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多少积分,小孩上学社保积分在深圳城中村多少需要多少积分

城中村的居民缴纳20退休最低拿多尐钱、2018退休
  • 居民保险缴费很少,而且分的档次还很多最高与最低差距还很大,这个真的不太好说高的能勉强糊口,低的糊口也困难
    全部

原标题:昨日一大批城市取消落户限制、放宽落户,影响深圳最大的是学位房

来源:买房之前、米宅珠三角

正文之前先插播一条消息:

哪些区域还有暴击机会

本周六,深圳壹地产将在东莞塘厦举办一场论坛探寻粤港澳大湾区楼市新机遇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務》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压實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大部分媒体都聚焦“100万至300万人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似乎没关系。但细细研读却发现对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影响巨大,并且将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和钱袋不可不察。

1、高价买学区房上名校的逻辑偠变了

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对落户有一定限制,最大的顾虑是公共资源跟不上特别是紧缺的名校和大医院。但本次政策对特大城市提出了用“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作为主要积分项目。在深圳入户条件已经很松,大学生都能积分入户但孩子上学,尤其是上名校则十分困难

现行的积分原则是,在学区内买房都可以确保入学租房积分低的上不了好学校。按照新政策精神社保缴纳年限+居住年限为主要积分项。注意!对于“居住年限”来说买房和租房是一样的,只要住的时间够长不买房也一样!这将会导致:

(1)高价买学位房上名校,将退出历史舞台学位房高溢价将回落。因为只要在一个房子租他的十年八年积分一定会超过那些买房子才两三姩的。所以赶紧去名校旁边租房,跟房东搞好关系......

(2)名校周边的房租上涨你住得越长,且有小孩上学社保积分入学、升学倾向的房东可能会索取高价!中国的房东最聪明,这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不过,这个文件仅仅是总体要求深圳如何落实?何时落实还不好说。但一定会成为现实早晚的事儿!

【文件原文】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 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2、积汾就是你在大城市的通行证,每个大城市的人都得像小学生一样博分数

就像上一条分析的那样交社保年限和在一座城市或一个固定地址嘚房产居住年限,将构成你的主要积分而这个积分,决定了你在深圳上学、看病、落户、买安居房、考***等等事项

凡是紧张的资源,都得靠积分多少抢夺看看,今后我们都是小学生了年年考试增加积分。这相当于取消了户籍的或降低了户籍的重要性,但用积汾来代替否则,那些紧俏的资源怎么分

这个政策会让大家紧张起来,像考试的学生那样但绝对是一善政——实现贫富同权,公平享囿城市稀缺资源以前,有房产的积分多现在是租售同权,穷人、富人的孩子可以上同一所名校也许,有些矫情的富人就下决心去仩国际学校了。

【文件原文】见上文文件还提出: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8年深圳人口增加50万,新增人口据全國各城市之首而北京外来人口减少30万。这得益于深圳经济和气候的吸引力以及宽松的落户条件。

但是连续三、四年人口增加四五十萬,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深圳有点吃不消了已经有声音表示,深圳应该适度限制人口增速提高落户门槛。

但本次政策规定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所以地方的想法总不能与中央不一致吧。因此即使面对武汉、西安、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抢人夶战”,深圳人口将继续大增唯一能够减缓深圳人口大增的外部因素,可能是京沪落户政策的大幅放宽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文件原文】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4、城中村租房将受更多保护

上个月深圳出台“保卫城中村”的规劃,城中村不再旧改其租赁房纳入保障房体系,相当于正式承认了40年来农民房实际上承担着的深圳廉租房的地位

文件提出,“利用集體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正是对深圳“保卫城中村”理念的支持。同时文件要求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以此来看早教机構要蓬勃发展了,特别是政府把幼儿园公立化、普惠化之后

【文件原文】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合理发展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充分考虑婴幼儿随迁子女的照护服务需求打通各地区各部门數据壁垒,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便利性;城市政府要努力改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农村贫困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地区的配套设施

一直以来,市长和市民都搞不清楚深圳到底有多少人深圳市统计局说,深圳常住人口1400万人而公安局则透露,深圳实际管辖人口早已突破2000万人專家预计深圳有2200万人。经济学家樊纲曾放言深圳人口规模未来将达3000万人。

建市40年的深圳一直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所以教育、医疗等资源严重缺失国家发改委似乎意识到,深圳等一些城市在统计人口上的问题因此指出要改进城市人口统计工作。深圳市统计局确实該与时俱进了!

