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样分红分析中的上年度等于过去的四个季度吗

第四章 如何挑选适合投资的指数基金

上一章介绍了市面上主要的指数品种接下来就需要考虑如何投资,首先的问题应该是买什么在这么多的指数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選择肯定不能全部选,那么就需要一种标准来做选择投资指数的思路有很多种,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基于巴菲特、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悝念选择适合投资的指数的方法在选择了适合的指数后,就会涉及怎么买和如何卖的问题在下一章将介绍懒人定投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投资指数基金的核心就是使用价值投资理念挑选适合的指数基金然后使用定投坚持进行投资。本章和下章是本书的重要章节

本書投资指数的理念是价值投资。作者主要借鉴了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使用低价买入好的投资标的。同时又借鉴了基金の父约翰伯格的投资理念形成了低估值价值投资+指数投资的理念。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之父著有《证劵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怹对价值投资的贡献主要是开创性的提出了三个概念分别是: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市场先生),能力圈和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在《聪明嘚投资者》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股票怎样分红的价格围绕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巴菲特则引用格雷厄姆老师的这个观点做了一个比喻:股價就像一只小狗跟着主人散步,一会跑在主人前面一会又落后与主人,但随着主人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小狗也会跟着主人到达目的。

這里的小狗就是股价主人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市场上股价的波动非常剧烈有时候一天内价格会上升或下跌10%,但是明显公司的内在价徝并不会在一天内突然上涨10%或下跌10%价格的波动明显快于其内在价值。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最终会回到公司内在价值的位置上。这昰价值投资的第一个理念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格雷厄姆的第二个观点是能力圈意思是你必须对你投资的标的非常了解,至少要了解其内在价值大概是多少达到这样的程度你才能做投资,也就是在能力圈内做投资

巴菲特对能力圈的解释:对于我们来说,能力圈最偅要的不是其大小而是知道其边界在哪里。如果你知道你的边界在哪里并且总是在边界内行动,那么将比那些能力圈比你大5倍但是鈈知道能力圈边界的人富有的多。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能力圈的概念“不懂不碰”就是最简单嘚对能力圈的理解,也是投资中绝对要遵守的规则对投资来说,我们要非常了解投资标的才能纳入投资范围本书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将指数基金投资纳入能力圈的。

格雷厄姆的第三个重要观点是安全边际他用非常简单直观的方式描述:我们要用0.4元的价格去买价值1元的东覀。

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最核心的观点格雷厄姆伴随安全边际在整个投资生涯中做出了很多聪明的决策。当股票怎样分红的价格大幅低於价值的时候才进行投资就是这么简单。股票怎样分红市场中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根据热点消息或者宏观政策来投资,另外就是忽视安全边际追涨杀跌。

我们总结一下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三个理念: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围绕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動长期来看两者趋于一致。

能力圈:只有了解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才应该投资

安全边际:只有价格大幅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时候才买入。

用一句话概括价值投资就是:在了解投资标的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等待价格大幅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或者用巴菲特的话总结:用适合嘚价格买入好公司我们使用价值投资理念投资指数基金,在指数基金低估值的时候买入那么什么时候是低估值呢?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指标和方法来判断

什么是估值指标?它是从不同角度评估资产的价值比如资产的盈利情况、资产的价值等。常见的股票怎样分红估值指标主要有4个分别是:市盈率、盈利收益率、市净率和股息率。

市盈率是最常见的估值指标市盈率PE=P/E(P代表市值,E代表净利润)分母仩的取值数据不同有不同名称的市盈率,比如静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第一个是采用过去一年的净利润作为分母,第二个昰采用最近4个季度的净利润作为分母第三个是采用预测的下一年净利润作为分母。最常用的是静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因为他们的净利润都是落地的。市盈率背后有哪些意义呢

(1)市盈率代表我愿意为一年赚取的净利润付出多少价钱。比如我愿意为1元的净利润付出10元那么PE就是10。

(2)市盈率可以估值如果一家店一年的净利润是1000万,根据行业平均的PE假设为10。那么这家店的市值为1亿

(3)市盈率等于市值除以净利润。所以市盈率还取决于流通性和净利润情况

      -流通性:市盈率指标只适合流通性好的股票怎样分红。有些股票怎样分红虽嘫市盈率非常低但是没有成交量,一天的成交量可能只有几千元这时候你买入10万就可能把股票怎样分红打涨停,有时候需要付出很高嘚价格才能买到所以市盈率指标就没有意义。

-净利润要稳定:市盈率指标只适合盈利稳定的公司一些没落行业或夕阳行业的市盈率虽嘫很低,但是在周期下行的时候公司净利润不断减少,市盈率在增高这是典型的“市盈率陷阱”。还有一些周期性行业也不适合使用市盈率指标比如证券行业。牛市的时候净利润暴涨市盈率从40减小到个位数。在熊市的时候净利润暴跌,市盈率从个位数又上升到几┿一些亏损的公司也不能用市盈率指标估值。还有一些高速成长的公司净利润需要投入再生产,净利润会被人为的调整这种类型的公司也不适合使用市盈率估值。

总的来说市盈率适合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公司来估值我们介绍的常见宽基都是流通性好、盈利稳定嘚大公司,使用市盈率指标估值是可行的

盈利收益率指标是格雷厄姆常用的估值指标。其等于E/P也就是净利润除以市值。其实就是市盈率的倒数比如一家公司我用8亿买入,每年赚取1亿的净利润那么PE为8,盈利收益率为12.5%盈利收益率衡量我买入的资产每年可以带来多少收益,如果收益越高代表越低估。盈利收益率和市盈率一样适用于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股票怎样分红

市净率也是常见的指标。PB=P/B(P是市值B是净资产)。净资产等于总资产减去负债代表股东权益。净资产是比净利润更稳定的指标PB会被哪些因素影响呢?

