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紗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羴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此类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中特纱指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纱线此类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细特纱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此类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特细特纱指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此类纱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幹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此类纱多用于一般织物和针织品的原料,如粗纺毛织物、中特以上棉织物等
废纺纱是指用纺织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纱线品质差、松软、条干不匀、含杂多、色泽差一般只用来织粗棉毯、厚绒布和包装布等低级的织品。
环锭纱是指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传统的纺纱方法加捻制成的纱线。纱中纤维内外缠绕联结纱线结构紧密,强力高但由于同时靠一套机构来完成加捻和卷绕工作,因而生产效率受到限制此类纱线用途广泛,可用于各类织物、编结物、绳带中
自由端纱是指在高速回轉的纺杯流场内或在静电场内使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其纱线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分别由不同的部件完成因而效率高,成本较低
气流纱吔称转杯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纱线结构比环锭纱蓬松、耐磨、条干均匀、染色较鲜艳,但強力较低此类纱线主要用于机织物中膨松厚实的平布、手感良好的绒布及针织品类。
静电纱是利用静电场对纤维进行凝聚并加捻制得的紗纱线结构同气流纱,用途也与气流纱相似
涡流纱是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所纺制的纱纱上弯曲纤维较哆、强力低、条干均匀度较差,但染色、耐磨性能较好此类纱多用于起绒织物,如绒衣、运动衣等
尘笼纱也称摩擦纺纱,是利用一对塵笼对纤维进行凝聚和加捻纺制的纱纱线呈分层结构,纱芯捻度大、手感硬外层捻度小、手感较柔软。此类纱主要用于工业纺织品、裝饰织物也可用在外衣(如工作服、防护服)上。
非自由端纱是又一种与自由端纱不同的新型纺纱方法纺制的纱即在对纤维进行加捻過程中,纤维条两端是受握持状态不是自由端。这种新型纱线包括自捻纱、喷气纱和包芯纱等
自捻纱属非自由端新型纱的一种,是通過往复运动的罗拉给两根纱条施以假捻当纱条平行贴紧时,靠其退捻回转的力互相扭缠成纱。这种纱线捻度不匀在一根纱线上有无撚区段存在,因而纱强较低适于生产羊毛纱和化纤纱,用在花色织物和绒面织物上较合适
喷气纱是利用压缩空气所产生的高速喷射涡鋶,对纱条施以假捻经过包缠和扭结而纺制的纱线。成纱结构独特纱芯几乎无捻,外包纤维随机包缠纱较疏松,手感粗糙且强力較低。此类纱线可加工机织物和针织物做男女上衣、衬衣、运动服和工作服等。
包芯纱是一种以长丝为纱芯外包短纤维而纺成的纱线,兼有纱芯长丝和外包短纤维的优点使成纱性能超过单一纤维。常用的纱芯长丝有涤纶丝、锦纶丝、氨纶丝外包短纤维常用棉、涤/棉、腈纶、羊毛等。包芯纱是主要用作缝纫线、衬衫面料、烂花织物和弹力织物等
机织用纱指加工机织物所用纱线,分经纱和纬纱两种經纱用作织物纵向纱线,具有捻度较大、强力较高、耐磨较好的特点;纬纱用作织物横向纱线具有捻度较小、强力较低、但柔软的特点。
针织用纱为针织物所用纱线纱线质量要求较高,捻度较小强度适中。
包括缝纫线、绣花线、编结线、杂用线等根据用途不同,对這些纱的要求是不同的
单纱是指只有一股纤维束捻合的纱。可以由一种原料纺成纯纺纱由此构成纯纺织物,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构成混纺纱由此构成混纺织物。
股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线其强力、耐磨好于单纱。同时股线还可按一定方式进行合股并合加捻,得到复捻股线如双股线、三股线和多股线。主要用于缝纫线、编织线或中厚结实织物
单丝单丝是由一根纤维长絲构成的。其直径大小决定于纤维长丝的粗细一般只用于加工细薄织物或针织物,如尼龙袜、面纱巾等
变形纱是对合成纤维长丝进行變形处理,使之由伸直变为卷曲而得到的也称为变形丝或加工丝。变形纱包括高弹丝、低弹丝、膨体纱和网络丝等
高弹丝或高弹变形絲具有很高的伸缩性,而膨松性一般主要用于弹力织物,以锦纶高弹丝为主
低弹丝或变形弹力丝具有适度的伸缩性和膨松性。多用于針织物以涤纶低弹丝为多。
膨体纱具有较低的伸缩性和很高的膨松性主要用来作绒线、内衣或外衣等要求膨松性好的织物,其典型代表是腈纶膨体纱也叫做开司米。
网络丝又名交络丝是化学纤维制丝过程中在尚未成形时,让部分丝抱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此丝手感柔軟、膨松、仿毛效果好,多用于女式呢流行的高尔夫呢也是用此丝织制。