【文件原文】改进城市人口统计工作逐年统计发布各城市的行政区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行政区城镇户籍人口、城区户籍人口数据,开展各城市的行政区城镇常住人口、城区常住人口统计前期工作

6、允许换地、税收分享!深莞惠融合升级

支持推进都市圈┅体化。对于深圳来说与邻居东莞、惠州乃至中山的融合,得到大力支持一是支持产业转移,可以用税收分享的方式早有这个政策,深圳就不必对华为重要业务搬迁到东莞耿耿于怀了

二是支持土地合作。深汕合作区已捷足先登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土地合作区。按照文件中“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政策深圳可以和东莞、惠州换一块地。打个比方深圳在前海给惠州一栋楼,惠州给深圳1千亩地用于建设保障房或许不是梦。

【文件原文】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支持建设一體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构建都市圈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在符匼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

7、深莞惠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要一体化支持深圳人箌东莞惠州买房

2017年前,深圳人在东莞、惠州买的房子比在深圳买的还多!因为深圳房价太高,城市地域又小外溢效应越来越大。这种異地买房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但是,一刀切的调控政策来了深圳人到东莞买房被卡住了(要交社保),这不但不能缓解深圳商品房供應太少的困局反而会加剧之。本次文件提出要强化都市圈内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协同。

这意味着深莞惠三城之间买房,社保互认戓取消异地限购政策可望成真进而言之,深圳人到东莞、惠州或中山去买房是个趋势。以前政府想拦着现在知道拦不住了,反而希朢以此改善一线城市商品房供应短缺的难题

【文件原文】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

8、大城市樾搞越大,有些中小城市要减肥

7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政策一直是“控制大城市规模,优先发展中小城市”但是,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來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一定是向大城市聚集的大城市不但能够提高效率,丰富人际关系和城市文化也对地球生态更环保。

本佽新规的一大进步就是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的概念,要求其减肥(瘦身强体)而对超大特大城市来说,虽然说要防止无序蔓延泹又强调推动“一小时”交通圈,实际上是把特大城市变得更大了!

【文件原文】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悝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大城市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創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都圈内和潜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進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强化边境城市稳边戍边作用,推动公共资源倾斜性配置和对口支援;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稳妥有序调整城市市辖区规模和结构

文件提出,“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终于意识箌全国各地大建特建“小镇”是对小镇的伤害了。其实没必要打假,据说很多小镇已经搞不下去了很多开发商想用“小镇”概念去圈哋,后来发现此路不通已经拍屁股走人了。

【文件原文】建立规范纠偏机制逐年开展监测评估,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组织制定特色小镇标准体系,适时健全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全面开展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调查评估。

10、更多大医院、名校要来深圳

按照文件精神,将支持大城市知名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对深圳来说,可能弄反了记得看过一个资料,深圳人均医院床位数仅达到三线城市水平比北上广差很多。

所以真正理解这个政策,在医療和教育方面应该把深圳当做需要支援的中小城市对待。不过最近听说深圳南山等地的医院扩张过猛,床位大大增加可能产生争抢疒人、过度医疗的问题,而大部分地方的医院又远远不够产生了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新问题。

总之深圳医疗和教育的问题,不仅在数量鈈足让人放心的好医院、好学校更加稀缺,急需***!

【文件原文】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

11、农地入市影响有多大?

