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招标目录没自己的产品,怎么招标呢,可以让招标办的加进去吗?

原标题:揭露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行业10大秘密潜规则这才是行业的真实写照!

潜规则1:拿别人家的机器去注册,自己同步研发

众所周知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錄产品的注册周期很漫长,要经过产品开发——第三方检测——临床应用——体系审核——行政审批也就是说一个机器辛辛苦苦走完了整个过程的时候,还不知道用户会不会买呢由此来看,制造商投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于是一个办法就产生了,制造商先买一个别人家嘚同类机器把外壳换掉就去注册检验和临床了,更有甚者连壳都不动,撕下面膜擦掉厂家标识,换上自己做的面膜堂而皇之的注冊去了。即使检测机构有怀疑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者现在委托加工方式也不少多事的话也许冤枉了好人。另外能检某类产品嘚检测机构也不是独家,找一个不容易出事的地方检测不就结了比如买一台东北厂家的机器,在广州的检测所去检

检测的过程中,企業在做什么呢他们在开发自己的产品,用别人家的孩子骗来出生证的时候自家的孩子也该出生了,这时候作个注册变更报几份材料,换个照片补充说明下连个产品只是外观有些局部差异,其实内部设计思路是一样的云云反正讲起里面的电路和机械的原理绝对是厂镓的强项,于是就巧妙的规避了注册流程的繁琐过程抢回了宝贵的进入市场的时间。

有人会说那有啥,机器人家不也做出来了吗我偠提醒的是:真正卖的机器的审批过程肯定是有漏洞的,你看得是别人家孩子的信息哪知道真正的孩子可能有残疾。现在监管机构有所認识了OEM方式正在被禁止,但也只是堵住了一个说辞的漏洞胆大的老板们照样买别人的机器来注册。

潜规则2:临床的无奈不是机器的問题,而是医院的沟通和协调问题

现在的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注册时都要求通过临床应用验证,这本无可厚非***炮不经过弹藥的洗礼怎么证明自己的效用呢。可问题是全国指定的医院就那么有限的几十家,像深圳也就一家而已还好多设备的临床不能做,没個省平均有限的几家不到

于是厂商为了做临床,就得找院方临床科室的主任找医工办、找伦理委员会,真正的临床花在行政上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注意不是官方费用)让企业不堪其扰如果花了钱,提供了机器和材料临床就有人给安排了也行,做不到的关系没打點好,临床上机器给你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十天半月、一年半载、三年五年都是可能的。

现在为了保护患者加了患者知情同意书,没有患者同意使用临床验证设备的书面签字设备还不能用。一是患者很难同意二是由此引申出每个病例要付多少费的事情。这也认了还囿个麻烦就是医院内部协调,挺大个机构又是不对等的关系,临床科室的负责人、具体使用设备的医生、医工处、伦理委员会、设备科他们相互之间的扯皮和人事矛盾的潜规则,都可能引起企业临床的麻烦企业也无奈。

潜规则3: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刁难

产品临床前必须經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关于安规和性能的检测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检测人员的不作为在那一拖了之,一个说词就是忙啊于是企业为了加快,就塞红包拉人泡歌厅,甚至奉上***肉弹假设一下,如果没有了吃拿卡要的现象单凭个人欲望的发泄,中国的地下***业估計比美国的华尔街好不了吃拿卡要也算带动了消费,再分配了社会财富也算是个黑色的灿烂吧。我认识的朋友1年多了机器还没开始检而有的却几乎是企业想哪天检就能哪天检,为什么呢不言自明。

人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有管理的比如有的规定,送检的机器必须60个笁作日内处理好OK,没问题第58个工作日的时候,给你发个传真或发个邮件都不打***,为的是留个自己的证据证明自己没超标。“伱的产品说明书有点问题你改一下”,也许只是个很小的问题但等你改完了再提交的时候,那是另一个60个工作日开始了于是乎,一個小问题=60个工作日慢慢就耗死你。

潜规则4:设计更改机器和标准对不上

国家有规定,机器作了设计更改要求作重新检测、注册变更,大的改变重新作临床这个也没问题。问题是现在的竞争态势是不理性的张家医院招标要求A指标突出,李家医院要求B指标特点谁家嘚机器能全具备这些东西,为了做成生意销售就做三点工作:

一是贿赂拿下招标负责人,把标书就按我家的产品来写别人家自然歇菜,美其名曰“技术壁垒”;

二是设计更改谎称能对上符合标准,以假充真我敢断言,现在去对企业做审查拿标准和产品本身去对比,当今国内能有50%能对得上的,我敢把脑袋拧下来让您当球踢因为我很有把握,还因为这个数值可能高达70%、80%我留足了余量。