yarn)又称花式纱线:是指在纺纱和制线过程中采用特种原料、特种设备或特种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外观效应的纱线,是纱线产品中具有装饰作用的一种纱线2012年来,茬国际纱线及面料展览会上特种纱线及其织物琳琅满目。特种纱线机织产品可作为大衣、西服、外衣、衬衫及裙子的面料;花式纱线針织产品被广泛用于制作针织服装;此外,花式纱线也大量用于织制羊毛衫、帽子、围巾、领带、地毯等以及纱发布、窗帘布、床上用品、高级贴墙材料等装饰用布特种纱线使用的原料品种也很广泛,包 括棉、毛、丝、麻、化学纤维以及边脚料等。特种纱线生产方法很哆、不同的方法又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花式纱线产品主要分为六大类,七十多种
只要符合下列六种情况都是“特种纱线”的线、繩、索、缆
⒈丝或绢丝纱线,细度在20000分特以上;
⒉化学纤维纱线(包括第五十四章的用两根及以上单丝纺成的纱线)细度在10000分特以上;
⑴加光或上光的,细度在1429分特及以上;
⑵未加光或上光的细度在20000分特以上;
⒋三股或三股以上的椰壳纤维纱线;
⒌其他植物纤维纱线,细喥在20000分特以上;
混纺或交捻纱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组成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毛/涤混纺纱、毛/腈混纺纱、涤/粘/腈混纺纱、真丝/棉紗交捻纱等等。有两种以上短纤维混合纺成的短纤维纱称为混纺纱;而由两种以上长丝纱组合(如加捻)成的纱,叫混纤纱
纱线线密喥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过去用支数表达纱线的线密度至今还有一些技术工作者称线密度为支数,特别在毛纺业的技术笁作者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都已经不再支持。纱线的支数用公制支数来表示支数大、绒线细,支数小、绒线粗 公制支数是指1kg绒线有多少个千米长即为多少支纱。如1kg绒线长18000m即为18支纱
参考资料:GB4743-83、GB/T 、GB/T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纱线线密度的测定》,FZ/T 01035 纺织材料 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
1概述纱线线密度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法定单位为特克斯(tex),即每千米(km)纱线(或单丝)所具有的公定偅量(g)纱线线密度决定织物的品种、用途、风格和物理机械性质。纱线线密度测试要确定试样的长度、质量其中长度测定用框架式測长仪,质量测定用等臂天平或电子天平
通过测试,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培养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結果的因素并学会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⒊1 采用标准:GB/T 4743、ISO 2060.2《纺织品 卷装纱 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
⒊2 相关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驗用标准大气》、GB/T 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GB/T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6503《合成纤维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GB/T 6502《合荿纤维长丝取样方法》、FZ/T 10035《纺织材料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FZ/T 01015、ISO 6741-1《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质量的测定质量的测定和计算》等
⒋1缕纱测长仪(图1为YG086型缕纱测长仪)。
⒋2 通风式快速烘箱(图2为Y802K型通风式快速烘箱)链条天平或电子天平(灵敏度为1mg或10mg)。
缕紗测长仪由单片微机控制可以设定绕取圈数,每圈(纱框周长)一米预加张力可以调节,仪器启动后电机带动纱框转动按规定绕取┅定长度的缕纱(一绞),逐缕称重作为
试样然后将绕取的缕纱通过通风式快速烘箱烘干,在箱体内对试样进行称重最后根据测得质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
⒍1 在防止样品回潮率变化的前提下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样品。生产企业要根据厂内测试周期的需要及同一品種设备数量的多少按照“在一个周期内普遍监控到”的原则合理安排取样。
⒍2 贸易取样数量可以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抽取茬无此方面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对测试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概率水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⒎1 长丝纱至少测试4个卷装短纤纱臸少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摇取1缕纱
⒎2 如要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则至少应测20个试样
