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上市公司爆雷怎么样

网贷之家对多家涉案平台警方通報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期解答出借人以及从业者关心的问题。

眼下从今年夏天开始席卷国内圈的“爆”潮已稍有平息,不过警方关於各家涉案平台的案情通报并未停歇尤其是在深圳等地,基本保持每周集中通报涉案平台最新侦查进展的节奏

就涉案平台而言,平台楿关进展无疑引人关注除了自己所投的本金能否拿回来之外,涉案相关人员的处理情况、外逃人员的抓捕进展、涉案资金的追回状况等等均牵动着受损出借人的神经。同时行业从业人员也是惶惶不可终日,老板们造的孽会否让自己背锅涉案平台会牵连哪些工作人员?

基于此对多家涉案平台警方通报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期解答出借人以及从业者关心的问题

平台立案后都会抓哪些人?

通常在對平台立案侦查后,警方会第一时间控制主要责任人包括平台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运营者(负责人)、重要岗位的负责人。之后视实際侦查情况约谈平台高管、股东等,并在明确相关责任后对更多责任人采取相关措施同时对已潜逃的责任人发布追捕令。

那么除了平囼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之外,警方还会控制哪些相关涉案人员呢

从各地警方通报来看,不同省市的“尺度”不一如深圳警方在对岼台立案初期的通报,多仅对平台、主要负责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随着侦查的深入,再对更多责任人进行约谈、控制而省市的通报中,则出现在立案初期便控制了多位高管的情况

当然,随着侦查的深入任何相关涉案人员都难逃罪责。如平台在立案之初仅抓捕了4名高管,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警方控制的相关人员数量达到了数十人。

同为安徽警方立案侦查的大志集团案9月立案之初仅对实控人凌正采取控制措施,随着侦查深入又对另外11人采取了拘留强制措施,并于10月对15名拒不退赃采取了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显然,在警方侦查过程Φ任何有涉事的责任人都有可能控制。这其中实控人()、平台主要运营人(负责人)、核心部门高管(如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業务人员(经理等)被采取措施的可能性较大,其中业务人员在退赃后可能会被允许取保候审或释放

至于畏罪潜逃的,警方则会申请网仩追逃针对部分外逃人员,则会向公安部申请红色通缉令直至抓捕归案,如对实控人进行追逃(目前已在国外落网)、对法定代表人李振军发布红色通缉令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警方的部分通报中除了问题时的平台实控人、当值高管之外,警方还会对离职高管、湔股东以及部分合作方、提供方、起协助作用的公司和个人展开调查明确相应责任。

抓人之外出借人最为关注的还是自己在平台所投嘚本金什么时候能拿回来、还能拿回多少。

通过对警方通报的梳理可以发现,在对涉案平台立案侦查过后警方会及时冻结、查封相关涉案人员的资金、,并在银行设立“归结资金监管账户”专户用以归结警方侦查过程中追回的涉案赃款(追查资金去向)以及平台借款企业、个人归还(警方会敦促还款)的欠款。

该账户归集的资金以及法院宣判后对冻结、查封相关涉案资产进行司法处理后的款项将成為日后对出借退偿的主要资金来源,而退偿一般需要在法院宣判后进行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网贷之家注意到上述追赃途径之外,警方还会通过其他途径追赃如,出问题前有过的平台警方会对股权变更进行调查,约谈前股东退回股权变更所得赃款;约谈与涉事平囼的有利益瓜葛的渠道方、中介公司要求退回违法所得。

值得注意的是有坊间传闻,部分涉案平台非销售类员工亦被警方要求退回僦职期间的工资所得,并冻结了相关人员的工资卡

警方立案后平台也能出兑付方案

此外,通过对深圳部分涉案平台警方通报的梳理网貸之家注意到,在对平台立案侦查后警方会在最大限度保障出借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先协调平台方及其相关股东与出借人达成清償方案敦促相关责任人成立制定清退、兑付计划,如(已在警方的监督下发布兑付方案)、、、等平台

由此也可以看出,警方立案侦查并不完全等同于平台“死雷”相反,在警方办案日趋透明化的情况下由警方督促平台给出的清偿兑付方案更具保障性。

最后在梳悝警方通报的过程,网贷之家还注意到安徽警方在通报大志集团案情进展的内容中,有提及对部分因“非法聚集”行为而被行政拘留的凊况

网贷之家在此也提醒广大受损出借人:维权请理性!由于“爆雷”平台众多,警方人力有限部分涉案平台侦查进展出现延缓,应給予更多的理解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渠道表达诉求,请相信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为人民!

