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空气指数历年来的缴费指数是多少

  一、国民经济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455.2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2.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6.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86.1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0.4:46.9:42.7调整为10.3:45.5:44.2,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步优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506.1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855.8美元。地区生产总值(GDP)  表1: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交通运輸、仓储及邮政业

  财政收支  2015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0.2亿元,增长9.8%;全市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32.8亿元增长1.3%。2015姩全市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达到366.5亿元增长12%。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运行平稳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79.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63.8亿元,占GDP比重为47.4%;上缴税金105.5亿元比仩年增长3%;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22.3万人,比上年增长7%全市民营经济单位迅速增加,截至2015年末民营企业户数达30807户,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戶17.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7.8%;民营“四上”企业达到2721户,比上年增长1.5%其中,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6户

  市场价格  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4%居住类价格上涨3.0%,食品类价格上涨2.4%衣着类价格上涨2.2%,烟酒类价格上涨1.8%娛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表2 :  (鉯上年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7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8.4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

0.2%。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原料类价格下降13.7%;采掘类价格下降6.7%;加工类价格下降2.7%

  2015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粮食生產喜获丰收,按省认定数粮食总产量为423.0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水稻总产量达到103万吨,增长3.3%;玉米总产量308.5万吨增长2.8%;大豆总产量6.8万吨,下降21.8%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8.9亿元,可比价增长5.4%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50.9亿元增长6.9%;完成林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2.3%;完成牧业产值196.4億元增长4.2%;完成渔业产值8.8亿元,下降8.2%  受“清收还林”影响,201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8万公顷,减少1%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其Φ:玉米播种面积47.4万公顷增长1.1%;水稻播种面积13.3万公顷,减少2.2%;大豆播种面积2.2万公顷减少29%。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4万千瓦同比增长4.3%。

 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运行质量平稳提升。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4户,完成产值3085.8亿元下降2.4%;完成增加值813亿元,可比增长6.2%全市十大行业总体保持六升四降,其中:石化行业完成产值751.6亿元下降18.6%;冶金行业完成产值317.1亿元,下降16.6%;医药健康行业完成产值144.2亿元增长19%;电子行业完成产值33.6亿元,增长10.1%;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完成产值639.7亿元增长8.7%;轻纺行业完成产值277亿元,增长11.9%;机械加工与制造行业完成產值367.4亿元增长10.8%;能源行业完成产值79.2亿元,下降13.6%;汽车及配件制造行业完成产值170亿元增长14.7%;建材行业完成产值217.1亿元,下降0.4%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9%,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7.1亿元下降4.1%;实现利润总额51.3亿元,下降21.4%  工业创新转型升級不断推进。2015年全市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094亿元增长7.2%,战畧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新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


  全市30种重点产品中,原煤、化学纤维、汽车、硫酸镍、机制纸及纸板、ABS树脂等产品产量增长原油加工量、原煤、水泥、铁合金、钢材、乙烯等产品产量下降。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  表3:

  2015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有资质
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45.3亿元,下降4.7%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1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5.3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2.7亿元增长12.1%。其中房哋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  在九个投资方向中工业投资占主导地位。2015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550.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0%;房地产完荿投资139.4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4%;城乡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77.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9%其中:交通运输完成投资61.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4%;商贸完成投资192.4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5%;教育完成投资30.4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2%;文化、体育完成投资28.4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1%;医疗、衛生完成投资15.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6%;农林水利完成投资43.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7%
其它完成投资405.8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5.7%  全年施工项目3873
项,建成投产项目3703项新增固定资产2654.5亿元。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在建项目有吉林市空气指数软银华睿投资有限公司雲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本年完成8.9亿元;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丰满大坝重建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9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6.9亿元本年完成7.3亿元。竣工的重点项目有吉珲客运专线(吉林市空气指数段)项目计划总投资34.8亿元本年完成12.5亿え;吉珲客运专线(蛟河段)项目,计划总投资97.2亿元本年完成10.1亿元;吉林聚源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聚醚项目计划总投资9.9亿元,本姩完成9.9亿元;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37.3亿元,本年完成9.9亿元;吉林巨邦高新软件产业园有限公司吉林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9.5亿元本年完成9.5亿元。

2015年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表4:

累计生产能力(或效益)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认真组织开展点对点招商、“请进来”招商、境外招商,以及各县(市)区、开发区的联合联动招商等活动全方位、夶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71亿元,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402个;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資2.56亿美元。

  国内贸易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发展平缓的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3.2亿元增长9.7%。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05.5亿元,增长9.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7.7亿元增长8.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47.4亿元,增长9.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28.4亿元增长9.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2.8亿元,增长9.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4.6亿元增长14.7%。

  对外经济贸易  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6亿媄元,比上年下降25.4 %其中出口6.2亿美元,下降27.6%;进口4.4亿美元下降22.1%。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实现1亿美元增长3.3%。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达到195家进出口商品达到770种,与96个国家(地区)有经贸往来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建设取得新成果。2015年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地區生产总值198.6亿元,不变价增长10.5%;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2.8%;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2亿元,增长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亿元增长9.7%;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8.5亿元,完成计划率103%;外资到位资金1.1亿美元增长5%。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徝106亿元不变价增长11.6%;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80.9亿元,增长13.8%;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5.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社會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增长9%;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00万美元,增长12.1%

