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香飘飘奶茶广告词店什么品牌有竞争力?

在食品饮料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品牌重要性越发值得重视,随之而来各种品牌宣传推广形式也层出不穷,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下利用深受群众喜爱的明星小鲜肉代言或借冠名时尚热播大剧来拉动品牌力的手法更为常见。我们梳理了食品饮料几大子行业知名品牌历年选择的代言人及相关的营销形式,以便更加直观感受品宣的升级与变迁。

乳制品行业两大寡头的代言人都更趋于寻找年轻的偶像和当红年轻明星,同时公司积极采用新的营销方法,不仅仅播放广告,也在综艺和电视电影冠名赞助方向发展。

周杰伦代言伊利优酸乳(2009年)

李娜代言伊利牛奶(2011年)

彭于晏代言伊利冰工厂(2012年)/杨幂代言伊利每益添(2012年)

王菲代言经典有机奶(2013年)/高圆圆代言畅轻 (2013年)/彭于晏代言谷粒多 (2013年)/桂纶镁代言伊利牧场 (2013年)/鹿晗代言味可滋 (2013年)/Angelababy&李晨代言安慕希 (2013年)

刘涛代言伊利牛奶 (2017年)/周冬雨代言果果昔(2017年)/网红猫“吾皇”代言谷粒多(2017年)/王凯代言畅轻新品褐色炭烧(2017年)/倪妮代言植选(2017年)/迪丽热巴代言安慕希(2017年)

伊利舒化奶植入《变形金刚3》(2011年)

伊利QQ星3.1亿冠名《爸爸去哪儿2》(2014年)

伊利旗下品牌安慕希、伊利QQ星和伊利金典分别以2.16亿、5亿和2.5亿冠名赞助《奔跑吧兄弟2》、《爸爸去哪儿3》、《最强大脑2》(2015年)

伊利经典有机奶分别以5亿冠名《我是歌手4》(2016年)

伊利安慕希冠名《奔跑吧兄弟4》、五亿冠名《奔跑吧》/伊利畅意100%乳酸菌饮料冠名《挑战者联盟》第三季/伊利成功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赞助权,如今蒙牛又宣布成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2017年)

伊利舒化奶情景化植入《幸福三重奏》(2018年)

SHE &飞轮海代言蒙牛酸酸乳;章子怡代言蒙牛新养道;王珞丹代言蒙牛早餐奶;孙俪代言蒙牛冠益乳;BY2 &吴克群代言蒙牛随变欧罗旋冰淇淋;袁咏仪代言蒙牛阿拉奶粉;李冰冰代言蒙牛真果粒;章子怡代言蒙牛“新养道”系列高端牛奶(2010年)

郎朗代言蒙牛“特仑苏”金牌牛奶/徐熙娣(小S)代言蒙牛优益C(2010年)

蔡依林代言蒙牛酸酸乳;萧亚轩代言蒙牛随变冰淇淋;韩庚代言蒙牛果蔬酸酸乳(2011年)

五月天代言蒙牛酸酸乳(2013年)

《爸爸去哪儿》中的田雨橙(Cindy)代言蒙牛未来星儿童成长有机牛奶(2014年)

吴亦凡代言蒙牛蒂兰圣雪冰淇淋,奶特/李易峰代言蒙牛真果粒,TFBOYS代言蒙牛酸酸乳/全智贤代言蒙牛优益C(2015年)

李易峰代言Go畅乳酸菌饮料(2016年)

张艺兴为纯甄代言/吴亦凡代言优益C-LC37(2017年)

里奥·梅西(Lionel Messi)成为新养道代言人;靳东成与陈道明一起为特仑苏新代言人发声;陈伟霆代言“小蓝帽”冠-12 ;赵丽颖和李易峰一起为真果粒代言/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代言 ZUO 酸奶;吴亦凡代言随便冰淇淋(2018年)

蒙牛因携手《我是歌手2》(2014年)

蒙牛冠名赞助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全员加速中》及浙江卫视的《十二道锋味2》/蒙牛纯甄酸牛奶《全员加速1》(2015年)

蒙牛优益C冠名《十二道锋味3》/蒙牛纯甄酸牛奶《全员加速2》(2016年)

