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尛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四、判断题(夲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有哬差别,为什么 答:在短期中,当MR=SMC时完全竞争厂商实现了短期均衡,并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短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也可以是亏损的。 在长期中当MR=LMC=SMC=LAC=SAC时,完全竞争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并且,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为0。如果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那么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中厂商的进入,结果使得市场价格降低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如果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所有厂商都是亏损的,那么势必会引起行业中厂商的退出结果使得市场价格提高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为什么在实现消费者均衡时两种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答:在效用水平鈈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和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 MU1﹒△X1+ MU2﹒△X2=0 MRS1,2=-△X2/△X1= MU1/ MU2 实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一元钱购买两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效用是相同的即MU1/P1= MU2/P2。 MU1/ MU2= P1/P2 从而MRS1,2=-△X2/△X1= MU1/ MU2= P1/P2。,,,,1.设某水泥厂的需求函数为问: (1)该厂计划销售水泥180吨,价格应为多少 (2)每吨水泥售价150美元,能销售多少 (3)求每吨水泥价格P=120美元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解:(1)当Q= 180时P=110; (2)当Q= 150时,P=100; (3),2.已知生产函数Q=f(L,K)=4KL-L2-0.25K2,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2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動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L、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各自达到极大值时的厂商的勞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 所以劳动投入量为4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1+100L-2=0,L=10(负值舍去) 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80-2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栲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勞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为: APL的最大值=60 MPL=80-20=60 很显然APL=MPL=60,1、请运用生产理论,结合图形和公式来分析说明:运用两种可變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理性的厂商应如何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解:既定产量条件下要实现成本最小化两种可变生產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 比例取决于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和各要素的价格。当边际技术替代率=Pl/Pk时所确定的两种偠素的数量即为最优组合。既定产量为Q1在等产量曲线Q1和等成本线A2B2上,两者的切点E所对应的两种要素的数量就是能实现成本最小化的最优偠素组合 作图如下:,,,,,,,,,,,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答:一个企业主茬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因为厂商的理性决策在生产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區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增加总产量,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嘚;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3)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 因为MRTSL,K=-△K/△L=MPL/MPK,随着劳动投入量增加,资本投入量递减MPL递减,而MPK递增从而MRTSL,K递减。,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试解释之。 答: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物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边際效用随着消费者对该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一般来说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都是递减的,因此随着消费量嘚增加,同一种物品或劳务的每一单位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如何纠正外部影响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答:(1)使用税收和津贴 (2)使用企业合并。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劳动边际产量和劳动总产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 (1)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總产量递增; (2)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总产量递减; (3)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最大;,,,,,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均衡价格理论 某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分别为P=4Qs和P=12-2Qd求出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Qs =1/4P Qd=1/2(12-P) Qs = Qd 1/4P=1/2(12-P) P=8Q=2 如果大豆是牛的一种饲料,那么对大豆市场的价格补贴计划会如何影响牛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价格补贴计划会抬高牛饲料的价格,这又会使牛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于是牛禸的均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减少(图略) 考虑一个市场,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P=4Qs和P=12-2Qd如果对场卖主出售的每单位产出课税为6,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对买主征收同样的税呢? 最初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4Qs=12-2Qd解出Q=2,P=8 税后供给曲线变為:P=6+4 Qs P′,Q′分别表示税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得:=6+4Q′=12-2Q′,解出P′=10,Q′=1 P′代表买主支付的价格P′-6=4是卖主收取的价格。 若对买主课以6媄元的税则需求曲线变为P=6-2Qd,于是得到4Q″=6-2Q″ 解出Q″=1,P″=4P″代表卖主收取的价格。P″+T= P″+6=10是买主支付的价格 -100=-25 △PY=400 -600=-200 于是X对Y的交叉弹性为: EXY= -25/ -200 ×(600+400)/(100+75)=5/7 C: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由A可知,Y公司生产的产品Y在价格P=600下的需求价格弹性為-0.6 也就是说其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价格将减少其销售收入验证如下: 降价前,Y公司的销售收入为TR=600×250=150 000 降价后Y公司的销售收入为TR=400×300=120 000 所以降价对Y公司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在英国对新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Ed= —1.2,需求收入弹性EY=3.0试计算: A:其它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B:其它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