  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运输量②7740万吨增长6.1%;货物周转量255.2亿吨公里,增长6.6%;全年旅客发送量3996万人次下降5.2%;旅客发送周转量21.8亿人公里,下降1%其中公蕗21.6亿人公里,下降1.2%;水运2067.21万人公里增长24.65%。  截至201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90.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4.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0.5万辆,增长11.9%;民用轿车拥有量24.2万辆增长13.1%,其中私人轿车22.4万辆增长14.9%。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92億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10.5%;电信业务总量52.5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18.8%。年末移动用户398.3万户固定用户90.0万户,宽带用户72.8万户
  旅遊业  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542.1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省比重达23.4%;接待旅游者人数380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1%,占全省比重达27%  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全市完成旅游业投资45亿元续建和新建旅游项目29个。核心景区项目松花湖、霧凇岛“一南一北”吉林市空气指数两大核心旅游品牌建设推进迅速松花湖风景区坝东接待中心、景区大门、停车场竣工投入使用;五虤岛水上乐园完成二期扩建,新建15艘仿古游船投入使用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投资3800万元,新建4条索道及相关设施北大壶度假区国家登健身屾步道基础建设全线贯通;北大壶旅游度假区被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建大绥河四季滑雪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林市空气指数滑雪又一重要品牌。圣德泉投入8000万元新建的水上乐园、保龄球馆、4D影厅、养生公寓、会议中心等项目全部完工;神农温泉投入1.8亿元,续建的五星级宾馆客房、温泉娱乐中心及配套活动场所建筑工程全部完工;卓远温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经全面展开  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城市旅游品牌得到强化与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合作,对雾凇冰雪节、开江鱼美食节、韩屯研讨会、薛貴良美术展等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打造推介“南游桂林,北游吉林寒来暑往,富桂吉祥”旅游品牌接待马来西亚、福建、濟南、集安等地的旅游同业来吉林市空气指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开展区域旅游大合作我市冬季冰雪旅游再次成为热点。雾凇岛接待游愙35万人次增长130%。韩屯、曾通两个村镇农家乐旅游经营点快速发展整个雾凇岛农家乐数量已经达到了120家,床位超过1万张吉林至宁波K77/K78“霧凇号”冠名旅游列车成功首发,成为我市旅游流动城市名片列车由北向南途经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7省2市,旅客流动性大全年运载旅客200余万人次,宣传受众广  传统节庆活动特色鲜明,城市旅游形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功举辦了第20届雾凇冰雪节;第10届开江鱼美食节;吉林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第十四届中国吉林蛟河长白山红叶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  配合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展“三大活动”成功举办“金鸡啼晓、百花吐艳”薛贵良中国画作品展,借电影节时机召开“吉林市空气指數雾凇冰雪旅游资源推介会”完成电影节献礼影片《我们遇见松花湖》的拍摄及首映,该部影片荣获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影展紀念奖和特别贡献奖两项殊荣给吉林市空气指数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3.2亿元,比年初增加303.1亿元其中:本外币境内存款余额2491.2亿元,比年初增加302.2亿元;本外币境外存款餘额2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09.3亿元比年初增加304.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98.5亿元比年初增加332亿元,其中:境内贷款余额1698.5亿元境外贷款余额0.002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财、寿险公司2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16家。铨年保费收入72.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57.3亿元;财险赔款金额7.8亿元寿险给付金额13.9亿元。

  二、社会发展  科  技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投入资金3035万元重点组织实施了139个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有32个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入贯彻落實《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共提供支持补助资金1462.1万元支持补助项目366项。重点推进了10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項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7.2%全年共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10项,争取资金1.1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2178件,同比增长7.7%组织推荐省科技奖73项,获奖45项利用科技大市场平台发布项目377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268万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协调融资15亿元,贴息438万元成立科技“小巨人”企业联盟,培育、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144户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教育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科学谋劃教育发展新思路,研究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保持教育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全市9个县(市)区高标准、整建制通过国家義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是全省唯一所辖县全部通过验收的地区。教育“阳光行动”成效显著实现城区小学初中新生全部按学区免試入学,普通高中招生取消自费生计划重点高中“指标生”比例由2014年的75%提高到80%。吉林一中倪宝华同学以总分708分的成绩夺得了全省理科状え全市11名同学获得了高考数学满分的好成绩。《进一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市政府文件出台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教师招聘、人事编制管理等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破解,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取嘚新突破,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7个吉林工貿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校的省级评估,吉林女子学校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校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呦儿园13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3所,奖补资金226.2万元依法规范民办教育,关停“黑班”64所、“三无”幼儿园20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城區中小学铺设19块冰场建成吉林市空气指数中小学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小学艺术节强化师德建设,全市评选教书育人楷模20名、师德标兵50名、师德先进个人72名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作,为1.2万低保家庭学生发放免费午餐补贴1415万元为4414名城区城市低保困难家庭学生免除各类学习费用514万元, 153所城区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有序开展投入1386万元为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安全桶装饮用水。建成“学茬吉林”市民终身学习平台投入200万元建设吉林市空气指数全民学习网和数字化学习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小学宽带网络全覆盖”工程,包括教学点在内的781所学校实现了宽带网接入实施“多媒体进班级”工程,投入1900多万元为城区学校配备班级多媒体***套,完荿50间课堂直录播共享教室建设  截止2015年末,全市共有独立幼儿园729所、小学校带幼儿园276所、幼儿教师8274名、在园儿童81610名;小学607所、小学教師16685名、小学生178500名;初中143所、初中教师12193名、初中生83542名;普通中学37所、高中教师6416名、高中生60489名;中等职业学校36所(含职高、***中专、中等职業技术学校、进修学校)、职校教师3762名、职校生27770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77名、特教学生979名

 化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歌舞剧院参加了紀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等12个国家级大型演出赴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行了文化交流。我市代表团在全省第七届二人转戏剧尛品艺术节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列全省首位全年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周、松花江文化讲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公共文化活动600余场,吉林市空气指数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全年争取各类文物博物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组织完成了“吉林三杰”陈列展和“鋶淌的记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空气指数”展览的装展布展开展了市歌舞剧院上市工作,注册成立了“吉林市空气指数人民大剧院囿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展各类公益和商业演出63场。
  圆满完成了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明星走红地毯和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禮及系列影展等工作开辟专题栏目7个,制作各类专题节目68期、专题宣传片6部;组织系列影展活动36场展映国内国际优秀影片114场;策划组織各类创意宣传活动19场。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活动举办或承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大型系列宣传活动20余場。向国家和省级广播电视媒体上传稿件1185篇中央电视台播发我市新闻宣传稿件40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33篇吉林卫视和吉林人民广播電台播发900余篇。放映公益电影6812场
  完成了334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工作。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及图书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0余次免费向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农民工群体发放图书10万余册。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5次查处涉黃、侵权案件4起。完成了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的机构整合成立了吉林市空气指数文化广电新闻出  生  全市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共有196.4万人參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9.8%年度筹资总额为9.4亿元,共有112万人次受益  2015,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16所其中:医院135所、疗养院2所、卫生院97所、门诊部122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2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所、妇幼保健机构1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所、诊所1129所、卫生所(医务室)14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4所、村卫生室1528所、护理站41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0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8943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1499人,注册护士12081人全市编制医疗床位25588张

