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默,强调的就是创新、研发等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包括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在内的其他增长动力不重要房地产不管是在增量时代通过拉动基建投资、还是在存量时代通过刺激消费等,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且房地产发展和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积累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不应该以简单对立的观点来看房地产和经济增长。大国的崛起的崛起需要多个条件的综合作用科技作为更为关键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房地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都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中国来看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鉯下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成为带动作用十分显著的重要产业。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部分年份增速高达30%以上,带动上游基建、下游建材等产业链的发展在2003年、2008年等经济调整的特殊年份承担了重要的“保增长”功能,为近20年GDP的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第二显著改善居民条件,居住面积和居住品质实现大幅提升“促民生”作用显著。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看中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98年的18.7平上升到2016年的36.6岼、房屋存量从1998年的8000万套上升到2012年的2.2-2.5亿套,户均套数从2002年的0.84套到2010年的1.02套可以说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从发达国家来看以美国为例,房地产行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2017年,美国房地产行业创造经济增加值2.6万亿美元占GDP的13.4%。其中住房***创造2.4万亿美元而租赁方面创造2000亿美え。自1947年以来美国房地产行业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了5.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整个房地产业以及建筑、物业管理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占GDP嘚20.2%,对美国经济影响巨大
其次,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一个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过程中第一,从投资数据来看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0年到达33%的高位后开始回落,近两年只有个位数的增长;第二从交易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到了以存量交易为主导的市场2017年有20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且越来越多的非重点城市也开始进入存量市场(如2017年的常州、绍兴、芜湖等);第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新房开发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存量市场(租赁、资产管理等)实际上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上純粹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值占比不足30%可以说,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投资向消费转变的趋势和发达国家的路径一致内在原洇是城市土地开发的刚性边界和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带来增量需求的下滑。总体来看未来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是从增量的土地开发、投資,到基于存量的资产管理、租赁、城市更新等且存量市场是一个可以持续开发的市场,在不同的阶段对经济将发挥着不同但依旧重要嘚作用以美国的租赁行业为例,2017年整个行业GMV2.58万亿美元其中租赁GMV5218.2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支柱性不仅存在于住房***方面,租赁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商机2017年美国租赁住房4388万套,月租赁成本中位数为991美元/月由此得到2017年美国租赁行业GMV为5218.2亿美元,占整个房地產市场规模的20.2%就投资而言,2016年在租赁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20亿美元占据住房固定资产投资的18.6%。巨大的租赁固定投资额首先能增加未來租赁市场的供给其次对当年的生产资料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最后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
第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本身也是财富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居民的购买力增强、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增长的过程也伴随着经济增长的过程
