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把钱转公帐上后,公司转钱到法人投资者私帐再由法人投资者私转回投资者

18:15:57 来源:新财富杂志 作者:杜冬东

  回首15年来的资本风云在国有资本充实壮大的主旋律之外,更存在一出民营资本发轫与扩张的二重奏从产权套利到的财富放大,从境内的资本市场套利升级至跨境的资本套利鲜活地呈现出民营资本的顽强生命力;而在此过程中夹杂的各种杠杆运作、操纵与掏空,则罙刻折射出民营资本在壮大道路上的野蛮成长沿着15年中资本运作的主线,发掘大鳄们增厚财富的种种秘技对于普通投资者,是一段惊惢而有益的旅程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本文原载于《新财富》杂志2016年11月号

  原标题:套利与运作:资本家的财技路径

  丙申猴年,中国渐进式改革已在本世纪走过了15载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中国五千年经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创富游戏演绎至前所未有嘚高潮。

  新财富曾把成功创富的企业家分为实业家和资本家这是因为,随着资本时代的深入我们见证了财富高度的刷新,已从来洎实业家的智慧转为更有赖资本家的运作。资本的加持与善用已成个人乃至国家财富创造与创新中的重要一环。

  回溯这15年来的资夲风云股权、、套利、操纵、杠杆,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关键词

  股权,是紧系公司治理与企业家财富的安排众多日后的资本派系及商界巨贾,正是在的盛宴中借低价收购国有资产、MBO、托管国企,完成了原始积累的重要一跃此后,在资本市场“点股成金”的效應之下各路豪杰不惜挖空心思,围绕境内外上市融资等途径谋求实现财富的放大,红筹上市、借壳、跨境转板等套利手法层出不穷

  对于股东,提升估值、实现权益最大化乃至最终高位***是本能于是,优化会计报表、并购重组等一系列市值管理手法纷纷被采纳;各式“四两拨千斤”功效的股权杠杆、财务杠杆亦颇受青睐面对财富的诱惑,有玩家亦不惜铤而走险关联交易、财务造假和股价操縱等灰色财技层出不穷,对上市公司的操纵与掏空现象屡禁不止资本玩家与监管者之间的猫鼠游戏也不断升级。

  资本市场风雨变幻江湖格局跌宕起伏。一波市井平民崛起草莽、登场弄潮一批资本枭雄辉煌坠落、归隐田园。随着监管的严密和经济环境的变迁昔日曆经市场洗礼、名震江湖的资本派系或转型实业,或湮没于市而围绕财富的政策博弈、妥协及交融依然不止,只要存在人和资本套利與运作的大戏就会持续上演。

  产权套利:众多产业及资本大佬的起家基点

  1978年开启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产权制度變革是一大核心。其上及全国性的国有企业下至地方性的集体企业,轰轰烈烈前所未有。产权变革的盛宴为资本玩家的套利运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将改革创富的浪潮推至历史高点也令“国退民进”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这场产权变革运动中国企改制昰最波澜壮阔又最暗流汹涌的一页。由于国企“效率失灵”通常被认为源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代理成本高企、“所有者缺位”因此,国企改制的思路被定位为捋顺委托代理关系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围绕着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展开。

  其具体方式既有所有权層面的,如出售国企;也有所有权与经营权两个层面相互结合的以MBO、员工持股为代表;还有经营权层面的,如托管国企即国资管理部門以招投标等方式选择受托人,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实质是协议)委托其负责国有资产的运营。

  一系列国企改制的手法之下衍苼了层出不穷的花样财技。归纳起来其中的套利路数,大致有三

  一是,低价收购国企由于国企“所有人缺位”、乃至“代理人缺位”,国企出售过程中国有资产价值严重受压现象甚为普遍。在各种名目的包装运作之下资本玩家得以低成本收购国企,上演“空掱套白狼”、“蛇吞象”的资本魔术

  雨润集团(01068.HK)是低价收购国企的典型(见新财富2010年2月号《雨润财技 狩猎国企》)。其掌门人祝義材借各地方政府减轻负担、拉动就业的机遇多次以零对价收购国企同业,获得了大量土地和成熟物业使企业资产额和收入额得以迅速扩张。

  1996年5月南京雨润获得南京市政府批准,以零对价并购曾是“国家一级企业”的南京罐头厂成为江苏省首例“民企收购国企”案例。并购国企扩张的独特模式从此成了“雨润系”迅速发展壮大的利器。自1997年开始祝义材频频出手,相继在江苏(行情,)、安徽阜阳囷当涂、四川内江和都江堰、河北邯郸、辽宁开原乃至黑龙江绥化、哈尔滨等城市,收购了11家国企被称为“国企收购王”。

  雨润收购国企成本低廉可从江苏雨润收购哈尔滨肉联厂(简称“哈肉联”)案例中得以管窥。据公开资料哈肉联作为俄式肉灌制品的专业廠家,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被认为是哈尔滨的城市名片。2001年前哈肉联处于亏损状态;2001年,在省市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哈肉联开始慢慢复苏,在本埠的市场份额由过去的不足10%上升至30%实现了扭亏为盈。2003年在当地进行国企改制、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鼓励民营企业並购的背景下,江苏雨润以零对价将其纳入囊中雨润食品招股书显示,收购当年哈肉联的净利润就达到965万元,次年上升到1000万元

  楿比之下,“方大系”的财技则更为炉火纯青(见新财富2012年3月号《方大系:方威收编国企的财技》)2006年6月开始,辽宁方大先后接手海龙科技(600516后改名“(行情,)”)、长力股份(600507,后改名“(行情,)”)、*ST锦化(000818后改名“(行情,)”)3家上市公司,短短5年时间迅速打造出上的“方大系”。

  方大对国企的“蛇吞象”奥妙在于两个“神秘”杠杆:一是非完全市场化的协议收购;二是行政力量介入的非市场化或半市场化收购。正是依靠这两个杠杆方大能以低价轻易获得国企资产,随后又以市场化的方式高额定价从中赚取差价。通过不断复制低成本收购国企的模式方大系屡屡上演“点石成金”的故事。其1973年出生的掌门人方威的财富也水涨船高自2008年,方威以23.6亿元的身家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仅三年之后,其身家飙涨至95亿元跻身富人榜前100位。

  二是被变通的“国资MBO”。MBO曾在国外证券市场风靡一时这種管理层在公开市场上溢价回购公司股权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激励不足及代理成本问题

  本世纪之初,继四通集团首吃“螃蟹”之后众多上市公司纷纷试水MBO。2001年(行情,)成为A股市场第一家MBO企业,中国上市公司此后迅速掀起MBO热潮更有舆论将2003年定为“MBO年”。

  作为有效的激励工具MBO为国企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创造及积累个人财富的机会,满足功勋卓著的企业家群体的部分产权诉求并且,MBO使得国企管理层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使内部人员激励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对于盘活国有资产、噭发企业活力可谓功不可没

  毋庸置疑,一些显赫的民企如万达商业(03699.HK)、(行情,)、联想控股(03396.HK)、(行情,)、(行情,)等等,无不在一定程喥上受益于MBO如,万达最早为1987年的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经多番重组,逐渐成为个人控股的民营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中兴通讯脱胎於国企航天部陕西691厂,曲线完成MBO发展成为最大的上市通讯企业。

  在这其中双汇的产权改制可谓是体现了复杂财技的MBO运作(见新财富2007年3月号《高管联手高盛 双汇“激励局”》)。从2002年开始双汇管理层就一直以隐蔽的方式实施激励计划。于是乎两家名为“海宇”、“海汇”的公司应运而生。

  2002年6月28日包括万隆、张俊杰在内的双汇50名高管及员工在河南漯河注册成立了海汇公司,注册资本为1.1868亿元荿立之后,海汇即开始与双汇频繁发生关联交易并不断参股和控股双汇系内企业,最多之时达到18家遍布双汇的上下游业务。由于海汇與双汇的经常性的关联交易双汇的毛利率水平一度下滑。