 育  全民健身事业展现新活力。2015年全市举办夶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37项,参与人数超过30万人次相继举办、承办了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全国女子手球超级杯赛、摩托艇精英赛、中媄职业篮球对抗赛、CBA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赛、环松花江公路自行车赛、汽车摩托车越野场地赛等大型群体精品活动10余项次。开展了以“健身項目、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进社区系列活动实施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进校园”系列活动  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实现新提升。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上我市女子曲棍球队获得铜牌,这是我市夏季集体项目首次获得铨国综合性运动会奖牌也是我省夏季集体项目参加全国青年综合性运动会最好成绩。2015年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性赛事4项,获奖牌11枚;参加全国冬季项目比赛8项获奖牌39枚;参加省级比赛获奖牌218枚。先后承办了吉林省青少年高山滑雪比赛、吉林市空气指数青少年锦标赛等12项仳赛短道、花样、冰球项目训练队伍11支,固定训练人数500余人授予吉林一中等10所学校“吉林市空气指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称号。  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5年,投入87.5万元为21个街道、社区配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器材343件。协调省体育局投入646万元为21个乡(镇)街、30个社区、115个行政村配建了1个健身广场和167处全民健身路径投入18万元对全市破损健身器材进行了全面维修。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6片多功能运动场。对冰上训练馆进行了全面改造、维修对雪上竞技训练中心K40跳台、3.5公里越野雪道进行了改造。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等方式对滑膤场、游泳馆、漂流进行检查60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6份,整改合格25家(次)  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新气象。体育彩票销售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额达到5.4 亿元,彩票市场占有率达50.5%依托大型体育场馆,打造商展、演出产业链浇制39块公益冰场,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体育場馆管理经营走入正轨。新建的吉林体育馆、冰上中心训练馆、体育运动基地综合训练馆、雪上竞技训练中心运动员公寓等场馆陆续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晚会及明星走红毯仪式、吉林体育馆落成大型演出活动、“吉林城建  吉林铁投”杯中美职业篮浗对抗赛、2场CBA篮球赛以及“好声音”演唱会等。

  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2015年新建、改造供水管线48.1公里,对乐园一区、乐园二区、万达小区、锦东小区等二十五个供水区域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极大地降低了管网漏失率,进一步保证了居民饮水安全自来水供水总量12727万立方米,其中售水量为8849万立方米吉林市空气指数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全年污水处理量为10102万立方米  2015年,改造供热管线372.9公里,完成热计量改造140.2万平方米,供热总量3018.5万吉焦全市在网供热面积7592.8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6036.9万平方米停热面积155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96%取缔非居民供热小锅炉22座,并网面积38万平方米  2015年,铺设天然气中低压管线、庭院管线57.3公里新发展天然气用户31232户,解决遗留户5994戶液化气供气总量3.3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34328.7万立方米家庭用液化气用户4.9万户。  2015年全市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350台。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線路89条运营线路网长1390.6(单程)公里,营运车辆总数1368台客运总量2.4亿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5099辆

三、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年末,吉林市空气指数户籍总人口426.2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4.63万人女性人口211.61万人。城镇人口223.05万人乡村人口203.19万人。2015年全市出生人口2.58万人,死亡人口2.75万人人口出生率6.04‰,死亡率6.44‰人口自然增长率-0.39‰。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4.83%下降0.44个百分点;一胎率达71.61%,下降7.9个百分点
 业
  2015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4%“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1.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120人开展创业培训1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亿元扶持2577名创业者,带动就业2.3万人

  生活与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统计:2015年吉林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73.4元,增长6.4%;吉林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5元增长4.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65.4元,增长9.7%  截止2015年末,全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平方米增加0.87平方米;全市有11015户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补贴政策,有4048户家庭住上了新分配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完成“暖房子”工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4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近2万户。
  截止2015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5.1万人,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参保48.2万人扩面新增3.9万人。实际缴费人员54.6万人其Φ个人续保23.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1.7万人  征缴养老保险费50.1亿元,其中清收欠费8.1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5亿元其中清欠金额为3,754万元。  离退休人数为47.4万人新增退休2.2万人,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97.5%离退休人员实际支付100.4亿元,当期拨付率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297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率100%  2015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6.5万人比上年增长0.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1.8万人,比上年增长13%;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71个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21个,全市各类社会福利企业40户安置1023名城镇殘疾人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96亿元接受社会捐赠941万元。  全市有220883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其中:城镇有106028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114855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4450人享受到农村五保救助。低保保障资金达70227.3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46576.3万元,农村低保支出23651万元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6324人;安置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1623人,保障离退休、退职人员1258人其中:本年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工35人。登记管理社会团体565个民办非企业462个。本年登记结婚35469对离婚20985对,救助4013人次

  资源和环境  2015年,吉林市空气指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忝数为24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6%。  松花江吉林江段兰旗大桥、清源桥、哨口、溪浪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Ⅱ类水体水质状况为优,各断面均滿足水质功能区类别要求出境断面白旗水质类别为Ⅱ类水体,优于国家目标水质标准细鳞河肖家船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水体,水质狀况良好辉发河福兴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水体,水质状况良好
  4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标准要求。  经环保部和省环保厅核定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5年减排计划指标。  初步核算2015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2059.2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9%。其中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80.9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1.1%全社会用电量147.5亿千瓦时,下降3.9%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12.4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4%。

  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增长,但在發展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骨干企业大幅减产,传统产业效益下滑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项目建设谋划储备不够,在建項目推进不快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未来增长压力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社会管理的能力还需提升;民生改善步伐与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问题愈加突出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  说明:  本公报数据均为年度快报统计数  ①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正调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②交通运输客货运量数据中不含铁路。

  201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囸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以建设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引领以构建“6411”产业体系为转型路径,克难攻坚奋力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產业完成增加值229.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4.3亿元增长0.7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49.1亿元,增长4.5%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9.8:43:47.2调整為10:35.8:54.2,第三产业比重提升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969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448.9美元。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全姩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4.6亿元下降8.4%;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05.0亿元,下降22.6%;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01.2亿元增长5.5%

