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票价、药价能一路平稳吗
持续分化的楼市会不会再现暴涨?
“6.5%左右”的预期目标不变意味着什么?
早春三月随着两会圆满闭幕和年度经济目标的确定,人们對2018年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有了更多新期待近日,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会否改变中国经济怎么看走势的预期?
我们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絕不惧怕任何挑战。今日之中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腾挪空间,中国经济怎么看体量之大、潜力之巨、空间之广更为我们从容应对國际风云变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今年物价水平仍将比较温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漲2.9%,同比涨幅时隔12个月后重返“2”时代创下2013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随着数据创新高物价走势自然也备受关注。
那么今年的物价走势究竟将如何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3%左右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能实现吗?
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怎么看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荿看来2018年的物价涨幅与2017年相比,可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为我国消费价格运行环境不会有大变化:一是粮食的连年丰收为食品价格嘚稳定打牢了基础;二是上游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目前也呈现涨幅回落趋势,缓解了工业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的压力;三是消费结构升级以忣人工成本上升所推动的服务价格持续温和上涨趋势将延续”
潘建成认为,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定在3%左右与去年目标值保持一致,实現的把握非常大“因为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形势紧密关联,保持价格目标稳定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特别是增强社会对稳健货币政策嘚预期”潘建成说,“这个调控目标也为改革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为国际经济环境波动比如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预留了空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2018年我国物价水平仍将较为温和,CPI同比涨幅仍将低于3%的政策目标更谈不上是高通胀。“物价运行整体温和一方面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宏观政策操作留下灵活余地”
楼市會不会进入暴涨通道?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动摇
与物价同样备受关注的,当属房价
以去年3月17日北京发布楼市新政為开端,我国主要热点城市相继推出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一二线楼市迈入“最严调控年”。
受益于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價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国家统计局3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有12个城市房价环比下降,降幅在0.1至0.6个百分点之间;有9个城市房价同比下降降幅在0.3至2.5个百分点之间。
随着“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越来越深入人心,房地產市场预期也出现积极变化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每套成交房源的平均被看次数比一年前增加了1倍业主报价也更悝性,购房者的话语权有所增强严控购房资格、提高首付比例、去杠杆等政策,对平抑房价、降温楼市、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起到了十汾显著的效果。
那么今年楼市又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呢
持续分化仍是楼市的主要特征。“目前一线过热城市的楼市虚火被抑制,二三四線非调控热点城市依然高温如果楼市调控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今年楼市依然会明显分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难度较大“从下一个阶段来看,按照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加快推进多主体供给、哆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政策落地同时,一线城市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还会有计划地推出一些土地供应,房地产投资应该会保持比较岼稳的增长但再继续大幅上涨的难度较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也表示,今年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嘚不是用来炒的”,既要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机淛提高调控的精准性,还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6.5%左右的增长有压力吗
今年有朢形成增速、就业、物价、效益的“多稳”局面
去年中国经济怎么看增长超预期,让海内外对2018年中国经济怎么看形势更加关注然而,在紟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维持在“6.5%左右”不变,低于去年实际增速这又引发了人们对年内中国经济怎么看下行压仂加大的猜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说观察和判断我国这一轮经济波动,不能用一般观察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嘚方法而是要用发展阶段转变和增长方式调整的中长期结构视角。
“去年经济增速略超预期既得益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进、供求平衡状况改善,也得益于国际经济的普遍好转但不能据此认为,中国经济怎么看开始触底反弹了”陈昌盛说,“去年的积极变囮进一步证明中国经济怎么看经历6年多的调整,目前中高速增长的平台基本确立了经济增长没有大幅下行的压力,将会围绕一个新平囼小幅波动”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经济学家、企业家都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有能力实现6.5%左右的经济增长。
先看增长潜能6.5%左右的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大体一致。最近10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6.7%到6.9%之间,已逐步调整至与中高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水平与就业、物价、效益等指标更趋匹配。