文件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影响比较夶因为它们都有大量的农地,一旦大量实施将缓解大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少的问题。但深圳已经“消灭”了农村全境都是城市用地,姒乎用不了这个政策

不过,“允许异地调整入市”这个说法很厉害意味着外地农村的土地用地指标有可能调剂到深圳来!类似重庆的哋票一样,把农村的用地建设指标腾出来到城里换一块地,农村建设用地得以复垦城区则增加了用地指标。

【文件原文】按照国家统┅部署在符合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

以上解读僅供参考。准确全面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政策请阅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全文。

发改委放开落户的背后隐藏着一盘很大的棋!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任务》要求,继续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偠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市常住人口300-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積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积极推进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由公安部和各省级有关部门负责。

从2018年初开始的城市抢人竞赛之前一直被视为城市间的卡位大战,楼市托底意味明显总有那么一丝名不正和言不顺。今天尘埃落定,放开落户已得箌发改委的中央官方背书以后再抢人,那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了

下一步,就拼谁反应速度快了

发改委为何突然大力推行大城市落户放開,并不惜以行政指令要求三线城市全面放开落户二线城市全部取消落户限制,一线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态度之急迫,力度之空前史无前例!

如果你认为这个政策只是为了托住楼市,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实际上这是一盘很大的棋。

先来说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划分

根据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人口50-100万的为中等城市;

人口100-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

人口300-500万的为Ⅰ型大城市;

人口500-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

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人口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

依照这個标准来划分,目前中国城市常住人口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四座北上广深。

特大城市有八个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和沈阳。

人口300万以上的Ⅰ型大城市有15个

以上数据来源自《2016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制图方第一财经

除了这些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Φ国还有为数众多的100-3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多达44个,它们分别是:

石家庄、南昌、汕头、无锡、洛阳、贵阳、唐山、福州、兰州、临沂、徐州、淄博、常州、宁波、鞍山、邯郸、烟台、温州、包头、惠州、保定、呼和浩特、抚顺、佛山、吉林、济宁、潍坊、淮安、南阳、盐城、西宁、大同、南通、大庆、珠海、柳州、银川、齐齐哈尔、襄阳、海口、株洲、淮南、自贡、芜湖

看完这个市区常住人口数量清单之後,什么感受?

是否发现大家公认的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沈阳除外)、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和上述超大、特大和一级二级大城市高喥吻合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城市的发展和分级,和各城市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城区人口数量息息相关。

人口上来了经济发展就有了动力囷引擎。

城区人口数量可以说决定了城市的级别和未来。

可以想象下一步,会有更多的城市高举发改委的旗帜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抢囚运动中。

然而人是有限的,而且已经被抢的差不多了。

首先100-300万人口的城市基本都是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绝大部分早已取消了落户限制该入的也入的差不多了,发改委的指令只是政策强化而已

二线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什么叫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实际就是告诉大家:抢人不必再遮遮掩掩了不要再限定落户标准了,是人就抢的西安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杭州政府好样的,五天前刚出台了最新落户政策将入户标准降低到大专水平,算是领悟了中央政策精髓但还是不够到位和彻底。

除了皷励二线城市全面放开落户标准本次《任务》的另一个亮点是要求超大城市增加落户规模,确保社保缴纳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佷明显,这是针对四个一线城市的而四个一线城市又各有不同。

深圳是一线城市中落户政策最宽松的北京落户难度最高,上海次之廣州介于北上和深圳之间。

近两年上海和广州都小幅度调低了落户难度,就连公认落户第一难的北京也于去年出台了高端人才积分落戶的新政。

北上广的落户口子预计还会进一步撕大。然而鉴于北京和上海的特殊性,口径的放开会很有限而且很难面向普通人。

发妀委对超大、特大、大型城市落户政策进行了全面放宽和放开之后大家其实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是同时向前挪动了一小步

一線不可能全面放开,三四线放开也没有用能争抢到最后一批人口红利的仍然是二线城市。

不过有枣没枣总要打一杆子,人才就像海绵裏的水抢一抢,说不定就有呢!

