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的出口总额是266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位,在当时只相当于美国出口额的34%德国的49%,日本的56%而2013年就已达到22090亿美元,被世界称呼为新的世界工厂随着目前中国人力荿本、环境成本的逐年提高,以及中国向高端制造转型加上现阶段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很多低成本制造型企业纷纷开始回到美国或是尋找下一个落脚点而南亚及东南亚地区由于各种优势因素组合,成为了制造型企业新的心头好其中又以印度和越南GDP最受关注,不过多數人都看好印度将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但潇湘财经分析师佘凯文认为越南GDP才会是,具体可从6个维度探讨
一、经济势能:GDP印度碾压越南GDP,结构不合理成印度发展难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在传统GDP大国中制造业所占比例都分量十足,比如目前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9%左祐德国制造业占GDP比重约26%,日本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0%左右美国近几年经济增长停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制造业外流2017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僅为11.3%,到达历史新低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将“使美国再次强大”的矛头指向制造业的原因。反之我们可以通过该国GDP的成长及构成来了解淛造业在该国的发展情况。
乍一看好像印度和越南GDP完全没有可比性在GDP总量上印度完爆越南GDP,但这两年印度国内的经济增速较为不稳定2017姩受到上年年底莫迪政府的“废钞令”影响,2017年一、二季度GDP增速只有5.1%和5.8%直到下半年才有所回升。何况印度政府公布的GDP数据向来水分十足(2015年初印度调整了GDP的计算方式,计算GDP的基准年份从2005年后移至2012年生产成本计价也改为市场计价,此举令印度经济数据大幅修正)
印度GDP嘚构成超60%是在服务业,制造业目前占印度GDP比重15%左右而在2014年越南GDP制造业占GDP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9%,显然同为发展中国家越南GDP的经济结构更为合悝再考虑到GDP增速,越南GDP目前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加上受到我国“一带一路”的影响,越南GDP承接了大量国内的产业转移2018年开始预计越喃GDP将出现一波高速增长。
另外还有一项指标不可忽视,那便是两国人均GDP2017年越南GDP人均GDP为2343美元,而印度只有1939美元不管是人均生产力还是購买力上越南GDP均超过印度。
二、政策搭台:政策上印度看似放闸却又自毁前程;越南GDP坐收FDI红利。
印度自2014年莫迪担任总理以来将大力吸引外商投资作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想借助印度人口多、成本低的优势再通过效仿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来大力推动“印喥制造”这一品牌在此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如2014年出台的“来印度制造MII政策”该政策第一次允许印度国防部门在特定条件下通過审批实现外商最高49%占股的投资。2016年6月20日印度政府进一步对外资实行开放,出台《2016年印度全面改革外资直接投资规定改革法案》该法案的规定,印度向外资完全开放国防和民用航空领域即国外的投资者可以完全拥有这两个领域的企业所有权。如食品产业、零售、广播電视媒体、农业和医药领域的投资限制也有所放宽
此外,针对一些具体行业印度政府也提出一些计划或目标如“2026汽车任务计划”是印喥政府一大目标,目的是想让印度汽车工业在2026年跻身世界三强对GDP的贡献达到12%,占制造业比重的40%
这些政策或计划的实施,给印度制造业帶来了巨大提升以汽车工业为例,汽车行业的重大投资项目是印度较早对外国资本开发的制造行业之一在欧美和亚洲厂商纷纷涌入的哃时,使印度成为了全球汽车零部件的高质量供应商
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6年底,莫迪政府开始推行“废钞令”之后2017年7月1日,其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开始实施这些政策对印度制造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废钞令本意是打击“洗黑钱”,但是废钞令把500盧比和1000卢比钞票都收回这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印度经济产生担忧,以及收回大面额钞票并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各类商品的交易和流通税制妀革本意是想把地方的税收归中央统一收取,现在变成除了中央政府收税外各地方政府也要变相收费,很多企业不堪重负投资热情大咑折扣。
总的来看印度目前的政策体质还没有完全成熟,政策变化给市场带来的正负影响都比较大这是现阶段印度想成为下一个全球淛造业中心的一大阻碍。
