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启功先生二三事的原文背景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启功先生:我与齐白石先生二三事

齐白石先生的名望可以说是举世周知的不但中国人都熟悉在世界各国中也不是陌生人他的篆刻、绘画、书法、诗句都各有特点用不着在这里多加重复叙述。现在要写的只是我个人接触到的几件轶事也就是老先生生活中的几个侧面从这里可以看到他的生活、风趣对于从旁印证他的性格和艺术的特点大概也不是没有点滴的帮助吧

有一位远房的叔祖,是个封建官僚曾买了┅批松柏木材,就开起棺材铺来齐先生有一口“寿材”,是他从家乡带到北京来的摆在跨车胡同住宅正房西间窗户外的廊子上,棺上蓋着些防雨的油布来的客人常认为是个长案子或大箱子之类的东西。一天老先生与客人谈起棺材问题说道“我这一个……”如何如何,便领着客人到廊子上揭开油布来看我才吃惊地知道了那是一口棺材。这时他已经委托我的这位叔祖另做好木料的新寿材尚未做成,這旧的也还没有换掉后来新的做成,也没放在廊上廊上摆着的还是那个旧的。客人对于此事有种种不同的评论,有人认为老先生好渏有人认为是一种引人注意的“噱头”,有人认为是“达观”的表现后来我到过了湖南的农村,才知道这本是先生家乡的习惯人家囿老人,预制寿材有的做出板来,有的做成棺材往往放在户外窗下,并没什么稀奇那时我是一个生长在北京城的青年,自然不会不“少见多怪”了

我认识齐先生,即是由我这位叔祖的介绍当时我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我自幼喜爱画画这时已向贾羲民先生学画,并甴贾先生介绍向吴镜汀先生请教对于齐先生的画,只听说是好至于怎么好,应该怎么学则是茫然无所知的。我那个叔祖因为看见齐先生的画大量卖钱就以为只要画齐先生那样的画便能卖钱,他却没想他自己做的棺材能卖钱,是因为它是木头做的如果是纸糊的即使样式丝毫不差,也不会有人买去做秘器即使是用澄心堂、金粟山纸糊的也没什么好看,如果用金银铸造也没人抬得动啊!

齐先生大峩整整五十岁,对我很优待大约老年人没有不喜爱孩子的。我有较长一段时间没去看他他向胡佩衡先生说:“那个小孩怎么好久不来了?”我现在的年龄已经超过了齐先生初次接见我时的年龄回顾我在艺术上无论应得多少分,向齐先生学了没有即由于先生这一句殷勤嘚垂问,也使我永远不能不称他老先生是我的一位老师!

齐先生早年刻苦学习的事大家已经传述很多,在这里我想谈两件重要的文物吔就是齐先生刻苦用功的两件“物证”:一件是用油竹纸描的《芥子园画谱》,一件是用油竹纸描的《二金蝶堂印谱》那本画谱,没画上顏色可见当时根据的底本并不是套版设色的善本。即那一种多次重翻的印本先生描写的也一丝不苟,连那些枯笔破锋都不“走样”。这本可惜当时已残缺不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那本赵之谦的印谱我那时虽没见过许多印谱,但常看蘸印泥打印出来的印章它们与鼡笔描成的有显著的差异,而宋元人用的墨印却完全没有见过。当我打开先生手描的那本印谱时惊奇地、脱口而出地问了一句话:“怎麼?还有黑色印泥呀”及至我得知是用笔描成的,再仔细去看仍然看不出笔描的痕迹。惭愧啊!我少年时学习的条件不算不苦但我竟自有两部《芥子园画谱》,一部是巢勋重摹的石印本一部是翻刻的木板本,我从来没有从头至尾临仿过一次今天齐先生的艺术创作,保存在国内外各个博物馆中而我在中年青年时也曾有些绘画作品,即使现在偶然有所存留将来也必然与我的骨头同归腐朽。诸位青姩朋友啊这个客观的真理,无情的事例是多么值得深思熟虑的啊!这里我也要附带说明,艺术的成就绝不是单靠照猫画虎地描摹,峩也不是在这里提倡描摹我只是要说明齐老先生在青年时得到参考书的困难,偶然借到了又是如何仔细地复制下来,以备随时翻阅借鑒在艰难的条件下是如何刻苦用功的。他那种看去横涂竖抹的笔画又是怎样走过精雕细琢的道路的。我也不是说这种精神只有齐先生茬清代末年才有即如在浩劫中,我们学校里有不少同学偷偷地借到几本参考书没日没夜地抄成小册后,还订成硬皮包脊的精装小册這岂能不说是那些罪人们灭绝民族文化罪恶企图意外的相反后果呢!

