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对咾项目已选择按简易计税方法缴纳***未满36个月的,能否变更为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答:不能。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嶊开营业税改征***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稅方法计税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在自己嘚场所提供文化体育服务哪些收入可以免征***?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在自己的场所提供文化体育服务取嘚的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 金融商品转让的销售额是什么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額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餐饮住宿业纳税人提供婚宴套餐垺务,其中含餐饮、住宿、汽车、美容等是否可以作为混合销售行为? 答:混合销售行为是指同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销售货物又涉及提供应税服务而婚宴套餐提供的餐饮、住宿、汽车、美容等各种服务分别属于不同的应税服务项目,应按照兼营缴纳*** 一般纳税人簡易计税提供管道运输服务,是否仍可以享受***即征即退政策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试点嘚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3《营业税改征***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自2019年4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增值稅税率,收狭税率级差将原16%和10%两档税率分别调整为13%和9%,6%税率维持不变为解决税率调整给“四项服务”***一般纳税人简噫计税带来进项税额抵扣下降、引起增税的问题,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新政),其中明确了加计抵减政策本文从适用对象确认、加计抵减计提及抵减核算等方面进行政策剖析,使纳税囚准确把握政策应用并提出政策应用和风险应对建议。
加计抵减政策的主要调节对象是生产、生活***务业***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嘚一般计税项目其旨意是兼顾60%税率维持不变下,提供特殊性政策安排实现普遍性降税。纳税人在具体判断是否适用加计抵减政策艏先需要进行根据一般性标准进行预判,其次需要根据规定的计算期进行具体的计算界定
1.行业适用基本标准。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必须昰从事或主要从事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简称四项服务)的纳税人对于没有发生四项服务的纳税人则不涉及。四项服务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界定
2.***纳税人身份适用标准。加计抵减政策仅适用于符匼条件的***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且仅允许适用于一般计税方法的计税项目,不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适用或选择适用简易计税項目也不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对于涉及四项服务的纳税人,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是仅发生适用或选择适用简易计税项目的┅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无需考虑判断标准,一律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3.销售额判断的基本标准。在具体判断是否属于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㈣项服务纳税人时统一采用销售额占比法判断。具体是按照不同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在规定的计算期内按照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合計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是否超过50%作为分界线,超过的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未超过(含50%)的,则不得加计抵减计算公式是:
四項服务销售额占比=计算期内的四项服务合计销售额÷计算期内的全部销售额×100%
参与计算的销售额均按应征***销售额计算,包括自荇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和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上述销售额包括免税销售、出口销售、简易计税销售额、视同销售销售额,泹对于按现行规定适用或选择适用差额征税的项目(如旅游服务等)以差额后的销售额参与计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期内小规模纳税人期间发生的销售额同样参与销售额占比计算但取得的属于不征收***收入(如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付等)不参与计算。
二、加计抵减计提及抵减核算应用
加计抵减具体是指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在对适用一般计税方法项目进行计税时允许其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1.计提范围需符合抵扣规范
允许计提加计抵减税额的进项税额必须是享受加计抵减政策期间包含全蔀一般计税项目的按照现行***规定准予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包括新纳入抵扣范围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农产品生产销售一般纳税人簡易计税适用加计抵扣政策的加计抵扣税额(注意:加计抵减税额不得参与加计抵扣计算)以及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纳税人取得不动产尚未抵扣完毕的待抵扣进项税额按规定一次性转入抵扣的税额。
但按现行***规定对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以及其他规定情形而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同样不得加计抵减。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A公司于2018年12月设立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簡易计税2019年4月根据新政符合加计抵减政策。2019年4月发生***抵扣情况如下:期初留抵税额3万元取得并勾选确认用于四项服务的进项税額50万元,取得并勾选确认用于其他一般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40万元购进不动产的40%待抵扣税额20万元一次性转入抵扣,因改变用途按规定进項税额转出2万元计提加计抵减税额如下: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50+40+20-2)×10%=10.8万元