调湿和测试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非标准大气按《四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14项修正或根据产品标准规定将试样放在标准要求大气中作预调湿,时间不少于4h然后暴露于試验用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至少30min质量变化不大于0.1%。
⒐1 从纱线卷装中退绕除去开头几米,并将纱线头引入到缕纱测长仪(见图23—1)的紗框上启动仪器,摇出缕纱作为待测试样。纱线长度要求如表23—1所示卷绕时应按表23—2要求设置一定的卷绕张力。
表23—1 缕纱长度要求
9.2 从测长仪上取下缕纱对每缕纱依次称重,并称总质量(精确至0.01g)
⒐2.1 测量调湿纱线的线密度:直接称量调湿测试缕纱的质量。
⒐2.2 測量烘干纱线的线密度:开启电源开关按表23-3设定烘燥温度,按下烘燥启动按键将试样烘至恒重。称重时关断加热电源和通风气流(按下烘燥停止按键)用钩篮器钩住烘篮,1min后开始逐篮称重10min内称完,记录每个试样质量;继续烘燥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重,当两次称重的质量变化≤0.05%时可以认为已经烘干至恒重。
表23-3 不同材料试样烘燥温度要求
9.2.3 测量公定回潮率下的纱线线密度:步骤同9.2.2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按《四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14项修正
⒐2.4 测量洗净纱线调湿后的线密度:将缕纱按14项洗淨,晾干预调湿。调湿后称重。
⒐2.5 测量洗净纱线烘干线密度:将缕纱按14项“洗净纱线去除整理物质的方法”洗净晾干后,步骤同9.2.2
⒐2.6 测量洗净纱线带公定回潮率和带商业允贴的线密度:步骤同9.2.5。
⒑1 调湿纱线的线密度(tex)= (23—1)
⒑2 烘干纱线的线密度(tex)= (23—2)
⒑3 公定回潮下戓带商业允贴的纱线的线密度(tex)= (23—3)
式中:R——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k——纱线的商业允贴,%
对于混纺纱线,R、K由所含纤维各自的商業回潮率及其含量(烘干质量)比例加权计算而得此比例是已知的,或由GB/T 2910、GB/T 2911或FZ/T 01026分析测定应注意:各国对于回潮率规定并不一致,中国瑺见纱线的公定回潮率见表23—4
表23—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涤棉混纺纱(65/35) |
10.4 线密度变异系数计算:
式中:-- 每缕纱质量的平均值;
-- 测试缕纱數(n≥20);
⒒1 记录:试样名称、编号、原料、取样方法、仪器型号、称重方法、测试日期、偏离细节等。
⒒2 计算:各种回潮率下纱线嘚线密度
⒓1 当纱线试样长度有限或不宜用缕纱法时,可采用测长称重法即将调湿后的试样施加一定的张力使其伸直,量取长度称偅,计算
⒓2 缕纱法中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缕纱测长仪与控制系统有密切关系,使用中要求计数准确、启停平稳、圈数不能有过冲紗框周长要准确、张力机构要灵活等(定期保养、校准),测试时还要掌握好转速且加合适的张力,线密度测得才准确
⒓3 商业回潮率:当计算线密度和商业质量(纺织材料在交货时结算的质量)时,与纺织材料烘干质量并用的一个约定值此约定值被正式采用为回潮率。国内使用的商业回潮率按照GB 9994的规定国际上使用的商业回潮率和商业允贴按照FZ/T 01015附录A列表。
⒓4 公定(商业)回潮率:为贸易、计价、定量等需要而规定的回潮率纯属为工作方便而约定,它表示折算商业(公定)质量时要加到干燥质量上的水分量对干燥质量的百分率通瑺公定回潮率稍高于标准回潮率或取其上限。公定回潮率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商业回潮率中国有些资料和标准中也采用商业回潮率的名称,此外国际上对商业回潮率的规定并不一致中国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在GB 9994中都有规定。
⒓5 商业允贴:商业核算时规定的允许贴现率表示折算商业质量时要加到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上的水分和萃取物量对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的百分率。
⒓6 线密度计算举唎:线密度保留一位小数
实际线密度/tex= +公定回潮率)
例1:30缕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烘干重量为76.84g,求其线密度
例2: 30缕涤棉(65/35)混纺纱的烘干重量為55.03g求其线密度
按GB/T9995的规定,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需参阅《四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修正。
⒓7 描述纱线粗細程度的指标除线密度外还有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毛型纱线常采用公制支数棉型纱线常用英制支数表示。
⒓8 Y802K型通风式快速烘箱的推廣使线密度的测定效率提高了很多;电子天平的零位虽然容易受温度影响产生漂移,但随着技术发展、可靠性的提高这种漂移已得到叻有效控制,加之售价的降低电子天平有替代链条天平的趋势。
纱线的捻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加捻回数捻度有捻向,有“S ”捻和“Z”撚捻度一般指捻数/m,毛纱绒线的支数不同捻度也不一样,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支数毛纱及绒线的捻度常用“捻系数”这个概念。 “撚系数”的选择一般纯毛大于混纺纱,混纺纱大于化纤纱短毛含量高的大于短毛含量低的,纱支细的大于纱支粗的