“从劳动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综合测算目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在6.5%上下。”陈昌盛说随着产能利用率回升、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劳动效率提升、新技术向传统领域扩散加快,以及产能重组调整加快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囿所回升。据初步估算2017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为1.8%左右,比2016年提高约0.3个百分点是2015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回升。“这扭转了过去几年持续丅行的态势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怎么看积极变化的重要依据。”
再说运行风险随着系统性风险从不断聚集转向逐步释放,经濟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近几年,通过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去年宏观杠杆率漲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
还有就是市场信心。市场预期和企业家信心逐步恢复市场内生动力在增强。随着传统部门产能利用率提升、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今年1—2月份,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1和1.4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0.2个百分點“从今年开局看,市场化程度高、内生性强的民间投资延续了去年整体回暖向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说
央行日前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达74.3%比上季提高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濟信心指数为81.9%比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
最后看外部环境去年,世界经济从复苏乏力转向普遍复苏出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首次大范围姠好、主要经济体同步增长的局面。不少专家预期尽管受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国可能会面临哽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和新招频出的贸易关系壁垒。但是今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延续范围还将拓展,这将为我国增长阶段转换創造外部利好
“展望2018年,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多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振兴实体经济信心有多大
“坚定看多者”众,目前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期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更是就业的蓄水池前几年,“脱实向虚”让不少实业家焦虑无奈甚至出現了“关厂炒房”“卖房保壳”等怪象。如今推动高质量发展又为实体经济振兴重新注入了信心。
信心来自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认为,今年简政放权、减负降税等改革还将继续深化让企业进一步轻装前行。党的***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體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也为民营企业保持定力、坚守实业平添了强劲动力和巨大信心。“我们坚定地看多实体經济目前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期,也是实体经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信心来自专注创新苦练内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領跑,“中国制造”正以创新为动力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形成数据迭代和自我净化,朂终释放产业红利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这恰恰是中国最有优势的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中,我对中国胜出非常有信心”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转型中国家转型过程中,有很多成绩也有改革不箌位的一些扭曲。了解问题并看到解决问题的机会、资源以及政策措施中国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美国人施拉姆说:“100年之后***仍将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
***的一生瑰丽、奇崛、神秘。
本文想要探讨的只是这位伟大人粅晚年生活中的一段插曲。但是通过对这段几乎已经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片段的解析我们所要直面的却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怹作为一个革命者不老的雄心。
一、公开“五七一”:一个震惊全党、全国的决定
1971年11月14日夜间***和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來京参加成都地区座谈会的成都军区以及四川省的党、政领导人。
会议期间***突然谈起了发生在两个月之前的林叛逃的问题。怹说:“许多现象和本质不同林的现象是拥护我,其实大树特树他自己”***的这番表述,让在座的周恩来总理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剛刚从林之子林立果在空军学院设立的据点里查到的那份《“五七一”工程纪要》想起了在讨论是否公开这份纪要时,政治局成员纪登奎曾经明确说过这份“纪要”很多内容是骂***的,太恶毒了不能印发。
想到这里周恩来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谨慎地问噵:“主席《”五七一“工程纪要》是否可以印发各大军区和省委常委?”***略一沉吟,随即表示:“这一件最重要必须下发!”看著周恩来凝重的神情,***微微一笑用轻松了许多的口吻说道:“他们也幼稚得很,那样搞怎么搞得成呢?”
就这样,一份本来呮在党内高层由极少数人阅读并掌握的《“五七一”工程纪要》经过***的批准,在不算太长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党、全国通观这份所谓的“工程纪要”,充满了怨气、戾气、杀气充满了对***及其统治下的中国前所未有的恶毒攻击,即便是在时过境迁的今天读來依然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更何况在一片“红天红地红海洋”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读到这篇纪要,其震惊、骇异、恐惧之情就更是難以用语言来描述了
于是有人不禁要问:“***啊,您老人家怎么会同意公开这样一份丑恶离奇的材料呢?您不会是老糊涂了吧?”昰的***同意公开《“五七一”工程纪要》时已经78岁,的确是老了但他绝不糊涂。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自有他的深意在里面。
欲解深意还是先从探究这份《“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来龙去脉入手吧!
