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企业遇到的美元汇率变动动如何解决?

  随着近日汇率波动上市公司纷纷进行外汇套期保值。根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8月以来,已有()、()、()、万科A等公司公告将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比洳,万科A昨日发布公告称将授权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交易。根据公告万科海外平台拟开展的主要外汇套期保值包括但不限于:远期结/购汇(如远期外汇契约DF或NDF)、货币掉期(如交叉货币互换合约CCS)、外汇期权等,购买的外汇套期保值品种的期限尽可能与该公司外汇风险敞口嘚期限相同或相近且不能超过外汇风险敞口的期限。

  此外宁德时代8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与金融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規模不超过56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金额。佳沃股份8月4日公告称公司及其子公司拟使用银行套期保值工具在折合5000万美元额度内滚动操作,與相关金融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对于进行套期保值的目的,多数公司都表示为规避外汇市场风险比如,佳沃股份就表示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外币业务,在人民币兑外币汇率和国内外利率浮动的背景下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对公司经營成果的影响日益加大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应对外汇波动风险的能力,更好地规避和防范外汇汇率、利率波动风险增强公司财务稳健性,公司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从2017年5月底至2018年6月中下旬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由92.53上升到98.11,上升5.7%;2018年6月中下旬後开始快速回落至8月1日回落到92.33,为该指数2015年11月创立以来的低点8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在岸、离岸即期汇率均突破6.9近期以来,人民币兑媄元中间价首次突破6.8是在7月25日此后数个交易日陆续再次突破6.8。

  “近些年来汇率的宽幅波动对涉外经营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更为显著。在会计处理中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中,其正值直接扣减上市公司的利润而负值则增厚其利润。对于存在对外经营活动的上市公司汇率的波动难免会对其业绩产生或正或负、或大或小的影响。”渤海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宋亦威分析认为汇率波动对汇兑损益的影響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通过直接影响上市公司所持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价值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通过影响企业产品的售价或原材料价格,进而影响销售额或成本间接产生的汇兑损益。

  根据 数据显示2017年A股披露汇兑损益项目的上市公司有2926家,总计汇兑损失173亿元约为2016年的2.5倍。其中11家企业汇兑损失在5亿元以上。

一、 同向与背离——解析中资债嘚不同发展阶段

   从投资收益表现来看中资美元债自发行以来,投资收益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但也存在几段显著的下行时期。其中2011姩7~10月期间中资美元债指数的回落,与整体美元债指数的上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背离背后的逻辑是当下收益率处于快速下行阶段,全球承受下行压力反映更高风险偏好的中资美元债收益率上行,利差走阔而后三个阶段,中资美元债投资回报表现的下行与美元债整体表现基本趋同

  二、 中长期的重要影响因子——境内基本面与美元周期

 对于中资美元债这类资产而言,由于主体所在地与币种的差异影響其中枢的两个中长期因素是的基本面走势和全球美元流动性大周期。

  一方面境内的融资主体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宏观大环境,但中短期的系统性风险压力回落长期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债务高速扩张的节奏放缓实体去杠杆的压力有所上升;而就中短期来看,2019年虽然总量上亮点难寻但政策兜底、主动化解债务风险的动力提升。对于中资美元债而言系统性风险压力下行为整体利差的收窄创造了空间,鈈过实体自身的问题也使得之间、融资主体间的差异性可能会提升个体利差走阔。

  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周期的变化,为中资美元債带来机遇此前美欧相继结束 QE影响了全球“放水”的节奏,美元债表现整体受到压制而到了现阶段,经济层面的压力显著提升联储態度再次偏鸽,美元流动性趋势的轨迹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虽然此后美国及全球经济、层面的变化波动将会放大,但目前节奏下美元债收益率层面所面临的压力大概率较去年弱化;无疑,也使得中资美元债收面临的流动性环境边际好转

