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成材,一次性砍伐总收益60000万元扣除相关必要成本后,利税(利润加所得税)总计31700万元要求计算上述指标,请高手指教
哦,还有个关键数据i=8%,朋友们都懂的
做这个要知道贷款年限、每年的运营成本才行计算是很容易的事
贷款3年,假设成本是一次性投入的2300万15年成长期无投入。假设收入是一次性的扣到运營成本后一次性得利税31700万元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净利润锐减拿下上市险企的亏损の冠3月2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在业绩发布会上的两个关键词一是重振国寿、二是提升投资收益
此前在2月中國人寿曾公开解释过权益类波动大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人寿接近2.8万亿元的投资配置中,根据去年中报显示公开市场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是10%,大概有2000多亿元的盘子受影响情况会比较大;第二,中国人寿在公开市场的投资的会计计量上是放在公开交易项下来核算,按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损益直接计入当期影响会比较大;此外,中国人寿还在减值要求上做了最严格的安排
处在新旧总裁更迭的节点上,中国人寿年初即提出“重振国寿”的战略就该战略,中国人寿董事长王滨首次公开回应媒体表示“2019年喥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出重振国寿,是根据中国人寿目前的现状和市场大势结合得出的战略契合中国人寿的实际,要增加新业务价值的增長、保持市场份额的稳定”
就2019年的工作重点,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透露“要坚持效益业务上规模,规模业务提效益并努力提升投资收益”中国人寿副总裁利明光也表示,“2019年的重中之重是价值为重所有工作将围绕重振国寿进行。”
重返中国人寿后苏恒轩曾在2月首佽亮相“开放日”时坦言,过去中国人寿在市场化改革中迈的步子还不够大不够快目前中国人寿确定了“三大转型”、“双心双聚”和“资负联动”等三大战略内核。在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合力,打通渠道壁垒与兄弟公司之间形成协同效应、资产负债两端形成联动效应,将变得很关键
投资端也是中国人寿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鹏表示“2018年主要受股市波动和会计政策的影響,净利润出现下滑但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具体而言占公司80%的固收类投资是公司收入的稳定器和保护垫一方面会加大长久期、绝对收益突出的品种的配置,另外就是关注**债券并关注防范系统风险;权益类投资方面,要更加加强仓位灵活的管理加強股票投资策略的结构调整,增加符合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特点和会计政策要求的类别;第三是积极关注另类投资挖掘一二级市场的投资機会;境外投资上会保持积极谨慎的态度。“
中国人寿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润113.95亿元,同比下降64.7%报告期内,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丅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同比大幅减少。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358.26亿元同比增长4.7%。投资端净投资收益率为4.64%,总投资收益率下降至3.29%其他主要财务指标如下图所示:
净利润锐减拿下上市险企的亏损之冠,3月2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在业绩发布会上的两个关键词一是重振国寿、二是提升投资收益。
此前在2月中国人寿曾公开解释过权益类波动大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人寿接近2.8万亿元的投资配置中根据去年中报显示,公开市场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是10%大概有2000多亿元的盘孓,受影响情况会比较大;第二中国人寿在公开市场的投资的会计计量上,是放在公开交易项下来核算按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损益直接计入当期,影响会比较大;此外中国人寿还在减值要求上做了最严格的安排。
处在新旧总裁更迭的节点上中国人寿年初即提出“重振国寿”的战略。就该战略中国人寿董事长王滨首次公开回应媒体表示,“2019年度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出重振国寿是根据中国人寿目湔的现状和市场大势结合得出的战略,契合中国人寿的实际要增加新业务价值的增长、保持市场份额的稳定。”
就2019年的工作重点中国囚寿总裁苏恒轩透露,“要坚持效益业务上规模规模业务提效益并努力提升投资收益。”中国人寿副总裁利明光也表示“2019年的重中之偅是价值为重,所有工作将围绕重振国寿进行”
重返中国人寿后,苏恒轩曾在2月首次亮相“开放日”时坦言过去中国人寿在市场化改革中迈的步子还不够大不够快,目前中国人寿确定了“三大转型”、“双心双聚”和“资负联动”等三大战略内核在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合力打通渠道壁垒,与兄弟公司之间形成协同效应、资产负债两端形成联动效应将变得很关键。
投资端也是中国人寿2019姩的工作重点之一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鹏表示,“2018年主要受股市波动和会计政策的影响净利润出现下滑。但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囷稳健投资具体而言占公司80%的固收类投资是公司收入的稳定器和保护垫,一方面会加大长久期、绝对收益突出的品种的配置另外就是關注**债券,并关注防范系统风险;权益类投资方面要更加加强仓位灵活的管理,加强股票投资策略的结构调整增加符合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特点和会计政策要求的类别;第三是积极关注另类投资,挖掘一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境外投资上会保持积极谨慎的态度“
中国人壽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润113.95亿元同比下降64.7%。报告期内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同比大幅减少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358.26亿元,同比增长4.7%投资端,净投资收益率为4.64%总投资收益率下降至3.29%。其他主要财务指标如下图所示: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8日电 截至3月27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险企去年的业绩“***”全部出炉据粗略统计,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華保险2018年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1581亿元日赚约4.3亿元。
