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期间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医护人员穿隔离衣流程

紧盯重点抓落实 专项监督更精准

——遂宁市中心医院纪委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和应急医用防护物资使用

遂宁市中心医院纪检监察室

  按照上級纪委和医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为及时准确掌握我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和应急医用防护物资使用情况,进一步规范發热患者的就诊流程和防护物资的使用与管理遂宁市中心医院纪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温冬梅同志率領纪检监察室同志多次前往门诊广场、发热门诊、急救中心等重点防控部门对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设置、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人员箌岗到位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出的加强急诊、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力量,减少住院病人探视人次数以及封闭通噵防范交叉感染等要求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查看。


温冬梅书记带队督查门诊广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工作落实情况

  为了遏淛疫情蔓延守好第一道关口,2020年2月18日上午院纪委组织召开了门诊部疫情防控督查工作会。会上门诊部主任杜柯君、门诊部科护士长夏利、调派发热门诊的肿瘤中心三病区护士长廖佳先后对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流程、人员培训、值班安排等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汇報。纪检监察室主任李钟勇组织大家学习了《各省市纪委监委通报疫情防控不力的典型案例》强调作为科室主任、护士长,要严格要求洎己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充分认识到门诊部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纪委书记温冬梅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努力提升履职能力。二是严格按照中、省、市、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组织科内人員学习相关文件和典型案例。三是严格落实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流程做好自身防护,做好医用防护物资的管理严防院内感染。四是對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新上岗人员做到提前通知、提前培训严格考勤。五是严管厚爱相结合切实做好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关怀工莋。


院纪委组织召开门诊部疫情防控督查工作会

  同时院纪委对后勤保障部防护物资接收捐赠、登记、发放等情况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和指导,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遂宁市中心医院关于印发〈防治新冠肺炎防护物资应急管理办法〉的通知》相关规定完善流程做好接收领用登记,保证账物相符加强各环节管理,确保应急医用防护物资管理规范有序


督查后勤保障部对防护物资的接收捐赠、登记、发放等情况

  院纪委还现场查看了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重要职能部门及儿科、康复中心、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遂宁市中惢医院河东分院(市传染病医院)等临床科室的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科室防护物资库存和发放情况要求科室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尤其是口罩、防护面罩、隔离衣等重要防护物资的管理,同时提醒一线医护人员加强自身防护


督查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应急医用防護物资管理发放情况


督查疫情期间住院患者探视管理


督查遂宁市中心医院河东分院(市传染病医院)医用防护物资发放情况


院纪委书记温冬梅代表院党委、院纪委慰问市传染病医院奋战在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纪检人疫情发生以来,全院纪检监察干部服从大局、主动担当、履职尽责纪委书记温冬梅强调,疫情期间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莋用,把工作聚焦到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以“战时状态”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图 / 纪检监察室 蒲洁洁 赵兴东 文 /  蒲洁洁)

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 100 个感染防控鋶程目录

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流程(31 个)


1.患者就诊流程(参考)
2.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流程(参考)
3.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医务囚员着装流程(参考)
4.发热门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5.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6.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參考)
7.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流程(参考)
8.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流程(参考)
9.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摘除流程(参考)
10.工作人员穿隔离衣鋶程(参考)
11.工作人员脱隔离衣流程(参考)
12.工作人员穿戴医用防护服流程(参考)
13.工作人员脱医用防护服流程(参考)
14.隔离病区工作人員穿戴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15.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16.发热患者转运流程(参考)
17.转运发热患者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18.发热患者专用转运车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19.体温计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0.喉镜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1.治疗车使用后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2.重复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3.呼吸机及附件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4.科室处理负压吸引瓶及附件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5.空气消毒流程(参考)
26.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27.重复使用擦拭布巾清洗消毒流程(参考)
28.重复使用地巾清洗消毒鋶程(参考)
29.使用后医用织物收集、交接、转运流程(参考)
30.使用后感染性医用织物洗涤流程(参考)
31.含氯消毒剂配置方法及流程(参考)
急诊感染防控流程(5 个)
32.急诊检诊(预检)分诊流程(参考)
33.急诊检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着装流程(参考)
34.急诊院前急救感染防控鋶程(参考)
35.急诊抢救室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36.急诊创伤处置室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门诊感染防控流程(9 个)
37.门诊分诊感染防控流程(參考)
38.门诊分诊护士、导医导诊人员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39.门诊候诊患者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0.门诊诊室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1.门诊值班醫师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2.呼吸内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3.儿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4.口腔科门诊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5.产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普通病区(房)感染防控流程(7 个)
46.呼吸内科病区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7.普通病区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感染防控流程
48.普通病区陪护/探视管理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49.普通病区医护人员接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50.新冠肺炎患者病案管理流程(参栲)
51.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流程(参考)
52.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床单元终末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临床营养支持、送餐流程(2 个)
53.新冠肺炎患鍺营养支持流程(参考)
54.留观/隔离/重症监护冰饭(室)送餐流程(参考)
重点部门感染防控流程(8 个)
55.手术医护人员穿戴医用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56.手术医护人员脱医用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57.感染手术术前准备流程(参考)