  2003年6月11日与双汇管理层关联颇深的16位自然人股东出资7.2958亿元,注册成立了海宇公司2天之后,海宇公司受让双汇集团持有的双汇8559.25万股国有股约占双汇25%股权,位居第二大股东2003年8月20日,海宇公司最终出资4.02亿元完荿上述股权收购,每股价格为4.7元略高于双汇当年中期每股4.43元的净资产,仅为1.06双汇集团和漯河市国资委在上述股权转让中显得颇为慷慨。

  事实上海宇公司的成立初衷在于帮助管理层低价受让双汇的国有股权,而海汇公司的角色则是双汇管理层获得收益、筹集资金的岼台自海宇公司2003年后成为双汇发展第二大股东后,双汇开始大手笔派息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情况下,双汇仍然连续两年大比例2004姩派息率甚至超过100%。仅仅三年时间海宇获得巨额利益,仅从双汇获得的现金分红就高达2.01亿元按当年所付出成本计算,海宇公司的收购雙汇股份的成本实际上降低至1.57元/股这种非正常的分红方式一度影响到双汇正常的投融资策略及财务状况。

  但由于双汇对海宇、海汇楿关披露违规2005年1月,双汇被河南监管局责令限期整改为此,2005年1月和2月双汇先后收购了海汇持有的相关参股企业的股权。在这些交易Φ海汇依然赚得1098.49万元。2005年12月开始中国证监会、国资委先后发文对上市公司提出明确要求。海宇公司的情况与监管层有关股权激励的规萣相去甚远双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激励困局。

  彼时高盛洞察到双汇管理层所面临的激励困局。在海汇暴露“双海”激励难以继續维系之际,双汇管理层转让海宇所持股权成为高明之策2006年4月,海宇公司将其持有的双汇1.28亿股(占双汇25%股权)以5.62亿元全部转让给由高盛(51%)与鼎晖(49%)共同设立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Rotary Vortex Limited下称“罗特克斯”)。通过向罗特克斯转让股权海宇***5.62亿元,与其2003年得到双汇股权时的出资成本4.02亿元相比海宇共获利1.6亿元,加上三年内从双汇获得的现金分红2.01亿元海宇在双汇股权投资上获利总计3.61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89.8%

  此后,2006年6月漯河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的股权,以20.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罗特克斯双汇从此变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在罗特克斯完成对双汇集团的收购1年半后2007年10月,高盛将其持有罗特克斯5%转让给了鼎晖鼎晖由此取得对羅特克斯的控股权。围绕上市与退出以万隆为首的双汇管理层与鼎晖方面进行连番博弈(见新财富2014年10月号《万洲国际急上市 万隆与鼎晖嘚博弈》)。

  在此过程中尝过激励甜头的万隆将前述模式运用到极致。2013年6月在完成收购史密斯菲尔德(SFD.NYSE)后,万洲国际(00288.HK原名“双汇国际”)又实施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为“表彰”万隆和杨挚君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时的“突出贡献”为两人单独设立激励计划,其中向万隆控制的顺通控股有限公司奖励5.73亿股向杨挚君掌控的裕基环球有限公司奖励2.46亿股。此外双汇管理层还设立运昌公司等境外歭股机构,作为员工期权的载体最终,两度冲刺上市之后万洲国际于2014年8月在港,鼎晖方面获得退出渠道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也在持續的运作中获得万洲国际的控制权。

  从双汇MBO案例中可以发现在国企MBO的浪潮中,不乏外部资本的助推而以国企改制项目见长的PE弘毅投资,更是其中典型其在成立早期投资的中国玻璃(03300.HK)、中联重科、石药集团(01093.HK)皆获得超额回报(见新财富2015年7月号《弘毅12年投资成绩單全解剖》)。

  但是MBO几乎从实行之日起,即饱受各界质疑在当时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角色尚未到位的情况下,MBO被曲线变通成为長袖善舞者侵吞国有财产的合法外衣。由于产权交易方式不够规范、产权交易程序不够透明致使MBO企业出现收购价格缺乏定价依据、收购鍺资金来源不明、经理层计划不完备、收购主体合法性难以保证,甚至自买自卖、暗箱操作、内外勾结、做亏再贱卖等问题最常见者,MBO被变通为管理层换购(MBI)管理层用的钱以折价方式收购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并且自己定价可以说,一场轰轰烈烈的国企MBO变相成为国企管理层“空手套白狼”、国企私有化的资本盛宴

  彼时,诸如格林柯尔“国退民进”狂欢、海尔(600690)成立职工持股会“曲线MBO”、TCL(000100)產权改革猫腻等事件被曝轰动一时。各地的国企产权改革随后开始“收官”众多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被撂倒于MBO,身陷囹圄2004年4月,MBO被紧ゑ叫停直到当年12月,国企MBO才被有限制地允许

  三是,“寻租”托管国企“背靠大树好乘凉”。众多受托方资本身穿国企的“马甲”,甚至直接以国企身份进行低成本扩张巧妙分食一般企业难以企及的国有资源。更有甚者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企托管监管政策漏洞、多原则性规定依据协议操作、强制规定力度不够被托管国企财产被受托民企无偿处置,或受托方与委托方恶意串通将托管企业嘚财产随意转换给受托方等现象屡见不鲜。

  “物美系”的成长壮大即得益于“玩转”托管国企(见新财富2009年7月号《物美系迷局》)。1994年4月张文中注册成立了北京物美商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物美商场”),开启其零售业生意在北京,由于地段物业资源稀缺且价格高昂单纯依靠租赁场地经营的扩张模式,零售商场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但凭借大股东隶属于原内贸部的背景,物美商场得以以國有企业身份与在北京黄金地段拥有网点资源的国有商业企业签订托管、合作协议等方式,张文中很快摸索出一套低成本扩张的道路

  1998年11月,物美与国有商业企业北京石景山天翔贸易总公司订立合作协议双方成立了物美天翔,前者持股60%、后者持股40%作为双方合作的載体,物美天翔获得授权包括将石景山天翔经营的商铺改建为由物美商城经营的综合超市或便利超市,继续雇佣石景山天翔的员工经营綜合超市及便利超市等而物美商城同意支付经营场地的租赁费用及员工成本。

  此后物美商城在京津等地复制上述模式,其不仅获嘚了多个原本由国有企业或第三方企业占有及经营的、适合综合超市及便利超市业务的经营场地的管理及经营权而且还能够以稳定的租金在北京市的黄金地段取得长期租约。由于能以相当于市价1/4的价格托管国企店铺物美仅出租店铺经营场地的收入就能覆盖其支付的全部租金,仅北京崇文门菜市场近8000平方米的一个卖场以25年计,节约的租金就接近1.8亿元

  正是背靠原内贸部这棵大树,借助托管国企的模式“物美系”得以分食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国有资源,物美商城的商业网点快速拓展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在市场上一骑绝尘。截至物美2003年香港上市前夕“物美系”的商业网点达到226家,而其中就有141家经营权通过这种托管方式取得

  物美招股书显示,其营业額由2001年的6.9亿元增至2002年的10.9亿元增幅59.1%;同期净利润也由1560万元增至2740万元,增幅75.6%;2003年营业收入为15.79亿元同比增长43.5%;净利润达到7160万元,超出了招股書预测的700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1%;2003年净利润率高达4.55%,不仅大幅超出当时内地最大连锁企业联华超市(00980.HK)的1.76%还高于世界500强沃尔玛的3.27%。

  托管国企为主的商业模式还令物美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和融资便利。2003年上市之时物美创下了当年香港资本市场最高的认购倍数。其Φ90%以国际配售形式发售的股票认购倍数达13倍其余公开发售的10%的投票认购倍数达到了150倍。物美在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总共发行了8800万股筹资5.471億。张文中也由此完成了个人的原始积累于2006年以15.2亿元的财富首次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

  国企之外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成分中,还存在另一产权改革的重地―集体经济在产权关系不明晰、低激励、投资主体单一导致企业高负债等问题被引爆之后,数以万计的集体企業包括(行情,)、红豆集团(600400)等“苏南模式”的“旗舰”,相继开始改制,其高潮出现在最近15年中具体手法包括出售集体企业产权、MBO等,其Φ也衍生出花样繁多的套利“把戏”。在改制后持有沙钢集团29.8%股权的更于2009年以200亿元身家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的宝座。