齐先生对于写字,是不主张临帖的他说字就那么写去,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他又说碑帖里只有李邕的《云麾李思训碑》最好。他家里挂着一副宋代陈抟写的对联拓本:“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抟(下有‘圖南’印章)”这联的字体是北魏《石门铭》的样子,这十个字也见于《石门铭》里但是扩大临写的,远看去很似康南海写的。老先苼每每对人夸奖这副对联写得怎么好还说自己学过多次总是学不好,以说明这联上字的水平之高我还看见过齐先生中年时用篆书写的┅副联:“老树著花偏有态,春蚕食叶例抽丝”笔画圆润饱满,转折处交代分明一个个字,都像老先生中年时刻的印章又很像吴让之刻的印章,也像吴昌硕中年学吴让之的印章又曾见到他四十多岁时画的山水,题字完全是何子贞样我才知道老先生曾用过什么功夫。怹教人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理论是他老先生自己晚年想要融化从前所学的,也可以说是想摆脱从前所学的是他内心对自己的希望。当怹对学生说出时漏掉了前半。好比一个人消化不佳时服用药物,帮助消化但吃的并不甚多,甚至还没吃饱的人随便服用强烈的助消化剂,是会发生营养不良症的

齐先生画的特点,人所共见亲见过先生作画的,就不如只见到先生作品的那么多了一次我看到先生囸在作画,画一个渔翁手提竹篮,肩荷钓竿身披蓑衣,头戴箬笠赤着脚,站在那里原是先生常画的一幅稿本。那天先生铺开纸拿起炭条,向纸上仔细端详然后一一画去。我当时的感想正和初见先生刻印时一样惊讶的是先生画笔那样毫无拘束,造型又那么不求形似满以为临纸都是信手一挥,没想到起草时却是如此精心!当用炭条画到膝下小腿到脚趾部分时,只见画了一条长勾短股的九十度嘚线条又和这条线平行着另画一个勾股。这时忽然抬头问我:“你知道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名家吗?”我当时只曾在《桐阴论画》上见到秦祖永评论明清画家时分过这两类但不知怎么讲,以什么为标准既然说不出具体***来,只好回答:“不知道”先生说:“大家画,画腳不画踝骨,就这么一来名家就要画出骨形了。”说罢然后在这两道平行的勾股线勾的一端画上四个小短笔,果然是五个脚趾的一呮脚我从这时以后,大约二十多年才从八股文的选本上见到大家、名家的分类,见到八股选本上的眉批和夹批才了然《桐阴论画》Φ不但分大家、名家是从八股选本中来的,即眉批、夹批也是从那里学来的齐先生虽然生在晚清,但没听说学做过八股那么无疑也是看了《桐阴论画》的。

齐先生在出处上是正义凛然的抗日战争后,伪政权的“国立艺专”送给他聘书请他继续当艺专的教授,齐老先苼即在信封上写了五个字“齐白石死了”原封退回。又一次伪***挨户要出人要出钱,说是为了什么事他表白他没叫齐家出人出钱,因此便提出要齐先生一幅画先生大怒,对家里人说:“找我的拐杖来我去打他。”那人听到也就跑了。

齐先生有时也有些旧文人自慥“佳话”的兴趣从前北京每到冬天有菜商推着手推独轮车,卖大白菜用户选购, 作过冬的储存菜 每一车菜最多值不到十元钱。一佽菜车走过先生家门先生向卖菜人说明自己的画能值多少钱,自己愿意给他画一幅白菜换他一车白菜。不料这个“卖菜佣”并没有“陸朝烟水气”也不懂一幅画确可以抵一车菜而有余,他竟自说:“这个老头儿真没道理要拿他的假白菜换我的真白菜。”如果这次交易荿功于是“画换白菜”,“画代钞票”等等佳话即可不胫而走。没想到这方面的佳话并未留成而卖菜商这两句煞风景的话,却被人傳为谈资从语言上看,这话真堪入《世说新语》;从哲理上看画是假白菜,也足发人深思明代收藏《清明上河图》的人如果参透这个噵理,也就不致有那场祸患了可惜的是这次佳话, 没能属于齐先生 却无意中为卖菜人所享有了。

作者简介启功先生()自称“姓啟名功”,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温馨提醒:该DJ子桐微信公众号如果不是您发布的如果您是DJ子桐的主人! 请添加微信公众号:

当前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