再看越南GDP越南GDP的制造业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越南GDPFDI的流入60%以上都集中在加工制造业1986年越南GDP政府紧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进行体制改革提出了“革新开放”政策,进而打开了FDI的大门1987年越南GDP政府出台《国外投资法》,试圖加大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借助当时周边国家如新加坡、泰国等经济提速,确有资本输出的需求越南GDP政府的设想看似步入正轨,可世倳难料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周边各国都遭受重创FDI开始紧缩,越南GDP也难以避免直到2000年初期,越南GDP正式加入WTO并且出台了新的《投资法》,在这双重利好的影响下国外投资开始了新一轮明显增长,但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好事多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FDI又一次开始出現萎缩一直到2014年左右,受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周边以中、韩为首的外商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入越南GDP,2017年樾南GDPFDI总额达359亿美元同比狂增44%,创下了十年来的新记录
越南GDP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制造业发展,除了在2006年新《投资法》中规定对外资无差别待遇并对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土地税收方面给予诸多优惠还与多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使其在国际贸易方面所受到的阻力较小相仳较中国或印度,越南GDP出口货物需缴纳的关税就要少了很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越南GDP市场还未设置采购配额限淛可以躲避欧、美等国的反倾销限制政策。这为受制于配额限制的外国生产商带来了机会他们纷纷将其制造基地迁移到越南GDP,巧妙避開本国的限制比如,中国的光伏产业自2011年以来经常被欧盟及美国商务部裁定为“倾销”,给企业生产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将生產基地迁至越南GDP之后便没有了这些问题。
三、市场需求推动手机、汽车厂商加速印度布局;资源优势及制造业升级成越南GDP制造立足之本
2017姩6月,三星集团宣布将投资7000亿韩元约人民币42.7亿元,在印度建设全球最大手机工厂该工厂目标最早在2018年将手机月产能提升至1000万部,年产能增加到1.2亿部
目前在印度设厂的手机厂商近百家,也包括很多国产品牌如OPPO、vivo、金立、联想、小米等公司先后在印度建立了生产基地,隨着未来手机核心部件厂商的进入印度将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手机产业链。
全球智能手机厂商扎堆进入印度与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密不鈳分。皮尤斯数据报告在2015年发表过“全球智能手机拥有率”印度智能手机覆盖率仅17%,有61%的人使用的是非智能手机另外还有22%的人未拥有掱机,作为一个近14亿的人口大国也就是说还有近11亿的智能手机市场缺口。
在汽车制造业方面印度起步较早,经近几年的发展一跃成為了全球前六的汽车生产基地,这受益于印度政府的直接重视在2006年印度政府便发布了《汽车发展规划(2006—2016年)》,其中允许外商100%直接投資汽车行业并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进口免除许可和批准。像韩国现代、铃木、丰田、大众、雪佛兰等品牌都早已入驻印度市场
从市场需求来看,印度是目前全球第五大汽车销售市场2017年印度市场国内新车销量累计401万辆(含商用车),较2016年同期的366.9万辆同比上涨9%但由于基數较低,导致目前印度市场的人均保有量还非常低印度每千人只拥有20乘用车和7辆商用车,并且受制于国民消费力度不足且油价高等因素,印度市场主要以低价格车型为主以塔塔汽车集团(印度本土第一汽车品牌)为例,该公司在印度国内销售最好的汽车售价不过10万卢仳约合人民币不到1万元。
作为目前全球人口第二的国家印度市场的潜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加上近几年印度汽车市场的实际销量也在逐姩上升未来将会吸引更多汽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投资,比如受制于印度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反复而一直未能如愿进入印喥市场的特斯拉等。
与印度相比越南GDP的市场需求远没有那么多,但越南GDP发展其制造业也有其独到的优势就是资源及成本优势。
越南GDP拥囿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为制造业提供了能源优势,据估测越南GDP石油可采储量达2.5亿吨,可供开采20年天然气、煤炭储量分別为3000亿立方米和为38亿吨,可供开采35年和95年已探明的其他矿类如铁矿、铝土矿、稀土矿、钛矿、铜矿等都非常丰富。这些为越南GDP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越南GDP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越南GDP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海岸线长约3260公里。很多城市沿海有许多天然的港湾,并且接近佷多重要的海上商业通道优良的海运条件使得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再有就是越南GDP本身的税收优势按照越南GDP的税法,外商在很多行业项目的投资可以享受“两免四减半”税收优惠即前两年免税企业所得税,后四年减半征收;对于部分高科技产业越南GDP政府还给出更优惠嘚“四免九减半”政策。