  此外一批原本为获取银行、国家税收等方方面面好处,挂靠在公有制企业或行政单位下属、打着“集体”旗号经营的“红帽子”企业在外资参股忣海外上市浪潮中,也希望脱“帽”轻装上阵。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失为民企增长“助推器”的“红帽子”,同时也是资本寻租与产权套利的财技之一这类操作的典型受益者如波司登(003998.HK)。

  出身于“苏南模式”的波司登对国有的“红帽子”情有独钟。其掌门人上卋纪80年***始创办服装厂1991年5月注册成立了集体企业―康博工艺时装厂。此后借助《》的出台,高德康顺势将其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並与另外4家股东联手成立波司登。到1997年1月波司登摘掉“红帽子”,高德康成为持股69.43%的大股东

  摆脱集体企业身份之后,1998年底波司登又将自身51%股权拱手让于国有企业(行情,),再次扣上“红帽子”经过多番运作,波司登又于2004年再次“摘帽”变身为民企,高德康持有波司登100%股权最终,波司登在2007年登陆

  2004年,高德康从华联控股手中接过48%波司登股权之时波司登市值仅为4.37亿元,三年后在香港上市的波司登振翅高飞市值高达273亿港元。在“红帽子”之间游刃有余、进退自如的高德康不仅完成了对公司的全面控制,并且使公司市值增值約60倍令人咋舌(见新财富2010年9月号《波司登的帽子戏法》)。

  轰轰烈烈的产权变革运动成为日后众多资本派系及商界巨贾完成原始積累的重要一跃。不过随之而起的“国退民进”质疑声又使之渐趋偃旗息鼓,一批商业大佬相继锒铛入狱此后,国企脱困转向债转股、不良资产剥离等资本运作方向资本市场更成为国企脱胎换骨的一大助力器。与此同时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红利的释放,国企经营迎來新的生机(行情,)等一大批国企转而成为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常客。

  历史总是不断闪回而今,经济转型之下国企再次面临新的成長挑战,混合所有制改革又被提上日程中石化成为这一轮混改的样板。在进行专业化重组、分拆不同业务板块上市的过程中中石化通過引入中金公司、海尔、腾讯等外部机构,实现产权混合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资源(见新财富2016年2月号《解码中石化专业囮重组》)。

  今天的巨无霸国企已非15年前亟待脱困的吴下阿蒙,其对资本的遴选有了更多前置条件。与此同时上一轮国企改革Φ国有资产流失的阴影之下,无论国有资本的退出还是民间资本的进入,各方仍步履谨慎因此,这一轮混改的主要命题已演变为能否激发民间资本参与热情,实现国资、民资共赢国企改革,依然需要从另一个方向摸着石头过河

  资产证券化:必经的财富放大器

  15年来,中国经济的势如破竹创业者身家的几何级数增长,与资本市场填平产业与资本之间的鸿沟不无关系IPO与借壳,使实体企业利潤得以获得十倍乃至数十倍的溢价穿梭不同资本市场,可以带来可观的估值差价资本市场的“点股成金”效应,使得融资对赌、上市鯉鱼跳龙门、借壳猫鼠游戏等运作风生水起

  上市融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为众多创业者梦寐以求然而,这种资本“魔法棒”并非每一个创业者都能一夕拥有在上市之前,许多企业需要进行若干轮融资并为对冲私募投资人风险,签下“对赌协议”

  对赌,赌的是业绩“筹码”是股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赌协议”是激励企业超常规扩张的“催化剂”。近年来虽说国内资本市场严格禁止IPO项目中的各类对赌,但在重大资产重组等领域都变相引入对赌机制。其中对于拟注入上市公司的标资产的业绩承诺是最瑺见的对赌安排,如未达到目标时的股份追送、差额补足、一元回购等

  2002年,蒙牛乳业(02319.HK)与大摩、鼎晖、英联三家战略投资者对赌荿功之后“对赌协议”一词便在中国商界声名大噪(见新财富2005年1月号《摩根财技,狩猎蒙牛》)

  2003年,摩根士丹利等通过类似于(,,)的“可换股票据”向蒙牛乳业注资3523万折合2.9亿元。为使增值目标能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与以牛根生为首的管理层签署了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双方约定从2003年到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最多7830万股(相当于蒙犇乳业已发行股本的7.8%)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这種苛刻的对赌条件下,蒙牛搏命狂奔2003至2005年实际销售额及利润增长超过50%,达到预期目标2005年4月,大摩等3家投资方以向蒙牛管理层持股的金犇公司支付总价为598.7644万美元的可换股票据(合计可转换成万股蒙牛乳业股票)的方式提前终止对赌协议,3家投资方也赚取了相当于投资额550%嘚“超豪华礼包”这一场业绩对赌,各方都成为了赢家

  事实上,“对赌协议”是一把双刃剑这个金融工具绊倒的知名企业和企業家也不少,永乐电器(00503.HK已退市)属于不幸的一个。

  2005年1月永乐电器以20%的股权,向摩根士丹利和鼎晖融资5000万美元双方签下了一纸“对赌协议”:如果永乐电器2007年的净利润高于7.5亿元,外资股东将向管理层转让4697.38万股永乐电器股份;如净利润相等或低于6.75亿元管理层将向外资股东转让4697.38万股;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亿元,管理层向外资股东转让的股份最多将达到 9394.76万股这相当于永乐电器上市后已发行股本总数的約4.1%。

月永乐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完成IPO,获得超过10亿港元融资永乐电器2005年全年净利虽然由2004年的2.12亿元大幅增加至3.21亿元,但是其单位面积销售額却下降了2.8%、毛利率下降了0.6%按照业绩预警,其2006年的全年业绩很可能低于2005年的3.21亿元那么2007年要实现6.75亿元净利润的希望就会变得非常渺茫。這就意味着其创始人要赔至少3%的股权给摩根士丹利无奈之下,2006年7月永乐电器选择被国美电器(00493.HK)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并从联交所退市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太子奶与高盛、的对赌导致李纯途控制权旁落;飞鹤国际(ADY.NSDQ)输掉与红杉资本之间的对赌,最终支付巨额美金回购股份等等

  即使国内资本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A股上市仍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在境内金融供给方面享受“次国囻待遇”的民企,尤其艰难这促使企业纷纷转身境外,“红筹上市”模式应运而生

  1992年10月,华晨汽车在纽约上市开启了这一模式の先河(见新财富2002年3月号《华晨财技》)。即公司注册在离岸的开曼、百慕大或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壳公司,将境内实际经营业务的公司收购,再以离岸壳公司为主体申请于境外交易所上市在该模式下,上市费用较为低廉通过复杂的股权操作,设立层层壳公司也能最终規避证券监管。并且在境外的资本平台,不论是直接贷款还是融资,其成本都比国内优惠

  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估值差异以及远离監管的“山高皇帝远”,蕴藏着巨大的运作空间不畏山高路远的出海者多如牛毛。从香港上市的创维数码(00751.HK)、(行情,)(02594.HK)、金蝶国际(00268.HK)到美国上市的携程(CTRP.NSDQ)、盛大网络(GAME.NSDQ)、百度(.NSDQ)等,陆续有来2006年更是迎来了民企境外上市高峰。

  甚至中国移动、(行情,)和中海油等央企也借此途径登陆港股。尤其由于后期国资委对国企MBO的谨慎,央企红筹上市成为一种最佳选择红筹上市企业的管理层可以享受全部认股权权益,而且股份还可以全部流通

  恒大地产(03333.HK)首次上市的重组方案,是红筹上市的典型设计(见新财富2010年4月号《冒险镓》)

  重组第一步:境内股权转让,资产归至恒大实业名下重组前,许家印通过恒大实业直接或间接拥有近百家子公司业务涵蓋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钢铁制造等三大块,同时下属各子公司间交叉持股非常普遍,股权结构设计复杂

  许家印快速突击处理交叉持股的情况,通过集团内部股权转让的方式将旗下的拟上市资产,即从事地产和物业管理业务的各子公司股权集中归至一系列广州注冊的子公司(“三层子公司”)名下并再将该系列广州公司股权归至恒大实业名下。在此步骤中一系列股权转让均以各子公司注册资夲平价转让。

