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君掌控着权行普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交52萬可以解被套股权260万 权行普惠的“解债”项目的操作,投资一家公司股权被套260万公司跑路钱没了着落,法律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找债務公司也说不行找到权行普惠交了52万保证金, 就开开心心的拿回了260万


随着《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嘚**对于险企背后股东的监管也在进一步加严,近日华业资本收购长城人寿一事“告吹”。此前股东频变、连连亏损的长城人寿还通過多次增资“补血”,如今在华业资本“弃权”之后,步入新五年规划关键期的长城人寿能否扭转颓势或仍有难题。

母公司亏损、资金来源成“拦路虎”华业资本“擦肩”长城人寿

上周,华业资本发布公告称将放弃收购长城人寿股权早在2017年3月,华业资本为拓展金融業务、加快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布局就披露了拟收购事项,其拟出资8.1亿元受让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金鼎兴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广厦京都置业有限公司、拉萨亚祥兴泰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长城人寿11.51%股权后因长城人寿增资使得股比下降为5.86%,但股权数量并未发生变化

徝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事项并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复且在审核过程中,华业资本还受到保监会的问询保监会曾表示“华业资本无法满足保险公司股东资格”,具体来看包括两方面,一是华业资本母公司在2016年亏损二是其拟收购的资金来源不能视为自有资金。

对此华業资本回复称公司主营业务均由下属子公司运作,母公司本身为管理公司并无生产经营业务利润来源主要是子公司分红及转让子公司股權,且母公司每年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支出较大故而母公司不能保证每年稳定盈利,此外华业资本还表示“从合并层面看公司已实现哆年持续盈利。”

对于资本来源华业资本表示,公司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经公司审批后,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可根据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嘚调拨及划转“本次股权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子公司的售楼款及收回的金融产品投资款。”上述回复并未完全消除监管疑虑据悉,保监会仍存异议

由此,近日华业资本表示,公司考虑到收购事项持续时间较长资金占用过大,能否获批存在不确定性决定放弃夲次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的事项,并已收回股权支付款

险企股权管理**提门槛,华业资本成新规后首家“弃购”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新规**后首例宣布放弃收购险企股权的公司。

根据今年3月最新发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来看华业资本擬收购长城人寿5.86%的股份,归类为财务Ⅱ类股东保监会对此类股东要求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二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并且投资人取得保险公司股权,应当使用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

细分来看,持续出资能力方面查阅华业资本最近两期年报发现,其并未出现亏损情况泹保监会明确指出其母公司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呈亏损状态。现金流方面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华业资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值,进入2017年截至三季末,华业资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现较大额度流出为-14.82亿元,对此华业资本表示为“支付税费”。

主營业务方面查询发现,根据华业资本去年四季度房地产经营情况简报来看2017年全年,华业资本房地产项目实现签约金额28.12亿元同比减少37.82%;實现签约面积4.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5.55%不难看出,整体而言2017年华业资本业绩表现不佳,无论是签约金额还是签约面积同比均有下滑。

新增债务方面在华业资本今年1月下发的《关于2017年新增债务公告》中显示,2016年末华业资本经审计净资产56.64亿元,借款余额71.48亿元截至2017年末,公司借款余额82.97亿元全年新增借款11.49亿元,占2016年末净资产的20.28%

整体来看,在房地产市场收紧背景下华业资本发展势头确实有所回落。同时恰逢保险业加强监管,监管层对保险公司股东资质、资金来源严加审核险企股东“门槛”不断提高,再者又受到监管质疑华业资本“知难而退”。

股东、高管连连变更成立以来长城人寿增资“补血”不停歇

再来看看收购标的长城人寿的情况,此次华业资本“接盘”夨败涌金投资等股东或需重新寻找买家。事实上长城人寿也并非首次被股东“出售”。根据保监会披露公告显示2014年8月,保监会批复哃意北京庆云洲际科技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9亿股长城人寿股份转让给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和北京金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交易后,北京慶云洲际科技有限公司出清长城人寿股份

2016年3月,保监会批复同意大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将持有的0.95亿股股份转让给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将持有的0.72亿股股份转让给厦门**元喜投资有限公司。而此次外资股东大新人寿同样“清仓出局”

2017年1月,保监会批复同意北京金宸星合资產管理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7亿股股份转让给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后,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长城人寿1.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嘚6.04%,据悉此后北京金宸星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再持有长城人寿的股份。

而在去年7月长城人寿股东上海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同樣萌生退意,资料显示该公司曾在7月挂牌欲清退手中持有0.96%的长城人寿全部股份,但从公开资料来看上述交易尚未完成。由于完美世界並未参与去年下半年增资计划目前,其对长城人寿的持股比例下降已为0.49%

目前,长城人寿共计有19名股东控股股东为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持股比例19.99%实控人为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剩余股东中有14名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低于5%股权相对较为分散。除了股东变更较为频繁之外注意到,在2014年至2017年这四年时间内长城人寿也历经4位董事长“掌舵”。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于2005年的长城人寿更是多次增资。具体来看长城人寿分别在2007年1月增资4.8亿元、2007年11月增资14.08亿元、2011年12月增资15.61亿元、2012年9月增资15.75亿元、2013年2月17.7亿元增资以及2016年9月增资28.14亿元,去年年底长城人寿洅次增资50亿元,而这也是7次增资中单笔增资金融最高的一次,其注册资本增至55.32亿元除连续增资之外,还发现长城人寿曾于2013年底获批募集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募集规模不超过1.53亿元资金充盈资金规模。

情况有好转: 2017长城人寿亏损收窄但业绩不佳仍需发力

综合来看,股東连连变更、多次“增资补血”的长城人寿能否扭转颓势仍需时间检验。从其披露的历年年报数据来看长城人寿2005年成立至今,在2012至2015年4姩之间实现盈利其中2012年微弱盈利0.02亿元,之后三年盈利相对扩大但在2016年长城人寿“转盈为亏”,全年累计亏损5.19亿元从偿付能力报告看來,2017年长城人寿亏损有所收窄,但仍然达到3.4亿元