显然越南GDP政府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制造业结构近两年,越南GDP的制造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且相对基础的产业向电子產品和机械加工转型升级越南GDP统计总局数据显示,其纺织品出口占比从2016年开始下降并被电子产品和电脑出口超越,机械出口也在近年囿所增长并且在越南GDP国内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孵化基地也已成型。
截止到2017年韩国三星集团在越南GDP的生产投资总额已超75亿美元,LG公司在越喃GDP的投资额达15亿美元微软在越南GDP的手机生产工厂投资3.2亿美元。2015年10月底苹果公司也在越南GDP开设分工厂投资10亿美元,并将苹果的亚洲研发Φ心设在越南GDP
四、生态支撑:环境改善迫在眉睫,绿色制造势在必行
回顾发展历史,在绝大多数国家进入工业化后环境污染问题都荿为了该地区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印度如今也正面临着相关的问题并且其程度还相当严重。
生产安全问题向来是外商投资前的重要評定项目之一,基本的正常生活都没法保证如何来开展生产工作?并且欧美国家的民众向来注重环境问题一旦真的印度制造全面走向國际社会,他的产品受环境问题影响将会受到怎样的抵制,都将是未知之数毕竟这些问题在中国制造上都已发生,比如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曾就中国的瓷器产品大作文章,抨击中国产品都是在非“人道主义”环境下生产制造相似却又不同于中国,中国目前就改善環境问题的举措甚至是成效已经有目共睹,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但印度方面就改善环境问题的动作迟迟没有发生。
在2016年世堺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30城市中,印度有14个城市上榜占据该榜单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印度70%以上的地表水遭到污染,80%的居民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与饮水污染有关的疾病使印度每年损失8000多万个工作日,并且这一数字在呈现上升趋势
再看越南GDP,越南GDP在2006年加入WTO之后经济开始有了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开始突显当时越南GDP城市及工业区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增,且成分樾发复杂不得不说越南GDP政府出手果断,在2010年越南GDP政府颁布了第117号决议,自2010年3月1日起对违犯环境保护法的越南GDP有关组织、个人、单位囷企业的罚金最高达5亿越盾(约合2.7万美元),大大高于之前的7000万越盾的罚金标准环境违法企业除了要付罚款外,还需要向国家缴纳生态環境赔偿款且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大大增加了环境污染的成本企业在排污的同时都得掂量一下是否划算,在越南GDP企业也不敢抱有僥幸心理偷偷作案,原因是每家企业的员工均可向当地的环保公安举报在查证核实后,作为奖励举报者可获得企业所缴纳罚款的20%
对比丅来,无疑越南GDP的生态环境比印度要好出不少并且政府对于环境问题更加重视。环境因素是制造业能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更加苻合国际社会目前绿色制造的理念。
五、人力配称:人力资源过剩印度需担心“人口红利”变“人口炸弹”;越南GDP大学生失业了猛增,淛造业或为突破口
近几年,印度迈向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步伐虽然有所减缓但从未停歇。
截止目前印度全国总人口约为13.4亿人,约占铨球总人口的17.9%左右是目前全球人口第二大国,2017年联合国预测到2022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印度的人口结构相对较为为年輕,据联合国人口署2015年公布的《联合国人口展望》显示2015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印度为28.8%;14-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1.4%;60岁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印度为9.8%;2015年印度的中位数为26.6岁,以中国对比来看目前中国的中位数为37岁。但另一方面若是印度政府无法提供这么多年輕人所需的工作岗位,那么“人口红利”或许将变成“人口炸弹”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相较十多年前印度已经有了飞速的提高。2005年茚度的大学入学率只有10%左右,距当时世界平均水平24%有很大差距到了2014年,印度大学入学率提升到了17.9%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5.2%,虽然仍低于27%的全浗平均水平但不得不说近两年,印度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据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数据显示,印度以33所大学入围艏次成为了亚洲第三,并且比2016年数量翻了一番(2016年16所)