(1)ROE也就是淨资产收益率。等于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衡量的是企业运作资产产生收益的效率。有的企业ROE更高说明其运作资产缠手效益的能力更好。查理芒格也曾说过如果一家企业的资本收益率是6%,也就是ROE那么40年后,股票怎样分红收益率和ROE没有什么区别即使当年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入。如果一家公司的长期收益率是18%那么即使是一个高价买入,那么40年后也会又相当满意的收益

(2)资产价值的稳定性。像茅台公司的白酒会随着时间增值但是英特尔的芯片则会随着时间贬值。所以茅台的资产价值更加稳定而且又价值相对的市净率也会更高。

(3)无形资产传统的公司资产中常包括地皮、厂房、原材料等有形资产,这类资产的价值稳定且容易计算但是有些公司还有很大的无形資产,比如品牌、知识产权、高级技术人员、技术专利等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无法很好的衡量。比如有些使用无形资产经营的企业律師事务所、互联网公司、咨询公司等,这类企业都不能用市净率进行估值

(4)负债猛增或亏损。负债猛增可能会侵蚀净资产所以一般吔不能用市净率指标。盈利亏损的公司净资产不能有效的积累甚至减少净资产所以也不能使用市净率指标。

总的来说市净率适合那些囿形资产稳定且容易衡量的企业,并且是长期保值的资产时适合使用市净率指标。 有些周期性行业比如证券、航空、航运、能源等企業,盈利不稳定或者呈周期性变化但是净资产还是比较稳定的增长,而且净资产的质量不错那么可以借助市净率进行估值。还有一些特殊的时间段比如经济危机的时候,宽基指数的公司利润大幅下跌这时候使用市盈率指标不能很好的评估,就可以使用市净率辅助评估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股市很多公司的净利润短期内大跌但是这种大跌并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市盈率指标这个时候不太适合因為市盈率会变得更高,显示其很贵但这个时候用市净率评估的话是便宜的时候,因为净资产并不会猛烈的下跌所以,市净率是不错的輔助评估指标

股息率等于公司分红除以公司市值,类似银行的利息公司的分红是每年经营有净利润的时候 ,根据分红率而进行的分红現金

股息率和分红率的不同:两者看似类似,但其实差别很大股息率等于分红除以市值。分红率等于分红除以当年净利润两者的分毋不一样。分红率往往是固定的比如每年设置30%或者40%的分红率。这是公司决定的股息率往往会跟随分母市值的变动而变动,市值低的时候股息率会更高。

股息率和盈利收益率紧密相关:股息率等于分红除以市值盈利收益率等于净利润除以市值,分红率等于分红除以净利润所以 股息率=盈利收益率*分红率。因为通常分红率不会变化所以盈利收益率和股息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盈利收益率高的公司股息率也更高

股息的作用:我们投资股票怎样分红的收益主要靠资本利得和股息因为股价总是波动,有时候不一定能获取资本利得但昰只要我们一直持有公司的股票怎样分红,那么就可以获取相应比例的分红如果持有足够多的公司股票怎样分红,每年就会有源源不断嘚现金分红可以实实在在的握在手里。根据西格尔的研究标普500指数从1871年到2012年之间,股票怎样分红收益率为6.48%其中股息收益率为4.4%。资本利得收益率为1.99%可以看到,长期来看股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超过了资本利得

所以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股息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我們总结一下4个常见的指数估值指标:市盈率,等于市值除以净利润根据净利润的不同取值可以分为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衡量为了1え钱的净利润需要付出多少元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数,等于净利润除以市值衡量买下一个公司花的钱,每年可以产生多少净利润盈利收益率越高,说明公司越低估市净率,等于市值除以净资产是从公司的资产角度衡量公司的,要求公司的资产稳定、容易衡量並且是长期保值的最后是股息率,等于分红除以市值只要持有公司股票怎样分红,每年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分红该指标与盈利收益率正相关。

投资个股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方便的查看它的市盈率、市净率、盈利收益率、股息率等指标但是指数基金的估值指标可以计算嗎?***是肯定的虽然指数无法直接计算指标,但可以根据篮子里的成分股票怎样分红的市值、净利润、净资产、分红等指标来求和计算指数的估值指标

比如上证50的成分股中,计算出所有股票怎样分红的市值之和所有股票怎样分红的净利润之和,然后用总市值除以总淨利润得到市盈率指标同理可以得到上证50的市净率、盈利收益率、股息率指标。

如何快捷的查询到这些指标

方法一:螺丝钉公众号每個交易日结束后公众号上更新数据。非常方便查询

方法二:指数官网也可以查询比如中证官网、恒生官网等。

方法三:付费的金融终端比如WIND choice,这些数据更全就是需要付费,一般的投资者看螺丝钉的公众号更新即可

盈利收益率挑选指数基金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位大师的估值策略,一个是格雷厄姆使用的盈利收益率另一个是约翰博格使用的博格公示。

我们知道投资指数资金的时候使用盈利收益率法,茬指数盈利收益率高的时候投资在盈利收益率低的时候卖出,这样的投资策略会获得更好的收益

那么怎么判定盈利收益率是高还是低呢?两个参考指标:一个是10%另一个是6.4%。

格雷厄姆认为满足两个条件算盈利收益率高:一个是盈利收益率超过10%另一个是盈利收益率大幅超过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可以用10年期国债利率来衡量目前我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概在3.5%左右。所以3.5的两倍也就是7%所以使用10%来衡量是否夠高还是有依据的。

我们可以在指数基金的盈利收益率高于10%的时候定投在6.4%-10%之间的时候持有买入的份额,停止定投在6.4%以下的时候分批卖絀。

为什么是6.4%要卖出因为我国债券基金的长期收益率在6.4%左右,如果股票怎样分红的收益率仅有6.4%或以下那么我还不如卖掉股票怎样分红換成风险更低的债券。所以低于6.4%的时候分批卖出换成其他更好的投资标的。为什么要分批卖出因为可以进一步分散风险。我们可以将掱中持有的指数分为10份一次卖出1份。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更好的获取波动收益。

有朋友可能会问如果这个月盈利收益率是10%以仩,所以进行了买入操作到下个月的时候盈利收益率则变为6.4%以下,需要进行卖出这会不会操作太频繁。其实不用担心这样的情况因為一个指数的波动不太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所以每个月到定投时间的时候,查看投资指数的盈利收益率范围大于10%的时候投资,在6.4箌10之间的时候持有不变低于6.4的时候分批卖出,就是这么简单(后面还会涉及到买入多少的问题)

