5500招收的。你说怎么公平。

从业道德么?教练的集体素质真的不高。没办法的事情。风吹日晒的活儿是吧。

那么收费高的,送礼的。嘴甜的,之前说了名额对不对。先让你上啊。

晚上开个小灶给你多练练啊。很正常啊,学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真心碰到聪明的,我自己教过2个小时科目二可以去考试了。笨的或者说车感差的科目二20个小时都出不来。这些时间的成本,油钱,接送的成本,教练就赚得少了。

学历,从企业高管到农民工,都有。男女老少都有。所以学车不是买电脑,配置,价钱,保修,交钱拿东西。这是技能培训的行业,每个人对钱和送礼的态度也不一样,很难做到所有人都满意的。

另外,为什么学车教练态度都很差,脾气很大,教练很凶?素质差是一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一方面原因其实是这样的:做教练,上车第一天,要给学员立规矩的。我们之前对学员真的很好。学员满意度很高,去考科目二,挂了80% ,学员都在骂我们。学员真的以为互联网企业都是服务很好的就错了。这个行业大家都是表面上说学车我们是服务行业,其实是技能培训行业。去考试的是你们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严师出高徒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教练要你考过了才有钱拿,他一定很凶的要你学。所以要立规矩,让你知道在车上他是老大。你不听就不要学了。教练不是老师,老师平均分高,有尖子生考上清华就证明他牛逼了。教练是必须让每个学员都拿到驾照才有收入的。否则那个人的钱就拿不到。要不然学员以为自己是大爷的话真的学不出来的。

(这个是行业里80%的情况,真的有好教练脾气耐性都很好的,有反例自己知道是你们运气好就行了,就不要拿来说了。谢谢。)

可是为什么教练权利这么大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开班名额,上面说了。名额是在教练车上的,教练车是驾校的么?

1,驾校赚卖教练车的钱,2驾校赚开班费。

举个例子,我申请到了一个驾校资质,我可以运营20辆教练车,每个月可以开班60个人考驾照。

作为驾校;我的成本是,车管所那边的公关费用,20辆车的钱。20个教练的工资。每个月60个人招生名额要做广告吧,还要请人做管理,租场地练车。运营成本好多啊。车坏了还要自己修,教练要接送学员车是必须开出去的,这些成本都很高。

所以驾校把教练车“承包”出去给教练车主。每辆教练车比如20万承包出去。那么驾校400万成本回来了。教练工资省了,租场地的钱教练出。招生压力也没有了。车是教练自己的,教练就好好心疼的开了。这60个开班名额呢,驾校去车管所开班交500块钱。这些承包车的车主给驾校交1500到3000块钱开班。驾校坐地赚差价。

当驾校觉得生意不错的时候,20辆车就包出去15辆。留5辆车自营。很开心很轻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车管所管驾校,驾校却不怎么能管得了教练的原因。车是教练“自己的”,你凭什么管啊。场地是租的,上海有200多驾校,30个场地左右。进场费是按照教练车交的。

所以能真正做到不满意换教练的驾校,要么是逗你玩,要么是全都自营教练车,这是相当重的运营,很少有驾校这么干,你就是再闹腾,你教练换了,你开班的名额还在你之前那辆车上的。

名额放开了是好事么? 怎么说,教练原来招5个学员就每个月大概6000块钱工资,现在得找到10个。那每个人练车时间上省省吧。几个人轮流来。再碰上大家都要周末去练。所以题主这里就碰到这个现象了。教练自己生活费都出不来,当然不好好教。在上海这样的人均工资都8000开外的,教练要还房贷,养家,不后续收费怎么办呢。各种名目就来啦。有机会再说。

接上面的,第二个郁闷的是学员根本只算自己的成本。开班费,车费,教练工资,进场费,名额占用的机会成本。这些7788的算下来其实每个人学车在上海成本就在5000到5500左右了。你再加上招生的渠道成本,广告总要打的。学员还要保障没有后续收费,还要包接送,还要随时可以换教练。真的能做到的都是骗你的。所以如果你报名在上海是6000左右。除了模拟费,设备租赁费,体检是自己出的。没问题。如果再低,我不保证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莫名其妙的名头。你不交呢,可能就暂时不要想考驾照了。

最后,我们来聊聊囤学员的事情。学车是有淡季和旺季的,就像没人大夏天去吃火锅,一样没人在最热的时候想去练车。同时没人想在过年前1个月去学车。

还是上海,每年的678, 过年前的1,2月份,是人最少的。那么这些日子里教练吃什么呢?好问题,囤学员! 啦啦啦啦啦。收你钱,带你练。不开班。这就是为什么过年前没人报名,基地还是满满的人啊。

