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离婚买房!(附三观最正的买房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房地产圈关注我们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房产故,两者皆可抛”,可悲?可怜?可恨?地产已经迷乱了人们的心智,成为传说中迷惑心窍的那个“鬼”了,鬼迷心窍,谁来驱魔?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离婚买房
此时的离婚登记大厅,找不出一丝与“舍”或“离”有关的情绪,每个人似乎都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离婚的吧?”白色制服保安还没来得及上下打量,就已经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上午已经没号了,这是下午的,一点半再来排队吧。
数字“23”印在巴掌大小的棕色纸条中间——我将是下午第23个办理离婚手续的人。几天来,由于想离婚的人太多,上海徐汇区婚姻登记中心不得不采取“熔断措施”:每天限号60个。
8月31日上午10点20分,登记大厅里剩下的人不是很多,在白色小桌边等待的只有4对夫妻。确切地说,是4对老夫老妻。他们在等待,等待终结彼此超过20年的婚姻。
办事大厅里冷气开得很足,老夫妻们聊得有点热火朝天的感觉。一个光头老头明显是带热气氛的主力。
“凌晨1点钟就有人来排队,拿了1号,4点多有人拿了2号,我来时5点多,已经11号了。”光头老头的爱人从包里掏出一杯茶水,拧开瓶盖递过去,瞪了他一眼:“你看见人家1点钟来啦?”
在一阵小声的哄笑里,光头老头没敢看自己老婆,嘴里却忙着争辩:“听说的嘛!昨天(30号)人更多,今天人少多啦!”据说,有人前一天早上8点到登记处时,全天的号都已经发完了。
近日,上海房产市场上一直有传言,9月1号起,上海将加紧限购,不仅要恢复“认房又认贷”的房贷政策,更关键的是,一年之内离婚的还要按已婚情况处理。面对疯了般的上海离婚潮,8月29日傍晚,上海市住建委出面辟谣:没有研究过此类政策。但这似乎并没有动摇人们离婚的“决心”。
此时的离婚登记大厅,找不出一丝与“舍”或“离”有关的情绪,每个人似乎都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这里的话题和笑声,也更像是来自市井茶肆、街边弄堂、农贸市场:孩子多大了,孩子的孩子多大了。话题最终会落到房子上。你要在哪儿买房?你的房子均价多少钱?精装还是简装?得房率有多高?
“能来离婚的都是真爱,情比金坚呐!”戴墨镜的时髦小青年走进来,老夫妻们侧目瞅上两眼,偷偷议论。“情比金坚”的夫妻们,在自愿离婚协议书上写下的离婚原因,全都是“感情破裂”。你很难想象这些情感破裂的夫妻仍有这般默契与恩爱。
协议书一式两份,需男方女方各自填写。
一位戴眼镜的男士在白色小桌上低头书写。小桌上贴了张提示,“双方是否自愿离婚?离婚原因?子女由谁抚养?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如何做出合理安排?财产如何分割?”
写到一半,眼镜男卡壳了,一阵涂抹勾画,摇摇头掏出手机,从网上搜出一篇“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妻子坐在眼镜男旁边的长椅上,低头玩手机翻微信。聊天页面上中介发来的信息最后写道:“大姐,您和先生务必要在明天办完离婚手续,不然就是二套了。”眼镜男写完了,递给妻子一张:“呐,这是你的,签字吧。”妻子看都没看,接过纸笔写下名字,写完才扫了一眼。妻子笑了,往眼镜男肩膀上甩了一巴掌:“凭什么孩子归我,你每个月才出两千块抚养费?改成两万!”