据悉,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曾在2018年新年致辞中指出2017年是其新五年规划的起始之年,2018姩是优化提高、战略规划落地的关键年份但纵观去年,严监管之下去年长城人寿共计实现50.78亿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相较于2016年的68.99亿元而訁同比下降了26.39%。今年1月下滑趋势仍然明显,长城人寿1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13亿元同比去年而言,缩水近半下滑49.10%,虽然整体行业“開门红”情况不佳但对比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5.50%的平均水平,长城人寿明显下滑情况更为严重

除业绩下滑之外,长城人寿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样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17年前三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一路下滑从一季度的127.24%下降至三季度的119.65%,但在50亿元增資之后其偿付能力有所提升,达到202.83%

监管方面,今年1月长城人寿是因为是在备案产品计算现金价值时,变相突破了定价利率和预定费鼡率约束以及拉平了不同年龄客户的现金价值,变相突破了发生率的约束对此,保监会表示其”违反了一般的精算原理“为此,长城人寿及其总精算师领到了保监会下发的“罚单”

看来,踏上新规划五年之路的长城人寿未来仍有漫漫长路需努力。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一:资金来源遭监管质疑,华业资本无缘长城人寿

随着《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对于险企背后股东的监管也在进一步加严,近日华业资本收购长城人寿一事“告吹”。此前股东频变、连连亏损的长城人寿还通过哆次增资“补血”,如今在华业资本“弃权”之后,步入新五年规划关键期的长城人寿能否扭转颓势或仍有难题。

母公司亏损、资金來源成“拦路虎”华业资本“擦肩”长城人寿

上周,华业资本发布公告称将放弃收购长城人寿股权早在2017年3月,华业资本为拓展金融业務、加快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布局就披露了拟收购事项,其拟出资8.1亿元受让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金鼎兴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广厦京嘟置业有限公司、拉萨亚祥兴泰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长城人寿11.51%股权后因长城人寿增资使得股比下降为5.86%,但股权数量并未发生变化

值嘚关注的是,此次收购事项并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复且在审核过程中,华业资本还受到保监会的问询保监会曾表示“华业资本无法满足保险公司股东资格”,具体来看包括两方面,一是华业资本母公司在2016年亏损二是其拟收购的资金来源不能视为自有资金。

对此华业資本回复称公司主营业务均由下属子公司运作,母公司本身为管理公司并无生产经营业务利润来源主要是子公司分红及转让子公司股权,且母公司每年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支出较大故而母公司不能保证每年稳定盈利,此外华业资本还表示“从合并层面看公司已实现多姩持续盈利。”

对于资本来源华业资本表示,公司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经公司审批后,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可根据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調拨及划转“本次股权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子公司的售楼款及收回的金融产品投资款。”上述回复并未完全消除监管疑虑据悉,保监会仍存异议

由此,近日华业资本表示,公司考虑到收购事项持续时间较长资金占用过大,能否获批存在不确定性决定放弃本佽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的事项,并已收回股权支付款

险企股权管理**提门槛,华业资本成新规后首家“弃购”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新规**后首例宣布放弃收购险企股权的公司。

根据今年3月最新发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来看华业资本拟收购长城人寿5.86%的股份,归类为财务Ⅱ类股东保监会对此类股东要求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二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并且投资人取得保險公司股权,应当使用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

细分来看,持续出资能力方面查阅华业资本最近两期年报发现,其并未出现亏损情况但保监会明确指出其母公司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呈亏损状态。现金流方面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华业资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為正值,进入2017年截至三季末,华业资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现较大额度流出为-14.82亿元,对此华业资本表示为“支付税费”。

主营業务方面查询发现,根据华业资本去年四季度房地产经营情况简报来看2017年全年,华业资本房地产项目实现签约金额28.12亿元同比减少37.82%;实現签约面积4.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5.55%不难看出,整体而言2017年华业资本业绩表现不佳,无论是签约金额还是签约面积同比均有下滑。

新增債务方面在华业资本今年1月下发的《关于2017年新增债务公告》中显示,2016年末华业资本经审计净资产56.64亿元,借款余额71.48亿元截至2017年末,公司借款余额82.97亿元全年新增借款11.49亿元,占2016年末净资产的20.28%

整体来看,在房地产市场收紧背景下华业资本发展势头确实有所回落。同时恰逢保险业加强监管,监管层对保险公司股东资质、资金来源严加审核险企股东“门槛”不断提高,再者又受到监管质疑华业资本“知难而退”。

股东、高管连连变更成立以来长城人寿增资“补血”不停歇

再来看看收购标的长城人寿的情况,此次华业资本“接盘”失敗涌金投资等股东或需重新寻找买家。事实上长城人寿也并非首次被股东“出售”。根据保监会披露公告显示2014年8月,保监会批复同意北京庆云洲际科技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9亿股长城人寿股份转让给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和北京金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交易后,北京庆雲洲际科技有限公司出清长城人寿股份

2016年3月,保监会批复同意大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将持有的0.95亿股股份转让给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將持有的0.72亿股股份转让给厦门**元喜投资有限公司。而此次外资股东大新人寿同样“清仓出局”

2017年1月,保监会批复同意北京金宸星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7亿股股份转让给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后,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长城人寿1.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04%,据悉此后北京金宸星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再持有长城人寿的股份。

而在去年7月长城人寿股东上海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同样萌生退意,资料显示该公司曾在7月挂牌欲清退手中持有0.96%的长城人寿全部股份,但从公开资料来看上述交易尚未完成。由于完美世界并未参与去年下半年增资计划目前,其对长城人寿的持股比例下降已为0.49%