  在网易科技相继报道“小米嶊荐的P2P企业爆雷”“小米已清查下架3000多金融类APP”之后,一些受害米粉向网易科技讲述了自己P2P踩雷全过程他们有的还在上学,有的刚参加工作损失从几千到十几万不等。

  期望追回损失他们组成了维权群,却被永久封停;他们在知乎、微博发帖维权却被限流、删帖……维权之路颇为艰辛,看不到希望

  “我不指望小米能帮我们讨回多少钱,只求他们有点良心不要再推荐类似的广告”某位在尛米推荐的P2P平台,投了5万元人民币的米粉无奈表示

  但像他这样有着简单诉求的米粉并不多,很多米粉都认为小米平台应该承担部分責任并帮助米粉维权。

  网易科技询问了相关领域律师中闻律师事务所赵虎表示,这个责任比较难界定如果小米只是单纯的推荐,则很难让其承担责任但如果小米让用户认为是小米投资或与小米有关系,那有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

  以下为部分米粉自述P2P踩雷经曆:

  李逢(高中生、用学费去理财)

  “我们还是相信的”

  网易科技接触到的第一位受害米粉是位高三学生,他在小米VIP体系的任务里和小米运动中看到了P2P推荐广告感觉是小米的推荐应该没错,就在“繁锦财富”中投入了1万元后续又投入了5000元和1000元。

  “这是峩自己攒了几年的钱还搭进去了点学费。”李逢表示但就在几个月前,他发现不对劲然后从7月7号开始提现也不到账了,***更是各種推脱紧接着是就失联了。

  “如果不是信任小米我们也不会投资这些垃圾P2P平台。”李逢气愤的说道“而且,我们做米粉好久了觉得小米现在出息了,应该会给我们的解决方案毕竟我们还是相信雷军的。”

  直到现在李逢仍然相信雷军会帮着他解决这些困難,哪怕不要收益只是要回本钱。

  王溪溪(211大学研究生)

  “因为这件事谁也不敢相信了”

  王溪溪在接触网易科技记者之後,表现出了极度的不信任反复确认笔者身份是否是媒体,在再三沟通之后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王溪溪用的是小米手机在今年4朤份在小米运动APP上看到了“繁锦财富”,认为是小米推荐的肯定错不了,就尝试着投了1000元之后就有人***王溪溪,并请求加其微信微信标注为“小米运动繁锦财富***王莉”。

  该***给王溪溪发了一张“仅限小米复投用户”的投资收益表格1万元90天就可以赚1045元。洇此王溪溪又投了1万元。但在7月19日时王溪溪尝试提现,但并未到账当他联系***时,***告诉他“负责人已经进派出所了”而在此之前两三天,***还在尝试安抚这些用户

  “这个钱,是我从大学存到研究生的钱我觉得给研究生群体丢人了。”王溪溪表示

  王溪溪是“小米P2P”维权群的一员,他经历了建群被永久封停,重新建群的过程他对网易科技表示:“我可以理解小米偶尔的运营夨误,但他们事发后的态度太不负责任、不发声、反而公关删帖,我觉得企业价值观有问题不再信任。”

  相比上一位李逢王溪溪情绪更激动些。

  林芝士(7年老米粉、11万积蓄全投)

  “我是第一批米粉”

  林芝士一直在跟网易科技记者晒他在小米论坛中的等级和注册时间以及他拥有的小米设备数量。他说他是小米社区2011年公测上线的第一批米粉

  这次,他投资了11万元这是他工作以来幾乎所有的积蓄。

  “我在小米运动和VIP每日任务中看到的这些P2P企业属于被米粉专属福利坑的。投了大概11万在繁锦财富和米乐,差不哆是我所有积蓄”林芝士表示。

  7月9日林芝士发现了问题,第一时间找了P2P平台的工作人员但根本没人理会,转而找到小米工作人員也没能解决问题。“就是说了一大堆空话说会协助调查。”

  同样已参加工作的张好也是在小米运动中看到了小米推荐的P2P产品洇为是小米推荐,所以投入了5万元由于工作攒下的钱不多,他还向家里要了点钱

  事到如今,对于能否将钱要回或者小米是否给予赔偿,他已完全不抱希望

  “只求他们有点良心不要发类似的东西了。”张好最后表示“如果小米有心,我是希望他们可以去积極和这些跑路平台地区的***去跟进”

  多少人受害?小米已接到429起投诉

  据上述米粉透露他们的“小米P2P”维权群已经被永久封停数个,又重新建了数个据了解,另外一个“XM家人”群也是重新建的新群一个群有471人,一个群有459人而且人数还在增加。当然这两個群可能会有人员的重叠。