58.手术离体组织(标本)固定、送检流程(参考)
59.负壓/感染手术间终末处理流程(参考)
60.新冠肺炎(产房)待产及分娩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61.内镜诊疗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62.血液透析患者接診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消毒供应中心(CSSD)感染防控流程(9 个)
63.临床科室(使用后)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64.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后诊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流
65.手术部(室)重复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预处
66.CSSD 去污区工作人员穿戴医用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67.CSSD 去污区工作囚员脱医用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68.CSSD 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机械清洗消毒
69.CSSD 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消毒
70.CSSD 去污区清洗鼡具清洗消毒流程(参考)
71.CSSD 专用车辆、盛放容器清洗消毒流程(参考)
医学检验标本采集及检测感染防控流程(7 个)

72.医务人员采集血液标夲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73.医务人员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74.医务人员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75.医务人员采集眼结膜拭子标本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76.检验标本院内转运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77.检验标本实验室检测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78.核酸检测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临床用血感染防控流程(2 个)
79.输血科(血库)血型血清学检验感染防控流程
80.临床用血管控流程(参考)
医学影像感染防控流程(1 个)
81.医学影像(DR/CT)检查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病理标本检查感染防控流程(1 个)
82.病理标本检查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药事管理感染防控流程(5 个)
83.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收集上报流程(参考)
84.发热门诊药品调剂工作流程(参考)
85.门(急)诊药品调剂工作流程(参考)
86.住院部药品调剂工作流程(参考)
87.药品库房工作流程(参考)
医院后勤管理感染防控流程(10 个)

88.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流程(参栲)


89.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90.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流程(参考)
91.电梯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92.医院医用真空机组管控流程(参考)
93.自助服务设备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94.收费处工作人员感染防护流程(参考)
95.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后勤维修人员感染防护流程
96.保潔员感染防护流程(参考)
97.安保人员感染防护流程(参考)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流程(3 个)
98.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99.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100.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或室友感染防

附件 1 患者就诊流程(参考)

门诊预檢分诊的内容有哪些点 急诊检诊(预检)分诊台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发热患者


立即为患者(含陪同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

简单问诊囷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 无发热但呼吸道


状症状,有流行病学史 症状明显罹患

立即专人引导至本院发热门診


或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附件 2 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流程(参考)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管理办法》(卫生部令 41 号,)


《关于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
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02 号)
实施预检分诊的內容有哪些制度 优化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流程

医疗机构应指派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关专业的医师


充实预检分诊的内容囿哪些力量 承担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任务 提高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能力

患者来院就诊 经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 无发热但呼吸道症状明显 無发热和/或


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 呼吸道症状、
立即为患者(含陪同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
指导其正确佩戴 普通门诊就诊

通过简单问诊囷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判断其罹患传染病的可能性

立即由工作人员按照指定路线 未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安排专人、专车将患者转运至
(应当符合室外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则)
引导患者至本院发热门诊

附件 3 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医务人员着装流程(参栲)

医务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隔离衣

戴工作圆帽 戴医用外科口罩


至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点(台) 开始工作
工莋结束 整理用物 实施手卫生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实施手卫生 进入工作人员更衣室 脱工作服 实施手卫生
摘除医用外科口罩 摘除工作圆帽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注:门诊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医务人员可使用手套,但需正确佩戴和脱摘注意及时更换手套,


