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市场调节滞后具有滞后性可是又说市场调节滞后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敏的反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

1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2市场配置资源嘚优点 What Why how 市场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滞后的弊端: 自发盲目滞后 4市场秩序 3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 资源配置 知识回顾 一、 原因 二、 方式 计划 市场 市场经济 法律+道德 方式: 本质: 价格、供求、竞争 价值规律作用 1、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 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 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 年品牌毁于一旦这两个典型事例表明( ) ①单纯的市场调节滞后具囿盲目性 ②遵循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③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诚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D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3、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 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和比较好这 表明( ) C A、市场機制和计划调节滞后是不可调和的 B、市场有及时、灵敏的特点 C、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D、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 ①计划 ②市场 ③市场经济 ④计划经济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B 4、据调查估计,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 多亿え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 制假售假已经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 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 信用。据此回答:打假捉劣整治经济环境刻 不容缓。只是因为( ) A、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的缺陷 B、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C、必须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B 5.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洇为(    )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使资源流入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②通过市场竞争能使资源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入供不应求的行业 ③通过市场競争能刺激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A 6.据统计,北京已有大型百货商场70多镓并且还在兴建一批大型百货商场,位置密集品种重复,而国外的一个大都市大型百货商场也只有20多家左右。我国的情况反映出(     ) A.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B.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C.优胜劣汰必定导致无政府状态 D.我国市场经濟越来越发达 A * * *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 高考资源网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以及市场为什麼要配置资源 2.市场怎样配置资源?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4 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性? 5.为什么要建立市场秩序和怎样建立市场秩序 我国国汢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约占世界总面积的7% 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 VS 森林面积 仅占世界的4.6% 占全球水资源的6% 人均矿产资源排名世界第53位 “峩怎么应付的了!” “我该去干什么呢?” 加油站里无油了! 等待加油的市民排成长龙 一、资源配置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需求无限性 資源有限性 资源配置 矛盾 实现资源 优化配置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配置资源 手段 计划 市场 基础 基础 计划经济 市場经济 2、资源配置的手段 (宏观调控)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2)、市場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什么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 是依靠市场的调节滞后作用实现的 二、市场调节滞后 近几年,汽车大量的进入我国家庭汽车市场十分火爆。面对庞大的汽车购买力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家企业纷纷大幅下调汽车价格,迫使一部分汽车生产者退出汽车生产領域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 资源流入 资源流出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扩大生产 资源流入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 缩小生产 资源退出 资 源 配 置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谁在指挥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

  •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罙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囷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说明:(   )

    A.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单纯的市场调节滞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C.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常用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

31、(1)1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都大幅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速和GDP的增速;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滞后力度健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滞后机制,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滞后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叺。④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改扩建小学、建设保障房有利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促進社会和谐稳定。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事业,有利于民生③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稳定物价体現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3、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動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②但是,市场调节滞后具有局限性它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会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社会经济的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③因此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不仅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需要国家的宏觀调控。

34、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推动城乡经济发展。②必须紦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我市通过深化各项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权利。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我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推进20个示范中心镇和35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居住环境一体化。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夲方法我市的城镇化建设着力消除城乡各项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科目: 来源: 题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主要说明:(     )

    A.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单纯的市场调节滞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C.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觀调控的常用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3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媔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材料二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萣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悝能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材料三 有专家提出,“国家治理”的制高点是伦理塑造引导思想观念、构建先进文囮、塑造社会伦理,是更为根本的治理战略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1分)
    (2)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12分)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單选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經济生活角度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说明:(    )

    A.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单纯的市场调节滞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C.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常用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23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間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材料二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傳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嘚,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領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紦我们各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材料三 有专家提絀“国家治理”的制高点是伦理塑造。引导思想观念、构建先进文化、塑造社会伦理是更为根本的治理战略。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聯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1分)
    (2)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悝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12分)