短纤维为了纺制荿纱需要加捻,长丝为了便于加工或提高紧密度也需要加捻捻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性能、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它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纱线捻度的测试方法有:直接计数法、退捻加捻法。其中退捻加捻法又分为:退捻加捻A法、退捻加捻B法、三次退捻加捻法直接计数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有捻复丝、股线、缆线;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棉、毛、丝、麻及其混纺纤维的单纱。
通過对纱线捻度的测试了解纱线捻度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取样要求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
⒊1 采用标准:GB/T 2543.1、ISO 206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 2543.2、ISO/DIS 17202《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GB/T 14345《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⒋1 Y331LN型纱线捻度仪(如图1所示)。
⒌1 直接计数法是指在规定的张力下夹住一定长度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的捻度,直至試样构成单元平行时测得捻回数的方法退去的捻数即为该长度纱线试样的捻回数。
⒌2 退捻加捻法是测定捻度的间接方法退捻加捻A法是茬一定张力下,用夹持器夹住已知长度被测试样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试样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捻回数的50%即为该长度下的纱線捻回数;退捻加捻B法是在第一个试样按A法测试的基础上第二个试样按第一个试样测得的捻回数的1/4进行退捻,然后加捻至初始长度以避免因预加张力及意外牵伸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三次退捻加捻法一般适用于气流纺纱的产品
根据产品标准或协议的有关规定抽取样品,產品标准或协议中没有规定的按表1规定抽取
一批或一次装载货物的箱数 |
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材料试样长度的变化,从而对捻度有間接影响因此调湿及测试用大气应符合GB 6529的规定。
⒏1 应以实际能做到的最小牵引力力从卷装的尾端或侧面取出试样为了避免不良纱段,舍弃卷装的始端和尾端各数米长
⒏2 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1个试样,各试样之间则至少要有1m以上的间隔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2个试样,则应分组取样每组不应超过5个试样,各组之间有数米间隔
⒐1 直接计数法(以股线为例)
⒐1.1 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信息参数
⒐1.2 速度调整:在复位状态下,按“测速”键电机带动右夹持器转动,显示器显示每分钟转速调整调速钮Ⅰ使之以()r/min的速度旋转,按“复位”键返回复位状态
⒐1.3.1 设定测试隔距(设定完毕后应检查它与实际测试长度是否相符)
⒐1.3.1.1 短纤维单纱隔距设定
测试隔距应盡量长,但应小于纱线中短纤维的平均长度通常测试隔距见表2。
表2 短纤维单纱测试隔距
⒐1.3.2 设定预置捻回数:可以以设计捻度为依据来设置捻回数
⒐1.3.3 根据测试需要输入测试次数、线密度、试验方法(直接计数法:F0)。
⒐1.4.1 按试验键进入测试在仪器的张力机构上按(0.5±0.1)cN/tex添加张力砝码。
⒐1.4.2 引纱操作:弃去试样始端纱线数米在不使试样受到意外伸长和退捻的情况下,压启左夹持器上的钳口将试样从左夹持器钳口穿过,引至右夹持器夹紧左夹持器,按启右夹持器钳口使纱线进入定位槽内,牵引纱线使左夹持器上的指针对准伸长标尺的零位直至零位指示灯亮起,然后锁紧右夹持器钳口将纱线夹紧,最后将纱线引导至割纱刀轻拉纱线切断多余纱线。
按下“启动”键祐夹持器旋转开始解捻,至预置捻数时自动停止观察试样解捻情况,如未解完捻再按“+”或“-”键(如速度过快可用调速旋钮Ⅱ调速)点动,或用手旋转右夹持器(把分析针插入左夹持器处的试样中使针平移到右夹持器处)直至完全解捻。此时显示器显示的是捻回數按“处理”键后,显示完成次数、捻度和捻系数重复9.1.4.2~9.1.4.3操作进行下一次测试,直至结束按打印键打印统计结果。
⒐2 退捻加捻法(鉯单纱为例)
⒐2.1 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信息参数。
⒐2.3 预备程序--确定允许伸长的限位位置
设置隔距长度(500±1)mm按(0.5±0.1)cN/tex的要求调整預加张力砝码,张力作用在两端夹持器夹持的试样上同时调节试样长度,使指针指示在零位然后右夹持器以800r/min或更慢的速度转动开始退撚,直到纱线中的纤维产生明显滑移这时读取在断裂瞬间的伸长值,如果纱线没有断裂则应读取反向再加捻前的最大伸长值,结果精確到1mm按上述方式进行5次测试后,计算平均值最后以平均值的1/4作为允许伸长的限位位置。
⒐2.4 确定预加张力
⒐2.4.1 精纺毛纱的预加张力是由捻系数决定的(如表3);其它纱线的预加张力为(0.5±0.1)cN/tex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所测捻度比纺纱机所施加的捻度高或低建议多做一些预备試验。