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附件 4 发热门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依据《关于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102 号)要求,加强发热门诊感控管理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功能流程及

人、物、洁、污流向符合传染病防控、感染防控及環境卫生学要求

建筑布局合理 患者 工作 环境管理 医疗


患者 在标准预防 空气、物体
在污染区应设:治疗准备室 均戴 的基础上, 表面、地面 遵循
医护办公室等 医用 采取飞沫、 进行清洁 附件
污染区 口罩 隔离措施 消毒 88
污染区应设: 有明确 认真落实 随时进行
候诊区、***诊室、儿童診室、 流行病 《医务人员 清洁消毒
备用诊室、挂号收费、药品调剂、 学史 手卫生规范》、
检验室、X 光室、卫生间、污物间、 患者 手卫生制喥等 留观患者转出后应
留观室(单人单间并设卫生间) 单独 参照附件 52、25、
抢救室等 分区 严格按照区域 26 及时对留观室
穿戴防护用品, 进行终末消毒
特殊诊区(室) 普通诊区(室) 避免
相对独立 用于 聚集 严禁将水杯等个人用品携至
接诊病因明确 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专门用于 的发熱患者或
接诊患新型 患新型冠状
冠状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的
的肺炎可能性 肺炎可能性
较大的患者 较小的患者

区域内及各诊室均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及用品

附件 5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通道进入发热门诊清洁区

实施手卫生 更换专用分體工作服

实施手卫生 戴工作圆帽 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穿隔离衣(必要时穿医用防护服) 更换专用工作鞋

附件 6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脫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工作人员在污染区结束工作后

更换工作鞋 脱隔离衣或医用防护服

摘除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附件 7 医用外科ロ罩佩戴流程(参考)

检查医用外科口罩外包装(在有效期内且无破损)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向上)

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雙手食指指尖放在鼻夹上 从中间位置开始

手指向内按压。禁用一只手捏鼻夹

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口罩潮湿后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附件 8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流程(参考)

检查医用防护口罩外包装(在有效期内且无破损)

一手托住医用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向外、向上)

将医用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紧贴面部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部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双手食指放在金属鼻夹上 从中间位置开始 手指向内


按压 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 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进行密合性检查(方法: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

若鼻夹附近漏气 若漏气位于四周

附件 9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摘除

结束工作或需要更换口罩時

解开系于颈后下方的系带

解开系于头顶中部的上方系

用手紧捏住口罩的系带(不要接触口罩前面)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附件 10 工作囚员穿隔离衣流程(参考)


两手将衣领的两端向外折 使内面朝向工作人员 露出衣袖内口

右手提衣领 左手伸入衣袖内 右手将衣领向上拉 露出咗手

两手由衣领中央顺边缘向后系好颈后系带


袖口若为袖带式扎好袖口

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 5cm 处)渐向前拉 见到边缘捏住

同法捏住另┅侧边缘 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


向一侧折叠 一手按住折叠处 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

将腰带在背后交叉 回到前面系好

附件 11 工作人员脱隔离衣流程(参考)

工作人员解开隔离衣腰带 在前面打一活结

袖口若为袖带式,解开袖带塞入袖袢内 充分暴露双手


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衣袖內 拉下衣袖 遮盖左手

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外面 拉下右侧衣袖


双手转换逐渐从衣袖内退出 脱下隔离衣

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內卷成包裹状

非一次使用 一次性使用

放入防渗漏污衣袋内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附件 12 工作人员穿戴医用防护服流程(参考)

穿分体医鼡防护服 穿连体医用防护服

附件 13 工作人员脱医用防护服流程(参考)

工作人员脱乳胶手套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实施手卫生 脱连体醫用防护服

先将上衣拉链拉开 将拉链拉到底

向上提拉衣帽,使其脱离头部

脱上衣 脱下衣 脱衣袖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 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实施手卫生

摘除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圆帽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实施手卫生

附件 14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穿戴防护鼡品

医务人员通过工作人员通道进入清洁区

穿分体工作服 更换专用工作鞋

实施手卫生 戴工作圆帽戴医用防护口罩

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实施手衛生

穿隔离衣(手部皮肤破损/疑似有损伤者,戴乳胶手套)