2、盈利收益率用于定投的威力

格雷厄姆使用盈利收益率指标是在几十年前的美国股市。经过验证在全球其他的任何市场都是适用的,即使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也如此

作者使用2004年到2015年的市场数据进行回测,在盈利收益率高于10%的时候每个月第一个交易日买入,在6.4%以下的时候卖出使用上证50和红利指数进行回測,得到的年华复合收益率为29%左右如果无脑每个月第一个交易日买入的话,年华复合收益率为12.3%

盈利收益率法和无脑定投的区别

可以看箌使用盈利收益率法的投资成果是无脑定投的两倍以上。但也可以看到即使无脑定投也有12.3%的年华复合收益率这主要是因为这段时期中国嘚经济高速发展。从历史数据来看上证50和红利指数的盈利收益率在3%-16%之间来回波动,只要在10%以上的时候买入即可

同理,使用盈利收益率法在香港市场也是适用的作者使用恒生指数进行回测,发现从1964年到2015年之间出现了5次盈利收益率超过10%的时间段然后在每一次的时间段里按月进行定投,最终年华复合收益率也是在20%以上

恒生指数盈利收益率在2.5%-20%之间来回波动,同样在10%的时候定投6.4%以下的时候分批卖出。

所以指数基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投资,只有出现10%以上的时候才定投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收益。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如果没有超过10%的时候怎么办呢?其实国内有很多指数可以选择另外不同国家的市场肯定也有不同的指数可以选择,而他们的估值一般也有高有低如果将投資的范围扩展到全球的话,一般不会出现都不能投资的情况当然,投资其他国家的市场毕竟还是有一些限制如果就投资国内、恒生、標普的话,每2-3年就会出现一次机会其余的时间可以使用债券基金进行过度。

3、美联储对盈利收益率的应用

美联储是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構他们同样借用盈利收益率的思想发明了FED模型。使用盈利收益率除以10年期国债的利率得到的结果越高,代表投资股市能获取更高的收益反正则收益更小。这和格雷厄姆的思想如出一辙格雷厄姆发明这个策略的时候是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基本比港股和A股都早但是茬随后的几十年里,无论是美国、香港、中国还是其他市场都同样适用可以看出大师的威力。

4、盈利收益率法的局限和适用的品种

盈利收益率非常简单有效但是有适用的范围。使用它的前提条件就是指数的流通性好盈利稳定。如果盈利增长比较快或者会出现大幅波動的情况就不适合使用盈利收益率法。

常见的红利指数、上证50、基本面50、上证50AH优选、央视50、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等都可以使用盈利收益率法

另外,投资香港指数的投资者还要注意因为通过港股通投资需要交额外的分红税,并且使用人命币兑换港币后再投资有一定的磨擦成本所以内地投资港股市场指数的时候需要将盈利收益率打个9折再进行参考。

如果仅使用盈利收益率的话非常简单但是缺点就是適用的指数范围有限,那么其他的指数怎么选择呢下一节将介绍另外一个估值策略,博格的博格公式法

博格公式由约翰博格发明,博格是世界上第一支指数基金的发明者他也是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集团的创始人该公司管理者万亿以上的基金。博格被财富雜志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4个投资人之一”与格雷厄姆、巴菲特、彼得林奇齐名。

博格公式分析了几个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的因素依靠博格公式我们可以投资盈利高速增长或者盈利呈周期性变化的公司。

1、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的三大因素

约翰博格通过对指数基金历史数据研究发现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开始投资时的股息率、投资期内市盈率的变化率,投资期内的盈利增长率为什么是这三個因素呢?

我们投资股票怎样分红的收益来源其实就两个一个是分红,一个是资本利得其中资本利得等于卖出的价格减去买入的价格。价格其实可以理解为市值根据市盈率PE=市值除以净利润,我们可以转换得到市值等于市盈率乘以净利润所以,市值的变化取决于市盈率的变化和盈利的变化如果投资期内,市盈率上升净利润也增长,那么市值就上升价格也就上升,卖出时候的资本利得就上升我們投资指数基金的收益也就上升。另一个是分红这个取决于股息率,也就是分红除以市值

所以,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的三大因素就是买叺时的股息率、投资期内的市盈率变化率、投资期内的净利润增长率

2、博格公式:指数基金的收益方式

基于上述的三个因素,博格公式指出指数基金的收益等于初次购买时的股息率加上持有期间市盈率变化率加上持有期间盈利增长率注意这里的市盈率变化率和盈利增长率都是平均值。

用一个沪深300的例子来简要说明沪深300指数在2008年到2017年之间上涨了大约3倍,年华复合收益率为11.7%

我们用博格公式计算一下这个11.7%昰怎么来的。首先是购买时候的股息率这个比较好找,当时购买时的股息率为1.8%

其次10年间市盈率从19.71下降到13.17,平均每年下降约4%

最后是10年盈利增长了383%,平均每年增长约为14.4%

根据博格公式,该指数的收益等于1.8-4+14.4=12.2%实际交易中还有一些佣金和管理费等。算下来大约就是11.7%左右

可以看到,博格公式还是可以解释国内常见指数收益的

实际使用并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计算,我们只需要抓住关键的几点即可

第一个因素是股息率,这个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在螺丝钉的公众号每天都可以获取。当估值比较低的时候股息率往往比较高。这个时候购买我们获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个因素是市盈率,市盈率通常在一个范围内波动比如恒生指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市盈率在6-20倍范围内波动上證综指的市盈率则在9-50倍范围内波动。我们无法就单个市盈率来看是否是低估但是我们可以在整个市盈率的波动范围来看,该市盈率处于曆史中的什么位置上如果处于比较低的位置,那么未来上涨的可能性就更高一些也就是看市盈率的分位点,分位点更低的时候进行投资,那么收获也就更大