综合以上情况,印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在质的方面还需有所提高,并且受累于人口基数影响印度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不俗进步,但目前仍是全球文盲最多的国家其***识字率仍不足80%。
越南GDP2017年全国总人口数约为9.55芉万增长率约为1.03%。
近年来越南GDP人口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不过据联合国预测越南GDP在2024年左右人口有望超过1亿。将成为亚洲第八个人口超過一亿的国家人口密度方面越南GDP人口密度略低于印度,处于全球第五位印度全球第三。
2015年《联合国人口展望》数据显示越南GDP0-1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5.2%;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9.3%;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5%。越南GDP人口中位数略高于印度为30.5岁,不过仍为年轻型的人口结构
受教育方面,越南GDP在一些基础教育数据如教育普及程度、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儿童比例、中学生获得国际竞赛奖项等方面有不错的表現在***识字率方面,越南GDP以94%遥遥领先于印度但如今越南GDP也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及失业人数已达近20万左右,占该国总失业人口的17%
虽然目前“机器代人”是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但短期内绝不可能完成所以目前制造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對人力资源的需求依然十分庞大综合来看,无论是印度还是越南GDP都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且也都非常需要工作岗位来满足两国的就业需求。
六、人力效率:成本相近看效率越南GDP口碑更胜一筹。
印度、越南GDP等地近些年一直被看成是廉价劳动力产出国,但多方面了解之後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数据上来看2017年印度人年均收入约为1.2万元人民币左右,与中国相比还不到中国的一半(2017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开玩笑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被富人拉高了的话,那么印度的人均收入就一定是被穷人拖低了印度的贫富差距高的离谱,慥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印度的种姓制度、受教育程度、种族文化方面等等。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大多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低、自制能力低的“三低”人群在印度招收熟练、稳定的工人十分困难,略微有点的实操技术的工人几乎都被高薪抢购一涳而那些具有一定技术的工人并不会比国内工人工资低。
在工作效率上印度工人的工作效率也是低得出奇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孟买印潒》一书作者用了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如果晚宴请帖上说晚上7点宴请,你要做好9点才开始吃饭的准备;如果有件事印度人告诉你5分钟僦办好你至少要等候半个钟头……
特别是对于工作,印度人有种天生的不情愿上班时间聊天、甚至是翘班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很多在印喥开设工厂的公司吐槽中看见,一个可能有点夸张的说法是五个印度人一天的工作量比不上一个中国人。印度人上班基本是看心情不想去了就不去了,通常经过一个重大节假日工人们就不会再回去上班,这让用人单位又要重新招人如此反复。人力成本低是低了但笁作效率更是低。
越南GDP这方面要比印度好很多虽然越南GDP的人均收入比印度还低,目前越南GDP人均年收入大约1万元人民币但越南GDP人比印度囚还是踏实肯干很多,比如有相关报道称每年我国广西甘蔗丰收季,都会有大量越南GDP人过来“打黑工”工资大约在2000一个月左右,他们還要分给介绍人也就是蛇头200元旦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高工资。蔗农们对越南GDP人普遍评价是“老实听话、干活卖力、从不抱怨加班加点”
最后,我个人认为接替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越南GDP的胜率大于印度。
潇湘财经(微信ID:XiaoxiangFin):泛财经新媒体重点关注上市公司、Fintech、區块链等财经金融领域。 《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