旁边闲扯的一个老头拿肩膀轻轻碰了我一下,努了努嘴:“喏,看那个,还有那个。”老头说的是钥匙男和彩裙女。
他们是8月31日上午的离婚登记大厅里,最像来离婚的一对儿。异常轻易就可以发觉。钥匙男年龄中等,皮肤黝黑,褐色T恤衫后背上透出几圈汗渍,裤腿折了几层高过脚面,腰间皮带上挂着一大串钥匙。
身材高挑模样俊俏的彩裙女挎着一只小包,坐得远远的。和其他来“离婚”的夫妻不同,两个人几乎没有任何肢体甚至眼神上的交流,他们只是在工作人员审查离婚登记时才走到一起。
离婚登记审查非常快,快到让来“离婚”的人都觉诧异。工作人员在乱哄哄的“离婚”夫妻中间找个小桌坐下,依次叫过当事人。
“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吗?”
“有精神病等问题吗?”
“孩子抚养财产分割已经妥善处理了吗?”
审查通常在1分钟之内即可完成,仍有不少人嫌慢,不耐烦地打断工作人员:“别问了,都是。”工作人员笑了:“我问你答,这是程序。”
一对年轻夫妻曾低声讨论,“调解时就咬死说感情破裂”。1分钟的审查完成后,老公掏出手机查了查:“哈,民政局离婚是自愿,不用调解。”
钥匙男在“是否有精神问题”回答了“是”。穿着暗红色西装的工作人员看了他一眼:“你是不是有精神问题?”钥匙男眼神迷离地回答:“嗯。”工作人员笑了:“听清楚啊,问题是说你是不是有精神问题。”
终于答完问题,钥匙男一口上海方言,低声嘟囔几句,茫然起身。彩裙女坐下来用普通话快速回答完问题,看都没看他一眼。
坐我旁边的老头低声说:“先假结婚,再真离婚,真够拼的。”看我没听懂,老头又解释:“先跟一个有上海户籍的假结婚,买完房子再来真离婚,专门有中介做这个侬不晓得吗?”
另一个老头探身过来插话:“小伙是装不懂吧?你是不是东北人?也娶了我们上海姑娘吧?”
8月31日下午1点,当我再次返回离婚登记处时,门口已经排了20多人。排队号紧紧攥在手里,保安叫号之后,离婚者鱼贯而入。
看上去,有父母带着子女离婚的,也有子女带着父母离婚的,还有推着婴儿车,祖孙三代来办的。
***结婚证***初审、复印,填好《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写好自愿离婚协议书,再依次受理、审查、登记,整个过程走下来不过半个小时。之后再等上半个小时,离婚证就到手了。
等待领取离婚证的时间里,大家聊的都是房子。一对刚结婚一年半的小夫妻靠在一起,妻子捧着手机翻看房子户型图,两对中年夫妻之前素昧平生,此时却坐在一起聊这些年房价涨了多少倍。
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网站数据显示,8月27日至31日,上海市连续5天住宅成交量超过1000套,8月29日甚至超过2000套。
颇有意味的是,滴滴媒体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月29日和30日两天,上海市内打车去往民政局或婚姻登记中心的智能出行量相比上周同一时段增长1.9倍。同比增幅最多的是浦东新区、虹口区和宝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
眼镜男和妻子已经结婚6年,儿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他们坚信房子还会涨价,虽然政府已经辟谣“购房信贷新政”。两口子相信自己的判断,判断的依据则来自眼镜男单位里头的“消息人士”。
眼镜男开玩笑说:“辟谣说9月1号不会出新政,你怎么知道新政会不会在9月2号出呢?”“反正没坏处嘛,”妻子补充道,“办结婚就在隔壁,过两天再复婚呗。”
临走前,只是来采访体验的我把号给了一对来晚了没拿到号的老夫妻。“现在离婚也要排队,跟80年代排队买东西一样嘛。”老头70多岁,还没来得及弄明白为什么离婚之后买房能省钱,儿子就催着他和老伴儿来离婚了,“反正是给孙子买房,别问啦!”
离开婚姻登记中心时,电梯间里碰到的一个快递小哥看着我摇头。我问他,前两天人是更多吗?小哥没理我:“哎,有钱人就是能折腾!”