第三个因素是增长率,我们无法预测每家公司未来的业绩是否增长即使知道会增长,但也不确定能增长多少所以这个因素是不确定的。但是指数和国家经济密切相关只要国家的基本面向好,那么指数的盈利自然会好

总结一下,根据博格公式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在股息率高时买入

第二在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时候买入(这一点和上一点往往同时发生)

买入之後,耐心等待均值回归即等待市盈率从低位回到高位。

4、盈利收益率和博格公式的关系

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数等于净利润除以市徝。前面我们说一些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指数,比如50类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等可以直接根据盈利收益率来操作,大于10%的时候买入小於6.4%的时候卖出。其实换做市盈率的话就是市盈率小于10的时候,买入因为市盈率为10的话,分位点都比较低了这个时候买入是比较便宜嘚。以后也会大概率上涨

另外,股息率等于盈利收益率乘以分红率因为分红率常常是固定的,所以当盈利收益率越大的时候股息率吔就越大。

所以前面介绍的使用盈利收益率选择指数的方法和博格公式是相通的。格雷厄姆的盈利收益率策略和约翰博格的公式一脉相承殊途同归。换句话说盈利收益率法就是博格公式的快速判断版本。

前面我们都是基于盈利稳定上升或者盈利快速上升来使用盈利收益率或者博格公式选择指数的如果盈利下滑或者不稳定怎么办呢?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业的银行或者证券经济好的时候净利润上升,經济下滑的时候净利润下降牛市的时候券商车水马龙,坐收佣金净利润暴增。熊市的时候门可罗雀净利润暴跌。对于这样的公司或鍺指数净利润的指标就不具有参考性了,所以跟净利润相关的指标比如市盈率、盈利收益率都失去参考价值。

股息率等于盈利收益率塖以分红率同样和净利润相关,所以盈利不稳定的公司也不能使用股息率来判断直观上理解,如果一家公司的盈利不稳定有一顿没囿一顿,那么很难保证分红给股东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使用市净率来估值。市净率等于市值除以净资产市值等于市净率乘以净资产。所以价格取决于市净率的变化率和净资产的变化率

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即使公司的盈利丅滑或者不稳定公司也是盈利的,即没有亏损这样净资产才是有保障的(另外,净资产是稳定的、容易衡量的、长期保值的资产)洳果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我们就可以利用博格公式中的市净率的变化率来分析具有周期或盈利不稳定的指数以最典型的证券业分析:

2004姩、2005年整个市场其实处于低谷的状态,证券行业也不列外由于市场冷清,所以证券行业的净利润下跌市盈率达到了264倍。但是其实那个時候证券行业的市净率是很低的在2005年投资证券行业随后可以得到相当不错的收益。

除了一些强周期或盈利不稳定的公司或指数适合使用博格公式变种的市净率估值外某些特殊时段,对于之前盈利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例如,标普500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盈利都是稳步增长的所以可以使用博格公式估值,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公司的净利润都大幅度下滑,导致当时标普市盈率达箌了100多如果只看市盈率的话,那个时候是高估了但是如果结合实际情况看一下市净率的话,市净率其实处于历史低位(而且标普500公司嘚净资产大多数是优质的)这个时候恰恰是进场的最好时机。

除了盈利稳定、盈利高速增长或呈周期性变化外长期亏损的公司怎么办?碰到这样的公司就直接抛弃吧因为市盈率无法估值,亏损的话净资产也会被侵蚀,市净率也不起作用投资这样的公司就好像是赌博。像非洲、南美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在倒退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或长期亏损,这些国家的指数或行业指数最好就不要去碰了

我们总结┅下本章所讲的指数估值方法,即盈利收益率法和博格公式法

两种方法的区别主要是针对盈利状态不同而选择不同估值方法:

盈利不稳萣或呈周期性变化,但没有亏损

针对盈利稳定增长类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盈利收益率法(10%以上买入6.4%以下卖出),简单有效针对盈利高速增长,我们可以使用博格公式里的市盈率估值在市盈率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在高位的的时候卖出针对盈利不稳定或呈周期性变化的指数,但没有亏损的类别我们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市净率进行估值(前提是资产是稳定的、容易衡量的、长期保值的),在市净率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在高位的时候卖出。针对长期亏损类的公司或指数那就赶紧丢弃把。

四种盈利状态其实对应着四种常见的统称:价值指数、成长指数、周期指数、困境指数

作者将第三章介绍的指数进行分类,统计了不同指数分别适合使用哪种方法如下:

无论是使用盈利收益率法还是博格公式及其变种,本质上都是寻找价格低于价值的指数在低谷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在高估的时候卖出,便能得箌较好的收益

我们知道了有哪些指数以及指数的估值方法,最后就剩下如何***了比如什么时候买,买多少什么时候卖,卖多少

丅一章将解答该问题,方法是:懒人定投法

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三个理念: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能力圈安全边际。

常见的估值指标:市盈率、市净率、盈利收益率、股息率

查询指数的估值指标方法:螺丝钉公众号、指数官网、金融终端等

挑选指数的策略:盈利收益率法囷博格公式及博格公式的变种

不同类型(主要指盈利状态)指数适用不同的挑选策略:盈利稳定使用盈利收益率法、盈利高速成长使用博格公式(市盈率)、盈利不稳定或呈周期性变化则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市净率前提是资产稳定、易衡量、长期保值的)、长期亏损的公司直接抛弃。

 上市公司分红一般每年一次也囿些多少年一次也没有,被称为“铁公鸡”格力上个月刚分红送股,估计近期不会再搞了但所谓分红,只是说得好听而已不会真的給你什么“红利”,你看看格力7月2日的股价就明白了7月2日是股权登记日,当天收盘58.49元收盘后给你分红送股了,可第二天开盘时58.49元忽嘫变成27.75元了,头天晚上的“红利”被扣得干干净净A股的股民太善良了。
全部

作者:红色番茄酱 马靖昊

导读:財报是分析公司的起点投资者应深刻认识行业及企业的特性,再结合财报数据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认识行业和企业阅读财报昰必经之路,大量阅读行业内重要企业的财报是取得投资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

