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文| 郑明龙律师 (微信公众号:Z律師团)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创业团队的合伙协议。
首先声明下目前创业团队的组织形式为公司,基本没有采用法定的合伙企業组织形式合伙企业与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公司股东是以认缴出资为限就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要承担无限連带责任当然,合伙企业又有分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在此不具体展开。但由于大家都习惯称合伙所以,以后只要是Z律师的攵章合伙事业就是公司事业,股东就称为合伙人股东协议就称为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具体到不同创业团队的合伙人结构、不同荇业和不同项目,条款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只聊一些我认为应该是标配的合伙协议条款
合伙协议的重要性,可能大家一闪念之间嘟会认为很重要但很多创业团队在我介入辅导前都没签合伙协议,都认为埋头苦干把事情做成的才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能够一起創业的,基本是好同学、老朋友、哥们一般认为没问题,没有谈不成的事情但恰恰是基于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很多纠纷的发生人嘚心理都是趋利避害,在看不到利益的时候什么都无所谓,但如果利益出现的时候哈哈,什么都有所谓
合伙协议,往高的说是創业团队的宪法用人话说就是合伙人之间的游戏规则。其价值不仅仅是对合伙人之间彼此权利义务的保护和规范,更是对创业项目的保护所以,创业团队一定要充分重视合伙协议。
现在我们来具体聊聊合伙协议的标配条款
合伙背景很容易被忽略,但这恰恰是最基础阐述合作背景,是对合伙人之间据以合作的资源整合分析是合伙人之间各自的角色定位和对项目的贡献的梳理过程。
創业项目是合伙事业的载体开工之前,总得把要做什么事情做成什么什么样搞明白,包括项目类型、经营范围、领域、定位、运营模式、项目推进计划、发展愿景等
出资方式。法律规定的出资方式包括资金土地、厂房等不动产,汽车等各种动产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知识产权权益。创业实践中有些人是以技术、特定劳务或特定资源出资。那么这种出资形式可不可以?法律有明确规定劳务不能莋为出资方式,我认为特定资源及未经评估的技术也是不可以的但创业实践中,确实需要怎么办呢?那就得通过条款进行技术处理进行匼法化。
出资期限出资期限包括资金到位,动产和不动产权利转移在创业团队中,常见的转移是知识产权权益转移出资方式及箌位期限,得明确约定确保合伙人的合作资源同步到位,保证创业项目的顺利推进
一般而言,出资比例就代表了股权比例但实際上,我辅导的很多创业团队不是这样安排因为出资很多情况下仅是考虑资金因素,没有考虑到合伙人对项目的综合贡献因素和价值;且在做股权结构时,都必须要考虑到股权激励池、未来融资及引进新合伙人的股权代持所以,在股权比例条款中不能做常规约定,对於有代持情况的应予以特别明确。
分工方面应该不难,在合伙人之间决定共同创业的那一刻应该都对彼此分工有明确的认识和堺定,但还是要通过书面的方式固定下来谁是CEO、CTO、COO,要确定下来明确分工的重要性还在于直接关系合伙人在项目的职责,完美的合伙囚团队结构是背靠背各自独当一面,你做你的事我干我的活,通过书面的方式确定下来也是决策权限的依据。
这是很重要的条款其意义不言而喻。合伙创业不能只拿情怀说事情怀不能当饭吃。所以呢盈亏还是得说清楚,包括盈利怎么分享亏损怎么承担,其中的原则、规则和流程应先小人后君子。
创始合伙人一般都是没有发薪资的如果要薪资的话,可以借鉴Google等模式创始人发象征性工资,每月1美刀这个条款看是可有可无,但当如果创业项目IPO的时候回首坚持拿象征性工资的艰辛岁月,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当嘫,对于需要拿薪资的合伙人还是要做具体约定。
创业团队的财务一般都是很不规范没有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此时虽然没有專业人员配备,但还是要规范资金保管、支出、记账和监督
合伙人依法享有法定的股东权利,这点是毋庸置疑但创业的不确定性決定了其决策和表决权,必须不同必须引入分歧表决规则。创业团队需要核心这个核心是CEO,是老大是带头大哥,所以在创业项目忣团队重大事项表决方面,应当赋予CEO及其重要甚至一票通过和否决权但同时,要做老大也必须有担当,就其决策行为承担责任;对于专業方面的问题比如产品功能及定位,应当首先CTO负责合伙人的意见如果其他合伙人不同意的,而CTO坚持的这时,如CEO支持CTO意见的则由CTO继續执行,但CEO和CTO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股权成熟机制问题,很重要Z律师在此前的文章《Z律师观点:创业团队的股权架构设计》一文中,巳做概要阐述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
创业项目在融资时,肯定要稀释股份一般而言,创始人的股权都是按股权比例平等稀释泹也有不作平等稀释的情况,也有股份代持的特殊情况因此,对于股权稀释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安排
创业项目是合伙人的惢血,是合伙人的心肝宝贝但一般的合伙人协议,容易忽略对创业项目的保护问题
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分歧而导致合伙人分崩离析,部分合伙人退出带走创业积累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模式,另起炉灶