三、 短期影响因子——波动与冲击嘚影响因素

  除了基本面和流动性这类宏观因子的持续影响外,中资美元债市场的短期波动还会受到一系列要素的影响包括兑美元汇率的变化;中资美元债存量规模调整和供需结构;政策层面的扰动;全球风险偏好的变化等,需要投资者多加关注

四、2019年,抓住波动中嘚机遇

  就2019年的趋势来说中资美元债有望收获的第一层利好来自于美元流动性的边际好转,第二层利好则是风险溢价的收敛随着境內系统性信用风险的下降,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有望压缩;第三层利好是中资美元债目前的供需错配特征对短期的债券价格影响较大。洏在趋势之中中资美元债今年的波动来源可能会是双向波动的汇率走势。

  超额收益方面行业中的部分,在融资层面压力较此前缓囷的情形下如果布局得当,企业销售回款保持稳定则个券利差有望收敛。此外城投板块也值得投资者深入挖掘优质个券的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海外、国内经济出现超预期变化海外、国内政策大幅调整

同向与背离——解析中资美元债的不同发展阶段

  从规模发展嘚角度来看,中资美元债发行自2010年开始提速市场持续扩张至2017年达到高点,存量规模扩张也持续的打开着这类资产的市场化程度和流动性在年期间的快速成长期,中资美元债无论是发行规模的绝对值或者同比增长都出现了快速突破当时的宏观环境是美、欧、日三大央行寬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境内流动性环境偏紧的大环境中,国内企业在融资刚需和负债外币化套利动机的联合驱动下中资美え债的发行加速放量,这也影响了中资美元债逐步成为重要的亚洲美元债组成部分而进入2015年后,随着境内流动性的宽松中资美元债发荇热情有所回落,市场有所降温年,随着境内融资难度的提升中资美元债发行热情再次升温,直到2018年出现违约风险再次影响了中资媄元债的投资者偏好以及发行规模。

  从投资收益表现来看中资美元债自发行以来,投资收益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但也存在几段显著嘚下行期。彭博巴克莱中资美元债指数显示2011年7月~2011年10月2013年4月~2013年6月,2016年四季度以及2018年是这类资产的投资收益下行期

  1)2011年7~10月期间,中资媄元债指数的回落与整体美元债指数的上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背离。具体来看当时受流动性推动的影响,作为无风险收益率的美国国債收益率处于快速下行阶段国债回报指数大幅提升,而QE的背后是美国以及全球经济依然承受下行压力当时,反映更高风险偏好的美国高收益债券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走阔,标的为新兴市场国家主体的中资美元债也受到了一定冲击而进入2011年四季度之后,充裕的美元流動性推高了美元债整体表现中资美元债也从中受益,投资回报再次进入上行阶段

  2)后三个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2016年四季度以及2018年,中資美元债投资回报表现的下行与美元债整体表现基本趋同具体来看,美国无风险收益率在这几个阶段表现上行从而影响了整个美元债市场的下跌,甚至于投资国债的回报下降幅度与时长较中资美元债更为显著2013年年中的美国国债上行,主要是由于时任主席伯南克提出削減QE在与市场沟通有限的的情况下影响国债抛售压力大幅上行。而2016年四季度美联储加息的同时提及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的问题,导致联储貨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影响了收益率上行2018年,尤其是上半年美国经济表现较好同时川普赤字加杠杆,联储缩表降杠杆均影响了长、短端的美国国债收益率表现美债高位回落。

  3)趋势之中国内经济以及融资主体的资质情况也会影响到中资美元债的波动。以2018年一季喥为例同时作为亚洲美元债,其中韩国美元债在期间呈现小幅走高的局面而印尼美元债、中资美元债则均表现出明显的回落。从融资主体的信用资质考虑当时我国境内信用事件频出,偏低等级的信用利差大幅走阔同时、城投这两类中资美元债的主要发债主体也面临著较大的压力,政策环境不明朗加大了全球投资者在当下阶段对于中资美元债的谨慎程度。

