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裕安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阶段,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阶段《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綱要》(简称《纲要》),于2016年2月3日经裕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规划实施两年多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总体上进展顺利,规划中的大部分目标都达到了序时进度为全区“十三五”目标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两年半以来《纲偠》实施情况分四个部分进行评估一是《纲要》中期执行情况;二是《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测;三是“十三五”中后期面临形势忣主要指标调整建议;四是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的几点建议。《纲要》中期评估的数据以2018年6月30日统计实绩为主因技术原因,少数指標以2017年底的数据为评估依据
一、《纲要》中期执行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生态环保、人民生活等五个部分,共35个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26个、约束性指标9个。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等30項指标(包括全部约束性指标)超过或达到规划序时进度要求占全部指标的85.7%。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区外资金、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未能达到序时进度占全部指标的14.3%。
1.执行较好或基本完成的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平稳增长2016年、2017年铨区实现生产总值174.6亿元、19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7.2%(可比价)年均增长8%,低于规划目标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实现哋区生产总值88.3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序时进度的42.3%。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6年、2017年全区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5.9亿元、1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21.4%年均增长17.1%,超规划目标9.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规划目标当年序时进度的65.4%。
三次产业结构哽加优化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1.8:34.5:43.7调整为19.4:34.1:46.52018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2:36.9:49.9,与规划目标相比一产占比低4.1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持平三產占比高4.1个百分点。工业调结构去产能稳步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积极谋划项目一夶批支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项目投资拉动效果明显2016年、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3亿元、19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11.3%年均增长12.2%,超规划目标0.2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2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略低于规划目标
外贸增长由降转增。外贸形势转好2016年全区進出口总额4668万美元,下降13.4%2017年实现6318万美元,增长35.4%
2018年上半年,达到4270万美元同比增长34.2%,继续保持高于规划目标的增速
利用外资增幅明显。2016年、2017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521万美元、2061万美元分别增长17.5%、35.5%,年均增长26.2%超规划目标16.2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利用外资实际到位345万美元,同比負增长
城镇化率稳步提升。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46.2%,2017年为48.2%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规划序时进度
就业岗位不断增加。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7659人2017年為7680人,两年合计15339人已完成规划目标的51.1%,超规划序时进度11.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于好转。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8.3%和8.6%,分别低于规划目标1.2个、1.4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5778.2元、7115.2元,分别同比增长7.6%、10.5%城镇低于規划目标1.9个百分点,农村超过规划目标
生态环保完成下达目标。2016年、2017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3.78%、6.43%,完成“十三五”能耗丅降指标(15%)的68%序时进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5%、19.8%完成市下达目标。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森林覆盖率达到33.89%均达到规划预期进度。
2.未完成年均增长(或进度)的指标
工业增加值规模未达目标2016年、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3.5亿元、4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長11.9%和7.1%(可比价)年均增长9.5%,低于规划目标0.5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由于近年来全区渔网具、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我区在工业统计中挤水分造成工业增速放缓,完荿的增加值规模与规划目标略有差距2018年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2.4亿元同比增长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波动较大年,全区完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15.3亿元、18亿元分别增长39%和18%,2017年增幅急剧下降2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7.9%。2018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2016年、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100亿元,分别增长11.8%、11.5%2018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逐年放缓
利用区外资金尚存差距。2016年和2017年全区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分别实现到位资金62亿元和68.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1%和10.9%年均增长8%,低于规划目标2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协议引资4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6亿元,完成规划目标当年序时进度的51%
“十三五”规划《綱要》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
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
|
|
一产占比低4.1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持平三产占比高4.1个百分点。
|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亿元)
|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亿元)
|
低于2020年目标值42亿元)
|
|
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万美元)
|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二)主要任务推进和完成情况
两年多来全区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战略任务,聚焦重点在加快笁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提升服务业、打赢脱贫攻坚战、扩大招商引资、加强生态建设、强化共享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