蒙牛纯甄酸牛奶冠名《奇葩说4》/蒙牛与国际足联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联合宣布,蒙牛正式成为2018年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2017年)

公司用当红Tfboy中的王源来替换此前的代言人鲁豫,意欲瞄准年轻人市场,坐稳核桃乳子赛道第一位置。

鲁豫任旗下六个核桃代言人。(2010年)

王源任旗下六个核桃新任代言人(2018年)

香飘飘花了很多资金在营销上,不仅代言找了当是最红的男明星,也在电影/电视剧和综艺中做了很多广告赞助,同时也能从赞助的综艺和代言人来看,公司目标人群在往年轻化方向发展。

陈好成为公司第一个代言人,为公司打响了品牌知名度。(2005年)

钟汉良成为香飘飘代言人,顺势推出”小哇爆款“(2015年)

陈伟霆成为新代言人,同时品牌推出新产品Meco牛乳茶。(2017年)

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2007)

浙江卫视《爽食行天下》《中国梦想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2013)

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第二季(2014),湖南卫视《一年级》(2014)

爱奇艺《偶滴歌神啊》(2015),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第二季(2015),湖北卫视《一起出发》(2015),腾讯《芈月传》(2015)

香飘飘奶茶冠名赞助《报告老板!》贺岁篇/赞助《欢乐颂》(2016)

历史来看,青岛啤酒的营销是做的非常立体,体育方面从奥运到篮球,也一早通过啦啦队选拔带动体育元素的品牌认知。

五月天拍摄青岛啤酒广告为青岛啤酒代言(2004)

郭晶晶&王峰&秦凯拍摄青岛啤酒广告为青岛啤酒代言(2008)

张涵予代言青岛啤酒旗下崂山啤酒和山水啤酒两个子品牌,“青岛啤酒,与世界干杯”—易建联、刘翔、陈一冰、何姿(2011)

郑尚勋成为首个代言青岛啤酒的外国人。(2015)

黄晓明担任言青岛旗下子品牌青岛纯生全球首席品牌官。(2016)

用“Favorite”为青岛啤酒“代言”——青岛啤酒“全球代言人计划”正式发布,面向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征集100位消费者“代言人”(2017)

青岛啤酒陆续成为北京奥运会、NBA和CBA联赛的赞助商,陆续请体育大腕参与活动,并从2009年开始举办炫舞激情活动。

雪花啤酒2018年专攻年轻市场,代言人王嘉尔是韩国男团GOD7中的中国成员。公司也都瞄准年轻人观看的两个综艺节目,布局90/00后。不再是从前的电视广告营销,而是积极采用新的营销方式,冠名综艺来深入进行品牌宣传。

毛不易担任雪花#概念系列#的新品(雪花啤酒11.5度脸谱花脸、雪花啤酒8度脸谱花旦、雪花啤酒10度纯生、雪花啤酒9度勇闯天涯)体验官。(2017年)

王嘉尔代言淡爽型啤酒,勇闯天涯superX(2018年)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superX成为《明日之子》的总冠名商。(2018年)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superX赞助热血街舞团。(此外赞助商还有百事可乐、海飞丝、vivo手机、东风日产汽车、京东、炫迈口香糖)(2018)

雪津啤酒积极瞄准跑男受众群体80/90/00后,目标人群较以前更加年轻和有针对性。

李小鹏、李永波、肖钦和林丹共同代言雪津啤酒。(2008)

林心如成为雪津啤酒新产品雪津酷爱代言人。(2009)

五月天代言雪津啤酒,并为品牌拍摄广告。(2013)

李晨和陈赫共同成为雪津啤酒新的代言人。(2015)

珠江啤酒积极瞄准年轻市场,选用当红小生和时下流行元素Hipop为品牌代言。

华晨宇成为珠江纯生“生·非凡”生啤酒派对的代言人(2007)

张敬轩成为公司新的代言人(2015)

珠江啤酒成为国家篮球唯一的赞助商。易建联为珠江啤酒代言(2017)

