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兆,中国市场全有,为什么中国房价大跌前有什么前兆却稳步上升

“弹丸之地”的香港,让本地制造业的天花板极为明显。为了发展,香港的制造企业往往都会走上两条路,其一是将生产场地搬离香港,以控制包括房租、劳工开支在内的生产成本;其二是拓展香港以外的市场,扩大产品销路。

新昌创展便是走上这两条路的代表,成功打破了天花板限制。而今,羽翼渐丰的它,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据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塑料家居用品的新昌创展控股有限公司已于9月20日通过了港交所的主板上市聆讯,智富融资为独家保荐人,距上市仅一步之遥。

虽上市在即,但新昌创展为此奋斗了近40年,截至目前,该公司的产品以“clipfresh”品牌或按ODM的方式进行销售。“clipfresh”品牌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主要包括塑胶系列、玻璃系列、陶瓷系列三类产品。ODM方式销售的产品则包括储物盒、洗浴用品、食品储存、垃圾桶、户外用品、厨具等。

从数据上看,公司主要依靠ODM销售模式。2017年时,“clipfresh”品牌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25.4%,而ODM销售产品的比例为74.6%,传统的ODM销售方式仍占据收入大头。

在这两种销售模式下,新昌创展在将产品直销给知名的连锁超市、百货商店及连锁家居用品零售商的同时,亦与进出口商积极合作,将产品销售往澳洲、英国、纽西兰及德国等海外国家。

事实上,新昌创展的产品主要销售于澳洲,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对新昌创展的业务有所影响。2017年时,公司在澳洲的收入占比为66.9%,其次是香港,收入占比6.6%,纽西兰及德国分别为5.4%、5.5%;来自其他国家的收入则低于5%。

高溢价自主品牌提升毛利率

产品虽远销海外,但近几年来,新昌创展的收入却没有太大增长。年,该公司的收入整体成微增走势,从3.01亿增加至3.26亿。

细分来看,“clipfresh”品牌的收入从2014年的6188.6万逐年增长至2017年的8279.3万,年复合增长率超10%,自主品牌收入稳步增长。而ODM销售模式的收入有所起伏,导致了公司的整体收入仅小幅增长。

与收入的波折不同,毛利呈现逐年增长走势。2014年时,公司的毛利为7398万,至2017年时,增长至1.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毛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其一,“clipfresh”自主品牌的高溢价使毛利率逐渐提升,年,“clipfresh”自主品牌的毛利率从44.5%稳步提升至52.6%;

其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2014年时,聚丙烯的价格为1.6美元/公斤,2015、2016年,该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降,2017年时反弹至1.23美元/公斤。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助推了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持有人应占利润则先增后减,减少则是因为2016、2017年计提了上市开支,若剔除该项影响,2016、2017年的持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3878.8万、3761.5万,较前两年有所提升,整体呈上升走势。

原材料成本回升削弱生产优势

整体来看,新昌创展在收入微增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品牌的高溢价及借助原材料下降的成本优势,实现了利润增长。但对于此种方式,笔者并不看好。

首先,公司在澳洲的收入占比高至66.9%,若澳洲市场低迷,将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直接影响。而目前,中国是澳洲塑胶家居用品的最大供应商,所占价值从2011年的61.1%增至2017年的73.1%,比重的提升,让市场向饱和靠拢,这将会加大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且澳洲塑胶家居用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较年的5.7%回落至4.2%,澳洲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剧。

其次,原材料价格触底回升。2017年时,聚丙烯的价格便有所反弹,预计后续该材料价格将持续提升,这对于新昌创展来说,无疑是“痛击”,之前的低成本优势将被虚弱,盈利能力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该公司对五大客户的依赖也是风险之一。从年上半年,新昌创展从五大客户处获得的收入从72.7%上升至85.3%,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超40%。严重依赖五大客户,对公司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存疑。

除此之外,新昌创展资金流动性较弱,2017年时,流动比率仅1.1倍,资金流动偏紧;且公司资产负债率(负债除以资产)高至74.8%,杠杠过高,收入增长的低迷,将放大高杠杆的风险。为此,公司表示欲将所募集资金净额的14.8%用于偿还银行的计息贷款,以降低杠杠。

由此看来,新昌创展的基本面并不算好,是否需要打新呢?

据智通财经APP获悉,新昌创展将于9月21日-27日开始招股,发行股票1.35亿股,每股发行价1-1.2港元,每手2000股,预计于10月4日上市交易。

以发行价计算,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为1.35亿-1.62亿港元,则上市后市值为5.4-6.48亿港元。若以公司2017年经调整的净利润3761.5万港元计算,估值为14.36-17.23倍。而在港股典型的家庭用品股中,平均PE约20倍,新昌创展的估值较行业平均水平有所折价。

新昌创展作为香港本地企业,盘子小,估值有所折价,且目前新股市场情绪有所好转,但并不算好的基本面是硬伤,收入增长低迷,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成本,削弱公司盈利能力。可根据认购情况判断市场对其认可程度,再决定打新与否。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作为普通商品,涨跌是都有限的,毕竟价格主要是根据商品价值确定的。做为金融投资品的东西,那就是涨不言顶,涨到什么份上都不奇怪,跌不言底,跌到什么程度都可能。

总体上,近几年是不可能下降的,只会稳步涨价

房子降价任何人都不会开心的(任何方面、任何人),这是大势所趋

所以看透了问题后,现在提房价下降的人越来越少了。

你会希望自己的房子降价吗?或者,你愿意买降价的房子吗?