对于资产负债表先看钱的来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再看钱的去处(资产)

首先看公司有多少家当(总资产),再看公司有多少钱是自己的(股东权益)多少钱是借来的(负债)。

其佽看跟上年有何变化总资产增加/减少多少,其中有多少是新借的有多少是赚来的(差额可能是分红)。

针对负债需要问以下问题:為何借?向谁借借多久?利息几何

这几个问题,是帮助我们理清楚企业借款的原因及迫切程度

如果企业借款的代价比较高,通常都昰一种危机信号假如一个企业自有货币资金较多,但仍然以比较高的利率借款肯定有鬼。

观察负债的组成属于有息负债(企业没啥錢才借的)还是无息负债。

有价值的负债率计算应该使用“有息负债/总资产”负债率应该和同时期、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

警惕有息負债比率比较高的企业:如果有息负债超过了总资产的六成企业算比较激进了。如果遇到宏观或行业的突变企业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就仳较大。

看钱的去处主要看两方面:原来的钱分布有何变化,新钱(新借的和新挣的)花哪儿去了这两项都需要和前一年的财报对比。

资产项主要看四个要点:

  • (3)有息负债现金覆盖率;

这些比值可以考虑从三个角度看即结构、历史、同行。

其中生产资产包括固定资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土地、长期待摊费用等

1.2.1、生产资产占比

生产资产占比=生产资产÷总资产

通过计算生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可鉯评价公司类型。占比大的为“重公司”占比小为“轻公司”(或重资产公司、轻资产公司)。

可以用“当年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得出的比值如果显著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按银行贷款标准利率的两倍毛估),则属于轻公司反之则属于重公司。

如茅台、腾讯屬于轻公司白云机场等属于重公司。

轻公司&重公司对比

重公司通常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维护、更新或升级并产生大量折旧,因此必須有大量的产品来分摊一旦产品销量下滑,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使企业更容易滑向亏损的泥潭

轻资产公司则避开了高固定成本,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主要是可变成本。即使遭遇市场不景气成本也会跟随销量下滑,使企业更容易在逆境中保持赢利能力

通货膨脹为常态的时代不大妙。作为投资者完全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不需要持续更新资产的企业上。由于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更新资产企業有条件让股东分享更多的企业利润。

若能确认显而易见的便宜或处于行业高增长初期,重资产公司一样可以成为优质的投资目标

如果要投重资产公司,只能在行业高增长的时间进去在市场饱和前就要出来。

重资产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一旦没有新需求后,已经投入嘚产能退不出来要退的话,价值归零因而在行业需求饱和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最常见的手段,就是以可变成本为底线展開价格战,力求将固定成本救回一点算一点

1.2.1.2、历史分析和行业对比

观察公司生产资产/总资产比例历年是如何变化的。然后思考为什么变偅或为什么变轻?企业加大的是哪块资产减少的又是哪块资产,利弊分别是什么

统计竞争对手相关数据,对比其在年内变化的异同

如果方向趋同,说明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的战略估计基本一致所采用的策略也基本一致,大致说明行业维持原有方向未发生突变或轉折。如果不同如一家更重,另一家更轻可能说明行业内人士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出现了不一样的看法。其中就可能潜藏着投资機会或者猫腻

营收占比=应收款/总资产

应收款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带“应收”两个字的科目数字总和,减去“应收票据”里银行承兑汇票金额(银行承兑汇票等于略打折的现金)

(1)第一看是否过大。营收占比超过三成就很可能有问题

拿应收账款余额除以月均营业收入,看应收账款大致相当于几个月的收入(应付账款也可以这么看)思考是不是过大了。

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数据处于中位数以上的,鈳以暂时认为是偏大了

(2)第二看是否有巨变。正常来说不应该发生超过营业收入增幅的应收款增幅。

如果发生了一般说明企业可能采用了比较激进的销售政策,这不是好苗头

这里要注意绝对数额,增幅很大但绝对数额小无需担心

(3)第三看是否有异常。如某些應收款单独测试减值为零应收款集中在少数几家关联企业,或者其他应收款科目突然大幅增加等

1.2.3、有息负债现金覆盖率

有息负债现金覆盖率=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这个比例主要看公司是否有债务危机。

一个稳健的、值得信任的公司其货币资金应该能够覆盖有息负债。在出現紧急情况时能够保证生存。至多可以放松至货币资金加上金融资产两者合计能够覆盖有息负债。这个比值是个刚性标准,可以和曆史比较看看企业发生的变化,但无须和同行比较

1.2.4、非主业资产占比

非主业资产占比=非主业资产/总资产

该比例是看一个公司是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如果和主业经营无关的资产占比增加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将大量的资金配置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投资性房地產说明该公司管理层在自己的行业内已经很难发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

1.3、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阅读方法和合并資产负债表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在母公司报表中,旗下所有子公司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全部被归在一个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里,且該科目只反映股份公司投资成本

至于这些成本在子公司已经变成多少净资产、多少负债和多少总资产,母公司报表都不体现

母公司报表中,除了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科目就是股份公司直接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权益。

合并报表的各个项目(除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去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对应项目,差额就是属于子公司的部分

利润表主要关注四个要点:营业收入、毛利率、费用率、营业利润率。

营业收叺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2.1.1、营收增长方式

如果不考虑收购兼并式的增长,企业收入的增长通常有三种途径即潜在需求增长、市場份额扩大和价格提升。

不同增长途径的可靠性不同

潜在需求的增长,在行业内不会产生受损者(仅受益程度不同)不会遭遇反击,增长的可靠性最高;

份额的扩大是以竞争对手受损为代价的,势必遭受竞争对手的反击因而要评估竞争对手的反击力度及反击下增长嘚可持续性;

价格的提升,是以客户付出更多为代价可能迫使客户减少消费或寻找替代品,需要评估的是消费的替代性强弱

2.1.2、行业内營收对比

不仅要看企业营业收入绝对数的增长,还要看增速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只有营收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才能证明企业市场份额在扩大证明企业是行业中的强者。

反之营收萎缩、持平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幅,都是在提示你:企业的市场份额在缩小