李宇春成为乐堡啤酒首位中国代言人,并携手MAJOR LAZER加入TUBORG OPEN乐堡开碟全球音乐计划!(2017年)

黄子韬尘给中国区全新品牌代言人。并将加入Tuborg Open乐堡开躁全球音乐计划,携手美国金牌音乐制作人/顶级DJ Diplo和丹麦新锐音乐人/人气歌手M,共同开展全球音乐文化探索之旅。(2018)

目前调味品的营销还未形成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探索是海天的综艺冠名和味事达选择代言人的准确判断。

2014年,海天味业启动代言人策略,正式签约汪涵为其形象代言人。

2016年,海天酱油独家冠名江苏卫视益智攻擂节目《一站到底》,海天冠名大型原创音乐挑战节目——东方卫视海天味极鲜酱油《天籁之战》,海天黄豆酱冠名东方卫视《四大名助》,海天黄豆酱冠名央视《全家好拍档》,海天蚝油近2亿强势冠名《我们战斗吧》开创真人秀先河。(2016年)

2017年海天黄豆酱接力冠名《一站到底》,海天味业独家冠名湖南电视台《我是未来》(2017年)

海天味业独家冠名苏州卫视《非诚勿扰》,海天味极鲜特约赞助《极限挑战第四季》(2018年)

味事达选择代言人精准,此前因《爸爸去哪》大火,同时公司采用直播新方式直达目标人群。

“只榨取一次就是鲜”—黄磊(2016年)

黄磊代言味事达并和孙莉一起拍摄广告片。

味事达创新携手天猫超市,特邀黄磊开办“鲜婚咨询食堂”,让黄磊延续在自己华语版《深夜食堂》中的老板形象,更好覆盖核心目标消费群,击中消费者痛点。

汤臣倍健积极布局年轻消费者,线上线下提前布局和培育品牌消费习惯,代言人也从以前的体育明星到现在启动当红偶像代言人。

启动品牌差异化战略,签约世界冠军刘璇为形象代言人。(2015年结束)

签约国际篮球巨星姚明为品牌代言人,启动由渠道驱动向品牌驱动的转型战略。(2016年结束)

汤唯为公司与NBTY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健之宝旗下自然之宝品牌的代言人。(2017)

线上专供的YEP系列普通食品(目前有汤臣倍健胶原蛋白粉固体饮料、自然白香瓜橄榄压片糖果)代言人为——超模米兰达·可儿 & 新晋偶像蔡徐坤。

GymMax健乐多——签下品牌代言人吴尊(2018)

从代言看,茅台在积极布局年轻人市场,为此推出新产品,使用更年轻的,针对目标受众人群的代言人。

白金酒“用小杯喝,更讲究”(包括白金白酒系列、白金养生酒系列、白金红酒系列、白金文化艺术酒系列)——葛优(2012年)

悠蜜十二(悠蜜品牌旗下的高端人文精品系列酒,首批限量发行的蓝莓利口酒为“十二节气系列”:小寒、立春、惊蛰、谷雨、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及大雪十二节气) —— 张杰(2018年)

茅台酒植入《人民的名义》—2017年

悠蜜品牌(植入《欢乐颂2》)—2017年

洋河远见积极布局年轻市场,选择偶像当作代言人。

洋河一号(洋河官方购酒服务平台)年轻一代偶像男神陈伟霆成为洋洋河历史上第一位代言人。开创白酒行业偶像代言先河——2014年

瑶食梦饮)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研究所(食品饮料行业小组)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国信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信证券研究”及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食品饮料行业小组)的官方订阅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使用、复制或传播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国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内容和观点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完整版报告为准。我公司不保证本订阅号所发布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国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国信证券对本订阅号所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担保。本订阅号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订阅号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原标题:两次IPO失败,杯子绕地球4圈的香飘飘,还有挽救机会吗?

