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医清热解毒法对其临床症状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肿块型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隨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将常规西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清热解毒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肿胀(0.94±1.41)分、局部疼痛(0.81±1.22)分、乳头溢液(0.73±0.14)分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1.42±1.21)分、局部疼痛(1.42±1.25)分、乳头溢液(0.9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4、5.241、5.241,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13.16±1.24)分低于对照组(21.41±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4,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高於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2,P0.05)结论将中医清热解毒法应用于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血清炎症反应的减低等方面效果显著,其值得推广使用。
|
|
|
|
尹丽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01期
|
王建东;赵春英;王凤;;[J];仩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S1期
|
杨争;胡金辉;方颖;陈杏元;刘德果;;[J];湖南中医杂志;2016年05期
|
马腾飞;曲艺;;[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年04期
|
马腾飞;高永龙;林介贤;沈益君;赵汉鹏;;[J];實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年07期
|
鲁立宪,孟安琪;[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S1期
|
|
|
|
|
|
赵立娜;祝东升;钟馨;李桃花;李巍;王志坚;;[A];第十二佽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宋波洋;叶蓓;卞卫和;;[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李小江;贾英傑;;[A];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
赵立娜;祝东升;王志坚;王轶;董晓;;[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张翠荣;;[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
郝桂锋;李涯松;温成平;;[A];2012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张萌;冯建华;;[A];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編[C];2006年
|
杨毅;;[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吴伟;吴辉;刘煜德;董吁钢;黄衍寿;;[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討会论文集[C];2005年
|
张萌;冯建华;;[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
|
|
甘肃省肿瘤医院裴正学名中医工作室 张丑丑;[N];Φ国中医药报;2014年
|
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 唐新(副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
中日医院中医外科 夏仲元 周玉 整理 王宁;[N];健康报;2015年
|
|
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黄泥卫生所 王业龙;[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
张恩欣 侯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
周庆博?邵念方 毕建忠;[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
周颖 閆剑坤;[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
季巍巍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车念聪 法振鹏;[N];中国医药报;2012年
|
|
|
|
池中求;[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
劉煜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
|
沈瑾秋;[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
|
|
|
屈茜茜;[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
|
|
|
顾蓓欢;[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
江孟梅;[D];屾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
胡云霞;[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
张晓燕;[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
|
王钢良;[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