我自豪的说,我就为了保证服务,保证开班速度,我就因为不囤学员为了保证服务,过了个年赔了25万。

这个行业的非标准化和政府参与度太高了,不是互联网能轻松加上的。

大部分学员的心态是:已经报名了,就这样吧,你们只学一次车,忍忍好了。

市场上的好教练都是供不应求的,自己朋友介绍的单子已经很满了。下面雇的教练一旦多了,教练就自己出去承包教练车单干了。相对差的都在互联网这里接单子呢。自己名额吃不满,低价去找一批学员进来。再差的,你就去看谁在市场上出让教练车就知道他做不下去了。

题主,基本上黑幕都在这里了。你看看碰到哪些了。有些时候半年到一年是正常的。几年的夸张了。不要太在乎钱,教练改你一个学车的坏毛病你少出2个事故都是真的。也不用每次一两百的,买包烟20快到50快的。平时轮流请教练吃个饭。要真有钱,多送点。没有就嘴甜,嘴甜,嘴甜! 你夸教练又不要成本的。大家都舒服。你自己学出来最重要对不对。

等你拿到驾照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上路开是另外一回事啦!

你可以去新司机给老司机的指导那里找我的回复。

教练车尾部一般都有车管所投诉***,那个能管到驾校,管不到教练,如果教练真的特别不好,还换不成,编个理由退班(出国,老婆要生了),然后去看看哪里有自营教练车的驾校,去那边报名,学费认了吧,钱合同上规定好的。

还没学车的新兴人,这下要哭了!

7月2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

联合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就"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列标准"召开了宣贯会。

而在宣贯会上,相关部门完成了: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与方法》

的标准收订,此标准将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也就是说,从10月1日起,沿用了5年的

驾校驾照考试标准将会全面更新!

此次系列驾改的落地,目的是为了

化科目二、科目三的考试内容

让考试规则更加规范,让细则更加明确,

从而防止了***的可能

同时难度进一步的加大

严把考试关进行了制度保障。

这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规,

小编挑选了其他一部分来给大家看看,

还没考驾照的,请准备好纸巾,

  科目二、科目三驾考新增26处变动…

这次改革让人揪心的就是,

倒车入库和侧方停车竟然有时间限制了…

据了解,新兴人在倒车入库考试中,

平均时间约为3分18秒,

而侧方停车则约为1分20秒,

如果练习不够、考试紧张或过程出错,

考试时肯定超过规定时间!

不合格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科目二考试还有以下这些改动…

而在科目三中,最大的变化,

就是考试过程中多处新增:

"未回头观察后方道路交通情况的,不合格"

请留意以下加颜色的字眼,

就是改革后的科目三,新兴童鞋要注意的重点!

  开启右转向灯,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右侧交通情况,并回头观察确认安全后,减速,向右转向靠边,平稳停车。拉紧驻车制动器,关闭转向灯。停车后,车身距离道路右侧边缘线或者人行道边缘30cm以内。需要下车的,回头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缓慢打开车门,下车后关闭车门。

  超车前,保持与被超越车辆的安全跟车距离。开启左转向灯,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并回头观察确认安全后,选择合理时机,鸣喇叭或交替使用远近光灯,从被超越车辆的左侧超越。超车时,观察被超越车辆情况,保持横向安全距离。超越后,开启右转向灯,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右侧交通情况,并回头观察确认不影响被超越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逐渐驶回原车道,关闭转向灯。

  科目三新增不合格情形:

  1、绿灯亮起后,前方无其他车辆、行人等影响通行时,10秒内未完成起步的;

  2、起步、转向、变更车道、超车、靠边停车前不使用或错误使用转向灯的;

  3、起步、转向、变更车道、超车、靠边停车前,开转向灯少于3s即转向的;

  (以上两项评判从专项评判引入到综合评判,之前扣10分,现在直接不合格)

  4、起步前,未观察内、外后视镜,回头观察后方交通情况的,不合格;

  5、变更车道前,未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并向变更车道方向回头观察后方道路交通情况的,不合格;

  6、变更车道时,控制行驶速度不合理,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不合格、

  7、停车后,车身距离道路右侧边缘线或者人行道边缘超出50cm的,不合格;

  8、不主动避让优先通行的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的,不合格;

是不是觉得上面说得太长了,看不懂?

小编现在来总结给大家看看吧!

  科目一、科目四试题内容和题目比例略有调整,其他变化不大。

  科目二考试主要新增要求:坡道定点停车需要拉手刹,否则扣10分;曲线行驶要求挂二档完成,否则扣5分;直角转弯要打转向灯,否则扣10分;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增加项目完成时间要求,未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不合格。

  科目三考试主要新增要求:行驶过程中不打转向灯或错误使用转向灯,转向灯未打够3秒的不再只扣10分,而是直接判定不合格;

  由此可见,10月1日之后,考驾照将变得更难了!