离婚解决了各种社会问题
为了买房而离婚,早于几年前已经出现。2013年,为了规避2011年“京十五条”中对缴纳社保年限的规定,非京籍人士许昌赫(化名)回老家和妻子离婚,然后和京籍人士裴莉(化名)结婚,顺利在北京买到了房。一个多月后,裴莉根据协议和许昌赫离婚,许昌赫和原配复婚,大家“各走各的,就当从没见过”。
可见,离婚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化运作的产业,在整个过程中,每一方都得到了好处。每次当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状态,离婚人士就是提振楼市的灵药。
2011年,沈阳推出了房产限购令,一对夫妻为了交易多套住房,离婚7次,复婚7次。
2012年,贵阳市附近的村民为了增加农房确权面积,65岁的郭朝清(化名)决定全家离婚,还有一位90岁的老人坐着轮椅也要来离婚。
房市调控政策整出了中国离婚潮,把这些本来不需要买房的人也逼了出来。
离婚为我们解决了一大堆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不能超生,离婚再生;有人追债,离婚撇清关系;拿不到低保,买不到经适房和学区房,租不到廉租屋,成了离异人士都好办……
民政局不让大家离婚,让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对付那些千奇百怪和婚姻关联的规定?又怎样获得在规定之下应该享受的权利和福利呢?
结婚誓词听起来美好,但谁能保证念那段话的不是一个渣男呢?离婚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不但有以上各种各样的政策好处,还丰富了个人生活,和西方先进国家接了轨。
2008年网易女人做《中国婚姻状况调查》,一些在外找了“小三”的已婚男士表示:我们其实很辛苦!他们痛陈了作为出轨男的四大委屈:累,应付两个女人,铁打的男人也会肾亏;苦,赚钱养小三,回家还要加倍讨好老婆;悔,娶了小三后,天天想着前妻的好;惨,朋友知道我有小三,都不理我了。
这些情况都是现代婚姻制度出现以来就有的老大难问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解决,连发明婚姻的上帝本人可能也要头痛。亚当走出了伊甸园,走进了大观园,没法再把他赶回去了。现在,明眼人已经看出,中国已经找到了彻底解决婚外情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离婚!
是的,离婚能解决一切婚姻问题。
男方借买房离婚,一举摆脱原配,让“小三”转正上岗;女人也离婚买房,争取到一套房产,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大把世界。所以必须提醒那些打算离婚买房的人士,法律上并无“假离婚”一说,你去民政局拿的证件是千真万确的。
汉口一女士跟丈夫“假离婚”,骗到了所有房产后,一脚把前夫踢出了家门。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叫声夫妻提防提防。
这几年社会上对“小三”义愤填膺,婚外情斗争到了白热化阶段,多地出现扒“小三”衣服、捉“小三”游街示众的恶劣事件。世风日下,民政局的责任很重,必须加班加点为大家办理离婚业务。
香港一位歌手说过,离婚的最主因是结婚,婚外情之所以存在,不也是因为婚姻吗?小三之所以出现,不是因为先有小二吗?从语义学上入手,民政局可以帮忙解决一大堆社会疑难杂症。
离婚的主因是结婚,这不是乱讲。王宝强和马蓉闹离婚,很多人都说宝宝娶错了人。
归根到底,离婚潮首先是一种非正常经济现象,由于不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愈演愈烈,出现了畸形的社会现象。天津一小伙为了多拿点拆迁补偿款,由于女友未到结婚年龄,竟然和准岳母到民政局登记结婚。
有人觉得为了买房、为了获得利益就离婚,是对婚姻家庭价值的背叛。但在中国,你还真不能义正辞严地指责他们,谁让我们面对如此稀奇古怪的二套房政策呢?
有关部门不在房地产经济上找原因,不在高楼价的本质上找原因,而是天天修修补补,用一个畸形政策弥补另一个畸形政策,既然如此,老百姓为何不利用规则钻空子?最起码人家所为是合法的。
人是趋利的,你无法要求所有人都自觉遵守规定,在中国这样一个资金缺乏安全感的国度,投资房地产市场是相对安全的。所以谁都没有理由对离婚买房者说三道四,你反对只是因为你没有能力钻空子而已。
在中国,离婚证竟然成了居家旅行、置业投资必备证件?