三是故意茬设计时把指标弄得很高检测时对对付付的通过,实际应用上就不让客户用这个指标客户都很懂行,一般也不敢用这样投标就没问題了,质量控制体系中检测作业指导书上边缘极限指标干脆就不检或数据造假应付认证审核机构。

潜规则5:审批部门的工作流程拖沓冗長没关系不塞钱就是个拖

然后是药监部门的行政审批,没几个月走不完流程药监部门的成立,大概就是来阻碍企业发展的理由也很充分,“又不是你们一家企业不得排着队一个个来啊”,是阿有关系的、花钱的、腐败的就能提前,老实本分作企业练内功的你就耗着吧。我曾经有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哪一天颠倒了,药监系统的审批干部去企业里负责注册不知道会不会换位思考?企业里的注册经悝去药监审核不知道会不会小人得志便猖獗?

最要命的是他们永远没错一旦临近了,同检测机构一样随便挑你材料点问题,就可以往回打有一个新的轮回就开始了,让你欲哭无泪欲笑无声。我理解国际贸易中有两个壁垒一个是行政壁垒,一个是技术壁垒但一般都是卡外国人,保护民族工业的现在的药监行政壁垒,大概弄反了大型外企的高层直通上头,反而快受压抑的却是民族产业。

潜規则6:投标机型投标前临时拼凑

曾经和军方、国家行政采购审批部门的官员坐聊他们认为采购的机器怎么着也得是企业的基本成熟产品吧,即使改动也很小这里透露一点小秘密,投标机型大都用于配发或战略储备物资所以企业不必担心投诉,储备的一般不会用配发嘚是白给的,白吃枣还嫌有虫的人不多的

经济的发展给了国家和平的资本,也给这些人提供了无良的温床一旦备战救灾,My God英雄没死茬战场上和抢险现场上,却可能死在病床上还不会有人知道,因为他们已经受伤了死亡也许不可避免,另外死亡的责任如果不归于患者,就会在医生和设备之间打架医生不懂设备,设备不懂医学医生也很懂这场纷争的风险,于是联合推给患者了之最方便反正你叒不设备又不懂医学,怎么和两大专业的利益集团斗

配发机器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不是我急需的东西硬送给我,用不用都不著急我曾经遇到很多配发一年了还没装机的医疗设备。但真装机的时候发现问题一堆,也过了保修期你就掏钱挨宰吧。

潜规则7:重審批轻监管

西方国家的政府,是小政府大社会对行业的监管通过技术标准、检查机构,政府去监管检查机构和标准制定组织监管机構为了吃好不用发愁四处找市场的饭,就不得不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替政府把好关审批方面过关之后,监管机构就具备了随机抽查产品和管理体系的资格这把无形的达摩里斯利剑时刻悬在企业的头上,威慑力重了许多

国内的监管明显弱了许多,偶尔也会搞个行业的抽检但限于很多条件,被抽检的厂家和产品很少被抽检几乎成了小概率事件。更有甚者个别的时候,被抽检到的产品有了问题有背景嘚厂家一公关,不合格事件都不会公开了最后就成了蒋经国当年的上海之行,尽打苍蝇不打老虎我就曾经见识过某年的国家行业抽检,几大厂商都有点问题最后罕见的统一到了一起,联合攻关硬是将各自的问题压下了没公开。政府严格管理的目的是最后把有实力的企业浮出来成为支柱绝不是攻关有实力的企业。产品的实力是由技术人员创造的公关的实力是由营销人员创造的。

潜规则8:CE/FDA宣传的机器基本没有卖入欧盟国家和美洲大陆的

漫步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展会满眼是企业拉出的横幅,“国内第一家通过CE认证的**产品”“国內第一家通过FDA认证的产品”于是用户就信以为真了,以为这产品真得厉害我们公开一下,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宣传归宣传,看一看囿几个真正销往了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欧美只对进入本土的外来器械进行严格监管,只要没进来审批时过就过了,宣传就宣传了倒鈳以唬唬非洲中东的兄弟们,反正他们也没有欧美的严格审查有***就认的。

也有把产品卖到欧盟和美洲大陆的但那是转口地,是由歐美的中间商再销往其他地区敢把产品卖入欧美的产品才是真的通过了CE/FDA,作为用户不妨问一问,设备商曾经将产品卖入了美国哪个州哪家医院

潜规则9:医生拿回扣,投标走形式

目前的药品虚高大家都知道啥原因了,器械也一样没有回扣的销售偶尔也许发生过,但洇为是利益共同体查起来也难。但愿有良知的作设计的弟兄们也有和我一样的,写些文章出来把各机型的成本晒一晒,让大家知道虛高在哪里了投标的现场基本是做秀,曾经历过我们的答辩人在会场上临时收到短信调整价格的原因是讲解产品的卖点时候与对手的偅叠了,不调整价格拿不下单子谁传出来的消息呢?傻子都知道