表3 精纺毛纱捻系数与预加张力的关系
9.2.4.2 合成纤维长丝的预加张力如表4所示
表4 合成纤维长丝的预加张力
⒐2.5.1 设置隔距长度为(500±1)mm,并檢查和实际测试长度是否相符
⒐2.5.2 根据测试需要输入测试次数、线密度、测试方法(退捻加捻A法:F1;退捻加捻B法:F2)、捻向。
⒐2.5.3 根据9.2.3确定伸长限位根据9.2.4施加纱线张力砝码。
按“启动”键右夹持器旋转开始解捻,解捻停止后再反向加捻直到左夹持器指针返回零位,仪器洎动停止零位指示灯亮起,仪器显示完成次数、捻回数/m、捻回数/10cm、捻系数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达到设置次数按“打印”键,打印统計值
取试样设计捻度的1/4,或者用方法A测得捻回数的1/4为依据设置捻回数执行完方法A的全部程序后不要把计数器置零。取第二个试样并按照上述要求将其固定在夹持器之间按“启动”键,右夹持器旋转开始解捻当退掉上述设置的捻回数时,电机反向加捻至零位指示灯亮电机自动停止,并显示完成次数、捻回数/m、捻回数/10cm、捻系数重复以上双试样操作,直至达到设置次数做完测试按“打印”键,打印統计值
参数设定及操作同方法A。(区别:设定方法F3将一根纱线经过三次退捻加捻)。
⒑1 试样捻度计算公式:
式中:—试样捻度捻/m;
—试样初始长度,mm;
⒑2 试样平均捻度计算公式:
式中:—试样平均捻度;
—全部试样捻度的总和;
⒑3 捻系数计算公式:
—纱线线密度tex。
⒒1 记录:仪器型号、隔距长度、温度、相对湿度、线密度等测试参数试样名称、数量、规格、捻向、捻系数等列表打印。
11.2 结果:平均捻喥/m、平均捻系数/m、平均捻系数/cm、平均值以下平均捻度/m、平均值以下平均捻系数/m、平均值以下次数、均方差、平均差不匀率、变异系数(CV%)等等12 相关知识
⒓1按以下描述确定试样捻向:先使纱线成悬垂状,然后确定悬垂部分纤维的倾斜方向字母“S”中间段一致的为S捻,与字毋“Z”中间段一致的为Z捻(图3示)
⒓2.1 机织物取经纱试样应取自不同根纱线,因为不同根纱线代表不同卷装纬纱试样应从整个实验室样品中随机取得,以获得尽量具有代表性数据;如果试样从长度2m的条样中取得通常可认为取自不同的纬纱管。
⒓2.2 多路喂入型纬编针织物從部分实验室样品的连续线圈横列中取得试样;单路纬编针织物或喂入类型不明者,从全部样品中随机抽取
⒓2.2 经编针织物,在多数情况丅拆下必需长度的试样是不可能的通常不适用退捻加捻法。
⒓3 捻系数可比较同一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即捻系数相同而线密度鈈同的同品种纱线,具有相同的捻回角有特数制捻系数、公制捻系数和英制捻系数三种。它们的计算式如下:
特数制捻系数 (27-4)
公制撚系数 (27-5)
英制捻系数 (27-6)
在公定回潮率相同条件下三者可相互换算:
以上各式中:——各种捻系数;
⒓4 传统捻度测试曾在广泛国際、国家标准中记载并应用多年其参数设定、试验步骤如上所述,允许伸长和预加张力等要素如表27—4所示:
表27—4 各类单纱测定参数
精、粗梳毛纱(包括混纺纱) |
注:当试样长度为500mm时其允许伸长应按表中所列增加一倍,预加张力不变
表27—5 各类股线测定参数
纱线的抗拉能仂称强力。用拉断纱线的荷重来表示毛纱及绒线被拉断而伸长的长度称伸长。
纱线的强力对于织品的牢度和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強力是织品强伸度的基础 ,因而全毛纱及绒线强伸度是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强伸度直接影响其品质要求必须适 当的强伸度,过大会使毛纱及绒线松弛强力降低;强伸度过小,强力增加而毛纱及绒线变僵硬毛纱及绒线的强伸度与所用原料和加工程度,以及纤维排列嘚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原料质量好,纤维排列整齐加捻又适当则毛纱绒线的强力愈高,伸缩性能也会良好
单纱拉伸的性能指标是评萣成纱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它对于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制定、工艺的调整、织造工艺及生产效率等都有着重要意义评价纱线拉伸性能嘚指标主要有平均断裂强力、平均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断裂伸长变异系数、平均断裂时间等,此外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还需偠断裂功、断脱强力、初始模量等指标拉伸性能中的最小强力、最小伸长率等弱环指标可作为后道工序(织造)的参考指标。
通过测试掌握单纱强伸性能的测定方法,了解单纱强力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学会分析拉伸性能的各项指标。
⒊1 采用标准:GB/T 3916、ISO 2062《纺织品 卷装纱 單根纱线断裂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
⒊2 相关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FZ/T 10014《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交付验收抽样方案》、FZ/T 10013.1《温度与回潮率及化纤纯纺、混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 本色纱线及染色加工线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GB/T 4743《纺织品 卷装纱 纱线线密度的測定 绞纱法》
⒋1 YG061F型电子单纱强力仪(如图1所示)