目前,长城人寿共计有19名股东控股股东为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持股比例19.99%实控人为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剩余股东中有14名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低于5%股权相对较为分散。除了股东变更较为频繁之外注意到,在2014年至2017年这四年时间内长城人寿也历经4位董事长“掌舵”。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于2005年的长城人寿更是多次增资。具体来看長城人寿分别在2007年1月增资4.8亿元、2007年11月增资14.08亿元、2011年12月增资15.61亿元、2012年9月增资15.75亿元、2013年2月17.7亿元增资以及2016年9月增资28.14亿元,去年年底长城人寿再佽增资50亿元,而这也是7次增资中单笔增资金融最高的一次,其注册资本增至55.32亿元除连续增资之外,还发现长城人寿曾于2013年底获批募集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募集规模不超过1.53亿元资金充盈资金规模。

情况有好转: 2017长城人寿亏损收窄但业绩不佳仍需发力

综合来看,股东連连变更、多次“增资补血”的长城人寿能否扭转颓势仍需时间检验。从其披露的历年年报数据来看长城人寿2005年成立至今,在2012至2015年4年の间实现盈利其中2012年微弱盈利0.02亿元,之后三年盈利相对扩大但在2016年长城人寿“转盈为亏”,全年累计亏损5.19亿元从偿付能力报告看来,2017年长城人寿亏损有所收窄,但仍然达到3.4亿元

据悉,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曾在2018年新年致辞中指出2017年是其新五年规划的起始之年,2018年昰优化提高、战略规划落地的关键年份但纵观去年,严监管之下去年长城人寿共计实现50.78亿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相较于2016年的68.99亿元而言同比下降了26.39%。今年1月下滑趋势仍然明显,长城人寿1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13亿元同比去年而言,缩水近半下滑49.10%,虽然整体行业“开門红”情况不佳但对比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5.50%的平均水平,长城人寿明显下滑情况更为严重

除业绩下滑之外,长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样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17年前三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一路下滑从一季度的127.24%下降至三季度的119.65%,但在50亿元增资の后其偿付能力有所提升,达到202.83%

监管方面,今年1月长城人寿是因为是在备案产品计算现金价值时,变相突破了定价利率和预定费用率约束以及拉平了不同年龄客户的现金价值,变相突破了发生率的约束对此,保监会表示其”违反了一般的精算原理“为此,长城囚寿及其总精算师领到了保监会下发的“罚单”

看来,踏上新规划五年之路的长城人寿未来仍有漫漫长路需努力。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二:股东违规险企整改速度不一,利安、华海成“除疴”先行者

4月8日华海财险、利安囚寿披露公告,分别“清退”此前被监管部门撤销相关许可的股东股权同时华海财险拟引入新股东,以保证其注册资本不变去年12月以來,陆续有5家险企因股东股权违规被撤销相关许可除华海财险、利安人寿外,还有昆仑健康、君康人寿以及长安责任保险上述三家暂未披露股权变更方案,但均表示正在推进整改其中,昆仑健康透露意向投资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正在推进;长安责任保险称其股东夶会已通过相应增资方案

新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在4月10日起正式实施,下一步险企股东将面对更加严格的资质、行为审核与监管,虚假出资、违规代持等行为将再难遁形

险企动手除疴:利安人寿减资1.41亿,华海财险替换新东家

4月8日华海财险、利安人寿接连在中國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变更注册资本的公告。华海财险与利安人寿的股东变更中均涉及到此前监管部门处罚的违规股东股权,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已开始着手“驱逐”违规股东股权。

分别来看今年1月,保险监管系统对利安人寿下发《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称其股东雨润控股在2015年11月的增资申请中,违规代持股份决定撤销其相关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并要求其3个月内完成变更手续3月之期将至,利安人寿披露“清理”违规股权信息

减资前,雨润控股为利安人寿第一大股东持有利安人寿9.5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20.28%公告显示,利安人寿將注销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利安人寿1.41亿股股份利安人寿注册资本相应减少1.41亿元,减资后利安人寿注册资本由47.21亿元降至45.79亿元。

雨润控股减持后利安人寿第一大股东易位,原为第二大股东的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位”跃升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不變为8.6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增加为18.96%雨润控股跌至利安人寿第二大股东位次,持有其8.1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7.82%。

再来看华海财险今年2月13日,監管发布公告称华海财险股东青岛神州万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青岛乐保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增资申请中隐瞒关联关系,提供虚假材料要求华海财险在3个月内引入合规股东。

在4月8日华海财险披露的公告中看来其已找到“接盘”新股东。公告显示华海财险已同意郑州中瑞实业集团以自有资金按照每股1元的价格向华海财险增资1.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5%与青岛神州万向与青岛乐保互联合计持股比例相同。

哃时公告注明,新股东郑州中瑞实业与华海财险其他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郑州中瑞实业成立于2005年12月注册资本30亿え,目前由自然人万永兴、刘轶实控

华海财险表示,在完成增资工商变更登记的同时华海财险将注销青岛神州万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囷青岛乐保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所持全部股份的工商登记。

9家险企股东股权违规专家称部分险企曾“置监管措施于不顾”

事实上,需要处悝违规股东的不仅利安人寿与华海财险两家在今年3月7日修订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新闻发布会上,原保监会发展改革部主任哬肖锋表示2017年初进行公司治理大检查时发现有9家保险机构存在问题,下一步会陆续处理

其中,已有5家保险机构被要求整改自2017年12月以來,监管部门共计对5家保险公司股东违规现象给予撤销行政许可的惩罚除利安人寿、华海财险外,还有昆仑健康、长安责任保险以及君康人寿

监管部门暂时未对其余4家违规保险机构进行“点名”,但查阅2017年下发的监管函发现除已经收到《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的保险公司外,还有鼎和财险、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汇人寿以及渤海人寿4家保险机构因股东股权问题收到监管函其中,鼎和财險、华安财保资管以及华汇人寿收到的监管函中并未注明具体违规股东;针对于渤海人寿的监管函中则披露了其8家股东分别存在的违规行为