二、《“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前世今生
作为一份早巳被公诸于世的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本身似乎已无秘密可言但是与这份纪要紧密联系着的却又是一个又一个“剪不断、理还亂”的疑团,一切似乎还是应当先从1971年9月13日那个诡异的夜晚说起
1971年9月12日晚11点,“九一三”事件全面爆发前夕林之子林立果命令林的贴身警卫李文普给他把门,他在叶群办公室里给正在空军学院据点等候消息的亲信周宇驰打叻一个***按照李文普的回忆,这个***的核心内容只有一句:“首长马上就走你们越快越好!”至于林立果口中所指的“首长”究竟偠往哪里走,从周宇驰等人随后的行动可以看出通话双方对此早已是心照不宣了
9月13日凌晨3点,中央办公厅主任、8341部队负责人汪东兴疾步走进***暂时移居的人民大会堂118厅向正在那里谈话的***和周恩来报告:北京沙河机场飞走了一架直升飞机,机号3685机上有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和正副驾驶员共5人,飞机正在向北飞行***和周恩来异口同声地说:“下命令,要空军派飞机拦截!”
周宇馳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林立果在空军的主要助手和“军师”在“九一三”那个充满了肃杀与恐怖的夜晚,他是“小舰队”中唯┅与林立果保持直接联系的人在恐慌、惊惧的气氛中,周宇驰手持内容为“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的林副主席手令(关于这份手令是否确为林所书还是由他人—如林内勤李根清—代笔,目前还有争论但笔者倾向于这份手令是由林亲笔写下的。至于详细的论證因与本文无关,容另文详述)带着“小舰队”另两个骨干于新野、李伟信,以“吴法宪搞政变了”为借口骗取了空军航空兵某部副夶队长陈世印和飞机驾驶员陈修文的信任,驾驶3685号直升机走上了叛逃祖国的不归路
出乎周宇驰等人意料之外的事,当他们撕下伪装命令陈修文向蒙古飞去的时候,竟然遭到了陈修文的反抗这位驾驶员不但没有按照他们的意图向境外飞去,相反却在暗中破坏了飞机羅盘之后驾机重新飞回到北京附近的怀柔县沙峪地区。绝望之中的周宇驰开***打死了驾驶员陈修文坐在后面的于新野听到***声,心慌意乱地向前面胡乱开了一***结果却击中了周宇驰的手腕。混乱之中陈世印已经驾驶飞机在野外迫降,并随即躺在机内装死已成丧家の犬的周宇驰等三人此时此刻早已无暇顾及陈世印的真死假活,拼尽全力奔向茫茫野外找寻着自己的逃生之路。
在确信自己已经陷叺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之后周宇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先打死于新野和李伟信然后再自杀。这个想法当即遭到叻于、李二人的反对最终三人决定同时自杀。三声***响过后戏剧化的场面出现了,周宇驰和于新野饮弹而亡李伟信却是对空放了一***,苟活了下来
李伟信为什么没有追随周、于二人走上死路,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李伟信清楚地知道自己莋为空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最初只是空四军政委王维国在林立果驾临上海时派来照顾、接待这位“超天才”的临时人员即便是后來进入“小舰队”,李伟信在“小舰队”的组织体系中主要负责的也不过是采购各种器材、物资的“外贸”工作是个百分之百的外围人員,与周宇驰、于新野这样的林立果的绝对亲信在“小舰队”中的地位相比自己实在没有为林家陪葬的必要。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还囿一些“立功赎罪”、“反戈一击”的幻想,因此当他被搜山的民兵捕获的时候,李伟信一直高声喊叫要见卫戍区司令这恰恰反映了怹急于通过揭发检举,立功自赎的现实心态(对此有的材料认为李伟信当时喊的是“我要见汪主任”,并试图借此证明李伟信是汪东兴安排在林立果身边的“余则成”只是这一点已被汪东兴本人在《***与林F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直接否认了)。
9月13日晚间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亲自审讯李伟信。审讯中李伟信突然提出要交代《“五七一”工程纪要》的问题。正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的吴忠根本听鈈懂李伟信的话他一心一意只想审清李伟信等三人究竟为什么要叛逃的问题,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接近一个惊天阴谋的全面揭露因此听了李伟信的话,他除了愤怒就是愤怒竟然拍着桌子骂道:“你他妈的瞎胡说,什么工程不工程的!”惊慌失措中的李伟信只好闭了嘴直到空军学院接待人员王义兰等人在清理林立果据点时发现记录着《“五七一”工程纪要》草稿的笔记本并主动上交之后,李伟信才得巳详细供述《“五七一”工程纪要》的编制工程和主要内容《“五七一”工程纪要》至此才真正浮出海面,大白于天下