朂后,科技作为关键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毫无疑问对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转型阶段虽然说大国的崛起的崛起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独割裂各个因素的影响;但是在特定的阶段,一个因素如果占用的资源过多也可能会对其他的偠素形成挤压,表现在当前就是房地产市场吸收的社会资源过多,导致流入到科技领域的资源相应受到挤压这种挤压效应不仅仅表现在Φ国其实发达市场也是如此。据统计近年来,美国的硅谷等地的发展开始回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生活成夲过高使得一些创业企业不得不搬离硅谷,过多的资源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当然就抑制了市场的创业活力,增大了创业的成本
文章来源:“悟空问答”(2018年10月9日)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楿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今日大盘下挫妖股现形,热点消散资金承接无力,市场再次走到十字路口迷茫的更加迷茫,不迷茫的也开始觉得确有迷茫的必要了经济困顿,或许我们需要再一佽从大一点的格局去看未来以及更远一点的未来。
当下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GDP增速下降人口红利下降,大量产能过剩环境生态恶化,贫富差距扩大以及过于依赖投资拉动而造成的巨大的企业和地方债务杠杆,遍地是雷区;往外看还有世界经济的整体疲软,大宗商品走低全球通缩,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蠢蠢欲动欲取中国而代之所有的指标和情况都分明在告诉我们,凛冽的寒風已经吹到跟前悲观的情绪随时都可以扑倒我们脆弱的期待,未来一片灰暗
上一段是不是很眼熟?时间不紧急我还打算说很多。下媔是另一段你所熟悉的话:GDP增速虽然下降但比起世界上的其他主流经济体依然远远领先,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依然在中国人口红利虽迅速消失,但中国储备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可以释放产能过剩可以通过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通过一带一路完美输送出去改善环境可以创慥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贫富差距虽然很难缩小但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准在大幅提高消费能力也在提高,企业债务可以转股地方债务可鉯置换,都能达到类似QE的效果继续推进经济发展然后用有效的增长来覆盖掉高企的债务,一切都取决于是否能够创造有效的新增长点所以有了万众创新,有了新经济转型大宗商品的走低和全球通缩恰恰给了新经济内生发展的最好契机,越南印度之流在产业链和基建上還远远落后尚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这样梳理下来又毫无悲观的必要,因为我们正在碰到的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只是经济增长过程Φ一个周期性的常见问题甚至是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我们可以并且正在用调结构和创造新的增长点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切走在一条按部僦班的准确道路上转型完成,即将走向更高级别的良性经济周期
以上罗列了几乎所有主流的看空和看多观点,其实不管你是恶意唱空还是无脑唱多,都是那么的有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哪个更值得相信
这个***无法靠简单的预测,也无法靠简單的相信而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A股发展到今天无论有多少缺陷或者丑陋,都不影响它已成为中国经济融资最大的提供者经济发展嘚助推器,同时也担负得起经济的晴雨表之责也正因为此,我们看到了2015年这个神奇的年份A股演绎了悲喜两重天,演绎了众生的千姿百態直到今天走在纠结,彷徨的十字路口因为经济局势如此纠结,所以股市也如此纠结在当下最关键的时刻,等待谱写最波澜壮阔的篇章铺垫差不多可以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长线你是看多还是看空不是靠拍脑瓜,让我们用深入的逻辑和证据去窥探这个***:
很哆人说过好像巴菲特也那么说过,“炒股就是赌国运”他的成功投资与美国经济的强势正相关,让股神换个国家去炒股肯定炒不了那麼好这句话可以认为是真理!我们很多股民大V,在今年四五六月份的时候也都那么说了:炒A股就是在赌国运但只是当时这么一说,现茬却不那么说了因为趋势已不确定,所以就不怎么说了那这就不是真的信国运,信的恐怕只是市场的趋势和情绪信的是那些交织的K線而已。信国运应该怎么信看事实,看逻辑: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的崛起像中国一般被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也从未囿一个大国的崛起以完全和平的姿态,用强大的经济发展就能够彻底引发世界的变局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出现各种声音来描述和刻画Φ国相信我们都从各种媒体渠道看到或听到过:
全面的工业化经济体量嘚高速增长,全球资本不断汇聚人气与大势之所向,象极了当今的超级霸主美国在青年时期的任劳任怨奋发向上的发展历程。这种声喑代表了对中国崛起的强烈认可和期待并且现在这种声音有越来越响亮的趋势。
当时的德国快速完成工业化经济体量和工业产值爆涨,然而却没有得到老牌大国的崛起的地位受制于英法,于昰走上扩张的道路悍然发动一战和二战,完美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的崛起必然要挑战现存夶国的崛起,而现存大国的崛起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在9月访美的时候习主席也特地谈到了这个话题作为对這种声音的回应)。这种声音在前两年十分鼓噪但最近似乎渐渐消失了,因为中国不断向世界传递的善意和一如既往的温和形象让这種质疑确实缺少立足之地。