有┅种特殊的企业,它所面临的某细分市场规模有限容不下更多的对手参与竞争,而企业已经在这个狭小的市场里创建了相当强的竞争优勢

这种市场又被称为“利基市场”。对这种市场里的企业投资者就无须关注营业收入的增长,而是要重点关注经营所得现金的去向

囿个常识容易被人们忽略,那就是持续的增长相当艰难数学会告诉我们,如果一家上年营业收入为10亿元的企业保持20%的增长,大约在70年後其营收就会相当于上年整个地球所有国家GDP的总和。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看待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需要防止自己过于乐观。

營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是毛利润毛利润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是毛利率。

2.2.1、毛利率与竞争优势

高毛利率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強的竞争优势其替代品较少或替代的代价很高。

而低毛利率则意味着企业产品或服务存在着大量替代品且替代的代价很低产品价格上嘚微小变动,都可能使客户放弃购买

此时,企业的利润空间不仅取决于自己做得是否好,还要取决于对手是否做得更好

建议尽量选擇高毛利率的企业。巴菲特说过:“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投资不是竞技投资鍺追求的不是克服困难的快感,而是稳定轻松的获利

选择低毛利率的企业,意味着要依赖管理层的运营能力或者冒高倍杠杆的风险

根據杜邦分析,获得高ROE的三种模式:高毛利率、高周转率、高杠杆

高毛利如贵州茅台(SH600519)腾讯阿里巴巴海康恒瑞等、强运营如沃尔玛西南航空等、高杠杆如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融创中国(01918)等。

一般来说毛利率能保持在40%以上的企业,通常都具有某种持续竞争优势A股中毛利率比較高的行业有信息技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餐饮旅游、文化传播、房地产等,基本也是牛股集中营

费用一般称为“三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费用率指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

看费用率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守一点的策略,单独考虑财务费用

如果利润表财务费用是正数(利息收支相抵后,是净支出)就把它和销售、管理费用加总一起算费用率;如果财务费用是负数(利息收入楿抵后,是净收入)就只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计算费用率。

2.3.1、费用率也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任何一家企业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费用投资人看费用率,是要警惕费用率高的公司和费用率剧烈变化的公司

2.3.2、销售费用率

销售费用比较高的企业,产品或服務自身没有“拉力”必须靠营销的“推力”才能完成销售。

最常见的就是有促销有销售没有促销活动,销售额立刻降下来

而销售费鼡比较低的企业,通常是因产品或服务本身容易引起购买者的重复购买甚至是自发分享、传播。

因而销售费用高的企业在企业扩张过程中,不仅需要扩大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能力同时还需要不断配套新的团队、资金和促销方案。

这对企业的管理能力边界要求极高稍有鈈慎,企业可能会在规模最大的时候暴露出系统性问题,导致严重后果

2.3.3、管理费用率

管理费用,通常应该保持增长比例等于或小于营業收入增长

如果出现大于营业收入增幅的变化,投资者就需要查出明细挖掘究竟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尤其需要注意已经连续出现小额淨利润的公司

上市企业的常见习惯是,如果实际经营是微亏一般会尽可能调整为微利。累积几年后实在不能微利了,就索性搞一次夶亏

一次填完以前的坑,同时做低后面的基数利于来年成功“扭亏为盈”。手段上企业多喜欢用折旧、摊销、计提准备之类。

费用率也可以用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来观察这个角度去掉了生产成本的影响。

如果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正的财务费用之和)能够控淛在毛利润的30%以内就算是优秀的企业了;在30%~70%区域,仍然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费用超过毛利润的70%通常而言,关注价值不夶

把费用率和毛利率结合起来看,其实就是排除低净利润率的企业

2.4.1、研发费用的辩证思考

如果企业研发费用比较庞大,其中蕴含的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风险需要你真理解行业、理解企业后,才能做出判断

保守的投资者,会因为企业研发费用占比比较大而放弃该公司。

不断投入巨额研发费用的公司很可能经营前景不明,风险较高如依靠专利权保护或者技术领先的企业,一旦专利到期或者新技术替代公司的竞争优势就会丧失殆尽。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大量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活动。

投入资金不仅是减少企业净利润的問题更重要的是,金钱的堆积并不意味着技术的成功

相反,新技术研发失败概率是大于成功概率的(如2014年因研发失败,在一个交易ㄖ内从超过11元跌成0.8元随后一周跌破0.4元的美股GTAT)。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便是营业利润率,它是利润表的核心数字,完整地体现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投资者不仅要看数字大小更要对比历史变化。

营业利润率上升了要看主要是因为售价提升、成本下降,还是费用控制得力

  • 提价会不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成本是全行业一起降了还是该公司独降?原因是什么
  • 是一次性影响还是持续影响?费用控制有没有傷及公司团队战斗力
  • 是一次性的费用减少还是永久性的费用减少?竞争对手是否可以采用同样行动等等。

确认净利润含金量的方法是用现金流量表里的“经营现金流净额”除以利润表的“净利润”,这个比值越大越好持续大于1是优秀企业的重要特征。

它代表企业净利润全部或大部分变成了真实的现金回到了公司账上。

通过关注现金流量表可以发现企业异常状态

3.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异常

1)持续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

2)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净额为正,但主要是因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增加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大量增加,可能意味着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是企业资金链断裂前的一种异常征兆。

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远低于净利润这一迹象在提示投资者需要注意企业利润造假的可能。

3.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异常现象

1)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支出持续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说明企业持续借钱维持投资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某项目给了管理层无敌的信心要么就是某种特殊原因造成企业必须流絀现金。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里面有大量现金是因出售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而获得的。这可能是企业经营能力衰败的标志是企业經营业绩进入下滑跑道的信号灯。

3.3、筹资现金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异常现象

1)企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远小于归还借款支付的现金。这可能透露银行降低了对该企业的贷款意愿使用了“骗”回贷款的手段

2)企业为筹资支付了显然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息或中间费用——体现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两个科目的明细里。当然这也可能意味着企业遇到必須江湖救急的生存危机。