他起身草莽,从卖棒棒冰到卖奶茶,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一年卖出12亿杯,绕地球4圈”,终成行业第一。

他创造了快消品行业的销售神话,两年时间把销售额从零做到4.8亿元。企业没有银行贷款,全靠自有资金滚动。

他是蒋建琪,他的企业比他更为出名,叫香飘飘。

在创办香飘飘奶茶时,他说:一个地方只要排长队就一定存在供需失衡,就一定有创新的可能、商机的存在。

在香飘飘高歌猛进,打响市场时,他说: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而每一次流行浪潮的逻辑起点,都源自一个特定的人群——学生。

在和优乐美们扳手腕的时候,他说:痛分长痛与短痛,大痛与小痛,改革就是要敢于剐掉自己身上的肉。

在成为“奶茶第一股”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IPO暂停后,依然被堵在门口,他说,企业在未来5年内,不会考虑过多的跨度,香飘飘未来会进军液态奶茶市场。

随着行业发展,香飘飘销售开始下滑,有人说这是杯装奶茶行业衰落的必然,有人说是香飘飘营销方式过于粗放,还有人说是蒋建琪本人思维方式传统,香飘飘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香飘飘发展,离不开“狂轰乱炸”的广告效应。

比如当年香飘飘刚起步之时,资金尚不雄厚的蒋建琪传奇性的砸下3000万元,在湖南卫视上打了一个15秒的广告,成为奶茶行业第一个做广告的。而当时香飘飘的背景是:全国市场还没完全铺完,甚至连超市里也没有。

地面部队在加速推进,空中的广告轰炸则依旧选择聚焦。收到效果是销售额从2005年的数千万元,一下跃升至2006年的4.8亿元。

尝到甜头的香飘飘加紧广告宣传攻势,从2008年的“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再到后来的“可绕地球两圈”,“可绕地球三圈”,香飘飘不断强调自己杯装奶茶的头把交椅。

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到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以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香飘飘通过这些火爆一时的娱乐节目,带来庞大关注话题和品牌效应。但地球绕多了,让香飘飘的营销过度依赖广告,陷在广告里难以抽身,骑虎难下。

根据香飘飘招股书提供的数据,自2012年开始,香飘飘的广告费用一直维持在3亿元左右,而同期的净利润却年均不足2亿元,高昂的广告成本已经远高出净利润,其盈利模式或难以为继。

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香飘飘的广告费用一旦削减就会造成品牌影响力的下降。但如果维持这种现状,高昂的营销费用又会拉低香飘飘并不理想的利润。

香飘飘不得不痛苦的带着脚镣舞蹈。

虽然在广告方面愿意大笔“烧钱”,但是在科研投入方面,香飘飘却显得十分“吝啬”。

从2012年到2014年,香飘飘三年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64.17万元、388.42万元和1477.14万元,只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0.09%、0.18%和0.71%。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甚至,香飘飘的研发投入甚至比公司销售的差旅费支出还少。

高度依赖于杯装奶茶,其实是香飘飘的一种理智和无奈之举。

和大多数快消品企业不同,香飘飘走的一直是专业化道路,奶茶的营收占公司总收入98%。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企业专心致志,实现单一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单一产品结构,又很容易让企业陷入被动。如果杯装奶茶市场环境出现较大变化,香飘飘的经营情况将受到较大影响。

显然,平衡风险是企业更多考虑的事情。比如加多宝除了凉茶,还有昆仑山;农夫山泉除了饮用水,还开发了功能饮料和果汁饮料。

实际上,香飘飘并非没有考虑过多元化。2007年曾出台了一个宏大的发展规划:一个投资3000多万的方便年糕项目;进军餐饮业,开奶茶连锁店,进军房地产市场。香飘飘甚至还卖过花生,销售规模也到了3000多万元。

然而,在优乐美们一阵穷追猛打下,香飘飘面临众多对手的市场挤压,已经难以顾及多元化项目,不得不回归主业,就此停手。

产品线单一也导致渠道资源的渐渐流失。

蒋建琪做棒棒冰食品起家,信奉粗放式的传统流通渠道,采用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推进的市场策略。而比如优乐美等竞争对手,在KA等现代零售渠道方面做得更完善。

香飘飘销售的心态略显保守,缺少长远的规划。整个企业就围绕着招商、打款、发货、铺货这些简单的流程展开所有的销售工作,区域拓展缺乏策略,渠道开发也比较盲目。

不少香飘飘的经销商网络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抱怨。“我们是得先打款才能拿货,然后再分销,厂家提供的促销活动非常少。有时候串货现象也会发生。”