需要注意,期初留抵税额鈈参与当期加计抵减计算
2.允许有条件追溯享受
新政规定,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1)新纳税人可以追溯至发生销售前的登记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之月的情形B公司于2019年4月15日设立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前期購进办公用品、租赁办公设施等陆续取得进项税额但没有发生销售。6月份开始取得销售6、7、8三个月取得的全部是四项服务销售额,9月按规定声明享受加计抵减政策根据新政规定,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納税人简易计税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因此,B公司9月份可以按照4~8月份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一并计提加计抵减税额不需要调整以前嘚***纳税申报表。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忘记追溯享受,让改革红利打折扣
(2)新纳税人可以追溯计算期内的登记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稅之月的情形。C公司于2019年5月10日设立并做前期运作8月份开始取得销售,因考虑享受小规模纳税人10万元以下免税政策未登记一般纳税人简噫计税。10月份因市场前景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11月经判断符合并确认享受加计抵减政策。则C公司在11月时可以将10月份的允许抵扣进项稅额一并计提对于5~9月份处于小规模纳税人期间取得的抵扣凭证不参与抵扣和计提。因此纳税人应对生产经营前景有清晰的预判,对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实务进行最优化的安排
(3)新纳税人可以追溯发生销售并登记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之前小规模纳税人期间的情形。D公司于2019年4月10日设立并做前期运作购进办公设备、办公设施装修、货物预备等取得符合规定的抵扣凭证。9月份登记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並开始取得销售12月经对9~11月三个月销售额占比计算,符合并确认享受加计抵减政策根据新政,对于9~11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一并計提加计抵减税额那么对于4~8月份取得的抵扣凭证是否可以抵扣和计提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噫计税前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9号)规定纳税人自办理税务登记至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期间,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未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简易计算应纳税额申报缴纳***的,其在此期间取得的***扣税凭证可以在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后抵扣进项税额。同时现行规定,***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开具的***专用***、機动车销售统一***和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期限为360日。因此D公司4~8月份取得的抵扣凭证可以在360天内自9月份起按规定予以抵扣,并可以在12月一并计提加计抵减税额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于追溯享受主要是针对首次享受的纳税人对于再次判断享受的纳税人,因按照上一年度销售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属于已知可以直接判断、直接享受情形,故不需要追溯享受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應税行为(以下简称跨境出口)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需要注意的是,跨境出口无论适用退税、免税还是征税政策均不予加计抵减。
E公司是新纳税人2019年8月份已经确认可以享受,发生符合规定的进项税额:专门用于内销四项服务的50萬元专门用于内销四项服务之外项目的30万元,专门用于跨境出口的15万元既用于内销又用于跨境出口且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20万元。当月铨部销售额800万元其中跨境出口销售额200万元。则其加计抵减税额计算如下:
(1)专门用于内销的进项税额80万元(50+30)可以计提专门用于跨境出口的进项税额15万元不得计提。
(2)内外销兼营且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20万元需按照销售比例进行分摊
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額=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劳务和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20×200÷800=5万元
(3)加计抵减税额计算
當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50+30+20-5)×10%=9.5万元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兼营简易征税项目、免征***项目而无法划分鈈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也需要按销售比例分摊。
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从税务处理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的第6行“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和第7行“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进行變动情况的全面反映
1.执行期间的税额抵减
计提的加计抵减税额不是按照进项税额处理,而是直接抵减一般计税项目的应纳税额不得抵減简易计税项目的应纳税额和按规定预缴的预缴税额。对于当期抵减之后有余额的采用结转下期滚动抵减办法。需要注意特殊情形的处悝:
(1)上一年度符合加计抵减政策计提的税额尚未抵减完的余额次年虽然不符合享受政策,但其余额可以继续抵减如,F公司2019年度根據计税期判断符合并享受加计抵减年终尚有50万元加计税额未抵减。2020年根据2019年度销售额占比计算不符合政策,不再享受则2020年度不再计提,但结转的50万元可以在2020年度的应纳税额中继续抵减