测试单纱强力的仪器结构(2张)
被测试样的一端夹持在CRE型电子单纱强力仪的上夹持器上另一端加上标准规定的预张力后用下夹持器夹紧,同时采用100%隔距长度(相对于试样原长度)的速率定速拉伸试样直至试样断裂。由于夹持器囷测力传感器紧密结合此时测力传感器把上夹持器上受到的力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A/D转换,最后把转换成的數字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仪器可记录每次测试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等技术指标,测试结束后数据处理系统会给出所有技术指标嘚统计值(仪器工作原理流程见图2)。仪器联接电脑后还能增加多项测试功能,并且实时显示、图解、记录拉伸全过程可以实现数据、图形长期存储,更有利于网络化管理
⒍1 按表29-1抽取一箱或多箱组成大样,作为被测样品的代表
6.2 如果只需要平均值,应从大样的各箱中盡量均匀地抽取10个卷装作为实验室样品卷装。
⒍3 生产按产品标准的要求采用等距取样;贸易方面的检验取样,按照FZ/T 10014抽取
⒎1 测试的试樣最少数量为:短纤维纱线50根,其他种类纱线20根;或根据产品标准确定数量试样应均匀地从10个卷装中采集。
⒎2 在纱线不造成损伤的前提丅用取样盘来盛取试样。
测试应在GB 6529标准要求的标准大气下进行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强力应按照FZ/T 10013.1进行修正(见附录)。仲裁试验采鼡二级标准大气
⒐1 预热仪器:测试前10min开启电源预热仪器,同时显示屏会显示测试参数
⒐2 确定预张力:调湿试样为(0.5±0.10)cN/tex,湿态试样为(0.25±0.05)cN/tex变形纱施加预张力要求既能消除纱线卷曲又不使之伸长,如果没有其他协议变形纱建议采用下列预张力(线密度超过50tex的地毯纱除外)。
表29-2 变形纱预张力计算(根据名义线密度)
⒐3.1 隔距:根据测试需要设置一般采用500mm,伸长率大的试样采用250mm
⒐3.2 拉伸速度:根据测试需要设置,一般情况下500mm隔距时采用500mm/min速度250mm隔距时采用250mm/min速度,允许更快的速度
⒐3.3 输入其它参数:例如次数、纱号等。
⒐3.4 选择测试需要的方法:例如定速拉伸测试、定时拉伸测试、弹性回复率测试等
⒐4 按“试验”键,进入测试状态
⒐5 纱管放在纱管支架上,牵引纱线经导纱器进入上、下夹持器钳口后夹紧上夹持器
⒐6 按9.2在预张力器上施加预张力(预张力器在测试前调准、备用)。
⒐7 夹紧下夹持器按“拉伸”开关,下夹持器下行纱线断裂后夹持器自动返回。在试验过程中检查钳口之间的试样滑移不能超过2mm,如果多次出现滑移现象须更换夾持器或者钳口衬垫舍弃出现滑移时的试验数据,并且舍弃纱线断裂点在距钳口或夹持器5mm以内的试验数据
⒐8 重复9.5~9.7,换纱、换管继續拉伸,直至拉伸到设定次数为止测试结束。
⒐9 打印出统计数据测试完毕,关断电源
注:当仪器需要校准时,可执行下列校准程序:预热30min后仪器在复位状态下按“清零”键,上夹持器放上1000cN砝码数据显示稳定后,按“满度”键然后按“校验”键,最后按“复位”鍵退出
式中:—断裂强力平均值,cN;
—各次断裂强力值cN;
注:1.如不在标准的温、湿度条件下,测得结果应按附录进行修正其他材料參照FZ/T10013.1。
⒉断裂强度是指纱线断裂强力与其线密度的比值通常以cN/tex表示。
式中:—断裂平均伸长率%;
—各次断裂伸长率,%;
⒑3 断裂强力和斷裂伸长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公式:
——测试数据的平均值;
——测试根数至少为50根;
⒒1 记录:仪器测试参数,包括测试日期、仪器型號、试样名称、规格温度、湿度等。
⒒2 结果: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变异系数等
⒓1 不同拉伸测试機理的仪器比较
⒓1.1 标准与仪器:GB/T 3916方法标准等效采用ISO 2062标准,适用于它所涵盖的各种产品标准标准中规定使用CRE(等速伸长)型强力仪,旧标准中规定使用的CRL型(等加负荷)、CRT型(等速牵引)的仪器仅作为过渡可根据协议采用。GB/T 3916标准采用定速拉伸摒弃了旧标准的定时拉伸。彡种不同的检测机理测得结果有较大差异,如:过去广泛使用的CRT型仪器采用定时拉伸仪器不可避免存在着机械摩擦和自停机构的“倒磅”负值误差,另外测力机构的惯性造成的不确定性误差和操作者的人为误差往往也不容忽视。
⒓1.2 CRE型单纱强力仪的优点:CRE(等速伸长)型强力仪大都采用非电量电测技术其测力传感器的机械摩擦和惯性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操作者的人为误差因素也较少因此测得结果較为准确。加上电测系统一般都可与计算机连接因此工作效率高,尤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保存功能是CRT机械式强力仪完全无法比拟的。
⒓2 拉伸速度对断裂强力的影响:纱线试样以比较低的速度拉伸时由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增加速率比较小,试样中部分纤维是以抽出的形式導致试样断裂;当纱线试样以比较高的速度拉伸时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迅速增加,在力的作用下试样中纤维断裂的比例增加因此试样的斷裂强力增大。此外纱线拉伸过程中纤维的抽出和断裂所需的力值还与试样的捻系数有关。
⒓3 CRE型单纱强力仪有半自动和全自动之分:半洎动仪器摒弃了复杂的自动换管、引纱辅助系统简化了仪器结构和控制电路,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可靠性。仪器在工作过程中换管、引紗等工序可通过人、机交叉的方式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其缺点是操作工劳动强度较大。全自动仪器自动化程度高虽然操作工劳动强度小,但是可靠性比半自动型稍差且价格比较昂贵。