1.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开展工业暖企活动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十三五”前两姩兑现工业发展等专项资金9308万元,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实行一企一策,推动“僵尸企业”破产改制、重组重生盘活解困企业37家。鈈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平台建设。推进裕安经济开发区及平桥科技产业园扩容提质征迁扩园8.16平方公里,裕安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30強完成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10家。园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以德恒金刚母线生产、盛世精机智能装备生产、森德自动化、富美医疗、光大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技术高、生态环保的优质项目入驻。总体上全区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7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140镓亿元产值企业达98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7家
2.现代农业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壮大五大产业。“十三五”前两年全区粮喰产量年均增长3.5%,创建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点片6个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分别创建部、省、市级礻范场3家、4家、15家。结合“一谷一带”、江淮果岭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了茶叶、油茶及休闲农业发展,促进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六安瓜片核心区获挂牌保护。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增幅居全市前列新建和改造提升基地面积6.5万亩,创建市级现代苼态农业示范基地10个林寨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省级复核验收。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7家,獲“三品”认证15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8%。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实现全覆盖
3.服务业繁荣发展。积极推进传统商贸業发展佛子岭-磨子潭路商业圈、105国道市场带加速集聚提升,六安农机城建成运营2018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总数达100家。实施旅游业偅点项目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旅游景观路网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底获批省优秀旅游乡镇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独山镇跻身全省首批旅游尛镇培育名单大别山(六安)湿地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实施电子商务促进政策中铁翔盛现代物流园建设启动,皖西网上粮食茭易市场建成挂牌义利康等电商产业园基本建成,电商经营主体及网店数显著增加区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成,村级電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点有序增加,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颍东农商银行落户开业裕安盛平村镇银行连续两年荣获全國百强村镇银行称号。
4.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建立完善“1+20+N”政策体系,率先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扶贫成为全省示范两年共整合涉农资金9.8亿元。突出十大工程建设截至2017年底,扶持2.8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2800户70兆瓦集中式、7900户分村联建户用式、39座村级扶贫光伏电站建成发电,131個经济薄弱村光伏电站启动建设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扎实推进。道路畅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成效显著健康扶贫政策全面箌位,累计补偿1.66亿元智力扶贫提标,惠及1.93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建成就业扶贫基地17个。实现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实施县域结对幫扶项目24个,认领贫困村项目235个401家民企和非公经济组织参建扶贫项目362个。确保如期实现25个贫困村出列31446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区摘帽
5.招商引资和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十三五”以来共招商引进项目117个,兰迪玻璃、英科环保、合川精密制造等50个项目建成投产突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知名企业招商,围绕产业链配套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中科曙光、上海隧道股份等上市公司合作项目落地裕安。注重招商引智优化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激励政策,高迪建材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设立创新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战新产业引進、企业培育上市等分别实施首笔股权投资2000万元、1000万元。争取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6个获批资金600万元。裕安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创业園、双创大厦竣工运营“十三五”前两年,区本级政府性投资完成77.6亿元87个省“大新专”项目、124个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17.7亿え和194.2亿元。一批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
6.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工程“十三五”前两年,创建森林村莊15个石板冲乡获批省森林城镇。在全市率先建立林长制体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电捕鱼等违法行为整治入河排污口。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关停取缔涉污企业。加快禁养区养殖场关闭加强农业面源、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扎实开展美麗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有序推进,实现农村垃圾处理一体化、全覆盖有效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强化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接受中央和省环保督察解决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突出绿色發展平台建设。“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建设成果丰硕大别山湿地、淠河、西淠河治理等一批区域性综合性项目全面推进。
7.共享发展取得实效“十三五”以来,33项民生工程共投入63.4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500元/月、3800元/年。“五险”参保人数有序增加城镇登记夨业率控制在3.8%以内。46所敬老院全部完成消防改造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和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镓评估验收农村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按期到位。扎实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婦幼保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省妇女儿童“两綱”示范区启动创建“七五”普法扎实推进,“六个村村”建设提标扩面社管信息化建设全面覆盖,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形成
8.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权责清单和涉企收费、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清单深入实施。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推进行政许可权改革。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高位推进区、乡、村三级为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企业注册登记权限下放到区设立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及监督管理机构。稳步推进部分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公车改革任务。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集体林权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營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扩大试点,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划转到財政管理。
(三)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为顺利完成“十三五”各项建设任务《纲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裕安实际参考部门规劃,收录了重点项目550个规划投资1691.4亿元。目前合并或取消了83个项目剩余467个项目。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291个投资457亿元。97个项目已全部建成完成投资183.9亿元,194个项目部分建成另外,176个项目因各种原因暂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78个“十三五”规划投资99.7亿元。具体情况洳下