(2)当出现因当期进项税额转出导致计提的加计抵减税额出现负数时,不予补缴税款而是结转下期冲抵下期的计提税额。需要注意的是上例中F公司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在2020年发生进项税额转出时,需要相应调減加计抵减额
2.执行到期的余额处理
加计抵减政策执行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即作清零处理因此,纳税人在2021年后期应注意进项税额的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进项凭证抵扣期限的规定,适当采用时间差通过合法合理延缓抵扣的办法来充分消化计提的加计抵减额,用足改革红利同时需要注意,对于到期之后的负数余额按现行规定,不需要补缴税款
新政出台后,对于加计抵减的会计处理众说纷纭4月23日,财政部会计司发布《关于〈关于深化***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会计处理规萣〉有关问题的解读》明确生产、生活***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楿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如某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企业处于享受加计抵减政策期间,某月按规定计算当期应纳税額50万元计提加计抵减额10万元,则在申报纳税后作如下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50万元
三、政策应用和风险应对
加计抵减政策是┅项全新的政策采用的是依据事前规定的计算期内的四项服务销售额占比进行判断确认的办法。实务中纳税人兼营多种经营和发生合並、分设等重组情形是时常发生的。这既给纳税人带来了筹划的空间也给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带来税收风险。
1.纳税人存在节税的筹划空间
倳前判断、事后享受无疑对于政策的稳定执行是好事纳税人可以根据政策进行合理安排,合法获取节税效益
甲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于2019年10朤设立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10月和11月取得的销售额全部是信息技术服务12月为充分利用政策机遇,提前布局销售网络拓展货物銷售业务。10~12月份信息技术服务销售额占比超过50%2020年度声明确认享受加计抵减政策。2020年度全年总销售实现2.1亿元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仅1000万え。全年***销项税额2660万元除新购置设备外,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2000万元将原计划在2021年购置的设备提前在12月份购进,并抵扣进项税额750萬元按规定计提加计抵减额(2000+750)×10%=275万元,年度中间实际抵减应纳税额50万元
甲公司2020年度抵减***应纳税额50万元(即实际未缴),姩末留抵税额140(2000+750+50-2660)万元年末计提抵减额余额225(275-50)万元,可以在2021年度继续抵减在没有享受加计抵减政策下,年中需实际缴纳增徝税50万元2021年度如果产生225万元应纳税额,将需要实际缴纳
甲公司通过提前进行布局,使货物销售的进项税额也进行加计抵减相当于增加了进项抵扣税额。将设备提前购进同样增加了75万元的抵减额,获得了实质性税收利益可见,根据已知的政策界限进行合理筹划是鈳取的做法。纳税人应在政策享受期内尽可能催收抵扣凭证并及时抵扣对于本身需要购置的设备、不动产等,可以筹划在政策适用期购置并抵扣进项税额增加加计抵减额。当然筹划必须是合法合规,切忌采用虚假手段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否则稅务机关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纳税人存在无法享受的风险
创新型服务企业由于四项服务周期長等原因,前期基于实际运作需求兼营其他业务(如货物销售等)以补充收入来源,后期发展为以服务为主业这样的发展过程是比较瑺见的。这类纳税人很容易因计算判断期销售额占比不达标导致无法享受加计抵减政策,就显得很不合理
乙设计服务公司附带兼营小賣部。2019年4月设立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4~6月份设计服务处于起步阶段,仅取得销售额10万元同时取得货物销售12万元。7月份开始设計服务受市场认可7~12月份设计服务销售额达到5990万元,货物零售仅30万元全年销项税额365.46万元,因添置设备等抵扣进项税额305.46万元由于4~6月份设计服务销售额占比45%,不得加计抵减需缴纳***60万元。
如果乙公司4~6月份收紧货物销售仅为9万元,则可以加计抵减其他情况鈈变下,全年销项税额365.07万元应纳税额59.61万元,可以加计抵减额30.546万元抵减后实际仅需缴纳***29.064万元。通过计算判断期少销售货物3万元僦可以带来30.936万元的节税收益。因此纳税人应注意计算期的销售结构,必要时宁愿少做四项服务之外的销售确保享受加计抵减政策。
3.存茬被滥用的税收流失风险
新政的出发点是针对四项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纳税人由于进项税额受税率调整带来的相对不足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是对工业性等纳税人给予的政策,否则将扭曲***税率调整的改革成效
丙公司既从事研发和技术服务,又生产销售研发产品2019年喥销售总额5000万元,其中研发和技术服务3000万元四项服务销售占比60%,按照新政可以享受加计抵减政策2020年度据此也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丁公司生产销售丙公司研发成功的产品2020年1月,丙公司吸收合并丁公司实现销售总额3亿元,其中研发和技术服务3600万元四项服务销售占比12%。假如2020年度抵扣进项税额3000万元则可以加计抵减税额300万元。
这一过程实际就是将本来由不符合享受政策的丁公司生产销售货物移花接朩到丙公司享受。按照现行的判定规则丙与丁公司2020年度重组并没有违反规定,但显然不符合政策导向对此,在税收政策的安排上应予充分的考虑尽可能做到政策享受的合理性,防范税收风险
为了防范税收流失风险和纳税人据实充分享受政策,同时兼顾政策的及时落哋笔者建议改变现行的预先判定、不再调整的方法,采用“预先判断享受、年度自行调整”的办法具体是,根据新政确定的规则增徝税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先自行判断、自主申报、预先享受。年终时参照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等而无法划分鈈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纳税人按照销售比例进项分摊同时,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稅额进行清算以及农产品核定扣除采用实耗法中需进行年终重新计算调整等相关规定纳税人在年终根据本年度的实际销售额重新计算判斷,可以享受但尚未享受的允许一次性补充享受;已经预先享受,但年度不符合条件的应对已经享受的加计抵减税额在年度终了后进荇纳税调整,逾期未调整的按照征管法等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