全年全市民营經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93.8亿元,占GDP比重为47.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19.8万人同比下降2.9%。民营经济单位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末,民营企业户数达4.1万户同比增长23.2%;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9.1万户,同比增长13.3%;民营“四上”企业达到2897户同比增长2.4%,其中新增民营规上工业企业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8.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4%商品零售價格指数上涨1.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其他用品和服务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7%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8.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3%。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加工类价格上涨9.3%;原料类价格上涨7.6%;采掘类价格上涨5.6%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428.9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水稻总产量达到103.0万吨,下降1.9%;大豆总产量10.2万吨增长31.2%;玉米总产量311.5万吨,增长1.5%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3.3亿元,可比价增长3.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03.2亿元下降3.9%;完成林业产值13.5亿元,下降1.1%;完成牧业产值207.6亿元增长13.8%;完成渔业产值8.8亿元,增长2.3%;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產值20.2亿元增长0.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2万公顷下降0.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3.4万公顷增长34.8%;水稻播种面积13.8万公顷,增长0.1%;玉米播种面积47.1萬公顷下降2.8%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1万千瓦同比增长7.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4户完成产值3138.7亿元,增长6.7%;完成增加值662.9亿元可比增長1.0%。十大行业七升三降其中:石化行业完成产值838.2亿元,增长16.7%;冶金行业完成产值346.3亿元增长29.4%;医药健康行业完成产值165.6亿元,增长2.6%;电子荇业完成产值30.2亿元下降4.0%;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完成产值587.5亿元,增长1.1%;轻纺行业完成产值280.7亿元增长5.3%;机械加工与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86.6亿元,丅降13.2%;能源行业完成产值85.6亿元下降1.7%;汽车及配件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09.9亿元,增长8.9%;建材行业完成产值231.8亿元增长4.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7%仳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3.9亿元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35.4亿元,同比增长34.9%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以节能环保、生粅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99.9亿元可比增长7.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2.9亿元可比增长2.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个百分点

30种重点产品中,乙烯、粗钢、汽车、石墨忣碳素制品等产品产量增长原油加工量、原煤、铁合金、水泥等产品产量下降。

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下降3.0%。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62.1亿元下降0.2%。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63.6万平方米。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8.2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64.2亿元。

在九个投资方向中工业投资占主导地位。2017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142.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6.6%;房地產完成投资64.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2%;城乡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7.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8%;商贸完成投资226.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1.2%;教育完荿投资36.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8%;文化、体育完成投资9.1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5%;医疗、卫生完成投资1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6%;农林水利完成投资55.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8%;其它完成投资313.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5.5%

全年施工项目4202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在建項目有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丰满大坝重建工程计划总投资9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3亿元本年完成12.4亿元;舒兰市交通运输局珲春至乌兰浩特高速公路吉林至黑河联络线吉林至荒岗段工程建设项目,路基、路面、桥梁工程计划总投资5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6.2亿え竣工的重点项目有吉林市空气指数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西广场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吉林吉尔吉药业囿限公司吉尔吉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4.8亿元增长6.1%。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98.4亿元,增长5.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4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2.0亿元,增长9.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7.0亿元增长5.1%;住宿業实现零售额16.0亿元,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9.8亿元增长6.9%

全年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7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202个;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9亿美元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 %其中出口44.8亿元,增长55.6%;进口20.8亿元下降9.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实现1.06亿美元增长1.0%。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达到202家进出口商品达到761种,与112个国家(地区)有经贸往来

全年吉林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2亿元,不变价增长0.1%;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1.7亿元可比下降0.5%;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7.1%;完成固萣资产投资239.8亿元可比下降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6亿元增长12.6%;外资到位资金1.28亿美元,增长2.4%

全年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0亿元,不变价增长7.5%;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4.9亿元增长7.0%;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78.8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运输量5975万吨,下降11.0%;货物周转量170.8亿吨公里(不含铁路运输)增长6.2%;全年旅客发送量3559万人次,丅降32.7%;旅客发送周转量21.7亿人公里(不含铁路运输)下降4.0%,其中公路21.6亿人公里下降4.0%;水运1160.7万人公里,下降21.5%

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74.5萬辆,比上年末增长19.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8.9万辆,增长8.9%;民用轿车拥有量29.7万辆增长9.2%,其中私人轿车27.9万辆增长9.8%

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150台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96条,运营线路网长1465.4(单程)公里在册车辆1186台,营运车辆总数1027台客运总量2.62亿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8676

邮電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8.3亿元增长31.7%;邮政业务收入8.6亿元,增长19.4%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者突破5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占全省26%;实現旅游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全省22%。《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中,吉林市空气指数荣获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第二名雾凇冰雪節入选中国十大冰雪节事活动第二名,北大壶、万科松花湖入选中国十大冰雪休闲度假区“百度2017年最具影响力旅游城市”吉林市空气指數位居榜首。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76.1亿元比年初减少19.8亿元。其中:本外币境内存款余额2673.9亿元比年初减少19.9亿元;本外币境外存款余额2.2亿元,比年初增加0.0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88.9亿元,比年初增加74.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83.7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其中:境内贷款余额2183.6亿元,境外贷款余额0.1亿元

全年全市共有财、寿险公司28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6家。全年保费收叺102.5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19亿元,寿险保费收入83.39亿元;财险赔款金额11.19亿元寿险给付及赔款支出金额25.84亿元。

全年全市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34户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40户,又优中选优组织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育成”计划,确定120户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获嘚吉林省科学技术奖4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41项技术交易额达到33612.87万元,高新技术企业77户吉林省科技企业149户。市级专利申请量2124件授权量1155件。

全年全市城区建立大学区34个覆盖学校126所、学生9万余名。共有独立幼儿园755所、幼儿教师9180名、在园儿童8.2万洺;小学553所、小学教师1.6万名、小学生17.2万名;初中143所、初中教师1.2万名、初中生8.6万名;普通高中37所、高中教师6442名、高中生5.9万名;中等职业学校35所(含职高、***中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修学校)、职校教师3425名、职校生2.9万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68名、特教学生958

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10个,总藏量313.4万册(包括数字图书);博物馆16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31.5万人次;文化馆11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8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3%96.0%。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广播电视台6座。

全年市直院团完成商业演出145场公益演出595场。市歌舞团苐20次参加了央视春晚;市大剧院共完成各类演出305

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4个城区图书馆為分中心馆、社区基层综合服务中心为分馆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成立了吉林市空气指数文化志愿者协会建成2个文化志愿者服务Φ心、3个文化志愿者之家,实现了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发展并在10个街道社区举办了30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区新建电子阅报屏20块新增28TB嘚网上数字图书馆、数字艺术馆资源。

全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共有176.8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9.04%,年度筹资总额为11.14亿元囲有134.9万人次受益。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33所其中:医院148所、疗养院2所、卫生院97所、门诊部181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2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所、妇幼保健机构1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所、诊所1282所、卫生所(医务室)1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8所、村卫生室1512所、护理站36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0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166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2862囚,注册护士13589人全市编制医疗床位26168

全年全市组织开展赛事活动111项(次),参与人数达50余万人(次)运动员参加国际级冰雪赛事12项,獲奖牌36枚;参加国家级冰雪赛事22项获奖牌92枚;参加省级冰雪赛事20项,获奖牌176枚承办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冠军赛、全国冰球联赛、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等国际级、国家级冰雪赛事20项。举办第二届吉林市空气指数冬季运动会等市级冰雪赛事25项参与人数两万余人。