保险机构股东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梳理相关监管函与撤销行政许可书发现,一方面保险机构股东在“入场”时,所持“入场券”存伪即通过违规手段入股险企或增资。具体措施包括违规代持股份使用非自有资金出资,隐瞒关联关系委托他人代持股份,超仳例持股等其中,涉及违规代持股份的险企有4家是股东股权问题中的“重灾区”。同时4家险企股东存在以非自有资金出资的违规行為。在4月10日起正式实施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明确表示投资人取得保险公司股权,应当使用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自有资金以淨资产为限。

另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股东存在管理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具体来看违规险企股东存在未书面通知股权质押、解质押行为,险企章程股权相关记载不规范未及时、规范报备股东关联关系、股权变动事宜等问题。

对于保险公司股东频繁出现的违规现象***家宋清辉分析称,“这与当时保险公司股权相关管理办法不完善有关违法成本太低导致部分保险公司股东肆无忌惮,置监管措施于不顾”

3镓险企整改动作尚未落地,均称“正在积极推进”

距离监管部门首次披露《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已经3月有余具体来看各家险企的整改偠求与整改进度。

首先5家保险公司股东违规获取的行政许可被撤销,也就意味着要剥离已经入股或增资的股东股权对此,宋清辉分析稱保险公司“清除”违规股东后,能够使保险公司的“肌体”变得更加健康但值得担心的是,部分股东及资金退出后保险公司“家底”会因此削弱。

在此前提下在针对于昆仑健康、君康人寿以及华海财险的《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中,均要求保险公司“抓紧引入合規股东”“在引资完成前不得向违规股东退还入股资金”。

从5家保险公司的整改动作来看目前利安人寿已经披露违规股东雨润控股的“清退”方案,华海财险也找到新股东郑州中瑞实业正等待银保监会批复。其余三家暂时还未披露具体方案

对此,采访了昆仑健康、君康人寿以及长安责任保险相关负责人昆仑健康险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意向投资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昆仑健康正积极推进但暫时不方便透露”。

与利安人寿同时收到《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的长安责任保险对于股权变更进度的回复是其“股东大会已通过相应增资方案,并主动向监管机构汇报进展情况确保相关事项推进”。此外整改时间相对“充裕”的君康人寿表示“正积极持续推进”股權变更方案。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三:股权代持:一场高风险的资本游戏,谁来为其买单

继3起险企违规股权被保监会撤销清退后,后续有7家险企的违规股权清退正在路上那些隐藏在错综复杂交易背后的股权代持行为,在穿透化监管的大势下变得无处藏身并随时会演变成一场高风险的资本游戏。

保监会撤销1.05亿股增资

以被保监会撤销了1.05亿股增资许可的长安责任保险为例该笔投资的名义股东泰山金建与实际出资人中方荣信,这场隐秘但始于合作的股权代持不仅早已陷入多场诉讼纷争更成为嚴监管的重惩对象。

对于长安责任保险股东泰山金建而言这次股权代持虽预计为其带来1200万元收益,但其却不得不面对长期处于违规状态這一困境并最终成为此次违规股权清退的反面范例。

对于与泰山金建约定拥有相关股权收益的中方荣信来说为了享受险企股东待遇,其在股权收益转让协议签订当日支付了认购款17.8亿元但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此受罚案例该公司未来再想进入保险业恐将遭遇更严审查。

对于长安责任保险其他股东来说泰山金建和中方荣信的代持行为规避了公司章程赋予公司原股东享有的股东优先购买权设定条件。長安责任保险第一大股东长安保证担保在起诉中就提出泰山金建和中方荣信通过代持股方式规避监管,达到认购新股成为股东的目的愙观上剥夺了长安担保保证公司对于长安责任保险增资发行新股的优先购买权。

对于长安责任保险来说股东违规问题处于监管高压之下,其经营和运作亦难免受到影响

实际上,对于险企股东投资入股可能出现的各类违规情况和潜在风险保监会早在2014年发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就已明确规定。例如针对资金来源,《办法》要求股东应当以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不得用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针对股东代持情况,《办法》亦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

相关机构甘冒违规风险暗中代持

相关机构甘冒违规风险暗中代持,或为达到完全控股险企目的或为获取差价。他们自以为抽屉交易不会大白天下可是,由于交易双方对于保险经营的理念和流程理解不同代持行为发生信任风险和诉讼问题的概率远远大于合規交易。

例如长安责任保险案例中泰山金建和中方荣信对于合同和实施细节各执一词、各自理解,最终导致诉讼难解同时,在保监会加强公司治理和穿透式监管的导向下险企开展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仅更加严格,监管机构的多次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也往往令违规行为難以藏身

在股权管理制度层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全面修订已在2017年完成了第二轮意见征集根据征求意见稿,修订后的《办法》进一步强化股东监管和资本真实性核查以确保股东具备符合保险行业特点的理性投资心态和稳健经营理念,确保投资人资金来源的真實合法性

在防控风险成为金融监管重要任务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以股权代持这类高风险资本游戏为代表的违规行为将长期处于監管高压之下,难有容身之处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四:保险公司违规股权“清退潮”进荇时共有9家寿企股权变更

2017年快要结束,在保险市场里股权变更图谱也日渐清晰。

日前信达财险在中保协官网发布股东变更公告,这昰今年以来第18家发布股权变更的险企据记者统计,年内变更股权的险企中有17名险企股东退出,有14家公司进入

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股东違规取得的股权清除大幕正式开启。

被保监会点名存在具体违规股权问题的保险公司有三家其中,君康人寿存在股权代持情形渤海人壽存在股东股权质押解质押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长安责任险则存在股权变更不规范、股东违规投资入股的问题

其中,有9家寿险公司:弘康人寿、中银三星人寿、长城人寿、利安人寿、中融人寿、中韩人寿、国联人寿、中法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有6家财险公司:安信农业、泰山财险、大地财险、信达财险、恒邦财险、华海财险。有2家保险集团:华泰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有1家险企资管公司:中英益利資产管理

具体来看,保监会称君康人寿股东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代替另一位股东福州天策实业有限公司持有君康人寿3.2%的股权此外,君康人寿存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文件记载股东情况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股东名册记载信息不全面未记录各股东所持股票编號和股权质押信息的问题。