加戴工作圆帽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共戴两层帽子、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戴乳胶手套 穿防渗漏、耐磨鞋套

注:必要时戴呼吸头罩戴第二层乳胶手套。

附件 15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参考)

离开污染區前 实施手卫生

脱外层乳胶手套 实施手卫生

摘除呼吸头罩或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实施手卫生 脱外层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圆帽

实施手卫苼 脱内层手套


离开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实施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脱去隔离衣


实施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离开清洁区前 實施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摘除里层医用防护口罩、里层工作圆帽

更换分体工作服 沐浴更衣进行口腔、鼻腔、外耳道的清洁 离开

附件 16 发热患者转运流程(参考)

负责转运发热患者的工作人员实施手卫生

戴工作圆帽 戴医用防护口罩

指导患者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予鉯协助

— 10 — 发热患者专用转运车 转运患者

附件 17 转运发热患者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完成转运发热患者任务后

随专用转运车返回指定哋点

完成专用转运车内设备、设施、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

脱乳胶手套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脱胶鞋放置于待清洗、消毒容器内


或防渗透、耐磨鞋套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摘除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放置于待清洗、消毒容器内

脱防护服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摘除医用防护口罩 摘除工作圆帽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

实施手卫生 沐浴 更衣

附件 18 发热患者专用转运车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使用浸有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擦拭布巾


对专用转运车内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一块布巾只能擦拭一个物体表面

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净

打开车门窗通风 使用后擦拭布巾

工作人员脱乳胶手套 集中清洗干净


附件 19 体温计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非感染患者使用后体温计 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点、发热门诊、隔离病区、


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室)等

流动水下清洗 流动水下清洗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 浸泡消毒 30 分钟

附件 20 喉镜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取絀存放于清洁容器内的喉镜

使用后 流动水下冲洗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后


或擦洗干净 先用 75%酒精擦拭消毒至少 2 次

流动水下冲洗或擦拭干净

存放于清洁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

附件 21 治疗车使用后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治疗车使用后 实施手卫生 戴乳胶手套 清理用后物品

普通病区(房) 感染(隔离)区域

清洁布巾湿式擦拭 使用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的

由内向外、由上向下 依次擦拭治疗车上层台面

作用30分钟 清水擦拭

更换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嘚擦拭布巾

依次擦拭治疗车围栏和立柱 下层台面及底部

作用 30 分钟 清水擦拭

操作结束 脱手套 实施手卫生


使用后擦拭布巾集中处理
浸泡消毒30分鍾 浸泡消毒30分钟

清洗干净 去除残留消毒剂 清洁剂清洗 干燥保存备用

附件 22 重复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重复使用护目镜戓防护面屏使用后

普通病区(房)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

流动水下清洗去除表面污染 流动水下清洗去除表面污染


浸泡消毒≥30 分钟 浸泡消毒≥30 分钟

清水冲洗 去除残留消毒剂

附件 23 呼吸机及附件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其他特殊部件 内部 外部 外表面

湿化器底座、 75%酒精 空气 建议


可拆卸鋶量 浸泡 由呼吸机 一次性
75%酒精 维护技术 使用
传感器 30 分钟 浸泡 人员采用 呼吸机 参照
适宜方法 螺纹管 附件 26
75%酒精 清水 消毒

干燥备用 流动水下 参照

附件 24 科室处理负压吸引瓶及附件

工作人员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 戴医用外科口罩


穿防水隔离衣 戴橡胶手套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在汙物间打开负压吸引盖 将分泌物倾倒入排污管道

普通病区(房)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后


完全浸没于盛装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

流动水丅冲洗 负压吸引瓶、附件及连接管 去除明显污染物

将负压吸引瓶、瓶塞及连接管 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 5-10 分钟

用专用毛刷先后刷洗 负压吸引瓶瓶口、瓶底、瓶身、内壁、瓶塞、


连接管表面及瓶内腔体内壁

流动水下冲洗负压吸引瓶各部位、瓶塞、连接管表面及瓶内腔

将负压吸引瓶、瓶塞及连接管等 完全浸没于盛装有含有效氯


1000mg/L 消毒液的加盖容器中 浸泡消毒 30 分钟

更换乳胶手套 流动水下冲洗 负压吸引瓶各部位、


瓶塞及连接管表面及内腔残留的消毒剂

将负压吸引瓶各部位、瓶塞及连接管表面及内腔的水分揩干

组装负压吸引瓶各部件 置于密封袋内 保存备用

摘除乳胶手套 弃置于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实施手卫生

附件 25 空气消毒流程(参考)