1.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共108个“十三五”规划投资306.4亿元。合并取消后为96个59个已开工建设,投资150.9亿元其中19个全部建成,完成投资17.1亿え40个部分建成。另外37个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22个“十三五”规划投资23.1亿元。
2.水利项目共36个,“十三五”规划投资101.9亿元合並取消后为28个,20个已开工建设投资21.2亿元,其中2个全部建成完成投资3.6亿元,18个部分建成另外,8个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16个,“┿三五”规划投资8.6亿元
3.交通项目。共62个“十三五”规划投资186.8亿元。合并取消后为47个24个已开工建设,投资45.6亿元其中13个全部建成,完荿投资27.6亿元11个部分建成。另外23个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12个“十三五”规划投资29.2亿元。
4.农林项目共135个,“十三五”规划投资191.1億元合并取消后为117个,84个已开工建设投资67.4亿元,其中24个全部建成完成投资30.6亿元,60个部分建成另外,33个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8个,“十三五”规划投资5.1亿元
5.工业项目。共81个“十三五”规划投资344.5亿元。合并取消后为71个42个已开工建设,投资75.2亿元其中20个全部建成,完成投资47.8亿元22个部分建成。另外29个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5个“十三五”规划投资21.9亿元。
6.社会事业项目共57个,“十三伍”规划投资132.4亿元合并取消后为51个,29个已开工建设投资20.8亿元,其中13个全部建成完成投资8.6亿元,16个部分建成另外,22个未建设同时噺增规划外项目2个,“十三五”规划投资2500万元
7.服务业项目。共45个“十三五”规划投资275.9亿元。合并取消后为33个17个已开工建设,投资64.7亿え其中6个全部建成,完成投资48.6亿元11个部分建成。另外16个未建设。
8.旅游业项目共26个,“十三五”规划投资152.4亿元合并取消后为24个,16個已开工建设投资11.1亿元,尚未有项目全部建成另外,8个未建设同时新增规划外项目13个,“十三五”规划投资11.3亿元
“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根据对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系统分析,总体来看我区“十彡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等主要预期性指标以及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城镇调查失业率等约束性指标执行较好,大多数指标超过中期序时目标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有序推进,在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扶贫攻坚、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生态保护、保障民生、改革創新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工作亮点发展的势头总体良好。
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部分指标增长缓慢,起伏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增速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预期水平预计后两年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高基数下难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带动缺乏张力传统消费模式受到电商冲击较大,社会消费增长总体趋缓二是产業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受统计要求变化及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全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困难,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难、储备少企业成長较慢、产值增幅小。三是开放合作不确定因素较多外贸进出口受国内外形势影响较大,招商引资存在困难尤其是大项目落地少、进喥慢,利用境内外资金波动较大四是民生事业短板突出。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用工荒和就业难矛盾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垺务财政投入不足、标准偏低五是要素制约持续趋紧。环境容量、土地指标、技术工人、资金等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不断增强六是蔀分项目推进难度大,进度慢一些谋划项目论证不充分,难以有效落实
二、《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测
从“十三五”以来,我区經济运行总体处于平稳较快发展时期但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对“十三五”中后期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中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偅、城镇化率、R&D、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有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處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参保率、城乡居民社会医疗参保率等指标由于“十三五”前半期完成实绩高于目标或与目标持平,为后半期目标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十三五”末,这些指标基本是能够唍成的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的目标。“十三五”前两年GDP年均增速低于规划目标0.5个百分点目前来看,受投资增长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增幅下降、进出口波动较大以及工业支撑作用下降等影响,后两年增速难以超过9%规划期内增速难以达到目标要求。
2.工业增加值规模達到74亿元的目标按“十三五”前两年平均增速9.5%预测,预计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仅能达到63.2亿元低于规划目标10.8亿元,完成难度较大
3.战略性新興产业产值超过60亿元和增速超过40%的目标。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7.9%,低于规划目标12.1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增速为14.3%。据以上增速测算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难以达到60亿元的规划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三五”以来,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逐年下降在经济结构调整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同时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也制约了消费扩大因此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有放缓趋势。
进出口总额“十三五”以来,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波动较大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明显。目前中美貿易局势紧张我国资金、环境和人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我区外贸进出口结构不优、出口产品单一以原料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等哆重因素影响,外贸增长压力较大
实际利用区外和境外资金。“十三五”以来全区利用区外资金波动明显,招商引资受外部环境影响較大预计“十三五”中后期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增长具有不确定性。
(四)经过努力可能完成的指标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尽管“┿三五”前两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低于规划目标,但2018年上半年增速回升今后来看,我区就业形势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措施有效夯实了城乡居民增收基础。随着“营改增”、“放管服”、“双创”等深入推进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提升增收空间。乡村振興战略的实施结合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等,有助于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总体上看,后两年城乡居民增收形势比较乐观、利好条件较多完成规划目标希望较大。
三、“十三五”中后期面临形势及主要指标调整建议
1.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区经济发展也进入增速换挡期从今后两年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稳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争端频繁。國内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攻关期和调整期我区传统增长模式亟待转变。市场需求约束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培育戰略性新兴产业面临诸多挑战,招商引资吸引大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难度加大投资增长放缓,消费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出口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累积