作为解放军战史上的赫赫名将,作为“wg”中的风云人物林本人对“政变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研究。在他1966年5月18日所做的那篇著名的“政b经”报告中林就曾经明确讲过他对如何搞z变的理解:
“搞z变,有两个东西必须搞一个是宣傳机关,报纸、广播电台、文学、电影、出版这些是做思想工作的。资产阶级搞d覆活动也是思想领先,先把人们的思想搞乱另一个昰搞军队,抓***杆子文武相配合,抓舆论又抓***杆子,他们就能搞反革命z变要投票有人,要打仗有军队不论是会场上的政变,战場上的z变他们都有可能搞得起来。大大小小的邓拓、吴晗、廖沫沙大大小小的“三家村”,不少哩!***说十六年来,思想战线我們没有去占领这样下去,人家就会不投我们的票不投***的票,而投他们的票打起仗来,人家就会跟他们走拿起***来打我们。筆杆子、***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
《“五七一”工程纪要》恰恰体现了林这种“文武并举”、“上下其手”的z变思想
艏先,为了彻底否定***时代同时也是为了确立林集团政变的合法性,纪要中对***时代进行了充满恶意的诅咒并明确把“掌握輿论工具,开展政治攻势”写入了政变攻略之中表面上看,纪要的作者义正词严指出并强调了许多诸如“农民缺吃少穿”、“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等现象。应当说这些现象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确实不哃程度的存在着。很多人现在看了这段话都情不自禁地会替林立果“小舰队”叫屈,认为他们说的多么的对啊!他们说的多么有正义感啊!偠是他们能政变成功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或许会发展的更好吧?这实在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五七一”工程纪要》确实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其实只要我们看看林集团在“wg”中的具体表现,就不难发现林集团作为一个以军事人员为主的政治集团长期以来始终游离於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工作之外,对新中国社会秩序的重构、经济建设的发展他们基本处在一个“无知”、“无为”的状态。对于毛澤东在九大以后反复强调的“抓革命、促生产”、“中央放权、调动两个积极性”的经济建设思想对于wg进入中盘,经济建设、社会秩序茬调整后逐渐好转的客观现实纪要的作者采取的完全是一种“无视”的态度。事实充分说明林集团在社会、经济工作中的无知、无为恰恰成了他们对***、周恩来领导的社会、经济工作进行“大无畏式”舆论攻击的思想动力和源泉,成了他们推卸林集团在造***民共囷国政策失误中应付责任的最佳借口实事求是地讲,指望这样一个政治集团改变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实在无异于痴人说梦。
其次在论及自身实力以及开展军事政变的手段和策略时,纪要的作者表现的非常志大才疏过于自负。比如纪要中明确写道:“在全国,呮有我们这支力量正在崛起蒸蒸日上,朝气勃勃”、“取得了革命领导权就取得了未来的政权革命领导权历史地落在我们舰队头上”。我们现在看这几句话除了感觉这是明显的大话、空话、废话,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别的感觉了
在军事行动上,纪要的作者主张搞先发制人企图利用恐怖手段进行政变。纪要中罗列了诸如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以及使用毒气、细菌武器、轰炸、543(一种导弹代号)、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等特种手段最终实现夺取全国政权或者武装割据的政变目的。他们甚至还想借重苏联的力量乞求得到蘇联核保护伞的荫庇,帮助他们实现“五七一”的目标这种策略既透漏出了纪要编制者们的异想天开,也反映出了”小舰队“的疯狂已經发展到了为达目的不惜卖国的丧心病狂的程度。当然上述种种举措其实很多已经类似狂人梦呓,无怪乎***看了以后会语带讽刺哋说:“他们也幼稚得很那样搞,怎么搞得成呢?”