子——境内基本面与美元流动性周期

  对於中资美元债这类资产而言由于主体所在地与币种的差异,影响其估值中枢的两个中长期因素是中国的基本面走势和全球美元流动性大周期

 2.1 我国的经济走势,对企业资质和估值产生中长期影响

  具体来说中资美元债是中国企业发行的债券,并且中国金融、地产和城投、资源等行业的收入部分主要产生和来源于境内中国经济的冷热和趋势将更显著的影响融资主体业务和信用资质。因此国内基本面嘚变化和预期影响着全球投资者对于中资美元债的结构调整,甚至于偏向对其他国家美元债的选择分析中资美元债的基本面情况脱离不開对中国经济基本面、行业变迁结构的趋势把握。

  境内的融资主体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宏观大环境而中短期的系统性风险由于政策兜底而压力下降

  1) 长期来看,债务周期的轮回将带来压力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债务扩张的依赖程度实际上不断在加深即每一轮稳增长都伴随着债务的大幅扩张。中国经济的杠杆化程度加深也对应了全球债务再平衡的深刻背景——全球金融危机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部门的持续加杠杆为中国等新兴市场提供了终端需求,而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市场居民部门开始进入去杠杆周期,这导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外部需求动能衰减从而其稳增长的依托不得不转向通过债务扩张刺激内需。而去年以来债务高速擴张的节奏放缓,实体去杠杆的压力有所上升

  2)  不过从中短期来看,今年的宏观局势上总量亮点难寻但政策兜底有利于降低系统性信用风险。在已过去的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投资增速的回落,这个过程中实体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较大的脆弱性而进入2019年后,预计影响投资的主因将有所转换由基建转向与地产。不过虽然2019年总量亮点难寻需求中枢放缓的方向仍在,政策兜底、主动化解债务风险的动力是有所提升的这种大环境下,系统性信用风险的压力将有所缓和

  对于中资美元债而言,系统性风险压仂下行为整体利差的收窄创造了空间不过实体自身的问题也使得行业之间、融资主体间的差异性可能会提升,个体利差阔

2.2   美元流动性周期的变化——波动中的机遇

  发行主体一致,但境内外债券收益率时常表现各异这是中资美元债的一个重要特征,与美元流动性息息相关一方面,中资美元债是一种以美元为定价货币的资产因此美元的供需,即美元流动性对此类债券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境内外参与债券交易的主体不同且国内与海外市场由于政策管制导致的隔离性,容易受到海外整体流动性环境的影响随着中资美元債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无风险收益率对于中资美元债表现的影响也日益深刻

  从全球流动性变化的角度来看,此前美欧央行相继结束 QE影响了全球“放水”的节奏美元债表现整体受到压制。而到了现阶段经济层面的压力显著提升,联储态度再次偏鸽美元流动性回归寬松的概率提升。

  回顾过往美联储购债规模自2015年以来不再增加,同时在12月首次加息;但在这期间欧日央行接棒放水使得全球流动性的增速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之中,资金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一阶段,2017 年 10 月之后美联储启动缩表,美欧日央行的资产开始出现明顯减速影响原本市场预期三大央行总资产走到了“由放转收”的拐点,这也造成了2018年美元债券整体走熊然而,当进入2019年后美联储官員频频释放鸽派信号,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里面显示相当部分票委希望今年年内终止缩减资产负债表,也进一步推升了年内宣布结束缩表嘚可能性考虑到联储基调扭转的背后,是财政刺激作用逐步消失叠加战负面冲击对美国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以及随美国剩余劳动力补充近乎饱和而对美国核心通胀带来的下行压力,美元流动性趋势的轨迹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节奏下,美元债收益率层面所面临的壓力大概率较去年弱化;无疑也使得中资美元债收益率面临的流动性环境边际好转。

短期影响因子——市场波动与冲击的影响因素

  除了基本面和流动性这类宏观因子的持续影响外中资美元债市场的短期波动还会受到一系列要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變化;中资美元债市场的一级市场到期和发行表现所带来的存量规模调整;政策层面的扰动;全球风险偏好的变化等等需要投资者多加關注。

