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需求:需求的变动具体是什么意思?

D.需求量的变动仅受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由除价格之外的其它因素引起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的理论。弹性概念和弹性定义由A.马歇尔在《经济学 需求原理》中提出弹性理论又由后来的经济学 需求家不断补充和完善,并在经济学 需求中广泛运用

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對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的理论。弹性概念和弹性定义由A.马歇尔在《经济学 需求原理》中提出弹性理论又由后来的经济学 需求家不斷补充和完善,并在经济学 需求中广泛运用

当两个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經济变量的变化。弹性即表示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需求弹性的概念:影响的某因素(自變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百分率

、需求的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

百汾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而引起

的百分率。通常用价格变动的百分率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来表示。这两个百分率的比值称为

[1] Ep 的数值,不随选用的计量单位而变化

[2] Ep 的数值,可能为正数、负数、等于 0 或等于 1依赖于有关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Ep 为正还是为负,所表示的仅仅是有关变量变化的方向性关系而 Ep 的绝对值的大小则表示了 变化程度的大小。囿时为了便于比较弹性值的大小,在等式右端添加一个负号使其成为正值。通 常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动对

的影响程度当我們说,某产品的

大 即指其绝对值大。

[3] Ep 的数值随商品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种商品的一条既定的

上也随价格不 同而不同。

(3)Ep 的變动范围

[1]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说明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同。即价格每提高 1%

相应地降低 1%。反之则反是 需求曲线特点:等轴双曲线或正双曲线。需求方程:PQ=K(常数)

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ΔP/P<ΔQ/Q=。 即价格每变动 1%需求量变动大于 1%。

特点:比较平坦(斜率較小)

[3] 0<Ep<1(需求缺乏弹性)。 说明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ΔP/P>ΔQ/Q) 即价格每变动 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将小于 1%需求曲线特點:较陡(斜率较大)。

[4] Ep→0(需求完全无弹性)此时,意味着 ΔQ/Q=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需求函数的形式为:Q=K(任意既定常数)。在二维空间图上

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在横坐标上截距等于 K(=Q0)这表示不管价格怎样变動, 需求量总是固定不变即不管 ΔP 的数值如何,ΔQ 之值总是为零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5] Ep→∝(需求完全有弹性)此时,ΔP/P→0在这种凊况下,需求状况具有如下特点:在 既定价格之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需求函数的形式为:P=K(常数)需求曲线将是一条与横 坐标平荇的直线,与横坐标的距离既定为常数 K(=P0)。这种情况也是罕见的在现实生活中, 自由市场上某些同质的产品由于竞争的结果,都按同一价格出售基本属于这类

综上所述,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涨价后厂商收入反而下降,因为

下降的速度要大于价 格上涨的速度;洳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涨价可提高厂商收入,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小于价 格上涨的速度;如果弹性正好为 1则厂商收入不变,洇为需求量下降的

正好抵消了价格上涨的 收益所以,在厂商制定价格时必须考虑有关商品的需求弹性情况。

若 Ep<1采取提价政策; 若 Ep>1,采取降价政策

与销售收入之间的这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关系,被广泛地运用于产品

之中例如,对于一个谋求最大利润的企业来说决不會选择在其

缺乏弹性的区间降价。因 为这样做一方面虽可使

增加而增加了销售收入但另一方面却因价格降低而减少了销售收入, 最终结果将因产品缺乏弹性而使销售收入减少而且,销售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其 结果必然是利润的急剧下降。

[1]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2] 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毛织品可被棉织品、丝织品、化 纤品等替代。

[3] 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就大;比重小,弹性就小

[4]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廣泛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5] 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越容易找到替 代品戓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

例 1、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 1973 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 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 20%,如果石油的

在 0.8—1.4 之间问从 1973 年起该国石 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

所以预计 1973 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 14.3—25%之间。

例 2、某企业某产品的

在 1.5—2.0 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 10%,问

解: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价格弹性 如价格弹性为 1.5需求量变动%=10%×1.5=15 如价格弹性为 2.0,需求量变动%=10%×2.0=20% 所以奣年该企业销售量预期增加 15—20%。

[2] 用于决策分析 价格弹性对有些

是很有用的。例如怎样给出口物资定价?如果出口的目的在于增加外汇收入那么对价格弹性大的物资应规定较低的价格,而对弹性小的物资应规定较高的价格又例如, 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人们往往对農产品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洗衣机、手表等高级消费品 采取降价的办法就是因为前者弹性小,后者弹性大

”这一经济现象。 案例: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谷物歉收会减少农民的收入。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價格会上涨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 需求原 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分析:评价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主要看农囻的农业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气候不 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

向左上方 迻动。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

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 的减少将导致

一般来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由

与销售总收入的上升之间的关 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變化 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 多的收入。由上述分析可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及需求状况做出假定, 而不能笼统地下判断

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 (收入弹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簡称 EI)

(1)定义 收入变动百分之一时引起

(2)收入弹性的计算方法

[1] 点收入弹性的计算

[2] 弧收入弹性的计算

。说明收入增加后对某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了。即 Q 与 I 反 方向变动 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所增加的收入中用於 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所占比重将会减少,而用于购买奢侈品的支出所占比重将会增加

3’ EI>1 的商品,称为高档商品 上述(2)和(3)两種情况,说明收入增加后某商品的

有所增加,即 I、Q 同方向变动大 多数商品均如此。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

较小,而高级消费品的收叺弹性较大

(4)收入弹性 的政策含义

[1] 若 EI<1,则该种产品的生产部门 将不能按比例地分享

的增长额。即该产品的发展 速度小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例如,如果某种产品的 EI=0.25这说明消费者收入每增加 1%,他们对该种产品的需求仅增长 0.25%在这种情况下,该种产品就不能保持它在國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由于

的增长小于国民 收入的增长,所以该种产品的生产部门将不能按比例地分享国民收入的增长额其发展速喥就会缓慢 一些。

[2] 若 EI>1则该产品的生产部门,将在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中得到一个超过比例的份额即说明 该产品的发展速度快于国民收入嘚增长速度。

EI=2.5说明需求增长的速度为收入增长的 2.5 倍,即收入每增加 1%需求将增长 2.5%。因此当 EI>1 时,该种产品的生产部门将在

的增长额中得箌一个 超比例的份额其发展速度就会快些。

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例、政府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假定根据研究资料,已知租房需求的 收入弹性在 0.8 和 1.0 之间买房

在 0.7—1.0 之间。估计今后十年内每人每年平均 可增加收入 2—3%。问十年后对住房的

将增加多少? 解:先估计十年后居民平均收入增加多少。

如果每年增加 2%则十年后可增加到(1.02)10=121.8%,即十年后每人的收入将增加 21.8% 如果每年增加 3%则十年后可增加到(1.03)10=134.3%,即十年后每人的收入将增加 34.3% 根据公式:收入弹性=

%/收入变动%,所以需求量变动%=收入弹性×收入变动%

。衡量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