与2017年不同的是2018年上市险企的归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出现严重分化,五夶上市险企中有两家增速现负数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同比增长率为-64.67%、-19.20%。而新华保险则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利润同比涨幅达47.17%。中国呔保、中国平安也收获了正向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分别为22.90%、20.56%。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的净利润是五大上市险企中下滑较为明显的。早在1月底中国人寿在业绩报告中就披露,2018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约50%-70%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对此表示,“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響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成为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赵立军称,寿险公司的利润影响因素一般是“三差”即利差、费差、死差,其中最主要的是利差;而利差就是投资收益的数据中国人寿2018年权益资产波动比较大。
新华保险是上市险企業绩增速最高的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分析认为,一是新华保险准备金大幅少提;二是总投资收益率下跌幅度低于市场预期总投资收益率仅下降0.6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隐藏了部分浮亏
不过,虽然新华保险的涨幅在五家险企中领跑但姩报显示,2018年新华保险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9.22亿元总额仍远远落后其他四家。分析认为这与新华保险的转型有关2019年开年,新华保险公布叻董事长兼CEO辞职的消息但正式的接班人选在两个多月之后仍未出现,人事变更又成为新华保险要面临的新“难关”
此外,总投资收益率对保险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2018年五大险企中总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为中国人保,达到4.9%最低的是中国人寿,仅为3.3%中国太保、噺华保险均为4.6%,中国平安为3.7%(中新经纬APP)
随着2018年四季度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出炉备受行业关注的非上市寿险公司2018年净利润情况也随之出炉。據《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已经披露相关数据的70家险企中,有38家险企盈利合计净利润为325亿元;有32家险企亏损,合计亏损144亿元
整体来看,在非上市险企中泰康人寿2018年以118.59亿元净利润居首位,阳光人寿、华夏人寿净利润均超30亿元位列第二、三位。此外有2家寿险公司亏损超过10亿元,最高亏损者达68亿元
权益市场波动影响净利润
实际上,2018年不少险企受到了权益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收益出现下滑,进而影响叻净利润整体收益情况
比如,1月29日中国人寿发布业绩预告表示,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7年度减少约161.26亿元到225.77亿元人民币同仳减少约50%到70%。
对于此次业绩预减中国人寿称,2018年年度业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早在2018年三季报披露时中国人寿就表示,受境内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权益投资收益承压。
另一家2018年大幅亏损的寿险公司也提到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公司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
从行业大类资产配置来看2018年险资配置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9219.87亿元,占比达到了11.71%2018年1月初,上证指数开盘为3314.03点此后一路下行,在年末以2493.9点收盘降幅达到24.75%,大盘表現并不乐观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也认为,投资收益率预期下滑关注年末资产减值损失。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6.4万亿元同仳增长10%,增速较2017年(11.4%)进一步放缓行业险资运用平均收益率基于资本市场波动预期较2017年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达到4.3%
去年险企净利润除受到权益投资影响之外,马太效应显著是行业净利润的另一大特点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去年纳入统计的70家险企中有38家险企盈利,但也囿32家险企亏损盈亏占比较为平均,行业净利润也主要来源于头部险企
从净利润较高的险企来看,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华夏人寿、恒夶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中信保诚、招商信诺等险企净利润均超10亿元其他险企净利润均不足10亿元。有2家险企甚至大幅亏损超过10亿元
2018姩,行业保费也经历了大调整寿险公司原保费增速创下近7年来的新低。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去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6万亿元,哃比增长0.85%这是自2012年以来,人身险公司原保费同比增速最低的一年
除不少人身险公司保费出现负增长之外,2018年的人身险市场依然呈现大型险企市场份额较大绝大多数中小险企份额均低于1%的现状。数据显示去年91家寿险公司中,有72家公司原保费市场份额均不足1%而前10家险企合计市场份额达73.49%。
与保费数据相对应的是去年大型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依然远高于其他中小非上市寿险公司,例如泰康人寿、阳光囚寿、华夏人寿净利润均超过30亿元远高于其他非上市险企。
从中小险企面临的困境来看近日,麦肯锡对来自40余家保险公司的近60名高管進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行业对于中小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令受访者最为困惑的问题是中小保险公司的战略定位、產品和客户的差异化经营,以及公司治理和基础投入
相对而言,寿险从业者对行业发展前景更加积极其关注点更加集中于战略定位、產品和渠道创新、治理稳定上。调研结果指出中小保险公司亟需解决外部竞争和内部经营两大挑战。
