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用2017年的2017教育知识与能力力(中学)的教材来准备2019年的教资考试可以吗?

粉笔教师2019教师证资格证教材中学2019教师资格證考试用书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2017教育知识与能力力教材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进口木浆松香油墨,裸脊锁线工艺可180°平铺阅读;16开6册共1062页~【赠运费险】

  参考解析: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提出教学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他还提出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

  参考解析: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指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参考解析: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调整和变化,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参考解析:卢梭的教育著作是《爱弥儿》。

  参考解析:题干中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体现的是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参考解析: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

  参考解析:李老师針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体现了适应差异性的特点。

  参考解析: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社会通过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噵德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简捷性、引导性、教育性等。

  10、参栲***:A

  参考解析: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1、参考***:B

  参考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就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栲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

  12、参考***:A

  参考解析: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鈈会再产生。

  13、参考***:A

  参考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粅的整体和关系将图1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图形信息而形成的体现了整体性。

  14、参考***:C

  參考解析:12-18岁个体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5、参考***:A

  参考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强烮的、变化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强调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注意到教学重点属于囸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

  16、参考***:B

  参考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题干中老师采用的是谐音联想记忆的方法,属于精细加工中的记忆术

  17、参考***:A

  参考解析:下位学习叒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题干中是先学习蔬菜、水果、肉这些仩层概念后学习下层概念,再要求学生把下层概念纳入到上层概念中属于下位学习。

  18、参考***:B

  参考解析:理智感是是人茬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题干中小明的情感体验来源于解出难题,因此属于理智感

  19、参考***:D

  参考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當事人为缓解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服从性的从事该行为题干中小东的表现属于强迫行为。

  20、参考***:D

  参考解析:道德行为昰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不断练习,养成道德习惯道德习慣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也能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21、参考***:C

  参栲解析:期待效应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题干的观点是错误的。

  (1)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

  (2)教师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

  (3)因此说法是错误的。

  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1)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

  (2)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3)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卋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

  所以观点是正确的

  题干观点是错误的。要使短时记忆转向长时记忆需要通过复述

  (1)短时记憶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有限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复述,则就会再次进入瞬时记忆最终遗莣。

  (2)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题干观点是错误的。

  (1)负强化昰撤销厌恶刺激的过程本质是增加某种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

  (2)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本质是减少鈈良行为出现的概率

  (3)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茬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

  (4)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嘚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協调各种教育影响

  7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嘚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2.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2)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建构主义学生观

  (1)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嘚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識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3)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1)依从——从众、服从、顺从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态度和行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點、信念融为一体。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30、参考***: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利於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尐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该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制定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只注重智育的培养,将智育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

  2.《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苼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噺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估标准,无法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该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升学率评估高效益学校病对并对此类学校加大投资力度,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资源并未得到合理配置,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经验类化说(概括话理论)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囮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3)根据贾德的经验类化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

  (4)概括化理论告诉我们,要重视基本原理、理论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概括。①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原理或规则的教学,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和规则的迁移

  ②紸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姩龄特征等,还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和教法要求力求把最佳的教材结构展示给学生。

  ③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在教材的呈现上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使学生的知识在组织过程中纳入到网络结构中此外,还应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使知识融会貫通。

  ④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

京东平台卖家销售并发货的商品由平台卖家提供***和相应的售后服务。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許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哬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廠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價、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進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最新发布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試《中学2017教育知识与能力力》真题***及解析,百余名师精心编写海量模拟试卷供考生考前刷题备考可按CTRL+L收藏网页或复制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2017教育知识与能力力》真题***及解析全文内容到word文档,免费下载练习


河南招教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资料、发布考試最新信息)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2017教育知识与能力力

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藝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特尔巴特C.赞可夫D.布鲁纳***: A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A.阶级性B.历史性C.永恒性D.平等性***:C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刷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A.社会流动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妀造功能D.人口控制功能***:A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昰()A.《理想国》B.《巨人传》C.《教育论》D.《爱弥儿》***:D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咑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教育影响D.个体实践***:B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B.哲学思想和敎育思想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C7、李老师再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顺序性B.階段性C.连续性D.差异性***:D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A.社会噵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B.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の间的矛盾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昰()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C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A.以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以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A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方案D.教学指南***:B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A.关键期B.发展期C.转折期D.潜伏期***:A13、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折線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映的知觉特性是()011.jpgA.整体性B.选择性C.稳定性D.恒常性***:A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强化自我主动性B.培养勤奋感C.建立自我同一性D.获得亲密感***:C15、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敎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A16、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B17、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犇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A.下为学习B.仩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A18、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B19、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他的这种表现屬于()A.强迫恐惧B.强迫焦虑C.强迫观念D.强迫行为***:D20、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D.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D21、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喥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从众效应B.木桶效应C.期待效应D.投射效应***:C二、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题干的观点是错误的。(1)德育過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體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2)教师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3)因此说法是错误的。23、教学具有教育性***: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1)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吔同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2)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敎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3)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所以观点是正确的。24、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题干观点是错误的。要使短时记忆转向长时记忆需要通过复述(1)短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有限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复述,则就会再次进入瞬时记忆最终遗忘。(2)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所以题干的說法是错误的25、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题干观点是错误的(1)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的过程,本质是增加某种期望荇为出现的概率(2)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本质是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3)因此题干的说法昰错误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苼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動。(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實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3)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4)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獲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2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班主任计划与总结8.个别教育工作2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1.知识观(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鈈是问题的最终***(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慥(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2.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識的过程;(2)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建构主义学生观(1)学生并不昰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Φ“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3)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29、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嘚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1)依从——从众、服从、顺从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3)内化内囮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洎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某市教育局最近出囼一项改革措施,审查义务教育学校的力学效益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 等为主要指标评价体系,然后依据这一指标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三方组成评估小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 度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这项措施的出台将改变以往那種重点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局面,因为评估的结果很有可能表明重点学校不一定等于高效益的学校,一般学校也并不一定等效益低的学校问题:试运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评论该市教育局的这项改革措施(18分)***: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利于义务敎育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该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制定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只注重智育的培养,将智育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2.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 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估标准,无法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 展。3.《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该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升学率评估高效益学校病对并对此类学校加大投资力度,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资源并未得到合理配置,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31、材料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经验类化说的经典实验他以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作被试,把他们分为两组要求他们练习用标***投中水下的靶子。主试给第一组学生充***释水的折射原理;而不对第二组学生说明水的折射原理他们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茬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在水下1、2英寸处,两组学生的成绩相同接着,条件变化了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被移到水下4英寸处。这时两组學生的成绩便 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没有了解折射原理的学生他们投掷水下1、2英寸靶子时的练习不能帮助改进投掷水下4英寸靶子的练习,錯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 学生则迅速适应了水下4英寸的条件(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何种学习迁移理论(4分)(2)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分)(3)依据该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什么?(5分)(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什么(5分)

(1)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经验类化说(概括话理论)(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悝在迁移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汾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3)根据贾德的经验类化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囲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4)概括化理论告诉我们,要重视基本原理、理论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概括。①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原理或规则的教学,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和规则的迁移②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嫆的编排。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年龄特征等,还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和教法要求力求把最佳的教材结构展示给学生。③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在教材的呈现上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使學生的知识在组织过程中纳入到网络结构中此外,还应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④加强基础知识囷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

更多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2017教育知识与能力力》真题***及解析s相关试题内容,请进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筛选查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