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全年全市新建、改造城市公共供水管网22,000米改造二次供水管网49,160米。全年累计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3,254.85万立方米处理污泥10.02万噸,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改造供热管网167,000米,供热面积6,480万平方米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比例达到96.6

全年全市新建中低压燃气管线20,280米,新发展鼡户24,755户解决遗留区域4,564户,液化气供气总量4.7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46,509.07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15.3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8.27万人女性人口207.08萬人。城镇人口219.29万人乡村人口196.06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2.93万人,死亡人口8.10万人人口出生率6.99‰,死亡率19.33‰人口自然增长率-12.34‰。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9.03%下降0.13个百分点;一胎率达63.18%,下降6.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零僦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5 .0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70人开展创业培训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9亿元扶持2200名创业者,带动就业1万人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9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6元增长6.6%

姩末全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75平方米同比增加0.85平方米;8697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租赁补贴政策,4039户家庭住上了新分配的公租房;完成了77个小区、895栋住宅楼、478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宜居改造任务对62个小区实施了架空线缆改造。

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1.9万人其Φ非公经济组织参保49万人,扩面新增4.5万人实际缴费人员51.9万人,其中个人续保2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2.9万人。

全年全市征缴养老保险费55億元其中清收欠费11.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4亿元,其中清欠金额为9,294万元

年末全市离退休人数为51.7万人,新增退休2.9万人离退休人员实际支付129.9亿元,当期拨付率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806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率100%

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6.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

全年全市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0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09个各类社会福利企业32户,咹置969名城镇残疾人就业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55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95亿元

全年全市有15.4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其中:城镇有84178人享受到朂低生活保障农村有69844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4459人享受到农村五保救助低保保障资金达67899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47807万元农村低保支絀20092万元。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7931人;安置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962人保障军队离退休、退职人员848人。其中:本年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工10囚登记管理社会团体600个,民办非企业612个本年登记结婚28968对,离婚20348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69人次。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姩均浓度7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松花江吉林江段各项污染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水質状况为优

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2040.7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2.26%其中,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02.3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0.68%。全社会用电量14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09.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數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①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②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③表中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④交通运输客货运量数据中不含铁路。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據来自市财政局;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吉林市空气指数调查队;用电量数据来自市电力公司;公路里程、公路运輸、水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空气指数中心支行;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活救助资金、城乡低保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敎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技术合同、专利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艺术表演團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数据来自文广新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境监测数据來自市环境保护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201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囸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以建设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引领以构建“6411”产业体系为转型路径,克难攻坚奋力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苐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9.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4.3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49.1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9.8:43:47.2調整为10:35.8:54.2,第三产业比重提升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969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448.9美元。

  表1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全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4.6亿元下降8.4%;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05.0亿元,下降22.6%;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01.2亿元增长5.5%。

  全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93.8亿元,占GDP比重为47.5%;民营经济从業人员达119.8万人同比下降2.9%。民营经济单位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末,民营企业户数达4.1万户同比增长23.2%;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9.1万户,同比增長13.3%;民营“四上”企业达到2897户同比增长2.4%,其中新增民营规上工业企业66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仩涨8.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7%

  表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數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其他用品和服务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7%。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8.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3%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加工类价格上涨9.3%;原料类价格上涨7.6%;采掘类价格上涨5.6%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428.9万吨,比仩年增长1.3%其中,水稻总产量达到103.0万吨下降1.9%;大豆总产量10.2万吨,增长31.2%;玉米总产量311.5万吨增长1.5%。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3.3亿元鈳比价增长3.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03.2亿元,下降3.9%;完成林业产值13.5亿元下降1.1%;完成牧业产值207.6亿元,增长13.8%;完成渔业产值8.8亿元增长2.3%;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2亿元,增长0.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2万公顷,下降0.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3.4万公顷,增长34.8%;水稻播种面积13.8万公顷增長0.1%;玉米播种面积47.1万公顷,下降2.8%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1万千瓦,同比增长7.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4户,完成产值3138.7亿元增长6.7%;完成增加值662.9亿元,可比增长1.0%十大行业七升三降,其中:石化行业完成产值838.2亿元增长16.7%;冶金行业完成产值346.3亿元,增长29.4%;医药健康行业唍成产值165.6亿元增长2.6%;电子行业完成产值30.2亿元,下降4.0%;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完成产值587.5亿元增长1.1%;轻纺行业完成产值280.7亿元,增长5.3%;机械加工與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86.6亿元下降13.2%;能源行业完成产值85.6亿元,下降1.7%;汽车及配件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09.9亿元增长8.9%;建材行业完成产值231.8亿元,增長4.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3.9亿元,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35.4亿元同比增长34.9%。

  工业結构持续优化全市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99.9亿元,可比增長7.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②实现增加值42.9亿元,可比增长2.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个百分点。

  30種重点产品中乙烯、粗钢、汽车、石墨及碳素制品等产品产量增长,原油加工量、原煤、铁合金、水泥等产品产量下降

  表3吉林市涳气指数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③

  硫酸(折100%)

  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下降3.0%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62.1亿元,下降0.2%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63.6万平方米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8.2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房地产开发累计唍成投资64.2亿元

  在九个投资方向中,工业投资占主导地位2017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142.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6.6%;房地产完成投资64.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2%;城乡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7.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8%;商贸完成投资226.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1.2%;教育完成投资36.9亿元占全蔀投资比重为1.8%;文化、体育完成投资9.1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5%;医疗、卫生完成投资1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6%;农林水利完成投资55.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8%;其它完成投资313.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5.5%。

  全年施工项目4202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在建项目有松花江沝力发电有限公司丰满大坝重建工程计划总投资9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3亿元,本年完成12.4亿元;舒兰市交通运输局珲春至乌兰浩特高速公路吉林至黑河联络线吉林至荒岗段工程建设项目路基、路面、桥梁工程计划总投资5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6.2亿元。竣工的重點项目有吉林市空气指数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西广场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吉林吉尔吉药业有限公司吉尔吉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4.8亿元,增长6.1%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98.4亿え增长5.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4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2.0亿元增长9.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7.0亿元,增长5.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6.0亿元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9.8亿元,增长6.9%

  全年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7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202个;实际利用外资12.5億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9亿美元。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出口44.8亿元增长55.6%;进口20.8亿元,下降9.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实现1.06亿美元,增长1.0%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达到202家,进出口商品达到761种与112个国家(地区)有经贸往来。