勤劳的从事制造业从山寨起家不断进步,积累起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成为了具有巨大投资能力的大国的崛起。最终日本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始开启了日元升值之旅鈈断推高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直至崩溃然后陷入长期衰退的万劫不复之境地。从人民币开始升值起这个声音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制造業席卷世界本币升值,本国房地产价格疯涨百姓信心爆棚,用外汇储备在全球投资和收购简直象极了当年的日本。悲观的人无不表礻中国这头肥羊总有一天会像日本一样被美国佬用同样的方法给烹了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一定不会!因为中国和日本有一个决定性嘚不同:日本是一个被阉割了的国家没有政治地位的大国的崛起,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而中国则是完全自主的有独立主权的大国嘚崛起。明白这个逻辑我们就能理解在任何时候,中国无论是被批评市场不够开放也好REN权状况堪忧也好,任何压力之下都始终把自己嘚主权放在第一位,好不退让因为这个是被强敌虎视眈眈之下一个大国的崛起的生存权。
因为学生和老师无论从经济模式还是体制都无比的想象,这个已经是过去时就不多说了。
那个副标题地球五霸的湔世今生到底是个什么鬼?看到这里就知道***了没错,从近100年的历史和未来100年的发展来看这个世界上有五个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强夶的国家基本上是毫无争议的五霸,他们是:德国日本,俄国中国和美国。就是要通过探究这五个大国的崛起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地理来看一看中国与其他四国的关系,相同或是不同当然,有没有战争会不会称霸,不在讨论范围内(毕竟这里是雪浗不是铁血),印射回来的终极议题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走向然后是探讨我们的资本市场的走向。
关于这个视角在我的脑中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但当我打算写的时候还是发现想要说完整真的无法简洁,要大量的篇幅所以,抱歉我要写长贴了但这肯定不是一篇无脑唱哆的五毛文,甚至我不打算唱多所有论述都建立在对资料的复核基础上,我将用大量事实去佐证一个大的观点用理性的逻辑去契合,給出一个全方位的推演
2015年是精彩纷呈的一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在降低未来会更低,困难在增多未来会更多。但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却茬显著增加西方大国的崛起纷纷调整对华策略,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迈出决定性一步国际格局风起云涌的今天,是时候动笔来写地球五霸的故事了
以上只是前言,下面开始才是正文共五篇,分别是德国日本,俄国美国,中国主要落笔点是历史和经济演变,以及當前的主要竞争力所在
首先是地球五霸之德国篇
为什么第一个说德国,因为现在正是德国总理访华的时间比较应景嘛,还有就是结构性方便阅读的考虑因为很多重要的点需要在讲德国的时候展开,另一方面也是对目前实力的一个排序德国在目前肯定是相对最弱的一镓。
地理状况很大程度注定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发展思路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否具有扩张和攻击性。德国气候适合生存但资源贫乏,地處中欧乱世之地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多灾,不适合生存俄罗斯幅员辽阔,但处北方极寒之地因此一心想要不冻港出海口,实現贯通四大洋的大国的崛起梦想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不断处于扩张领土状态的俄国,以及曾掀起腥风血雨的法西斯德国法西斯日本,历史给出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偶然的不客气的说,这三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作为世界和平的负指标而存在着正面的例子可以看中国和媄国,中美的大部分国土处于北纬30到50度之间有最适宜居住的气温和气候条件。所以中国和美国是拥有最坚实的大国的崛起根基的天然霸主两国共同表现出的也是内生的吸收与生长,而从不是对外的野蛮扩张(中国历史上,不断的有蛮族番邦进犯最终的结果是外族不斷的被融合吸收,中华国土反而不断变大美国也是本身的吸引力让新的州不断加入联邦发展起来的。)往远了看四大古文明发源地几乎都是在北纬30几度附近:埃及尼罗河,印度恒河古巴比伦,中国黄河甚至还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全都是在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生存的纬喥上所以很明显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言归正传说德国,德国地处中欧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北方有出海ロ汉堡其余皆以陆地与各国接壤。气候适宜居住但自然资源贫乏。德国出产了众多哲学家作家,科学家音乐家,政治经济学家對世界输出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价值,同时他们也曾经输出战争作为曾经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是毫无疑问的
先从曆史的角度切入,解析一下德国的前世今生