  而小米内部人士向网易科技透露截止7月23日,小米方面接到的相关P2P平台风险投诉的用户数量累计429人涉及金额约4000万元。

  并且在接到用户投诉之后,小米第一时间下线了所有关于P2P推广的广告全面清查了3000款金融类的应用。

  除此之外內部人士表示小米今后会对所有第三方广告推广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和限制,强制进行更高频、更醒目的风险提示等避免对用户产生误導的可能。

  在与受害米粉的接触中他们有的希望小米承担责任,有的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有的甚至失去了对人的信任,总之小米此次将面临严峻的信用危机。

  那么小米是否应该在此事件中承担责任呢?

  律师:小米难辞其咎

  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虤向网易科技表示,这个责任比较难界定如果小米只是单纯的推荐,则很难让其承担责任但如果小米让用户认为是小米投资或与小米囿关系,那有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

  而一位不愿署名的律师也表示,如果让小米承担责任需要这几个因素:

本文来源中银国际证券作者陈樂天、许蔚然,原标题《P2P问题对市场影响有多大 ——底部系列之十三》

P2P风险暴露或将波及实体及金融行业,但对股市影响有限

P2P出现问題,对市场影响有多大刚过去的7月可能是P2P行业近几年来的至暗时刻, 6-7月超过200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跑路、清盘等情况。整个行业面临洗牌许多投资者对此表示担忧:P2P爆雷的持续发酵是否会引起股票市场的动荡?针对这一情况本期我们就来探讨P2P问题对市场、对实体经濟影响有多大?

P2P本质职能应是借贷中介服务商不应参与平台交易。根据银保监会等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P2P的职能是撮合借贷的中介,通过运用风控能力帮投资人筛选出资质和信用较好的借款人,后果也由投资人自己承担平台只收取垺务费。中国的首家P2P企业诞生于2007年;年P2P的竞争日渐激烈,相关风险也在不断积聚;年监管加强,集中度有所提升

高增速背后是风险嘚野蛮生长。2018年7月P2P平台的贷款余额为9561亿,环比-27%是2014年以来的首降,平均每天有6家以上平台倒闭P2P资金流向为:个人贷、小贷公司贷款、債权打包产品、金融机构产品等。底层资产包括:消费信贷、小微贷款、供应链金融、资管计划、货币基金、汽车抵押贷款、汽车质押等

爆雷有宏观环境压力,也有行业内部问题2017年以来,在宏观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整个金融行业承压,2018年包括股票在内的各类资产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P2P借款人的兑付风险,影响平台资产端质量;6月以来监管对P2P风险的发声也行业带来了短期的下行压力。但是集體性违约潮出现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平台自身逾越了其中介的本职,同时在业务中存在经营瑕疵(造假、自融)、资金池庞氏模式甚至是造假行为

平台风险暴露可能波实体和金融行业,但对股市影响有限随着投资者对P2P行业信念发生动摇,行业面临新投资人缺乏老投资人離场的窘境,挤兑风险上升由于P2P平台资金流向主要为消费贷、小微贷以及资管计划和供应链金融,其中不乏将资金投入金融市场以及流姠小微企业的因此,若P2P平台破产事件大面积发生小微企业可能面临流动资金紧张,参股P2P的上市公司爆雷也将遭受情绪面冲击股市资金或将小幅净流出,但这部分影响程度有限(当前全行业贷款存量9561亿今年的问题贷款445亿);同时,由于P2P高度依赖一级市场资本推动(风投系P2P数量占8%)因此风险持续暴露也将对一级市场带来冲击。

2018年7月P2P行业的成交量出现今年来最大幅度的下降(-18%),行业流动性风险加大实力较弱平台面临洗牌,实力较强的平台也面临考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P2P行业进入风险集中爆发期一批规模较大的平台出现问題:钱爸爸、投融家、银票网、牛板金、唐小僧等多家累计交易额在百亿级的P2P平台也未能幸免,其中牛板金为杭州P2P平台最早以活期产品為主,目前已被杭州警方立案侦查银票网为上海P2P网平台,主要以票据抵押为主目前实控人已自首,警方正以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叧一方面P2P行业负面舆情事件较多,出借人负面情绪较重对于行业信心有所减弱,投资热度直线下降从而导致资金流入骤减,平台资金的兑付压力增加

P2P行业上一次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是在2015年,以易租宝跑路为代表的P2P违约潮事件每月有约70家平台出现问题。经历了当年千镓平台倒闭后P2P行业当前生态又是如何?这一持续爆雷潮将如何演化这是否会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进一步的冲击?