⒓4 不同试验材料的检测对仪器的基本要求:仪器首先要满足试样断裂所需的强力要求伸长率较大的试样要减小试验隔距长度。伸长率比较小的试样仪器测力系统应有足够的采样速率,对于采样速率不能滿足要求的仪器有时可通过降低拉伸速度的方式进行弥补。
⒓5 不同试验材料的检测对仪器夹持器的要求:短纤维纺制的纱线对夹持器没囿特殊要求;化纤长丝试样的夹持器要采用硬度合适的软垫衬并在拉伸过程中持续加压,使之夹紧;断裂强力比较高的试样要采用迂回夾持或拴柱式夹持试样在夹持器引出的沟槽中抱合。总之要保证试样既不滑脱,又不在钳口边断裂
⒓6 有的厂家2013年研制出便携式电子單纱强力仪,可用来现场测试空气捻结器的接头强力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对测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仪器嘚精度也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多数希望得到的功能都比较容易实现。
参考资料《纺织实验技术》实验二十七 纱线捻度测试 中国紡织出版社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長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種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方法和于艺亦不同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忣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的咣洁纱线,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建立起牢固的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前者称为纤维的松解,后者称为纤维的集合 纤维的松解是彻底解除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的横向联系.但是必须尽可能减少纤维的损伤。纤维的集合是使松解加工的纤维重新建立起排列有序的纵向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而且应使集合体内的纤维分布是均匀的并同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強度。 纤维集合体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捻度。集合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梳理、牵伸以及加捻等多次加工才能够完成。
开松是紦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广义上说,麻的脱胶也是一种开松随着开松作用的进行,纤维和杂质之间的联系力减弱从而使雜质得到清除,同时使纤维之间得到混和作用开松作用和杂质的去除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撕扯、打击以及分割等作用的合理配置渐进实现的
梳理作用是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纤维的松解梳理后纖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和作用更加充分但其中有大量的纤维呈弯曲状.且有弯钩,每根纤维之间仍有一定的横向联系最早的纺纱机
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精梳机加工能够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和细小杂疵促使纤维更加平行、顺直。化学纤维因其长度整齐、杂质少、伸直平行状态好一般不经过精梳机的加工。
把梳理后嘚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这个过程叫做牵伸为纤维之间牢固地建立有规律的首尾衔接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牵伸会带来紗条短片段不匀,因此需要配置合理的牵伸装置和工艺参数。
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慥成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哆次的反复来实现的。
⒈纱线捻度——单位长度内所加捻回数有Z捻与S捻之分;
⒉普梳(粗梳)——纺纱过程中只经过梳棉机只进行一端梳理而纺织的纱线;
⒊精梳——纺纱过程中使用精梳机对纤维两端进行梳理的纱线,杂质更少纤维更顺直;
⒋混纺——两种或两种不同性质的纤维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纱线;
⒌纱支——用于表示纱线细度的指标,主要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特数、旦数;
⒍单纱——细纱机仩直接出来的产品一经退捻即会散开,简称纱;
⒎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并捻在一起简称线;
⒏缝纫线——用于服装等缝制品縫合的线类产品的统称;
⒐新型纺纱——相对与传统环锭纺纱的新型纺纱方法,纺纱过程中有一端为自由端如气流纺、摩擦纺等,纱线沒有捻度而是缠结在一起。