再加上奶茶消费带有很强的季节性,经销商在销售淡季需承受较大的业绩压力,使得香飘飘经销商更加怨声载道。

香飘飘内部一直在进行“夏满运动”,因为夏天喝杯装奶茶的人没有冬天多,是销售淡季,“夏满运动”就是要求经销商夏天也要进行铺货,来确保产品的销量。

随着“山寨”产品的威胁,香飘飘的增长受到打压,传言有些经销商亏了几十万。单一品类市场在相对饱和之后,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存量竞争时期,行业天花板已经来到,而香飘飘的成功经验渐渐失效。

快消品江湖从来都不缺少猎食者,和几年前一骑绝尘不同的是,香飘飘遇到了四面而来的群狼。

2006年下半年开始,优乐美、立顿奶茶、香约奶茶等纷纷杀入杯装奶茶市场,全国一下冒出了几十家奶茶品牌。

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是喜之郎旗下的优乐美,喜之郎以果冻起家,浸淫食品行业很多年,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经销商网络、销售团队规模,显然要比香飘飘高出许多。

2008年,香飘飘的销售收入接近10亿元,与此同时优乐美的销量也不断上涨,至2009年上半年,与香飘飘已经非常接近。

在国内杯装奶茶品牌不断涌现的同时,外资品牌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

作为世界最大的茶饮料品牌,立顿一方面推出杯装奶茶,与香飘飘、优乐美等国内品牌展开竞争;一方面,又推出当时还未有品牌介入的袋装奶茶,进军包括白领办公室及商务细分市场。

在营销上,立顿依然沿用传统的联合利华模式,即丰富产品线+独特广告创意+密集广告投放+遍布全国市场的营销网络+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相对于香飘飘粗放式的营销结构显得极为强势。

香飘飘谋求上市,直接目的是谋求液态奶茶和网络渠道的布局,间接目的是在奶茶市场的大竞争格局中寻求品牌的稳定支点。能否说服资本市场,谋求上市,这对于香飘飘而言,未来持续盈利态势和空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蒋建琪曾说,如果要去质疑未来、质疑明天,那就想想多年前的香飘飘,还有多年前的自己。福兮祸兮,也许根本没有***。

版权声明本文为快刀三侠原创文章,作者:胡二伙,欢迎转载,但请联系作者(微信ID:kuaidaosanxia)获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信息以及微信公众号ID,并附上二维码,侵权必究,谢谢!

原标题:香飘飘IPO之路三年无果,研发投入效果仍待检

“一年卖出10亿多杯,可绕地球三圈”,过去十年里,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奶茶王国”。

然而,专注杯装奶茶的“盔甲”似乎成了“软肋”:虽然其在杯装奶茶领域占绝对优势,但是现制奶茶和液态奶茶等新晋者表现“凶猛”,另一方面,香飘飘大量投入营销和推广上,但是研发投入的效果仍待检验。

早在2011年,香飘飘就启动了IPO计划,除了多次谢绝达晨创投抛出的橄榄枝,还经历两次IPO暂停,在2015年11月终于预披露招股书。不过,近三年的等待后,其仍未等来一纸批文。

“公司正在排队等待上市,排名第77位。”4月17日,记者致电香飘飘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4月12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上海三家中型超市发现,统一、康师傅等液态奶茶和香飘飘的布局数量相当,不过随着夏季来临,一家商超已经选择暂时不进货香飘飘。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则指出香飘飘潜在的挑战,“它需要考虑如何撬动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需求,比如加强产品呈现、传播信息到达和品牌偏好度”。

“香飘飘过去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投入产出比较失衡,如果体量和利润上不去的话,上市之路就会比较坎坷。”他提道。

深耕杯装奶茶十年,是香飘飘打的一手“底牌”。

此前预披露招股书显示,其主打椰果和美味两个系列杯装奶茶,占有国内60%的杯装奶茶市场。2012年-2014年,杯装奶茶营收分别是19亿元、20.7亿元、20.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98%。值得一提的是,香飘飘还曾拓展珍珠奶茶和“美滋滋”油炸花生,不过目前已经停产。