别怪小编没提前提醒你!

以前,我们考科目三全凭运气;

现在,我们考科目三全凭绝技!

还未考科目三的街坊,你们要保重啊!

  稿源: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微发布、东莞大喇叭

自2012年末“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后,传统的实体产业旧模式陆续被颠覆,而在驾考领域,自2014年底公安部通过媒体发布称,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自考、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等多项改革试点工作后,各类五花八门的驾考APP开始不断出现。

根据QuestMobile对外发布《驾照考试APP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驾照考试APP月活跃用户总体保持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渗透率基本保持在3%至4%之间,使用驾考相关APP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平均接近3小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驾考市场潜力巨大,传统的驾考模式有望被彻底颠覆。究其发展迅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其一,从经济发展大环境来看,互联网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慢慢提高,潮流的生活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其中汽车也成为了人们争相消费的一大热点,驾考人数也随之增多。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中国驾驶人已达3.2亿,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增量市场依然广阔。对传统的线下驾培形式来说,庞大的驾考大军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驾培机构的学员负荷量,反向来看,正是供不应求的驾考现状催生了“互联网+驾考”的发展。

其二,对于广大驾考学员来说,传统驾考的培训形式本身就不够规范,隐性收费项目多、效率低、服务差。而随着学车人数的激增,驾培机构、教练供不应求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培训形式雪上加霜,考驾照变成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很多学员交了钱迟迟预约不上练车时间、有些报考一年学车次数却屈指可数、还有些考生学车时要排队,耗费大量时间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却很少……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向亟待改革的传统驾培敲响了警钟。

其三,对于整个驾考行业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人们对消费、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也日益加强,鱼目混珠、随意糊弄考生的驾培机构已经难以生存,线上自主学习、培训、练习的形式开始受到学员的欢迎。

在供需的市场大环境影响下,弊端凸显产生推力,科技进步带动发展,传统驾考模式逐渐发生新变革。不少企业也注意到这块巨大的蛋糕,逐渐参与到驾考新模式的开发中,各类平地而起的驾考APP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创新是关键,工具型驾考APP通过精细服务更受欢迎

在传统驾考模式弊端越来越显露的时候,以驾考一点通、驾考宝典为代表的工具型驾考APP曾掀起一阵狂流。这种类型的驾考APP借助网络工具进行视频授课、模拟练习,用户通过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设备即可获取知识、完成培训学习。作为最基本的工具型驾考软件,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驾考模式的颠覆具有重大意义,不过其本身也是优劣并存。

优势一,这类型的驾考APP模式作为重考试环节的平台,以服务为前提,为学员在网上提供自学、练习、模拟考试等一系列完整的培训方案。学员可以通过设置车型来备考不同类型的驾照,这种图片+文字+视频的方式甚至比实体授课更直观、更详细。

优势二,这类型的驾考APP是独立的网站运作,没有复杂的利益牵扯,而是致力于提供有效的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学员学车效果有保障,价钱也更透明,学习环境更健康。但是这类一站式服务平台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一,这类驾考APP侧重学员的培训和学习环节,甚至具体到题型与模拟练习的设计等细节,而对于驾考的其他环节则关注较少。要知道,完整的考驾照过程并不像是看起来那样简单,驾校报名的环节涵盖着对考试类型、方向等重要信息的掌握,而预约考试在驾考环节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信息的获取渠道窄,更新节奏慢,这类型的驾考APP无法满足学员在信息方面的需求。

局限二,像电脑学习不能取代老师授课一样,驾考的书面知识可能还勉强能自学,开车技术则必须通过实战演练才能完成,学员自己是无法完成驾驶学习的。所以尽管这种模式的驾考APP满足了绝大部分的驾考需求,但在最重要的驾驶学习环节还是不得不依赖于驾驶教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工具型APP的发展。

可以看出,工具型APP属于学员友好型,专门针对学员的学习服务俘获了不少学员的喜爱,但其短板依旧十分明显。

涵盖信息服务的综合型驾考APP让驾考出行更便捷

以58学车和车轮驾考为代表的综合型驾考APP,不仅包含了上述类型中对驾考知识的培训和练习,还增加了数据信息服务。这类平台将各个驾校的资源统计起来,为考驾照的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备考资源与帮助,并在信息的更新环节着力,为考生提供最新的学车动态、驾校报名流程、价格等服务。这类型的驾考APP不像学习工具型应用软件那么专业,但却在综合服务方面胜出,得到用户的青睐。