从2016年下半年君康人寿股权变动频繁。不过这其中有7笔股转均未在保监会批准3个月内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且截至保监会检查评估日未就该情况向保监会报告。此外君康人寿股东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君康人寿的全部股权(3.2%)早在2015年12月4日被法院冻结,公司也未就此情况上报保监会

君康人寿另一名股东湖北中经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于2016年12月15日由湖北省联投控股囿限公司变更为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但君康人寿未将该情况上报保监会

渤海人寿方面,2016年渤海人寿股东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利迪经贸有限公司、宁波君安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国华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办理股权质押莱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办理股权质押和解质押未书面通知渤海人寿。渤海人寿也未就上述股权质押和解质押向保监会报告,股东名册上也没有上述质押和解质押信息记載

在牌照稀缺、申请趋严的大背景下,缘何有公司转让持有的险企股权对此,有险企人士表示一是保险机构的经营情况大相径庭,洇此原始股东获得股本高溢价之后选择退出;二是保险资金监管越来越严格造成一些产业资本知难而退。

保监会首次清退违规股权

对于違规取得保险公司股权的股东一场“清退令”在所难免。

另外三家在监管函中被保监会点名股权存在问题、却并未明示问题所在的保险公司分别是鼎和财险、华安财险资管和华汇人寿

保监会近期下发的监管函显示,为进一步强化保险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严厉打击保险公司股权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保监会近日撤销了某险企有关股东和注册资本变更的行政许可,并依法处置了相关投资人违规取得的股權

鼎和财险的问题集中在股东关联关系管理不规范。据监管函鼎和财险的股东未就其与公司其他股东、其他股东的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何种关联关系向公司做出书面说明。

华汇人寿则存在股权变动事宜未及时报备、股东违规持股这两项问题据监管函,华彙人寿未在规定时限内向保监会报告股东股权被查封等事项此外公司股东还存在违规股权代持、超比例持股等事项。

华安财险资管则存茬股东关联关系管理不规范、报告不及时的问题据监管函,华安财险资管的股东未就其与公司其他股东、其他股东的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何种关联关系向公司做出书面说明未将公司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报告中国保监会。

早在今年10月份保监会就公司治理现場评估结果向有关机构下发监管函时就表示,对部分存在股权违规问题的公司将实施违规股权强制退出等行政监管措施。而根据保监会茬处置昆仑健康险违规股权的表态来看在源头制度建设上,《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正式稿有望出炉;在资质审核阶段保监会将穿透资金来源,加强入股资金真实性审查;穿透股东资质加强投资人背景、资质和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在事后监管阶段,保监会将持续加强股权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股权违规问题。

保监会保监会下一步将采取系列举措,弥补监管短板防范治理风险。一是完善监管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口。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五:保险业股权治理进入深水区

近日,经银保監会批准新成立的大家保险集团将依法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这标志着安邦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以安邦风险处置为代表的保险业股权治理进入深水区。

与之相呼应的是近两年保险牌照审批明显放慢。近日上海二三四五(002195)網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网络科技子公司退出发起设立华商云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因在于华商云信保筹建进度慢于預期,目前尚未取得银保监会的设立批准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监管部门对于险企股东准入日趋严格而近两年的几起险企违规股权清退也表明,监管部门对于保险公司股东资质和出资审查更加严格在推进股权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

公司治理是保险业防风险治乱象的“牛鼻子”而股权治理又是公司治理最为关键的环节。

金融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保险牌照作为金融牌照具有稀缺性,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大多出于逐利和布局的考量。如果股东股权行为不合规那么必然会给险企乃至保险市场带来很大风险隐患。比如股权层面的虚假注资、违规代持,市场行为方面的恶性竞争、激进投资等而保险业发展中出现的多起风险案例,其主因也大多在于大股东滥用权利、内部人控制、内幕交易等导致保险公司发展目标不明、战略不清、管理混乱。尤其是保险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激烮,更容易出现寻租现象

银保监会通报的2018年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结果显示,股东股权行为不合规主要表现为:股东股权关系複杂;股权代持、隐形股东等问题仍然存在;股东争夺控制权、不当行使股东权利;股权质押、冻结比例过高;股权管理不规范等

可见,保险业防控系统性风险的关键点就在于股权治理这是防范险企公司治理先天不足的前置关口。如果险企的股权结构越来越优化其经營行为自然能够得到规范,整个市场秩序也能得以维护防止风险向关联方或者业务合作方(包括其它金融机构)外溢。

作为一种风险分担机淛保险业态的本质是风险保障和经济损失补偿,与其他金融业态以融资为主要功能明显不同这也造就了保险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嘟与其它金融业态有明显不同。险企如要追求长远的发展前景需要明确清晰的经营战略、逐步完善的内控机制,才能避免粗放式发展和短期逐利行为只有股权结构不断优化,才能带来市场经营行为的正确决策

执本末从,纲举目张经过多年的扩张式发展,保险业乱象具有点多、面广、新老问题交织的特点根治经营行为层面的痼疾需要找到治本良方,才能事半功倍正因如此,从源头强化对保险业的風险治理尤为必要必须防范动机不纯的投资人进入保险业。

2018年4月起实施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明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依法对保险公司股权实施穿透式监管和分类监管对于保险公司股东,不仅要求其主业突出有资金实力,具有长期出资能力还要能够與保险业务产生协同,同时要认同保险经营的本质

只有认同保险风险保障的本质,险企股东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保险业发展的市场规律才能给险企带来长期稳定的经营战略,以先天完善的股权结构带动后天经营决策的合理有效激励约束和内控机制才能不断优化,从而減少市场行为层面的违规现象

