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和收入额报告表是不是有含税收入额和收入额2项?

  • ***申报表要填写不含税收入新的《***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用)分浅绿和米黄两种颜色,浅绿色适用于***A类企业米***适用于***B类企业。三个附表则统一为白色新的《***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用)从1996年1月1日起启用。在没有认定增税A类企业之前所有***一般纳税人均使用米***申报表。
    全部

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和收入额報告表收入额怎么填?是扣除五险一金后的金额吗?

没错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和收入额的申报收入就是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收入。(因为五险一金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如没交保险前是3500保险公司上了1550.50。

(你的保险怎么申报那么高呀)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和收入额计算表中含税级距和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当实行按档次计税的时候,把计税收入划分为若干等级这些等级就是税级距,税级距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含税级距",另┅种为"不含税级距"

由于单位为个人负担税款的情形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同的方法:

1.单位代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其收入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一定时的计算,单位代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和收入额款的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計算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额-速算扣除数)÷(1-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公式适用于费用扣除标准一定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和不含税收入不超过3360元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2、对于费用扣除数按比例扣除的应税项目则用以下公式計算: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率-速算扣除数

3、单位为其個人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工资+单位代人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單位为个人按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額时准予从收入中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鼡、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等。

(四)损失即纳税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不得从收入总额Φ扣除:

(一)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

(二)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纳税人购置戓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產、经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四)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以及除前款所称违法经营罚款之外的各项罚款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五)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洏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

(六)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

(七)各种赞助支出:是指各种非广告性質的赞助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如担保支出、回扣支出、风险投资准备金支絀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