其优势一在于,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员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对考试流程等信息做到精准把控,考前准备做到万无一失。这类型的驾考APP抓住学员迫切需要了解驾考相关信息的心理,在基础知识的练习上又附加各类型的报考信息、考试动态,为学员提供从驾考报名到领驾照全流程、全方位的驾考咨询帮助。

优势二,这种模式的驾考APP除了为学员提供在线报名、分配学车顾问、体检练车、全四项科目学习、考试拿证的全流程,还增设了更多的延伸服务。比如针对移动端学员推出手机在线预约;在学员去学车的时候提供免费接送等增值服务;同时为不同人群开放不同班型,充分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简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同样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对于这种综合型平台来说,其劣势就在于涵盖的服务广而不精。其实有不少重考试的驾考APP除了推出从科目一到科目四的整套学习服务以外,甚至还细化到每一个科目都推出一个相应的应用软件,比起这种精细分类的驾考学习平台,综合型平台自然略逊一筹。

教练提供服务的教练端APP让驾考服务升级

除了这些为广大学员提供服务的,还有不少企业从B端入手,推出教练版APP,专为驾考教练的工作提供帮助,以驾联学车、OK学车、快马学车等APP为代表的教练端应用站上驾考的舞台。这类应用软件为教练和学员之间建立实时有效的连接,让预约学车、考试变得更简单。

优点一,这类APP最为突出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教练做信息归纳,记录并整理学员通讯录、考试进程、科目学习等复杂的信息。一改以往混乱的学员管理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息错漏的现象。

优点二,这种模式收费更透明,线上下单学习课程、线上完成支付,线下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教学,不仅使教练收入有了基本保障,隐性收费也大都被杜绝,学员的权益能更好地实现。而且有些教练通过这种一对多的信息收发模式,开设了私人教练课程,在规范的体制下能谋求更多面的发展。

优点三,有些APP以驾校为基准,对教练展开考核,开设评价体系,形成用户评分的教练排行榜,推动了教练服务的良性竞争。这些教练端APP不仅帮助教练的工作,还在无形中规范了教练的工作;并且这也为学员寻找教练做了第一轮信息筛选,降低了学员驾考被欺诈的风险。

这种针对教练的应用也算是另辟蹊径,为驾考多环节的复杂化开启了另一扇窗,使驾考变得更简单。可以想见,在征信体系日益完善的时代,实名认证、全生活服务绑定将逐渐成为确保文明守法行为最有力的屏障,不管是教练还是学员都应该遵从规范的体制,而互联网已经推动驾考行业向规范迈进了一大步。

要想真正成为驾考APP赢家,还需走好关键三点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驾考市场是整个行业无法割舍与忽视的商机,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驾考应用涌入,竞争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各类驾考APP的功能和质量。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二手车交易日益升温,未来互联网驾考的前景依然广阔,一场关于驾考应用的市场争夺战也拉开了帷幕。驾考APP软件要想成为这个领域的赢家,以下三点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其一,搭起驾校、学员和教练的连接桥梁,推动驾考APP在驾校领域的进一步渗透。不管是初期打入市场还是后期的发展,驾考APP应该以加强实践和落地为标准,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达到多方共赢为战略目标。驾考APP作为连接驾校和学员之间的桥梁,不仅需要承载来自学员的驾考需求,也要将驾校信息平等地反馈给学员,保证二者信息交流和平等的权益关系,也是今后驾考APP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点。

其二,实现标准服务体系的平台化管理,无论什么时候驾考APP都应该以服务体系为发展基石。对于驾考APP来说,产品服务与功能的更新决定了下一步驾考APP市场的格局。在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的一站式驾考应用发展尚不够成熟,广而精的服务应用面临瓶颈。更何况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无人驾驶等新型智能汽车逐渐问世,未来的驾考行业可能还会不断发生变革,驾考APP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懂变通和创新的驾考APP迟早会陷入被抛弃的危机,只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遵从规范的行业制度,才能在逐渐成形的驾考APP格局大战中胜出。

其三,提升驾考APP用户粘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驾考APP的使用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注重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全方位的平台素质学习,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通过平台管理折射到学员的学习中,让驾考APP处于一个全民监管的制度中,是今后驾考APP发展新需求。驾考APP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支持,致力于客户需求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有质量保障的驾考APP软件是新一轮驾考APP竞争的关键点。

可以看出,互联网驾考APP在多重因素下被催生,利益的大蛋糕引诱了不少资本进入,针对不同主体提供多样服务的各类应用都算不上完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人们还是否用得着考驾照都是一个未知数。就现阶段的市场格局战而言,做好桥梁工作、与时俱进、丰富自身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企业争夺的制高点,驾考APP的兴与衰有望在近几年揭露分晓。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