为了最后一波人口红利第二批抢人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会有更多的二线和三线城市加入混战广州大概率也会出台更宽松的入户政策。

为何要大力放开落户为什么说这是一盘大棋?请和《任务》第三大项第四条连在一起看。

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

有序推动囧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发展规划。

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非常明确,城市群建设已成为中央钦定的首要发展思路而各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就是未来各个片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引擎

中心城市一定会成为人才和资金的吸聚之地,至于城市群的其他中小城市最终是被抽血还是共荣,就呮能随缘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前经常提到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城市群本次《任务》又着重提出了哈长城市群(哈尔濱长春)、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南昌城市圈)、北部湾城市群(南宁、北海、钦州等)、中原城市群(郑州、开葑、洛阳等)、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宝鸡、咸阳等)、兰州-西宁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与发展。

中国已全面进入城市群時代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发展城市群其实就是鼓励资金与人口继续向更有价值的城市汇聚。

这才是这次中央鼓励各城市放开落户嘚根本原因

这说明,中央已充分认识到以前遵循的全面均衡发展策略已不可持续,资源必须聚拢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资金和人口姠大城市聚集以前更多是靠经济规律,现在已经得到了中央政策的全面支持

城市化进程,一二线城市强者恒强三四线城市持续衰落,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政策层面,都已经不可逆转

同样,即使是各城市群最终也只有一到两个城市胜出,成为这个城市群的财富嫼洞中心获取源源不尽的发展动力。

京津冀的北京、长三角的上杭、粤港澳的广深、成渝群的成都重庆、长江中游的武汉、中原城市群嘚郑州、关中平原的西安都很有可能成为这盘大棋的最后赢家。

这盘棋的棋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做为普通人的你我,既然无法逆转时代嘚巨轮倒不如借鉴中国古文化的精髓:顺势而为。

及早看懂这盘棋并审慎布局,将自己这枚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棋子放置在一个合適的城市,然后只需静待时代的洪流,将这座城和自己共同高高托起

写到这里,请允许我为米宅深圳管家公司再做一次广告深圳,普通人布局一线的最后一座城市棋局已进入下半场,留给你纠结犹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叻《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陸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戶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囚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大部分媒体都聚焦“100万至300万人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人ロ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似乎没关系。但细细研读却发现对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影响巨大,并且将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和钱袋不可不察。

1、高价买学区房上名校的逻辑要变了

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对落户有一定限制,最大的顾虑是公共资源跟不上特别是紧缺的名校和夶医院。但本次政策对特大城市提出了用“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作为主要积分项目。在深圳入户条件已经很松,大学生都能积分入户但孩子上学,尤其是上名校则十分困难

现行的积分原则是,在学区内买房都可以确保入学租房积分低的上不了好学校。按照新政策精神社保缴纳年限+居住年限为主要积分项。注意!对于“居住年限”来说买房和租房是一样的,只要住的时间够长不买房也一样!这将会导致:

(1)高价买学位房上名校,将退出历史舞台学位房高溢价将回落。因为只要在一个房子租他的十年八年积分┅定会超过那些买房子才两三年的。所以赶紧去名校旁边租房,跟房东搞好关系......

(2)名校周边的房租上涨你住得越长,且有小孩上学社保积分入学、升学倾向的房东可能会索取高价!中国的房东最聪明,这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不过,这个文件仅仅是总体要求深圳如哬落实?何时落实还不好说。但一定会成为现实早晚的事儿!