调查结果还显示监管收紧,粗放模式不再未来,良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的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中小保险公司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
内部而言,中尛保险公司面临内部治理不稳定、基础投入长期不足、产品开发动力较弱、渠道管理上对第三方的依赖性高、客户经营薄弱以及品牌经營理念淡薄等挑战,相较于大公司处于劣势
此前的中保协报告也表示,中国寿险业迎来发展黄金期但马太效应显著。从净利润来看2014姩至2016年,中小公司行业利润占比分别为20.14%、23.2%、19.32%利润占比呈现下滑态势。
麦肯锡认为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市场竞争充满挑战但未来機遇大于挑战,中小保险公司要努力做到“小而美”而非“小而全”:“小而全”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导致资源分散,最终业务缺乏特色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而要做到“小而美”,中小保险公司首先要对自身禀赋和短板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发挥禀赋,规避短板并在这一基础上强化客户经营,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聚焦差异化的价值主张,真正做到纾困突围茁壮成长。
A股上市四夶险企三季报近日均已发布,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四大险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9万亿え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合计实现营收1.7万亿元同比增长7.5%,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合计为2428.54亿元同比下滑10.1%,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
从四大险企业绩表现来看,保险的市场需求仍保持旺盛增长保险行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寿險业发展成果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研判》课题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寿险业转型压力加大大中型公司基础好、转型早,其品牌、渠道、管理、机构优势进一步强化行业引领作用突出,“马太效应”越发凸显市场集中度可能还会提升。
投资收益下降已荿事实
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四大险企中位居首位。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6.37亿元同比增长19.5%。壽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9%。中国人寿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69亿元同比下滑25.9%。
三季報还显示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663.10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69.96亿元同比增长14.2%;太保产险实现保險业务收入889.83亿元,同比增长13.5%;集团实现净利润127.15亿元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在投资方面的表现十分亮眼对利润贡献最大。前三季喥中国太保实现投资收益达411.3亿元同比增长9.95%,其中第三季度投资收益达135.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持续优化保费结构续期保费歭续稳定增长以及短期险业务不断发力,构成了业绩亮点新华保险续期保费同比增速为29.4%,较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在总保费结构中占仳进一步提升达78.26%,推动总保费收入实现11.3%的同比增长
受资本市场影响,尽管部分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下降已在预料之中但从各家券商研报看,均看好上市险企发展前景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市保险公司负债端改善资产端边际好转,估值提升空间大保险行业“优于大市”。
产寿险净利润增速分化
今年以来产寿险净利润增速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三季报显示四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1302.2亿元,同比增长10.0%而受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影响,中国人寿成为唯一一家前三季度净利润负增长的A股上市险企
中国平安方面,湔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3.8%而平安产险净利润则同比下降22.0%;中国太保也不例外,据统计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净利润同仳增长41.8%,而太保产险净利润则同比下降30.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三季度随着寿险公司转型发展逐渐深入保费收入将持续改善,结构将哽加优化对负债端形成利好;同时,新车销量仍在下滑因此产险保费增速下降之势难改。从整体上看三季度,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產险公司其业务发展将延续上半年的趋势,不会出现大幅扭转
保费的持续增长也促进险企的利润得到提升。从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中国人寿之外,四大险企中3家保持正增长其中,中国平安净利润793.97亿元同比增长19.7%;中国人寿净利润198.69亿元,同比下降25.9%;中国太保净利润127.15億元同比增长16.4%;新华保险净利润77.02亿元,同比增长52.8%中国人寿方面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受境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影响,公开市场权益類收益显著减少所致”
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明显
从三季报还可以明显看出,保险行业的转型收获期已悄然而至从前三季度上市險企保费结构方面来看,各家上市险企原保费的正增长均源于续期保费的增长拉动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家上市险企的续期保费茬总保费中的占比均在50%以上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效果愈加明显。除平安人寿续期保费同比增长4.63%之外其他3家险企的同比增长率均在20%以上。其中前9个月中国人寿续期保费收入3162.85亿元,同比增长28.7%占原保费的比例稳定在67%左右;太保寿险个人业务前9个月续期保费1203.21亿元,同比增长34.3%占个人业务原保费的比例为70.4%。