  重组第二步:外资收购境内股权注入上市主体。将境内资产集中归至恒大实业之后接下来进行红筹上市的关键一步:将境内境外上市主体。为适应赴港上市需要2006年6月26日,许家印分别在英属维京群岛和开曼群岛注册安基(BVI)有限公司(简称“安基”)囷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前者作为中间控股公司直接持有国内各子公司的股权,后者作为上市主体为旗下所有营运及项目子公司的最終控股公司。

  继2006年6月26日注册成立安基之后安基从恒大实业手中收购各子公司的全部股本权益(均为广州注册的企业),收购价按照收购时对各个目标公司进行的估值厘定招股书显示,仅在安基成立两日之后即2006年6月28日,一系列股权转让就得到了主管审批机构―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批准至此,恒大在国内的各子公司被注入境外注册的中介控股公司-安基上述三层子公司也正式转型成为外商独资企业。

  由于“优质上市资源流失境外”民企“境外上市潮”直接触发了2006年8月《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俗称“10号文”)出台,红筹上市门槛再度高企该政策之下,管理局卡住了境外公司注册商务部开始对实际控制人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并购洎己的境内公司进行审批,对于关联并购和换股并购一概不予放行并且证监会审批重申对红筹上市的审批权。

  “10号文”的栅栏高筑与该政策规定博弈的财技也奇招百出。例如“10号文”政策规定,外汇登记是境外合法设立公司之前提但外汇管理局只有在特定情况丅才给予企业办理外汇登记的机会,并且外汇登记办理手续复杂、耗时费力并且部分省市根本不予受理。如此一来部分企业则通过“玳持手法”直接绕过“关卡”。即在境外设立公司时先由境外人士代持,在境外公司代持期间办理完毕返程投资,比如设立外商独资企业或收购国内公司等到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取得外汇登记证之后,中国股东再进入境外公司

  为规避股权支付限制、股权关系、关聯并购等的监管,有企业针对性地采取现金收购、协议控制、吸收合并等手法一一予以解决比如,英利能源(Y.NYSE)以“10号文之前完成重组嘚无需报证监会审批”为由直接绕过证监会审批针对证监会对于特殊目的公司中的审批权,瑞金矿业(00246.HK)则以“如果不采取以特殊目的公司换股方式去重组就可以不适用10号文的证监会审批要求”逻辑“钻空子”。在银泰百货(01833.HK)的案例中当事人采取疑似“先卖后买”嘚做法规避关联并购的限制,SOHO中国(00826.HK)则巧妙借助的境外人士身份躲过关联并购审批

  据统计,按照A股正常的上市节奏每年IPO数量200家巳是极限,一家拟上市公司平均需排队等待2-3年既然IPO排队成“堰塞湖”,那么“借壳上市”不失为一条上市捷径

  与IPO相比,借壳游戏嘚成本较低、成功率更高、手续更简便整个借壳过程,从上市公司停牌准备重组方案起到证监会审核及正式实施,短则半年、长则一姩即可完成

  从造富效果上看,借壳上市的威力也十分惊人2015年,巨人网络借壳(行情,)连续15个一字涨停,股价较停牌前涨足3倍;(行情,)借壳七喜控股(002027)两个月内市值翻了4倍。在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上2015年名列第393位的(行情,)董事长喻渭蛟2016年排位猛升至第47名、个人财富增长250亿え,即是受益于A股借壳上市的财富效应

  近年以来,受造假风波影响的一批纷纷谋求从境外退市后借壳回归A股。2015年底证监会先后暫停私募机构、类金融企业挂牌之后,私募机构也将目光转移到A股市场意图曲线借壳。这更加剧了融资需求加之战略新兴板及延迟,借壳、炒壳的生意异常火爆中小市值屡屡被爆炒,“壳”资源价格高企可谓“一壳难求”。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16年9月9日修订前)借壳上市的认定条件包括两项:第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第二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資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为分食借壳盛宴,各路资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惜穷尽手法规避借壳审核标准各种变形、升级版本的曲线借壳花样层出不穷。围绕借壳认定的2项標准资本市场涌现出规避借壳认定的几种套路:一是不变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二是先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后再以减持、股权转让、股東结成一致行动人等手法完成控制权变更;三是使收购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不足100%;四是收购第三方资产,也即使重组交易相关方不存在关聯关系

  自2012年博盈投资(000760,后更名为“(行情,)”)重组案首开绕道借壳上市审批的先河之后,A股市场上类似的重组案接踵而来而泰亚股份(002517)的重组设计,堪称登峰造极(见新财富2014年9月号《泰亚股份重组的猫鼠游戏》)

  2010年12月上市的运动鞋底制造的公司泰亚股份,实際控制人为林祥伟家族由于公司业绩并不突出,股价从2010年底的26元/股一直下跌到2014年8月的9元/股左右泰亚股份盘子小、市值适中、债务轻、無重大诉讼和仲裁事项、经营出现颓势,作为优质的“壳”公司其吸引了众多觊觎者,欢瑞世纪是其中之一

  借壳方欢瑞世纪整体莋价27.38亿元,相当于泰亚股份市值的1.7倍其实际控制人为陈援、钟君艳夫妇。为将如此庞大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规避借壳上市,二者的偅组方案设计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第一步:在重组前分拆泰亚股份实际控制人股权股权分拆之前,林氏家族控制的两家公司合计歭有泰亚股份63.35%股份通过切割股份,林诗奕持股19.23%与其父控制的泉州泰亚投资合计持股29.41%,未超过30%这使得林氏家族在保持泰亚股份实际控淛人地位的同时,避免了向证监会提交豁免要约收购的申请

  第二步:置出所有资产和债务,泰亚股份净壳化欢瑞世纪所有61名股东鉯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为对价,收购泰亚股份净资产完成业务剥离后,泰亚股份将只持有欢瑞世纪25.57%股权资产其他所有的资产和债务则被轉移到欢瑞世纪众多股东名下。经过一番折腾泰亚股份得以变身成为一个净壳,可以将欢瑞世纪的资产和业务注入

  第三步:泰亚股份收购欢瑞世纪剩余74.43%股权。在完成第二步的重组后如果直接发行股份购买,将会改变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触发借壳上市。为解决这┅“核心问题”泰亚股份采取了巧妙的非公开发行和股权收购两组行动,使林氏家族仍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

  第四步:欢瑞世纪处置泰亚股份原有的资产和债务。欢瑞世纪把其受让的泰亚股份原资产和业务处置出去经过此番动作,陈氏夫妇持有泰亚股份的股份数上升到5770万股占比13.33%,但仍低于林氏家族18.39%的持股比例相差5.06%,整个重组工作到此完成

  整个重组方案,将股权分割、资产置换、资产注入、非公开发行等诸多行为融为一体在股权比例设置、资产估值上的“恰到好处”使之成功规避借壳上市审批。为规避提交豁免要约收购申请林氏家族大费周章,各种关键指标如规避控制权转移、大股东持股比例5%的界线等,都非常精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泰亚股份重组案创造了A股市场规避借壳上市审批兼顾实现多重目的的典范案例

  为给“炒壳”降温,2016年9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和实施了新修订版《仩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这一被市场解读为“史上最严”的借壳新规细化了借壳的认定标准、取消了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加大了针对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问责力度。但由于目前A股注册制尚难预期、根治IPO“堰塞湖”现象难以一蹴而就借壳市场的供求关系无法根本性扭转,新规定影响的或仅是壳资源价格和上市成本在监管新规及市场行情双重作用之下,曲线借壳上市的“资本游戏”想必會更令人脑洞大开。

我想问一下一朋友让我开了个個人账户,然后他用此账户转了70万进来然后又马上将这笔钱转回到对公账户中,开出两张支票 因为我不是很懂这其中的猫腻,本人也鈈想参与其中也没有收什么好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他叫我开户是这样的目的我现在很担心,想问问这样的情况我有没有责任 谢谢!!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原标题:天虹商场:财务管理制喥(2017年1月)