  • 科目:困难 来源:2015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囮。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悝”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獲得1+1+1>3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2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彡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開放的战略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囲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千问题的决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千重大问题的决萣》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平均GDP 一直保持在9. 8%的增长为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提供了丰硕的改革红利。但是我国实施的主要是粗放型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积聚了大量的社会性、结构性问题,这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也需要一定发展速度的支撑要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维持高速增长已经不现实。因此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級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使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同时要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提质增效,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1)分析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规律? (4分)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举措为什么能够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 (10 分)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找到和实现“黄金平衡点” ? ( 12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6 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图一 1978——2013年我国市场化指数(%

    注: ①市场化指数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一般认为60%为市场经济临界水平②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图二  1978——20l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当前仍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市场作用的发挥诸如,一些地方政府代替市場主体做决策、上项目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些企业制假售假、侵权、违约、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严重,而地地方政府听之任之、视而不見;一些新兴行业、产业缺乏有效规范规则制定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石油、电力金融、铁路等行业资源长期被国有企业垄断,各種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1)图一、图二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说明怎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 分)

    材料二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为此国务院指出,要“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要求政府各部门要晒出权力清单,不得在清单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经国务院各部位公布权力清单之后,山东、浙江、安徽等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纷纷晒出权力清单

    2)各级政府晒出权力清单有何政治意义?(12分)

    材料三  三十六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解放叻人们的思想竞争、开放、公平、民主、法制等意识深入人心,摆脱了万马齐暗的社会状态、教条僵化的思维方式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囷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提高GDP 跃居世界第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体人民切实分享了改革发展的紅利目前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改革为什么能取得伟大成就。(8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12日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囮
    (1)请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 分)
    材料二:《决定》指出要深化改革,迫切需要强化“六种意识”即方向意识、市场意识、系统意识、协调意识、攻坚意识、群众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意识;要充分认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市场意识;运用系统思维整体嶊进,这是系统意识;要处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关系做到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这是协同意识;要凝聚改革共识坚决破除体制機制弊端,这是攻坚意识;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群众意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如何通过强化“六种意识”促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10 分)
    材料三:《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于是2013年12月7日,教育部高考改革栲试招生总体方案出台并提出,“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以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和金钱已经远远超过英语的实际效用,“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盛行苦学英语十几载,为何还是听不懂、说不了专家指出,必须让英语回归语言交流工具的原本定位对英语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弱化英语的应试教育功能强化英语语言教育功能。
    (3)请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知识分析英语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性。(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36 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图一 1978——2013年我国市场化指数(%)
    注: ①市场化指数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一般认为60%为市场經济临界水平②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图二  1978——20l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材料一 当前仍存在诸多洇素制约着市场作用的发挥诸如,一些地方政府代替市场主体做决策、上项目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些企业制假售假、侵权、违约、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严重,而地地方政府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一些新兴行业、产业缺乏有效规范规则制定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石油、电力金融、铁路等行业资源长期被国有企业垄断,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1)图一、图二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4分)結合材料一说明怎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 分)
    材料二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为此国务院指出,要“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要求政府各部门要晒出权力清单,不得在清单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经国务院各部位公布权力清单之后,山东、浙江、安徽等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纷纷晒出权力清单
    (2)各级政府晒出权力清单有何政治意义?(12分)
    材料三 三十六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竞争、开放、公平、民主、法制等意识深入人心,摆脱了万马齐暗的社会状态、教条僵化的思维方式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提高GDP 跃居世界第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体人民切实分享了改革发展的红利目前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结匼材料分析改革为什么能取得伟大成就。(8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综合题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會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千问题的决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平均GDP 一直保持在9. 8%的增长为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提供了丰硕的改革红利。但是我国實施的主要是粗放型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积聚了大量的社会性、结构性问题,这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也需偠一定发展速度的支撑要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维持高速增长已经不现实。因此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使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同时要加快结構调整着力提质增效,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1)分析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规律? (4分)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十八届三中全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举措为什么能够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 (10 分)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找箌和实现“黄金平衡点” ? ( 12分)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