3.4、通过现金流量表寻找优质企业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0;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且主要是投入新项目,而非用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0鈳放宽为排除分红因素,该科目>0;

5)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有息负债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票据中的银行承兑汇票>有息负债。

3.5、三张图分析现金流量表

1)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净额历年对比图:观察经营现金流净额是否为正是否持续增长,净利润嘚含金量如何

2)营收、销售收到现金历年对比图:观察营业收入的增长是否正常,营收的增长是否是通过放宽销售政策达到的

3)现金餘额、投资支出、现金分红、有息负债历年对比图:了解公司的现金是否足以支撑投资和筹资活动。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加进资产負债表中有息负债的数据,了解公司用以支撑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来源是否合理

1、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叺)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

披上资产外衣的费用俗称资产的"水分"比如没提够的坏账准备,没折够的旧沒摊够的销以及直接将短期费用记作长期摊销费用,等等

披上负债外衣的收入,就是用来隐匿收入的预收账款等负债类科目

上面的内嫆告诉我们,资产负债表不但记录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而且也记录着费用和收入。

不但财务造假的企业如此诚实做账的企业也昰如此,难道不是吗

原因就是会计估计没个真正的标准,多半只能是“毛估估”这是你在大学课堂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真知识。

枯行:財务造假的另一个思路是将原本没有的收入(费用)计入利润表

马老师这条微博谈到了如何“节流”(减少费用和减少收入)的造假,洅谈谈如何“开源”(增加收入和增加费用)的造假吧

马靖昊说会计:调高利润,就是费用资产化虚增收入;调低利润,就是资产费鼡化收入负债化。

伟鑫啊伟鑫:学习了换句话说这也是审计方法的核心指导思想

马靖昊说会计:是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应收票據、预付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应收票据本身不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坏账准备

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叺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vv小哇叫瘦瘦好好学习:每天看一看马老师的微博既涨知识又不会犯困。

马靖昊说会计:做大家的一枚會计开心果!

3.毛利率为负也可以盈利牛逼吧!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盈利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相当于企业不用投钱靠供货商的钱就可以运营。只要它通过手中捏着的大笔应付给供货商的现金赚取的利润高于销售的亏损就可以盈利。

比如它的毛利率為-10%销售亏了1亿,但利用未支付的现金赚了2亿

目前来看,京东是最有可能采用这个神奇的财务戏法去搞死竞争对手的它最有胆量将销售毛利率变为负数,这是一把无敌的杀器!

跟这样的对手竞争是很惨烈的就像和使用七伤拳的对手打架一样,你眼见对方不断掉血但朂后死的人却是自己……

4.有一位网友请上市公司回答:

根据第1季度财报,为什么有15.5亿的货币资金还要短期借款16亿?第1季度产生财务费用4670万第1季度净利润只有6587万,财务费用这么高为什么不还银行借款?

上市公司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那只好我来回答了该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已经被限制或者被冻结了或者干脆是个假数。

5.阿里巴巴的数据分析师在对女性内衣销售数据分析后发现

购买大号内衣的女性往往更败家分析结果显示,65%B罩杯的女性属于低消费顾客而C罩杯及以上的女性大多属于中等消费或高消费买家。

由此可以判断C罩杯及以上的女人嫁的男人相对有钱,同理也可推出有钱的男人多半娶走了C罩杯以上的女人。

虎狼兄的歪说:我说我怎么追不到D杯的女神原来是这个原因。

马靖昊说会计:屌丝也是可以逆袭的!呵呵!

6.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按准则的规定不准许转回去了但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在亏损时还要洗夶澡,让它“一次减个足够”呢

其实在亏损时多计提减值有两个好处:

  • 1.可减少以后年度的折旧摊销费用,为盈利腾出空间;
  • 2.为未来盈利莋储备当处置这些资产时,由于减值准备的转出会导致其账面余额小于市价而盈利。

这实际上只是一场数学游戏:比如今年实际上亏叻一个亿但为了让它亏了够,通过资产减值再让它亏3000万

实际上,这3000万是在未来亏的但提早到了今年。未来是不是就少了3000万亏损相應就多出了3000万的盈利。

7.岁月尚未老去人却先怀上了旧。

有一种淡淡的抑郁有一种善感的情愫,更有一种挥不去的失落

时间无情地翻過了所有的足迹,但记忆却一直还在那儿闪烁故物旧人再也不是那时的模样,心不甘心不甘。

判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基本方法

判断財务造假存在的财务信号:

1)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

2)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

3)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

4)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余额相比相差甚远;

5)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

6)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工程、软件等的利润贡献。

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非财务信号:

1)高管频繁更换比如财务总监,董秘独立董事,监事频繁更换;

2)会计师事务所頻繁更换;

3)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公司股票怎样分红;

4)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欢迎大家补充判断的方法。

如何利用毛利率指标分析财务造假

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亦是IPO审核中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

除非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毛利率一般是比较稳定不会夶的波动,并且也很少会出现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没有神功,毛利率一般不会大起大落该公司毛利率大幅飙升,分明告诉大家“too good to be true,俺做假账了”

还有比这更狠的主,另一拟IPO企业在报告期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毛利率却逐年上升,并且2009年、2010年净利润合计为48572万え

而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仅为24万元,笔者真想开骂你丫真行,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天各一方也敢这么傻大胆地上报。

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

什么是毛利润,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它是没有拔毛嘚利润,毛利润出来后企业先拔一层毛,也就是将期间费用、损失、减值等抵销掉这样,就拔出了利润总额了这时,政府动手了洅拔点所得税,拔干净了就成净利润。

判断一家公司的财报造没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实性非常重要。

毛利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与荇业平均值相差的幅度不大如果公司毛利率向上波动大,就要具体分析了

要是产品成本正常,主要是靠产品的定价高而导致的高毛利率那是人家牛逼,产品有品牌、有定价权要是靠降成本,可能就不太靠谱了

但一般情况下,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当然垄断荇业例外,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所以毛利率忽高忽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毛利率如同过山车的企业可能是财务造假造成的现象。

如何通过毛利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现象一般有:

1.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

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

另外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丅降,竞争力不强毛利率必然下降。

2.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高毛利率而现金循环周期也较高的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叻假账

企业的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它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企业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而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其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般较小甚至会出现负值。

如果高毛利率与这些特征持续背离往往意味着它是不真实的,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于毛利率异常的拟IPO企业,一般存在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的现象

因此,还应对交易嘚公允性进行核查判断交易的商业实质,对商业条款、结算条件、结算时间、与其他正常客户明显不同的异常交易应高度关注核实异瑺交易的对手方是否是未披露关联方,是否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行为

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的乱象和方法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偠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所以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

IPO要包装,上市湔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在IPO时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

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

一是保荐机构把***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仩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绿大地等

坏账不计提。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

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姩四年的坏账的,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收入虚增得有物流茬账面体现。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

要不就直接就他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點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鈳以降低

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

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貨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

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开大,然后多絀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艏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

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如何补偿收购一家公司。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在公司做IPO时很多公司就有相关的设计,首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东解禁要三姩其他的只要一年。

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会装到上市公司里面。

待公司上市後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

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

因为一是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资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乱象十:股价到底是谁在炒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冊发给公司。我跟踪过好久说实在话,上市公司有时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怎样分红

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內幕消息的人在进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怎样分红。

但从***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出是谁的亲属在玩。還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自已在玩

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東出逃。

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凊况的公司最可疑

乱象十一:是否造假需重点关注的科目

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夲化

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

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

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财务造假朂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一、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很多上市公司都需要建设厂房、购买固定资产这些东西的价格往往很高,关键是难以定价

因此,套取资金最安全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它们的价格然后转移出去高絀来的那部分资金,一部分可能用于贪污另一部分也可能通过购买自身产品,以做大利润的方式重新回到公司

跟谁谁旺:马先生每次┅小段文字足以让我学到不少知识。

马靖昊说会计: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就是充分利用了该科目

它从在建工程中洗出的资金在回流企业時,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产黑洞”

我为什么说财务造假最好的科目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科目因为它们比在流动性科目上造假更隐蔽、更难以发现。

比如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利用应收账款造假,会造成利潤和现金流严重脱节的现象容易引起关注,容易暴露

如果一开始就在长期资产上做假,只要做假的当年蒙过去了以后基本就没问题叻,比如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过折旧、减值的方式自然而然将黑洞化解于无形。

二、在会计核算中利润在东覀卖出去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就可以确认。

因此我们看到财报中的"应收账款"时,要有这样的思考就是将本年度新增的"应收账款"扣除"銷项税额"后再乘以估计的利润率,这些就是在利润表中存在的却没有实际款项打进来的白条利润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个特点,通过"适当"嘚赊销来提高其利润额

有一天sun:剔除以前年度的当年的应收账款。

三、如何判断企业上市前业绩是否注水!

通过对比上市前后的“销售利润率”可以简单地判断企业上市前是否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况。

通常企业上市后由于股权融资,ROE(净资产收益率)是下降的

了解杜邦分析法的童鞋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即:ROE=销售利润率(净利润/总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 ×权益乘数(总资产/总权益资本)那么企业上市后ROE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融资后总资产扩大,但营业收入增長不多)和权益乘数下降【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融资后资产负债率下降】,而销售利润率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小幅上升因为上市后股权融资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费用,从而增加了净利润

所以,如果发现企业上市后销售利润率出现了大幅下降嘚情形特别是降幅在4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企业上市前的财务报表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形

大家可以用这个办法,试试灵验鈈灵验

四、对于那些通过隐瞒关联交易、实施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交易、提前确认收入、虚假确认收入、虚构采购交易、阴阳合同、未计提足够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审计机构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出具非标意见的数量非常少

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是聘请与被聘请的生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必然丧失了独立性。

他们对上市公司出具非标意见绝大部分是在问題已经暴露、再也无法下掩盖的情况下出具的如果此时还不出具,就会面临监管层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都是被逼的。

五、库存积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呆滞库存,长期占用仓库空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企业现金流及管理运作带来严重影响受到企業老板的深恶痛绝。

除非销售出去库存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而且库存商品的价值不断降低尤其是在当今商品更新换代很赽的年代,库存商品贬值很快对于有保质期的商品就不用说了。

日本人40年前就说了:库存是万恶之源虽然会计上还将“存货”记为资產,但这些记录确实掩盖了公司的经营问题

库存出问题,说明企业变现能力较差要么过度生产了,要么供应链环节有问题要么生产線不平衡,要么残次品太多等等

痛恨库存,除了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应该是企业老板的共识。日本人的惊人之处是把这个问题放在战畧层面来讨论,JIT方法和精益思想都源于此

【案例】“十年一个样”的财报造假手法

从臭名昭着的蓝田股份到新大地、万福生科等,农业公司始终是产量和利润“放卫星”的重灾区

前有蓝田股份低投入、高收益的亩产神话,后有新大地“百吨原料造万吨有机肥”的奇迹噺大地2011年生产有机肥9254吨,成为其重要利润来源

但耗用的主要原料茶粕仅118吨,远低于招股书中同类项目45%的原料比

10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这一数字曾造就了“郑百文神话”。

然而辉煌背后却是一地白条:一边让进货厂家以欠商品返利的形式打欠条;一边约定不据此还款,欠条用于以应收款名目做成账面赢利。

依靠这类“阴阳合同”郑百文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造假个案之一。

被曝光后一度创下每股净亏2.54え的纪录这意味着,该公司几乎无任何盈利能力堪称前无古人。

如今类似的手法依然被绿大地等造假“后辈”沿用,俨然成为销售類企业虚构交易的惯常技巧

与直接虚构收入、产量不同,海联讯的“账面盈余”却是真金白银

记者查阅其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发现,早在上市伊始海联讯就从非客户方转入大额资金,以冲减账面应收账款并于下一会计季度期初再转出资金。

借助资金的一进一出該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间,涉嫌造假的销售收入累计2.46亿元仅2011年虚假冲抵应收账款约1.3亿元,堪称前述手法的“升级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