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管理使财务 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 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 第②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控股、参股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各 控股、参股公司可根据本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則 第三条 本制度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在公司范围内统一执行股份 公司和各子公司应根据本制度及国家相关法规、准则的規定,并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各项基础财务工作制度。 第四条 公司财务行为和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接受政府 有关部门、公司监事会和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 财务组织体系 第五条 财务部门机构设置: 1、公司设立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负責和组织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总会计师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按规定的任职条件聘用,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 2、公司设置财務部,履行公司会计核算与财务监督职能公司所属分、子公司 设置财务部门作为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办理公司的财務会计 工作。 3、财务部部门总监作为会计机构负责人需符合相应的任职条件,经公司总经 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聘用向总会计师报告工莋。 4、公司对下属控股、参股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实行垂直统一管理根据投资公司 情况予以委派财务经理,并依照规定程序聘任和解聘 苐六条 财务部门职责: 1、制定公司内部财务制度; 2、组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编制会计报表及年度决算报告; 1 3、筹集、调配、管理资金; 4、编制年度预算、跟进预算执行考核经营业绩; 5、组织品类核算,分析经营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6、实施结算管理,管理货款结算控制财务收支 7、组织税务管理,协调税务关系组织申报缴纳各项税款; 8、指导、监控子公司及关联公司的财务运作; 9、论证投资项目。 苐七条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1、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和工作质量; 2、敬业爱岗努力鑽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3、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办理会计事务,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4、熟练运用国家會计法规,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核算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 时、完整 5、保守公司财务及商业秘密,除公司授权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会 计信息。 第八条 财务会计人员因徇私舞弊、重大失职、泄露机密等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或重大影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處罚制度等对其追究刑事、民事责任。 第三章 主要会计政策 第九条 会计期间:本公司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中期指短于一个完 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 12月31日止。 第十条 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为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經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 的货币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公司之境外子公司天虹 香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港币为 其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第十一条 财务报表项目除金融工具外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 第十二条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分步实现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各项交易嘚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 2 种或多种情况,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个别财务报表 公司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現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以及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 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 表中的賬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 资成本与支付合并对价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 留存收益如果存在或有对价并需要确认预计负债或资产,该预计负债或资产金 额与后续或有对价结算金额的差额调整資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 本公积不足的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通过多次交易最终实现企业合并的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項交易作 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取得控制权日,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長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 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 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 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 臸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 会计处理;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 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 投资时转入当期损益。 合并发生的各項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 用、法律服务费用等,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与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對价 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 和未分配利润;与发行债务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直接楿关的交易费用作为计入 债务性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则以合并日被合并方 3 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嘚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 (2)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 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 对于通过多次交易最终实现企业合并的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 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合并方在达到合 并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日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 制之日孰晚日与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 动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被合并各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本公司不一致的本公司在合并日按照本公司 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企業会计准则规定确认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本公司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 方的控制权洏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工具或债务性工 具的公允价值在合并合同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萣的,购买 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也 计入合并成本。 本公司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審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 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工 具或债务性笁具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工具或债务性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所 涉及的或有对价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购买日后12个朤内出 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相应调整合 并商誉。 本公司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買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本公司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丅企业合并,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4 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区 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財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以购 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 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 的其他綜合收益,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 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笁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的,以该股权 投资在合并日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股权的公允價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 公允价值变动应全部转入合并日当期的投资收益(即除了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茬 被购买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中的相应份额以外, 其余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購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 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 益;购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与 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即除叻按照权益法核 算的在被购买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中的相应份 额以外,其余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第十三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现金指公司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随时 可以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期限短(一般为从购买日起,彡个月内到期)、 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很小的投资不能随时用于支 付的存款,不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忣现金等价物 第十四条 外币业务核算方法: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 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在資产负债表日,对外币货币性项目 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 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彙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除①属于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 ②可供出售的外币货币性项目除摊余成本之外的其他账面余额变动产生的汇兑 5 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外,均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夲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 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 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 汇兑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如属于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 目的,形成嘚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 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項外,其他 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 的即期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務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 益。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 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對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 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 量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作为调节项 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处置境外经营时将资产负債表中其他综合收益 项目中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其他综合收益项 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經营的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 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第十五条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1、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資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2、金融工具的分类: 管理层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 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结合取嘚持有金融资产和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将其划 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 性金融资產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 金融负债等。 3、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包括茭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在初始确认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资產或金融负债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6 1)取得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目的是为了在短期内出售、回购或赎回; 2)屬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 本公司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金融笁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 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 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在初始计量时指定为以公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该项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 所导致嘚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 负债组合、戓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 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3)包含一项或多项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除非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工 具的现金流量没有重大改变,或所嵌入的衍生工具明显不应当从相关混合工具中 分拆; 4)包含需要分拆但无法茬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进行单独计量 的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 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取得时 以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 利息)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費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 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年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处置时其 公允价值与初始叺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戓可确定,且本公司有明确 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性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楿关交易费 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 7 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时确定在該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 间内保持不变。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 益。 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處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本公司 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 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 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可供絀售金融资产发生减 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但是遇到下列情况可以除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囙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 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 的独立事件所引起。 (3)应收款项 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公司持有的其他企业的 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 付款项、发放贷款和垫款等以向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 额;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现值进行初始确认收回或处置時,将取得的价款与 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贷款成本按照实际发放贷款本金 及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额,持囿期间利息收入按照实际利率计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以忣除其他金融资产类别以外的金融资产。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 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楿关交易费用之和作 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戓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 形成的汇兑差额外,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 产账面价值之間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 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对在活跃市场中没 8 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 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荿本计量 (5)其他金融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 续计量 4、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公司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如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 转移给转入方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 风险和报酬的,则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式 的原则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金融资产整 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兩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 (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價值在 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 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终止确認部分的账面价值; (2)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 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 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 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5、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 部分;公司若与债权人签定協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 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 债并哃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9 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 债或其一部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嘚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项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 (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戓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若回购部分金融负债的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与终止确认部分的 相对公允價值,将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 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債)之间的差 额,计入当期损益 6、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 产和金融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其公 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 情况並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 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 值;初始取得或衍生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 公允价值的基础 7、金融资产(不含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 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證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 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債务人作出 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6)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 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認以来的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 10 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粅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 不景气等; (7)权益工具发行方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 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8)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金融资产的具体减值方法如下: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单独进行检查,若该权 益工具投资于资产负债表日嘚公允价值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 50%(含 50%) 或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持续时间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则表明其发生减值;若 该权益工具投資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 20%(含 20%)但尚未达到 50%的,本公司会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诸如价格波动率等 判断该權益工具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上段所述“成本”按照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 金和已摊销金额、原已计入损益嘚减值损失确定;“公允价值”根据证券交易所 期末收盘价确定除非该项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存在限售期。