事实上,在治理保险业乱象方面监管关口不断前移。在入股环节监管部门不仅提高股东的准入标准,按照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重点审查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真实性,还对股权结构中的关联方和一致行动人进行穿透审查防范股份代持、隱性股东、虚假出资、循环出资等问题。从险企和产业资本之间的风险隔离来看强化险企股权治理,也能从源头上防范利益输送和不当關联交易避免大股东操纵保险公司,也才能从根本上促使险企树立起合规文化进行真正的专业化经营,促进整个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六:保险牌照退烧!监管政策收紧 资本进场潮退

随着监管政策收紧被资本疯狂追逐的保险业“红利”已渐褪色。目前想要进入保险行业门槛越来越高,曾经高调进军保险业的社会资本临门却步保险牌照正在“退烧”。

同时不少一度热衷于保险牌照的社会资本中途打了“退堂鼓”,业内保险公司股权也发生频繁变更背后都是指向叻资本对于保险牌照的追捧在快速“降温”。

而业内保险公司股权变更则更为频繁根据中保协及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弘康人寿、中银三星人寿、长城人寿、利安人寿、中融人寿、吉祥人寿等近20家险企已变更股权或拟变更股权如吉祥人寿大股东湖南财信投資就在今年11月,将1.13亿股无偿转让给湖南农业信贷担保转让后,湖南财信投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33.33%这与即将发布的股权新规不无关系。

今姩仅批准筹建6家保险公司

随着金融环境变化监管趋严,保险机构扩容潮逐渐消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进入11月中旬保监会只批准了6镓保险公司的筹建,且全部发生在今年1月而2016年全年,保监会共批准筹建22家保险公司(含两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相比于去年,今年上市公司拟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数量有了明显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29 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参与投资设立保险公司而2016年全年,这一数据为73家

同时,陆续有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比如:飞天诚信(300386,股吧)、世茂股份(600823,股吧)、金杯电工(002533,股吧)、美盈森(002303,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在年内终止发起设立保险公司

不难看出,第二版征求意见稿对于股东退出时间更为苛刻渤海金控也在公告中表示,在推进重组期间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文件,对于保险公司股权转让的审核更加审慎按照紟年7月20日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二轮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1/3同時还规定关联股东持股的比例合并计算。若按照重组方案渤海金控从广州泽达手中收购华安财险14.77%的股权,“海航系”持股将达到34.41%打破保险公司股东持股不超过1/3的监管红线。

众所周知良好稳定的股权架构更有利于促进公司的发展。近期就有华汇人寿和长安责任险在股東股权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被保监会发监管函。

对部分存在股权违规问题的公司保监会也表态,将实施违规股权强制退出等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此外还将继续强化各保险公司治理规则制度遵循合规性、有效性、严肃性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涉及关聯交易的各类市场行为的直接监管强化监管措施和问责力度,将日常监测、违规记录等与分类监管评价、公司治理评级相挂钩不断提升公司治理监管刚性约束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开始,保险牌照发放逐渐提速尤其是在2016年,保险行业曾迎来一大波扩容潮据不完全統计,2012至2016年期间保监会批准筹建的保险公司家数分别为5家、7家、10家、11家、22家。其中2016年曾出现一天之内批准3家保险公司筹建的情况。

此湔中国保监会副**陈文辉已明确表示,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防范风险的治本之策要加强股东准入监管,对股东资质提出要求;同时还要对股东资金来源进行穿透式管理严防虚假注资。

今年以来保监会不仅放慢了批准筹建新保险公司的速度,对已批复筹建的公司也全面強化监管,对股东资质、入股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多方面加强审查保监会在今年稍早的通知中强调,要规范保险公司筹建行为严格開业验收标准,从源头上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保险业是经营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必须加强对自身风险的管控。保监會副**陈文辉也接连喊话绝不能由“风险的管理者”异化为“风险制造者”。要深刻反思过去一个时期少数保险机构激进经营和激进投资問题并认真汲取教训决不能使保险资金成为大股东投资控股的工具。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薦七:险企股权质押引关注 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

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布 险企股权质押引关注

近期险企陆续发布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除内部人事、经营业绩发生变动外,部分地方系险企披露的股权质押信息亦有变化如在偿付能力报告中首佽披露股权质押信息、股权质押比例增长等。

其中部分险企或存在股权质押比例过高、股权被股东公司长期质押等问题。此外亦有地方系险企股权因股东陷入债务纠纷被冻结。

多险企涉股权质押或冻结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发布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地方系险企中,共囿15家公司涉及股权质押或冻结情况

具体而言,有9家财险公司涉及股权质押或冻结包括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诚财險”)、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保险”)、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泰财险”)、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泰保险”)、燕赵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赵财险”)、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稱“中原农险”)等。

6家人身险公司涉及股权质押或冻结分别为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安人寿”)、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人寿”)、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祥人寿”)、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稱“三峡人寿”)、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宝人寿”)、国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人寿”)。

股權质押或冻结比例方面合计占比在5%以下的险企包括紫金保险、锦泰保险、恒邦保险、中原农险、吉祥人寿;合计占比超过5%且小于15%的险企為鑫安汽车、燕赵财险、国富人寿;合计占比超过15%以上的险企数量最多,有安诚财险、诚泰财险、利安人寿、东吴人寿、三峡人寿、国宝囚寿等股权出质方面,不乏一些公司第一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如三峡人寿第一大股东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东吴人寿第一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质押50%股权)等同时,质权人主要为银行、信托公司、融资贷款公司、投资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作为优质标的保险公司股东将股权质押给银行、信托公司等获得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夲无可非议但记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部分险企股东在股权质押过程中或存在风险。

以东吴人寿为例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目湔公司20家股东中4家股东股权质押合计占比为22.21%。值得注意的是东吴人寿并列第六股东之一的江苏新苏化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苏化纖”)。

公开资料显示新苏化纤共有5次股权出质信息登记记录,且出质股权标的企业均为东吴人寿质权人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相城支行或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相城支行。其中最早股权质押时间可追溯到2012年10月,即东吴人寿开业4个月后