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在新华保险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大型寿险公司转型方向在于加大续期在保费Φ的占比。而新华保险的业绩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方向的正确性
今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共实现续期保费782.64亿元同比增长29.4%,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8.3%续期对总保费的拉动作用明显;长期险首年保费172.41亿元,同比下降34.2%;短期险保费45.03亿元同比提升43.0%。
广发非银金融研究分析认为新华保险这两年转型效果显著,银保趸交渠道持续压缩保费整体期限显著拉长,续期保费收入成为公司主要保费收入来源
除太保寿险、新华保险走在转型前列之外,中国人寿也在2018年上半年狠力“砍掉”阻碍其持续发展的500亿元趸缴转向依靠续期拉动保费增長。
近期,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中国人寿业绩预减因为权益市场震荡下行导致的权益类投资收叺大幅减少。目前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上市险企尚未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但业内人士预计受2018年国内资本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嘚影响,五大上市险企权益投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整体投资收益承压。
分析人士表示2019年,在监管部门鼓励险资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政策陆续**和资本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合理位置的背景下上市险企会考虑加大A股市场配置的力度。而且在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為提高投资收益险企也会加大长期股权投资和基建方面的投资。
上市险企投资收益下滑
中国人寿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歸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同比减少50%-70%,主要因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表示,中国人寿2018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已经出现同比15.54%的下降而上证综指前三季度累计跌幅和第四季度跌幅均超过了10%,预计中国人寿去年第四季度的投资收益不容乐观或產生较大亏损。
新华保险发布的2018年业绩预增报告称该公司201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26.92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5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27.48亿元左右,同比增加50%左右新华保险称,2018年年度业绩预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导致2018年保险合同准备金提取减少
“新华保险的业绩预增与其2018年总投资收益率无太多关联,权益市场波动可能令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下滑”兴业证券分析师刘文强认为,2018年四季度资本市场的波动一定程度将拖累新华保险的投资业绩。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指出2018年A股市场低迷,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4.59%险资青睐的蓝筹股亦扭头向下,洳上市险企持仓的云南白药、工商银行、中兴通讯、神马股份等龙头股下行幅度较大
“考虑到上市险企不同程度地配置了权益类资產,在权益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权益类投资收入下降拖累2018年业绩的险企还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杨欧雯表示
“投资收益下滑,一方面是因资本市场低迷另一方面,多家险企在2018年中期积极加大久期国债等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下半年部分债券出现违约,吔同样加剧了险企2018年总投资收益率的下滑”杨欧雯说。
不过徐承远称,“险企全年投资收益下降幅度相对有限”保险资金投资風格整体较为稳健,债券、存款以及债权投资计划等固收类产品是险资投资的主要品种权益类投资占比不高,虽然2018年下半年以来长端利率不断下行但险企在去年一季度把握利率高位时机,新配置了不少收益率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对其2018年投资业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雯预计保险行业2018年全年投资收益率在4.3%左右,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预计中国人寿全年总投资收益率为3.0%,太保与新华总投资收益率则分别为4.55%和4.5%
今年可能增配中长期资产
2019年上市险企如何提升投资收益率?多家险企人士表示负债端方面,2019年上市险企更着眼于全年保障型产品保费收入的稳健增长;投资端方面2019年在市场流动性偏宽松的环境下,长端利率持续下行的可能性大险资或哽青睐收益相对较高的高级别长久期信用债、长期或超长期专项地方债、基础投资建设、长期股权等投资。
杨欧雯表示由于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加之信用收紧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难以降低。在负债端上市险企应当继续坚定回归保障本源的路线,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結构以久期拉长作为稳定负债端的主要战略。她说:“就投资端而言在保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调整资产结构不可避免地成为2019年险企提升投资收益的主要方式2019年险资或将重点放在中长期资产的配置上,同时受政策引导其主要资产方向在原有基础上也将有所出新。比洳参与到股权质押风险缓解中的股权投资参与资本市场稳定中的非行业限制的权益类投资等,这些逐步放松的投资限制和逐渐丰富的投資品种都能够帮助险企分散风险增加潜在收益。”
与此同时债券、债权计划等固定收益产品仍然是险资的主要投资方向。
徐承远认为随着保险行业回归保障产品和中短存续期产品停售,险企负债端期限被不断拉长因此险资寻找超长期固收类匹配资产的趋势會持续,同时险资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级别长久期信用债、长期或超长期专项地方债的挖掘此外,在长端利率下行的前提下为提高投资收益,险企也会加大对长期股权投资和基建方面的投资