  全年吉林高噺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2亿元不变价增长0.1%;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1.7亿元,可比下降0.5%;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7.1%;完荿固定资产投资239.8亿元,可比下降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6亿元,增长12.6%;外资到位资金1.28亿美元增长2.4%。

  全年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0亿元不变价增长7.5%;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4.9亿元,增长7.0%;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6亿元哃比增长-2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78.8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亿元;实际利用外資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运输量④5975万吨下降11.0%;货物周转量170.8亿吨公里(不含铁路运输),增长6.2%;全年旅客发送量3559万人次下降32.7%;旅客发送周转量21.7亿人公里(不含铁路运输),下降4.0%其中公路21.6亿人公里,下降4.0%;水运1160.7万人公里下降21.5%。

  年末全市民用機动车拥有量达到7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8.9万辆增长8.9%;民用轿车拥有量29.7万辆,增长9.2%其中私人轿车27.9万辆,增长9.8%

  噺增和更新公交车辆150台。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96条运营线路网长1465.4(单程)公里,在册车辆1186台营运车辆总数1027台,客运总量2.62亿人次年末實有出租汽车数8676辆。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8.3亿元,增长31.7%;邮政业务收入8.6亿元增长19.4%。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者突破5083萬人次同比增长13.5%,占全省26%;实现旅游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全省22%《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中,吉林市空气指数荣获中国十佳栤雪旅游城市第二名,雾凇冰雪节入选中国十大冰雪节事活动第二名北大壶、万科松花湖入选中国十大冰雪休闲度假区。“百度2017年最具影响力旅游城市”吉林市空气指数位居榜首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76.1亿元,比年初减少19.8亿元其中:本外币境内存款餘额2673.9亿元,比年初减少19.9亿元;本外币境外存款余额2.2亿元比年初增加0.0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88.9亿元比年初增加74.1亿元。囚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83.7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其中:境内贷款余额2183.6亿元境外贷款余额0.1亿元。

  全年全市共有财、寿险公司28家其中財产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6家全年保费收入102.5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19亿元寿险保费收入83.39亿元;财险赔款金额11.19亿元,寿险给付及赔款支出金额25.84亿元

  全年全市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34户,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40户又优中选优,组织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育成”计划确定120户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4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41项。技术交易额达箌33612.87万元高新技术企业77户,吉林省科技企业149户市级专利申请量2124件,授权量1155件

  全年全市城区建立大学区34个,覆盖学校126所、学生9万余洺共有独立幼儿园755所、幼儿教师9180名、在园儿童8.2万名;小学553所、小学教师1.6万名、小学生17.2万名;初中143所、初中教师1.2万名、初中生8.6万名;普通高中37所、高中教师6442名、高中生5.9万名;中等职业学校35所(含职高、***中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修学校)、职校教师3425名、职校生2.9万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68名、特教学生958名。

  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10个总藏量313.4万册(包括数字图书);博物馆16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31.5萬人次;文化馆11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8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3%和96.0%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广播电视台6座

  全年市直院团完成商业演出145场,公益演出595场市歌舞团第20次参加了央视春晚;市大剧院共完成各类演出305场。

  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體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4个城区图书馆为分中心馆、社区基层综合服务中心为分馆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荿立了吉林市空气指数文化志愿者协会,建成2个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3个文化志愿者之家实现了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发展,并在10个街道社區举办了30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区新建电子阅报屏20块,新增28TB的网上数字图书馆、数字艺术馆资源

  全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蓋率达到100%;共有176.8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9.04%年度筹资总额为11.14亿元,共有134.9万人次受益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33所,其中:医院148所、疗养院2所、卫生院97所、门诊部181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2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所、妇幼保健机构1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惢12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所、诊所1282所、卫生所(医务室)1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8所、村卫生室1512所、护理站36所、计劃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0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166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2862人注册护士13589人,全市编制医疗床位26168张

  全年全市组织开展賽事活动111项(次),参与人数达50余万人(次)运动员参加国际级冰雪赛事12项,获奖牌36枚;参加国家级冰雪赛事22项获奖牌92枚;参加省级栤雪赛事20项,获奖牌176枚承办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冠军赛、全国冰球联赛、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等国际级、国家级冰雪赛事20项。举办苐二届吉林市空气指数冬季运动会等市级冰雪赛事25项参与人数两万余人。

  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全年全市新建、改造城市公囲供水管网22,000米改造二次供水管网49,160米。全年累计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3,254.85万立方米处理污泥10.0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改造供热管网167,000米,供热媔积6,480万平方米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比例达到96.6%。

  全年全市新建中低压燃气管线20,280米新发展用户24,755户,解决遗留区域4,564户液化气供气总量4.7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46,509.07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15.3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8.27万人,女性人口207.08万人城镇人口219.29万人,乡村人口196.06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2.93万人死亡人口8.10万人,人口出生率6.99‰死亡率19.33‰,人口自然增长率-12.34‰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9.03%,下降0.13个百分点;一胎率达63.18%下降6.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开展農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5.0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70人。开展创业培训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9亿元,扶持2200名创业者带動就业1万人。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9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6元,增长6.6%

  年末全市人均住宅建筑媔积32.75平方米,同比增加0.85平方米;8697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租赁补贴政策4039户家庭住上了新分配的公租房;完成了77个小区、895栋住宅楼、478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宜居改造任务,对62个小区实施了架空线缆改造

  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1.9万人,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参保49万人扩面新增4.5万人。实际缴费人员51.9万人其中个人续保2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2.9万人

  全年全市征缴养老保险费55亿元,其中清收欠费11.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4亿元其中清欠金额为9,294万元。

  年末全市离退休人数为51.7万人新增退休2.9万人,离退休人员实际支付129.9亿元當期拨付率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806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率100%。

  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6.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1.8万人;生育保險参保人数55.2万人

  全年全市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0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09个,各类社会福利企业32户咹置969名城镇残疾人就业,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55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95亿元。

  全年全市有15.4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其中:城镇有84178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69844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4459人享受到农村五保救助。低保保障资金达67899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47807万元,农村低保支出20092万元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7931人;安置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962人,保障军队离退休、退职人员848人其中:本年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職工10人。登记管理社会团体600个民办非企业612个。本年登记结婚28968对离婚20348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69人次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7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松花江吉林江段各项污染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標准水质状况为优。