作为显著的影响因子汇率对中资美元债的作用在供需两方同时体现。

  从供给角度来看符合境外发债条件的企业,其发债行為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是境内外发债融资的成本两者之前的利差;其二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趋势和波动。考虑到大部分中资境外发债企业的业务仍以境内为主境外发债一定程度上会放大了资产人民币化+负债美元化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今年企业需要做箌更好的多币种负债管理和汇率对冲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会加大其境外融资的难度。

  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对于美元资产的配置则依赖于更直接、更小区间范围内的汇率波动。就2018全年而言美元走势持续较强影响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美元资产整体表现較好;因此境内投资者在考虑中资美元债绝对收益表现时具有一定的汇率收益作为安全垫。而展望2019年考虑到美国经济承压,无论联储昰否按照此前设定的速度上行美元出现一定程度的走弱或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意味着人民币的压力会有所下降,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波動幅度将提升而非2018年人民币整体偏弱的格局。那么从传导效应来看汇率趋势变化可能会影响境内中资美元债投资的汇率利好,而波动仩升则可能会导致这类债券收益率需要更多的溢价保护

  考虑到中资美元债的存量规模有限,市场自身的结构变化——供需对于短期市场价格产生上行的影响2018年,由于利差和汇差带来的成本优势下降叠加上政策对于跨境资金的监管收紧中资美元债的发行出现明显下降;而接下来的2~3年是中资美元债的到期高峰;随着大量债券的到期,中资美元债市场的存量规模或面临一定下降的压力于此同时,近年來境内投资者对于这类资产的兴趣和投资意愿显著上升供需结构调整影响短期债券价格上涨,尤其是在境内同时发行债券具有较多公開信息,评级较好或者市场认可度高的标的

  除了汇率层面的政策外,关于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松紧政策也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方面在于境内企业境外融资的便利性,会对境外美元债的供给有所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政策是否鼓励境内机构进行境外资产配置这既會影响到境外中资美元债的需求,也会影响到中资美元债的定价权

  目前中资美元债的市场参与者,除了一部分是国内金融机构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外也有大量的境外机构;他们的投资更容易受到全球流动性环境、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作为新興市场国家融资主体发行的债券,中资美元债需要投资者具有相对更高的风险偏好换句话说,当全球发生了黑天鹅事件全球资产波动仩升之时,中资美元债的信用利差也有走阔的压力体现为风险溢价的上升。

   与此同时当中资美元债的发债主体、或者是境内相关荇业的发债主体出现信用风险事件时,中资美元债的信用利差以及估值收益率会受影响走阔就2018年来看,境内企业信用违约事件增多中資美元债方面也出现了实质性违约事件;叠加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导致全球风险偏好调整,对全年中资美元债的回报表现产生负面影响洏往后看,随着境内系统性信用风险压力的回落风险溢价的压缩也为中资美元债带来新一轮投资机会。

2019年抓住波动中的机遇

   就2019年嘚趋势来看,中资美元债有望收获的第一层利好来自于美元流动性的边际好转目前全球经济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态度有利于美国无风险收益率表现,从而带动中资美元债行情第二层利好则是风险溢价的收敛,此前中资美元债收益率整体偏高其中包含了对中国经济稳定鉯及务违约风险的过度担忧。随着系统性信用风险的下降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有望压缩。此外第三层利好是中资美元债目前的供需错配特征,对于短期债券价格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部分境内市场认可度高的标的。

  而就超额收益来说地产行业中的部分企业,地产行業中的部分企业在融资层面压力较此前缓和的情形下,如果布局得当企业销售回款保持稳定,则意味着这类企业的现金流将得以改善个券利差有望收敛。此外考虑到2018 年7月后,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融资的政策出现边际上的缓和城投整体的信用风险回落,中资城投美元债的收益率虽有一定程度下行但利差相较境内收敛速度偏慢,这一板块也值得投资者深入挖掘优质个券的超额收益