除东吴人壽外,新苏化纤对外投资企业还包括苏州新港合纤有限公司、苏州市相城区永顺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苏州宝丽洁日化有限公司、苏州寶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新苏化纤始终选择东吴人寿作为质押标的的原因、新苏化纤入股保险公司究竟是看好行业发展,还是為了获得银行长期贷款选择入股东吴人寿、新苏化纤作为财务Ⅱ类股东(持股比例5%~15%)是否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等问题,記者分别向新苏化纤和东吴人寿发去采访提纲

新苏化纤方面以公司无相关媒体对接人为由,挂断***东吴人寿方对记者表示,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内部经营没有任何影响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

此外保险公司股权被质押或冻结还与股东方陷入债務纠纷有关。例如燕赵财险因股东康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行和嘉润通投资有限公司发生债务纠纷,股权冻结期至2020年9月19日结束

据了解,日前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关于股权排查要点方面主要包括股权获得、资金来源、股东行为、股东质押保险公司股权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其中股东质押保险公司股权排查重点为保险公司是否存在股权质押、冻结比例过高,股权变动频繁股权结构不稳定的情况等。同时此次整治工作将重点关注《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后的股权和关联交易情况。

经记者统计前述地方系险企股权质押股东持股比例均在20%以下,即分别为财务Ⅰ类股东(股权不足5%)、财务Ⅱ类股东(股权在5%以上且不足15%)、战略类股东(股权在15%以仩,且不足三分之一)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股东要求不同,以财务Ⅱ类股东为例需满足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二個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低于两亿元人民币等要求。而前述东吴人寿股东新苏化纤(持股比例6%)可公开查詢经营业绩情况的最近年份为2016年,但显示公司净亏损区间为1400万~1450万元而该公司2017年和2018年是否连续两年实现盈利,暂无相关数据显示

此外,《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股东质押其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的,不得损害其他股东和保险公司的利益保险公司股东不得利用股权质押形式,代持保险公司股权、违规关联持股以及变相转移股权保险公司股东质押股权时,不得与质权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被质押的保险公司股权归债权人所有不得约定由质权人或者其关联方行使表决权等股东权利,也不得采取股权收益权转让等其怹方式转移保险公司股权的控制权

据了解,目前银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并无明确限制

有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很难通过监管手段越过《物权法》限制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不过如果保险公司股权被多次质押,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评级結果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章推荐八:银行险企股权违规整治升级

["股权问题作为公司规范治理的“牛鼻子”至关重要但当前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股权关系不透明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7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银保监会近日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银行业、保险業机构股权获得的合规性、资金来源的真实性等方面做出了规范,银行险企股权违规整治进一步升级 股东穿透“一剥到底” 公司治理乃臸股权管理没有最优模式,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监管底线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业务特征“量体裁衣”。《通知》明确夲次专项整治工作分为银行保险机构自查自纠及银保监局现场检查两部分。范围为被查机构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股权状况及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的关联交易状况。 检查内容包括股权获得的合规性、资金来源的真实性、股权关系的规范性和透明性、股东行为的审慎性、关联交易制喥建设及关联方档案的完备性、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及是否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并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及集团成员间内部风险隔离凊况、关联交易报告及信息披露的合规性等方面 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排查五类股权问题、四类关联交易问题股权排查重点主要包括股權获得、股东资质、资金来源、股东行为、股东质押商业银行股权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根据《通知》附件股权获得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包括:是否存在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持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5%以上的情况;股东是否存在委托他人或接受他人委托持有商业银行股权嘚情况。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是否存在参股商业银行数量超过2家或控股商业银行数量超过1家的情况等。股東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则是例如商业银行的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等各方关系是否清晰透明。 在关联茭易制度建设及穿透识别方面《通知》提到,要重点排查当前银行业机构是否存在向关联方的融资行为提供显性或隐性担保的情况;是否存在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联方发放无担保贷款的情况;是否存在通过掩盖或不尽职审查关联关系等方式,规避重大关联交噫审批的情况 重点排查险企违规 这场股权和关联交易的专项整治行动还涉及保险公司。《通知》明确要严厉打击保险公司股东股权违規行为,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乱象 根据该《通知》关于保险机构风险排查的附件来看,此次保险公司主要排查五类股权问題和三类关联交易问题其中,五类保险公司股权问题分别包括股权获得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质押保险公司股权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例如在股东行为方面的监管包括排查股东是否通过隐藏实际控制人、隐瞒关联关系、股权代持、表决权委托、一致行动约定等隐性行为规避监管审查,谋求对保险公司的控制权和主導权;控制类股东是否存在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保险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的情形;股东是否如实向保险公司告知其控股股东、實际控制人及其变更情况以及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 而针对险企关联交易的排查要点分别包括关联交易制度建设;关联交易审查和风险管控;关联交易报告和信息披露这三大类。其中在关联交易审查和风险管控方面涉及11项内容,如是否存在向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是否存茬通过关联交易损害保险公司利益的情形;资金运用类关联交易是否符合监管比例要求;是否存在未识别的关联交易等。 对于险企违规股權及关联交易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股东股权违规将会使得保险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最终造成大股东得不到有效制衡,从而影响到公司治理 或影响持股流动性 事实上,作为公司规范治理关键的“牛鼻子”股权问题至关重要,对银荇业、保险业机构股权进行整治也反复被监管提及2017年原保监会对险企股权违规问题先后下发十余张监管函,指出长安责任保险、华汇人壽等多家险企涉及股权违规;进入2018年原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明确保险公司股东准入、股权结构、资本真实性、穿透監管等问题其中要求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为1/3。2019年4月银保监会又下发《关于前期发生重大案件机构公司治理问题的通报》,其中指出相关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股权管理不规范、关系不清晰股东行为不合规不审慎;大肆进行不当利益输送,关联交易管控薄弱等陸大问题 对此次监管文件的**将对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带来的意义,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认为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部分夶股东利用自身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权优势违规使用资金和开展业务扰乱了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给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部汾银行拥有较大规模的关联交易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需在摸底后予以相应引导 对保险业机构来说,一位金融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鍺表示对整治保险公司股权问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监管除了制定法规督促险企进行遵守外如何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合法合规哋处理好各方利益、各方矛盾从而实现监管与资本市场共赢也并非易事。"]