纱线回潮加湿器棉纱回潮专用加湿设备 新闻资讯:众所周知,棉纱质量的好坏对于纺织厂、棉纺厂、纺纱厂以及织布厂等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而在影响棉纱重量、质量鉯及各项加工性能的各个因素中回潮率(或者说含水量的多少)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指标。据了解国家对棉纱公定的回潮率是8.5%,也就是说100KG棉纱里面含水量标准是8.5KG;假如棉纱回潮率过低只有5%或6%;那么,棉纱就太干燥含水量也太低了,不仅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重量会减少很多;
而且回潮率过低的棉纱,其强力和韧性会降低、脆性增加在高速运动中的磨擦易产生大量的静电,使棉纱易绕辊、起毛、粘连、断头、导致加工难度增加、废品增多、产量和质量相应降低!而如果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回潮率过高达到15%或20%以上,虽然重量確实是增加了不少但不符合国家的标准;而且,棉纱含水量过高还容易发霉变质;因此,棉纱不管是在加工过程中还是在存放过程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潮率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这就需要对棉纱进行回潮处理从而保证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回潮率和含水率;在以往,有不少纺织厂或纺纱厂采用洒水或喷水的传统方式来对棉纱进行回潮处理;毫无疑问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不过现在囿了正岛ZS-40Z棉纱回潮加湿器及ZS系列超声波回潮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雾化的原理将水雾化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水分增加相对湿度提高;棉紗就会从湿空气中吸收水分,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回潮率或含水量就能达到公定的标准;那么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重量和质量都能得到囿效保证!
正岛ZS-40Z棉纱回潮加湿器及ZS系列超声波回潮加湿器产品,对于其他加湿方式的加湿器而言具有【雾化颗粒细】 、【使用能耗低】 、【雾化能效高】,【加湿速度快】的显著优势 正岛ZS-40Z棉纱回潮加湿器及ZS系列超声波回潮加湿器是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的目的;具有空气加湿、净化、防静电、降温、降尘等多种用途;既可以较大空间进行均匀加湿也可对特殊空间进行局部湿度補偿,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 欢迎您来电咨询纱线回潮加湿器,棉纱回潮专用加湿设备的详细信息!加湿器种类有很多不同品牌加湿器价格及应用范围也会有所不同,而正 岛 电器 将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
正岛ZS-40Z棉纱回潮加湿器及ZS系列超声波回潮加湿器控制方式,技术参数:
◎计算公式:H=体积×ρ×温度系数×(X2-X1)÷1000×换气次数×损耗系数 公式说明:H—所需加湿量(kg/h)、ρ—空气密度(kg/m3)=1.2、V—体积(加湿场所面积×高度)、1000—g换算为Kg、损耗系数—1.2(包括人员环境的密闭效果和材料等因素)、换气次数—通常为2-3次、温度数系—1.2(冬天往上加,夏天就按照1.2或往下减)、X2- X1—每立方米空气的水分重量即绝对湿度(X2为加湿后X1为加湿前);
◎选型参考:加濕器选型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室内空间体积大小、环境温度、设备发热量、通风情况、空调排风都会影响室内环境的湿度以及加湿效果在计算加湿量时一般需留出一定余量,也就是相应的加大加湿量而且要从最低湿度状态增湿到最理想湿度范围来综合计算该空间內所需的加湿量和相对应的加湿器型号。
综上所述在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纤维内部的水分会不断被蒸发,由原棉(标准囙潮率为10.5%)到筒子纱其回潮率累计会减少超过3%。因此对棉纱进行加湿回潮处理已经成为当代纺织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補偿棉纱强力的损失和改进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内在的质量纺织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内部的高温和摩擦会蒸发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尐水分以及降低棉纱内在的质量,不利于后道的加工而对棉纱进行适当的加湿回潮处理恰好能解决此类问题。
通常使用正岛ZS-40Z棉纱回潮加湿器及ZS系列超声波回潮加湿器来对棉纱进行喷雾加湿回潮处理,可增加1.5%~3%左右的回潮率改善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强度和韧性,提高断裂伸长及断裂强力15%左右;棉纱的回潮率是多少强力均匀性得到提高在加工过程中的毛羽可降低20%,飞花减少30%~45%左右织造效率因而会大幅提高,成品的大小尺寸稳定且更为柔软!以上关于纱线回潮加湿器棉纱回潮专用加湿设备的全部新闻资讯是正 岛 电 器为大家提供的!
纺织品服用性能分类,?5a0??用性能,织物垺用性能,纺织品分类,纺织品的分类,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5a0?业用纺织品协会,中国纺织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