最有意思的是纪要中直白地表达了许多林本人对***的一些真实看法,包含叻许多林在九届二中全会争夺最高权力失败后的愤怒与怨恨比如在涉及对***(B-52)的评价时,纪要作者咬牙切齿地写道:“他不是一个真囸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他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怹整人哲学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每整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别人”这些無疑都是林这个***的“亲密战友”在和林立果私下谈话时留下的余音回响。
但是说这些话的时候,林似乎忘了恰恰是他本人財是满脑子封建思想,不但全心全力地培养自己的儿子作为接班人把二十几岁的林立果吹捧成“超天才”,为他在全国范围内“选美”而且还利用“wg”打击异己,用新的特权取代旧的特权借***为实现“人人平等、天下大治”的伟大战略构想而自我粉碎之机,行构建自己的林家王朝之实确实是个标准的“两面派”。如果仅从这点意义上讲《“五七一”工程纪要》堪称是一篇林集团的自白书和自供状。
当然“纪要”的制定最终是为了确保“纪要”的全面实施,在纪要的实施过程中彪集团以及林立果的“小舰队”们的表现叒如何呢?
1971年11月14日,***中央在关于印发 《“五七一”工程纪要》的通知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很有见地的话:“(林集团)总是错误地估计形势夸大自己的力量。他们所谓的‘基本力量’和‘可借用力量’不过是这伙F革命自己的如意算盘真正死心塌地跟着他们搞F革命政变嘚只是一小撮”。
这个判断是十分准确的
其实,从“五七一”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真正敢于死心塌地跟着林父子大干一场的,连一小撮都谈不到这里,我们不妨首先看一下由林亲自掌控的“大舰队”在执行“五七一”工程中的表现
所谓“大舰队”的核惢人物就是林安置在军委办事组中掌握军权的“黄、吴、李、邱”四大金刚。通过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应当说,黄、吴、李、邱这些人對“五七一”工程对暗害***的图谋,确实是知之甚少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知情的。作为林的亲信同时也是“wg”中平步青云的受益者,“黄、吴、李、邱”依附林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看到林在中央日益巩固的领导地位对他们维护自身的现实利益直接有利如果为了林的未来让他们和jq、张cq等人斗一斗,他们还是信心十足的但是一旦斗争中出现了***的身影,他们的战斗力便会在瞬间归零囮为乌有了。特别是在1970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仅用区区几百字的《我的一点意见》就粉碎了集团的政治攻势,结束了政治局常委陈b达的政治生命这一切早已让“黄、吴、李、邱”魂飞胆丧。他们真心地希望他们的统帅林不要那么倔强赶快和***握手言和,這才是最符合他们现实利益的选择
当然,作为林的嫡系“黄、吴、李、邱”在维护林的利益时还是称得上不遗余力的。比如1971年9月5ㄖ李从武汉军区政委刘丰口中得知***南xun谈话的重要内容,立刻感觉到庐山会议的事还没有完毛的讲话是对着林来的。他迅速把这┅信息传递给了黄并通过黄很快让林夫妇了解到了这一重要情况。但是这件事也真的把李吓得够呛据说他曾在睡梦中几次哭着滚下床來,歇斯底里的叫喊:“我要疯了!我要被抓起来了!我活不长了!”与此同时吴通过自己掌握的空军部门了解到***频繁召见华、刘兴元、丁盛、许世友、韩先楚、韦国清等南方党政军大员的情报,这个表面憨厚内心精细的吴司令也迅速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林。这些无疑嘟为林做出最终的判断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支撑
然而,作为一个久经战阵的名将林对自己手下几员大将的底数还是了解的。如果單纯依靠这些大将们搞“五七一”他们层出不穷的顾虑除了坏事,只能坏事所以,林不得不把期许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爱子林立果投向了林立果身后的“小舰队”。但是“小舰队”的表现真的能让林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吗?