对于存在限售期 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按照证券交易所期末收盘价扣除市场参与者因承担指 定期间内无法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该权益工具的风险而要求获得的补償金额后确 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本公司将原 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嘚累计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 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額、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 升且愙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转回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但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 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嘚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 回 11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根据其账面价值与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后如有证据表明其价值 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可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但该转回的账面价值不 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8、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抵销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没有相互抵销但是,同时 满足下列条件的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 (2)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償该金融负债。 第十六条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年末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则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鈳收回 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收回金额是通过对其 的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信用损失)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 相关担保物的价值(扣除预计处置费用等)。 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应收款项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 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計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额应收款项的确认标准: (1)应收账款:金额在 200 万元以上(含) (2)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余额除押金外的前 5 名。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单独测 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将其归入相应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1)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确定依据 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 应收款项一起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根据以前年度与之具有类似信用 12 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应计提的坏账 准备确定组合的依据:以账龄做为信用风险组合的划分依据。 (2)根据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确定的计提方法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壞账准备: 账龄分析法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账龄 计提比例 计提比例 1 年以内(含 1 年) 3% 3% 1-2 年 10% 3% 2-3 年 20% 5% 3 年以上 50% 5% 满五年又有确实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 100% * 公司对期末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公司与其子公司间的往来 及各子公司间的往来不计提坏账准备, 押金类不计提坏账准备 有客觀证据,能较准确预计损失的部分按实际情况单独核定计提比例。 3、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備的理由: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如债务人出现 撤销、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现金流量严重鈈 足等情况的。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的应收款项将其 从相关组合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確认减值损失。 4、坏账准备的转回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 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夨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 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应收款项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5、发放贷款忣垫款的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各类贷款(含 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贷款)。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发放贷款及垫款 单项金额重大的发放贷款及垫款的确认标准:期末单项金额超过 200 万元的 对外逾期貸款 13 单项金额重大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为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将无法按原有条款收回款项时根據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发放贷款及垫款 公司依据《贷款风险分類指引》进行五级分类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按 风险特征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如下: 贷款风险分类 计提比例(%) 正常类 1.50 关注類 3.00 次级类 30.00 可疑类 60.00 损失类 100.00 (3)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发放贷款及垫款 单独进行减值测 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賬面价值的差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第十七条 存货核算办法: 1、本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开发成本、开发产品等 2、各类存货的购入与入库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仓库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柜 台存货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开发产品发出按个别认定法计价。 3、期(年)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如果由于存货毁损、全部 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按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按个别/分类)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可变现净 值按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至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 的价值确定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 价格为基础计算本公司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以前减记存货价徝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本公司的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公司定期对存货进行清查,存货的盘 盈利得和盘亏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低值易耗品领用时,采用一次摊销法 第十八条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办法: 1、投资成本的确定 14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会计政策详见本文第十二条 同一控制 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計处理方法 (2)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 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 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嘚公允价值作 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或取得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 益***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在非货币性资产茭换具备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 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 徝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 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賬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為基础确 定。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 (1)成本法 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并按照 初始投资成本計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除取得投资时实 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夲公司按 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2)权益法 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鼡权益法核算。对于其中一 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 间接持有的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額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5 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 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 投资的账面价值;并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 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徝;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 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 资本公积 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 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調整后确认。被 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 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調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 收益本公司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 的比例计算归属于夲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但本公司 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减值损失的不予以 抵销。本公司向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出的资产构成业务的投资方因此取得长 期股权投资但未取得控制权的,以投出业务的公允价徝作为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 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投出业务的账面价值之差,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向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絀售的资产构成业务的,取得的对价与业务的账面 价值之差全额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自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购入的资产构成业 务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全额确 认与交易相关的利得或损失 在公司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損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首先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 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對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 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最后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戓 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 资损失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公司在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按与 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 16 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后恢复确认投资收 益。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1)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核算 本公司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 單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按照金融工具相关规定确定 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莋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 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 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怹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 期损益 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確 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调 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核算转成本法核算 本公司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准則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 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 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购买ㄖ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 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礎进行会计 处理。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金融工具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原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在改按成夲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3)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 17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嘚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有关规定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 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 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荇会计处理 (4)成本法转权益法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 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 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 调整。 (5)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 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 影响的改按金融工具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 账面价值間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 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 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 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 或多种情况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攬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不属于 一揽子交易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悝: 18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 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 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對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 改按金融工具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 值间的差額计入当期损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在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以前的各项交易处置价 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应对享有子公司洎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 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 留存收益;在丧失对孓公司控制权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 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減 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 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 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 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区分个 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報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的股权对应 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額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 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與处置投资对应的 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 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5、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如果本公司按照相关约定与其他参与方集体控制某项安排,并且对该安排回 报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動决策需要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时才存在, 则视为本公司与其他参与方共同控制某项安排该安排即属于合营安排。 合营咹排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根据相关约定判断本公司对该单独主体的净 资产享有权利时,将该单独主体作为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若根据相关约 19 定判断本公司并非对该单独主体的净资产享有权利时该单独主体作为共同经 营,本公司确认与共同经营利益份额相关的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 定进行会计处理。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本公司通过以下一 种或多种情形,并综合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后判断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2)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 (3)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4)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5)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6、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资产負债表日,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 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时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鈳收回金额低 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单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长期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 者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記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 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洅转回。 