4月17日,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香飘飘表示,“消费者已经对香飘飘杯装奶茶形成了较强的认可度”,有利于其“在液态奶茶市场上扩大影响力以及占有率”。

此次IPO,香飘飘希望借此进军液体奶茶市场,拟发行4000万股,募资7.48亿元,其中2.6亿元用于年产10.36万吨液体奶茶项目。该项目占地80亩,建设周期两年。

接近香飘飘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在部分市场推出液态奶茶品牌“兰芳园”,主打“健康+提神”。

不过,一些大品牌在液态奶茶领域捷足先登。除麒麟控股株式会社在2007 年最早推出液体奶茶(现名“午后奶茶”),为人熟知的食品饮料巨头统一和康师傅都有自己的液态奶茶品牌。

就在几天前,统一发布2016年年报,其在整体奶茶市场占有率提升至72.3%,同比增长4.5%,稳居市场第一。

4月12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上海三家中型超市发现,麒麟午后奶茶、统一阿萨姆和康师傅奶茶位置最为显眼,而香飘飘数量与其相当。

新世纪华联超市的一位店员表示:“统一和康师傅奶茶夏天卖得很好,香飘飘冬天卖得好一些,具体没有统计,一般一箱卖完了我们再进货。”

值得一提的是,香飘飘天猫旗舰店销量可观,20杯装的香飘飘奶茶总销量29.6万份,月销量8096份,新推出10杯装的原汁奶茶,总销量2.3万份,月销量1487份。

对于2016年销量情况,香飘飘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将根据近期更新的预披露招股书为准,目前不方便透露”。

“相比于康师傅和统一在液态奶茶领域的现有渠道和运营经验,香飘飘处于下风,比如杯装奶茶主要在大卖场,但是在便利店和夫妻店,康师傅和统一占据很大的优势。”4月11日,朱丹蓬分析指出。

此外,街边现调奶茶店如一点点、贡茶正如雨后春笋兴起,新晋者“优乐美”和“香约”也试图分得一杯羹。

朱丹蓬指出,“从产品结构来看,喜之郎旗下不仅有奶茶,还有海苔,果冻,三者可以捆绑销售,做资源整合,更有优势。”

3月25日,香飘飘推出“全民奶茶节”,邀请代言人钟汉良在微博直播,此外,其冠名《老九门》、植入《欢乐颂》等热门影视剧。

此外,2016年9月,香飘飘在上海举办了“原汁奶茶”新品发布会。

4月11日,统一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就此评价,“香飘飘的营销确实不错,不过投入也大”,她表示,“统一不会考虑每款新品都推大型的发布会”。

2012年-2015年6月,香飘飘披露的广告费分别为3.1亿元、2.9亿元、3.1亿元以及3110.66 万元,也就是说,三年广告投入9.2亿元,成为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的座上宾。

“冠名综艺节目,一时间的确吸引眼球,但是要考虑这种营销手段和实际销量的转化率。”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就此分析。

上述回复邮件中,香飘飘则解释,“公司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通过投放广告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为经销商提供强大的销售宣传支持。”

梳理招股书可知,其椰果奶茶和红豆等奶茶出厂价在2-3元/杯左右,终端销售价格最高为5元/杯。

“一杯5元的杯装奶茶,成本也就2-3元左右,其他的成本是不是都投到广告营销上了?”2016年夏天,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的几位同学曾到杭州香飘飘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调研,其中一位叶同学提道。

一位香飘飘的多年消费者小齐4月16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觉得它的立足点是杯装奶茶味道很好,营销活动也多,建议多推一些健康元素”。

此前的招股书中,香飘飘提到有员工2200多位,其中销售人员1000人,研发人员89人。而最新官网显示,“公司现有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百余人。”

尽管2014年其研发支出1477.14万元,同比增长280.29%,不过综合来看,其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的研发支出占总支出不足1%。

“香飘飘在爱奇艺的广告经常看到,而且这几年包装好看了不少。”4月11日,另一位参与调研的杨同学称。相比于大规模的广告投入,她更期待其在研发上多下功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记者:朱艺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