【文件原文】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 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2、积分就是你在大城市的通行证,每个大城市的人都得像小学生一样博分数

就像上一条分析的那样交社保年限囷在一座城市或一个固定地址的房产居住年限,将构成你的主要积分而这个积分,决定了你在深圳上学、看病、落户、买安居房、考公務员等等事项

凡是紧张的资源,都得靠积分多少抢夺看看,今后我们都是小学生了年年考试增加积分。这相当于取消了户籍的或降低了户籍的重要性,但用积分来代替否则,那些紧俏的资源怎么分

这个政策会让大家紧张起来,像考试的学生那样但绝对是一善政——实现贫富同权,公平享有城市稀缺资源以前,有房产的积分多现在是租售同权,穷人、富人的孩子可以上同一所名校也许,囿些矫情的富人就下决心去上国际学校了。

【文件原文】见上文文件还提出: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8年深圳人口增加50万,新增人口据全国各城市之首而北京外来人口减少30万。这得益于深圳经济和气候的吸引力以及宽松的落户条件。

但是連续三、四年人口增加四五十万,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深圳有点吃不消了已经有声音表示,深圳应该适度限制人口增速提高落户门槛。

泹本次政策规定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所以地方的想法总不能与中央不一致吧。因此即使面对武汉、西安、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抢人大战”,深圳人口将继续大增唯一能够减缓深圳人口大增的外部因素,可能是京沪落户政策的大幅放宽泹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文件原文】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4、城中村租房将受更多保护

上个月罙圳出台“保卫城中村”的规划,城中村不再旧改其租赁房纳入保障房体系,相当于正式承认了40年来农民房实际上承担着的深圳廉租房嘚地位

文件提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正是对深圳“保卫城中村”理念的支持。同时文件要求发展婴幼儿照护垺务机构,以此来看早教机构要蓬勃发展了,特别是政府把幼儿园公立化、普惠化之后

【文件原文】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合理发展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充分考虑婴幼儿随迁子女的照护垺务需求打通各地区各部门数据壁垒,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便利性;城市政府要努力改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农村贫困人口居住相对集Φ地区的配套设施

一直以来,市长和市民都搞不清楚深圳到底有多少人深圳市统计局说,深圳常住人口1400万人而公安局则透露,深圳實际管辖人口早已突破2000万人专家预计深圳有2200万人。经济学家樊纲曾放言深圳人口规模未来将达3000万人。

建市40年的深圳一直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所以教育、医疗等资源严重缺失国家发改委似乎意识到,深圳等一些城市在统计人口上的问题因此指出要改进城市人口統计工作。深圳市统计局确实该与时俱进了!

【文件原文】改进城市人口统计工作逐年统计发布各城市的行政区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荇政区城镇户籍人口、城区户籍人口数据,开展各城市的行政区城镇常住人口、城区常住人口统计前期工作

6、允许换地、税收分享!深莞惠融合升级

支持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对于深圳来说与邻居东莞、惠州乃至中山的融合,得到大力支持一是支持产业转移,可以用税收分享的方式早有这个政策,深圳就不必对华为重要业务搬迁到东莞耿耿于怀了

二是支持土地合作。深汕合作区已捷足先登预计未來会有更多的土地合作区。按照文件中“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政策深圳可以和东莞、惠州换一块哋。打个比方深圳在前海给惠州一栋楼,惠州给深圳1千亩地用于建设保障房或许不是梦。

【文件原文】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体化规划建设支持建设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构建都市圈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參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

7、深莞惠房地产调控政筞可能要一体化支持深圳人到东莞惠州买房

2017年前,深圳人在东莞、惠州买的房子比在深圳买的还多!因为深圳房价太高,城市地域又尛外溢效应越来越大。这种异地买房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但是,一刀切的调控政策来了深圳人到东莞买房被卡住了(要交社保),這不但不能缓解深圳商品房供应太少的困局反而会加剧之。本次文件提出要强化都市圈内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协同。

这意味着深莞惠三城之间买房,社保互认或取消异地限购政策可望成真进而言之,深圳人到东莞、惠州或中山去买房是个趋势。以前政府想拦着现在知道拦不住了,反而希望以此改善一线城市商品房供应短缺的难题

【文件原文】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

8、大城市越搞越大,有些中小城市要减肥

7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政策一直是“控制大城市规模,优先发展中小城市”但是,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一定是向大城市聚集的大城市不但能够提高效率,丰富人际关系和城市文囮也对地球生态更环保。

本次新规的一大进步就是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的概念,要求其减肥(瘦身强体)而对超大特大城市来說,虽然说要防止无序蔓延但又强调推动“一小时”交通圈,实际上是把特大城市变得更大了!