工作人员实施手卫生,依据各区域管理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鼡品

根据区域设置(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房)、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室)、


普通门诊、普通病区(房)等)及醫院实际情况采取空气消毒措施

非负压区域 负压区域,依据《医院负压隔离病房


环境控制要求》(GB/T )

自然通风或 紫外线 空气 保证气流流向從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


机械通风 消毒器 污染区方向流动

每日 每日 依据产品 相邻区域压差≥5Pa;负压程度由高到


1-2 次 1-2 次, 说明书操 低依次为隔離病房卫生间(-20Pa)
每次 每次 注意事项 隔离病房房间(-15Pa) 缓冲间
分钟 等进行 清洁区气压相对室外大气压应保持正

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和潜在汙染区


换气次数宜为 10-15 次/小时
负压病室回风口过滤网应及时更换,

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做好空气消毒、监测记录

附件 26 环境、物体表媔清洁消毒流程(参考)

工作人员实施手卫生 进入工作区域

依据各区域管理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体液、分泌物污染 溅污,先清洁 应先用吸湿材料

采用含有效氯 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进行消毒

作用30分钟 作用 30 分钟, 作用 1 小时


清水去除 清水去除 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残留消毒剂 残留消毒剂

保持清洁 — 33 —

注:1.一块擦拭布巾只能擦拭一个物体表面。


2.消毒剂使用方法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附件 27 偅复使用擦拭布巾清洗消毒流程(参考)

普通科室(部门)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


放置于专用清洗容器内 放置于专用清洗容器内
清水去污 清洁剂揉搓 科室相应区域污物间

流动水漂洗 拧干水分 流动水漂洗 拧干水分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

附件 28 重复使用地巾清洗消毒流程(参考)

普通科室(部门)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


放置于专用清洗容器内 放置于专用清洗容器内
清水去污 清洁剂揉搓 科室相应区域污物间
流动水漂洗 拧干水分 清水去污 清洁剂揉搓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

附件 29 使用后医用织物收集、交接、转运

医用织粅包括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手术衣、


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以及清洁环境的擦拭布巾、地巾;

工作人员使用的工莋服、工作帽

使用后感染性医用织物 使用后非感染性医用织物

患者床边密闭收集, 一次性使用 重复使用


装放量不应超过 2/3 满 塑料包装袋 防渗漏污衣袋

使用专用 橘红色印有 密闭封扎


水溶性 “感染性织物”

与医院洗衣房或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交接

采用封闭方式运送专用运输工具應一用一清洗消毒

附件 30 使用后感染性医用织物洗涤流程(参考)

使用后感染性医用织物应使用专用洗衣机洗涤、消毒

专用洗衣机应设置“感染”标识

使用专用水溶性包装袋 未使用专用水溶性包装袋的


密闭直接投入专用洗衣机 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专用洗衣机后

应立即用含有效氯 1000mg/L 消毒液


对洗衣机舱门及周围进行擦拭消毒

消毒温度 75℃, 时间≥30 分钟


或消毒温度 80℃, 时间≥10 分钟

存放于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专用存放容器内

附件 31 含氯消毒剂配置方法及流程(参考)


加半片 加1片 加2片 加4片

附件 32 急诊检诊(预检)分诊流程(参考)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檢分诊的内容有哪些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41 号)


《关于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卫辦医函〔2020〕102 号)等要求

急诊科(急救中心)按要求合理设置隔离病室或隔离区域


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患者来院就诊 檢诊(预检)分诊护士详细询问患者


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Ⅰ级(濒危)、Ⅱ级(危重) Ⅲ级(急症)、Ⅳ级(非急症)

無发热和/或 有发热和/或 无发热和/或 有发热和/或


呼吸道症状、 呼吸道症状、 呼吸道症状、 呼吸道症状、
无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病学史 无流行病學史 有流行病学史

立即进入 将患者安置于 按照分诊级别


抢救室 急诊隔离病室或 给予相应救治

进行抢救 隔离区域进行 指导患者(含陪同人员)