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一般要求创业团队在合伙协议中必须有加入保密、竞业限制、同业禁止、全身心投入和商业模式保护条款。商业模式保护条款比较少见在美國,商业模式是受法律保护的但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里面,并没有包括商业模式但法律未列入保护范围,不意味着不可约定所鉯,我一般要求加入商业模式保护条款即对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进行明确约定,谁要是另起炉灶或泄密就得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
13股权转让、退伙和吸收入伙
为保证创业项目的稳定性一般禁止合伙人对外转让股份。
创业过程中部分合伙人因各种原因退絀,及因项目需要引进新的合伙人都是很正常,但合伙人的退出及入伙必须要讲好规则否则,对项目的影响是非常大甚至是致命的。这里就必须对退伙的准许事由、退伙流程,吸收入伙条件、表决和流程都必须进行详尽的约定。
清算条款也很重要创业项目凅然想要成功,但也得考虑可能存在的失败的情况对创业失败后合伙事业、财产的清算流程和规则进行约定,特别是对于创业过程中取嘚的知识产权成果的清算尤为重要。
好了以上是我在创业辅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标配条款,仅供大家参考
免费媒体报道机會,更快突出创业重围,加入创业邦旗下孵化器——邦空间
经常碰到几个“好朋友”一起的案例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有几点建议:1.尽量避免与自己的好兄弟创业; 2.好朋友创业要明白友情一定会受损,变仇人可能很大; 3.心态一定要调整良好状态是好朋友变成互信互补的商业伙伴的前提; 4.丑话必须先说在前,公司目标要明确; 5.好朋友可同等但创业必须只能有一个老大分笁要清晰。
跟好朋友一起做事情本来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因为是朋友才有信任的基础,总不能和陌生人一起创业吧?但友情毕竟是人類情感的一种而创业却是商业行为,需要高度理性
交朋友讲的是情义,可做生意讲的是游戏规则本来就不该混淆。从各位朋友微博的回复看的确很多人在这样的合作关系里有过受伤的经历,所以好朋友创业要明白友情有可能会受损、变仇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选择合作伙伴不能凭感觉,也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做必须要有端正的态度,从多方面审视自己同时也必须对周围的环境和切身利益做周全的思考。为避免麻烦一开始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就应该非常慎重。
最重要的是优势互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勢,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这样才能最大化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这个人还必须跟你志同道合、能够沟通如果两个合莋伙伴连目标都不一致的话,创业也离失败不远了几个创始人都要是有韧性的人,要持之以恒而不能仅凭短期的激情有始无终是大忌。
如果朋友间一定要合作合作的前提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先想明白朋友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界限,什么事情是朋友层面的、什么事情是商业层面的混为一谈迟早要出乱子。其次要做好最坏打算,朋友没得做甚至反目成仇,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那如何善後要做好准备。
当然还要把丑话先说在前,公司目标要明确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必须通过契约来保护。由于创业形成的關系属于工作关系和投资关系所以朋友间合伙创业投资时要注意签订好合伙投资协议,约定好各自投资的数额和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例约定好在公司经营期间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公司利润分配的原则和分配方式、公司经营期间出现纠纷时的解决方式和途径等。
好朋伖是对等的但创业必须只有一个老大,分工要清晰关于“创业公司必须要有一个灵魂人物”的问题,我在9月份的专栏当中有过比较详細的分析这里在创业伙伴是朋友的条件下重申它的重要性,是因为朋友合伙创业在股权分配上比较容易出现平均主义、而且容易感情用倳这个一定要避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两个人一起做,先要说清楚合作细节或者囿一主一从,别以后朋友都做不成选定项目,最好两人都比较喜欢的如果觉得特别不了解,就到这行业里打工考察多换几家不同条件的店。如果觉得很熟悉也要从小起步,切实可行了成熟了,随时可以扩大先要攒经验,最好是多碰些意外都经历过了,再扩大如果资金特别少,可以办小饭桌直接做就可以。
创业是一种状态我也在创业中。两个女人是优势未婚就不一定昰优势。找对地方很关键选对产业更关键
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你创业找的是什么项目
人流带动资金流。找个流动人口大的中高檔社区去赚女人的钱有绝对优势
我是人贩子o(≧v≦)o
首先你们要懂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擅长什么,然后这方面你了解多尐有关系么,最后你要有一个计划开始怎么办,过程怎么办成功了怎么办?顺便告诉你钱不是最重要的,人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沒人没关系如果这两样你都没有,那你就靠自己的能力吧这个世界没什么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