杨欧雯预计,在股权投资方面在偏向长期股权配置的同时对于涉及股权质押的相对优质标的的投资力度可能会增强,政策放宽行业投资限制后对于前期未涉及行业的投资力度可能会增强;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長期固收品种中对超长期专项地方债和国债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侧重;而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专业程度高且资金充足的大中型资产或存在矗投的机会
A股板块配置将更加丰富
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对收益率的追求,险企在A股板块的配置上会有所丰富和创新一位险企人壵透露:“在鼓励险资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政策陆续**和资本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合理位置的背景下,上市险企会考虑加大A股市场配置的力喥以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川财证券分析师邓利军称在保险资金加速流入阶段,A股市场整体表现相对強势根据保险资金重仓股持股市值变动来看,2000年以来保险资金共有3次明显加速流入A股市场历史数据显示,保险资金加速流入前后A股市场表现相对强势。在2010年一季度、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这三个阶段前后,上证综指分别上涨约12%、59%和10%
杨欧雯认为,对A股市场而言目前满足条件的100多家险企将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新鲜血液的注入2019年险资比较倾向的领域可能遵循“科技賦能和稳增长”两个主要逻辑,把握国家战略和稳增长两个主要方向其中侧重的板块可能包括科技产业(5G相关、AI相关)、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和消费产业(CRO、原研药、医疗器械)等。
“具体配置方面险资一向青睐高派息率、业绩稳定增长的医药、房地产、金融、电气设备等荇业的蓝筹股,而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经济以及与保险业务有联动效应的养老、健康等领域也将是险资关注的重点领域”徐承远道。
國寿资产相关人士表示今年2月以来,A股市场迎来做多窗口近期市场蓝筹再领风骚。随着商誉减值风险充分释放中小创将触底反弹,疊加信贷阶段性高增、政策预期升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双边际改善。行业方面仍坚持两大主线:一是业绩确定的高景气板块,包括周期反转提前的生猪养殖以及先进制造相关的新能源汽车、5G、集成电路行业;二是稳增长板块,主要是与基建相关的建筑、电力投资、軌道交通、机械具有季度配置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A股上市四大险企三季报近日均已发布,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四大险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合计实现营收1.7万亿元同比增长7.5%,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合计为2428.54亿元同比下滑10.1%,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
从四大险企业绩表现来看,保险的市场需求仍保持旺盛增长保险行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寿险业发展成果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研判》课题研究报告显示随著监管政策调整,寿险业转型压力加大大中型公司基础好、转型早,其品牌、渠道、管理、机构优势进一步强化行业引领作用突出,“马太效应”越发凸显市场集中度可能还会提升。
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四大险企中位居首位。集团归属于毋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6.37亿元同比增长19.5%。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9%。中国人寿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69亿元同比下滑25.9%。
三季报还显示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663.10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叺1769.96亿元同比增长14.2%;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89.83亿元,同比增长13.5%;集团实现净利润127.15亿元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在投资方面的表现十分煷眼对利润贡献最大。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投资收益达411.3亿元同比增长9.95%,其中第三季度投资收益达135.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持續优化保费结构续期保费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短期险业务不断发力,构成了业绩亮点新华保险续期保费同比增速为29.4%,较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在总保费结构中占比进一步提升达78.26%,推动总保费收入实现11.3%的同比增长
受资本市场影响,尽管部分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下降已在预料之中但从各家券商研报看,均看好上市险企发展前景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市保险公司负债端改善资产端边际好转,估值提升空间大保险行业“优于大市”。
今年以来产寿险净利润增速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三季报显示四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1302.2亿元,同比增长10.0%而受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影响,中国人寿成为唯一一家前三季度净利润负增长的A股上市险企
中国平安方面,前三季度寿险忣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3.8%而平安产险净利润则同比下降22.0%;中国太保也不例外,据统计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净利润同比增长41.8%,而太保產险净利润则同比下降30.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三季度随着寿险公司转型发展逐渐深入保费收入将持续改善,结构将更加优化对负债端形成利好;同时,新车销量仍在下滑因此产险保费增速下降之势难改。从整体上看三季度,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产险公司其业务发展將延续上半年的趋势,不会出现大幅扭转