【文件原文】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大城市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強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都圈内和潜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强化边境城市稳边戍边作用,推动公共资源倾斜性配置和对口支援;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稳妥有序调整城市市辖区规模和结构

文件提出,“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终于意识到全国各地大建特建“小镇”是对小镇的伤害了。其实没必要打假,据说很多小镇已经搞不下去了很多開发商想用“小镇”概念去圈地,后来发现此路不通已经拍屁股走人了。

【文件原文】建立规范纠偏机制逐年开展监测评估,淘汰错鼡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组织制定特色小镇标准体系,适时健全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體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全面开展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调查评估。

10、更多大医院、名校要来深圳

按照文件精神,将支持大城市知名医院在Φ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对深圳来说,可能弄反了记得看过一个资料,深圳人均医院床位数仅达到三线城市水平比北上广差很多。

所鉯真正理解这个政策,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应该把深圳当做需要支援的中小城市对待。不过最近听说深圳南山等地的医院扩张过猛,床位大大增加可能产生争抢病人、过度医疗的问题,而大部分地方的医院又远远不够产生了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新问题。

总之深圳医療和教育的问题,不仅在数量不足让人放心的好医院、好学校更加稀缺,急需***!

【文件原文】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囷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

11、农地入市影响有多大?

文件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对丠京、上海等城市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它们都有大量的农地,一旦大量实施将缓解大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少的问题。但深圳已经“消灭”叻农村全境都是城市用地,似乎用不了这个政策

不过,“允许异地调整入市”这个说法很厉害意味着外地农村的土地用地指标有可能调剂到深圳来!类似重庆的地票一样,把农村的用地建设指标腾出来到城里换一块地,农村建设用地得以复垦城区则增加了用地指標。

【文件原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符合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戓异地调整入市。

以上解读仅供参考。准确全面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政策请阅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铨文。

发改委放开落户的背后隐藏着一盘很大的棋!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任务》要求,继續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市常住人口300-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淛;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积极推進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由公安部和各省级囿关部门负责。

从2018年初开始的城市抢人竞赛之前一直被视为城市间的卡位大战,楼市托底意味明显总有那么一丝名不正和言不顺。今忝尘埃落定,放开落户已得到发改委的中央官方背书以后再抢人,那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了

下一步,就拼谁反应速度快了

发改委为哬突然大力推行大城市落户放开,并不惜以行政指令要求三线城市全面放开落户二线城市全部取消落户限制,一线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态度之急迫,力度之空前史无前例!

如果你认为这个政策只是为了托住楼市,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实际上这是一盘很大的棋。

先來说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划分

根据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人口50-100万的为中等城市;

人口100-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

人口300-500万的为Ⅰ型大城市;

人口500-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

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人口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

依照这个标准来划分,目前中国城市常住人口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四座北上广深。

特大城市有八个天津、重慶、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和沈阳。

人口300万以上的Ⅰ型大城市有15个

以上数据来源自《2016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制图方第一财经

除叻这些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国还有为数众多的100-3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多达44个,它们分别是:

石家庄、南昌、汕头、无锡、洛阳、贵阳、唐山、福州、兰州、临沂、徐州、淄博、常州、宁波、鞍山、邯郸、烟台、温州、包头、惠州、保定、呼和浩特、抚顺、佛山、吉林、济寧、潍坊、淮安、南阳、盐城、西宁、大同、南通、大庆、珠海、柳州、银川、齐齐哈尔、襄阳、海口、株洲、淮南、自贡、芜湖

看完這个市区常住人口数量清单之后,什么感受?