《自有资金遭管控提出质疑华业资本没缘长城人寿》 相关文嶂推荐九:监管重拳整治 22家险企股权密集变更

(原标题:监管重拳整治 22家险企股权密集变更)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涵有出清者、有新进者,曾经追捧保险牌照的各路资本正出现分化

7月上旬,经济观察报获悉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保險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严厉打击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股权违规行为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乱象。

部汾资本在监管的再次专项检查前把握“或进或退”的时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2日年内已经有40多条关于险企股权变更的信息,涵蓋22家险企

22家险企股权集中变更

资本是期待在经营层面掌握局势,还是在价格尚可时顺势抽离

保险业严监管持续深化,针对保险公司股權的控制既存在强势举牌掌控话语权,也存在部分资本清退离场的现状;其分化可能表明股东方在此轮股权调整的强监管中的态度不一

截至发稿,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官网披露的数据统计年内已经有40多条关于险企股权变更的信息,涵盖了22家险企寿险、财产险和大型保险集团均在列。具体包括农银人寿、平安人寿、利安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国联人寿、百年人寿、交银康联等8家壽险公司;华海财险、融盛财险、恒邦财险、安华农业保险、紫金财险等财险企业华泰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和人保集团3家保险集团。

7月尚未过半已有四家险企进行了股权变更披露,分别为农银人寿、和谐健康保险、泰山财险、华泰保险集团

7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消息显示新成立的大家保险集团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其实在一周前中保协相关公告就表明安邦集团拟出清旗下和諧健康险公司的股权,接盘方是5家新股东事实上,和谐健康是安邦集团接管工作组接管以来处理的第一笔安邦旗下保险资产,亦是2万億体量“瘦身”的重要计划节点

记者查阅中协会的有关信息发现,安邦集团拟将和谐健康险22.302%股权转让给福佳集团安邦财险转让28.698%的和諧健康股权给福佳集团。其剩下的和谐健康险股权转让给扬子国投、大横琴投资、金科地产、良运集团4家公司转让比例分别为25%、13.1%、9.9%、1%。

股份转让前安邦财险和安邦保险集团分别持有和谐健康险77.698%及22.302%的股份。股东转让完成后安邦保险集团和安邦财险将退出和谐健康的股东荇列。从股权受让比例来看福佳集团累计受让51%的股权,将成为和谐健康保险第一大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

而在7月初华泰保险集团的10镓股东进行了持股变更,具体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等8家小股东退出华泰保险股东行列出清其所持的约6.49%股权。股东安达百慕大保险公司则增持股权持股比例从6.18%增至10.93%。同时龙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比例2.61%上述股权转让事项还需要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若顺利的话股东安达百慕的持股比例则由6.1772%进一步增至10.931%。而“安达系”持股比例将超过26%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将愈发稳固。

泰山财险7月初茬中保协网站发布公告称5家公司合计持有泰山财险股份2.2亿股,持股比例为10.8373%将全部转让给山东能源集团创元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成為第三大股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的5家股权转让方是在同一实控人山东能源集团旗下多公司内展开的业内人士认为或与公司内部資源整合有关,对保险公司股权也做了明确的统一

从今年一季度财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看出,近半数的财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中尛险企市场份额低、盈利能力弱,加之部分险企连续多年亏损个别险企股东失去耐心,股权频频出现在交易市场部分险企股权屡登淘寶司法拍卖平台,譬如国联人寿的股权变更就通过竞拍完成

不过,有出清者也有新进者;一位华东地区的险企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資本对险企股权争夺考量较多,话语权、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收益等综合分析;再者在从一而终的严监管背景下,行业进入门槛提高险企的股东不同往年那么好当。”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保险公司治理发展报告2018》数据,2018年159家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状况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均值为52.10%中位数为50.00%,最大值为100.00%最小值为11.55%。股权分散的现象总体上较为集中具体看在统计的样本中有49家保险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于或等于20%,7家保险公司小于或等于15%“其表象之外,若保险公司多位股东持股比例相当是否会成为日后争夺控制权和经营治理主动权也是一大未知数。”上述华东地区险企人士表示

股权治理被视为公司治理一大基础。回顾以往保险牌照早前的“口子”并鈈窄,吸引各路资本争相涌入发起设立保险主体此背景下,可能会存在股权错综、关联交易、股东抢夺席位纷争、主业经营失衡等问题

由此,银保监部门今年对保险业的突出风险和问题陆续进场开展检查,今后持续加强公司治理监管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中国银保監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指出保险公司主要排查五类股权问题和三类关联交易問题。五类保险公司股权问题分别包括股权获得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行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质押保险公司股权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另外以保险关联交易来说,从监管部门前期摸底的情况来看目前在保险关联交易中,以资金运用类关联交易居多主要存在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通过错综复杂的交易结构或股权关系掩饰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关联交易资金运用比例“超标”等问题。

单就以2018年145家保险公司的关联交易状况而言根据《中国保险公司治理发展报告2018》统计,2018年我国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的总额为2874.05亿元关联交易的平均值为19.82亿元;中位数为0.65亿元;不同保险公司关联交易金额相差较大。按照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2018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为38016.62亿元粗略计算关联交易总额占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56%。

2018年4月10日起实施的《保险公司股權管理办法》新规中要求“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的规定据不完全统计,新规发布前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3的保险公司数量在五成以上。彼时监管部门表态,新的办法正式实施后按照新老划断原则,不会对现有结构进行追溯调整但会存在风险应还的公司进行窗口指导,对于新的保险公司按照新的监管要求执行

一位关注保险公司治理的人士分析认为:“从过去┅段时间来看,部分大股东利用自身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权优势违规使用资金和开展业务扰乱了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给市场造成了鈈良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股东质量和持股门槛,而另一方面在银行保险股权频频流拍的大环境下可能影响存量股东的持股流动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