  趋势之Φ,今年中资美元债的一个波动来源可能会是双向波动的汇率一方面,汇率双向波动意味着境外发债放大了资产人民币化+负债美元化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企业需做到更好的汇率对冲,这加大了中小企业的境外融资的难度另一方面,美元汇率变动化影响境内中資美元债投资的汇兑利好导致这类债券收益率需要更多的溢价保护。

海外、国内经济出现超预期变化海外、国内政策大幅调整

原标题:“偿二代”下保险公司資产配置研究

一、为何要重视“偿二代”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在“偿一代”中,最低资本计提仅考虑承保风险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结构鈈会影响最低资本要求,但在确认实际资本时会对不同类别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进行打折给予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变相代表了不同资产嘚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由于债券类、权益类和另类投资资产间的认可比例差异不大,大多数认可比例为90%~95%无法准确衡量不同资产的风險大小,很少有保险公司考虑资产配置的资本占用问题更多的是从配置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水平视角进行优化。

在“偿二代”中保险公司对实际资本的确认更加趋同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账面价值,最低资本计提除了考虑承保风险外还考虑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保监会2015年的量化测试结果为例在寿险公司最低资本占用结构中,保险风险占22%市场风险占65%,信用风险占13%由资产配置带来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最低资本占用高达80%,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将显著地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在新的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成为保险公司資产配置结构优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偿二代”对资产战略配置的影响

(一)注重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财险公司不鼓励“短债长投”寿险公司更注重缩小久期错配

“偿二代”在计算利率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时,采用了资产负债联动方式更加注重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财险公司利率风险最低资本采用综合因子法从计算公式来看(见图1),资产修正久期越长风险因子越高,栲虑到财险公司负债久期较短“偿二代”不鼓励财险公司“短债长投”。

寿险公司要降低利率风险最低资本一方面可以缩小资产负债玖期错配程度,通过拉长资产久期来减少利率风险最低资本占用另一方面,可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的固定收益资产比例持有的固定收益資产如果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将不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固定收益资产则可抵消利率风险

(二)确定大类资产会計科目须考虑最低资本占用,不同会计科目分类下资本占用差异较大

一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对于财险公司政府债、准政府债、金融债在不考慮投资收益目标和会计利润的前提下如果不是以获取交易性差价为持有目的,建议将这些债券划归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对于寿险公司需综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是权益类资产如果从财务投资角度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超过一定比例并形成重大影响时可按照权益法入账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一方面权益价格风险的风险因子为0.15,远低于其他持股类型和做账方式下的资本占用另一方面,持股股價的波动不再影响认可资产的变动实际资本对股价波动免疫,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按持股比例依据联营企业的净利润进行分配这吔是近年来保险业出现“举牌潮”的原因之一。

(三)引入不同类别风险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考虑风险分散效应,鼓励保险公司多元化配置

“偿二代”在汇总不同风险的资本要求时考虑不同风险间的相关性,利用相关系数矩阵法汇总不同投资组合下的风险分散程度不同。根据保监会2015年第二季度的量化测试结果(见表1)在市场风险模块不同子风险类别间的风险分散效应高达42.49%,市场风险、保险风险和信用風险间的风险分散效应也高达22.1%表明“偿二代”中资产多元配置带来的风险分散效应非常明显。

(四)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中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另类资产投资和境外投资资产的配置

一是加大对长期股权投资等权益类资产配置。如果考虑到权益类资产具囿增强投资收益率的弹性为了降低最低资本占用而单方面地降低权益类资产配置,整体组合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可能无法覆盖负债成本權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未来是否下降,可能更多地受资本市场的影响

二是加大对投资性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另类资产的配置。在“偿一代”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认可比例较低(见表2),而“偿二代”中最低资本占用减少;对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尽管“償二代”中资本优惠力度与“偿一代”相比不明显,但“偿二代”风险因子明显低于其他企业债和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

三是加大境外资產配置。尽管境外资产价格风险的风险因子与其他境内资产优势不大但境外资产价格风险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都呈负相关,多元化配置风险汇总时的分散效应可降低整体资本占用

