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财狗理财:P2P理财的个人教育理财基本原则包括,你知道哪些

  如果没有这场爆雷潮,或许我们不会知道,参与P2P投资的原来有那么多人,不只是屌丝和穷人。

  他们中有辛苦打拼好几年就为多带点钱回家的打工族,毕业不久刚攒下点钱的年轻小白领,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做微商的宝妈,自主创业有房有车收入可观的小老板,学识颇丰的大学教授……

  它曾被视为性价比最高的理财产品

  朋友A全部身家投在某大型平台,虽然在这次雷潮中他并未踩雷,但他仍一边担心着投资还没到期平台就出问题,一边又烦恼着如果钱转出来后到底要放在哪。而在投资之前,他其实并没有过多的思考。

  朋友A其实就是大部分网贷投资者的缩影。

  在这场爆雷潮前,他们想着:买个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吧,又跑不过通货膨胀;炒个股票吧,又觉得风险太高;再说到市场普遍推崇的基金定投,又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赛跑。

  思前想后,对于普通人来说,P2P可能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了。

  再者由于多数平台会有各种显性或隐性刚兑,所以此前大部分网贷投资者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低风险甚至是近乎无风险的投资。

  很多投资者忽视了,在一个尚未发展健全的金融行业里,恰恰一切都是风险。

  于是,在这个六月,甚至是更早的四月,一切开始发生了变化。

  4月份资管新规落地,传统金融行业也纷纷开始了打破刚兑的行动。

  6月份,郭树清表示,“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一半是巧合,一半是注定。6月中旬开始,P2P雷爆一个接着一个,很多即便没有跑路的平台也纷纷爆出逾期无法兑付、流动性不足短标变长标等情况。

  平台纷纷选择把P2P本身真实的样子展现在市场和用户面前。

  这场爆雷潮却揭示了真相

  本质上,这场爆雷潮也是一场风险的加速出清,一场迟到多年的投资者教育,一场监管的试验和修正,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1、行业的历史问题需要清洗

  不得不说,P2P这个行业里确实鱼龙混杂。除了一些真正践行普惠金融的平台之外,还有很多自融的,甚至本身就是为了诈骗而生的平台存在。

  对于P2P行业来说,如今的局面其实背离初衷很远。

  因为投资者喜欢投短期,所以平台纷纷期限错配,各种理财计划类产品层出不穷,所以流动性风险凸显;因为投资者无法接受不兜底,平台纷纷以各种方式提供隐性兜底,所以一旦无法兜底了大家就无法接受;还有诸如大标拆小标、资金池等更加明显的问题。

  为了长远的发展,这个行业的确需要一次剧烈的清洗。

  2、投资者的巨婴心态需要教育

  自有“理财”这个概念以来,或许是银行给大家养成的习惯,“理财必须保本”这样的观点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中国百姓的脑中。

  这么多年来,各种金融机构也好,教育机构也好,几乎没有对投资者进行理财通识教育,让他们意识到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而很多金融机构让你做的风险测评,基本上是他们直接告诉你要选择哪个选项,根本没有实质意义。

  所以中国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很少会客观理性地去研究、判断理财产品背后的风险。

  因为是银行卖的理财就觉得是安全的,结果有人买到了假理财。因为一家看起来背景不错的P2P平台承诺刚兑就闭着眼睛买了,结果踩雷了。

  我们看到,等到平台爆雷后,大家开始纷纷查平台的工商信息、查标的的真实性、去平台实地察看情况等等,可是在投资之前呢?他们闭着眼睛说投就投了。

  这场爆雷潮或许扮演了多年来缺失的投资者教育的角色,只是代价惨痛了点。

  而有人把这次爆雷潮的直接原因归结于监管的不作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其实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随着2014年4月银监会指出“P2P四条红线”就已经启动了。

  只是互联网金融对于监管来说,是个新事物,他们没有直接的经验,互金本身的复杂性也远远超乎了他们的预想。

  经过了2017年8月以前的摸底排查和过去一年的密集整顿之后,监管仍无法完全规范这个庞大及纷繁复杂的新行业。

  所以原定于2018年6月完成的备案延期了,监管开始筹划下一轮复盘,争取在这一轮中建立起长效的监管机制。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备案延期的影响,在延期以后及新政出台之前的间隙中,爆雷潮发生了。