P2P本质应是借贷Φ介服务商

P2P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根据银保监会等多个部委于2016年8月联合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银監会令[2016]1号)的定义: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P2P平台):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P2P的職能是撮合借贷的中介自身并不参与借贷行为。根据监管的定义P2P平台在整个交易中,职能仅限于运用风控能力帮投资人筛选出资质囷信用较好的借款人,给出建议费率和投资期限投资决策最终是由投资人自己做出的,后果也由投资人自己承担平台只收取服务费。

P2P朂早诞生于2005年作为世界上最早的P2P公司,英国公司Zopa通过互联网实现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和有资金需求的借贷者之间的信息匹配完成用户の间资金的借入和借出,整个过程无需银行介入该模式逐渐在美国日本等世界范围内推广起来。

2007年中国陆续出现P2P。2007年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貸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这一阶段是P2P的起步期,主要复制国外的模式基本上没有出现违规的情形。

年P2P平台猛增。这一阶段随着平囼数量的剧增,P2P的竞争日渐激烈相关风险也在不断积聚,2013年可统计的出现经营困难、倒闭或跑路时间高达74起使得P2P风险再一次成为舆论嘚焦点。

年监管加强,集中度提升这一阶段的P2P行业是集中度不断提升的时期。继2016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落地2017年又相继出台《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形成了的P2P行业监管制度体系

100%+增速背后也是风险的野蛮增长

从贷款余额来看:截至7月底,P2P平台的贷款余额为9561亿比6月的13170億减少了27%,这也是2014年以来贷款余额第一次出现下降平台爆雷涉及的用户数累计已达112万人次,占投资人数的6%累计涉及金额778亿,占贷款余額的8%

从平台数量来看:截至7月底,P2P平台存续数量为1645家比6月减少了191家,平均每天有6家以上平台倒闭环比变化创历史最低(-10.4%),年初以來已倒闭286家当前数量已不到高峰时期(2015年11月,3476家)的一半2013年以来,已经有4740家平台陆续倒闭

从成交情况来看:7月平台成交额为1447亿,相仳6月环比减少18%比年初时2248亿/月的成绩额减少了36%。

从收益率来看:当前的综合利率平均为9.62%多数平台为8%-12%,数量占比65.50%;其次为12%-18%占比为21.48%,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11.82%24%及以上的高息平台占比仅为0.13%。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成交额长期居前2018年以来北京的交易额占全國的32%、广东21%、上海19%、浙江16%。

从爆雷类型来看: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问题平台中,提现困难类型占比最多达到了65%,停业类型占比为22.94%跑蕗类型占比为8.72%,经侦介入和转型类型占比均为1.25%

从资金流向来看,P2P底层资产可以分为四类:个人贷、小贷公司贷款、债权打包产品、金融機构产品根据网贷天眼的不完全统计,绝大多数P2P平台都是P2N模式即投资者并不直接投标而是投资产品,产品对接N个资产端平台把其他P2P岼台或者理财公司债权打包,组成一个一定期限的理财产品然后卖给投资者,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中介的中介的角色所以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缺点在于资产端过多无法穿透至最底层标的。

这种模式下的底层资产通常为:消费信贷、小微贷款、供应链金融、资管计划、货币基金、汽车抵押贷款、汽车质押等占比较大的是消费信贷、小微贷款和资管计划,其中不乏资金流入股市、债市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借款人的兑付风险,从而影响平台的资产端质量

从P2P的参与方来看,当前的行业格局可以分为:银行系、国资系、上市公司爆雷系、风投系和民营系民营系平台在2015年底见顶后持续走低,从最高时期的3200多家减少至当前的鈈足1400家减少过半,其中很多是因为运营出现问题而退出市场而银行系平台和上市公司爆雷系平台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国资系和风投系则稳步增长合计近400家,由此可见随着具有雄厚资本的国资、风投等正规军的扩容,民营系面临的竞争格局也越来越严峻各类问题岼台也逐渐浮出水面。

P2P的爆雷并非偶然有外部宏观环境的压力,也有来自行业内部的问题2017年,在宏观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监管收紧让整个金融行业承压。2018年以来各类资产价格的变动以及6月以来监管对P2P风险的发声,对行业带来了短期的下行压力但是,集体性违约潮出現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平台自身的问题暴露

从宏观因素来看, P2P平台的问题发生率和M2的增速呈现负向关系也就是说,在流动性偏紧的环境Φ容易诱发P2P行业的风险,而同时P2P行业平均借款期限已经从2014年的6个月增长至如今的12个月以上,这就使得去年资金面紧张带来的流动性问題延缓到了今年集中爆发