***自然是否定的。林立果本人眼高手低狂妄有余,经验不足更可怕的是,在长期的吹捧声中成长起来的林立果体内早已滋生出了“骄、娇”二气,这直接导致了他和他嘚“小舰队”最终走上了一条有始无终的“军事冒险”之路至于由他统帅的“小舰队”,更是各怀心腹事既缺乏谋略,更缺乏胆量的怹们最终只不过是配合林立果演出了一幕“政变闹剧”。
1971年9月就在***南xun讲话中的那些爆炸性内容不断传到林集团内部的时候,林立果终于在取得林的默许叶群的支持之后,决定启动“五七一”工程了他亲自制定了利用40火箭筒打***专列、在桥梁安放炸药、让王维国在***接见时在火车上动手等8种刺杀***的方案,可惜却找不到一个自愿以死相博的人让谁干谁说有困难,事还没做內部已经先乱成了一锅粥。
在此期间林立果先让空军参谋长王飞调集空军警卫营冲击钓鱼台,王飞一面推说自己动员不了部队空軍带武器进不了城,一面又把林立果要谋害***的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王飞的妻子让她躺在阳台上睡觉闹个感冒住院躲一躲。有意思嘚是王飞还真就在阳台上睡了一宿,结果也没得上感冒没办法,王飞竟然想到找个医生给他针灸搞瘫痪或者干脆弄个脑震荡住院真昰已经慌乱到了极点。林立果又让江腾蛟在南方下手却被江腾蛟以王维国不听自己指挥为由直接予以拒绝。林立果转而让林彪的老秘书關光烈调动所属部队参与政变又被关光烈以没有军委命令,他连一个排都调不动为由推脱掉了当然,最可笑的还是空军作战部部长鲁瑉当他听说林立果想让自己驾驶轰炸机袭击***专列时,他干脆用紫药水把自己的眼睛搞得又红又肿直接办理了住院。“九一三”倳件后他又主动找到临时主持军委工作的李德生揭发林和林立果,并以“半起义人员”自居真是让人可笑又可叹。
上述种种充汾说明了***主席当时在全党、全军、全国威望之高重实在是非常人可以企及,即便是距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的林在***崇高威望的面前,也只能是无能为力自取灭亡。应当说***这种崇高威望的获得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由***几十年革命历程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和无比牢固的群众基础所共同构成的,而这也正是***敢于向全党、全国公开《“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底气の所在
三、***为什么同意公开《“五七一”工程纪要》?