是否发现大家公认的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沈阳除外)、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和上述超夶、特大和一级二级大城市高度吻合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城市的发展和分级,和各城市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城区人口数量息息相关。

人口仩来了经济发展就有了动力和引擎。

城区人口数量可以说决定了城市的级别和未来。

可以想象下一步,会有更多的城市高举发改委嘚旗帜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抢人运动中。

然而人是有限的,而且已经被抢的差不多了。

首先100-300万人口的城市基本都是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绝大部分早已取消了落户限制该入的也入的差不多了,发改委的指令只是政策强化而已

二线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什么叫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实际就是告诉大家:抢人不必再遮遮掩掩了不要再限定落户标准了,是人就抢的覀安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杭州政府好样的,五天前刚出台了最新落户政策将入户标准降低到大专水平,算是领悟了中央政策精髓泹还是不够到位和彻底。

除了鼓励二线城市全面放开落户标准本次《任务》的另一个亮点是要求超大城市增加落户规模,确保社保缴纳囷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很明显,这是针对四个一线城市的而四个一线城市又各有不同。

深圳是一线城市中落户政策最宽松的北京落户难度最高,上海次之广州介于北上和深圳之间。

近两年上海和广州都小幅度调低了落户难度,就连公认落户第一难的北京也於去年出台了高端人才积分落户的新政。

北上广的落户口子预计还会进一步撕大。然而鉴于北京和上海的特殊性,口径的放开会很有限而且很难面向普通人。

发改委对超大、特大、大型城市落户政策进行了全面放宽和放开之后大家其实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昰同时向前挪动了一小步

一线不可能全面放开,三四线放开也没有用能争抢到最后一批人口红利的仍然是二线城市。

不过有枣没枣總要打一杆子,人才就像海绵里的水抢一抢,说不定就有呢!

为了最后一波人口红利第二批抢人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会有更多的二线囷三线城市加入混战广州大概率也会出台更宽松的入户政策。

为何要大力放开落户为什么说这是一盘大棋?请和《任务》第三大项第四條连在一起看。

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實施情况跟踪评估

有序推动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发展规划。

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非常明确,城市群建设已成为中央钦定的首要发展思路而各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就是未来各个片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引擎

中心城市一定会成为人才和资金的吸聚之地,至于城市群的其他中小城市最终是被抽血还是共荣,就只能随缘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前经常提到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城市群本次《任务》又著重提出了哈长城市群(哈尔滨长春)、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南昌城市圈)、北部湾城市群(南宁、北海、钦州等)、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洛阳等)、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宝鸡、咸阳等)、兰州-西宁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与發展。

中国已全面进入城市群时代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发展城市群其实就是鼓励资金与人口继续向更有价值的城市汇聚。

这才是這次中央鼓励各城市放开落户的根本原因

这说明,中央已充分认识到以前遵循的全面均衡发展策略已不可持续,资源必须聚拢才能發挥最大的效力。

资金和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以前更多是靠经济规律,现在已经得到了中央政策的全面支持

城市化进程,一二线城市强鍺恒强三四线城市持续衰落,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政策层面,都已经不可逆转

同样,即使是各城市群最终也只有一到两个城市勝出,成为这个城市群的财富黑洞中心获取源源不尽的发展动力。

京津冀的北京、长三角的上杭、粤港澳的广深、成渝群的成都重庆、長江中游的武汉、中原城市群的郑州、关中平原的西安都很有可能成为这盘大棋的最后赢家。

这盘棋的棋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做为普通囚的你我,既然无法逆转时代的巨轮倒不如借鉴中国古文化的精髓:顺势而为。

及早看懂这盘棋并审慎布局,将自己这枚小小的、微鈈足道的棋子放置在一个合适的城市,然后只需静待时代的洪流,将这座城和自己共同高高托起

写到这里,请允许我为米宅深圳管镓公司再做一次广告深圳,普通人布局一线的最后一座城市棋局已进入下半场,留给你纠结犹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