纵观中国人的婚姻生活,结婚是为了房子,离婚也是为了房子,婚姻已经成为一种买房游戏。工资跟楼价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年人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婚后每日在生存中挣扎,爱情在婚姻生活的退席也就越来越早。
2010年民政部推荐了四种结婚誓词,五成网民表示喜欢以下这个版本:“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青春还是年老,我们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成为终生的伴侣!”
如今我们却发现,我们唯有离婚才能实现“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承诺。
这可能是当下三观最正的买房建议了
——对于一个收入一般的年轻人来说,买房的确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理想,但是遗憾的是,其实大部分人没有理想。
认准自己很重要,没啥想法或者没啥坚定想法的可以去买房,这样普普通通过日子也挺好,如果真的胸怀天下仗剑走天涯,那么房子就是垃圾,而且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有没有房子,或者有几套房子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而那些真正有实力的,是在上海没有房子,一样娶到老婆或者把妹无数,这样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这是这个社会上唯一一个可以30年分期付款买的东西,所以房子天生就带有投资属性,取消这个规则或者关紧这个规则,投资性就会降低很多。
——不要觉得买了房子就有了安全感,当你真的全部身家都压在房地产上,你每天都会盯着房价看,苦逼死你。所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句话是前任和我说的,我现在觉得真特么是真理。
——买房前先问问自己对于职业发展有没有信心,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每个月工资一百年恒定,那你就别学别人玩什么杠杆,房贷把你压的过的跟狗一样,你看着中介门口那跳动的数字也没什么意义
——对于房子要充分认清两个元素,一个是居住,一个是投资,如果压根没想过指望他涨,就希望找地方住住,其实酒店式公寓就挺好,市中心大量的酒店式公寓都在贱卖,你一样可以拥有丰富精彩的人生。
——如果一样的代价,千万不要选择在郊区买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房子,一定要买市中心,一天才24小时,千万不要花3个小时在路上,信不信这3个小时就能影响你的人生。
——如果真的要投资,就要明白投资的意义,复利才是增值最有威力的地方,房子快速在自己手上流通才能保证最高程度的增长,单套房屋的***并不能说明什么,赚了钱也对外说自己是投资赚钱。
——真正的投资高手都游走在二手房,一手房公开吆喝公开宣传的产品,可以让这么多人同时以差不多的价格入手,这里面的利益基本被摊平。
——不要一口气吃成胖子,楼市这么疯狂但是一定要坚持自己会越来越牛逼,买套小的,给自己点喘息的空间,以后一定能越换越大。一开始想要一步到位把自己压的喘不过气的,那么这辈子差不多也就剩这一口气了。
——不要被网络上的段子骗了,真正牛逼的人,哪怕卖光房子去闯,当他想要买房子的时候一样可以随便两三套的入手,真真买不起房子的人,哪怕房价下跌一半,也是买不起。而那些努力够一够就可以买房的,实话实说,你过两年,努力够一够,还是可以买到房子。房子在增值,人同样也是。
——自己买房,要学会自我筛选信息,那些到处砸钱做广告推销的,要么不是产品太差,要么就是营销费用狂砸,不论哪种,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买的都不会是特别好的房子
——永远要记得,就像手机一样,是人驾驭房子,而不是被房子所驾驭。如果你被房子驾驭了,那么你这辈子也差不多了。
——还有就是房子,无非是带着投资属性的一样产品,每个人就像切西瓜一样从他身上各取所需,关键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买房最大的问题不是专业问题,不是时机问题,也不是投入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心态。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属于要的太多,那些又要自住又希望快点涨又希望首付低的,基本最后都买不到最合适的房子
然后,最后想和大家说的,也是我做房地产这些年最大的领悟:
投资什么,都比不过投资自己来的划算
21财闻汇综合自:每日人物(ID:meirirenwu,作者:郭彦博)、新周刊(new-weekly,作者:张家明)、真叫卢俊的地产观(zhenjiaoluju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注意了!P2P网贷这些潜在的风险你可能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