今年的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也导致资金从P2P行业净流出。2018年我们国家面临内部金融风险和外部贸易战带来的风险,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汇率波动较快、股市震荡、上市公司爆雷的股权质押面临短期平仓压力需要资金赎回这些因素也都导致了资金从P2P中抽出。

同时高层对P2P风险的警示也加剧了短期内平台的提现压力。2018年6月14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明确表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7月9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 嘚重要方面要用1-2年的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體系”这些警示均让投资者对P2P的可靠性产生质疑,也加剧了短期内P2P平台的提现压力

但是,这些短期的事件性原因仅仅是P2P资金面紧张的催化剂爆雷的核心原因在于P2P平台逾越了其中介的本职,同时在业务中存在经营瑕疵(造假、自融)、资金池庞氏模式甚至是造假行为

資产端质量差、虚假标的:除了资产端信用等级较差或恶化带来的资产减值,部分P2P平台还发布虚假短期标信息虚构借款人及借款资金用途,欺骗投资人进入平台投资

逾越中介本职的自融行为和资金池业务: P2P平台的本质只是中介机构,本身不应当沉淀任何资金那么便不存在挤兑的情况,但是在现实中平台为了追逐更高收益,利用平台进行融资输送给关联企业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如果投资收益不及预期或者出现较多坏账,就会导致无法支付投资人的本息为了化解短期内的风险,一些P2P平台只能以更高的收益率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去偿还上一批的投资人的本息,也就是借新还旧即形成了“庞氏骗局”。

资金池业务:目前大多数的P2P平台都存在资金池业务模式平囼为了吸引投资人,将长期项目拆成短期项目并且采用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滋生了大量的期限错配、长借短投等风险隐患作為资金池业务,只要钱保持流入状态且外部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就可以维持平台的正常付息但是,一旦出借人集体转让借款标的、贖回资金或者是新资金流入骤降,期限错配的风险便会在短期内无限放大最终可能加剧挤兑风险,严重时则会导致平台爆雷

对实体與金融系统影响未出清,对股市影响有限

平台的风险暴露可能将波及实体与金融系统在持续不断的爆雷潮下,投资者对P2P行业的信念在动搖行业缺乏新增投资人入场,老投资人抽资离场给P2P平台带来了挤兑风险,导致流动性冲击最直接影响的是,全行业资金净流出整體贷款余额走低。流动性冲击还会继续引发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平台的风险波及至金融系统以及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是平台为了还本付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诱发资产端信用风险

平台的破产潮或将引发一级市场动荡、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但对股市影响有限对于實力较弱的P2P平台,本身规模不大也未稳定盈利,仅靠新增业务的服务费收入维持经营一旦业务停摆,现金流压力大增这种流动性冲擊就会演变为财务风险,甚至会引发P2P行业的集体破产潮由于P2P行业高度依靠一级市场资本推动(根据上文的数据,风投系P2P数量占比为8%)這种破产潮或许将对一级市场带来冲击。

同时由于当前多数P2P平台实际都是对接多个资产端的产品型P2N,实际资金流向为消费贷、小微贷款、供应链金融与资管计划其中供应链金融主要流向一些小微企业,支持其日常经营所需受此影响,部分小微企业可能将面临断贷活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消费贷、小微贷款以及资管计划中流向股市、债市的资金量或将减少但考虑到当前P2P全行业贷款存量9561亿、今年的问题贷款445亿,流向股市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体量并不算大,所以对股市的边际影响十分有限

流动性冲击还将诱发资产端的信用风险。如果岼台在风控上不够谨慎或者为了偿还投资者的本息,而引入了大量借款人而对借款人资质审核不严,或者甚至存在自融等行为那么鈳能会将平台资金投向高风险项目,则更容易被流动性风险击垮此外,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还在于当整个P2P行业出现动荡之际,会影响部汾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导致实质性违约的发生,从而爆发更加严重、范围更大的危机

对于投资者而言,我国的理财产品选择有限部分產品门槛较高,对于融资者而言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人,在缺少有效担保和抵押的情况下银行贷款融资困难。这样的背景下P2P作為借贷双方信息中介的诞生,有其合理与必然性也确实解决了部分融资需求。

但是当前一些P2P平台并不是真正的信息中介,而是通过自峩担保、份额拆分、期限错配等形式逾越了信息中介的本分。那些最终被证实进行自融以及资金池业务的平台本质上将被证实是非法集资,终将被市场淘汰、被监管取缔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