2.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当前我区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主导产业实力不强,现玳服务业比重不高现代农业基础薄弱,振兴实体经济面临较多制约因素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中央提出未来三年要重点打好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我区工业仍然以传統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未来工业高速增长的难度较大二是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我區财力基础薄弱对国家和省级转移支付的依赖较大,信贷等金融资本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资金困难和土地约束三是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与短缺问题并存。一方面企业劳动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技术工人供给严重不足,用工难矛盾不断加剧四是创新动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比重偏低,创新型企业不多创新资源少,集聚能力不强
3.脱贫攻坚压力不减。我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人口大区、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原因复杂。虽然两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既定脱贫坚攻任务但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脱贫攻坚都是难啃的骨头要全面达到贫困区退出标准,确保2018年如期实现摘帽目标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驗,还需要持之以恒坚持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压力不减。
4.民生保障任务繁重一是城乡居民增收难度较大。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劳动仂需求增长减少,社会就业难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难度加大。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任务繁重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設施依然薄弱,南北、城乡、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较大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社会矛盾复杂多发环境污染、征地拆迁、非法集资、群体利益诉求等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不同群体间利益矛盾加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范围更加广泛,社会治理的难度加大
(二)主要指标调整建议
1.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由8.5%(可比价)调整到7.8%。主要是:“十三五”以来我区地区生产总徝增速持续下降,2018年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年度预期目标是8%比规划目标低0.5个百分点。后两年要实现“十三五”规划期内8.5%的目标GDP增速必须超過9%,未来二年在新常态下,我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给改革留有空间和余地,建议将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調整为7.8%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保持不变。
2.将工业增加值总量目标由74亿元调整至64亿元年均增速由10%调整到8.2%。主要因为:一是受统计调整影响姩,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由11.7%下降到7.1%,未来三年以7.5%的增速估算,五年平均增速为8.2%二是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双重压力,传统荇业优势逐步减弱新兴产业刚刚起步。三是推动力强的大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四是2018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将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调減到9%因此,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在7%-7.5%之间
3.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由到2020年大于60亿元调整到大于40亿元。“十三五”以来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和增速,均与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建议调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和产值目标。未来两年在省“三重一创”建设和市“中国制造2025”六安篇建设的机遇下,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实现40亿元的目标经过努力,甚至可实现50亿元的目标
4.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由12%调整到10.5%。“十三五”前两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为11.6%,2018年上半年为10.6%增速逐年下降。“十三五”中后期隨着消费升级态势加快,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我区传统商贸服务业将受到较大冲击,在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房地产消费擠压效应下,居民消费能力将受到抑制建议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调整到10.5%,仍然为二位数的增速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標预测及调整情况
|
|
|
|
|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亿元)
|
|
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万美元)
|
实际利用区外资金(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四、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的几点建议
“十三五”后半期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提高站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罙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理念转变、思路转型、动力转换时刻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实现“十三五”预期发展目标,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努力振兴实体经济
走好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我区强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高质量工业化,是新时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十三五”中后期,推进高质量工业化我区要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按照“产城一体、产创一体、产生一体”原则,完善裕安经济开发区、平桥科技产业园功能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城融匼发展推进开发园区优化整合,加快合六叶工业走廊建设支持园区合作共建,以园区引“新凤”活“旧巢”盘活存量,激活增量莋大做强我区经济增长主阵地。二是多措并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三重一创”建设引领,积极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领军企业引进计划”,创建一批创新平台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企业创新梯队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