  不得不说,这是监管不想看到的,但一定程度上也是监管想看到的。

  有句话说得好:大乱之后,才必有大治。

  4、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而在这场爆雷潮中,所有人都希冀着行业能好起来,除了一类人——恶意逃废债的老赖。

  由于P2P平台目前大多尚且没有接入征信系统,P2P网贷似乎成了一些老赖的乐土。

  看到行业混乱如此,老赖们就更是猖狂,反正平台压力这么大了,那我就恶意不还债拖死平台。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监管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已经在行动。继7月中发布相关条文之后,前天互金整治办就发文要求各地尽快报送恶意逃废债借款人的名单。

  甚至有些投资者开始主动组团去帮助平台催收,一场全民催收的大战已经开启。

  很快,曾经把网贷当乐土的老赖们,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今,或许会有些人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是:给你个糖吃当诱饵,然后把你关进小黑屋。可以说这是很大的误会了。

  要知道,P2P平台的借款人多数都是达不到银行严格风控标准的“次级”借款人,相对较高的利率背后,本身就意味着对于更高风险的评估和覆盖。

  在风险加速出清、行业加速洗牌之后,这个行业因其承担着普惠金融的使命而不会消失,有些头部平台会先行发展起来,先行抢占市场。

  而P2P本身也会撕下它最高性价比产品的外衣,渐渐显露出它真实的模样,反应市场的真实情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也不再是一句聊胜于无的提醒,而真正开始具备“警示”的意味。

  P2P不是无风险套利,了解了风险以后,想来,你再来。

免责声明:以上企业信息来自互联网,本网站不对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此信息为企业免费展示。本网站与以上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需删除相关信息,联系***QQ:)

  曾经银行说,P2P是骗人的,而现在银行主动寻求与P2P平台完成资金存管合作!

  曾经保险说,P2P是骗人的,而保险公司甚至都已经开了P2P平台或者提供保险合作!

  曾经人们说,P2P是骗人的,其实90%的人都听别人说的,现在P2P理财收益比银行高、期限比银行灵活、同样受到银监会监管!

  如果傻傻的去银行定存的后果是什么?你把钱存银行,你不投资房子,也不理财。你的钱就会被:银行借给别人买房,做生意。最后,你住着别人用你的钱买来的房,还收着你的房租,还用着你交房租的钱还房贷。还用你的钱买来的房子,娶了你眼中的女神,最后结婚还邀请你去,你说你慌不慌?

  想想看:你的钱存在银行,一年他给你1.5%的利息,而别人从银行把你的钱借走,用一年却需要支付6%以上高昂的利息!

  另外,我们还要提示您,银行内部其实也存在着博弈,比如银行官方希望更多的人把钱存在银行,但是又面对国家支持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崛起,其凭借着成本低,通过互联网的通道能够给客户更高的收益、更灵活的理财期限体验,完胜银行定期存款及理财。所以银行也出台了银行互联网理财等项目,它的特点是活期存款,定期收益,按天计息。但是有一个缺点,它不计入柜员的绩效考核,所以柜员不会主动推荐给你!

  相关政策已经明确,国家支持P2P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就业,支持金融创新!如果非得说被“骗了”,那么请看以下的真相:

  经过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维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信访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目的就一个,规范发展行业保护投资者安全。

  一天之内,六道令牌保护投资者安全,足以见得客户成为最大受益人!

  北京朝阳区教委与教研中心决定,率先推广普及财商教育,朝阳区数十所小学将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开始财商课程。P2P企业成为财富管理领域合作伙伴之一,将协助朝阳区教委与教研中心全面开展各项财商教育工作。

  上海财经大学的FinTech课程开讲,这是全国第一个互联网金融高校公共选修课,并将计入大学学分。专家称,这样的课程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还应该开发得更多,大学生们对课程的追捧让其迅速成为大学校园新奇课的“爆款”,学生需要秒杀才能抢到名额。

  2017年4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P2P在收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充分肯定行业发展,这是人民日报第六次记载P2P理财!