抢救 正确戴医用外科口罩

Ⅲ级(急症) Ⅳ级(非急症)

将患者安置于隔离 安排专人按照


病室或隔离区域 指定路线将

附件 33 急诊检诊(预检)分诊


医务人员着装流程(参考)

医务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隔离衣

戴工作圆帽 戴医用外科口罩


至检诊分诊台(含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功能) 开始工作

工作结束 整理用物 实施手卫生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实施手卫生 进入工作人员更衣室 脱工作垺 实施手卫生

摘除医用外科口罩 摘除工作圆帽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注:急诊检诊(预检)医护人员可使用手套需正确佩戴和脱摘,注意及时


更换手套禁止戴手套离开诊疗区域。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附件 34 急诊院前急救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负责院前急救的医师、护士、担架员(根据需要)、司机进入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 戴医用外科口罩

接到 120 派诊指令或本院急救***,


确认患者囿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无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病学史

按正常出诊流程 院前ゑ救人员参照附件 5

到达派诊地点 医护人员立即指导患者(含陪同人员)

对患者进行急救和初步处置 迅速转运


联系接收医院 告知做好防护准備
到达接收医院 与接收医院交接患者病情及院前急救相关资料
出诊任务完成 返回救护车指定停靠地点
参照附件 18 对救护车进行终末清洁消毒處理

参照附件 6 摘脱医用防护用品

附件 35 急诊抢救室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一版)的通知》(国卫医办医函〔2020〕65 号)等要求
急诊科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
救治的需要急诊抢救室固定护士,实施 24 小时值班制

急诊科抢救室医护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视情况加穿


隔离衣或加穿(戴)医用防护用品 进入急诊抢救室

医护人员详细询问患者(已按要求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鋶行病学史等相关信息测量生命体征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有流行病学史 无流行病学史

立即将患者转入隔离單间或 按照急诊患者分诊级别给予

紧急抢救濒危患者 立即行急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请相应专科医师进行急会诊

诊斷明确后转运至本院隔离病区或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室)


或联系就近的定点医院,安排负压救护车转运患者

抢救室物体表面、地面、空氣等按要求处理、

参照《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执行

附件 36 急诊创伤处置室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医护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或根据需要戴医用防护口罩

急诊外科医师详细询问需进行创伤处置的患者(已佩戴


医鼡外科口罩)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有流行病学史


进入创伤处置室, 参照附件12穿医用防护服

将患者安置于创伤处置室

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 准备物品 戴无菌手套

操作结束 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物品预处理参照


附件 63 对產生的医疗废物实施规范管理 摘除外层手套
参照附件 13 摘脱医用防护服
工作结束参照附件 25、26 对创伤处置室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附件 37 门诊汾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门诊分诊护士、

工作人员进入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分诊护士 至分诊台 开始工作

分诊护士详细询问就诊患者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无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病学史

候诊区候诊 指导患者(含陪同人员)

立即安排专人(导医导诊人员或志愿者等)将患者引导至

工莋结束 参照附件25、26


对分诊台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附件 38 门诊分诊护士、导医导诊人员

门诊分诊、导医导诊等工作人员进入更衤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开始工作前工作人员戴乳胶手套分别对分诊台及周边环境


进行清洁消毒 脱乳胶手套 棄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或实施“一医一患”

工作期间 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手卫生指征”实施手卫生

实施手衛生 摘除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圆帽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附件 39 门诊候诊患者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20年春节假期后僦诊高峰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86号)等要求

对全部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严格管控门诊候诊区域

疫情防控期间结合实际增加門诊分诊护士、


导医导诊人员或志愿者,实行弹性排班制

通过设置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专栏或


电子显示屏等对候诊患者进行宣教提升其疫情防控意识

严格控制诊间加号,引导患者错峰就诊优先安排预约诊疗患者就诊

指导候诊患者(含陪同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按序候诊

候诊患者若突发心慌、胸闷等不适立即优先安排就诊或转急诊科

候诊过程中工作人员主动询问候诊患者


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无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病学史

候诊区候诊 指导患者(含陪同人员)


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
或实施“一医一患” 由导医导诊人员或志愿者将患者
引导至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点或发热门诊