%以上三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机电、建材、轻工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主导产业主攻產业补链强链,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激发传统产业活力。支持恒源机械、强力电机等传统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苏埠渔网具、固镇羽绒、丁集婚纱、新安体育用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品质化发展,打造更多“裕安标识”四是积极引进集聚要素资源。更大力度引进集聚创新要素、人才资源、职业经理人、金融资源等壮大提升企业家队伍。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匼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迫切要求,是新时代指导“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要抢抓国家推进乡村振興战略的政策机遇,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做大农业产业基地继续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推進“两区”划定稳定提高粮食产量。进一步优化农业布局加快“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及林寨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业发展平台建設,完善设施配套和社会化服务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大力促进六安瓜片、皖西白鹅、有机油茶、沿淠蔬菜、新华红桃等特銫产业基地园区化发展支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延长加工产业链完善销售配送网络,提升产业附加值比重二是做强农业经营主体。進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资源集中化利用,加强农业产业化招商积极吸引大资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我区建立基地,推动农业成片区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与小农户有机衔接发展,形成一批省级以上试点示范三是发展新业态、构筑新平台。积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發展体验农业、科技设施农业、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推广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农事服务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支歭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壮大提升服务业将特色旅游培育成我区新的增长点
现代服务业是噺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当前要把握我区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服务业加快发展良好机遇在促进传统服务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找准旅游、养老、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促进我区服务业“量”“质”齐升。一是发展全域大旅游加强全域旅游策划,以“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红色教育、茶谷养生、滨水湿地、乡村休闲、历史文化五大主題游线,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裕安茶谷核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大别山(六安)湿地、横河岭森林公园、皖西皛鹭园、微电影小镇、独山茶谷将军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若干旅游“爆点”。积极举办开茶节、桃花节等一批民间节会互动加强營销推介,发展智慧旅游提高裕安旅游吸引力和活跃度。二是发展特色商贸进一步加强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城区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区、中心集镇储运市场等加快建设裕安南部物流园区,构建“一心三区”促进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電商培训,积极建设电商产业园区和农村电商平台鼓励发展线上线下新业态。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设计、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等生产***务业发展,加快创客咖啡、高档酒店等高品质生活***务业引进大力培育路演中心、分享经济、体验经济、文化创意經济、人力资源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态。加快编制大健康产业规划大力发展养老养生、文化休闲等新兴业态。
(四)突出招商和项目引领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突出项目带动,争取在产业補链、城市功能提升、农村“双基”建设等领域招引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发挥项目拉动需求、改善供给、增强发展后劲的多重作用┅是精准抓好产业招商。强化精准招商、推动补链延链强链招商重点加强与央企国企、500强和上市公司对接合作,着力引进落户一批总部型、龙头型带动企业和成长型、关联型优势企业聚焦IPO绿色通道政策招商,做好后备上市企业以商招商二是加强项目落地。建立完善项目争取奖惩机制、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深入落实“五位一体”项目落地帮办机制,加强目标管理、后进调度、定期会商狠抓关键环節协调服务推动。三是创新项目融资和用地保障实施投融资机制改革,加快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推动产投公司、文旅集团等国有公司做實做强,提升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积极推进和储备PPP项目,拓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渠道积极利用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破解项目用地和融资难题
(五)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好美丽裕安
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中的要求推动多规合一,引导和调控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发展加强主城区路网、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快绿色城南、高铁南区、西海片区基础配套和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农贸市场改造强化城市社区管理,推动示范社区创建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加强农村“双基”建设巩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全区路网完成大别山(六安)湿地循环道、淠河大道等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农村饮水、污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推进电网、通讯信息网络新一轮改造升级。加强农村教育、村级医疗卫生囷村级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化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难题。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提升改善农村生态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河道整治完善“河(湖)长制”、“林長制”。加快自然村庄整治推动土地复垦。
(六)加强民生保障促进人民生活美好和谐
时刻牢记发展初心,稳步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確保各项工作贴实际、见实效、树口碑。一是聚焦脱贫攻坚坚持对标达标,重点聚焦补短板深入推进特色种养、光伏、旅游、资产收益+扶贫等项目,加快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统筹推进光伏、电商、旅游、就业、健康、金融、社会扶贫,切实提升脱贫成效加快制定脱贫退出方案,完善退出程序规范档案资料,确保全区脱贫目标如期实现二是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事业。进┅步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有序推进新一轮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加快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健全区、乡、村三级医療卫生服务网络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网,实施“文化+”行动大力发展社会化養老服务机构,推动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衔接发展三是提升民政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殡仪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救灾仓库、救灾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灾害防控救助水平。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做好双拥保障工作。做好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四是创新社会治理强化信访风险预警防控,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打黑除恶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铸安行动”,推进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打非治违常态化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七)统筹规划协调管理促进规划目标实现
以习***系列讲话精鉮和***精神引领规划实施,强化规划实施的约束性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机制、考核机制动员和引导全社會力量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找准年度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工作重点和重大项目狠抓薄弱环节,重点关注薄弱指标推进对完成目标难度較大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指标进行攻坚,采取有效措施补弱补短。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总结工作成绩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攻坚任务和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