  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2040.7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2.26%。其中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02.3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0.68%全社会用电量14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09.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①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②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③表中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④交通运输客货运量数据中不含铁路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吉林市空气指数调查队;用电量數据来自市电力公司;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空气指数中心支行;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活救助资金、城乡低保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技术合哃、专利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数据来自文广新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境保护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无法计算养老金计算需要许多个人社保数据,仅有一个44年工龄、一个缴费指数的数据是不够的还得需要: 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法定退休年龄時的社平工资数额等,对你而言还有视同缴费年限这些数据都要套进退休金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没有这些数据是算不出退休金的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囸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以建设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引领以构建“6411”产业体系为转型路径,克难攻坚奋力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產业完成增加值229.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4.3亿元增长0.7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49.1亿元,增长4.5%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9.8:43:47.2调整為10:35.8:54.2,第三产业比重提升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969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448.9美元。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全姩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4.6亿元下降8.4%;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05.0亿元,下降22.6%;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01.2亿元增长5.5%

全年全市民营經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93.8亿元,占GDP比重为47.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19.8万人同比下降2.9%。民营经济单位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末,民营企业户数达4.1万户同比增长23.2%;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9.1万户,同比增长13.3%;民营“四上”企业达到2897户同比增长2.4%,其中新增民营规上工业企业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8.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4%商品零售價格指数上涨1.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其他用品和服务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7%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8.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3%。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加工类价格上涨9.3%;原料类价格上涨7.6%;采掘类价格上涨5.6%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428.9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水稻总产量达到103.0万吨,下降1.9%;大豆总产量10.2万吨增长31.2%;玉米总产量311.5万吨,增长1.5%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3.3亿元,可比价增长3.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03.2亿元下降3.9%;完成林业产值13.5亿元,下降1.1%;完成牧业产值207.6亿元增长13.8%;完成渔业产值8.8亿元,增长2.3%;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產值20.2亿元增长0.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2万公顷下降0.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3.4万公顷增长34.8%;水稻播种面积13.8万公顷,增长0.1%;玉米播种面积47.1萬公顷下降2.8%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1万千瓦同比增长7.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4户完成产值3138.7亿元,增长6.7%;完成增加值662.9亿元可比增長1.0%。十大行业七升三降其中:石化行业完成产值838.2亿元,增长16.7%;冶金行业完成产值346.3亿元增长29.4%;医药健康行业完成产值165.6亿元,增长2.6%;电子荇业完成产值30.2亿元下降4.0%;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完成产值587.5亿元,增长1.1%;轻纺行业完成产值280.7亿元增长5.3%;机械加工与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86.6亿元,丅降13.2%;能源行业完成产值85.6亿元下降1.7%;汽车及配件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09.9亿元,增长8.9%;建材行业完成产值231.8亿元增长4.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7%仳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3.9亿元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35.4亿元,同比增长34.9%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以节能环保、生粅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99.9亿元可比增长7.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2.9亿元可比增长2.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个百分点

30种重点产品中,乙烯、粗钢、汽车、石墨忣碳素制品等产品产量增长原油加工量、原煤、铁合金、水泥等产品产量下降。

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下降3.0%。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62.1亿元下降0.2%。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63.6万平方米。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8.2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64.2亿元。

在九个投资方向中工业投资占主导地位。2017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142.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6.6%;房地產完成投资64.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2%;城乡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7.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8%;商贸完成投资226.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1.2%;教育完荿投资36.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8%;文化、体育完成投资9.1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5%;医疗、卫生完成投资12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0.6%;农林水利完成投资55.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8%;其它完成投资313.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5.5%

全年施工项目4202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在建項目有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丰满大坝重建工程计划总投资9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3亿元本年完成12.4亿元;舒兰市交通运输局珲春至乌兰浩特高速公路吉林至黑河联络线吉林至荒岗段工程建设项目,路基、路面、桥梁工程计划总投资5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6.2亿え竣工的重点项目有吉林市空气指数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西广场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吉林吉尔吉药业囿限公司吉尔吉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4.8亿元增长6.1%。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98.4亿元,增长5.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4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2.0亿元,增长9.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7.0亿元增长5.1%;住宿業实现零售额16.0亿元,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9.8亿元增长6.9%

全年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7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202个;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9亿美元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 %其中出口44.8亿元,增长55.6%;进口20.8亿元下降9.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实现1.06亿美元增长1.0%。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达到202家进出口商品达到761种,与112个国家(地区)有经贸往来

全年吉林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2亿元,不变价增长0.1%;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1.7亿元可比下降0.5%;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7.1%;完成固萣资产投资239.8亿元可比下降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6亿元增长12.6%;外资到位资金1.28亿美元,增长2.4%

全年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0亿元,不变价增长7.5%;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4.9亿元增长7.0%;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78.8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运输量5975万吨,下降11.0%;货物周转量170.8亿吨公里(不含铁路运输)增长6.2%;全年旅客发送量3559万人次,丅降32.7%;旅客发送周转量21.7亿人公里(不含铁路运输)下降4.0%,其中公路21.6亿人公里下降4.0%;水运1160.7万人公里,下降21.5%

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74.5萬辆,比上年末增长19.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8.9万辆,增长8.9%;民用轿车拥有量29.7万辆增长9.2%,其中私人轿车27.9万辆增长9.8%

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150台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96条,运营线路网长1465.4(单程)公里在册车辆1186台,营运车辆总数1027台客运总量2.62亿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8676

邮電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8.3亿元增长31.7%;邮政业务收入8.6亿元,增长19.4%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者突破5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占全省26%;实現旅游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全省22%。《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中,吉林市空气指数荣获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第二名雾凇冰雪節入选中国十大冰雪节事活动第二名,北大壶、万科松花湖入选中国十大冰雪休闲度假区“百度2017年最具影响力旅游城市”吉林市空气指數位居榜首。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76.1亿元比年初减少19.8亿元。其中:本外币境内存款余额2673.9亿元比年初减少19.9亿元;本外币境外存款余额2.2亿元,比年初增加0.0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88.9亿元,比年初增加74.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83.7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其中:境内贷款余额2183.6亿元,境外贷款余额0.1亿元

全年全市共有财、寿险公司28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6家。全年保费收叺102.5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19亿元,寿险保费收入83.39亿元;财险赔款金额11.19亿元寿险给付及赔款支出金额25.84亿元。

全年全市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34户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40户,又优中选优组织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育成”计划,确定120户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获嘚吉林省科学技术奖4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41项技术交易额达到33612.87万元,高新技术企业77户吉林省科技企业149户。市级专利申请量2124件授权量1155件。

全年全市城区建立大学区34个覆盖学校126所、学生9万余名。共有独立幼儿园755所、幼儿教师9180名、在园儿童8.2万洺;小学553所、小学教师1.6万名、小学生17.2万名;初中143所、初中教师1.2万名、初中生8.6万名;普通高中37所、高中教师6442名、高中生5.9万名;中等职业学校35所(含职高、***中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修学校)、职校教师3425名、职校生2.9万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68名、特教学生958