所以有能力就尽快买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今天 10:34

马到别名马梓开;陕西韩城人,陕西财经学院毕业,具有20多年的营销实战经验。是客户活动范畴理论、精致营销

房产税开征的时候,就会真正下降了。

房产之门消息:在央行连续两次降息,以及各地政府微调政策等因素叠加影响后,一些城市房价出现环比上涨势头。对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态势,依然众说纷纭,“调控无用论”,“楼市崩盘论”各走极端。伴随“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市场是否会全面回暖?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从“第二届上海财经大学全球EMBA圆桌对话暨金融家俱乐部2012年度论坛”上获悉,主持人资深财经评论员张帆引出圆桌对话热点议题--房地产市场走势时,抛出“前十年中国经济就被房地产绑架了,房地产兴经济兴,房地产衰经济衰。近半年货币政策放松,明年3月份两会以后房价是否能呈现报复性反弹上涨?”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财经评论家叶檀都认为明年房价会上升,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则指出房价将保持平稳。论坛上,几位专家就目前政策面、宏观面的情况,结合近期政府换届,对明年房价的走势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专家指出房产不是暴利行业

房价是否可以成为保增长和稳民心的焦点,综合中国经济这一轮下行周期,业界也普遍认为房产调控是期间比较重要的因素。

“最近中国房地产总体而言是波动上行,而最重要的利益方--地方政府又不断干预、左右着市场,对整个经济运行,都有着强有力的渗透,尤其是对银行的把控、对房产的把控。因此短期房价下跌可能性不大。”提及房价,连平认为未来仍然会平稳上涨。连平称,现在房价并没有非常强有力的推动下跌的理由。“看起来房地产税是杀伤力比较大的一个因素,是如果杀伤力过大,经济增速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即使推出也是比较温和的版本。而从需求来说,这一年多的调控已经使得需求被压抑住了,改善性的需求甚至投资需求未来将释放。随着QE3的推出,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扩大,房地产仍会是很多人避险保值的投资方向。”叶檀则表示“特别希望房地产保持稳定”叶檀指出,政府除了税收之外,最大的***收益就是房地产。而目前创新经济还未形成增长力与凝聚力,因此政府收益还得依赖于房地产,房价一定会涨。但是,“这半年特别煎熬,看了很多地方,看了一些数据之后,我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哪怕是不上升都是非常困难的。

与此同时,戴国强认为房地产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但是房地产价格上涨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作为支柱产业,严控政策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第二,中国的刚性需求非常巨大,因为中国人口红利和城镇化是同步的;第三,如果要控制房价,首先要使政府的职能实现真正的转变,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要真正做到公平、合理。

“如果说政府职能不转变,房价的上涨压力始终不能够去掉。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是说在一年、两年里边就能够转变过来的,我估计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可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前提存在的话,房价上涨还是存在的。”基于这些,戴国强认为明年房价还是会上涨。

“中国经济一定要去房地产化”

“中国经济一定要去房地产化,2008年那次保增长到这次稳增长,一字之差,说明房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范剑平对此谈到,那次保增长,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朝着一个方向走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这次的稳增长还有两个相关值,一个就是保增长的同时还要控制房价的反弹,所以稳增长要同时稳房价。第二个就是我们稳增长还要和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就是不能说只要有利于经济回升,不管什么都能够支持。应该说结构调整就是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中国经济需要去房地产化,这是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一部分。

“由于房地产上涨过快,刺激了一些高能耗行业,使得国家在十一五时期有一个结构的逆调整,就是高消耗产能扩张;除此之外,房地产过于火爆使得大量社会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而不愿意搞技术创新。如果任由房地产这么发展,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很难实现,我们建设国家创新性战略目标也很难实现。”

范剑平认为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对房地产的调控将是中长期的。但是房地产是一个支柱产业,它对中国经济仍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把现在房地产中间那些投资、投机性需求抑制掉,则房地产里边合理需求,刚性需求,合理供给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房地产完全可以在房价基本平稳的情况下,房地产照样可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仍然可以成为我们整个经济增长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不再是暴利行业,对经济调整的负面影响将会减少。”

房地产税是重要武器,其每年会根据市价及地方财政的缺口来调整税率。这意味着每年持有的成本或者最后的资本利得者是不确定的。如此,未来要改变土地财政只有靠房地产税。论坛上,叶檀也重申了她对征收房产税的支持态度。“中国房地产行业林林总总有那

么多税收,围绕着土地,围绕着房地产交易,还不如趁此机会来税费的征收,使得每个税收目标政策手段,包括合理性都是明确的。我支持房地产税是税收的改革。”

叶檀还指出,房地产税是比较重要的做空武器,理由是--房地产税每年会根据市价来调整,根据地方财政的缺口来调整税率。这里就意味着每年持有的成本或者最后的资本利得,利得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房价在上升,但是最大的得益者不是购买房地产人。未来不确定风险增加的话,一定会有很多风险离开这个市场。

对于解决上述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好方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必须要认真对待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困难,要推出尽可能大力度、涉及到根本问题的改革。对于土地的改革,政府办公效率的改革,以及从税收制度和土地配给制度上入手进行改革等,从而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回归理性和科学发展的轨道。

戴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政策导向,政府是否会牺牲GDP增长而继续严控房价,转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一场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博弈,也是政府与自身的博弈。不论如何博弈,期待大众能成为此次博弈的真正受益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