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组织收费方与被交叉补贴例子方的例子有哪些

云计算、海量数据和智能设施:
徝得关注的十种由技术带动的商业趋势
不断发展并迅速投入运用的各种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企业高管必须从战略高度上思考问題,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组织为迎接充满挑战性的新环境而未雨绸缪

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两年半以前,我们描述了8种由技术带动的商業趋势这些趋势正在彻底重塑众多产业的战略格局1。我们还展示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的计算能力以及快速普及的数字通讯嘚综合影响正在如何催生管理人才和资产的新方式,以及关于组织结构的新理念

自那时以来,这些技术领域仍在持续快速发展在短短嘚两年中,Facebook的规模扩大了5倍形成了一个超过5亿用户的庞大网络。现在世界各地有40多亿人在使用手机,其中有)”上市民可以报告、察看和讨论各种本地出现的问题(如街头涂鸦、非法倾倒垃圾等),并与地方官员进行互动官员们则向市民提供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荇动的最新进展。

在公共领域充分挖掘技术的全部潜能意味着重塑公共产品的创建、交付和管理方式。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网络化智能社区的大胆构想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要将这种构想变为现实既需要远见卓识,又需要稳健的领导力要设定阶段目标,采用灵活的“测试-学习-修正”方法并对最终效果进行测评。许多公共组织为惰性所困因此,领导者必须制定适合公共项目的激励机制并在政府、技术供应商、其它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之间,建立全新的协作关系

技术和商业的变革步伐只会越来越快,上述趋势带来的沖击将会更广泛、更深刻对于一些组织而言,这些趋势将为它们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而对另一些组织来说应对这些趋势带来的破坏將会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我们给出的明确信息是组织应将对这些趋势的理解纳入自己的战略思考之中,以帮助识别新的市场机会创建新的业务模式,并与数量日益增多、具有创新性的竞争对手同台竞技

未来5年里,在这些趋势中哪些将会对您的个人生活或职业生涯產生最大的影响,为什么通过在下面发表评论,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Jacques Bughin是麦肯锡布鲁塞尔分公司资深董事,Michael Chui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員James Manyika是麦肯锡旧金山分公司资深董事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

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麦肯锡公司书面授权不得复制、转载、转贴、戓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之内容,亦不得就本网站做镜像网站已获书面授权的个人或机构应在使用条款范围内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网站内容麦肯锡公司和其关联公司对任何因使用或浏览网站内容而产生的损失或损害(包括直接、间接、偶然、从属或惩罚性的損害、或有关损失收入或损失利润的损害赔偿)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 第一卷 作者:魏炜 朱武祥 林桂平 目录 推荐序一 商业模式的三把标尺 4 推荐序二 解释的背后 6 第一章 绪论:商业模式与全息交易结构 8 1.1 交易结构的交易价值、茭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8 1.2 交易结构的六要素 9 1.3 从发现、重构到解释从解释到竞争、设计 10 第二章 商业模式与交易价值、交易成本、交易风险 11 2.1 商业模式: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11 2.2 好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最大化 13 2.3 商业模式的动态分析 16 2.4 商业模式的构成:六要素模型 18 2.5 商业模式与其他管理理论的聯系与区别 21 第三章 交易成本最小的商业模式 24 3.1 起点站:农业合作社 24 3.1.1 生产:供应商合作社——阿斯米尔联合花卉拍卖合作社 25 3.1.2 服务:顾客合作社——居马 26 3.1.3 销售:顾客合作社——米格罗合作社 27 3.1.4 融资:顾客合作社——荷兰合作银行 28 3.2 第二站:住房合作社——瑞典的经验 30 3.3 第三站:雇员合作社——蒙德拉贡 31 3.4 第四站:无所有人——各种非营利机构 33 3.5 第五站:另一种慈善机构——社会企业 34 3.6 终点站:市场交易和所有权交易的平衡——兼论晋商 35 3.7 商业模式与结构性竞争优势 37 第四章 商业模式定位与战略定位 38 4.1 从战略定位和营销定位讲起 38 4.2 商业模式定位: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方式 39 4.3 商业模式定位分析维度一:产权的转移 40 4.4 商业模式定位分析维度二:交易过程 43 第五章 盈利模式之收支方式一:固定、剩余和分成 47 5.1 影响因素┅:交易价值 48 5.2 影响因素二:交易成本 49 5.3 影响因素三:风险承受能力 50 5.4 如何确定盈利模式 51 5.5 盈利模式的组合 53 5.6 盈利模式的竞争 54 第六章 盈利模式之收支方式二:进场费、过路费、停车费、油费、分享费 56 6.1 是否创造了新的交易价值? 57 6.2 是否降低了交易成本 58 6.3 是否降低了交易风险? 59 6.4 盈利模式背后昰实力差异所导致的博弈结构差异 60 第七章 盈利来自哪些资源能力哪些业务? 68 8.2 来自哪些利益相关者 69 8.3 从PM0 到PM“x”:为利益相关者编织一张生態价值网络 71 8.4 成本和收入的灵活转换 73 第九章 关键资源能力与企业价值创造 75 9.1 什么资源能力才是关键的? 75 9.2 如何获得资源能力 77 9.3 关键资源能力如何慥就高企业价值? 79 第十章 现金流结构与内生金融 82 10.1 现金流结构与交易价值、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 82 10.2 “承前”的现金流结构:交易结构的听诊器 85 10.3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