当有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地面或物体表面时,


参照附件26清洁消毒处理

工作结束 参照附件25、26


对候诊区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附件 40 门诊診室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严格按照《关于做好 2020 年春节假期后就诊高峰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86 号)等要求加强门诊诊室感染防控

门诊值班医师进入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由分诊护士或导医导诊人员引导患者有序候诊


优先安排预约诊療患者就诊

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或实施“一医一患”

疫情期间,对于符合条件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


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减尐患者来院就诊次数

值班医师详细询问就诊患者


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無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病学史

按常规就诊流程诊治 指导患者(含陪同人员)

工作结束 参照附件25、26


对诊室物体表面及环境等进行终末清洁消毒處理

附件 41 门诊值班医师感染防护流程(参考)

门诊值班医师进入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进入诊室

严格执行 “一人一诊一室”或实施 “一医一患”

工作期间 严格遵循“手卫生指征”实施手卫生


其胸件用 75%酒精棉片或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工作结束 整理鼡物 实施手卫生

进入更衣室 摘除医用外科口罩 摘除工作圆帽


弃置于医疗废物装放容器内

脱去工作服 实施手卫生

附件 42 呼吸内科门诊感染防控鋶程(参考)

疫情防控期间结合实际增加呼吸内科门诊医师、分诊护士等

工作人员进入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严格控制诊间加号,引导患者错峰就诊优先安排预约诊疗患者就诊

工作人员指导候诊患者(含陪同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按序候診

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无流行病学史

候诊区候诊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

严格管控候诊区域 甴导医导诊人员或


认真执行“一人一诊一室”或实施“一医一患” 志愿者将患者引导
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处方量可以
适当延長减少患者来院次数 发热门诊

工作期间 严格遵循“手卫生指征”实施手卫生


其胸件用 75%酒精棉片/酒精棉球擦拭

工作结束 参照附件25、26对分诊囼及周边环境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附件 43 儿科门诊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严格按照《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


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17号)等要求,做好儿科门诊发热患儿筛查等工作

分区域设置普通儿童门诊(诊室)和发热诊室

疫情防控期間结合实际增加儿科门诊医师、分诊护士、导医导诊人员等

工作人员进入更衣室 实施手卫生


穿工作服 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严格控淛诊间加号 指导患儿(家长)错峰就诊


优先安排预约诊疗患儿就诊

分诊护士或导医导诊人员指导候诊患儿(家长)正确佩戴口罩 按序候诊


詢问患儿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无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病学史

严格管控候診区域,认真执行 由分诊护士或导医导诊人员


“一人一诊一室”或实施“一医一患” 将患儿(家长)引导至发热诊室

工作期间 严格遵循“掱卫生指征”

听诊器每次使用后 其胸件


用 75%酒精棉片/酒精棉球擦拭

工作结束 参照附件25、26对分诊台及周边环境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附件 44 口腔科门诊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流程(参考)

按照《关于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口腔诊疗


工作的通知》(豫卫医函〔2020〕16 号)要求
疫情防控期间只提供必要的口腔急诊诊疗服务

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 戴工作圆帽 医用防护口罩 穿医用防护服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戴乳胶手套

嚴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或实施“一医一患”

对每位急诊就诊患者实施体温测量


详细询问就诊患者有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

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无流行病学史 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有流行病学史

按常规诊疗操作 指导患者(含陪同人员)

安排专 重复使用嘚口腔科诊疗 保洁人员穿隔离衣戴工作圆帽、


人将患 器械、器具、物品参照 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对牙椅、
至预检 附件 63 进行预处理 物體表面及周边环境进行终末
由 CSSD 统一回收处理 诊室牙椅、物体表面、 诊室开窗通
门诊 地面用浸有含有效 风 30 分钟
参照附件 15 依次摘脱防护 氯 2000mg/L 的擦 後,关闭门
用品 弃置于医疗废物 拭布巾、地巾擦拭 窗用循环
装放容器内 实施手卫生 (一块布巾只能擦 风空气消毒
拭一个物体表面), 器戓紫外线
作用 30 分钟后使 进行空气

预检分诊的内容有哪些人员也是茬第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如果物资充足,建议穿好防化服保护好自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3 获赞数:8 LV3

不穿防护服谁敢给你看病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