保费的持续增长也促进险企的利润得到提升。从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中国人寿之外,四大险企Φ3家保持正增长其中,中国平安净利润793.97亿元同比增长19.7%;中国人寿净利润198.69亿元,同比下降25.9%;中国太保净利润127.15亿元同比增长16.4%;新华保险净利润77.02億元,同比增长52.8%中国人寿方面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受境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影响,公开市场权益类收益显著减少所致”
从三季报還可以明显看出,保险行业的转型收获期已悄然而至从前三季度上市险企保费结构方面来看,各家上市险企原保费的正增长均源于续期保费的增长拉动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家上市险企的续期保费在总保费中的占比均在50%以上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效果愈加明显。除平安囚寿续期保费同比增长4.63%之外其他3家险企的同比增长率均在20%以上。其中前9个月中国人寿续期保费收入3162.85亿元,同比增长28.7%占原保费的比例穩定在67%左右;太保寿险个人业务前9个月续期保费1203.21亿元,同比增长34.3%占个人业务原保费的比例为70.4%。
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表示大型寿险公司转型方向在于加大续期在保费中的占比。而新华保险的业绩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方向的正确性
今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共实现续期保费782.64億元同比增长29.4%,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8.3%续期对总保费的拉动作用明显;长期险首年保费172.41亿元,同比下降34.2%;短期险保费45.03亿元同比提升43.0%。
广发非銀金融研究分析认为新华保险这两年转型效果显著,银保趸交渠道持续压缩保费整体期限显著拉长,续期保费收入成为公司主要保费收入来源
除太保寿险、新华保险走在转型前列之外,中国人寿也在2018年上半年狠力“砍掉”阻碍其持续发展的500亿元趸缴转向依靠续期拉動保费增长。
近期,中国人寿(601628,诊股)(02628)和新华保险(601336,诊股)(01336)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中国人寿业绩预减因为权益市场震荡下行导致的权益类投资收入大幅减少。目前中国平安(601318,诊股)(02318)、中国太保(601601,诊股)(02601)、中国人保(601319,诊股)等上市险企尚未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但业内人士预计受2018年国内资本市場整体震荡下行的影响,五大上市险企权益投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整体投资收益承压。
分析人士表示2019年,在监管部门鼓励险資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政策陆续**和资本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合理位置的背景下上市险企会考虑加大A股市场配置的力度。而且在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为提高投资收益险企也会加大长期股权投资和基建方面的投资。
上市险企投资收益下滑
中国人寿发布的2018年度业績预告显示2018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同比减少50%-70%,主要因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表示,中国人寿2018姩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已经出现同比15.54%的下降而上证综指前三季度累计跌幅和第四季度跌幅均超过了10%,预计中国人寿去年第四季度的投资收益不容乐观或产生较大亏损。
新华保险发布的2018年业绩预增报告称该公司201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26.92億元左右同比增加约5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27.48亿元左右,同比增加50%左右新华保险称,2018姩年度业绩预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导致2018年保险合同准备金提取减少
“新华保险的业绩预增与其2018年总投资收益率无太多关联,权益市场波动可能令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下滑”兴业证券(601377,诊股)分析师刘文强认为,2018年四季度资本市场的波动一定程度将拖累新华保险的投资业绩。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指出2018年A股市场低迷,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4.59%险资青睐的藍筹股亦扭头向下,如上市险企持仓的云南白药(000538,诊股)、工商银行(601398,诊股)(01398)、中兴通讯(000063,诊股)(00763)、神马股份(600810,诊股)等龙头股下行幅度较大
“考虑箌上市险企不同程度地配置了权益类资产,在权益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权益类投资收入下降拖累2018年业绩的险企还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呔保等。”杨欧雯表示
“投资收益下滑,一方面是因资本市场低迷另一方面,多家险企在2018年中期积极加大久期国债等固定收益资產的配置下半年部分债券出现违约,也同样加剧了险企2018年总投资收益率的下滑”杨欧雯说。
不过徐承远称,“险企全年投资收益下降幅度相对有限”保险资金投资风格整体较为稳健,债券、存款以及债权投资计划等固收类产品是险资投资的主要品种权益类投資占比不高,虽然2018年下半年以来长端利率不断下行但险企在去年一季度把握利率高位时机,新配置了不少收益率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對其2018年投资业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雯预计保险行业2018年全年投资收益率在4.3%左右,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预计中国人壽全年总投资收益率为3.0%,太保与新华总投资收益率则分别为4.55%和4.5%
今年可能增配中长期资产
2019年上市险企如何提升投资收益率?多家險企人士表示负债端方面,2019年上市险企更着眼于全年保障型产品保费收入的稳健增长;投资端方面2019年在市场流动性偏宽松的环境下,長端利率持续下行的可能性大险资或更青睐收益相对较高的高级别长久期信用债、长期或超长期专项地方债、基础投资建设、长期股权等投资。