  据人民日报报道,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确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规范的P2P网贷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参加同业市场。

  筛选平台时可以看几个重要标准:

  筛选平台时可以看注册资本、平台背景、高管团队等。还要看平台产品和标的真实性,判断是否具备纯线上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及是否触及网贷监管的12条红线,即是否自融、是否设立资金池、是否平台本身提供担保等。

  “目前普通投资人还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投资不够理性,跟风投资的多。通过这次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那些经得起检验的平台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而经营不善的平台也会被大浪淘沙,退出行业。”

  “这种变化对投资人来说,是难得的投资教育机会,帮助投资人改变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心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

  2015年1月20日,银监会宣布进行机构调整,将原有27个部门分拆、合并成23个部门,其中新成立普惠金融部,开始进行管理网贷P2P平台。

  P2P平台做为信息中介平台,帮助出借人(理财客户)甄别筛选优质的借款人,更关键的是,平台资金与客户资金是相互独立隔离的,客户资金通过银行直接划转给借款人,同时借款人按照约定还本付息,P2P公司根本碰不到钱,只是在其中赚取服务费,哪来的破产跑路?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网贷借贷金额应以小额为主,并明确划定了借款人的借款上限。同时行业已经获得银监会立法,公安部保护,工信部监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认可,国务院审批,最大程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安全,投资者受到《民法》《公司法》《合同法》等保护。P2P理财形成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永远生效!

  P2P借贷通常采用令借贷双方都满意的利率,将拥有有效信用记录的借贷个人与提供重要贷款的私人借贷者组合起来,无需银行作为中介。请投资者放心,P2P无人监管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行业“宪法”已经落地,国家已经多次发生为行业正名!P2P行业由银监会监管,地方金融办严格执行。

  2017年4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249.19亿元。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43301.88亿元,去年同期历史累计成交量为18881.18亿元,过去的一年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增长近25000亿元。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投资人购买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放贷,但是简单的借贷关系中由于加入了银行及影子银行(非标资产的通道),借款人实际付出的高利息,被中间的金融机构以手续费的形式层层剥夺,到投资者一端就所剩无几了。

  不要问骑自行车的人,宝马好不好开。永远记住:想了解某个行业只有两个方法,要么你亲自去尝试,要么你去问这个行业成功的人士,切记别问失败的和不相干的人,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国家发声,媒体为行业正名。现在互联网金融P2P行业由银监会监管,受到各方法律保护。目前,规范的P2P平台完成资金银行存管,平台碰不到客户的钱,也就杜绝了跑路的风险。同时,更加合规和安全的前提下,带来了附加的成本,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借款人支付的利息更低,更减轻了还款压力。所以理财收益降低已经不可避免!

  请你一定要告诉他,P2P已经在中国坚定的走过十年!

  请你一定要告诉他,P2P累计交易量已经突破4万亿!

  请你一定要告诉他,P2P参与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人!

  请你一定要告诉他,银行已经主动与规范P2P平台完成资金存管!

  请你一定要告诉他,央行印制宣传页为老百姓普及P2P理财知识!

  P2P终于长大了,感谢投资者一路陪伴,披荆斩棘!未来,一定迎来的是更辉煌的十年!截至目前,P2P行业保守估计已取代银行理财80%的业务量!

  请投资者注意,互联网金融由国家提出并引导,现在正健康的稳步发展,并且从规模上看,未来将迎接百万亿市场!

  你所考虑的问题,国家已经提前考虑过了。

  你所担心的问题,国家已经全部解决了。

  你所观望的问题,国家出台监管,颁布法律,设立协会都已经明确态度。

  你所迟疑的问题,国家已经将互联网金融第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P2P行业已经不再是野蛮增长的阶段,现在有人监管,有法可依,这无疑是国家给投资者的一颗定心丸。

  70%的人在银行理财,拿3%-4%收益,

  20%的人做信托、资管、P2P等固定收益理财,拿6%-12%收益,

  10%的人做VC、PE私募股权,拿30%-40%收益,财富几何式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的奥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通过一年的理财后可以带着家人去全世界旅游,而有的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却越来越穷的原因,思维决定一切,视野决定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企业信息来自互联网,本网站不对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此信息为企业免费展示。本网站与以上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需删除相关信息,联系***QQ:)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