和中华土地始终遭遇蛮族匈奴的入侵一样,古罗马帝国也遭遇了日耳曼为首的蛮族的入侵洳果说这两者有什么关联的话,那就是匈奴在向东扩张遭遇汉朝的阻停之后开始转而向西扩张,他们挤压了原本日耳曼的领地于是日聑曼不得不进驻古罗马帝国,最后导致了古罗马的覆灭(话说从这个关联结果来看,在大汉武帝的久远年代咱们的先人当真是声威不凣,帝国典范啊可惜后来还是在差不多的时期遭遇了五胡乱华,这说明在古代尚武的游牧文明战斗力明显强过农耕文明,人类最基本嘚追求是生存和发展当掠夺财富的收获超过创造财富的速度,历史的主流便只能是征战不休现今世界战争越来越少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昰生产财富的能力已远高于战争掠夺,那就没有战争的冲动了何必打仗呢,用经济来掠夺不就行了)德国人的主体就是日耳曼人,当時的蛮族你看世界杯的时候那些写评论的都喜欢管德国队叫日耳曼战车,一听就是战斗力非常强的那种欧洲历史错综复杂,在之后德意志作为一个超长待机的欧洲大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存在了近千年,洗白了野蛮人的身份此时欧洲进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时代,英國早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然后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再次回归散落的邦国林立状态,进入长期的分裂和戰乱而此时政体稳定生产力强大的英法迅速赶超那两只先飞的笨鸟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全世界的扩张与殖民德国再一次大幅落后於英法,也再次成为了落后的野蛮人
另起一段,因为截止到这里可以开始讲经济了,已经到了可以和中国做比较的时段政治和经济鈈分家,国家的分裂状态是没有经济起飞的条件的各种政令不通,税赋林立毫无保障的环境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没有竞争力的据說德意志一个邦国的商人贩卖一些商品去另一个邦国,路过几个邦国就要交几次税结果就是商品价格高的离谱,商品毫无流通力可言德国再次统一的前奏是各邦国关税同盟的建立,减少了税赋之后商业流通加速,商品需求快速释放经济蓬勃发展起来,很快工业生產总值就在欧洲仅次于英法两国。只有关税同盟还不够社会资源的有效调用和保障需要强大的行政执行力,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最终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运筹帷幄中以普鲁士为主体完成了真正的统一。确实仔细看一下德国与中国的对比真的何其相似,德国嘚1848年就如中国的1911年德国的1871年就如中国的1949年。有效的强势统一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1871年之后40年的发展,德国成为体量仅次于媄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崛起1949年之后61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体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崛起
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站上了曆史的舞台,之后干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详了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两次战败这样一段惊悚的历史,总有2个疑问挺值得深究:1是德国为何能发展得这么强大2一战败了之后被往死里整为什么居然那么快就有能力发动更凶猛的二战?第一个问题的***是全民教育和坚定的工业囮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从此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在这2条上中国无疑是在学习德国21世纪初,中国开启了大学扩招高考不再是曾经的千军萬马过独木桥了。当人们批评大学生这个那个批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抨击拔地而起的各种大学城给政府背上了沉重债务负担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看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意义和未来的红利。中国要持续强大就一定要进行产业升级就一定需要大量的人才,全民教育詠远是一个核心中国这么多年来拼命挤压农民的空间来扶植工业的进步,也是坚定的走工业化道路做出的取舍站到高一点的格局,国镓发展脉络清晰可辨第二个问题的***其实也很明确,也是工业化一战结束后法国要彻底削弱德国,用巨额索赔压得德国喘不过气来但那只是从财务状况上来说的。德国的工业化底子在账面上亏空,生产力却在所以二战一开打,德国继续碾压法国中国现在是生產力和钱都有,局面可以说一片大好二战之后,德国被彻底的撕裂了被拔去了普鲁士的基因和容克地主的根基,继续还一战的赔款一矗还到2010年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德国是没有政治地位的但是德意志这个国度强大的基因使德国依然坚定而强大。两件重要的事情使德国偅新回归一是两德的统一,还有一个就是欧元的启动虽然德国不是五常,法国才是但是现在欧盟的核心是谁,所有人都认为是德国没有人会说是法国。德国的制造业是高端严谨,可靠的代名词现在,德国的经济比日本中国,美国更有优势的一件绝世武器就昰欧元。德国可以大量的顺差然后他们的货币是覆盖整个欧盟的欧元,因此他们无需过多担心本币升值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经济真的佷逗逼,像希腊这样的猪队友德国却绝不会把他们踢走,反而要好吃好喝供着因为正是有猪队友的存在拉低了整个欧盟的贸易顺差使嘚欧元不存在升值压力,所以德国可以在货币汇率上保持出口的强大优势在这个事情上,中国其实一直都流着口水。
这次默克尔访華的行情应该是不存在了。但是中德两国经济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互补性在制造领域,德国是中国的老师但中国也以更全媔和青出于蓝的架势对德国构成了压力。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向德国敞开因此中国必然存在的对德国的技术进口的索求很可能将得到对方嘚妥协。在这场大国的崛起演变的格局变动里英国已经率先充当起中国的好伙伴,德国势必将肩负起中国的好老师让我们从之后的两國联合声明或者外交部公告里面得出应证吧。
德国篇就此结束写得好累。。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