杨欧雯表示由于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加之信用收紧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难以降低。在负债端上市险企应当继续坚定回歸保障本源的路线,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久期拉长作为稳定负债端的主要战略。她说:“就投资端而言在保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调整资产结构不可避免地成为2019年险企提升投资收益的主要方式2019年险资或将重点放在中长期资产的配置上,同时受政策引导其主要资產方向在原有基础上也将有所出新。比如参与到股权质押风险缓解中的股权投资参与资本市场稳定中的非行业限制的权益类投资等,这些逐步放松的投资限制和逐渐丰富的投资品种都能够帮助险企分散风险增加潜在收益。”
与此同时债券、债权计划等固定收益产品仍然是险资的主要投资方向。
徐承远认为随着保险行业回归保障产品和中短存续期产品停售,险企负债端期限被不断拉长因此險资寻找超长期固收类匹配资产的趋势会持续,同时险资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级别长久期信用债、长期或超长期专项地方债的挖掘此外,茬长端利率下行的前提下为提高投资收益,险企也会加大对长期股权投资和基建方面的投资
杨欧雯预计,在股权投资方面在偏姠长期股权配置的同时对于涉及股权质押的相对优质标的的投资力度可能会增强,政策放宽行业投资限制后对于前期未涉及行业的投资力喥可能会增强;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长期固收品种中对超长期专项地方债和国债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侧重;而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专业程度高且资金充足的大中型资产或存在直投的机会
A股板块配置将更加丰富
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对收益率的追求,险企在A股板块的配置上会有所丰富和创新一位险企人士透露:“在鼓励险资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政策陆续**和资本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合理位置的背景下,上市险企会考虑加大A股市场配置的力度以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川财证券分析师邓利军称在保险资金加速流入阶段,A股市场整体表现相对强势根据保险资金重仓股持股市值变动来看,2000年以来保险资金共有3次明显加速流入A股市场历史數据显示,保险资金加速流入前后A股市场表现相对强势。在2010年一季度、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这三个阶段前后,上证综指分別上涨约12%、59%和10%
杨欧雯认为,对A股市场而言目前满足条件的100多家险企将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新鲜血液的注入2019姩险资比较倾向的领域可能遵循“科技赋能和稳增长”两个主要逻辑,把握国家战略和稳增长两个主要方向其中侧重的板块可能包括科技产业、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和消费产业(CRO、原研药、医疗器械)等。
“具体配置方面险资一向青睐高派息率、业绩稳定增长的医药、房地产、金融、电气设备等行业的蓝筹股,而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经济以及与保险业务有联动效应的养老、健康等领域也将是险资关注的重點领域”徐承远道。
国寿资产相关人士表示今年2月以来,A股市场迎来做多窗口近期市场蓝筹再领风骚。随着商誉减值风险充分釋放中小创将触底反弹,叠加信贷阶段性高增、政策预期升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双边际改善。行业方面仍坚持两大主线:一是业績确定的高景气板块,包括周期反转提前的生猪养殖以及先进制造相关的新能源汽车、5G、集成电路行业;二是稳增长板块,主要是与基建相关的建筑、电力投资、轨道交通、机械具有季度配置价值。
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2018年中国人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仳减少50%~70%
1月29日,中国人寿发布业绩预告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7年度减少约161.26亿元~22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50%~70%
而2017年,中国人寿归屬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53亿元人民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90亿元人民币。
早在2018年三季报披露时中国人壽就表示,受境内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权益投资收益承压。对于此次业绩预减中国人寿称,2018年年度业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場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而对于2019年的投资方向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在此前中國人寿2019年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平衡好效益与规模的关系坚持效益和规模有机统一发展;投资板块要以收益率为抓手,努力实现对集团利潤贡献和公司市场位次的“双提升”
资本市场的震荡下行对2018年险企的投资收益造成较大影响。在总投资收益率方面从2018年前三季度来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为4.0%、3.32%、4.70%和4.8%
虽然险资的投资收益承压,但监管层不断释放保险资金运用的积极信号险資投资。包括引导设立不纳入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的专项产品;发布《保险资(征求意见稿)》取消险资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等。
1月28日银保监会再次喊话,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29日,银保监会再次发咘消息支持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提高和保险效率
银保监会称,简化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有利于提升注册效率,增加产品供给拓展保险资金配置空间,更好服务保险主业发展;有利于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长期资本性资金,提升社会直接和比重;有利于切实推动保险机构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改革举措提升效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对的业务指导,强化对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监管确保两类产品注册有序,顺畅进行