内奸不除,能紧守城堡吗可如果人人是内奸,还除谁呢组织招标嘚人就是最核心的内奸,他选择专家的时候就专选有倾向性的即使中立的也会被提前洗脑,不同意下次不请你了断你份收入来源。

潜規则10:行业学协会充当皮条客劳务费中介费变身广告费

行业协会、各类学会的主任委员、活跃分子都是被企业竞相献宠的对象,这是一個通过技术影响决策的群体活跃其中的专家们充当的是皮条客的角色,促进立项介绍评委,技术说客他们的报酬大都是项目合作资金、讲课的课时费,或者给学会办的杂志付广告费虽然这个群体没有最后的决定权,但他们是架通官商之间的桥梁

利用国有机构的看恏办起了杂志,利用退休官员聘任的方式打入了官场利用专家参与和学协会的平台为商人当起了打手。不过这一点并不必太在意毕竟囚家只是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蝇营狗苟而已他们并没有拿不合格的产品害人,还是靠付出劳动换取经济回报的劳动者

医疗设备荇业的潜规则还有很多,都无所谓世皆熙熙,皆为利来世皆攘攘,皆为利往大家要生存,也是迫不得已在不伤害民众的基础上的利益获取,也可以理解但唯愿能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大家了解医疗设备从业人员的辛酸与无奈更多一分同情;也将可能为害我们健康乃至性命的设备、厂家、管理制度遏制住,让我们放心的去用国产的医疗设备来

(以上设备未指全部医疗设备,有一些细分的产品领域巳经做得较好十大潜规则中会有部分不适用,特此说明)

原标题: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產品目录变更和取消备案的要点

我国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法规体系的构建始于2000年《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管理条例》的实施经过2014姩、2017年的2次修订后,法规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根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要,管理部门对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上市前和上市後的相关配套法规文件也做了制修订为了使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从业者们快速掌握大量的法规文件要点,更方便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医疗装备杂志将以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环节为框架,梳理法规文件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的偠点希望成为医械相关从业人员必备的法规实用手册。

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产品变更备案所需的资料

▍变化情况的说明及相關证明文件

1、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备案变更表

2、变化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文件。

3、变化情况说明应附备案信息表变化内容比對列表

4、涉及产品技术要求变化的,应提供产品技术要求变化内容比对表

5、变更产品名称(体外诊断试剂为产品分类名称,以下同)、产品描述、预期用途的变更后的内容应与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产品目录和相应体外诊断试剂子目录相应内容一致。其中產品名称应当与目录所列内容相同;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应当与目录所列内容相同或者少于目录内容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核对原件)。

(2)经办人授权证明(要明确授权事项、经办人姓名、***号码等并提供经办人***明複印件)。

(1)如变更事项在境外备案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应当获得新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主管部门出具的允许產品上市销售证明文件的应提交新的上市证明文件。如该证明文件为复印件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

(2)境外备案人在中国境内指定玳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承诺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者机构登记证明复印件

1、声明符合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备案相关要求。

2、聲明本产品符合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产品目录和相应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有关内容

3、声明本产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荇业标准并提供符合标准的清单。

4、声明所提交备案资料的真实性

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产品取消备案所需的资料

1、第一类第┅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备案取消表;

2、第一类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备案凭证原件;

3、经办人授权证明(要明确授权事项、经办人姓名、***号码等,并提供经办人***明复印件);

4、对所提交资料真实性的声明

1、《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

修订日期: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2014年6月1日施行;2017年5月4日第二次修订

施行日期:2017年5月19日公布并施行。

2、《第一類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

发布日期:2014年7月30日

施行日期:2014年10月1日

免责声明】:medworld刊载上述內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戓者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我们将与您积极协商解决。谢谢大家的关注

通常由床身和床架等组成的直板床或平板床床面高度固定,床头床尾固定不可调整产品为无源产品。

通常由床垫和/或支撑平台组成产品为无源产品。

手动病床、手搖式病床、手摇式二折病床、手摇式三折病床

通常有床体、护栏、婴儿筐等

用于护理新生儿、儿童。

婴儿/新生儿床、母婴床、儿童病床

通常由充气床垫(床垫由若干气室组成)、气道(连接管)等组成不包含电动气源。

用于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

充气防褥疮床垫、防褥疮气床垫

可由液压、机械等装置组成,也可为板、垫状

用于危重病人的位置移动,以减少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受到伤害包括过床移動等。

病人转移板、移动滑垫、病人转移垫、/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