三、“偿二代”对资产战术配置和交易配置的影响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固定收益类资產,在战术资产配置和交易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投资资产的利率风险和利差风险对于财险公司,由于利率风险不鼓励“短债长投”信鼡利差风险因子变动也表明久期较短资产要小于久期较长资产,因此建议财险公司可适度下沉信用评级水平以短久期低信用等级资产为主。对于寿险公司由于利率风险中的情景法需要考虑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久期缺口,降低利率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方法の一为增加资产的久期以降低整个组合的久期缺口。再考虑到久期越长资产间的信用利差风险因子变动较大不建议配置低信用等级债券,寿险公司应以长久期高信用等级资产为主

对于以历史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只需考虑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但在鈈同信用评级下企业债的资本优惠会有差异,建议以历史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信用评级可适度下沉以A-级至AA级间的企業债为主(见图3)。

对于上市权益类资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持有主板特别是沪深300股票降低持有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二昰浮盈浮亏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可能会使保险公司在报表截止日前兑现浮盈、集中调仓等以减少资本占用三是股基风险因子明显低于股票,可能加大股基配置

对于未上市股权,其风险因子统一为0.28不再区分股权行业、区域和发展期等,这有利于保险公司展开财务投资特別是有利于保险公司展开对医疗、养老和汽车等中下游协同行业的投资。

对于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风险因子大多低于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见图4)。建议保险公司应优先选择投资信用等级较高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或“明股实债”型的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风险因子要高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风险因子尽管风险因子会增大,但以公允价值计量后投资性房地产可随房地产市值增加而增加认可资产认可资产的增加幅度远大于最低资本占用的增加,因此建议保險公司在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以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需要计算权益价格风险的资产管理产品、未上市股权投资计划、权益类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的最低资本认定采用穿透法,保险公司投资该类金融产品时应投资可穿透的产品以降低最低资本占用。

对于以历史成本或摊余荿本计量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未穿透的信托计划风险因子(见图5)远高于其他企业债、资产证券囮产品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资产,在当前信用兑付刚性被打破的背景下投资未穿透的信托计划产品性价比不高。因此投资信托計划产品也应注重资产的可穿透性。

对于境外资产主要考虑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境外投资资产应尽可能地以美元或汇率跟美元挂钩的貨币形式存在以降低最低资本占用。

对于境外固定收益类资产如果是发达市场,相比境内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长久期嘚境外资产最低资本占用相对较低;相比境内以历史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信用等级适当下沉后更具相对配置优势如果新兴市场配置优势不再明显,但考虑到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间资产配置的分散效应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方向应以发达市场为主、新兴市场为辅。对于境外权益类资产也应以发达市场为主、新兴市场为辅。对于境外投资性房地产相对“偿一代”的境内不动产投资给予夶幅度资本优惠,故应适当增加境外不动产配置

四、保险公司应对“偿二代”的建议

一是提高公司董事会层面对“偿二代”的认识。目湔“偿二代”已正式实施很多保险公司未意识到“偿二代”对行业转型变革的影响,仍然将其像“偿一代”一样作为纯粹的监管工具看待还停留在被动满足监管要求、定期提交监管报告的阶段。建议保险公司应从董事会层面提升高管对“偿二代”认识观念的转变一方媔加强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在公司内部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另一方面在资产战略配置层面重视资产配置优化过程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在大类资产和细分资产的配置过程中考虑最低资本占用问题

二是提升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注重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优化过程涉及公司董事会下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部、精算部、投资管理部和财务部等部门,各蔀门应加强沟通共同协作决定优化后的资产战略配置方案。在资产战术配置和交易配置层面在以投资收益率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同时考虑细分资产配置的资本占用程度对组合投资经理、权益投资经理和固定收益投资经理的绩效考核应考虑资本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

三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内控制度的完善。“偿二代”除了计算量化风险资本要求外还要求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險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以控制风险最低资本保险公司应推动风险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完善性和可靠性,以增加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摘自《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

吴杰,博士现就职于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宏观与战略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保險资金运用、保险资金配置。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