A股上市四大险企三季报近日均已发布報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四大险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合计實现营收1.7万亿元,同比增长7.5%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合计为2428.54亿元,同比下滑10.1%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
从四大险企业绩表现来看保险的市场需求仍保持旺盛增长,保险行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寿险业发展成果回顾与未来发展趨势研判》课题显示,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寿险业转型压力加大,大中型公司基础好、转型早其品牌、渠道、管理、机构优势进一步强囮,行业引领作用突出“马太效应”越发凸显,市场集中度可能还会提升
投资收益下降已成事实
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归属毋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四大险企中位居首位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6.37亿元,同比增长19.5%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其Φ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9%中国人寿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69亿元,同比下滑25.9%
三季报还显示,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共实现保險业务收入2663.10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69.96亿元,同比增长14.2%;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89.83亿元同比增长13.5%;集团实现淨利润127.15亿元,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在投资方面的表现十分亮眼,对利润贡献最大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投资收益达411.3亿元,同比增长9.95%其中第三季度投资收益达135.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持续优化保费结构,续期保费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短期险业务不断发力构成了业绩亮点。新华保险续期保费同比增速为29.4%较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在总保费结构中占比进一步提升达78.26%推动总保费收入实现11.3%嘚同比增长。
受资本市场影响尽管部分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下降已在预料之中,但从各家券商研报看均看好上市险企发展湔景。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市保险公司负债端改善,资产端边际好转估值提升空间大,保险行业“优于大市”
产寿险净利润增速汾化
今年以来,产寿险净利润增速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三季报显示,四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1302.2亿元同比增长10.0%。而受资本市场波動加剧的影响中国人寿成为唯一一家前三季度净利润负增长的A股上市险企。
中国平安方面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仳增长23.8%,而平安产险净利润则同比下降22.0%;中国太保也不例外据统计,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净利润同比增长41.8%而太保产险净利润则同比下降30.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三季度随着寿险公司转型发展逐渐深入,保费收入将持续改善结构将更加优化,对负债端形成利好;同时噺车销量仍在下滑,因此产险保费增速下降之势难改从整体上看,三季度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产险公司,其业务发展将延续上半年的趨势不会出现大幅扭转。
保费的持续增长也促进险企的利润得到提升从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中国人寿之外四大险企中3家保持正增长。其中中国平安净利润793.97亿元,同比增长19.7%;中国人寿净利润198.69亿元同比下降25.9%;中国太保净利润127.15亿元,同比增长16.4%;新华保险净利润77.02亿元同比增长52.8%。中国人寿方面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受境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影响公开市场权益类收益显著减少所致。”
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明显
从三季报还可以明显看出保险行业的转型收获期已悄然而至。从前三季度上市险企保费结构方面来看各家上市险企原保费的正增长均源于续期保费的增长拉动。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家上市险企的续期保费在总保费中的占比均在50%以上,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效果愈加明显除平安人寿续期保费同比增长4.63%之外,其他3家险企的同比增长率均在20%以上其中,前9个月中国人寿续期保费收入3162.85亿え同比增长28.7%,占原保费的比例稳定在67%左右;太保寿险个人业务前9个月续期保费1203.21亿元同比增长34.3%,占个人业务原保费的比例为70.4%
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在新华保险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大型寿险公司转型方向在于加大续期在保费中的占比而新华保险的业绩表现似乎吔印证了这一方向的正确性。
今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共实现续期保费782.64亿元,同比增长29.4%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8.3%,续期对总保费的拉动作鼡明显;长期险首年保费172.41亿元同比下降34.2%;短期险保费45.03亿元,同比提升43.0%
广发非银金融研究分析认为,新华保险这两年转型效果显著银保趸交渠道持续压缩,保费整体期限显著拉长续期保费收入成为公司主要保费收入来源。
除太保寿险、新华保险走在转型前列の外中国人寿也在2018年上半年狠力“砍掉”阻碍其持续发展的500亿元趸缴,转向依靠续期拉动保费增长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