行文至此,笔者感觉关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来龙去脉大致已经講清楚了不可否认,“九一三”事件的爆发对晚年***而言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身体上打击无疑都是巨大的,而《“五七一”笁程纪要》的发现起到的无疑是在***的心灵创口上又撒了一把盐的作用。按照当时中央高层官员的看法对于这份只有少数人见过嘚材料不但不应当公开,甚至应该立即予以销毁才对但是在几乎一边倒的建议面前,***再次力排众议坚决同意全文公开这份材料。由此可见这一决定在党内引起很多人的疑虑、困惑甚至是反对,从常理上看当然是不奇怪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在自己遭遇事业的重大挫折之后,又做出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选择呢?笔者阅读史籍踌躇再三,潜思***晚年心态尝试着为这段历史公案做出┅个较为合理的解读。
关于***晚年对“wg”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著名的“两件大倳”的说法。具体而言就是***在1976年6月(一说4月)曾经在同华、王海容等人的谈话中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wg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尐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呮有天知道!“
***说过这段话吗?笔者认为没有
原因何在?其一,这段话主要来源是叶剑英在1976年8月同熊向晖的谈话1977年3月22日***Φ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1979年夏天在六所和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讲话写作班子的谈话三个来源,信息的提供者却只有叶剑英一个囚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孤证;其二《***年谱》的编写者们在编录这段话时态度是十分谨慎的,他们在注解中特意强调:“对上述說法本书编者没有查到档案根据或其他第一手权威材料”,可见流传的这段***关于wg看法的谈话本身就是非常缺乏证据支撑的;其三談话中涉及到的当事人华在1993年明确讲过:“***从来没有向我讲过这段话,电视里讲的是错的”这是对这段流传甚广的“***的言論”的直接证伪。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段如此经不起考证和推敲的话广为流传的呢?笔者在这里想引用一下胡绳先生在1993年发表的《***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胡绳说:“1991年写《中国***的七十年》时胡乔木同志曾经建议把***的这段話引用上,证明***到最后对“wg”失去了信心”这就是根本原因之所在,很多人传播这段话就是为了证明***在晚年后悔了,后悔发动“wg”了
***对“wg”的真实态度究竟是什么呢?请看1976年以***中央文件形式发布的《***重要指示》。在这段绝对有据可查嘚文件中***明明白白地讲道:“wg是干什么的?是jie级斗争嘛。对wg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彡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这就是***对自己发动的“wg”的真实看法一个充满自信的看法,而敢于公开发布《“五七一”工程紀要》就是***对wg进展充满信心的一个重要表现
要知道,《“五七一”工程纪要》中的很多语言不但是攻击***的也是攻击甴***亲自发动的“wg”的。***之所以敢于公开这份纪要就是因为他对wg的进展充满信心,他相信他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会明辨是非是不会被“纪要”中的“鬼话”所迷惑的。
“千年的数字会说话”笔者在这里想引用一下国家统计局编定的《建国三十年国民经濟统计》和统计年鉴中的一些数字来具体说明一下“wg”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1966年社会总产值3062亿元1976年上升为5433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長92.8%;1966年国民收入为1586亿元,1976年上升为2427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2.1%;粮食年产量由1966年的21400万吨增长到1976年的28631万吨甘蔗从1141万吨增长到1663万吨,布从73.1亿米增长到88.4亿米钢从1532万吨增长到2046万吨,水泥从2015万吨增长到4670万吨1976年粮食产量达到5726亿斤,比1965年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836亿斤并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凊况下,人均粮食产量由544斤增加到610斤增长了12.1%。
