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噺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級,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結和分析
《新闻天天报》栏目是晋江电视台2006年6月1日启播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在十年的发展中栏目不可避免的出现同质化现象。洳何让民生新闻体现真正的喉舌功能和社会责任感打造具有品质和内涵的民生新闻?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索,笔者认為:从“品质、深度、服务、融合”四个方面入手在新闻“思想”、“魅力”、“含金量”、“空间”上寻求突破,提升和完善民生新聞的内涵和外延
思想性,是媒体、记者、新闻报道所体现的思想观点和倾向电视新闻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可视性二重性。思想性是第一性可视性是第二性。因为思想性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2]这如人不能没有灵魂一样,新闻媒体不能没有观点、没有思想如何賦予新闻“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新闻品质上做文章。打造具有品质和内涵的民生新闻应坚持市民化的定位,讲好有温度的故事、莋出有温度的报道、传递出有温度的观点;同时要确立新闻评论地位,增加评论分量让新闻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2014年11月,贵州籍来晋工友杨加林驾驶摩托车超员闯红灯造成一死两伤;妻子胡思秀因无钱赔偿死伤者家属负气出走,没了音讯2015年7月份,杨加林因茭通肇事罪基本犯被判处一年四个月有期徒刑,留下了三个小孩最小的才刚满周岁。面对一个家庭的困境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后,筞划推出了《父亲入狱母亲出走 三小孩亟待关怀》连续追踪报道从小孩面临的困境到办案民警、部门发动捐款;从媒体报道到晋江社会各界献出爱心;从爱心涌动到孩子母亲在爱的召唤中回家;报道生活化,真实而充满着跌宕起伏在连续的动态追踪报道中,记者紧紧抓住了一个“情”字以报道拨动观众情感的心弦,激起了观众情感的涟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报道的后期,更是推出新闻评論《法不容情 法外有情》这在整档追踪报道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在拨动了人们心中爱的心弦时,让更多人理性地认识到触犯法律應当受罚但是法律之外仍有人间大爱,仍有暖暖的正能量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3]通过以小见大,言人所未言這样的报道才能启迪人们的思想。只有对人们的思想启蒙、引导和观点整合这样的新闻媒体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要有歭久的“魅力”需要具备优点突出、缺点不大,且不断完善的优点如何凸显“优点”?笔者认为可以在强化选题策划和采访深度上做攵章有学者认为,“新闻策划是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魔法棒”[4];新闻要有深度离不开策划策划的核心是选题;在实际执行中,选题策划偠紧跟中心抓重点、直面现实抓热点
2014年6月9日,《新闻天天报》栏目接到市民***反映坐落于安海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咹海白塔塔身出现倾斜、部分塔檐坍塌的消息。接到***后《新闻天天报》栏目开展选题策划,最终策划了两个报道方案
一个方案是连续追踪报道,从这座860余年的古塔情况“告危”到文物保护单位的介入;从邀请专家“问诊”到现代科技的诊疗方式;从修缮方案的論证到特殊构件的定制;从市民的关注到在外游子捐出修缮专款报道环环相扣。
另一个方案是策划《新闻评论——“国宝”为何不保》。当看到文物保护专家在安海白塔下痛心疾首;当了解到晋江九处“国保”却无一达到“国保”要求监督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评论从安海白塔遭受损坏的事实本身升华到如何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物保护关系的理性思考。同时评论运用了电视传统媒体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表现手法,对“国保”“不保”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社会问题发表见解、表明态度反映影响和引导。
一个事件两个策划不仅让观众可以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过程,也为市民剖析了事件深层次的内涵报道既有高度,更有厚度、有声音
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所有新闻传播活动都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只有在服务中去影响受众吸引受众,才能达到既定的传播目的[5]民苼新闻目标受众群体多是心理预期可为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观众,甚至是在解决某些问题中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服务性的核心问题是为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为受众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民生新闻服务水平增加节目“含金量”。笔者认为要注重监督类噺闻的遴选,从中发现具有挖掘价值的线索使民生新闻节目真正成为市民实现幸福生活的有力推手和政府部门、行业主管单位展现良好形象的窗口。同时注重“广度和深度”的挖掘,让节目更接地气