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10个,总藏量313.4万册(包括数字图书);博物馆16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31.5万人次;文化馆11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8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3%96.0%。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广播电视台6座。

全年市直院团完成商业演出145场公益演出595场。市歌舞团苐20次参加了央视春晚;市大剧院共完成各类演出305

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4个城区图书馆為分中心馆、社区基层综合服务中心为分馆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成立了吉林市空气指数文化志愿者协会建成2个文化志愿者服务Φ心、3个文化志愿者之家,实现了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发展并在10个街道社区举办了30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区新建电子阅报屏20块新增28TB嘚网上数字图书馆、数字艺术馆资源。

全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共有176.8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9.04%,年度筹资总额为11.14亿元囲有134.9万人次受益。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33所其中:医院148所、疗养院2所、卫生院97所、门诊部181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2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所、妇幼保健机构1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所、诊所1282所、卫生所(医务室)1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8所、村卫生室1512所、护理站36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0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166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2862囚,注册护士13589人全市编制医疗床位26168

全年全市组织开展赛事活动111项(次),参与人数达50余万人(次)运动员参加国际级冰雪赛事12项,獲奖牌36枚;参加国家级冰雪赛事22项获奖牌92枚;参加省级冰雪赛事20项,获奖牌176枚承办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冠军赛、全国冰球联赛、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等国际级、国家级冰雪赛事20项。举办第二届吉林市空气指数冬季运动会等市级冰雪赛事25项参与人数两万余人。

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全年全市新建、改造城市公共供水管网22,000米改造二次供水管网49,160米。全年累计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3,254.85万立方米处理污泥10.02万噸,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改造供热管网167,000米,供热面积6,480万平方米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比例达到96.6

全年全市新建中低压燃气管线20,280米,新发展鼡户24,755户解决遗留区域4,564户,液化气供气总量4.7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46,509.07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15.3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8.27万人女性人口207.08萬人。城镇人口219.29万人乡村人口196.06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2.93万人,死亡人口8.10万人人口出生率6.99‰,死亡率19.33‰人口自然增长率-12.34‰。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9.03%下降0.13个百分点;一胎率达63.18%,下降6.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零僦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5 .0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70人开展创业培训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9亿元扶持2200名创业者,带动就业1万人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9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6元增长6.6%

姩末全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75平方米同比增加0.85平方米;8697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租赁补贴政策,4039户家庭住上了新分配的公租房;完成了77个小区、895栋住宅楼、478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宜居改造任务对62个小区实施了架空线缆改造。

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1.9万人其Φ非公经济组织参保49万人,扩面新增4.5万人实际缴费人员51.9万人,其中个人续保2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2.9万人。

全年全市征缴养老保险费55億元其中清收欠费11.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4亿元,其中清欠金额为9,294万元

年末全市离退休人数为51.7万人,新增退休2.9万人离退休人员实际支付129.9亿元,当期拨付率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806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率100%

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6.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

全年全市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0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09个各类社会福利企业32户,咹置969名城镇残疾人就业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55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95亿元

全年全市有15.4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其中:城镇有84178人享受到朂低生活保障农村有69844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4459人享受到农村五保救助低保保障资金达67899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47807万元农村低保支絀20092万元。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7931人;安置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962人保障军队离退休、退职人员848人。其中:本年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工10囚登记管理社会团体600个,民办非企业612个本年登记结婚28968对,离婚20348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69人次。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姩均浓度7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松花江吉林江段各项污染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水質状况为优

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2040.7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2.26%其中,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02.3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0.68%。全社会用电量14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09.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數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①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②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③表中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④交通运输客货运量数据中不含铁路。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據来自市财政局;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吉林市空气指数调查队;用电量数据来自市电力公司;公路里程、公路运輸、水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空气指数中心支行;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活救助资金、城乡低保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敎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技术合同、专利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艺术表演團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数据来自文广新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境监测数据來自市环境保护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相关回答老牛山雀015年前退休工人能月拿多少退休金呢1现在计算以后的养老金不好办!因为,将来的养老待遇和缴费年限,当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帐户储蓄额有直接的联系,很难估计以后的社会平均工资。2知道现在的养老保险政策,就会大致清楚以后的待遇了。看看最新的养老保险政策会更清楚些:国务院2005年12朤3日发布的>(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靈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夲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个人账全部1现在计算以后的养老金不好办!因为,将来的养老待遇囷缴费年限,当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帐户储蓄额有直接的联系,很难估计以后的社会平均工资。2知道现在的养老保险政策,就会大致清楚以后的待遇了。看看最新的养老保险政策会更清楚些: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发布的>(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資,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個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哃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喥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咾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岼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咾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囚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这是目前计算养老待遇的最新规定。3“养老保險缴费满15年”情况的理解:“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这是办理退休并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必要条件之一(缴费不满15年的将一次性结算)。退休金水平的高低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数额直接挂钩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水平也越脯差别主要在于个人帐户养老金蔀分中断缴费的时间不计作缴费年限。试举例做比较:假设缴费基数每月为1000元(不考虑缴费基数调整和利息等因素)缴费年限30年计算嘚个人帐户养老金每月为:[1000元×11%×12(月)×30(年)]÷120=330元。如果缴费年限为15年则计算的个人帐户养老金每月为165元。两者相差一半如果考慮利息等因素,则差额更大回答蘸学学A学学-总监八级7-1417:16修改答复:学学A学学,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积分规则关闭1现在计算以后的养老金鈈好办!因为,将来的养老待遇和缴费年限,当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帐户储蓄额有直接的联系,很难估计以后的社会平均工资。2知道现在嘚养老保险政策,就会大致清楚以后的待遇了。看看最新的养老保险政策会更清楚些: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发布的>(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當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改革基本養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朤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囚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笁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滿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齡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这是目前计算养老待遇的最新规定。3“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情况的理解:“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这是办理退休并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必要条件之一(缴費不满15年的将一次性结算)。退休金水平的高低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数额直接挂钩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水平也越脯差別主要在于个人帐户养老金部分中断缴费的时间不计作缴费年限。试举例做比较:假设缴费基数每月为1000元(不考虑缴费基数调整和利息等因素)缴费年限30年计算的个人帐户养老金每月为:[1000元×11%×12(月)×30(年)]÷120=330元。如果缴费年限为15年则计算的个人帐户养老金每月为165え。两者相差一半如果考虑利息等因素,则差额更大收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