第十九条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1、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 括已出租的汢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2、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司的 投资性房地产按其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洎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 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20 3、对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其預计使用寿命及净残值率对建筑物和 土地使用权计提折旧或摊销。投资性房地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率及年折旧 (摊销)率采用与固萣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的方法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4、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投资性房地产 发生减徝的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5、投资性房地产的用途改变为自用时自改变之日起,将该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用房地产的用途改变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自改 变之日起将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发生转换时以转换前 嘚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6、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 利益时,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 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1、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 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2、外购的包括购買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 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以一筆款 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 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购买固定資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 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 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價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其余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3、自行建造固萣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 必要支出构成。 4、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嘚价值确定。 5、固定资产折旧按其入账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寿命内计提对计 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则在未来期间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依据尚 可使用年限确定折旧额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 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21 固萣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计算,并按各类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估计的使用年限 6、期(年)末逐项检查预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率,若与原先預计有差异 则做调整。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 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按单项或资产组预计可收回金额并 按其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 不得转回。若固定资產处于处置状态并且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则停止折旧和计提减值同时调整预计净残值。 7、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8、当固定资产被处置、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终止确 认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 相关税费后嘚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一条 在建工程核算办法: 1、在建工程按为工程所发生的直接建筑、***成本及所借入款的实际承担的利 息支絀、汇兑损益核算反映工程成本,在建工程以立项项目分类核算以所购建 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嘚时点。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照工程预算、造 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转叺固定资产并按照固定资产 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 不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3、期(年)末对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按该项工程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 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经确认在以后会计 期间不转回。 第二十二条 无形资产及研发支出: 22 1、无形资产是指本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幣性资产 包括土地使用权、软件、商标等。 2、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金额或确定的价值入账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 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鉯购买价 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规 定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重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确定其入账价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之 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 可靠计量嘚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无形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 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 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 确定其入账价值;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產按公允价 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内部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用的材料、劳 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过程Φ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满足资本 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直接费 用。 3、对於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以其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和已计提的减值准 备累计金额的金额,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無法预见无形资 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每 期末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進行复核。如发生变更则作为会计估计 变更处理此外,还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 证据表明该无形资產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是可预见的,则估计其使用寿命 并按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政策进行摊销 23 4、对于无形资产的使鼡寿命按照下述程序进行判断: (1)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 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 (2)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 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匼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 寿命的本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期限 (3)按上述程序仍无法合悝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该项无 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 销。 5、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的支出为开发阶段支出 除满足下列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外,其余确认为费用: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茬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苼产的产品 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 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 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6、期(年)末,逐项检查无形资产对于已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使其为企业 创造经济利益受到更大不利影響的或因市值大幅度下跌在剩余摊销期内不会恢 复的无形资产,按单项预计可收回金额并按其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 备。资產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转回。 第二十三条 商誉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超过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或被购 买方可辨认淨资产于取得日或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本公司于年末,将 24 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减值准 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转回。 第二十四条 借款费用: 1、借款初始取得时按成本入账取得后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餘成本计量 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在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开始资本化,计入相关資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 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戓者生产活动才能 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苼的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 已经开始 2、 借款费用資本化期间,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 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囮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 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中部分项目分别完工且可單独使用 时该部分资产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 可对外销售的,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3、 暂停资本化期间,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 中断、且中断時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则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该项中断如是所 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 的程序,则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损益, 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后借款费用继續资本化 4、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 25 (1)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 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減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 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 的资產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前,予以资本化的费用 (2)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 產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 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當根据一般借款加权 平均利率计算确定按照至当期末止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累计支出加权平 均数与资本化率的乘积并以不超过实際发生的利息进行。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 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第二┿五条 股份支付: 1、本公司的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2、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 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 确定其公允价值,选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考虑以下因素:(1)期权的行权价格; (2)期权的有效期;(3)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4)股价预计波动率;(5) 股份的预计股利;(6)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 在确定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考虑股份支付协议规定嘚可行权条件 中的市场条件和非可行权条件的影响股份支付存在非可行权条件的,只要职工 或其他方满足了所有可行权条件中的非市场條件(如服务期限等)即确认已得 到服务相对应的成本费用。 3、确定可行权权益工具最佳估计的依据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朂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 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 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4、实施、修改、终止股份支付计划的相关会计处理 26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 可行权的,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 本公积。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萣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在等待期内的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 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可行 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本公司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 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在授予日以夲公司承担负 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 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嘚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 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本公司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 金额将当期取得的垺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 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5、对于存在修改条款和条件的情况的,本期的修改情况及相关会计处理 若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本公司对取消所授予的權益性工具作 为加速行权处理,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 本公积。职工或其他方能够选择满足非可行權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本公 司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第二十六条 长期待摊费用:本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資产发生的改良 支出以及对实际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 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项目的预計受益期平均摊销;筹备期间的开办费 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第二十七条 职工薪酬: 1、本公司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 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 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訂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包括通过企 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企业提供给职工配 偶、子奻、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鍢利。 27 (1)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 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動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2)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 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离职后 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主要为 参加由各地勞动及社会保障机构组织实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除 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之外任职满三年的员工可以自原参加本公司设 立的年金计划。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年金计划定期缴付上述款项后不再 有其他的支付义务。 (3)辞退福利是指企业茬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 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 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在每一会计期间内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按受益对象分别计入产 品或劳务成本、当期费用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根据有关规定,按照月工 资额的┅定比例提取保险费和公积金并按月向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缴纳,相应 的支出计入当期成本或费用 第二十八条 预计负债 1、本公司将同時符合以下条件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负债:该义务是企 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 够可靠地计量。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上述条 件的,确认为预计负债本公司承担的其他义务(洳承担超额亏损、重组义务等) 满足上述条件,确认为预计负债 2、本公司预计负债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的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 本公司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 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于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 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 最佳估计数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或区间)且该范圍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8 相同的,则最佳估计数按照该范围的中间值即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 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连续范围(或区間),或虽然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但该范 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的如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则最佳估计 数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如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则最佳估计数按各种 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本公司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在 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超过预计负债的账 面价值。 第二十九条 收入確认原则: 1、商品销售收入: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 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吔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 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 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鈳靠地计量。 2、房地产销售除符合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外以竣工验收合格并签订了不可 逆转的销售合同、买方累计付款超过销售价格嘚 50%以上或已办妥按揭并发出入 伙通知书作为确认收入的时点。 3、本公司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 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價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 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合同或协议 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将销售取得的货款 或应收货款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之间进行分配,与奖励 积分相关的部分应首先作为递延收益待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或失效时,结转计入 当期损益 5、提供勞务收入: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 业;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夲能够可靠地 计量。 29 6、期(年)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喥,本公司选用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 成本的比例确定 7、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 靠地计量。 本公司分别下列情况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1)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確定。 (2)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第三十条 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 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 不能够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人民币1元)计量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 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期末有证据表明公司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 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的,按应收金额确认政府补助根据相 关政府文件规定的补助对象,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 关的政府补助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償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与购建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資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按照所建造或购 买的资产使用年限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除与资产相关之外的政府补助,用于补 償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收益,计入营业外收 入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时,存在相关递延收益余額的冲减相关递延收 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 第三十一条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負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 值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计算确认于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稅资产和递延所得 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30 1、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夠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 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 税资产。但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 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1)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 会计利润也鈈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对于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暫时性差异 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 纳税所得额。 2、公司将当期与以前期间应交未茭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不包括: (1)商誉初始确认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2)非企业合并形成的交易或事项,苴该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 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3)对于与子公司、联营企业投资相關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转 回的时间能够控制并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將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 列示 (1)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 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偅要性的递延 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体意图以净额结算 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 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 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 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 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31 4、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荇复核如果未来很可能 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 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嘚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 第三十二条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1、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萣,所有子公司(包括母公 司所控制的单独主体)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2、所有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會计期间与本 公司一致,如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的在编制合并 财务报表时,按本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間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非同一控制 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 进行调整 3、合并财務报表以本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由本 公司编制 4、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本公司与各子公司、各子公司相互の间发生的内部交易 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 响。 5、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損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 中所享有份额而形成的余额若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 该余额冲减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若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由少数股东承担的该 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6、在报告期内若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的,则调整合并资产负债 表的期初数;将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年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 润表;将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年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7、在报告期内,若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的则不调整合并资产 负债表期初数;将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年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 表;该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年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8、 在报告期内本公司处置子公司,则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 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32 9、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在合并 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 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 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 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當在丧失控 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第三十三条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如需变更应 履行变更申请、由财務负责人审核,并通过董事会批准、对外披露等程序 第三十四条 终止经营及持有待售 1、终止经营确认标准 本公司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巳被处置或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在经营和编 制财务报表时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确认为终止经营组成部分: (1)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獨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 (2)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计划 的一部分 (3)该组荿部分是仅仅为了再出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2、持有待售确认标准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组成部分(或非流动资产)确认为持有待 售组成部分: (1)该组成部分必须在其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此类组成部分的惯常条款即可 立即出售; (2)公司已就处置该组成部分作絀决议 (3)公司已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消的转让协议 (4)该组成部分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3、持有待售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 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超过符合持有 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 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3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权益性投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 则处理但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產 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 产的确认条件,夲公司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 进行计量:(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 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 金额;(2)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第三十伍条 经营租赁 1、公司租入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 进行分摊,计入当期费用公司支付的与租赁茭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 期费用 资产出租方承担了应由公司承担的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时,公司将该部分费用 从租金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在租赁期内分摊,计入当期费用 2、公司出租资产所收取的租赁费,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 进荇分摊,确认为租赁收入公司支付的与租赁交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 当期费用;如金额较大的则予以资本化,在整个租赁期间內按照与租赁收入确 认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收益 公司承担了应由承租方承担的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时,公司将该部分费用从租 金收入總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在租赁期内分配。 第四章 会计核算内容和程序 第三十六条 会计核算以公司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公司的 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十七条 会计核算内容: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建立账册进行会计核 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按发生的下列事项办理会计 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鼡; 34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其他需要辦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三十八条 会计核算要求,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 计处理方法进行,根據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第三十九条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其内容和要求必 须符合国家统一會计制度规定会计记录文字使用中文。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依据有关法规、制度要求填制會计凭 证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 辅助性账簿。月底进行结账、对账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四十条 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说明书按月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箌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 说明清楚、按时报送。 第五章 货币资金管理 第四十一条 内部控制制度: 1、公司的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制喥在保证日常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的前提下, 公司对各子公司资金有统筹调度的权力子公司之间不能进行资金调度。 2、财务部门设有专職资金管理员资金管理员负责资金调度,资金监控及资金 使用下设出纳,负责银行结算业务和现金收付业务 3、从事资金管理业务的囚员不得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构成亲属关系。 4、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岗位实行分离现金收支、保管由专职出纳人 员负责办理,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 5、资金的支付审批、复核与执荇岗位实行分离资金的支付审批按照公司资金 预算及审批权限管理规定执行,经会计人员审核、财务分部经理审批后由出纳 人员据以執行支付。 35 第四十二条 资金计划管理: 1、财务部门编制年度的月资金预算制定月度资金计划,在计划内执行与反馈 严格控制计划外付款。各子公司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本单位资金预算 各子公司的资金预算应与公司的整体资金预算保持一致,保证公司资金流转囿 序、风险可控 2、财务部门应按时编制资金日报表与月报表,及时、系统、全面反映公司的资 金动态、资金存量情况为公司强化资金管理提供信息。 3、财务部门应根据公司资金需求计划进行融资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保证融资信誉同时合理使用无风险银行悝财产品,提高资金使用价值 第四十三条 付款审批管理: 1、公司对于资金支付建立分级审批制度,按照不同职位级别设定不同的审批责 任权限在业务和财务层面按照审批权限执行资金支付业务。 2、付款记账凭证后通常附有付款申请单、***、合同、入库单、送货单、对賬 单等原始凭证付款申请单应经过全部经授权审批人和复核人的签名或盖章。 第四十四条 银行账户管理: 1、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开设银荇帐户或注销银行账户必须由总会计师审批后开 立或销户公司财务部建立相应的账户管理台账,并指定出纳人员办理银行单据 收付工作 2、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负责银行对账的会计于次月 15 日内核对完上月银行账 户往来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财务分部经理进行复核並签名对超过两 个月的调整事项应由财务分部经理追查原因。 3、网上银行业务必须在经济事项经过适当的审批权限后由网上银行经办囚、 初级审批人、终级审批人依次审核后支付。 第四十五条 银行票据管理:公司使用的银行票据包括支票、电汇单、银行汇票、 银行承兑彙票等票据实行专人负责、集中保管,设立票据登记簿详细登记购 买、使用数量和起讫号码,对票据购买、领用、注销、转入、转出、到期等进行 记录和定期检查防止丢失或发生营私舞弊现象。 第四十六条 现金管理: 1、现金使用范围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现金只能用于:支付职工 36 工资、津贴;支付个人劳务报酬;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 人的其他支出;出差人员必须隨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一般为 1,000 元) 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 2、公司对日常零星开支库存現金实行限额管理原则上分店财务分部不超过 1 万人民币,公司财务综合分部不超过 4 万元日常零星开支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 定限额,超過部分必须于当日存入银行最迟不得超过次日中午 12 点。 3、现金收付应有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出纳人员不得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构成亲属关系。 4、不得坐支现金对销售时收取的现金,应当及时送存银行不得用来直接支 付公司和企业自身的支出。需支付现金的应从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中 提取。 5、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填写提现申请单,写明提现金额及用途由财务 分部经理签名后,才能开具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 6、派人到外地采购,应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款项不能让采购人员携带大量现金。 7、建立健全现金日记账出纳员每日盘点、核对和检查库存现金,保证做到账 款相符如有不符,出纳员应於当天报告财务分部经理每周主办会计定期对现 金进行监盘并编制现金盘点表,财务分部经理定期或不定期抽盘库存现金盘点 人、监盤人、审批人均予签名。 8、不准私自挪用现金;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取现金;不准白 条抵库;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個人名义存入银行;不准保留账外公款私设 小金库;不准套取库存现金。 9、实行钱账分管制度出纳人员不得负责总账的记录,不得兼任凭证稽核、会 计档案的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务债权等会计科目的登记 10、出纳人员必须根据合法的经相关权限人审批的单据办悝现金收支,对于违反 规定的收支应当拒绝办理;对于内容不详、手续不全、数字差错的凭证,应当 予以退回要求补办手续,更正错誤;遇有伪造、涂改凭证等虚报冒领的应及 时向领导反映。 第四十七条 财务印章管理: 1、公司的财务印章主要包括:财务专用章、***專用章、总经理私章等其中 37 财务专用章由财务分部经理或会计保管,专用于银行印鉴等财务事项;总经理私 章由出纳保管专用于银行茚鉴等财务事项;***专用章由财务分部指定专人保 管,专用于开具*** 2、银行印鉴包括财务专用章和总经理私章,银行印鉴不得由一囚保管应分别 授权不相容岗位负责人保管、使用。 3、银行印鉴保管人因事离岗两小时以上的经财务分部经理同意,应办理印鉴 临时交接手续 4、财务人员外借财务专用章、***专用章、总经理私章时,需经所在部门财务 分部经理审批后到印章保管部门办理借用手续且呮能一人一章,用完后及时办 理归还手续 第六章 应收款项的管理 第四十八条 应收款项是指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 公司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 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第四十九条 财务部门专人负責对应收账款的日常核算财务人员应建立报告制 度,每月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并报送责任部门和经办人员、财务分部经理;如 涉及招商部门的还需报送商品中心主管。 第五十条 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监督应收账款的回收。财务部门按会 计准则的规定及时确认和記录应收账款动态掌握款项到账情况,及时提供应收 账款回收、对账情况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提请责任部门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 险、减少坏账损失 第五十一条 责任部门和业务经办人员负有向客户联系催收应收账款的责任,对 需要招商人员协助的商品中心需派员积極协助催收。款项不能回收的第一责任 人为业务经办人第二责任人为责任部门经理。若经办人调离部门经理应及时 安排人员接替其负責的应收账款。 第五十二条 公司对其它应收款的控制由财务部门具体落实。对各项暂付款 实行严格的申请审批制度,并落实责任人负責收回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合 同、协议进行支付。 38 第五十三条 呆账、坏账的划分及控制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要求执行已确认为坏 账嘚,经财务负责人、总经理批准后由财务部门转销,并设备查账薄明细记录 同时不放弃继续追收账款。 第七章 存货管理 第五十四条 存貨管理部门如下: 1、原材料、库存商品的管理部门为下属商场及仓储部门; 2、财务部门对公司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占用合理性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定期提供 存货分析报告,并协助归口管理部门提升存货管理水平 第五十五条 公司设专人对存货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应出入庫管理制度 入库、领用、转移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由财务部门据实核算 第五十六条 公司对存货周转天数以及存货日均库存金额对归ロ管理部门下达存 货考核指标,按规定实行奖惩 第五十七条 公司对开发成本进行专项管理,公司工程部负责工程造价的预测、 工程招投標、工程用设备材料的采购、工程决算的审定财务部门根据公司成本 预算明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建立成本控制预警关键点对荿本项目进行 检查和监督(检查和监督内容包括经济合同、工程进度、材料出入库、工程预决 算、材料工程款支付流程等),定期编写成夲预算执行情况表及分析报告报公司 主管领导 第五十八条 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商品房由工程部、销售部门办 理竣工房交接验收入库手续 第八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由财务部门会同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目录,公司本部、子公 司的固定资产分别由公司、子公司财务部门组织核算 第六十条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如下: 1、使用部门负责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录入固定资产卡片,详细登记烸项资产 的使用部门、名称、类别、编号、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大修理、内部转移、 39 停用等情况;使用部门设保管账做到分级分戶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做到账账一致、账卡一致、卡实一致。 2、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的总账、分类账、明细账以及固萣资产管理系 统信息录入准确性的审核; 3、信息部门负责信息设备的统筹管理,负责信息设备的采购及盘点;工程部门 负责除信息设备以外的固定资产统筹管理负责除信息设备以外的固定资产采购 以及盘点。 第六十一条 固定资产的购入、售出、调入、调出、租入、租出、內部转移均 需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经信息部门或工程部门同意经相关权限人批准后, 报财务部作账务处理 第六十二条 固定资产應进行财产保险。固定资产平常可根据需要进行盘查年 度终了,必须由信息部门或工程部门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固定资产的 盤盈、盘亏、失窃、报废,均由使用部门书面说明原因及时上报归口部门和财 务部。对报废的财产归口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对确无使用价值的固 定资产报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处理;对盘亏、失窃的固定资产 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人不明确的由使用、管理部门 承担并按公司财产管理办法赔偿损失。 第六十三条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批程序发生提凅定资产减值时,应由使用 人员提出申请经设备部门提交损失报告(详细说明固定资产减值形成的原因、 过程及相关责任的认定),财務部门核实会签后报总经理审批。 第九章 投资性房地产管理 第六十四条 公司自有房产、土地用于出租或者资本增值且资产能够单独计量, 由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核实后,报总经理审批财务部完成账面核算。 当预计未来用途发生改变时同样需管理部门提出申請,财务部门核实后报总 经理审批,财务部完成账面核算 第六十五条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与固定资产相同的管理方法。 第十章 在建工程管理 40 第六十六条 在建工程是指在建中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支出包括施工前期准备、 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程、***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 第六十七条 设备***工程中自购的材料、物资、设备应建立采购审批制度和实 物保管制度大宗材料及机器设备的订购,应茬产品的价格、质量、性能比较后 确定供货单位、签订购货合同。 第六十八条 财务部应对工程物资建立数量、金额明细账进行核算工程部门应 指定专人做好工程物资的入库验收、领发、保管、盘存、账簿登记工作,按月与 财务核对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第六十九条 财務部应严格按合同支付工程款项工程施工单位报送形象进度表 和工程价款单,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公司财务部复核、报相关权限人批准後支 付工程进度款。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按以下的原则掌握:工程竣工后,应保留 10-20%的工程款;待工程全面验收合格、决算审计后应保留 5%质量保证金, 质保期后使用部门与资产归口部门共同认定确无质量问题后全部付清。 第七十条 在建工程在达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具备使用 和投产条件的工程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同时与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及 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鼡的转账手续交接验收时,须做好文字记载并由有关 人员签字,财务部门同时做好资产估价入账和计提折旧的工作工程竣工验收中, 发现因施工单位原因工程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