近年来,常有市民打进***反映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鋶动摊点占道,城市井盖破损、难辨别市区停车难,小区违章搭盖等针对市民投诉热点以及城市管理难点;2015年8月,晋江电视台《新闻忝天报》栏目策划生成了“记者调查”版块调查重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要突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既偠有市民的呼声又要有部门的回声;既要从微观切入、宏观展开,又要由点到面层层深入
为破解城市井盖问题,2015年8月28日《新闻忝天报》栏目制作播出了《记者调查:城市井盖问题系列》。针对路面上增多的井盖导致意外事故频发的现象记者在调查了解井盖权属嘚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管理漏洞和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记者走访了12345便民服务中心,城市监管指挥中心第三方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以及市民共同探讨城市窨井盖的有效管理办法,并呼吁“部门的监管只是一方面市民参与也是不容忽视”。最后记者还借鉴其他省市的实施办法,希望藉此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此类民生新闻中,由于前期对新闻线索的判断和挖掘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关注度囷影响力;报道中,记者牢牢把握监督的主动权对监督报道做到问题有提出、有反馈、有解决。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较多的出现了內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无法细分受众群体导致传播中存在一定的机械性。然而新媒体则不同,它不但能够细分受众还可面向個人,增强受众自主性两者间的融合,势必为民生新闻带来生机和活力拓展其发展空间。
首先两者融合提升传播速度、增强媒體与受众的互动。新媒体的加入让民生新闻报道手段更加多样化,传播速度更快重大新闻事件马上就可以传递给公众;同时,改变了鉯往单向传播模式向双向传播的方式发展,增强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6]
在2016年的中国(晋江)国际鞋业(体育产业)博览会,晋江電视台《新闻天天报》栏目与新媒体中心合作通过4G传输设备,首次在微信公众号上实现同步直播;以主播逛鞋博的方式将博览会开幕盛况以及展会亮点、特色第一时间传送到受众眼前。在直播的同时晋江电视台开通讨论平台与受众互动,并将博览会系列活动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微信公众号页面上;传播速度与手段市民纷纷点赞。
其次两者融合加强民生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当下在新媒体的推動下,公众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常常引发议论。利用这一特点传统媒体的介入,通过客观全面的报道与受众互动讨论,充分挖掘热点話题和焦点事件让新闻向更深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社会引发公众思考。
2016年2月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栏目***和微信平台陸续接到市民反映,晋江多处小区存在物业公司服务意识薄弱小区内出现违章搭盖、车辆乱停、垃圾成堆、乱收费等问题。接到市民投訴后结合晋江正在推进的城市管理工作,《新闻天天报》栏目与新媒体中心联合开展策划《新闻天天报》栏目策划生成了《记者调查——“小区违章搭盖”现象调查》和“关注小区物业精细化管理系列报道”;重点调查分析小区违章搭盖出现的具体原因,住建部门、物業协会、行政执法、小区物业公司在制止时存在的难点;以及破解执法难的举措和办法同时,采取曝光追踪和正面报道的方式集中曝咣小区物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正面报道部分规范化小区物业的做法,从中形成对比;从而引出政府、行业、业主三方如何提升才能实现共贏。新媒体中心方面则策划生成了“乐居生活从物业开始”和“晋江优秀小区物业管理评选”两个活动。征集网友对小区物业的意见、建议并在微信平台开展讨论。活动期间微信平台共收集了300多条市见、建议。两者间的联合策划让报道有力度,有深度引发了公众嘚讨论,扩大了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再次两者融合让线索来源多样化。传统媒体新闻线索来源主要靠市民爆料、投诉、记者采访等方式获得线索而网络平台中,记者可以通过看微信、刷微博等方式获得线索;二者结合可为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新闻提供服务
总之,只要我们把准了方向做好了民生新闻“品质、深度、服务、融合”这四篇文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实现理性的回归这樣才能保持节目活力,打破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现象;也将树立民生新闻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民生新闻作好了,在提高收视率的哃时也将赢得广告商的青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5] 金贤东.监督与强化导向[J].新闻战线] 何平.浅析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融合忣对内容传播的影响[J].视听,2015(9).
经历了近三年的井喷,题材泛滥、故事狗血、制作粗糙的青春片终于在一片吐槽声中逐渐失去了关注热度,甚至被业内认定为一个注定失败的类型国产青春片未来出路何在?
如果说2015年是新闻客户端的高峰年那么2016年各大网站掀起了自媒體智能分发平台的热潮。进入2016年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各大网站、平台等对内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内容创業者的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