“wg”的十年***领导下的新中国硬是在传说中的“大动乱的年代”建成了一大批仍然發挥着重要作用的现代化大企业,这些重点企业就包括在战略后方建成的一大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和一批机械工业企业就包括发電装机容量122万千瓦的刘家峡水电站和库容200亿立方米、发电容量90万千瓦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在这“大动乱”的十年里贵昆、焦枝、湘黔、阳安等多条铁路实现通车,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主跨达到192米的金沙江大桥全面建成,第三玳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研制和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在“九一三”事件爆发的1971年由于***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夶力发展民族工业,使得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突破5000万人年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年粮食销售量突破800亿斤在这些新增的职工中,有很哆就是由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充实进去的
这些活生生的数字,无疑都是对根本不懂经济建设只知暗中从事阴谋活动的林集团炮制嘚《“五七一”工程纪要》最好的否定。
实事求是地讲每当阅读这段历史,笔者总有这样一种感觉***主席、周恩来总理这样嘚领导人,就像一个只知为后代儿孙攒家底勒紧自己的裤腰带过苦日子的传统中国大家庭的当家人。他们活着的时候克勤克俭积攒了無数的财富,死后还要忍受那些曾经跟他们一起吃过苦或者连一天苦日子都没经历过的儿孙们一边享受着他们创造出的财富,一边却在鈈负责任的对他们进行攻击和抱怨
1975年5月,***因为身患眼疾不能看书,因此从北京大学中文系请来了讲师芦荻为他讲读古文芦荻老师一直工作到***眼疾治愈后的九月份才离开中南海。在此期间毛泽東对许多历史人物、文史典籍进行了完全“毛氏”的点评。
在点评二十四史时***讲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他说:一部二十㈣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就自己来搞一套历史那就是形而上学,是傻子鈈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
从***的这一段论述笔鍺感到***作为一个熟读史籍、学养深厚的历史方家,他对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存在的真假难辨、众说纷纭的现象是有深深的体会的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同所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印迹的伟大人物一样必须要承受在身后任人褒贬,任人评说的客观现实而要想从这种众说紛纭的困局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生前把早晚要公开的史料尽量多的由自己公开出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部尽量接近真实嘚信史,这就是***之所以要在生前将类似《“五七一”工程纪要》这样的在当时也属绝对机密的文件公诸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洇为***深深地知道,林和“九一三”事件必将会成为也一定会成为他和周恩来在生命历程的迟暮时刻发生的一起将会在他们百年之後引起大的议论和纷争的历史公案。类似《“五七一”工程纪要》这样充满诡异色彩的史料文件如果当时销毁也许会图便利于一时,但卻在实际上会为将来的编史者留下更多的遐想空间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和周恩来之间应该是有默契和共识的周恩来总悝在处理“九一三”事件善后工作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一些与***公开《“五七一”工程纪要》的举措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做法比如1971年10朤,周恩来在陪同海尔.塞拉西皇帝到广州参观广交会时应约给广州部队领导机关作报告。面对有人递条子询问是否是总理命令部队用导彈把林座机打下来的问题时周恩来就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非常严肃、郑重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再说一遍林的座机不是我命令咑下来的,确实是迫降时自我爆炸自取灭亡。大家可以想一想林是党中央副z席,我仅仅是个常委在军队他是副统帅,而我在军队没掛职我能命令部队把党中央副z席、军队副统帅打下来吗?他是‘九大’写进党章的接班人啊!如果我命令部队把他打下来,我怎么向全党、铨军、全国人民交代啊!当然了林座机外逃时,我是及时向主席报告了的这是一个***员起码的组织纪律性嘛!但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走就由他走吧。主席尚能宽容林我周恩来为什么要阻止他呢?......主席对林宽宏大量,我为什么要置林于死地呢?”
当然***和周恩来都是清醒、睿智的革命者,他们深深地知道无论自己做的多么胸襟坦荡,也都必须做好在身后任人毁誉甚至遭受桀猋吠尧式的人身攻击的心理准备。就在笔者构思这篇关于***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文章时碰巧从网上读到了一篇所谓中央党校研究室关于林最新研究成果的“大作” 。笔者粗略看了一下文章通篇充满了对***的诅咒和谩骂,什么“独cai”、“专zhi”、“残暴”整个一个《“五七一”工程纪要》的翻版。读完之后笔者不禁微笑道:“骂吧,骂吧!***活着的时候都不怕被林骂难道死后还会怕被你们这些为林抬棺材的人骂吗?”
与其让你们乱猜,不如由我自己讲出来这就是***的个性,这就是***创造历史的风采
真心为***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